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弗·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女性思想研究
1
作者 王淑娇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3期40-50,共11页
女性思想构成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浪漫主义者主要围绕女性的自然本性、爱的能力、艺术天赋等内容重新定义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并开启一场在德国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女性精神变革。本文主要从女性作为诗性存... 女性思想构成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浪漫主义者主要围绕女性的自然本性、爱的能力、艺术天赋等内容重新定义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并开启一场在德国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女性精神变革。本文主要从女性作为诗性存在、女性“爱”的能力、女性作为人性典范三个方面论述弗·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女性思想,将关注点放在施莱格尔女性思想中的解放性与保守性及其二者之间复杂的张力关系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思想 艺术 双性同体 理想人性
下载PDF
农林高校知农爱农情怀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
作者 赵琛 李航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总体部署,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农林高...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总体部署,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农林高校要将知农爱农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该文分析农林高校大学生对“三农”的基本认识与从事“三农”工作的意愿,并从加强思想价值引领、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开展耕读教育、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和职业就业教育6方面对农林高校如何将知农爱农情怀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分析,旨在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 知农爱农 理想信念教育 新型农业人才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培育与弘扬 被引量:1
3
作者 万长松 王熠龙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17,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教育精神人格化和具体化过程中形成,并在新时代实现了创新发展,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引领。从逻辑遵循和方法路径两个方面探究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能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理想信念 道德情操 育人智慧 仁爱之心 弘道追求
下载PDF
浪漫剧观看与观众的浪漫理想形塑
4
作者 曹书乐 帕孜丽娅·阿力木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3年第6期94-112,共19页
浪漫剧是当下最流行的国产电视剧类型之一,但少有学术研究系统地调查受众的浪漫叙事阅听经验与所持爱情理念的勾连。本文对过去十多年来最受欢迎的50部国产浪漫剧展开叙事分析和文本分析,又基于655份国产浪漫剧观众的有效问卷,分析了观... 浪漫剧是当下最流行的国产电视剧类型之一,但少有学术研究系统地调查受众的浪漫叙事阅听经验与所持爱情理念的勾连。本文对过去十多年来最受欢迎的50部国产浪漫剧展开叙事分析和文本分析,又基于655份国产浪漫剧观众的有效问卷,分析了观众的观看行为特点,总结了观众通过观看浪漫剧所形成的浪漫理想、浪漫剧观看与其婚恋观的联系,以及性别的影响。研究发现,温和解语的英俊男性和自立自强的聪慧女性是最受喜爱的浪漫剧男女主角性别气质类型,体现出新语境下模糊二元对立边界的特质。真爱唯一、男女平等相待、爱需要时间的积累与考验、爱可以克服一切障碍,是最受喜爱的浪漫关系模式。浪漫剧观众中有30%的男观众,他们乐于与情感对象一起观看浪漫剧和讨论。约三分之二的浪漫剧观众具有积极正面的婚恋观,观看浪漫剧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观众渴望爱情和亲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剧 爱情 理想 浪漫 受众调查
下载PDF
富有张力戏剧主题的多元呈现——评朱世达译著《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
5
作者 常远佳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3年第2期192-203,共12页
