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rchac法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炜 杨川 +2 位作者 李伟 胡晓洁 林晓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80-1283,共4页
目的 观察Marchac巨乳缩小术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2006年,应用Marchac法对21例中重度乳房肥大患者施行巨乳缩小手术,平均每侧切除组织700g。术后1年随访,通过对乳房整体外形、乳头感觉、瘢痕大小等方面的4级评... 目的 观察Marchac巨乳缩小术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2006年,应用Marchac法对21例中重度乳房肥大患者施行巨乳缩小手术,平均每侧切除组织700g。术后1年随访,通过对乳房整体外形、乳头感觉、瘢痕大小等方面的4级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1例患者中伤口一期愈合17例,二期愈合4例(脂肪液化4例,合并血肿1例),无感染及乳头和乳晕坏死病例。14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外形评价“好”12例,“中”2例;部分患者保留乳头感觉;乳房下皱襞瘢痕均短于8.5cm。结论 Marchac法治疗中度乳房肥大具有效果持久,外形好,瘢痕短等优点;对于重度肥大的乳房,通过控制术中腺体瓣的厚度及配合术后积极处理,也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整形 乳房缩小 Marchac法 乳房肥大
下载PDF
Cyclin D1和p16在肥大乳房腺体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琼 孙家明 +2 位作者 杨艳清 郭科 杨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探讨Cyclin D1以及p16蛋白在肥大乳房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肥大乳房及16例正常体积乳房乳腺组织中cyclinD1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相互联系。结果:35例肥大乳房腺体组织中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Cyclin D1以及p16蛋白在肥大乳房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肥大乳房及16例正常体积乳房乳腺组织中cyclinD1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相互联系。结果:35例肥大乳房腺体组织中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51.4%(18/35),16例正常体积乳房标本腺体组织中无一例Cyclin D1呈阳性表达(0/1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大乳房组腺体组织中p16蛋白阴性表达率为77.2%(27/35),正常体积乳房腺体组织中阴性率为31.3%(5/1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yclin D1阳性表达的18例样本中,p16阴性表达者17例,阳性表达者1例,Cyclin D1阴性表达的17例样本中,p16阴性表达者10例,阳性表达者7例。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yclin D1与p16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①Cyclin D1在肥大乳房腺体中呈高表达,p16呈低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肥大乳房的发生和发展;②Cyclin D1和p16在肥大乳房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二者存在着一定的调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素D1 P16 肥大乳房
下载PDF
改良倒T下蒂瓣法治疗乳房肥大症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葛艳娜 赵绛波 +1 位作者 郭金冉 陈娅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倒T下蒂瓣法治疗乳房肥大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乳房肥大症患者,均采用改良倒T下蒂瓣法,设计切口线,标记下蒂部去表皮区,按划线范围去除多余乳房皮肤及肥大乳房组织,利用下蒂重塑乳房形态。结果术后随访所有患者3--12个月... 目的探讨改良倒T下蒂瓣法治疗乳房肥大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乳房肥大症患者,均采用改良倒T下蒂瓣法,设计切口线,标记下蒂部去表皮区,按划线范围去除多余乳房皮肤及肥大乳房组织,利用下蒂重塑乳房形态。结果术后随访所有患者3--12个月,平均10.6个月,13例患者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无乳头乳晕坏死,1例单侧乳头感觉减退,6个月后逐渐恢复,术后乳房形态良好,瘢痕在可接受范围,患者满意。结论改良倒T下蒂瓣法是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症的良好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肥大症 倒T 下蒂瓣法 瘢痕
