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glacial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logical cycles in the Yangtze River source region,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China:A Progress Report 被引量:2
1
作者 YongPing Shen GuoYa Wang +2 位作者 GenXu Wang JianChen Pu Xin Wa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09年第6期475-495,共21页
The Yangtze River Source Region has an area of 137,704 km2.Its mean annual runoff of 12.52 billion m3,which was recorded by the Chumda Hydrological Station in 1961–2000,accounts for only 0.13 percent of the Yangtze R... The Yangtze River Source Region has an area of 137,704 km2.Its mean annual runoff of 12.52 billion m3,which was recorded by the Chumda Hydrological Station in 1961–2000,accounts for only 0.13 percent of the Yangtze River's total annual streamflow.The extensive rivers,lakes,wetlands,glaciers,snow fields,and permafrost of the Yangtze River Source Region,as well as the region's vast alpine grasslands,play a critical role in storing and regulating the flow of water not only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watershed of Qinghai,Sichuan,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AR) (Tibet) and Yunnan,but also throughout the entire lower Yangtze River basin.Climate change has been the dominant factor in recent fluctuation in the volume of the Yangtze River Source Region's glacier resources.The Chumda Hydrological Station on the lower Tongtian River has registered a mean annual glacial meltwater of 1.13 billion m3 for the period 1961–2000,makes up 9 percent of the total annual runoff.Glacial meltwater makes up a significant percentage of streamflow in the Yangtze River Source Region,the major rivers of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Source Region:the Togto,Dam Chu,Garchu,and Bi Chu (Bu Chu) rivers all originate at large glaciers along the Tanggula Range.Glaciers in the Yangtze River Source Region are typical continental-type glaciers with most glacial meltwater flow occurring June–August;the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June–August river flows and temperature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glacial meltwater in feeding rivers.Glaciers in the source region have undergone a long period of rapid ablation beginning in 1993.Examination of flow and temperature data for the 1961–2000 period shows that the annual melting period for glacial ice,snow,and frozen ground in the Yangtze River Source Region now begins earlier because of increasing spring temperatures,resulting in the reduction of summer flood season peak runoffs;meanwhile,increased rates of glacier ablation have resulted in more uneven annual distribution of runoff in the source region.The annual glacial meltwater runoff in the Yangtze River Source Region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by 28.5 percent by 2050 over its 1970 value with the projected temperature increase of 2℃ and a precipitation increase of 29 mm.As a critical source of surface water for agriculture on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beyond,the mass retreat of glaciers in the Yangtze River Source Region will have enormous negative impacts on farming and livestock-raising ac-tivities in upper Yangtze River watershed,as well as on the viability of present ecosystems and eve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glacial water resources hydrological cycles the Yangtze River Source Region
下载PDF
Hydrological Problem during Urbanization Process
2
作者 Nanzhu Li Junzhong Wang Tianyou Yua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3年第11期16-21,共6页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 is in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urbanization now.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mankind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a necessary stage of a country moving 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 is in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urbanization now.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mankind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a necessary stage of a country moving toward moderniz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has a major impact on urban hydrology. Urban hydrologic environment, hydrologic element,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quality were discussed in the pa- 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rban hydrological effect, from the angles of subjec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outlook of the urban hydrology problem were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reasonably planning and designing urban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systems to promote urban environment-friendly development, having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Urban hydrology Hydrologic effect Urban water resources China
