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9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Immersive Media Technolog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struction at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s
1
作者 Guoqing Liu Tingting Guo Ohamariah Sam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5期187-193,共7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virtual classrooms and out-of-classroom instruction can be used to help studen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strengthen their identiti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ir ass...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virtual classrooms and out-of-classroom instruction can be used to help studen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strengthen their identiti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ir assignments.By using immersive media technology,the course is turned into a form of entertainment,enriched with content,and combined with methods such as digital video editing and manipul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in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an create realistic virtual environments created by computers,enabling students to perceive and manipulate a variety of virtual objects,interact with them,and create a sense of immersion in the virtual environment.Research has shown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using immersive media technologies and augmented reality in education.The potential of virtual reality in educ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emphasized and has been widely researched and appl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ersive technology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gram Virtual classroom Shandong education
下载PDF
The Construction of"Integration"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he New Era:Value Connotation,Dilemma Analysis and Path Choice
2
作者 Zhuo Zh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年第2期90-93,共4页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the key course of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nd the“integration”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the new times is an imp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the key course of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nd the“integration”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the new tim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culture how to train and cultivat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At the same time,it also helps to form the construction pattern of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of the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in the new era.In the course of the“integration”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ntegration”cours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till faces the separation of the rational and political rupture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the separation of the cours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and the“integrated”of the“systematize”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the new era needs to be Course Mode“unification”and the like The path achieves a breakthrough.It provides a useful attempt to better grasp and understand the“integration”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new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REALISTIC DILEMMA Path selection
下载PD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Study on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3
作者 Shuwen Li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1年第4期26-29,共4页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ains the value pursuit of the Chinese nation,condenses the cultural consensus of the Chinese nation,and has rich connotation and connotation.At the moment of advocating the i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ains the value pursuit of the Chinese nation,condenses the cultural consensus of the Chinese nation,and has rich connotation and connotation.At the moment of advoc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curriculum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an have a subtle cultural impact on the students of different students,and help students to grow up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and cultivate their ideology and morality.In order to achie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mplicit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ultur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urriculum content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初中语文的独特优势与实施策略
4
作者 裴天娇 侯菊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152-155,共4页
“课程思政”虽缘起高校,但思政内容与各学科融合的教育意义却为全学段所通用,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才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而语文作为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与课程思政理念的有效融合能够为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起到独特引领作用... “课程思政”虽缘起高校,但思政内容与各学科融合的教育意义却为全学段所通用,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才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而语文作为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与课程思政理念的有效融合能够为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起到独特引领作用。本文立足于课程思政融入初中语文的独特优势,以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为圭臬,提出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合理挖掘思政元素、改变以往授课方式等教学策略,以期为课程思政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初中语文 独特优势 实施策略
下载PDF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内容体系构建与项群化应用——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坤 陈国壮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深入辨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要义,全面梳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提取的宏观参照依据,结合专家共识将价值引领、品德修养、专业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体育品格确立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深入辨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要义,全面梳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提取的宏观参照依据,结合专家共识将价值引领、品德修养、专业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体育品格确立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5大范畴,同时借鉴“项群理论”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挖掘,并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做出应用解析,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指引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程思政 公共体育课程 思政元素
下载PDF
通识教育如何打造“金课”:面向“两性一度”的高校通识课程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慧劼 朱志平 朱媛媛 《中国农业教育》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在高等院校积极开展通识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优秀成果,也出现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基于高校的调研发现,现有通识课程专业性强,考核难度较低,学生上课不积极,这一现象背后是师生对通识课程的认识误区。要发挥通识教育的... 在高等院校积极开展通识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优秀成果,也出现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基于高校的调研发现,现有通识课程专业性强,考核难度较低,学生上课不积极,这一现象背后是师生对通识课程的认识误区。要发挥通识教育的教学实效,就要打破对通识课程的认识误区,积极对标一流本科课程“两性一度”要求,打造通识教育“金课”。要加强全过程课程管理,提升通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强化全方位育人理念,培育又博又专、愈博愈专的新时代人才;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维立体的通识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课程 “金课” “两性一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的价值意涵、现实境遇与实践向路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守轩 倪静天 赵先魁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一体化的课程逻辑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课程育人性质:“一”指向课程思政目标的统整,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指向课程思政内容的融通,关涉“五育融合”的思... 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一体化的课程逻辑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课程育人性质:“一”指向课程思政目标的统整,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指向课程思政内容的融通,关涉“五育融合”的思政要素;“化”指向课程思政实施的衔接,契合“必备品格”的发展过程。课程思政一体化在中小学阶段面临课程思政目标的引领作用不强,课程思政内容的嵌入空间失衡,课程思政实施的融合方式单一,课程思政评价的体验过程窄化等困境。要想突破这些困境,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以价值观教育为出发点,强化立德树人目标的课程思政引领作用;以五育融合为切入点,厘清知识与道德的课程思政育人限度;以品格塑造为联结点,融通认知与非认知的课程思政育人方式;以增值评价为着力点,兼顾结果与过程的课程思政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学科课程 课程思政 一体化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九江学院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养良 郭迪明 +1 位作者 罗红梅 李兵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2期141-145,共5页