下载PDF
改良Lejour法乳房缩小术42例总结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光平 刘金华 +1 位作者 胡秀龙 林秀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8期1508-1510,共3页
目的:对乳房缩小术的传统Lejour法进行改良,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5月-2014年2月,笔者对来院的乳房肥大症患者采用Lejour法改良术式,在原设计基础上增加新乳晕周径,并减少直线切口的长度,切开后剥离乳腺组织,仅保留上部蒂营养... 目的:对乳房缩小术的传统Lejour法进行改良,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5月-2014年2月,笔者对来院的乳房肥大症患者采用Lejour法改良术式,在原设计基础上增加新乳晕周径,并减少直线切口的长度,切开后剥离乳腺组织,仅保留上部蒂营养乳头、乳晕,去除部分肥大下部及基底乳腺组织,将乳腺组织缝合悬吊于第2肋,重塑新乳房外观,下皱襞多余皮肤可适当辅助切口切除.结果: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1.2个月,2例术后出现脂肪液化切口愈合延迟,均经换药,切口4周内完全愈合.术后乳房挺拔自然,切口瘢痕不明显,满意度高.结论:对传统Lejour法进行改良后手术乳房外观满意,乳晕及下极处瘢痕不明显,无下皱襞皮肤堆积,远期效果好,可作为乳房缩小术的可行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jour法乳房缩小术 乳房肥大 乳房下垂
下载PDF
垂直切口上蒂法治疗乳房肥大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敬国 赵翌君 +6 位作者 周壮 闫书禄 刘赢银 张梅 杨丽萍 陈德法 李富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垂直切口上蒂法治疗乳房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9年6月,采用垂直切口上蒂法治疗乳房肥大56例(112侧),根据术前设计去除蒂部表皮,切除多余的皮肤及乳腺组织,自下而上对合内外侧乳腺,V-Y推进乳头乳晕复合瓣至适当位... 目的:探讨垂直切口上蒂法治疗乳房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9年6月,采用垂直切口上蒂法治疗乳房肥大56例(112侧),根据术前设计去除蒂部表皮,切除多余的皮肤及乳腺组织,自下而上对合内外侧乳腺,V-Y推进乳头乳晕复合瓣至适当位置,固定乳头乳晕后,逐层缝合。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40例患者对术后乳房形态,对称性及瘢痕满意;6例(8侧)出现了皮下脂肪液化,切口延期愈合;10例(12侧)切口出现瘢痕增生,患者基本满意。结论:对于乳房肥大患者,术前根据乳房肥大下垂程度设计乳头的位置,术中在减小乳房体积前提下,确保乳头乳晕血运,最大程度保留乳头乳晕感觉及乳房的泌乳功能,尽可能减少术后切口瘢痕及恢复双侧乳房的良好外形和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肥大 乳房缩小术 上蒂 垂直切口 乳头乳晕复合体 并发症
下载PDF
单环水平双向腺体蒂法乳房缩小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传斗 曲梅 曲晓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单环切口乳房缩小术对于轻、中度乳房肥大的治疗效果,筛选一种减少切口猫耳和瘢痕的较佳手术方式。方法:自2006年10月~2011年5月,对24例轻、中度乳房肥大患者行单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沿乳晕外侧缘做一圆形切口,皮下剥离至乳... 目的:探讨单环切口乳房缩小术对于轻、中度乳房肥大的治疗效果,筛选一种减少切口猫耳和瘢痕的较佳手术方式。方法:自2006年10月~2011年5月,对24例轻、中度乳房肥大患者行单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沿乳晕外侧缘做一圆形切口,皮下剥离至乳腺边缘使乳腺脱套,依据乳房的肥大程度选择乳腺切除方式,然后将剩余腺体塑形,乳晕切口分层缝合。结果:全部病例矫正效果良好,外形满意;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皱褶,无明显瘢痕。结论:该术式较双环法操作更简便,切口更隐蔽,对轻、中度乳房肥大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肥大 乳房缩小 单环法 双环法
下载PDF
双环法旋转圆锥状腺体蒂乳房缩吊术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志明 孙京艳 隋立强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改进传统的双环法在乳房缩小术、乳房悬吊术术后外形扁平,凸度不足,上极瘪陷,提升不够等缺点。方法采用双环切口。"扇"形分离、切除皮下部分脂肪,"楔"形切除适量的外上象限腺体,螺旋状旋转剩余腺体成圆锥状,将... 目的改进传统的双环法在乳房缩小术、乳房悬吊术术后外形扁平,凸度不足,上极瘪陷,提升不够等缺点。方法采用双环切口。"扇"形分离、切除皮下部分脂肪,"楔"形切除适量的外上象限腺体,螺旋状旋转剩余腺体成圆锥状,将其固定在第2肋软骨膜上,矫正轻中度乳房肥大和下垂。结果术后随访20例患者1~3个月,乳房上极较丰满,形态好,乳头乳晕功能正常,切口瘢痕轻,乳房肥大和下垂的矫正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双环切口,螺旋状旋转剩余腺体成圆锥状,并固定于第2肋软骨膜上,可较好地塑形并悬吊乳房,其切口相对隐蔽,术后乳房高凸,上极略饱满,乳头微上翘,乳晕形态合适,是矫正轻中度乳房肥大下垂的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法 旋转圆锥状腺体蒂 乳房肥大下垂
