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cusing a beam beyond the diffraction limit using a hyperlens-based device
1
作者 郑国兴 张瑞瑛 +2 位作者 李松 何平安 周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506-511,共6页
A super-focusing device composed of a focusing objective and a hyperlens is proposed to focus an incident plane wave into the deep subwavelength dimension. In the device, the objective converts the incident plane wave... A super-focusing device composed of a focusing objective and a hyperlens is proposed to focus an incident plane wave into the deep subwavelength dimension. In the device, the objective converts the incident plane wave into a convergent one. The half cylindrical hyperlens can support high wave vector k modes propagating towards its core. So the convergent wave can be focused into an ultrasmall spot beyond the diffraction limit. The layout is proposed for the super-focusing devic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Numerical simulations verify that the focused beams are confined in a spot with a diameter of 16.3 nm in the focal plane of the focusing objective with a numerical aperture of 0.6, which corresponds to a super-resolution spot of λ0/23 (λ0 is the wavelength in vacuum). The simulations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dev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lens objective super-focusing device RESOLUTION
下载PDF
Focusing microwaves into subwavelength dimensions with a half-cylindrical hyperlens based on split ring resonators
2
作者 郑国兴 李子乐 +7 位作者 袁桂山 张瑞瑛 何平安 董小春 崔钧 赵江南 鄖建平 李松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8期64-67,共4页
Hyperlenses based on metamaterials can be applied to subwavelength imaging in the lightwave band. In this letter, we demonstrate both through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results that our proposed half- cyl... Hyperlenses based on metamaterials can be applied to subwavelength imaging in the lightwave band. In this letter, we demonstrate both through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results that our proposed half- cylindrical shaped hyperlens can be used for super-resolution microwave focusing in a TE mode. Based on split ring resonators, the hyperlens satisfies a hyperbolic dispersion relationship.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focused spot size and position are insensitive to the rotation angle of the hyperlens around its geometric cente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 focused spot size 1/3 of the vacuum wavelength is achieved in the microwave b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ng Focusing microwaves into subwavelength dimensions with a half-cylindrical hyperlens based on split ring resonators
原文传递
三种前列腺素类药物降眼压效果比较 被引量:19
3
作者 孔祥梅 孙兴怀 +4 位作者 孟樊荣 钱韶红 金晓红 刘淳诗 茅凤英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比较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和贝美前列素三种前列腺素类药物的降眼压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拉坦前列素组51例(51眼),曲伏前列素组24例(24眼),贝美前列素组27例(27眼),分别使用相应滴眼液,均为每日1次,... 目的比较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和贝美前列素三种前列腺素类药物的降眼压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拉坦前列素组51例(51眼),曲伏前列素组24例(24眼),贝美前列素组27例(27眼),分别使用相应滴眼液,均为每日1次,共观察4周,测量用药前后的眼压值。结果三组患者用药4周后眼压均有明显下降,拉坦前列素组在8:30测得平均眼压从(24.57±3.68)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5.29±2.67)mmHg,下降幅度(用药前后眼压差值/用药前眼压值)为37.8%;曲伏前列素组从(24.54±2.95)mmHg降至(16.29±3.11)mmHg,下降幅度为33.6%;贝美前列素组从(25.41±3.63)mmHg降至(16.00±4.45)mmHg,下降幅度为37.0%。用药前及用药后三组间眼压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分别为F=0.579、P=0.562;F=0.868、P=0.423)。结论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贝美前列素滴眼液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都有明显、持久的降眼压作用,且降眼压作用相互间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坦前列素/治疗应用 曲伏前列素/治疗应用 贝美前列素/治疗应用 青光眼/药物疗法 高眼压/药物疗法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戴琴香 冯娟 +2 位作者 邢顺莲 瞿婷 沙苑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5期114-116,131,共4页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以将有效依据提供给孕妇妊娠结局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孕妇60例,将这些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接收的正常产检及围产期保健...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以将有效依据提供给孕妇妊娠结局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孕妇60例,将这些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接收的正常产检及围产期保健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调整探头频率为2~6MHz,同时将适合产科的分析软件配备出来。然后对两组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对其UA、MCA、RA的S/D、RI、P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孕妇MCA的S/D、RI、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A、RA的S/D、RI、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异常胎心率、异常胎动发生率70.0%(42/60)、66.7%(40/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3%(5/60)、10.0%(6/60),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高症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妊高征 胎儿宫内窘迫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针刺人迎为主穴调整血压昼夜节律的临床病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唐慎思 张丽丽 杜宇征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48-49,共2页
