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 被引量:16
1
作者 邱光磊 宋永会 +4 位作者 曾萍 段亮 肖书虎 郭晓春 王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2-947,共6页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模拟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由葡萄糖和黄连素配制,以葡萄糖作为初级能源物质,通过微生物协同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黄连素.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进水ρ(CODCr),...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模拟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由葡萄糖和黄连素配制,以葡萄糖作为初级能源物质,通过微生物协同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黄连素.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进水ρ(CODCr),ρ(NH4+-N)和ρ(黄连素)分别为1717~4393,91.8~158.7和64.4~276.8mg/L,废水中黄连素的ρ(CODCr)贡献率为7.5%~25.0%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可实现ρ(CODCr),ρ(NH4+-N)和ρ(黄连素)的去除率分别为92.5%~95.9%,67.0%~98.9%和99%以上,废水中黄连素主要通过UASB去除,去除率为95.2%~98.9%.在进水CODCr负荷为0.54~1.88kg/(m3·d),黄连素负荷为0.71~12.42g/(m3·d)的条件下,MBR可保证出水ρ(CODCr),ρ(黄连素)和ρ(NH4+-N)分别低于50,1.0和2.0mg/L;随着MBR进水ρ(黄连素)升至3.45~12.42mg/L,在黄连素的微生物毒性胁迫作用下,MBR中污泥呈由分散态向聚集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 黄连素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膜生物反应器(mbr) UASB-mbr组合工艺
下载PDF
两段MBR+NF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周满 程家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0-132,共3页
着重阐述了两段MBR+NF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好氧堆肥场渗滤液的工程设计运行情况,工程处理能力400 m^3/d,考察了工艺稳定运行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污泥经30 d驯化培养后,在进水COD为12 000~20 000 mg/L、COD负荷0.2~0.3 ... 着重阐述了两段MBR+NF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好氧堆肥场渗滤液的工程设计运行情况,工程处理能力400 m^3/d,考察了工艺稳定运行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污泥经30 d驯化培养后,在进水COD为12 000~20 000 mg/L、COD负荷0.2~0.3 kg/(kg·d)、MLSS 7~8 g/L,SV_(30)=20%~30%的稳定运行阶段,最终出水COD低于60 mg/L,氨氮质量浓度低于7 mg/L,去除率均达到99.7%,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特殊区域排放标准,直接运行费用24.648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r NF 组合工艺 垃圾渗滤液
下载PDF
复合MBR处理生活污水膜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
3
作者 张胜 徐璇 +1 位作者 毛永灏 陈民东 《净水技术》 CAS 2007年第2期41-43,共3页
以一定通量下跨膜抽吸压力的变化来表征膜污染状况,分别考察了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时抽停时间、曝气强度、悬浮污泥与附着污泥比例、膜通量对跨膜抽吸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污泥浓度为8g/L的情况下,适宜的抽吸时间为6min... 以一定通量下跨膜抽吸压力的变化来表征膜污染状况,分别考察了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时抽停时间、曝气强度、悬浮污泥与附着污泥比例、膜通量对跨膜抽吸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污泥浓度为8g/L的情况下,适宜的抽吸时间为6min,抽停时间为5min,曝气强度为12 m^3/(m^2·h),悬浮污泥浓度与附着污泥浓度比为2:6,膜通量为20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操作条件 跨膜抽吸压力
下载PDF
MBR系统内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分子生态学解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寓姣 王勇 黄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56-58,共3页
膜 生物反应器 (MembraneBioreactor ,MBR)工艺是目前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的热点之一 .以前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宏观工程参数控制和活性污泥特性对系统运行的作用过程 ,针对系统内活性污泥的分子生态学研究尚少 .本文在长期试验运行基础上 ... 膜 生物反应器 (MembraneBioreactor ,MBR)工艺是目前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的热点之一 .以前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宏观工程参数控制和活性污泥特性对系统运行的作用过程 ,针对系统内活性污泥的分子生态学研究尚少 .本文在长期试验运行基础上 ,发现丝状菌在MBR运行过程中容易大量增殖形成污泥膨胀 ,对系统的处理效率及膜污染造成一定影响 .为了对其膨胀发生过程及变化进行深入的机理解析 ,本研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tinSituHybridization ,FISH)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 ,对MBR系统内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发生过程进行了跟踪研究 .发现引起膨胀的丝状菌主要是 0 2 1NⅡ型丝状细菌 ,G2M探针杂交后的丝状菌相对量的变化逐渐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mbr) 丝状菌 分子生态学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
下载PDF
MBR-NF双膜法去除污水中TrOCs的特性
5
