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hematical Model and Experiment Validation of Fluid Torque by Shear Stress under Influence of Fluid Temperature in Hydro-viscous Clutch 被引量:6
1
作者 CUI Hongwei YAO Shouwen +2 位作者 YAN Qingdong FENG Shanshan LIU Qia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期32-40,共9页
The current design of hydro-viscous clutch(HVC) in tracked vehicle fan transmission mainly focuses on high-speed and high power. However, the fluid torqu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luid temperature can not be predicte... The current design of hydro-viscous clutch(HVC) in tracked vehicle fan transmission mainly focuses on high-speed and high power. However, the fluid torqu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luid temperature can not be predicted accurately by convent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or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fluid torque of HVC by taking the viscosity-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 of fluid into account, the test rig is designed. The outlet oil temperature is measured and fitted with different rotation speed, oil film thickness, oil flow rate, and inlet oil temperature. Meanwhile, the film torque can be obtained. Based on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nd the continuity equati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fluid torque is proposed in cylindrical coordinate. Iterative method is employed to solve the equations. The radial and tangential speed distribution, radial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theoretical flow rate a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The models of equivalent radius and fluid torque of friction pairs are introduced.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angential speed distribution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relative rotating speed between the friction plate and the separator disc. However, the radial speed distribution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are dominated by pressure difference at the lower rotating speed. The oil film fills the clearance and the film torqu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otating speed. However, when the speed reaches a certain value, the centrifugal force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fluid distribution. The pressure is negative at the outer radius when inlet flow rate is less than theoretical flow, so the film starts to shrink which decreases the film torque sharply. The theoretical fluid torque has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 new fluid torque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may predict the film torqu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more accur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viscous clutch fluid torque by shear stress experiment valid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下载PDF
Research on Two-Step Hydro-Bulge Forming of Ellipsoidal Shell with Larger Axis Length Ratio 被引量:5
2
作者 Shi-Jian Yuan Lan Hu +2 位作者 Zhu-Bin He Bu-Gang Teng Zhong-Ren Wang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3年第3期93-98,共6页
The two-step hydro-bulge forming technique was proposed to manufacture the ellipsoidal shell with the length ratio of the long axis to the short axis larger than 1.4. A central tube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first step ... The two-step hydro-bulge forming technique was proposed to manufacture the ellipsoidal shell with the length ratio of the long axis to the short axis larger than 1.4. A central tube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first step of the hydro-bulge forming process to constrain the over growth of the short axis during bulging,and then the central tube was replaced with two polar plates in the second step of the hydro-bulge forming process to manufacture an integral ellipsoidal shell. It is shown that the central tube restricts the growth of the short axis and simultaneously reduces the shrunk tendency of the long axis. The wrinkling occurs due to the latitudinal compressive stress at the equator at the early stage of hydro-bulge forming. However,with the increase of internal pressure,the compressive stress areas gradually decrease and finally the tensile latitudinal stress occupies approximately the whole shell,thus the wrinkles are eliminated. A sound ellipsoidal shell with the axis length ratio of 1.8 is obtained after two-step hydro bul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bulge forming ellipsoidal shell latitudinal stress WRINKLING axis length ratio