在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过程中,血压昼夜节律的关注度日渐升高。本人通过针刺人迎、曲池、合谷及足三里4组穴位,观察1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对比发现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由治疗前的非杓型转变成了正... 在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过程中,血压昼夜节律的关注度日渐升高。本人通过针刺人迎、曲池、合谷及足三里4组穴位,观察1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对比发现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由治疗前的非杓型转变成了正常的杓型血压。结果提示:针刺对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有纠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穴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下载PDF
近五年针灸疗法预防脑卒中综述 被引量:7
6
作者 赵越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10-212,共3页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脑卒中发病急,病死率高,一旦发病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脑卒中有很多危险因素,控制了脑卒...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脑卒中发病急,病死率高,一旦发病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脑卒中有很多危险因素,控制了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将大大降低脑卒中的发病几率,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它无毒副作用,作用持久,适合用于疾病的预防。通过查询得知,针灸疗法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个病症的早期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
下载PDF
洛丁新合并黛安神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倪俊芝 孙红 于际敬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1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 通过干预焦虑情绪 ,提高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会诊中发现有明显焦虑情绪的 6 6例原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均用洛丁新降压 8周 ,第一组同步用抗焦虑药黛安神。结果 降压有效率分别是 93 .94... 目的 通过干预焦虑情绪 ,提高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会诊中发现有明显焦虑情绪的 6 6例原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均用洛丁新降压 8周 ,第一组同步用抗焦虑药黛安神。结果 降压有效率分别是 93 .94%、6 0 .6 1%。结论 有焦虑情绪的第二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第一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焦虑 洛丁新 黛安神 治疗
下载PDF
单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围生儿预后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岳梅红 原灵娥 韩文平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的相关因素。 方法 将孕周按 <34、 34~ 35 +6 、 36~ 39+6 、≥ 4 0周 ,将新生儿出生体重按 <10 0 0、 10 0 0~ 1999、2 0 0 0~ 2 4 99、≥ 2 5 0 0 g分... 目的 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的相关因素。 方法 将孕周按 <34、 34~ 35 +6 、 36~ 39+6 、≥ 4 0周 ,将新生儿出生体重按 <10 0 0、 10 0 0~ 1999、2 0 0 0~ 2 4 99、≥ 2 5 0 0 g分成 4组 ,回顾分析 2 0 6例单胎重度妊高征新生儿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与孕周、新生儿体重和分娩方式的关系。 结果 重度妊高征孕 36~ 39+6 周、新生儿体重≥ 2 5 0 0 g组的 Apgar评分最高 ,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最低。 4组不同孕周和新生儿体重的新生儿 Apgar评分、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率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1)。 结论 重度妊高征应选择在孕 36~ 39+6 周 ,估计胎儿体重≥ 2 5 0 0 g时终止妊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围生儿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重构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黄霜枝 王晓玲 +4 位作者 张先杰 陈燕玲 唐剑涛 靳俊峰 吴秀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重构的改善作用。方法 8周龄雄性SHR 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SHR组、GSP低剂量(50 mg/kg)、高剂量组(200 mg/kg)以及卡托普利组(30 mg/kg)。6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设...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重构的改善作用。方法 8周龄雄性SHR 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SHR组、GSP低剂量(50 mg/kg)、高剂量组(200 mg/kg)以及卡托普利组(30 mg/kg)。6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设为对照组。每周测定尾动脉收缩压(SBP);治疗6周后HE染色下测定胸主动脉中膜横截面积(MCSA)、管腔面积(LA)及MCSA/LA;Masson三色法测量胸主动脉胶原容积分数(CVF);ELISA法测定胸主动脉中Ⅰ型胶原(ColⅠ)含量;生化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胸主动脉中ERK1/2蛋白表达。结果GSP能显著降低SHR SBP(P<0.01),改善血管重构参数,减少胸主动脉MDA含量以及ERK1/2蛋白的表达,提高CAT活力。结论 GSP能够改善SHR胸主动脉重构,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压、对抗氧化应激和抑制ERK1/2蛋白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重构 氧化应激 ERK1/2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血压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于冬梅 唐吉友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压参数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老年健康人群145名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采用简易中文版智能量表(MMSE)评定其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轻度认知障...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压参数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老年健康人群145名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采用简易中文版智能量表(MMSE)评定其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分级越高,MMSE得分越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越高;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OGTT 2 h)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结论:老年人认知障碍与高血压分级、LDL-C、OGTT 2 h血糖等危险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认知障碍 血压参数
下载PDF
二麻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玉冰 王磊 +1 位作者 杨博鸿 柴欣楼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10期1709-1712,共4页
