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运动耐力的影响
1
作者 翟兆峰 王延宝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2,共9页
为提高西番莲果皮黄酮的稳定性,并考察其对机体运动的影响。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壁材、西番莲果皮黄酮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确定该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同时采用动物实验研究其... 为提高西番莲果皮黄酮的稳定性,并考察其对机体运动的影响。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壁材、西番莲果皮黄酮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确定该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同时采用动物实验研究其抗运动疲劳活性。结果表明,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芯壁比为1∶10(g/mL),包埋温度49℃,搅拌时间53 min,进风干燥温度163℃。该条件下制得的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外观略呈球形,大小基本均一,表面完整且光滑,包埋率达84.7%,平均粒径为7.52μm,含水量为3.72%,堆密度为0.51 g/mL,休止角为35.12°。在相同储藏条件下,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保留率高于其纯化物,表明微胶囊化有助于提高西番莲果皮黄酮的稳定性。通过不同组别小鼠的运动耐力考察指标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西番莲果皮黄酮微胶囊可明显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减少运动后血清中乳酸与尿素氮的含量,从而帮助机体进一步提高运动耐力。该研究可为西番莲果皮的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果皮 黄酮 羟丙基-Β-环糊精 微胶囊 运动耐力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用于静脉给药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艳芝 郑甲信 +3 位作者 毕殿洲 邓意辉 刘洋 胡玉荣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010-1014,共5页
羟丙基-β-环糊精是β-环糊精的一种化学修饰性衍生物,对于水难溶性药物具有良好的包合增溶效果。现对其理化性质、静脉给药后的毒性、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简要介绍其在国内外制剂中的使用情况,同时围绕静脉给药,对... 羟丙基-β-环糊精是β-环糊精的一种化学修饰性衍生物,对于水难溶性药物具有良好的包合增溶效果。现对其理化性质、静脉给药后的毒性、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简要介绍其在国内外制剂中的使用情况,同时围绕静脉给药,对实际应用羟丙基-β-环糊精时需考虑的一些问题进行较详细的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静脉给药 理化性质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亚南 王洪权 窦媛媛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04A期47-50,共4页
综述羟丙基-β-环糊精的特性、优势以及近年来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增溶 稳定性 安全性
下载PDF
石菖蒲挥发油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奎 苏梦 +3 位作者 徐鑫 薛雪梅 刘艳菊 许汉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研究石菖蒲挥发油的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从而确定最佳的包合材料。方法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石菖蒲挥发油药、β-CD包合物及HP-β-CD包合物,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 目的研究石菖蒲挥发油的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从而确定最佳的包合材料。方法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石菖蒲挥发油药、β-CD包合物及HP-β-CD包合物,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1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灌胃给药石菖蒲挥发油、β-CD包合物、HP-β-CD包合物后,血浆中α-细辛醚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依次符合权重系数为1,1,1/C^2的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_(max)分别为(2.580±0.247)、(3.598±0.756)、(5.645±0.363)μg·mL^(-1);T_(max)分别为(10.120±0.760)、(8.082±0.483)、(5.073±0.610)min;AUC_(0-t)分别为(125.121±4.161)、(263.335±16.377)、(432.138±11.208μg·min·mL^(-1);AUC_(0-∞)。分别为(135.309±9.278)、(295.713±29.775)、(456.652±3.904)μg·min·mL^(-1)。3组间C_(max)、AUC_(0-t)。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D包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10.46%,HP-β-CD包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45.38%。结论石菖蒲挥发油与β-CD、HP-β-CD包合后,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度明显加快,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且HP-β-CD包合后效果优于β-CD包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挥发油 Β-环糊精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特性及其药剂学应用 被引量:87
5
作者 陶涛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04-308,共5页
概述了羟丙基倍他环糊精的特性和其作为药用辅料的应用
关键词 羟丙基倍他环糊精 特性 应用 药用辅料
下载PDF
以羟丙基-β-环糊精及聚乙二醇为基质的硝苯地平骨架缓释片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升阳 赵朋 +1 位作者 杨骏宇 姜东林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172-2174,共3页
目的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C)及聚乙二醇(PEG)为基质制备硝苯地平(NP)骨架缓释片,并研究其对NP的缓释效应。方法将NP和HPC按1∶1比例配制成包合物后与PEG混合,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NP骨架缓释片,与不含包合物的NP-PEG片、NP-HPC片和NP粉... 目的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C)及聚乙二醇(PEG)为基质制备硝苯地平(NP)骨架缓释片,并研究其对NP的缓释效应。方法将NP和HPC按1∶1比例配制成包合物后与PEG混合,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NP骨架缓释片,与不含包合物的NP-PEG片、NP-HPC片和NP粉末胶囊作对照,测定该缓释片体外释药曲线及体内药时曲线。结果 NP骨架缓释片在模拟胃液(pH1.2)试验中5h累积释放率仅为36.4%,其缓释效应显著强于NP-HPC片(80%,P<0.01)及NP-PEG片(100%,P<0.01);体内实验中,NP骨架缓释片的AUC0-12[(6 413±436)h/(ng·mL)]、Cmax[(983±192)ng/mL]及tmax[(5.7±1.1)h]均显著高于NP-HPC片组、NP-PEG片组及NP胶囊组(均P<0.01或<0.05)。结论 NP骨架缓释片对NP具有缓释效应,可延长NP的体外释放时间及提高NP的生物利用度,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新型NP缓释片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羟丙基-Β-环糊精 聚乙二醇 骨架缓释片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分子包合物促进姜黄素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增殖和诱导凋亡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建勇 赵德璋 +2 位作者 万坤 李艺 张景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5-1610,共6页