下载PDF
白鹤滩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轮动应力特性研究
3
作者 乔鹏 董钟明 +3 位作者 周玉国 张双全 刘伦洪 陈喜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170,共5页
转轮是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研发难度最大和制造难题最多的核心部件,为有效预防转轮裂纹,选择白鹤滩水电站右岸#12机组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百万千瓦水轮机转轮动应力测量方法,研究运行稳定性和转轮动应力特性,揭示机组转轮动... 转轮是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研发难度最大和制造难题最多的核心部件,为有效预防转轮裂纹,选择白鹤滩水电站右岸#12机组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百万千瓦水轮机转轮动应力测量方法,研究运行稳定性和转轮动应力特性,揭示机组转轮动应力真实分布规律,用于指导机组在合理运行区运行,延长叶片使用寿命,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白鹤滩水电站#12机组稳定性和动应力测试分析表明,机组机械部分制造和安装质量优良,运行稳定性表现优秀;转轮叶片动应力在全负荷范围内保持在较低状态,远低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值,甩负荷等过渡过程产生的动应力幅值大于稳定工况动应力幅值;稳定工况下,转轮叶片动应力典型频率成分为1.785、42.84、0.45 Hz,这分别是机组转频、24倍转频和涡带频率,对应的动应力分量由蜗壳内非轴对称速度干扰叶片进口流动、活动导叶出口的不均匀流场干扰叶片进口流动和涡带尾水压力脉动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万千瓦 水轮发电机组 转轮 动应力 裂纹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18 kV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防晕技术研究
4
作者 张鹏 刘枰 +2 位作者 刘学忠 毛继业 黄亿良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5,共8页
为满足海拔高度为2 500 m的某大型水电站18 kV水轮发电机的防晕要求,本文从理论方面分析了目标海拔高度下的空气击穿场强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建立定子绕组端部三维仿真模型评估了端部电场特性,分析了间隙距离与绑扎结构对端部斜边电场的影... 为满足海拔高度为2 500 m的某大型水电站18 kV水轮发电机的防晕要求,本文从理论方面分析了目标海拔高度下的空气击穿场强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建立定子绕组端部三维仿真模型评估了端部电场特性,分析了间隙距离与绑扎结构对端部斜边电场的影响,确定了定子绕组端部斜边最小间隙距离控制在15 mm的方案。最后,在构建的大型高海拔环境模拟试验室完成了18 kV水轮发电机定子线圈和绕组的防晕性能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18 kV水轮发电机的防晕性能良好,满足在2 500 m海拔高度下的防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水轮发电机 防晕 端部电场仿真 起晕电压
下载PDF
裂隙岩体渗透率与应力耦合对EGS采热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何适 李春林 孙可明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8-947,共10页
在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S)热开采过程中,储层渗透率受应力的影响而动态变化。为揭示裂隙岩体渗透特性和应力之间的耦合作用对系统采热性能的影响,建立双重介质热流固(thermo-hydro-mechanical,THM)耦合模型,分... 在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EGS)热开采过程中,储层渗透率受应力的影响而动态变化。为揭示裂隙岩体渗透特性和应力之间的耦合作用对系统采热性能的影响,建立双重介质热流固(thermo-hydro-mechanical,THM)耦合模型,分析基质和裂隙渗透率随应力动态变化时储层THM三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热应力与水压力共同作用下,基质渗透率逐渐减小,裂隙渗透率呈指数式增加,采热速率主要由裂隙渗透率的动态变化决定,但如果忽略基质渗透率的动态变化,预测的裂隙渗透率比实际提高41.8%,热突破时间提前,会低估近2年的系统运行寿命。因此,同时考虑裂隙和基质渗透率与应力的耦合作用对合理评价EGS系统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地热系统 热流固耦合 渗透率 应力
下载PDF
地下水对CAES地下储气库气密性和围岩稳定性影响
6
作者 万发 蒋中明 +1 位作者 廖峻慧 李海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99-1908,共10页
压缩空气储能(CAES)储气库密封和稳定是保证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储气库受力影响因素众多,且特性复杂,长期运行过程中气密性和稳定性的精准预测和评估一直是热点和难点。以考虑渗漏和传热过程的压缩空气热力学模型为非稳态边界、以... 压缩空气储能(CAES)储气库密封和稳定是保证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储气库受力影响因素众多,且特性复杂,长期运行过程中气密性和稳定性的精准预测和评估一直是热点和难点。以考虑渗漏和传热过程的压缩空气热力学模型为非稳态边界、以热流固耦合理论为核心建立了储气库多物理场耦合下气密性和稳定性联合分析模型,探讨了洞周围岩中的地下水对储气库气密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1)地下水的存在可使储气库每个循环气体损失量降低78%;(2)衬砌结构主要受拉应力作用,顶部和底部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需进行加密配筋;(3)岩体中存在地下水有助于强化储气库内的气体密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热流固耦合 非稳态边界 应力应变 两相流
下载PDF
玉米干燥过程中颗粒内部应力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雪强 陈晓光 +2 位作者 吴文福 王永利 王治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42-45,共4页
