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losed-Loop Dynamic Controller for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Working on A Parallel Wheel-Legged Robot
1
作者 Fei Guo Shoukun Wang +1 位作者 Daohe Liu Junzhe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47-160,共14页
Serving the Stewart mechanism as a wheel-legged structure,the most outstanding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wheel-legged hybrid robot(WLHR)is the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function during rolling on rugged terrain.How... Serving the Stewart mechanism as a wheel-legged structure,the most outstanding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wheel-legged hybrid robot(WLHR)is the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function during rolling on rugged terrain.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its precise dynamic model,because of the nonlinearity and uncertainty of the heavy robot.This paper presents a dynamic control framework with a decentralized structure for single wheel-leg,position tracking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and adaptive impedance module from inside to outside.Through the Newton-Euler dynamic model of the Stewart mechanism,the controller first creates a predictive model by combining Newton-Raphson iteration of forward kinematic and inverse kinematic calculation of Stewart.The actuating force naturally enables each strut to stretch and retract,thereby realizing six degrees-of-freedom(6-DOFs)position-tracking for Stewart wheel-leg.The adaptive impedance control in the outermost loop adjusts environmental impedance parameters by current position and force feedback of wheel-leg along Z-axis.This adjustment allows the robot to adequately control the desired support force tracking,isolating the robot body from vibration that is generated from unknown terrain.The availabil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ology on a physical prototype is demonstrated by tracking a Bezier curve and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while the robot is rolling on decelerate strips.By comparing the proportional and integral(PI)and constant impedance controllers,better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as operated and evaluated through displacement and force sensors internally-installed in each cylinder,as well as a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mounted on the robot body.The proposed algorithm structure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control accuracy and vibration isolation capacity of parallel wheel-legged rob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el-legged hybrid robot Adaptive impedance contro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tewart mechanism Vibration isolation Parallel robot
下载PDF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new type of hybrid control technique
2
作者 孟庆利 张敏政 陈栋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05年第2期305-310,共6页
In this paper, a new hybrid control technique,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base-isolation and semi-active variable stiffness/damping in a superstructure,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contro... In this paper, a new hybrid control technique,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base-isolation and semi-active variable stiffness/damping in a superstructure,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model tests on a mini-electromagnetic shaking table an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performed. The test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new hybrid control mode with additional damping and smaller additional stiffness can achieve a better control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e-isolation semi-active variable stiffness/damping control hybrid control shaking table model test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