下载PDF
双环切口上蒂法治疗乳房肥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敬国 周壮 +4 位作者 李林 黄文 张梅 杨丽萍 陈德法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12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双环切口上蒂法治疗乳房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10月,采用双环切口上蒂法治疗乳房肥大53例(106侧),乳房下极中央部分腺体制成舌状乳头乳晕复合瓣,V-Y推进乳头乳晕复合瓣至适当位置,乳晕周围行荷包缝合。结果术后... 目的探讨双环切口上蒂法治疗乳房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10月,采用双环切口上蒂法治疗乳房肥大53例(106侧),乳房下极中央部分腺体制成舌状乳头乳晕复合瓣,V-Y推进乳头乳晕复合瓣至适当位置,乳晕周围行荷包缝合。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47例患者对术后乳房形态满意;3例(3侧)出现了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切口愈合,3例(6侧)切口出现轻度瘢痕增生。结论采用双环切口上蒂法治疗乳房肥大,可以增加乳房的凸度,确保乳头乳晕血运,保留乳头乳晕感觉及乳房的泌乳功能,切口瘢痕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肥大 乳房缩小术 改良双环法 乳头乳晕复合体 并发症
下载PDF
垂直切口内上蒂法在乳房肥大整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赵玲玲 席庆春 +4 位作者 方明松 李旋 曹林 刘畅 陈道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垂直切口内上蒂法在乳房肥大整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形修复外科对45例乳房肥大患者采用垂直切口内上蒂法行乳房缩小上提矫正,个性化设计新乳头位置、新乳晕直径、内上真皮腺体蒂... 目的探讨垂直切口内上蒂法在乳房肥大整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形修复外科对45例乳房肥大患者采用垂直切口内上蒂法行乳房缩小上提矫正,个性化设计新乳头位置、新乳晕直径、内上真皮腺体蒂宽度等。内上蒂去表皮,切除“C”形区皮肤及皮下组织,保留2.0 cm安全皮肤罩厚度下个性化切除外侧及外上方皮肤罩深层组织,蒂部适当修整有利于旋转及塑形,修薄新旧下皱襞区,采用美容缝合技术,重新塑造乳房形态。结果共45例患者(90侧乳房)乳房上提高度为3.0~15.5 cm,切除的腺体质量380~2300 g,术后5例出现脂肪液化及切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后愈合,乳头、乳晕血运功能良好,术后随访3~12个月,躯体不适症状明显改善,乳头感觉良好。患者对术后乳房大小、形态、瘢痕情况均较满意。结论采用垂直切口内上蒂法矫正肥大下垂的乳房,蒂部血供安全,行个性化操作,充分切除冗余组织,术后瘢痕隐蔽,乳房外形饱满对称,对部分轻度、所有中度及大部分重度乳房肥大伴下垂患者,可达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肥大 垂直切口 内上蒂
原文传递
中央腺体蒂法巨乳缩小成形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谦 陈曦 +4 位作者 郑东风 周宏初 许澎 王淑琴 吴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央腺体蒂法巨乳缩小成形术治疗乳房下垂及乳房肥大的疗效。方法采用乳晕周围的双环形切口,去除两环之间表皮,形成真皮帽,在皮下沿腺体表面向四周分离达乳房基底部,去除多余腺体,形成能确保乳头乳晕血运的中央腺体带,固... 目的探讨中央腺体蒂法巨乳缩小成形术治疗乳房下垂及乳房肥大的疗效。方法采用乳晕周围的双环形切口,去除两环之间表皮,形成真皮帽,在皮下沿腺体表面向四周分离达乳房基底部,去除多余腺体,形成能确保乳头乳晕血运的中央腺体带,固定真皮帽进行乳房塑形。结果采用该法治疗轻、中、重度乳房肥大及下垂者共42例,术后形态美观持久,瘢痕轻,无乳头乳晕坏死。33例患者获6~24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中央腺体蒂法巨乳缩小成形术适合于轻、中、重度乳房肥大,为瘢痕轻微的巨乳缩小成形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腺体带 巨乳缩小成形术 乳房下垂 乳房肥大
原文传递
