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alvia Miltiorrhiza o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Cardiac Aldosteron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少杰 郑智 任大宏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Chronic treatment with Salvia Miltiorrhiza preventing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 VH)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inhibiting the action of cardiac aldosteron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were invest... Chronic treatment with Salvia Miltiorrhiza preventing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 VH)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inhibiting the action of cardiac aldosterone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were investigated.Normotensive Wistar- kyoto (WKY ) rats and SHRs were used.Part of SHRs was treated with Salvia Miltiorrhiza for 12 weeks.Systolic blood pres- sure (SBP) and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were measured.Sections of heart tissue were stained with HE method and Van Gieson method.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was determined in the leftven- tricle by automatically quantitative m orphometry.Cardiac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 was measured by radioimm unoassa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com pared with WKY rats,SHRs exhibited high- er SBP,left ventricular collagen volume fraction,and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 (all P<0 .0 5 ) . After the treatm ent with Salvia Miltiorrhiza,SBP,left ventricular collagen volum e fraction,and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 in SHR were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 .0 5 ) ex- cept SBP.It was concluded thatchronic treatment with Salvia Miltiorrhiza could preventleftven- tricular hypertrophy in SHR,significantly inhibit collagen compositions in left ventricle.The m echanism was probably related with the inhibition of the cardiac aldosterone 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via Miltiorrhiza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left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l- dosterone
下载PDF
替米沙坦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承光 黄永 郭皖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10期1667-1669,共3页
【目的】临床对比观察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情况。【方法】选择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患者106例,随机平分为替米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每组53例。治疗前停用其他降压药物2周后,分别给予替米沙坦和... 【目的】临床对比观察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情况。【方法】选择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患者106例,随机平分为替米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每组53例。治疗前停用其他降压药物2周后,分别给予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根据血压调整剂量,连用32周。治疗期间检测心电图及血压情况,疗程结束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厚的各项指标。【结果】经替米沙坦治疗后,血压下降且稳定,左室后壁,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内径均显著缩小,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也明显减轻或相应减轻。而依那普利组除血压明显下降外,左室肥厚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结论】以上两药降压作用明显且稳定。替米沙坦还可显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而依那普利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肥大 左心室/病因学 肥大 左心室/药物疗法 抗高血压药/药理学
下载PDF
高龄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和血脂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静华 李艳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APP)和血脂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年龄≥80岁的高血压患者110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血脂检测。根据APP分为高脉压组(≥60mm Hg,1 mm Hg=0.133 kPa)74例和低脉压组(&l...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APP)和血脂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年龄≥80岁的高血压患者110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血脂检测。根据APP分为高脉压组(≥60mm Hg,1 mm Hg=0.133 kPa)74例和低脉压组(<60 mm Hg)36例,以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作为LVH的诊断标准,又分为LVH组50例和非LVH组60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低脉压组比较,高脉压组LVMI、LVH的发生率及各收缩压参数明显升高(P<0.05)。LVH组24 h收缩压、昼间收缩压、APP、脉压指数明显高于非LVH组(P<0.05),2组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MI与APP、脉压指数、24 h收缩压、昼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所有舒张压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APP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7,95%CI:1.018~1.096,P=0.003)。结论在高龄高血压患者中,APP与LVMI密切相关,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与LVMI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监测 便携式 血脂异常 肥大 左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Sv3>Sv2、Rv6>Rv5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淑君 周日失 侯红霞 《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目的 探讨 左束 支 传导 阻滞 合并 左 心室 肥大 心 电图 诊断 价 值。 方法 对 照 分 析 50 例左 束 支 传 导 阻 滞 合 并 左 心 室 肥 大( 观 察 组 )与 40 例 单 纯 完 全 性 左 束 支 传 导 阻 滞( 对 照 组 )的 心 电图 ... 目的 探讨 左束 支 传导 阻滞 合并 左 心室 肥大 心 电图 诊断 价 值。 方法 对 照 分 析 50 例左 束 支 传 导 阻 滞 合 并 左 心 室 肥 大( 观 察 组 )与 40 例 单 纯 完 全 性 左 束 支 传 导 阻 滞( 对 照 组 )的 心 电图 。 结 果 观 察 组 R +SⅢ、SⅢ>R 、Sv3>Sv2、Rv6>R v5、Sv1+V5、Sv3+R v6、Sv1+Sv6 值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差 异 有 Ⅰ Ⅱ非 常显 著 性意 义(P<0.01)。Sv3>2.7m V ,敏感 性 为 89.2% ,准 确性为 85.3% ,特异 性为 87.9% ;其 次 Sv3>Sv2,敏 感性 为 58.0% ,准 确性 为 61.0% ,特 异性 为 73.7% ; Sv3+Rv6>4.3m V,敏 感性 为 68.8% ,准 确 性 为 63.7%  ,特 异 性 为 74.1%  ; R v6>R v5,敏 感 性 为 52.4% ,准 确 性 为 60.4% ,特 异 性 为 70.6% 。 结 论 Sv3>2.7m V 、Sv3+R v6>4.3m V 、Sv3>Sv2、R v6>Rv5、QR S 时 间 >0.15s是 合 并左 心室 肥 大的 有效 心 电图 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Sv3〉Sv2 Rv6〉Rv5 左心室肥大 诊断