3
作者 王秀云 高硕 +3 位作者 裴忠晨 刘闯 李瑞峰 杨卫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87,共8页
配电台区新型源/荷占比逐年提升,使得高/低电压、谐波放大、三相不平衡等配电终端电能质量问题凸显。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具备电能质量综合治理、交/直流混合配电等功能,可以满足配电终端用户高品质供... 配电台区新型源/荷占比逐年提升,使得高/低电压、谐波放大、三相不平衡等配电终端电能质量问题凸显。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具备电能质量综合治理、交/直流混合配电等功能,可以满足配电终端用户高品质供用电以及新型源/荷友好接入需求。介绍了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的拓扑结构并推导了数学模型。结合拓扑结构特点,设计了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CCS-MPC)策略和延时模型预测控制策略,CCS-MPC通过计算最优化占空比,实现前端变换器输出具有固定的开关频率和开关序列,减小寻优计算量。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一套10 kV/0.4 kV电压等级的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系统,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能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台区 高频隔离型混合配电变压器 模型预测控制 最优占空比 电能质量综合治理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composite load model with aggregate induction motor dynamic load for an isolated hybrid power system 被引量:1
4
作者 Nitin Kumar SAXENA Ashwani Kumar SHARMA 《Frontiers in Energy》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472-485,共14页
It is well recognized that the voltage stability of a power system is affected by the load model and hence, to effectively analyze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of an isolated hybrid wind-diesel based power system, ... It is well recognized that the voltage stability of a power system is affected by the load model and hence, to effectively analyze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of an isolated hybrid wind-diesel based power system, the loads need to be considered along with the generators in a transient analysis. This paper gives a detailed mathematical modeling to compute the reactive power response with small voltage perturbation for composite load. The composite load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static and dynamic load model. To develop this composite load model, the exponential load is used as a static load model and induction motors (IMs) are used as a dynamic load model. To analyze the dynamics of IM load, the fifth, third and first order model of IM are formulated and compared us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olver in Matlab coding. Since the decentralized areas have many small consumers which may consist large numbers of IMs of small rating, it is not realistic to model either a single large rating unit or all small rating IMs together that are placed in the system. In place of using a single large rating IM, a group of motors are considered and then the aggregate model of IM is developed using the law of energy conservation. This aggregate model is used as a dynamic load model. For different simulation studies,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voltage stability with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of an isolated hybrid power system, the transfer function AQ/AV of the composite load is required. The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composite load is derived in this paper by successive derivation for the exponential model of static load and for the fifth and third order IM dynamic load model using state spac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lated hybrid power system (IHPS) compo- site load model static load dynamic load induction motorload model aggregate load
原文传递
MRD与LRB相混合的结构振动控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延年 刘斌 +1 位作者 李艺 范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98,共4页