作者 俞开昌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近年来,痕量有机物(TrOCs)对环境生态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污水处理厂被认为是TrOCs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测定了MBR-NF双膜法对城市污水中TrOC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MBR-NF对TrOC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综合去除率达86%,双... 近年来,痕量有机物(TrOCs)对环境生态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污水处理厂被认为是TrOCs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测定了MBR-NF双膜法对城市污水中TrOC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MBR-NF对TrOC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综合去除率达86%,双膜之间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劣势互消,MBR对疏水性、非离子型TrOCs有较高的去除率,NF则对离子型TrOCs有较高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有机物 mbr-NF双膜法 酸电离常数
下载PDF
MBR复合工艺膜污染及其清洗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继贤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采用"A+(A/O)n+MBR"复合工艺,在次临界通量条件下,考察了膜污染发展及清洗特性。试验发现,膜污染随运行时间的变化呈现出阶段性上升的特征,即经过初期缓慢发展和中期较快发展后,出现了膜污染的急剧增加。电镜及能谱分析表明,... 采用"A+(A/O)n+MBR"复合工艺,在次临界通量条件下,考察了膜污染发展及清洗特性。试验发现,膜污染随运行时间的变化呈现出阶段性上升的特征,即经过初期缓慢发展和中期较快发展后,出现了膜污染的急剧增加。电镜及能谱分析表明,膜面污染物主要包括沉积于膜面的大量污泥絮体、附着于膜面的致密凝胶层和一些由Ca2+、Mg2+等离子形成的堵塞和吸附于膜孔的无机垢粒。膜清洗及阻力表明,自来水冲洗可使泥饼层大部分脱落,泥饼层对膜污染阻力贡献最大,达到60.71%;NaClO清洗对凝胶层的去除效果显著,有机污染对膜污染阻力为31.44%;HCl清洗去除的无机垢粒对膜污染贡献率仅为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r复合工艺 膜污染 扫描电镜 阻力分析
下载PDF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捷 张宏伟 +1 位作者 贾辉 栗心国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4-17,共4页
介绍了2005年5月在西安召开的“未来城市污水系统—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再利用”会议情况,对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再利用(DESAR)技术发展的必要性、经济优势、技术优势以及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充分体现了可持续... 介绍了2005年5月在西安召开的“未来城市污水系统—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再利用”会议情况,对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再利用(DESAR)技术发展的必要性、经济优势、技术优势以及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概念,是未来污水处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再利用 生态厕所 膜生物反应器 复合厌氧技术
下载PDF
复合菌剂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泥减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香杰新 蔡勋江 +1 位作者 范洪波 吕斯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8-101,共4页
将复合菌技术与膜生物反应器结合处理校园生活废水,考察其污泥减量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内MLSS的质量浓度由投加微生物前的9000mg·L-1降到了投加后的5000mg·L-1,MLSS降低了44.4%,MLVSS同MLSS的变化基本一致;m(MLVSS)/m... 将复合菌技术与膜生物反应器结合处理校园生活废水,考察其污泥减量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内MLSS的质量浓度由投加微生物前的9000mg·L-1降到了投加后的5000mg·L-1,MLSS降低了44.4%,MLVSS同MLSS的变化基本一致;m(MLVSS)/m(MLSS)的变化不是很大,投加微生物后的m(MLVSS)/m(MLSS)较没投加前的平均0.83略有提高;而对COD、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由未投加时的93.78%、78.38%、75.56%增大到96.03%、88.25%、84.79%,所有指标都有所提高。研究表明,利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对泥水高效分离的特点,通过投加复合菌剂,抑制了不利菌和"无用菌"的生长,改善污泥性能和代谢活性,可以在实现MBR污泥零排放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去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剂 膜生物反应器 污泥减量
下载PDF
折流式水解-复合膜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特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慧芳 王世和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6-779,共4页
应用折流式水解-复合膜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COD与色度去除效果显著。组合工艺出水COD在100mg/L以下,总去除率90%以上,出水色度为6倍以下,色度去除率达97%以上,达到纺织印染行业一级排放标准(COD≤100mg/L,色度≤40倍)。其中... 应用折流式水解-复合膜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COD与色度去除效果显著。组合工艺出水COD在100mg/L以下,总去除率90%以上,出水色度为6倍以下,色度去除率达97%以上,达到纺织印染行业一级排放标准(COD≤100mg/L,色度≤40倍)。其中,ABR段的COD去除率在50%~65%,MBR段的COD去除率在78%~85%,COD的去除主要在MBR段,而色度去除主要在ABR段。此外,还对MBR段的HRT、污泥浓度、曝气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BR段适宜的HRT为8~12h,污泥浓度为3~8.6g/L,气水比为23:1~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折流式水解反应器(ABR)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mbr)
下载PDF
微污染水处理中投加粉末炭减缓膜污染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郝爱玲 陈永玲 顾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40,共6页