下载PDF
氯沙坦、氨氯地平单独和联用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四喜 刘劲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9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氨氯地平单独和联用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氯沙坦组40例;氨氯地平组40例;氯沙坦联用氨氯地平组40例。分别给予氯沙坦(100 mg/d)、氨氯地平(10 mg/d)、... 【目的】探讨氯沙坦、氨氯地平单独和联用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氯沙坦组40例;氨氯地平组40例;氯沙坦联用氨氯地平组40例。分别给予氯沙坦(100 mg/d)、氨氯地平(10 mg/d)、氯沙坦(50 mg/d)+氨氯地平(5 mg/d)口服,疗程结束前后行偶测血压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三组偶测血压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用药后均较用药前显著下降(P<0.01);两单用组相比,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降压幅度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改善与单一用药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少。【结论】氯沙坦联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效果佳,不良反应少,费用降低,为高血压左室肥厚比较优选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肥大 左心室/药物疗法 四唑类/药理学 咪唑类/药理学 氨氯地平/药理学
下载PDF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与冠脉狭窄关系的研究
6
作者 金光临 林泽鹏 方卫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年龄和左室肥厚(LVH)对冠脉狭窄的影响。方法 分析97 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和冠脉造影的资料,观察年龄和LVH与冠脉狭窄间的关系。结果 1-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冠脉狭窄的程度明显高于非...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年龄和左室肥厚(LVH)对冠脉狭窄的影响。方法 分析97 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和冠脉造影的资料,观察年龄和LVH与冠脉狭窄间的关系。结果 1-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冠脉狭窄的程度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2- 伴LVH 的高血压病患者冠脉狭窄发生率高于无LVH者。结论 伴LVH 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冠脉狭窄发生率高且冠脉狭窄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左心室肥厚 超声心动图 冠脉狭窄 冠脉造影
下载PDF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7
作者 阳军 李敬东 +2 位作者 孙华保 谢晓明 彭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5 0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2 6例接受缬沙坦治疗 (80mg ,1次 /d) ,对照组 2 4例接受依那普利治疗(10mg ,1次 /d) ,治疗 8周后监测 2 4h...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5 0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2 6例接受缬沙坦治疗 (80mg ,1次 /d) ,对照组 2 4例接受依那普利治疗(10mg ,1次 /d) ,治疗 8周后监测 2 4h动态血压及测定血浆肾素 (PRA)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 ,醛固酮(ALD)。 16周后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肥厚指数及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种药物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但缬沙坦组谷 峰比值优于依那普利组 ;两组治疗后舒张末室间隔厚度 ,左室后壁厚度 ,左室重量指数均有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治疗均能明显降低ALD水平 ,轻度升高PRA ,但依那普利组使AngⅡ下降 ,缬沙坦组使AngⅡ升高 ,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 (ARB)抑制AngⅡ受体有关。结论缬沙坦能平稳降低 2 4h血压 ,显著逆转左室肥厚 ,改善PRA ,AngⅡ ,ALD水平 ,更好地抑制肾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素 拮抗剂 抑制剂 高血压 药物疗法 肥大 左心室 血管活性肠肽
下载PDF
非洛地平与美多心安合用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严红 段小燕 蔡晓萍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2年第7期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与美多心安合用的抗高血压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43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12个月血压、心率及左室肥厚、心功能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收缩压、舒张压均...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与美多心安合用的抗高血压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43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12个月血压、心率及左室肥厚、心功能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②治疗后心率减慢(P<0.05);③治疗后6个月PWT、LVDd、LVCT均有明显减少(P<0.05),12个月时LVST、PWT、LVMI减少更明显(P<0.01);④A峰下降、E峰、E/A比值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非洛地平与美多心安合用可有效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 美多心安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左室舒张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左心室肥厚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胡艳云 刘豁隆 +1 位作者 余学锋 汪道文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分析原醛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组)患者及同期住院的84例原发性高血压(原高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与原高组患...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分析原醛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组)患者及同期住院的84例原发性高血压(原高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与原高组患者相比,原醛组患者血钙水平更低(P〈0.05),但脂代谢异常程度较轻。(2)原醛组患者左心室肥厚较原高组患者严重,相关分析显示,原醛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与低血钾病程(r=0.983,P〈0.01)、立位醛固酮水平(r=0.993,P〈0.0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血钾(r=-0.993,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原醛组患者与原高组患者相比血钙水平更低,左心室肥厚更严重,但脂代谢异常程度较轻;原醛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与低血钾病程、立位醛固酮水平和血钾水平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钙 脂代谢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氯沙坦和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患者的疗效