保留Würinger水平横隔的中心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艳清 孙家明 +4 位作者 熊凌云 郭能强 刘嘉锋 郭科 郭亮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Wtiringer水平横隔的中心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治疗女性乳房肥大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对21例轻、中度女性乳房肥大患者行中心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时,采用去除Wtiringer水平横隔头侧方向、保留横隔尾...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Wtiringer水平横隔的中心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治疗女性乳房肥大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对21例轻、中度女性乳房肥大患者行中心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时,采用去除Wtiringer水平横隔头侧方向、保留横隔尾侧方向乳腺组织的方式。结果21例患者单侧腺体组织切除量为(327.8±148.6)g,锁乳距由术前的24.0-28.0cm(25.5cm)缩小为术后的18.0-22.0cm(20.0cm),胸骨上凹至乳头的距离由术前的23.5-28.5cm(26.0cm)缩小为术后的19.5-22.5cm(21.0cm)。上提乳头4.0-10.0cm,平均6.5cm。术后无一例血肿,无乳头、乳晕坏死的现象发生。1例患者切口小范围裂开,经换药后自愈。17例获术后3个月至2年的随访,乳头、乳晕感觉良好,乳房外形满意。结论保留Wiiringer水平横隔的中心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具有更好的解剖学基础,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证乳头、乳晕复合体的血运和感觉,减少血肿或血清肿的发生率,术后远期效果更为稳定,适用于部分轻、中度乳房肥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缩小成形术 乳房肥大 Wtiringer水平横隔
原文传递
改良双环法加悬吊固定术治疗乳房下垂和乳房肥大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朝阳 章一新 +2 位作者 朱世泽 吴文艺 陈志量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5年第6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双环法加悬吊固定术在乳房下垂、乳房肥大整形中的应用.方法设计时站立位与仰卧位相结合,注意双侧对称性,以乳房下皱襞与乳房子午线交点、正中线、乳腺外侧缘这几个位置恒定的点或线作为标志画出外环线,以乳头为中心画直径... 目的探讨改良双环法加悬吊固定术在乳房下垂、乳房肥大整形中的应用.方法设计时站立位与仰卧位相结合,注意双侧对称性,以乳房下皱襞与乳房子午线交点、正中线、乳腺外侧缘这几个位置恒定的点或线作为标志画出外环线,以乳头为中心画直径3.5~4.0 cm圆圈为内环线,切除双环间表皮;仅剥离乳腺上象限,对乳房下垂进行悬吊、固定、塑形.结果采用本方法矫治轻、中度乳房下垂、乳房肥大患者共13例26侧,术后乳房外形美观持久,乳头、乳晕血运正常,感觉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在轻、中度乳房下垂及乳房肥大的整形术中,利用改良双环法加悬吊固定术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好等优点,尤适于门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双环法 乳房下垂 乳房肥大 乳房成形术
原文传递
乳腺中心蒂乳房肥大缩小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立刚 陈刚 +4 位作者 王进 杨倩 王亮 滕志坤 李长根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4年第2期69-70,共2页
目的 探寻一种保证乳房肥大缩小手术后乳头乳晕的良好血运和感觉及哺乳功能、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术式。方法 选择乳头乳晕深部中心区的乳腺组织做乳头乳晕蒂 ,蒂中包含支配乳头乳晕的乳腺中央支血管、感觉神经 ,术中一直可观察到刺激... 目的 探寻一种保证乳房肥大缩小手术后乳头乳晕的良好血运和感觉及哺乳功能、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术式。方法 选择乳头乳晕深部中心区的乳腺组织做乳头乳晕蒂 ,蒂中包含支配乳头乳晕的乳腺中央支血管、感觉神经 ,术中一直可观察到刺激乳头后的勃起反应 ,并使中心区保留的乳腺组织与乳头间有输乳管相连 ,以保留该部的哺乳功能。术中切除多余的乳腺及相应脂肪组织 ,缩小后的乳房容易塑形。结果 自 1996年开展此项手术以来 ,共已完成 17例 ,无 1例发生乳头乳晕的并发症 ,感觉正常 ,并有 1例曾经历哺乳。结论 乳腺中心蒂乳房肥大缩小术 ,不但可以保证乳头乳晕的血运 ,而且可避免对感觉神经的损伤 ,保留部分哺乳功能 ,并获得良好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中心蒂乳房缩小术 乳房肥大 手术方法 哺乳功能
原文传递