通过对玉米干燥过程中应力裂纹产生机理的研究,分析了玉米在干燥过程中的热应力和湿应力,系统地分析了玉米颗粒内部应力的产生及分布状态,应用广义Maxwell模型建立了干燥过程中玉米颗粒内部应力模型;依据干燥应力模型,模拟了玉米颗粒内... 通过对玉米干燥过程中应力裂纹产生机理的研究,分析了玉米在干燥过程中的热应力和湿应力,系统地分析了玉米颗粒内部应力的产生及分布状态,应用广义Maxwell模型建立了干燥过程中玉米颗粒内部应力模型;依据干燥应力模型,模拟了玉米颗粒内部各位置的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对内部应力影响显著,最大径向应力主要集中在角质胚乳中,最大切向应力主要集中在角质胚乳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应力裂纹 热应力 湿应力 广义Maxwell模型
下载PDF
河谷地形对面板堆石坝应力位移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程嵩 张嘎 +1 位作者 张建民 万里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8,共6页
本文分别采用沈珠江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和清华弹塑性损伤模型描述堆石料和土与结构接触面,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河谷宽高比时大坝的应力和位移。结果表明河谷地形对于大坝应力和位移特性有显著影响。河谷宽高比减小后,坝基... 本文分别采用沈珠江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和清华弹塑性损伤模型描述堆石料和土与结构接触面,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河谷宽高比时大坝的应力和位移。结果表明河谷地形对于大坝应力和位移特性有显著影响。河谷宽高比减小后,坝基对坝体的约束作用加强,导致:(1)坝体的变形减小;(2)面板的挠度随之减小;(3)面板顺坡向应力出现了拉应力从而增大了面板出现拉裂缝的可能性;(4)面板顺坝轴向拉应力减小,顺坝轴向压应力则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5)面板周边缝张开量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应力与位移 有限单元法 面板堆石坝 河谷形状
下载PDF
某隧道区地应力测量与岩爆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尹健民 罗超文 艾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8-30,共1页
介绍了某高速公路隧道区2个钻孔(深度为280和567 m)的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结果,并就施工期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和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水压致裂法 地应力测量 岩爆 高速公路隧道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拱坝等效应力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守义 周伟 +2 位作者 苏礼邦 赵丽娟 杨胜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41,共4页
本文基于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拱坝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利用其二次开发语言APDL编制了拱坝等效应力的计算程序,并将计算结果与拱梁分载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其实用性。
关键词 水工结构 等效应力 有限元 拱坝 ANSYS软件
下载PDF
煤层气储层压裂负效应作用机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品佳 张超 +1 位作者 屈长龙 王芝银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47-451,共5页
储层压裂是煤层气工程中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措施之一,但同时受压裂液侵入和煤粉的影响会对储层造成伤害,从而抑制了煤岩储层渗透率的有效提高。基于孔隙压力变化对煤岩应力状态改变的力学分析,研究分析了压裂过程中压裂液对裂隙面附近煤... 储层压裂是煤层气工程中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措施之一,但同时受压裂液侵入和煤粉的影响会对储层造成伤害,从而抑制了煤岩储层渗透率的有效提高。基于孔隙压力变化对煤岩应力状态改变的力学分析,研究分析了压裂过程中压裂液对裂隙面附近煤岩的作用机理;通过煤岩应力状态变化的研究,确定了煤层气压裂过程引起裂隙面附近煤岩发生不同破坏特征的破坏模式;并根据压裂对煤层气工程产生的负效应,进一步给出了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的降压速率上限值确定方法。研究分析表明,压裂对煤层气储层改造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对煤层气的长期高效排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必须严格控制压裂施工工艺及排采降压规律,才能达到有效提高排采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压裂 应力状态 煤粉 破坏模式
下载PDF
四川省大凉山腹地当前地应力状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丰成君 陈群策 +1 位作者 吴满路 赵金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468-474,共7页
在四川省大凉山腹地深度分别为190.15 m和364.10 m的两个钻孔中进行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以获得当前浅部地壳应力的状态.测量结果表明,在测试段深度内,实测最大水平主应力最高值为14.68MPa,与该区域内已有近似深度地应力测量结果(20 MP... 在四川省大凉山腹地深度分别为190.15 m和364.10 m的两个钻孔中进行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以获得当前浅部地壳应力的状态.测量结果表明,在测试段深度内,实测最大水平主应力最高值为14.68MPa,与该区域内已有近似深度地应力测量结果(20 MPa)相比,此次测值有所降低;3个主应力之间的关系为: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垂直应力,表明大凉山地区地壳浅部构造应力场以水平应力为主导;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北西至北西西向,与区域活动构造的性质和震源机制解得出的主压应力方向基本符合;最后,利用库伦摩擦滑动准则,讨论了当断层摩擦因数μ为0.6~1.0时,测区内主要断裂在该应力状态下的稳定性,认为测区内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值暂时没有达到使区域逆断层发生瞬间摩擦滑动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山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状态
下载PDF
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谭成轩 孙炜锋 +3 位作者 张春山 吴树仁 彭华 孙叶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53-1359,共7页
本文以三峡水库引水工程秦岭特长隧洞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为例,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超前预测分析、现场和室内测试等的基础上,对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分为应力降低区、应力... 本文以三峡水库引水工程秦岭特长隧洞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为例,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超前预测分析、现场和室内测试等的基础上,对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分为应力降低区、应力增高区和原始应力区,原始应力区(即构造应力面)的深度大致等于地应力测点周围山体和沟谷之间的相对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切峡谷 地壳浅表层 地应力状态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构造应力面