下载PDF
The Physical Principles Elucidate Numerous Atmospheric Behaviors and Human-Induced Climatic Consequences
3
作者 Ernani Sartori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12年第4期302-318,共17页
The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 operation of an open and a closed evaporator are relevant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n and “closed” Earth’s atmospheric behaviors, and are thus described. In these greenhouses, t... The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 operation of an open and a closed evaporator are relevant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n and “closed” Earth’s atmospheric behaviors, and are thus described. In these greenhouses, the water is included, otherwise the heat and mass balances do not match. It is incorrect to consider the radiation as the only energy transfer factor for an atmospheric warming. Demonstrations show that when the greenhouse effect and the cloud cover increase, the evaporation and the wind naturally decrease. Researchers did not understand why reductions in surface solar radiation and pan evaporation have been simultaneous with increased air temperature, cloudiness and precipitation for the last decades. It is an error to state that the evaporation increases based solely on the water and/or air temperatures increase. Also, researchers did not comprehend why in the last 50 years the clouds and the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while the evaporation decreased and they named such understanding as the “evaporation paradox”, while others “found” “the cause” violating the laws of thermodynamics, but more precipitation is naturally conciliatory with less evaporation. The same principle that increases the formation of clouds may cause less rainfall. Several measurements confirm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greenhouse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hydrological cycle is analyzed and it was also put in form of equation, which analyses have never been done before. The human influence alters the velocity of the natural cycles as well as the atmospheric heat and mass balances, and the evaporation has not been the only source for the cloud form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Earth’s greenhouse effect has increased in some places and this proof is not based only on temper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poration Clouds Air water Temperature PARADOX hydrological cycle Precipitation Rain Drought Global Warming Radiation Convection Aerosols Greenhouse Effect Wind PARTICULATES Atmosphere Climate Human-Induced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城市水文学的发展与挑战——I.城市水文效应 被引量:292
4
作者 张建云 宋晓猛 +2 位作者 王国庆 贺瑞敏 王小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4-605,共12页
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水循环过程变化是当前城市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综合理解城市水循环演变过程,结合城市水文学的发展历程,剖析水循环过程对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响应机制。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化水文效应的主要成果,包... 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水循环过程变化是当前城市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综合理解城市水循环演变过程,结合城市水文学的发展历程,剖析水循环过程对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响应机制。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化水文效应的主要成果,包括城市化对水循环过程、洪涝灾害、水生态系统以及水资源的影响。系统归纳了城市化水文效应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指出变化环境下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关键技术难题,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如城市化降水效应的机理、不透水面的分布及有效性评估、城市化与水生态系统的响应关系与综合城市水资源管理及需水预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文学 水循环 水环境 水生态 水资源 水文模型
下载PDF
黄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发和验证 被引量:45
5
作者 贾仰文 王浩 +4 位作者 王建华 罗翔宇 周祖昊 严登华 秦大庸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0-308,共9页