磁流变阻尼器(MRD)利用磁流变液提供可控性是当今最有前途的半主动控制装置,附加MRD是铅芯橡胶垫(LRB)隔震结构的发展方向.因此提出3种MRD与LRB隔震混合方案,建立了MRD与LRB隔震混合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推导出运动微分方程,对其进行时... 磁流变阻尼器(MRD)利用磁流变液提供可控性是当今最有前途的半主动控制装置,附加MRD是铅芯橡胶垫(LRB)隔震结构的发展方向.因此提出3种MRD与LRB隔震混合方案,建立了MRD与LRB隔震混合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推导出运动微分方程,对其进行时程反应分析.以7层框架结构为例,采用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分别对3种混合方案进行地震反应分析,与LRB隔震结构进行比较,各混合方案的各种地震反应均明显得到更好地控制,而混合方案3的控制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混合控制 隔震结构MRD LRB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独立磁路混合励磁电机的矩阵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琪 黄苏融 +1 位作者 谢国栋 丁烜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06-112,共7页
独立磁路混合励磁电机结构特殊,分析计算也区别于常规电机。运用矩阵分析方法,导出该电机的稳态和动态数学模型,分析其磁场大范围可调制的机理,并给出一台由转枢式交流励磁机供电(无刷)的独立磁路混合励磁试验样机的计算实例及试验结果... 独立磁路混合励磁电机结构特殊,分析计算也区别于常规电机。运用矩阵分析方法,导出该电机的稳态和动态数学模型,分析其磁场大范围可调制的机理,并给出一台由转枢式交流励磁机供电(无刷)的独立磁路混合励磁试验样机的计算实例及试验结果,获得了满意的一致性。计算数据与试验结果表明:改变电励磁磁势(magnetomtive force,MMF)的大小和方向可改变电枢感应电势(electromotive fore,EMF)的大小,而且感应电势与电励磁磁势近似成线性关系;由于励磁电流由转枢式交流励磁机提供,无需电刷,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独立磁路混合励磁电机和转枢式交流励磁机一体化设计,减小了体积,使系统结构更紧凑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 独立磁路 无刷励磁 数学模型 磁场调节
下载PDF
混合诊断建模与故障检测率和隔离率算法解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智勇 许爱强 +1 位作者 赵秀丽 陈黎明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5年第8期2622-2625,共4页
针对混合诊断建模中故障"有时影响"功能以及故障和功能可靠性数据冲突情况下的故障检测率和故障隔离率计算问题,研究了混合诊断建模与推理规则以及故障和功能可靠性数据冲突处理方法,通过分解故障并扩展故障-测试相关矩阵定义... 针对混合诊断建模中故障"有时影响"功能以及故障和功能可靠性数据冲突情况下的故障检测率和故障隔离率计算问题,研究了混合诊断建模与推理规则以及故障和功能可靠性数据冲突处理方法,通过分解故障并扩展故障-测试相关矩阵定义,将故障与功能间不确定性关联转化为确定性关联,归纳了故障和功能可靠性数据冲突处理计算公式,提出了基于扩展故障-测试相关矩阵和分别采用故障模式均分法、故障模式优先法、功能优先法的故障检测率和故障隔离率算法,给出了计算示例,并与eXpress软件运行结果相对照,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深化了对eXpress软件功能原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诊断模型 故障-测试相关矩阵 故障检测率 故障隔离率
下载PDF
双层混合隔振系统的CMAC和PID复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钟民军 胡世峰 史铁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47-1551,共5页
为了提高双层被动隔振系统隔离低频结构噪声的效果,采用混合隔振思想,将小脑模型神经网络(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理论与PID控制算法相结合,设计了双层混合隔振系统CMAC与PID复合控制器,仿真分析了双层混合隔... 为了提高双层被动隔振系统隔离低频结构噪声的效果,采用混合隔振思想,将小脑模型神经网络(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理论与PID控制算法相结合,设计了双层混合隔振系统CMAC与PID复合控制器,仿真分析了双层混合隔振系统在不同低频正弦激励信号下的加速度和加速度功率谱。仿真结果表明,采用CMAC与PID复合控制的双层混合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要优于被动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隔振 小脑模型神经网络 PID 复合控制 混合隔振
下载PDF
潜艇动力设备混合隔振自适应控制系统 被引量:3
9
作者 胡世峰 朱石坚 +1 位作者 楼京俊 刘树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111,共5页
为了克服潜艇动力设备被动隔振系统的不足,提出基于混合隔振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潜艇动力设备混合隔振自适应控制系统,并给出设计实例和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混合隔振系统,能够有效... 为了克服潜艇动力设备被动隔振系统的不足,提出基于混合隔振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潜艇动力设备混合隔振自适应控制系统,并给出设计实例和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混合隔振系统,能够有效的弥补潜艇动力机械设备被动隔振系统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动力响应混合隔振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内模控制策略在混合隔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世峰 朱石坚 +1 位作者 楼京俊 何其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年第4期684-688,共5页