下载PDF
液压缸法兰强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长财 胡景春 袁荣娟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3-48,共6页
本文在分析了液压缸法兰过渡部分的应力状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及其强度计算公式,最后进行了有限元验证并取得了一致性结论。本文方法可以作为液压缸工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液压缸 应力 法兰
下载PDF
双层管液压胀合的原理及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富君 郑津洋 +2 位作者 郭小联 朱国辉 徐铭泽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3,共5页
详细阐述双层管的液压胀合原理。根据对双层管分析的基本假设,研究双层管液压胀合过程中的受力状态。采用弹塑性理论,对双层管内管及外管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讨论,并利用内外管周向应变的变形协调条件,得出液压胀合的适用条件以及胀合液... 详细阐述双层管的液压胀合原理。根据对双层管分析的基本假设,研究双层管液压胀合过程中的受力状态。采用弹塑性理论,对双层管内管及外管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讨论,并利用内外管周向应变的变形协调条件,得出液压胀合的适用条件以及胀合液压力pi与残余接触压力p间的计算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管 胀合液压力 应力分析 周向应变
下载PDF
水压致裂法测量裂隙岩体的地应力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文剑 吴湘滨 王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46,共5页
通过对水压致裂法形成的钻孔印模分析,运用Taylor公式和最小二乘法迭代算法,计算纵向和横向裂隙岩体地应力大小及其误差。首先确定大地、裂隙和钻孔坐标系,根据印模曲线确定裂隙方位;然后用Taylor公式和最小二乘法迭代算法,计算应力分量... 通过对水压致裂法形成的钻孔印模分析,运用Taylor公式和最小二乘法迭代算法,计算纵向和横向裂隙岩体地应力大小及其误差。首先确定大地、裂隙和钻孔坐标系,根据印模曲线确定裂隙方位;然后用Taylor公式和最小二乘法迭代算法,计算应力分量;最后计算出主应力大小及其误差。将此方法应用于雪峰山隧址区ZK6钻孔的地应力场计算,得出其最大水平应力为13 MPa,方位113°左右,这与地质构造法实测的应力场相吻合,说明这一方法合理可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水压致裂 应力计算 误差分析
下载PDF
襄渝铁路增建二线——新白岩寨隧道地应力测量及其在岩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秀敏 彭华 +3 位作者 李金锁 黎建文 廖怀青 杨绍喜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6,共6页
本文在襄渝增建二线———新白岩寨深埋长隧道(最大埋深近500m)工程区进行了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叙述了地应力测试方法和结果。测量结果表明:该工程区的原地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NW,与区域地质分析的结果相吻合。根据... 本文在襄渝增建二线———新白岩寨深埋长隧道(最大埋深近500m)工程区进行了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叙述了地应力测试方法和结果。测量结果表明:该工程区的原地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NW,与区域地质分析的结果相吻合。根据该工程区应力量值及其方向,分析了隧道区应力作用特征,并结合该工程区地质条件,对隧道的稳定性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水压致裂 地应力测量 应力状态
下载PDF
某高速公路隧道区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尹健民 陈礼伟 +2 位作者 钟作武 景峰 吕国湘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827-1830,共4页
介绍了某高速公路隧道区两个钻孔的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结果,并就地应力特征及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 水压致裂法 地应力测量 高速公路 隧道
下载PDF
内生真菌和水引发对NaCl胁迫条件下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旷宇 南志标 田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0-168,共9页
本试验以带Epichloё内生真菌(E+)及不带内生真菌(E-)中华羊茅种子为研究材料,研究其水引发后,在NaCl胁迫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降低中华羊茅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和干重。除对照处理外,相... 本试验以带Epichloё内生真菌(E+)及不带内生真菌(E-)中华羊茅种子为研究材料,研究其水引发后,在NaCl胁迫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降低中华羊茅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和干重。除对照处理外,相对于不带内生真菌的中华羊茅种子,内生真菌能显著提高不同NaCl浓度胁迫条件下中华羊茅种子的萌发力及幼苗生长。水引发与内生真菌可产生互作,在引发时间为20min时与内生真菌的互作效果最为明显,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中华羊茅种子各萌发指标及幼苗生长情况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对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华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和干重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引发 NACL胁迫 Epichloё内生真菌 中华羊茅
下载PDF
断层构造近场地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周春华 尹健民 +1 位作者 骆建宇 肖国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61,共5页
通过分析几个典型断层构造近场水压致裂法地应力实测案例,结合构造地质力学及特性,得出近场断层构造地应力量值和方位主要受构造的空间分布、运动机制及其岩性影响的结论。一般而言,地应力量值在沿断层埋深方向上有不同梯度的分带,这与... 通过分析几个典型断层构造近场水压致裂法地应力实测案例,结合构造地质力学及特性,得出近场断层构造地应力量值和方位主要受构造的空间分布、运动机制及其岩性影响的结论。一般而言,地应力量值在沿断层埋深方向上有不同梯度的分带,这与断层构造的剪切破裂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带内岩性有关;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受断层构造的空间分布及运动机制影响,大致呈现与断裂走向平行或大角度斜交,甚至垂直的规律。分析断层构造近场地应力的分布有助于工程区岩体稳定性的科学评价,为工程选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法 地应力 断层构造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