研究目的是开发和验证大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为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和演化规律分析服务。在综合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和陆面过程模型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开发出模拟对象为“天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系统的WEP-L模型。该模型以“子流域内等高带... 研究目的是开发和验证大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为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和演化规律分析服务。在综合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和陆面过程模型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开发出模拟对象为“天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系统的WEP-L模型。该模型以“子流域内等高带”为计算单元,并用“马赛克”法考虑计算单元内土地覆被的多样性,避免了采用过粗网格单元产生的模拟失真问题。针对各水循环要素过程时间尺度不同的特点,计算时采用了1h至1d的“变时间步长”,既合理表述了水循环动力学机制又提高了计算效率。将全黄河流域划分为具有空间拓扑关系的8485个子流域和38720个等高带,采用45年(1956~2000年)水文气象系列数据及相应下垫面条件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根据黄河流域主要水文站逐月和逐日径流系列进行了模型校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模拟精度,可应用于黄河流域二元水循环过程模拟和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 流域水循环 分布式水文模型 WEP-L模型 大流域
下载PDF
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 被引量:137
6
作者 王浩 王建华 +1 位作者 秦大庸 贾仰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96-1502,共7页
国内外流域水资源评价方法是随着水资源稀缺性的逐渐增强而不断发展的。时至今日,传统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在描述人类活动干扰和满足不同层次水资源规划要求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本文提出了水资源全口径层次化动态评价方法,即以降水为资源评... 国内外流域水资源评价方法是随着水资源稀缺性的逐渐增强而不断发展的。时至今日,传统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在描述人类活动干扰和满足不同层次水资源规划要求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本文提出了水资源全口径层次化动态评价方法,即以降水为资源评价的全口径通量,遵照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原则对降水的资源结构进行解析,实现广义水资源、狭义水资源、径流性水资源和国民经济可利用量的层次化评价。在手段上,构建了由分布式水循环模拟模型与集总式水资源调配模型耦合而成的二元水资源评价模型,并将下垫面变化和人工取用水作为模型变量以实现动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水资源 评价方法 二元水循环 分布式水文模型
下载PDF
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Ⅰ.模型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35
7
作者 贾仰文 王浩 +5 位作者 周祖昊 游进军 甘治国 仇亚琴 陆垂裕 罗翔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海河流域水循环的"自然-人工"二元特性,开发了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简称"二元模型")。二元模型由分布式流域水循环模型(WEP)、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ROWAS)和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DAMOS)3个模... 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海河流域水循环的"自然-人工"二元特性,开发了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简称"二元模型")。二元模型由分布式流域水循环模型(WEP)、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ROWAS)和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DAMOS)3个模型耦合而成。针对各模型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两层耦合的技术路线,以实现统筹考虑水资源、宏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分析的功能。WEP、ROWAS和DAMOS分别采用11752个、125个和8个计算单元对海河流域进行划分,在获取各类输入参数后,应用二元模型对海河流域进行了分析计算与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二元模型对径流过程、入海水量以及地下水流场等均具有合理的模拟精度,模型得到验证,可望用作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情景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 水资源 分布式水文模型 二元模型 海河流域
下载PDF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初探 被引量:50
8
作者 王浩 贾仰文 +4 位作者 王建华 秦大庸 周祖昊 仇亚琴 严登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应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WEP-L模型初步分析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黄河水资源演化规律。通过2000年现状下垫面条件下的评价结果与历史系列条件下的评价结果比较,以及考虑与不考虑人工取用水条件下的模拟结果比较,初步发现:黄河流域在强烈的... 应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WEP-L模型初步分析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黄河水资源演化规律。通过2000年现状下垫面条件下的评价结果与历史系列条件下的评价结果比较,以及考虑与不考虑人工取用水条件下的模拟结果比较,初步发现:黄河流域在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资源量及其构成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地表水资源量衰减,而不重复地下水量增加;在狭义水资源衰减的同时,伴随着有效蒸散即降水有效利用的增加,流域广义水资源量有一定幅度增加。研究成果对黄河的治理规划和水安全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水循环 水资源 分布式水文模型 WEP-L模型
下载PDF
基于流域水循环模型的广义水资源评价(Ⅰ)——评价方法 被引量:31
9
作者 贾仰文 王浩 +1 位作者 仇亚琴 周祖昊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51-1055,共5页
本文针对传统水资源评价中仅以径流性水资源为评价对象、没有考虑生态系统对雨水资源的直接利用,不能反映水循环过程中的全部有效水量及其利用效率等问题,阐述了广义水资源(既包括径流性水资源,又包括植被、作物等生态系统利用的雨水资... 本文针对传统水资源评价中仅以径流性水资源为评价对象、没有考虑生态系统对雨水资源的直接利用,不能反映水循环过程中的全部有效水量及其利用效率等问题,阐述了广义水资源(既包括径流性水资源,又包括植被、作物等生态系统利用的雨水资源)的概念,论述了广义水资源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基于流域水循环模型的广义水资源评价方法和具体计算公式,并以分布式流域水循环模型WEP-L为例对广义水资源各构成部分如何计算进行了说明;提出了根据广义水资源各分量在循环利用过程中,是否发挥关键功效来初步界定“高效水量”和“低效水量”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循环 分布式水文模型 广义水资源评价 人类活动影响 黄河流域 WEP-L
下载PDF
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水文水资源效应初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仇亚琴 王水生 +5 位作者 贾仰文 王浩 周祖昊 胡冬梅 严登华 李娟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30,共7页