朱世达译著《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3辑)选取了莎士比亚之外的戏剧经典之作共21部,对我们全面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得益于天才剧作家们对传统戏剧艺术的独创性改造,此译著中的剧作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新... 朱世达译著《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3辑)选取了莎士比亚之外的戏剧经典之作共21部,对我们全面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得益于天才剧作家们对传统戏剧艺术的独创性改造,此译著中的剧作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新的思想和精神,表现了丰富多元、富有张力的戏剧主题。译著中既有以复仇为主题的血腥复仇剧,也出现了主张不以暴制暴的反复仇剧;既有对资本主义拜金主义的无情披露,也有对人们勇敢追求理想爱情的大力歌颂。译著呈现了丰富而多元的戏剧世界,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欲望、追求、焦虑和困惑,为我们了解该时期提供了一面生动的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 复仇剧 反复仇剧 主题 金钱至上 理想之爱
下载PDF
亲情架构、二孩生育与“好”家庭建设
6
作者 罗淳 《晋阳学刊》 2023年第2期54-60,共7页
亲情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血脉“情”结,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天生享有的最本真情感,割不断、舍不下,但也留不住、替不了。每个家庭生育二孩是维系家庭亲情稳定在场和代际传递的基本条件,亦是实现儿女双全“好”家庭意愿的前提条件,当代... 亲情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血脉“情”结,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天生享有的最本真情感,割不断、舍不下,但也留不住、替不了。每个家庭生育二孩是维系家庭亲情稳定在场和代际传递的基本条件,亦是实现儿女双全“好”家庭意愿的前提条件,当代中国上亿独生子女家庭都面临着亲情难以维系的风险,而低生育的延续不仅破坏了亲情架构的稳定性,而且阻碍了二孩生育与“好”家庭建设。然而,“老龄化”作为生育率下降引致的一个人口学结果备受关注,而“亲情”散失作为“低生育”态势下,独生子女家庭必然面临的另一个人口学后果却未曾引起学界注意。文章主张,在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国家政策框架中,应该把“好”家庭建设纳入优化生育政策考量之中,以微观层面的家庭生育均衡促进宏观层面的国家人口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情架构 二孩生育 “好”家庭建设
下载PDF
从诫子书看魏晋士人心态 被引量:7
7
作者 孟繁冶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78,共6页
诫子书是从至亲至爱的血缘亲情出发来客观真实地反映魏晋士人心声的。它对魏晋士人心态的反映,表现在志存高远、贵生保身、戒酒节酒等三个方面,体现出了当时士人们对生命的尊重珍爱,和对家族长远利益的由衷关怀。魏晋士人这种有悖于生... 诫子书是从至亲至爱的血缘亲情出发来客观真实地反映魏晋士人心声的。它对魏晋士人心态的反映,表现在志存高远、贵生保身、戒酒节酒等三个方面,体现出了当时士人们对生命的尊重珍爱,和对家族长远利益的由衷关怀。魏晋士人这种有悖于生活方式的内心世界,表明尽管魏晋时期佛道昌盛、玄风竞煽,儒学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但其社会主导性地位并未完全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诫子书 心态 志存高远 贵生保身 戒酒节酒
下载PDF
张洁小说的女性意识浅谈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莹 马芸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4,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张洁彻底告别了热情高歌的理想主义文本,始终坚持一方面用中性眼光观照社会生活,超越女性意识感情,创造一种不分性别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寻找"女性自我",用笔记录下女性"成长"的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张洁彻底告别了热情高歌的理想主义文本,始终坚持一方面用中性眼光观照社会生活,超越女性意识感情,创造一种不分性别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寻找"女性自我",用笔记录下女性"成长"的历程。本文分析了张洁真爱理想的演变过程、女性自我的寻找历程,试图梳理出张洁女性意识的变化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张洁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小说 女性自我 理想主义 社会生活 文学作品 “成长” 演变过程 文本
下载PDF
女性生命意义的哲性思考——苏青、张爱玲小说“自我生命经验记忆”的叙述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雷水莲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9,共6页
苏青、张爱玲是"孤岛"时期上海都市女性文学的两朵奇葩。在"孤岛"这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她们在残酷的政治现实之外,重新发掘了战争中被忽略的"身边"元素,在爱情、婚姻等日常生活、家庭琐事的这些所谓... 苏青、张爱玲是"孤岛"时期上海都市女性文学的两朵奇葩。在"孤岛"这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她们在残酷的政治现实之外,重新发掘了战争中被忽略的"身边"元素,在爱情、婚姻等日常生活、家庭琐事的这些所谓"永恒"题材和主题上进行深入开掘,以自叙传的叙述方式,展现女性独特的生命理想、情爱理想和自我理想,并经由爱的体验而真诚、执着地对女性生命意义进行哲性思考,展现出对女性生命价值的独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生命理想 情爱理想 自我理想