目的探讨羟丙基β环糊精分子包合是否促进姜黄素CUR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方法以游离姜黄素为对照,用MTT法检测CUR羟丙基β环糊精分子包合物(CURCD)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采用DAPI荧光染色,观察CURCD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用流... 目的探讨羟丙基β环糊精分子包合是否促进姜黄素CUR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方法以游离姜黄素为对照,用MTT法检测CUR羟丙基β环糊精分子包合物(CURCD)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采用DAPI荧光染色,观察CURCD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URCD对A549细胞周期、凋亡、活性氧和钙离子浓度、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相对于游离CUR,CURCD对A549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形态改变,MTT检测显示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生长被抑制在S/G2期,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内活性氧和钙离子浓度上升,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分子包合可显著促进姜黄素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肺癌A549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异硫氰酸烯丙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敏 汪电雷 +4 位作者 徐晓雅 樊玲 李洁 王雪琦 彭兆亮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4期64-66,69,共4页
以水溶性高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制备异硫氰酸烯丙酯包合物。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异硫氰酸烯丙酯包合物,以主客摩尔分子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主要因素,以包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异硫氰酸烯丙酯与羟丙基... 以水溶性高的羟丙基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制备异硫氰酸烯丙酯包合物。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异硫氰酸烯丙酯包合物,以主客摩尔分子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主要因素,以包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异硫氰酸烯丙酯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投料比为1∶1,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异硫氰酸烯丙酯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率达97.98%。以最佳工艺制备的异硫氰酸烯丙酯包合物制备工艺简单,包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烯丙酯 羟丙基β环糊精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的合成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文滨 夏建超 +2 位作者 张文生 张增辉 左双燕 《河北化工》 2010年第8期9-11,共3页
对羟丙基-β-环糊精(注射级)的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工艺成本较低,适用于工业生产,收率可达100%,平均取代度控制在4.0~5.0,β-环糊精残留控制在≤0.3%。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合成 收率 取代度 β-环糊精残留
下载PDF
鱼藤酮的环糊精包合物对松材线虫的杀虫作用
10
作者 胡林 詹素兰 +2 位作者 黄晓东 夏坚 徐汉虹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 164-168,共5页
为研制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高效杀线剂,制备了鱼藤酮的β-环糊精包合物和HP-β-环糊精包合物,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鱼藤酮分子与环糊精分子的包合比为1:2,在鱼藤酮与β-环糊精的物理混合物中,鱼藤酮的固-液相转变温度所对应的差热吸收峰... 为研制防治松材线虫病的高效杀线剂,制备了鱼藤酮的β-环糊精包合物和HP-β-环糊精包合物,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鱼藤酮分子与环糊精分子的包合比为1:2,在鱼藤酮与β-环糊精的物理混合物中,鱼藤酮的固-液相转变温度所对应的差热吸收峰为163.1℃,而鱼藤酮的β-环糊精包合物的相应差热吸收峰为165.1℃.与鱼藤酮相比,鱼藤酮的β-环糊精包合物及HP-β-环糊精包合物的对紫外光照稳定性都明显增强,溶解度分别增加了13.3倍和233.4倍.形成包合物后,鱼藤酮的β-环糊精包合物及HP-β-环糊精包合物都保持了鱼藤酮对松材线虫的高效杀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环糊精 环糊精包合物 松材线虫
下载PDF
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艾莉 董英杰 +1 位作者 张乃先 穆瑛俊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28-531,共4页
目的考察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方法采用水溶液搅拌法与研磨法制备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气相色谱测定包合物中莪术油的含量,采用红外、差热分析、薄层等多种方法进行物性鉴定。结果莪术油-羟丙... 目的考察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方法采用水溶液搅拌法与研磨法制备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气相色谱测定包合物中莪术油的含量,采用红外、差热分析、薄层等多种方法进行物性鉴定。结果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和研磨法均可以得到合格产品,包合物中莪术油质量分数为3.9%。结论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简单,水溶性强,稳定性高,较之β-CD包合物更适合制成注射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羟丙基-Β-环糊精 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羟丙基-β-环糊精平均取代度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清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39-141,共3页
以甲苯为内标物,碘丙烷为对照品,建立了一种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羟丙基-β-环糊精平均取代度的新方法。色谱柱为HP-5固定相(30 m×0.251 mm,膜厚0.25μm),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柱温100℃,进样器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 以甲苯为内标物,碘丙烷为对照品,建立了一种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羟丙基-β-环糊精平均取代度的新方法。色谱柱为HP-5固定相(30 m×0.251 mm,膜厚0.25μm),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柱温100℃,进样器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N2,流速1.0 mL/min,分流比1∶80,方法重复性好,RSD=0.9%,精密度高,RSD=2.8%,测定结果与核磁共振法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平均取代度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纳豆激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云峰 李军 +1 位作者 胡伶俐 杨文治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1期10-10,44,共2页
