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断裂破坏泥岩盖层程度的综合研究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展铭望 付广 +1 位作者 仇翠莹 杨在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7-1694,共8页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断裂对盖层的破坏及对油气分布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义断裂综合封闭能力和泥岩盖层综合封闭能力,并计算两者比值,得到断裂对泥岩盖层综合破坏程度的计算方法。通过此计算方法建立了一套新的断...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断裂对盖层的破坏及对油气分布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定义断裂综合封闭能力和泥岩盖层综合封闭能力,并计算两者比值,得到断裂对泥岩盖层综合破坏程度的计算方法。通过此计算方法建立了一套新的断裂对泥岩盖层综合破坏程度的研究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西斜坡呼和诺仁构造F5断裂对大一段泥岩盖层综合破坏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F5断裂对大一段泥岩盖层综合破坏程度在测点4、6、9、10、11处为较强—强级别,其他测点处均为较弱级别;在盖层受破坏程度较强的测点4、6、9、10、11附近,钻井的含油性为油气显示和无显示,其原因是盖层所受断裂综合破坏程度较大,油气保存程度较低;在盖层受破坏程度较弱的测点1—3、5、7—8、12—15附近,盖层所受断裂综合破坏程度较小,油气保存程度较高,井的含油性为工业油流和低产油流。F5断裂对大一段泥岩盖层的综合破坏程度评价结果与南二段油气显示关系相符,证明此方法用于断裂对泥岩盖层综合破坏程度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泥岩盖层 综合破坏程度 呼和诺仁构造 大一段
下载PDF
建筑结构损伤的灰色网络识别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松鹤 韩利思 罗跃纲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76-78,共3页
利用神经网络的高度并行运算功能,将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以反映结构损伤程度的敏感参数固有频率作为结构损伤识别的特征参数,建立了建筑结构损伤灰色网络识别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钢梁裂纹损伤位置和程度进行了识别分... 利用神经网络的高度并行运算功能,将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以反映结构损伤程度的敏感参数固有频率作为结构损伤识别的特征参数,建立了建筑结构损伤灰色网络识别系统.利用该系统对钢梁裂纹损伤位置和程度进行了识别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利用此方法是可行的,且计算简单,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损伤识别 灰色关联度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可变集的建筑结构地震损伤评估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守煜 王定乾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2年第2期1-6,37,共7页
论述了陈守煜教授最近提出的可变集基础定理—辩证法基本规律数学定理。根据这些定理提出建筑结构地震损伤评估的可变集原理与方法。列举了应用实例,并与可拓学(物元分析)、集对分析评价法的地震损伤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指出它们... 论述了陈守煜教授最近提出的可变集基础定理—辩证法基本规律数学定理。根据这些定理提出建筑结构地震损伤评估的可变集原理与方法。列举了应用实例,并与可拓学(物元分析)、集对分析评价法的地震损伤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指出它们存在的问题与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集 建筑结构 地震损伤 评估 可拓学 集对分析评价法
下载PDF
基于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结构损伤定位法的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斌 苏云磊 范康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2年第5期147-150,共4页
根据结构损伤前后单元模态应变能的变化,改进了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的结构损伤定位法。为了验证该法的有效性,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建立一个三层空间刚架模型,设置了单损伤和多损伤两种损伤工况。经过数值验算发现,该方法能够... 根据结构损伤前后单元模态应变能的变化,改进了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的结构损伤定位法。为了验证该法的有效性,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建立一个三层空间刚架模型,设置了单损伤和多损伤两种损伤工况。经过数值验算发现,该方法能够定位不同的损伤工况,且方法简便,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结构 损伤定位 模态应变能 损伤程度
下载PDF
空间网架结构损伤程度识别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殷志祥 王伟明 焦东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84,共7页
空间网架杆件的损伤程度识别是网架结构健康检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对网架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定位损伤杆件的前提下,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提出应用瞬态响应动力分析方法对四角锥网架杆件进行损伤程度识别,获... 空间网架杆件的损伤程度识别是网架结构健康检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对网架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定位损伤杆件的前提下,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提出应用瞬态响应动力分析方法对四角锥网架杆件进行损伤程度识别,获得不同损伤程度杆件两端节点的位移时间历程曲线,应用Matlab对该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损伤工况下,损伤杆件两端节点的位移时间历程曲线可以近似拟合成直线,通过对该直线的斜率与杆件损伤程度的分析,分别得到上弦杆件、腹杆、下弦杆件两端节点的位移时间历程直线的斜率值与杆件损伤程度的关系式,通过该关系式可以较准确的识别出四角锥网架杆件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架结构 损伤程度 时间历程 曲线拟合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诊断的探讨
6
作者 阿肯江.托呼提 张长江 严跃成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355-361,共7页