内模控制作为一种独特的控制结构,能够清楚地表明控制系统调节参数与闭环响应及系统鲁棒性的关系,从而兼顾系统性能和鲁棒性.为提高混合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将内模控制理论应用于混合隔振系统.分析了混合隔振系统的动力学传递关系;设计... 内模控制作为一种独特的控制结构,能够清楚地表明控制系统调节参数与闭环响应及系统鲁棒性的关系,从而兼顾系统性能和鲁棒性.为提高混合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将内模控制理论应用于混合隔振系统.分析了混合隔振系统的动力学传递关系;设计了混合隔振系统的内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内模控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模控制 混合隔振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柔性基础混合隔振系统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万海波 楼京俊 +1 位作者 朱石坚 闫政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实际的混合隔振系统一般由刚体振源、弹性安装基础以及连接它们的隔振器、作动器构成,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刚柔耦合特性的无限维分布参数系统。为了兼顾系统建模的准确性和控制器设计的方便性,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对柔性基础混合隔振系统... 实际的混合隔振系统一般由刚体振源、弹性安装基础以及连接它们的隔振器、作动器构成,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刚柔耦合特性的无限维分布参数系统。为了兼顾系统建模的准确性和控制器设计的方便性,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对柔性基础混合隔振系统进行建模,并与ANSYS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基于修正的独立模态控制算法对混合隔振系统进行控制设计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混合隔振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小基础的振动响应,且隔振效果优于被动隔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柔性基础 混合隔振 建模 控制
下载PDF
孤立系统的风电接入容量及低电压穿越特性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施刚 蔡旭 程孟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7-91,共5页
重点研究了孤立系统的风电接入容量及低电压穿越特性。结合国内第1座海上风电站项目,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搭建了海上油田平台的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平台负载等的详细动态模型。通过仿真,研究了该孤立系... 重点研究了孤立系统的风电接入容量及低电压穿越特性。结合国内第1座海上风电站项目,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搭建了海上油田平台的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平台负载等的详细动态模型。通过仿真,研究了该孤立系统的最大风电接入容量,以及在此系统配置下,当公共联络点发生短路故障时整个孤立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孤立系统风电接入容量最大占负荷的21.6%,这为后续的示范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接入容量 低电压穿越 孤立系统 风气互补 动态模型 PSCAD/EMTDC
下载PDF
核电站反应堆厂房隔震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平 范世凯 +2 位作者 徐凯 金建敏 周福霖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28-35,共8页
对核电站典型CPR1000堆型反应堆厂房应用隔震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针对反应堆底部的圆形筏基,进行了隔震支座的布置与选型.基于时程分析法,研究了核电站基础隔震效果,并建立了结构内部设备层的楼层反应谱.此外,文章研究了地震波加速度... 对核电站典型CPR1000堆型反应堆厂房应用隔震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针对反应堆底部的圆形筏基,进行了隔震支座的布置与选型.基于时程分析法,研究了核电站基础隔震效果,并建立了结构内部设备层的楼层反应谱.此外,文章研究了地震波加速度峰值、设备层所处标高及设备阻尼比对楼层反应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隔震技术后大大提高了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的抗震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反应堆 基础隔震 楼层反应谱 时程分析 混合分析模型
下载PDF
一种新型混合控制技术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庆利 张敏政 陈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本文提出了基底隔震和上部结构变刚度/阻尼半主动控制结合的一种新型混合控制型式,并且通过小型电磁振动台模型试验来研究其控制效能,为其今后更进一步理论和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混合控制技术 振动台 基底隔震 自振频率
下载PDF
基于多性能指标的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层间隔震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雪亮 王秀鑫 +1 位作者 魏凯睿 徐乾罡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110,共9页
鉴于上木下混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明显的鞭梢效应,为了减轻震害并传承斗拱的构造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木制隔震装置,将其应用于上木下混结构,形成层间隔震体系。通过该隔震装置的静载及拟静力试验,确定其性能参数及耗能能力;将木制隔震... 鉴于上木下混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明显的鞭梢效应,为了减轻震害并传承斗拱的构造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木制隔震装置,将其应用于上木下混结构,形成层间隔震体系。通过该隔震装置的静载及拟静力试验,确定其性能参数及耗能能力;将木制隔震装置应用于上木下混结构进行层间隔震,并采用多质点动力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验证其隔震效果;基于上部结构相对侧移、底部结构加速度及底部剪重比3个性能指标,建立三质点模型,并进行参数优化设计,确定木制隔震层的关键参数区间。结果表明:该隔震装置具有足够的竖向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应用于上木下混结构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该装置应用于木混结构中,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不明显;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产生了充分的滑移,并进入二次变形阶段,滞回曲线饱满,耗能充分;基于多性能指标的参数优化设计可有效控制上下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当隔震层最优频率比在0.2~0.4区间,最优阻尼比根据频率比的不同在0.15~0.4之间确定,可以达到良好的隔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混结构 参数优化 三质点模型 木制隔震装置 多性能指标
下载PDF
钢丝绳隔振系统的神经网络杂交建模
16