下载PDF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爱情故事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善珍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3-26,共4页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刻,不少论者从女性哥特式批评视角,认为金庸笔下的女性是男权话语与权利体系下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女性无法走出菲勒斯中心的巨大阴影,丧失了自己存在的主体意识,失去了自己存在...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刻,不少论者从女性哥特式批评视角,认为金庸笔下的女性是男权话语与权利体系下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女性无法走出菲勒斯中心的巨大阴影,丧失了自己存在的主体意识,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本真性。实际上,金庸笔下众多或美丽或凄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广泛、爱情的深层次和爱情的奇特,表现了金庸的爱情理想和积极进步的女性爱情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特点 爱情理想 女性爱情观
下载PDF
《乱世佳人》中斯嘉丽魅力之阐释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慧春 吴唯 徐茺蔚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2年第6期32-34,60,共4页
《乱世佳人》(又名《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生前发表过的唯一小说。本文就主人公斯嘉丽的人生经历、性格形成、情感纠结、婚姻悲剧和女性意识等多方面进行阐释探讨,来解读该形象的神奇魅力。
关键词 乱世佳人 理想主义爱情观 现实主义婚姻观 女权主义者
下载PDF
喜剧视野下的理想主义奇观——堂吉诃德的精神和形象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宁梓 《宜春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0-92,共3页
堂吉诃德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但是在他的性格之中,却有着坚定的理想主义信念。他有为了个人理想和社会正义而努力奋斗的骑士主义精神和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观。通过他与阿Q的一些比较,也能发现他内在的理想主义追求。
关键词 堂吉诃德 理想主义 骑士精神 精神恋爱 阿Q
下载PDF
从《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小说看蒲松龄婚恋观中的理想男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士钦 《枣庄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6-80,共5页
作为一名封建儒士,蒲松龄在其代表作《聊斋志异》中描写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暗寓了作者对男女婚恋中理想男性的诉求,这些诉求概而言之可以分为五点。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是造成这种诉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爱情小说 理想男性 原因
下载PDF
《包法利夫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12
14
作者 尚玉峰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8年第5期61-65,共5页
对福楼拜名作《包法利夫人》的主人公———爱玛而言,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令人激动的爱情。为追求这种所谓的理想爱情,她做出了许多于当时男权社会所不允许的举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因此被许多人视为一个"不正... 对福楼拜名作《包法利夫人》的主人公———爱玛而言,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令人激动的爱情。为追求这种所谓的理想爱情,她做出了许多于当时男权社会所不允许的举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因此被许多人视为一个"不正经的女人"。然而,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爱玛的许多要求是合理的,她身上的一些所谓"特质"实际是女性所共有的,体现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同时,从爱玛对理想爱情追求的失败可以看出,女性要想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还必须与男权社会做不懈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法利夫人 爱玛 爱情理想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下载PDF