通过液体发酵、分离纯化生产高纯度纳豆激酶,制备和鉴定纳豆激酶-HP-β-CD包合物,并考察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等。采用水溶液搅拌法辅助微波制备纳豆激酶HP-β-CD包合物,采用差热分析、酶活测定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得到纳豆激酶-... 通过液体发酵、分离纯化生产高纯度纳豆激酶,制备和鉴定纳豆激酶-HP-β-CD包合物,并考察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等。采用水溶液搅拌法辅助微波制备纳豆激酶HP-β-CD包合物,采用差热分析、酶活测定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得到纳豆激酶-HP-β-CD的合格产品。纳豆激酶HP-β-CD包合物制备工艺简单,包合物水溶性强,稳定性高,适合制成注射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下载PDF
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拉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勤 郭鹏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28-1532,共5页
目的:使用拉曼光谱分析鉴定羟丙基-β-环糊精对薄荷脑包合后的产物,确定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形成并表述其分子结构信息。方法:采用RENISHAW RM-1000型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和RENISHAW inVia Raman Micro-scope显微拉曼光谱仪... 目的:使用拉曼光谱分析鉴定羟丙基-β-环糊精对薄荷脑包合后的产物,确定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形成并表述其分子结构信息。方法:采用RENISHAW RM-1000型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和RENISHAW inVia Raman Micro-scope显微拉曼光谱仪分别采集了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以及薄荷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不同配比时制备的包合物的拉曼光谱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将薄荷脑与它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拉曼光谱互相对照,薄荷脑的许多特征峰在包合物中消失了,而另一些特征峰分别向高波数或低波数方向发生了位移;将羟丙基-β-环糊精与薄荷脑包合物的拉曼光谱相比较,可以看出虽然大多数峰的形状、数量和强度都很相似,但仍有明显差异。结论:拉曼光谱表征说明薄荷脑与羟丙基-β-环糊精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氢键,使薄荷脑嵌入羟丙基-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从而形成了包合物,增加了薄荷脑的极性从而增强了它的溶解度和吸收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脑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拉曼光谱
原文传递
双氯酚酸黏膜下注射于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急性疼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美婵 陈凯炎 刘思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含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beta-cyclodextrin,HP-β-CD)的双氯酚酸制剂黏膜下注射对于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急性疼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A^D组为实验组,给...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含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beta-cyclodextrin,HP-β-CD)的双氯酚酸制剂黏膜下注射对于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急性疼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A^D组为实验组,给予不同剂量术前黏膜下双氯酚酸制剂注射(A组5 mg/mL、B组12.5 mg/mL、C组25 mg/mL、D组50 mg/mL);E组为对照组,给予术前黏膜下生理盐水注射(1 mL)。5组患者均进行标准流程的第三磨牙拔除术,观察5组患者术后6 h VAS评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及疼痛发生时间、要求镇痛治疗时间,并记录5组患者药物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D组)术后6 h VAS评分AUC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1),疼痛发生时间、要求镇痛治疗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组内比较,A组、D组VAS评分AUC显著低于B组、C组(P<0.001),而疼痛发生时间、要求镇痛治疗时无显著差异(P=0.459,0.233)。实验组(A^D组)与对照组比较,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839),无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含的双氯酚酸制剂黏膜下注射能够有效改善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应用时可首先给予低剂量注射,效果不佳时逐渐大剂量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双氯芬酸 第三磨牙拔除术 急性疼痛
原文传递
茶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及其包合物评价
16
作者 张寒 张博 +4 位作者 闫平 马柏茹 韩文霞 李伟泽 翟西峰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以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为包合材料,优化茶树油包合物制备工艺,并对其药剂学性能进行考察。方法以茶树油HP-β-CD包合物的产率、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茶树油HP-β-CD的制备工艺... 目的以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为包合材料,优化茶树油包合物制备工艺,并对其药剂学性能进行考察。方法以茶树油HP-β-CD包合物的产率、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茶树油HP-β-CD的制备工艺,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考察茶树油HP-β-CD的稳定性。结果茶树油HP-β-CD制备的最佳工艺为:茶树油∶HP-β-CD=1∶10(ml∶g),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1 h。茶树油载药量为(9.25±3.25)%。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结果显示,制成包合物后茶树油特征峰消失,表明茶树油和HP-β-CD确已形成包合物。包合物80℃水浴8 h后,茶树油保留率为40%,为未包合茶树油保留率的4.32倍,表明茶树油HP-β-CD稳定性良好。结论以HP-β-CD为骨架材料,制备的茶树油包合物包合率高、稳定性良好,在药品及化妆品制剂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油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药物稳定性 正交试验 剂型改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