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框架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进行了研究,用振动模态分析技术对组合结构、框架结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计算,得出组合结构的各种单损伤情况和双损伤情况的各种组合的频率、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变化数据,将这些数据和损伤... 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框架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进行了研究,用振动模态分析技术对组合结构、框架结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计算,得出组合结构的各种单损伤情况和双损伤情况的各种组合的频率、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变化数据,将这些数据和损伤位置、损伤程度之间的映射关系作为网络训练样本,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数值模拟,提出了修正隐含层节点数公式和优选振型向量的方法.说明了用低阶振型和经优选后的振型向量结合的方法进行组合结构、框架结构损伤诊断的可行性,并且用这个方法成功地解决对称结构难于判断对称损伤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频率 神经网络 对称结构 隐含层节点数 组合结构
下载PDF
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4
7
作者 巩文龙 常军 +1 位作者 刘大山 康小明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5年第5期388-393,共6页
提出一种以广义柔度矩阵为损伤指标,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根据结构损伤前后广义柔度矩阵差与结构物理参数变化关系,将结构广义柔度矩阵识别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进而采用系统辨识能力较强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 提出一种以广义柔度矩阵为损伤指标,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根据结构损伤前后广义柔度矩阵差与结构物理参数变化关系,将结构广义柔度矩阵识别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进而采用系统辨识能力较强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目标函数最优值,从而达到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同时识别的双重效果.最后通过简支梁数值模拟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广义柔度矩阵 结构损伤识别 损伤位置 损伤程度
下载PDF
基于频率指纹的结构损伤定位定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贾超 刘文会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45-47,共3页
利用频率变化平方比指标对结构损伤位置进行判别,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误差分析,获取准确位置;利用频率改变量与损伤系数之间的数值关系进行结构损伤定量;最后利用该方法对一处损伤的4m混凝土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损伤位置... 利用频率变化平方比指标对结构损伤位置进行判别,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误差分析,获取准确位置;利用频率改变量与损伤系数之间的数值关系进行结构损伤定量;最后利用该方法对一处损伤的4m混凝土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损伤位置定位准确,损失系数计算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定位 频率变化平方 最小工乘法 损伤定量 插值法
下载PDF
基于模态曲率与小波变换的网壳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姗姗 王孟鸿 +2 位作者 何远营 陈岩 钱胜 《建筑技术开发》 2013年第11期8-10,27,共4页
结合模态曲率与小波变换的方法对网壳结构的损伤识别进行研究。以一网壳结构的缩尺模型为例进行数值分析,假设结构35号杆件的截面出现刚度折减的轻微损伤,以模型损伤前后的模态曲率作为损伤指标进行连续小波变换,从而判断结构的损伤位... 结合模态曲率与小波变换的方法对网壳结构的损伤识别进行研究。以一网壳结构的缩尺模型为例进行数值分析,假设结构35号杆件的截面出现刚度折减的轻微损伤,以模型损伤前后的模态曲率作为损伤指标进行连续小波变换,从而判断结构的损伤位置。数值分析的结果表明,利用模态曲率的小波变换系数差可以粗略定位损伤,而利用曲率模态差值的小波变换系数可以较为准确地定位损伤,且分析及数据处理过程更为简便可靠,可见基于模态曲率与小波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对于网壳结构的损伤定位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壳结构 模态曲率 小波变换 损伤识别
下载PDF
破损船体的剩余极限强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舒鑫 吴剑国 洪英 《造船技术》 2012年第1期16-19,共4页
基于ABS和DNv规范关于剩余强度规范要求,对船舶碰撞与搁浅的破损部位和范围的假定,考虑了发生碰撞与搁浅破损后,其船体梁剩余有效剖面的非对称性和可能发生不同程度倾斜的情况,采用结构共同规范(CSR)中的逐步破坏分析方法和船体梁非对... 基于ABS和DNv规范关于剩余强度规范要求,对船舶碰撞与搁浅的破损部位和范围的假定,考虑了发生碰撞与搁浅破损后,其船体梁剩余有效剖面的非对称性和可能发生不同程度倾斜的情况,采用结构共同规范(CSR)中的逐步破坏分析方法和船体梁非对称剖面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散货船和油船破损船体在两种破损模式和不同倾斜情况下的剩余极限强度,并对不同破损范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为协调结构共同规范(HCSR)的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规范 破损船体 破损范围 剩余极限强度 碰撞与搁浅
下载PDF
基于RC柱转角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判别
11
作者 钱稼茹 冯宝锐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7,共7页
按现行规范设计了一个6层、7度(0.15g)抗震设防的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选取El Centro 1940NS,Taft 1952 EW,Kobe 1995 NIS090这3条地震记录作为输入,采用MSC.Marc 2007有限元分析软件和RC杆系结构的纤维模型程序THUFIBER对该RC框架... 按现行规范设计了一个6层、7度(0.15g)抗震设防的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选取El Centro 1940NS,Taft 1952 EW,Kobe 1995 NIS090这3条地震记录作为输入,采用MSC.Marc 2007有限元分析软件和RC杆系结构的纤维模型程序THUFIBER对该RC框架结构进行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及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地震作用下,且地震强度不低于设防地震时,首层柱的损坏程度比同一竖向轴线的二层柱严重;3条地震记录的罕遇地震作用下,基于最大层间位移角,该RC框架结构不会发生倒塌;基于首层柱的弹塑性转角,框架结构没有达到D级抗震性能目标;分别基于最大层间位移角和首层柱的弹塑性转角,3条地震记录的极罕遇地震作用下,该RC框架结构发生倒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弹塑性时程分析 损坏程度 转角 抗震性能水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