应用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模型(W EP-L),模拟了不同下垫面条件情景下的水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通过对比分析2种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量,初步得出: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影响了局... 应用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模型(W EP-L),模拟了不同下垫面条件情景下的水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通过对比分析2种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量,初步得出: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影响了局部水循环和水资源量及其构成,加强了水循环的垂向过程,引起地表截留量、土壤入渗量、土壤蒸发量以及补给地下水量增加;削弱了水循环的水平过程,引起地表径流量和河川基流量减少,壤中流微弱增加;地表水资源量衰减,而地下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增加,狭义水资源量减少,但有效蒸散(发)量增加,广义水资源量有一定幅度增加。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大尺度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水土保持 WEP-L模型 水循环 水文水资源效应
下载PDF
基于Budyko假设的黄河流域水热耦合平衡规律研究 被引量:61
11
作者 孙福宝 杨大文 +1 位作者 刘志雨 丛振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9-416,共8页
本文通过对黄河流域内63个子流域的年降水、径流深及实际蒸散发和蒸发能力的分析,证实了基于Budyko假设的流域水热耦合平衡关系是成立的。根据各子流域的长期水量平衡结果拟合并检验了水热耦合平衡模型中的唯一参数,结果显示,该参数具... 本文通过对黄河流域内63个子流域的年降水、径流深及实际蒸散发和蒸发能力的分析,证实了基于Budyko假设的流域水热耦合平衡关系是成立的。根据各子流域的长期水量平衡结果拟合并检验了水热耦合平衡模型中的唯一参数,结果显示,该参数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布规律,黄土高原区平均为3.22,青藏高原区平均为2.27。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参数综合反映了流域的下垫面条件,并提出了根据流域相对入渗能力、相对植被-土壤有效蓄水能力和流域平均坡度估算模型参数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耦合平衡 Budyko假设 流域水循环及水资源 潜在蒸发 实际蒸散发
下载PDF
我国水资源管理及其关键问题初探 被引量:25
12
作者 秦天玲 严登华 +2 位作者 宋新山 张诚 翁白莎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5,共5页
我国水问题叠加和累积影响日渐严重,而我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在管理体系、政策法规、规划与计划、管理制度和关键技术方面并不能综合应对各种水问题。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问题,概述了水资源管理历程和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 我国水问题叠加和累积影响日渐严重,而我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在管理体系、政策法规、规划与计划、管理制度和关键技术方面并不能综合应对各种水问题。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问题,概述了水资源管理历程和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剖析存在问题,深入探讨了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演变机制的系统识别、面向极值过程的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基于总量控制与"三条红线"的水生态环境调控、全面推进水务管理和水利工程综合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循环 水资源管理
下载PDF
西北内陆盆地水循环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聂振龙 郭占荣 +1 位作者 焦鹏程 董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2-306,共5页
针对西北地区大开发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以及水资源开发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从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水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切入点 ,通过系统分析 ,揭示了西北内陆盆地水循环特征及水资源形成演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生态环... 针对西北地区大开发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以及水资源开发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从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水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切入点 ,通过系统分析 ,揭示了西北内陆盆地水循环特征及水资源形成演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盆地 水循环 水资源 生态环境 大气水 地表水 地下水 生态水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近70年来伴随经济发展的水文环境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沈彦俊 宋献方 +2 位作者 肖捷颖 陈建耀 唐常源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61,共11页
论文系统分析了石家庄地区70年来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历史,结合水文资料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区域水文环境变迁的影响。并通过对地下水采样,结合室内水化学和氚同位素测定,确认区域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通过河道得到线状的垂向补给... 论文系统分析了石家庄地区70年来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历史,结合水文资料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区域水文环境变迁的影响。并通过对地下水采样,结合室内水化学和氚同位素测定,确认区域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通过河道得到线状的垂向补给,和上游含水层的侧向补给两种天然途径。城市及工农业发展改变了区域水循环系统的补排结构。河流断流减少了地下水的垂向补给,造成地下水的补给源从原来的天然垂向补给和上游的侧向补给,变为单一的侧向补给。另一方面,大量开采地下水已成为区域地下水排泄的主要方式。其中用于农业灌溉的大部分以蒸发、蒸腾的形式耗散于大气,无法回补。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地下水化学类型转变及其空间分布显示了水量和水质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水文环境变化 水资源开发利用 区域水循环结构 水化学
下载PDF
黑河流域气候变化的水文水资源效应 被引量:42
15
作者 张凯 王润元 +2 位作者 韩海涛 王小平 司建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3,共7页