目的观察二麻汤对高血压大鼠模型血压的控制情况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对照组为10只WKY大鼠,并筛出血压符合高血压标准的4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二麻汤高剂量组(二麻汤1组)、二麻汤低剂量组(二麻汤2组),... 目的观察二麻汤对高血压大鼠模型血压的控制情况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对照组为10只WKY大鼠,并筛出血压符合高血压标准的4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二麻汤高剂量组(二麻汤1组)、二麻汤低剂量组(二麻汤2组),均为10只。每只大鼠从14周龄时起灌胃给药,每日1次,用量相当于成人剂量的6倍,连续灌胃5周。每周监测大鼠体质量,同时动态收集大鼠收缩压和易激惹程度评分,5周后取材,运用ELISA检测大鼠用药5周以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二麻汤1组、二麻汤2组对收缩压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其中,二麻汤1组的降压效果优于二麻汤2组,两组随给药时间的延长,旋转耐受时间明显延长、易激惹程度明显下降(P<0.05),而阳性组并无显著变化(P>0.05),进行二麻汤干预5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二麻汤1组血清ANGⅡ浓度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血清NE、ET、TXB2浓度均低于模型组(P<0.05),CGRP浓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NO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麻汤对自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降压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中ANGⅡ、NE、ET含量,增加血清中CGRP含量相关,且存在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紧张素Ⅱ 皮素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伍世绩 杨进华 +4 位作者 李泽禹 汪宇雄 黎杰明 麦永清 熊永辉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的风险因素与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3例患者的样本,对术后发生再出血21例的原因进行分析探...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的风险因素与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3例患者的样本,对术后发生再出血21例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原因找出相应的防治策略。结果本组203例患者中,发生再出血21例,再出血发生率为10.3%,研究发现术前血压分级、首次抽吸量、尿激酶的使用以及穿刺道损伤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再次出血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经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多种且复杂,在术后要积极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领内血肿清除术 再出血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3
作者 张国领 张林 刘桂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0期29-32,共4页
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代谢平衡受叶酸、B族维生素水平影响,叶酸缺乏、B族维生素不足、代谢酶基因突变是Hcy升高的主要原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不良妊娠结局、慢性肾脏疾病、骨质疏松... 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代谢平衡受叶酸、B族维生素水平影响,叶酸缺乏、B族维生素不足、代谢酶基因突变是Hcy升高的主要原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不良妊娠结局、慢性肾脏疾病、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疾病,积极降低Hcy水平可以带来相关疾病风险的获益,合理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是控制Hcy水平、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有效措施。本文就HHcy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型高血压 卒中 叶酸 B族维生素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路素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6期602-604,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02~2016-05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02~2016-05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降血压疗效及降血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的收缩压及血脂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降血脂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氨氯地平 老年高血压 应用效果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高血压治疗中的独立作用及降压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8期39-40,共2页
目的分析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门诊随访的高血压患者274例,血压控制者纳入控制组,未获得控制者纳入未控制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高血压患者84例,分为... 目的分析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门诊随访的高血压患者274例,血压控制者纳入控制组,未获得控制者纳入未控制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高血压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均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HR水平。结果 274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37.59%,控制组和未控制组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SBP、DBP、HR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辅助治疗高血压,但独立应用较其他药物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Β-受体阻滞剂 个体化用药
下载PDF
超声检测对高血压病下肢静脉血栓前状态的诊断价值以及社区综合干预治疗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王锋润 冯冬敏 黄建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9期931-93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前状态的诊断价值以及社区为单位的高血压病下肢静脉血栓前状态综合干预效果。方法根据300例Ⅱ期高血压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前状态不同的超声、生化、体征表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分为三级)。按分级的不... 目的探讨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前状态的诊断价值以及社区为单位的高血压病下肢静脉血栓前状态综合干预效果。方法根据300例Ⅱ期高血压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前状态不同的超声、生化、体征表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分为三级)。按分级的不同对干预组进行社区综合干预防治2年,并观察两组的防治效果。结果干预组评分及分级降低,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声联合血液生化检测相关指标有助于高血压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前状态的诊断;社区综合干预防治对高血压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前状态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 社区干预 血栓前状态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初发1级高血压病人早期联合药物干预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李阳 聂海华 +3 位作者 魏文峰 黄宏超 罗艺斌 茹仲轩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8-21,28,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用药对初发1级高血压病人中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在我院内科确诊的178例初发1级高血压病病人,按随机数字号分组。对照组(90例)采用单一长效降压药进行治疗,治疗组(8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用药对初发1级高血压病人中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在我院内科确诊的178例初发1级高血压病病人,按随机数字号分组。对照组(90例)采用单一长效降压药进行治疗,治疗组(8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一种或二种以上长效降压药物联合治疗。随访2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血压、颈动脉血管厚度、用药后不良反应及血管事件发生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病人用药4周和8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以及血压下降幅度的差异均不显著(均P>0.05),12周(包括24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以及血压下降幅度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血压达到正常水平人数和达到理想水平的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12周及24周后两组病人的IMT值差异不显著(P>0.05);整个治疗期间两组病人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新发或加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结论相对于单一用药而言,初发1级高血压病人早期、联合用药安全性好,更易达到血压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用药 干预 高血压病 疗效