携带Würinger水平中隔的内上方真皮腺体蒂乳房缩小成形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小蔚 刘杨 董玉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1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索应用携带Würinger水平中隔的内上方真皮腺体蒂乳房缩小成形术治疗乳房肥大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09年1月至今,对15例中、重度乳房肥大伴有下垂患者施行携带Würinger水平中隔的内上方真皮腺体蒂乳房缩小成形术.结... 目的 探索应用携带Würinger水平中隔的内上方真皮腺体蒂乳房缩小成形术治疗乳房肥大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09年1月至今,对15例中、重度乳房肥大伴有下垂患者施行携带Würinger水平中隔的内上方真皮腺体蒂乳房缩小成形术.结果 15例单侧腺体组织切除量为(522.9±218.3)g,术后胸骨上凹至乳头距离为(21.7±1.74)cm,平均上提乳头8.5 cm(4~16 cm).术后无血肿及乳头乳晕复合物坏死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小段切口裂开(发生率6.7%).13例获随访6~18个月,新乳头乳晕感觉良好,切口瘢痕细小,新乳房外形饱满挺拔.结论 携带Würinger水平中隔的内上方真皮腺体蒂乳房缩小成形术,具有新乳头乳晕血运和感觉良好、乳房形态满意及效果稳定的优点,可作为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伴下垂的可选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成形术 乳房肥大
原文传递
垂直瘢痕上方蒂乳房缩小成形术矫治乳房肥大下垂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永胜 韩思源 赵欣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垂直瘢痕上方蒂乳房缩小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经乳晕外周环形切口,切除乳房下部皮肤、乳腺组织,将乳头乳晕上方的真皮腺体蒂上提至合理位置后进行乳房塑形。自2005年9月至2010年5月,治疗了58例乳房肥大患者。结果术后随... 目的探讨垂直瘢痕上方蒂乳房缩小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经乳晕外周环形切口,切除乳房下部皮肤、乳腺组织,将乳头乳晕上方的真皮腺体蒂上提至合理位置后进行乳房塑形。自2005年9月至2010年5月,治疗了58例乳房肥大患者。结果术后随访所有患者3~24个月,其中乳头乳晕坏死者1例,经小阴唇皮瓣再造后效果满意;切口缝线裂开者2例,经引流降压后愈合;余者均取得了良好的乳房形态,正面观仅见于乳房下部垂直瘢痕。结论垂直瘢痕上方蒂乳房缩小成形术可有效地缩小乳房体积.并使乳房上提.且术后瘢痕较轻.是矫正乳房肥大下乖的良好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肥大 乳房下垂 乳房缩小成形术 垂直瘢痕
原文传递
人类肥大乳房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16
作者 夏芸 郭科 +2 位作者 孙家明 杨杰 熊凌云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肥大乳房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培养法,在体外进行人类肥大乳房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爬片、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 目的探讨人类肥大乳房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培养法,在体外进行人类肥大乳房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爬片、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呈鹅卵石型或多角型,部分形态不规则,增殖的过程中形成岛屿状闭合型的细胞群,细胞之间连接紧密。细胞HE染色可见细胞胞质呈粉红色或浅紫色,细胞核呈蓝紫色,圆形或椭圆形,核中可见深蓝色的染色体。免疫组化鉴定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胞胞浆内可见棕黄色的细胞角蛋白着色,表达上皮细胞特异的细胞角蛋白18。结论应用酶消化法和条件培养液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人类肥大乳房乳腺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肥大 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原文传递
垂直切口内上蒂法治疗不对称乳房肥大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正财 陈力 +1 位作者 顾子春 李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垂直切口内上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治疗女性不对称乳房肥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8年11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31例双侧不对称乳房肥大病例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55岁,平均37.8岁... 目的探讨应用垂直切口内上蒂法乳房缩小成形术治疗女性不对称乳房肥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8年11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31例双侧不对称乳房肥大病例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55岁,平均37.8岁。