利用4个典型气象站近5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在近50年当中,黑河流域的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加。黑河流域气温的升高十分显著,其升温率远远大于同期北半球的平均升温率,尤... 利用4个典型气象站近5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在近50年当中,黑河流域的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加。黑河流域气温的升高十分显著,其升温率远远大于同期北半球的平均升温率,尤其是近几年来增温幅度之大是几十年来所罕见的;降水量的增加虽然没有气温增加那么明显,但总的趋势是增加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黑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气候变暖造成了上游山区冰川的不断萎缩和雪线的持续升高,尤其是最近两年间,冰川为较大的负平衡,出现强烈亏损;②由于黑河上游山区夏季降水量的增加和冬春季气温的升高,黑河流域各出山口流量近60年来是趋于增加的,尤以莺落峡水文站最为显著;③在走廊平原区,温度上升造成农业消耗水量的增加,温度每上升1℃,可使水资源消耗量增加2.979×108m3/年左右;④变暖也造成了河湖水质的不断恶化。黑河和下游湖泊水体的矿化度逐年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水文水资源效应 黑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水文阈值调控的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多维均衡配置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李丽琴 王志璋 +3 位作者 贺华翔 马真臻 谢新民 魏传江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7-387,共11页
针对内陆干旱区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强烈互斥性,在整体识别内陆干旱区水循环与生态演变耦合作用机理上,构建基于生态水文阈值调控的水资源多维均衡配置模型。模型分3个层次: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系统耗水总量和地下水采补平衡;以... 针对内陆干旱区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强烈互斥性,在整体识别内陆干旱区水循环与生态演变耦合作用机理上,构建基于生态水文阈值调控的水资源多维均衡配置模型。模型分3个层次: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系统耗水总量和地下水采补平衡;以行政分区为单元的经济社会系统水量平衡和水土平衡;以河道关键控制断面和灌区为单元的生态环境系统水生态平衡和水盐平衡,并给出相应的多重循环迭代算法。将该模型方法应用于我国内陆干旱区——塔里木河流域,结果显示:在平枯水平年通过累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5.1万hm^2,累计退减基本农田外灌溉面积41.5万hm^2,累计退减国民经济用水量为75亿m^3,可实现该地区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有序良性演化和高效均衡发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水循环 生态水文调控指标 水资源多维均衡配置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48
17
作者 徐宗学 程磊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09-1017,共9页
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探索和认识复杂水文循环过程和机理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许多水文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本文从当前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出发,系统总结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在解决水文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中研究与应用的现状、进展与不... 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探索和认识复杂水文循环过程和机理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许多水文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本文从当前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出发,系统总结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在解决水文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中研究与应用的现状、进展与不足,讨论了建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关键技术,并探讨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 水资源 分布式水文模型 进展
下载PDF
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8
作者 张建云 王国庆 +1 位作者 刘九夫 贺瑞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9-40,41,共3页
简要介绍了由WMO、UNESCO、UNDP和IAHS等一些国际组织发起并推动开展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开展实施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重大气候变化研究项目的基本情况。综述了气候变化的事实、情景及其对水利的... 简要介绍了由WMO、UNESCO、UNDP和IAHS等一些国际组织发起并推动开展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开展实施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重大气候变化研究项目的基本情况。综述了气候变化的事实、情景及其对水利的影响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针对目前我国水利的实际情况,指出"十二五"期间应在8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文水资源 影响 进展
下载PDF
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喜峰 周祖昊 +1 位作者 贾仰文 胡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23,共4页
阐述了国内外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强调了水资源演变的研究对象与进展,分析了水资源演变研究中的难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优势为研究水资源演变规律提供了技术支持,归因分析将是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统计法结合... 阐述了国内外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强调了水资源演变的研究对象与进展,分析了水资源演变研究中的难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优势为研究水资源演变规律提供了技术支持,归因分析将是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统计法结合水文模型对水资源演变的归因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演变规律 研究现状 FUTURE PROSPECTS RESEARCH 演变研究 分布式水文模型 归因分析 研究对象 技术支持 发展趋势 发展方向 不可替代 统计法 国内外 优势
下载PDF
海河流域大气水资源变化与输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利平 夏军 +1 位作者 林朝晖 熊喆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6-211,217,共7页
本文对海河流域大气中单位面积空气柱内的水汽含量即可降水量,以及流域的4个边界面的大气水汽通量的年际和年代际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海河流域严重旱涝年的整层大气水汽总输送通量、纬向输送水汽通量、经向输送水汽通... 本文对海河流域大气中单位面积空气柱内的水汽含量即可降水量,以及流域的4个边界面的大气水汽通量的年际和年代际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海河流域严重旱涝年的整层大气水汽总输送通量、纬向输送水汽通量、经向输送水汽通量以及可降水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河流域降水量和水汽输送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出现了明显的转折。海河流域的水汽输送受季风强度影响,且以经向的水汽输送为主,即夏季严重旱年水汽总输送减弱,到达海河流域的水汽总量减少,而夏季严重涝年水汽总输送加强,到达海河流域的水汽输送总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循环 海河流域 大气水资源 水汽输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