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及MBR-PAC(PAC,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湖水.试验考察了各工艺条件下的膜污染状况,发现投加PAC降低了膜阻力,利于减缓膜污染.为了进一步研究相应的机理,采用空间排阻液相色谱(SELC)法对粉末炭投加前后膜污... 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及MBR-PAC(PAC,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湖水.试验考察了各工艺条件下的膜污染状况,发现投加PAC降低了膜阻力,利于减缓膜污染.为了进一步研究相应的机理,采用空间排阻液相色谱(SELC)法对粉末炭投加前后膜污染物的分子量分布(MWD)进行了直接和间接的测定.结果表明,在MBR应用于微污染湖水处理时,小分子物质是一类重要的膜污染物质.PAC对大量小分子污染物(MW<3 000)的有效吸附去除是投加PAC后膜污染状况改善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地袁水 mbr-PAC组合工艺 膜污染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低能耗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爱军 于玉彬 +1 位作者 白新征 陈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0,96,共4页
采用低能耗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为800~1 200mg/L、NH_3-N为200~250mg/L、TP为15~30mg/L、pH为7.5~8.5、SS为1 000~1 200mg/L时,反应器运行稳定后,对SS、NH_3-N、TP、COD_(Cr)的平... 采用低能耗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为800~1 200mg/L、NH_3-N为200~250mg/L、TP为15~30mg/L、pH为7.5~8.5、SS为1 000~1 200mg/L时,反应器运行稳定后,对SS、NH_3-N、TP、COD_(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99%、94.5%、78%、89%.实验还证明,低能耗膜生物反应器通过物理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膜污染,微生物生长代谢的溶解性有机物及微生物滋生是造成跨膜压差增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废水 低能耗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组合曝气复合MBR工艺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 被引量:13
12
作者 胡锋平 高超 +1 位作者 万聪 戴红玲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88,共5页
将组合曝气(穿孔曝气管和微孔曝气器组合)复合MBR工艺(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复合)应用于某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污水处理回用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组合曝气复合MBR工艺水力停留时间为10h(其中缺氧区和好氧区均为3h,膜滤区为4h)、污... 将组合曝气(穿孔曝气管和微孔曝气器组合)复合MBR工艺(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复合)应用于某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污水处理回用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组合曝气复合MBR工艺水力停留时间为10h(其中缺氧区和好氧区均为3h,膜滤区为4h)、污泥浓度为6—8g/L、气水比为25:1、抽停比为12:3时,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中的绿化、冲厕、车辆冲洗水质要求,即pH值为6~9、BOD5≤10mg/L、NH,-N≤10mg/L、浊度≤5NT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曝气 复合mbr 高速公路服务区 污水处理
原文传递
复合式MBR启动阶段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嘉陵 王晓昌 夏四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27,32,共5页
MBR作为污水再生回用的关键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然而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稳定运行的情况,而很少关注启动阶段MBR的主要特征。基于对复合式MBR反应器启动阶段的分析,发现在整个启动期间MBR对COD的去除效果都十分稳定,其中启... MBR作为污水再生回用的关键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然而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稳定运行的情况,而很少关注启动阶段MBR的主要特征。基于对复合式MBR反应器启动阶段的分析,发现在整个启动期间MBR对COD的去除效果都十分稳定,其中启动前期主要通过膜截留作用,其贡献率可达40%,而在启动后期主要依靠生物作用。对氨氮的去除率在4 d内便可以达到95%以上,对总氮的去除率随着时间逐渐升高,30 d后可达55%左右。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启动30 d后膜丝出现严重的污染现象。而EPS含量,特别是SEPS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是导致膜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mbr 启动阶段 胞外聚合物
原文传递
Membrane bioreactors for hospital wastewater treatment: recent advancements in membranes and processes 被引量:2
14
作者 Yan Zhao Yangbo Qiu +5 位作者 Natalie Mamrol Longfei Ren Xin Li Jiahui Shao Xing Yang Bart van der Bruggen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2年第5期634-660,共27页
Discharged hospital wastewater contains various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antibiotic groups,toxic organic compounds,radioactive elements,and ionic pollutants.These contaminants harm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ca... Discharged hospital wastewater contains various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antibiotic groups,toxic organic compounds,radioactive elements,and ionic pollutants.These contaminants harm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causing the spread of disease.Thus,effective treatment of hospital wastewater is an urgent tas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embranes,with controllable porous and nonporous structures,have been rapidly developed for molecular separations.In particular,membrane bioreactor(MBR)technology demonstrated high removal efficiency toward organic