作者 周春桂 谢石林 +2 位作者 周桐 朱长春 张希农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8-175,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杂交建模方法,并对某电子设备的钢丝绳隔振系统滞后恢复力进行建模研究。利用周期载荷试验数据,通过参数识别确定系统非线性滞后恢复力的骨架模型。采用神经网络对系统恢复力中难以参数建模的特性进行学习训练,...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杂交建模方法,并对某电子设备的钢丝绳隔振系统滞后恢复力进行建模研究。利用周期载荷试验数据,通过参数识别确定系统非线性滞后恢复力的骨架模型。采用神经网络对系统恢复力中难以参数建模的特性进行学习训练,从而得到系统恢复力的神经网络杂交模型。利用得到的杂交模型对隔振系统在周期载荷和宽频随机载荷下的响应进行预测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杂交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建模 神经网络 滞后恢复力 钢丝绳隔振器
下载PDF
电子器件隔振系统的神经网络杂交建模研究
17
作者 谢石林 朱长春 +1 位作者 周桐 张希农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对一个由四个钢丝绳隔振器组成的某电子器件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神经网络杂交建模。建立了隔振系统的刚体动力学方程,发展了一种根据实验数据间接确定隔振器恢复力的方法。通过网络训练获得了描述钢丝绳隔振器恢复力特性的神经网... 对一个由四个钢丝绳隔振器组成的某电子器件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神经网络杂交建模。建立了隔振系统的刚体动力学方程,发展了一种根据实验数据间接确定隔振器恢复力的方法。通过网络训练获得了描述钢丝绳隔振器恢复力特性的神经网络模型,与系统运动方程结合构建了隔振系统的神经网络串连杂交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杂交模型在不同量级的简谐激励下,均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结构多点的稳态响应,因而具有较高的精度。此外,杂交模型包含了系统的物理参数,便于进行参数影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隔离 滞后非线性 钢丝绳隔振器 神经网络 杂交建模
下载PDF
混合式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被引量:12
18
作者 林霖 裴忠晨 +2 位作者 蔡国伟 刘闯 裴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319-3330,共12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的电力电子变压器(PET)因其多端口接入、模块化结构、易实现电压拓展、输出波形质量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该PET中压交流侧电压由中压直流母线产生,使其中压交流端口电压始终限制在中压直流端口电压...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的电力电子变压器(PET)因其多端口接入、模块化结构、易实现电压拓展、输出波形质量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该PET中压交流侧电压由中压直流母线产生,使其中压交流端口电压始终限制在中压直流端口电压以下。该文结合模块化拓扑结构与单级式功率变换思想,提出一种混合式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HI-MMC)。首先,分析HI-MMC结构以及组成HI-MMC两种隔离型子模块的拓扑结构及调制策略,通过不同子模块的组合配置可使HI-MMC突破交/直流电压比的限制,实现各端口电压等级的灵活设计;同时,所提出的HI-MMC还具有单级式功率变换、控制系统简单、节约电容等优点;其次,研究不同电压比下各类子模块相应的配置方案,并建立单相HI-MMC系统平均等效模型;最后,通过搭建的一套10kW实验室HI-MMC样机验证了所提拓扑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混合式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单级式功率变换 电压比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滤波算法的Bouc-Wen模型参数在线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涛 刘媛 +2 位作者 潘毅 孟丽岩 包韵雷 《重庆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9,共12页
在线模型参数更新是提高结构混合试验中数值子结构模型精度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强非线性模型参数在线识别精度,在标准粒子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辅助无迹粒子滤波算法。在重要性采样中,基于最新观测信息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 在线模型参数更新是提高结构混合试验中数值子结构模型精度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强非线性模型参数在线识别精度,在标准粒子滤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辅助无迹粒子滤波算法。在重要性采样中,基于最新观测信息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计算每一个粒子估计,以提高粒子非线性变换估计精度;在重采样过程中,引入辅助因子修正粒子权值,以丰富粒子多样性、削弱粒子退化现象。采用改进粒子滤波算法针对Bouc-Wen模型进行了在线参数识别,并与标准粒子滤波算法、扩展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以及无迹粒子滤波算法的参数识别精度和计算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其它3种算法相比,辅助无迹粒子滤波算法在单步计算耗时增加的基础上,在线参数识别精度明显提高,参数识别值波动幅度显著降低。最后,通过橡胶隔震支座拟静力试验,验证了采用改进粒子滤波算法在线识别Bouc-Wen模型参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PF算法 粒子滤波器 无迹卡尔曼滤波器 BOUC-WEN模型 橡胶隔震支座 混合试验
下载PDF
基于KZ-28型可控震源的隔振模型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曲喆 方日 +3 位作者 李建良 李淑清 陶知非 马磊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17年第7期648-650,678,共4页
根据KZ-28可控震源的固有频率,设计了振动特性与之相符的被动-主动隔振共同作用时的实验模型。通过对实验模型进行隔振分析,确定了该模型在被动隔振与主动隔振时的激振频率范围。最后推导出了主动隔振控制力与下板激励振动和模型振动参... 根据KZ-28可控震源的固有频率,设计了振动特性与之相符的被动-主动隔振共同作用时的实验模型。通过对实验模型进行隔振分析,确定了该模型在被动隔振与主动隔振时的激振频率范围。最后推导出了主动隔振控制力与下板激励振动和模型振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固有频率 模型设计 隔振分析 混合隔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