10
作者 白小克 王沪湘(编辑)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8期1486-1487,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氯沙坦和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4例高血压合并LVH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法分为氯沙坦治疗组(42例)和替米沙坦治疗组(42例)。两组患者分别口服氯沙坦和替米沙坦两种药物... 【目的】观察比较氯沙坦和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4例高血压合并LVH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法分为氯沙坦治疗组(42例)和替米沙坦治疗组(42例)。两组患者分别口服氯沙坦和替米沙坦两种药物,疗程1年;比较两组药物的降压效果、用药后LVH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有较好降压疗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d0.05),但替米沙坦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氯沙坦组80.95%(34/42),且差异有显著性(P〈o.05);两组治疗前后LVH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结论】氯沙坦和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有较好降压效果,能够明显逆转LVH。替米沙坦较氯沙坦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得临床推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药物疗法 肥大 左心室/药物疗法 氯沙坦/治疗应用 抗高血压药/治疗应用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联素和脑利钠肽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万秋 阮中宝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脂联素(APN)、脑钠肽(BNP)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及其形成的可能机理。方法泰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120例,高血压80例,其中伴左心室肥厚者40例(左心室肥厚组),单纯高血压者40例(高血压组),另...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脂联素(APN)、脑钠肽(BNP)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及其形成的可能机理。方法泰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120例,高血压80例,其中伴左心室肥厚者40例(左心室肥厚组),单纯高血压者40例(高血压组),另选40例年龄、性别、体质量与其匹配的健康者为对照组。人选患者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且无心、脑、肾功能障碍及糖尿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浆APN和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根据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高血压组、左心室肥厚组APN、BNP、LVMl分别为(7.9±0.3)mg/L、(116.1±16.1)μg/L(104.0±9.6)g/m2与(6.7±0.1)mg/L、(182.4±18.5)#g/L、(153.7±21.0)g/m2,与对照组(12.0士0.2)mg/L、(69.1±8.9)μg/L、(83.1士9.1)g/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左心室肥厚组与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APN水平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程度负相关(r=-0.789,P〈0.01),BNP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程度正相关(r=-0.811,P%0.05)。结论血清APN、BNP水平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脂联素 利钠肽 肥大 左心室
原文传递
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炎性因子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12
作者 俞小敏 肖洁 +1 位作者 陈秀萌 何洁莹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炎性因子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或门诊就诊的中晚期CKD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与生化指标,超声检查测量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目的探讨中晚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炎性因子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或门诊就诊的中晚期CKD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与生化指标,超声检查测量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指标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CKD3期组和CKD4期组,根据有或无LVH对患者分组,分别进行临床与生化指标、超声检查指标的组间比较。对患者的GFR与临床指标、生化指标和超声检查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1例CKD患者中,CKD3期32例、CKD4期19例,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LVH患者40例,无LVH患者11例,与无LVH组比较,有LVH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升高,白蛋白降低(均P〈0.05)。中晚期CKD患者GFR与LVEF、LVFS呈正相关(r=0.398、0.394,均P〈0.05)。结论中晚期CK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升高可能预示LVH发生,患者肾功能与左室收缩功能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 肾小球滤过率 炎症 肥大 左心室
原文传递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克山病患者的左室肥厚及左室重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忠宇 冯红旗 +5 位作者 徐曼莉 刘红 吴长君 王铜 徐柏楠 裴俊瑞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10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克山病左室质量(LVM)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从而评价克山病患者的左室肥厚及左室重构情况。方法在黑龙江省克山病病区,对53例经病史、查体、X线摄影和心电图检查确认为克山病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其左室...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克山病左室质量(LVM)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从而评价克山病患者的左室肥厚及左室重构情况。方法在黑龙江省克山病病区,对53例经病史、查体、X线摄影和心电图检查确认为克山病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其左室质量及左室质量指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克山病患者的LVM及LVMI明显增大(P<0.01)。患者的左室肥厚比例明显增高(P<0.01)。超声心动图对克山病患者的左室肥厚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P<0.01)。结论克山病患者的LVM及LVMI明显增大,克山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着左室肥厚及左室重构。超声心动图能直观地观察克山病的LVM及LVMI,对克山病患者的左室肥厚及左室重构做出准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超声心动图 左室质量 左室质量指数 左室肥厚 左室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