compounds and low waste sludge production.To further enhance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achieve material recovery from hospital waste streams,novel concepts of MB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re rapidly evolved through hybridizing novel membranes(non hydrophilic ultrafiltration/microfiltration)into the MBR units(hybrid MBRs)or the MBR as a pretreatment step and integrating other membrane processes as subsequent secondary purification step(integrated MBR-membrane systems).However,there is a lack of reviews on the latest advancement in MBR technologies for hospital wastewater treatment,and analysis on its major challenges and future trends.This review started with an overview of main pollutants in common hospital wastewater,followed by an understanding on the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criteria in MBR membranes(i.e.,solute selectivity)and processes(e.g.,fouling).Then,an in-depth analysis was provided into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hybrid MBR and integrated MBR-membrane system concepts,and applications correlated with wastewater sources,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hospital wastewaters.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is review will shed light on the knowledge gaps in the field,highlighting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hybrid MBRs and integrated MBRmembrane systems toward global epidemic pre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brane technology membrane bioreactor hospital wastewater hybrid mbr integrated mbr-membrane system
原文传递
填料添加方式对MBR运行稳定性及膜污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樊嘉文 杨永哲 +1 位作者 杨宏勃 李亚国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52-2163,共12页
为提高MBR的去除性能并延缓膜污染,采用复合型悬浮生物膜强化膜生物反应器(hybrid suspended biofilm enhanced membrane bioreactor,HSBE-MBR)处理生物制药废水,考察了填料添加方式对HSBE-MBR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特征、运行稳定性及膜... 为提高MBR的去除性能并延缓膜污染,采用复合型悬浮生物膜强化膜生物反应器(hybrid suspended biofilm enhanced membrane bioreactor,HSBE-MBR)处理生物制药废水,考察了填料添加方式对HSBE-MBR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特征、运行稳定性及膜污染特征的影响,并分析了膜污染机理。结果表明:缺氧区和好氧区添加填料时(工况1),TCOD、N H4+-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61%、97.08%和79.40%;缺氧区、好氧区及膜区添加填料时(工况2),TCOD、N H4+-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09%、97.24%和83.66%。在上述2种工况下,HSBE-MBR对TCOD、N H4+-N和TN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性能,且运行稳定性良好,工况2中TN去除率提高了4.26%。在工况1下,膜运行时间为0.02~8.17 d;在工况2下,膜运行时间为0.26~138 d。2种工况下的膜污染机理均以滤饼层污染为主,滤饼层阻力占比分别为94.7%和90.1%;膜区添加填料能够减缓膜表面滤饼层的形成,使滤饼层阻力降低8.07%;同时,混合液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松散结合EPS(loosely bound-EPS,LB-EPS)和紧密结合EPS(tightly bound-EPS,TB-EPS)浓度分别由(63.70±12.95)、(13.97±2.03)和(153.82±12.64)mg·g-1(工况1)降低为(31.77±3.17)、(9.11±0.40)和(78.12±18.92)mg·g-1(工况2)。粒度分布测定结果表明,膜区添加填料后,污泥平均粒径从31.35μm(工况1)增大至34.71μm(工况2)。根据污染物去除特征及膜污染特征,确定最优添加方式为在缺氧区、好氧区和膜区添加填料。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提高MBR运行稳定性并改善膜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悬浮生物膜强化膜生物反应器(HSBE-mbr) 生物制药废水 填料添加方式 膜污染 混合液性质
原文传递
膜生物反应器亚硝化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源 杨凤林 +2 位作者 刘思彤 付志敏 胡绍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630-2634,共5页
利用膜生物反应器成功启动了亚硝化工艺处理人工合成废水.为了确定影响亚硝化工艺效果的因素,先后对温度和溶解氧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35℃并且NH4+-N负荷平均0.45 kg.(m3.d)-1和溶解氧<0.5 mg/L的条件下,可使出水中NO3--... 利用膜生物反应器成功启动了亚硝化工艺处理人工合成废水.为了确定影响亚硝化工艺效果的因素,先后对温度和溶解氧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35℃并且NH4+-N负荷平均0.45 kg.(m3.d)-1和溶解氧<0.5 mg/L的条件下,可使出水中NO3--N的浓度低于20 mg.L-1,而ρ(NO2--N)∶ρ(NH4+-N)接近1.0.同时发现反应器运行期间,在低溶解氧的情况下,膜组件的污染并不严重.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发现,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氨氧化菌成为优势菌种,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活性受到了抑制.微生物群落分析则进一步提供了实现亚硝化工艺所必需的生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化 膜生物反应器 氨氧化菌 荧光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