论唐婚恋传奇中的理想女性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翠元 高丹卡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唐传奇是文言小说的成熟阶段,题材甚多,而以婚恋传奇的成就最高。在婚恋传奇中,唐代文士构筑出一批符合他们爱情期待的理想女性:这些女性容貌出众、才华卓越,大胆跨越礼教的藩篱追求爱情,极富"名妓"的特征;同时又是恪守礼教规... 唐传奇是文言小说的成熟阶段,题材甚多,而以婚恋传奇的成就最高。在婚恋传奇中,唐代文士构筑出一批符合他们爱情期待的理想女性:这些女性容貌出众、才华卓越,大胆跨越礼教的藩篱追求爱情,极富"名妓"的特征;同时又是恪守礼教规范,柔顺卑顺、相夫教子、持家理财的典型贤妻良母。这种融情人、知己、贤妻、良母为一体的理想女性形象,其实是唐代文人在特定文化氛围中对女性的期待和建构,也是唐代文士追求情理和谐统一的婚恋心理的曲折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婚恋传奇 理想女性 婚恋心理 文化内涵
下载PDF
魂萦梦绕走廊桥——解读詹姆斯·沃勒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观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慧诚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1-63,共3页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美国作家沃勒在他的小说《廊桥遗梦》和续书《梦系廊桥》中,对于爱情的赞美、推崇以及对传统价值中的“爱情”与“责任”的凸显,让读者认识到在文学创作中如何实现理想的爱情、现实的生活、爱情的理想三个层面...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美国作家沃勒在他的小说《廊桥遗梦》和续书《梦系廊桥》中,对于爱情的赞美、推崇以及对传统价值中的“爱情”与“责任”的凸显,让读者认识到在文学创作中如何实现理想的爱情、现实的生活、爱情的理想三个层面上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的爱情 生活中的责任 传统价值 爱情的理想
下载PDF
被销蚀的爱情理想与女性生存本相——试析格非《春尽江南》中庞家玉的爱情悲剧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麦霞 《陇东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3-26,共4页
庞家玉(原名李秀蓉)是格非小说《春尽江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80年代的她单纯、温顺,面对突如其来的"爱"不知所措。进入婚姻的她迅速适应社会现实,成为物质世界的成功者但也失去了爱。最后她患病离婚真爱复苏。女主人公短暂... 庞家玉(原名李秀蓉)是格非小说《春尽江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80年代的她单纯、温顺,面对突如其来的"爱"不知所措。进入婚姻的她迅速适应社会现实,成为物质世界的成功者但也失去了爱。最后她患病离婚真爱复苏。女主人公短暂一生的爱情婚姻悲剧,引起人们对社会生活及其价值观念巨变下女性爱情婚姻以及生存状态和生存意识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尽江南》 爱情理想 死亡
下载PDF
现实婚姻与理想爱情——《盛夏的果实》的婚恋观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国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29-32,共4页
《盛夏的果实》写了彭山花与黄宛儿这两个与戴逸飞密切相关的女性,一个代表现实的婚姻,一个代表理想的爱情,两种不同的情感模式几乎让戴逸飞体验了生命的两极;他在波澜不惊的灵肉冲突中行走,寻找人性的平衡与生命的自由,这本身就意味着... 《盛夏的果实》写了彭山花与黄宛儿这两个与戴逸飞密切相关的女性,一个代表现实的婚姻,一个代表理想的爱情,两种不同的情感模式几乎让戴逸飞体验了生命的两极;他在波澜不惊的灵肉冲突中行走,寻找人性的平衡与生命的自由,这本身就意味着深刻的人生省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鹏飞 盛夏的果实 现实的婚姻 理想的爱情 彭山花 黄宛儿 灵肉冲突
下载PDF
怀念:王安忆关于两性精神恋爱的一种理想——从《神圣祭坛》、《弟兄们》到《乌托邦诗篇》 被引量:2
19
作者 窦芳霞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5期55-58,共4页
在王安忆的小说中,为我们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情与爱,“精神恋爱”便是其中之一,所谓精神恋爱是指两性间只有神交而无肉体结合的一种能让人得以升华的“纯爱情”。在《弟兄们》、《神圣祭坛》中王安忆专门探讨了这种精神恋爱,并宣判了其死... 在王安忆的小说中,为我们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情与爱,“精神恋爱”便是其中之一,所谓精神恋爱是指两性间只有神交而无肉体结合的一种能让人得以升华的“纯爱情”。在《弟兄们》、《神圣祭坛》中王安忆专门探讨了这种精神恋爱,并宣判了其死刑。而在《乌托邦诗篇》里,她又以一种异性之间似父女似师徒似兄妹类似于爱情又不同于爱情的精神之爱—她称之为“怀念”的别一样情怀来复活了己被她一度否定的精神恋爱,这可以说是她关于两性精神恋爱的一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念 王安忆 精神恋爱 理想
下载PDF
向青春的纵深处打捞理想和爱情——海岩小说创作透视
20
作者 姚国军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32-35,共4页
海岩的小说以其鲜活灵动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深深吸引了广大读者。但海岩创作的真正出 发点是向青春的纵深处打捞理想和爱情。在当前日益浮躁的创作氛围中,给文坛吹进一股清新的“海风”。既使 文学走进大众,又使文学持守理想,这就... 海岩的小说以其鲜活灵动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深深吸引了广大读者。但海岩创作的真正出 发点是向青春的纵深处打捞理想和爱情。在当前日益浮躁的创作氛围中,给文坛吹进一股清新的“海风”。既使 文学走进大众,又使文学持守理想,这就是海岩创作给予当代文坛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岩 小说 青春 理想 爱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