采用垂直切口内上蒂法行乳房缩小成形术,根据术前设计去除蒂部表皮,切除多余的皮肤及腺体组织,向上旋转内上蒂并固定于胸大肌筋膜,固定乳头、乳晕后逐层缝合。结果术后随访(8.4±3.0)个月,时间范围6~18个月,29例患者对术后乳房形态及对称性满意,1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轻度下垂,经过二期修复后双侧乳房形态良好,患者基本满意,1例患者因术后6个月出现瘢痕增生而不满意。结论对于不对称乳房肥大患者,应充分评估乳房下垂和肥大程度,并以此设计双侧新乳头的位置,才能在乳房缩小的同时恢复双侧乳房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肥大 不对称 乳房缩小成形术
原文传递
垂直切口乳房缩小成形术:文献回顾与51例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方文 陈光平 +5 位作者 徐荣阳 邓正军 徐斌 赵正杰 段家海 张少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直线法切口行乳房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11年7月,我们对51例患者行直线切口法乳房成形术,根据术前乳房肥大或下垂情况设计手术切口,切除多余的表皮组织,保留乳晕区域真皮层,剥离并保留上部蒂营养乳... 目的探讨应用直线法切口行乳房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11年7月,我们对51例患者行直线切口法乳房成形术,根据术前乳房肥大或下垂情况设计手术切口,切除多余的表皮组织,保留乳晕区域真皮层,剥离并保留上部蒂营养乳头、乳晕,去除多余的乳房下极及基底乳腺组织,并缝合固定于第2肋水平。重新塑形乳腺组织,缝合皮肤。结果采用本法共治疗51例患者,其中巨乳症18例、乳房肥大12例、乳房下垂21例,术后乳房外形美观。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2.5年,平均11.5个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新乳房外形挺拔、自然。结论本术式对乳房中重度肥大及下垂治疗效果好,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作为乳房肥大及下垂矫正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肥大 乳房下垂 乳房成形术
原文传递
双环中心蒂法乳房缩小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安薇 秦念国 杨云霞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483-485,共3页
目的探讨双环中心蒂乳房缩小术矫治乳房肥大下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环绕乳晕内、外的2个环形切口,形成以乳头为中心的中央真皮帽,楔形或双S形切除多余腺体组织,保留第4肋间神经走行的乳腺组织的完整性,塑形后用真皮帽固定塑形。... 目的探讨双环中心蒂乳房缩小术矫治乳房肥大下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环绕乳晕内、外的2个环形切口,形成以乳头为中心的中央真皮帽,楔形或双S形切除多余腺体组织,保留第4肋间神经走行的乳腺组织的完整性,塑形后用真皮帽固定塑形。白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采取上述方法治疗乳房肥大伴不同程度下垂患者12例(24侧)。结果本组患者12例,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经随访3—24个月,乳房外形良好,瘢痕轻微,乳头-乳晕感觉良好。结论双环中心蒂乳房缩小术设计、操作简单.术后可确保乳头-乳晕的血供和感觉.是矫治乳房肥大下垂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缩小术 中心蒂 乳房肥大 乳房下垂
原文传递
带蒂真皮瓣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秋模 王鹤 +6 位作者 刘序旭 宋奇思 衷诚任 曹亚丽 熊秋云 罗永辉 谢春伟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乳腺良性疾病的乳房下垂及乳房肥大症患者应用乳房缩小成形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48例487侧乳房采用带蒂真皮瓣法施行乳房缩小成形术,主要是切除足量的乳腺组织及其病变区,同时将乳头乳晕移至胸部适宜位置上,建立正常外观的... 目的探讨伴有乳腺良性疾病的乳房下垂及乳房肥大症患者应用乳房缩小成形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48例487侧乳房采用带蒂真皮瓣法施行乳房缩小成形术,主要是切除足量的乳腺组织及其病变区,同时将乳头乳晕移至胸部适宜位置上,建立正常外观的乳房。结果 248例乳房缩小成形术切除的乳房组织量在1352~1840g之间。除开展初始有21例乳头小部分坏死脱落,9例积血致皮肤小面积感染而延迟愈合外,其余均愈合良好、感觉恢复、乳房外形满意。美容效果总优良率达96.4%(239/248)。结论带蒂真皮瓣乳房缩小成形术操作简便,术后乳房外形满意,远期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下垂 乳房肥大 带蒂真皮瓣法 缩小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