下载PDF
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
18
作者 翟庆玲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3期2309-2310,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 自我保健
下载PDF
拉萨市藏族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谭智文 董海 +4 位作者 杨丽君 熊海 黄凤雪 普布次仁 白玛扎西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了解拉萨市藏族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现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治疗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1~4月采用分层定点抽样,分别在拉萨市3个社区共抽取346名社区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拉萨市346名藏族社区居民中,... 目的了解拉萨市藏族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现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治疗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1~4月采用分层定点抽样,分别在拉萨市3个社区共抽取346名社区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拉萨市346名藏族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者118例,高血压患病率为34.10%,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高、吸烟、工作压力、BMI指数升高、总胆固醇高和血糖高(OR值分别为5.330、9.501、3.264、1.856、1.465、3.111)是拉萨市藏族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健康饮食(OR=0.249)是拉萨市藏族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拉萨市藏族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危险因素多,需加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居民 藏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Shenmai Injection Improves Hypertensive Heart Failure by Inhibiting Myocardial Fibrosis via TGF-β1/Smad Pathway Regulation 被引量:2
20
作者 HU Si-yuan ZHOU Yao +5 位作者 ZHONG Sen-jie YANG Meng HUANG Shu-min LI Lin LI Xin-chun HU Zhi-xi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19-126,共8页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on hypertensive heart failure and its mechanism for inhibiting myocardial fibrosis. Methods: Salt-sensitive(Dahl/SS) rats were fed with normal diet(0.3% Na Cl) and the ...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on hypertensive heart failure and its mechanism for inhibiting myocardial fibrosis. Methods: Salt-sensitive(Dahl/SS) rats were fed with normal diet(0.3% Na Cl) and the high-salt diet(8% Na Cl) to observe the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function,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odel group. Salt-insensitive rats(SS-13BN) were fed with the high-salt diet(8% Na Cl) as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After modeling, the model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eart failure(HF) group, Shenmai Injection(SMI) group and pirfenidone(PFD) group by a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6 rats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given sterilized water, SMI and pirfenidone, respectively. Blood pressure, cardiac function, fibrosis and related molecular expression were detected by sphygmomanometer, echocardiogram,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Masson staining, immunofluorescence and qPCR analysis. Results: After high-salt feeding,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nd negative control group, in the model group the blood pressu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and 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LVF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serum NT-pro BNP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ll P<0.05);furthermore,the arrangement of myocardial cells was disordered, the edema was severe, and the degree of myocardial fibrosi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the protein and m RNA expressions of collagen type Ⅰ(Col Ⅰ) were up-regulated(P<0.05), and the mRNA expression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 Smad2 and Smad3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P<0.05). Compared with HF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of Shenmai Injection, LVEF and LVFS increased, myocardial morphology was improved, 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 and the mRNA expressions of Col Ⅰ, TGF-β1, Smad2 and Smad3, as well as Col Ⅰprotein expression,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all P<0.05). Conclusion: Myocardial fibrosis is the main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 of hypertensive heart failure, and Shenmai Injection could inhibit myocardial fibrosi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heart failure by regulating TGF-β1/Smad signaling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fibrosis heart failure Shenmai Injectio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hyperlens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