从应用型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际,立足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校企合作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从强化教师现代教育理念,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优质校企教学团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 从应用型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际,立足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校企合作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从强化教师现代教育理念,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优质校企教学团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强化过程考核,突出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等方面,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全过程,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改革创新的工匠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校企合作 机械设计基础 职业素养
下载PDF
德育一体化的时代转向与可行路径——专访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 被引量:1
9
作者 韩震 陈亮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德育是塑造国家认同,即公民的同一性、共同性和“我们感”的重要渠道。加强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新时代背景下,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更具高度、广度与深度等特点。就高度而言,新时代德育一体化是党和国家... 德育是塑造国家认同,即公民的同一性、共同性和“我们感”的重要渠道。加强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新时代背景下,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更具高度、广度与深度等特点。就高度而言,新时代德育一体化是党和国家从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的高度提出来的理念;就广度而言,新时代德育一体化是从全社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角度进行设计的体系;就深度而言,新时代德育一体化是在借助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深入探索的结果。因此,开展新时代德育一体化建设可以推进和深化对德育规律的认识。未来,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要坚持系统观念、直面问题、守正创新,并进一步在管理机制、教材建设以及教师教学等方面狠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 国家认同 大思政课 时代转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构成要素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琦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提质优效关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从评价之向、评价之据及评价之域整体统筹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构成要素,立足于全人员性、全过程性、全方位性的基本特征,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提升路径,在问题导...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提质优效关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从评价之向、评价之据及评价之域整体统筹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构成要素,立足于全人员性、全过程性、全方位性的基本特征,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提升路径,在问题导向上把握多方诉求,在内容导向上提升衔接设置,在效果导向上反馈评价实效,继而形成一体化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教学评价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院校“大思政课”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祖华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0期173-176,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立足特色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优势,秉承“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立足特色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优势,秉承“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把地方优秀传统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陶文化特色“大思政课”教学新路径。依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三堂融陶”育人大课堂;发挥工艺大师的育人示范作用,构建“多元主体”育人大师资;以非遗传承创新基地为支撑点,搭建“非遗资源库”育人大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 “大思政课”教学 陶文化 三堂融陶
下载PDF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形成逻辑、难点指向与关键靶点
12
作者 王涛 李斌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30,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厘清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形成逻辑、难点指向与关键靶点。认为: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是以体育课程为依托,按照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基于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与渐进性,构建横纵一体、有机衔接、全贯通...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厘清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形成逻辑、难点指向与关键靶点。认为: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是以体育课程为依托,按照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基于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与渐进性,构建横纵一体、有机衔接、全贯通式的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方向的体育课程思政体系。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前提需要澄清体育课程思政与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内涵,形成具有正确导向的话语体系,从横纵2个维度明确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内涵。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难点涉及公众对于体育课程的认知偏向、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统筹与管理、目标设计与内容体系、资源与效果评价平台搭建等方面。实现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高效性与常态化应以4个方面为靶点:确立共识,统筹思想,厚植育人情怀;构建保障体系,重视效果评价,打造育人共同体;合理配置学段思政元素,聚焦体育课程,通过运动项目全程育人;搭建资源平台,促进学科融合,拓宽体育课程育人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 一体化 育人 大中小学
下载PDF
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劳动精神内容分析
13
作者 李晓娟 李萌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劳动精神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教材中劳动精神内容呈现以下样态:理论性突出但实践性尚显不足,正辅文配合呈现但编排稍显零散,隐性呈现较多而显性呈现较少,重视思维发展的层次性但...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劳动精神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教材中劳动精神内容呈现以下样态:理论性突出但实践性尚显不足,正辅文配合呈现但编排稍显零散,隐性呈现较多而显性呈现较少,重视思维发展的层次性但高阶思维培养取向或有不足。基于上述样态,研究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以下策略:增强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有效利用教材内容组织大单元教学,加强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利用,依托学习活动和评价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精神 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 现实样态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辉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9期28-31,共4页
统筹推进一体化建设,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呈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推动思政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牵涉面广且需久久为功的整体性系统工程。基于整体性建构和系统性观念,聚焦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 统筹推进一体化建设,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呈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推动思政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牵涉面广且需久久为功的整体性系统工程。基于整体性建构和系统性观念,聚焦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机制、队伍建设与推进机制等方面的现实困境与突出难题,以一体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为逻辑进路,着力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相互脱节及融通不畅的突出难题,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贯通衔接,实现教学资源互融互通、共建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 一体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双高计划”引领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研究
15
作者 张青 朱亚成 马鹏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0-83,共4页
“双高计划”的实施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实施“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逐渐走向深化,增强了教育内容的思想性和深度。在“双高计划”引领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与探索得到了推进,... “双高计划”的实施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实施“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逐渐走向深化,增强了教育内容的思想性和深度。在“双高计划”引领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与探索得到了推进,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核心价值观,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然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不高、课程内容过于单一等。因此,有必要进行评价与反思,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体育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高职院校
下载PDF
精品化智慧化课程的建设与探索——以交通安全课程为例
16
作者 吴建清 郭鑫铭 +2 位作者 王晓燕 刘晓庆 程旭东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5期29-32,共4页
交通安全是交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培养高水平交通强国人才,并通过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该文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高校的做法,总结当前课程存在的不足,对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课程思政、课程内容、课程形... 交通安全是交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培养高水平交通强国人才,并通过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该文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高校的做法,总结当前课程存在的不足,对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课程思政、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和教学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并借助虚拟仿真等现代化技术进行实践教学,致力于打造精品化智慧化的国际一流课程。该文首先总结当前课程存在的不足,并给出课程建设思路,为交通安全的课程建设和实践操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课程思政 虚拟仿真 精品化课程 智慧化课程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杰婷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0期141-144,共4页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课程。文章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衔接的现实困境,从纵向衔接、加强学段目标与教材编写衔接,联动培养、...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课程。文章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衔接的现实困境,从纵向衔接、加强学段目标与教材编写衔接,联动培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跨学科融汇,协同建设、加强教学平台与资源信息化建设,环环相扣、加强思政课程实践活动的关联性等方面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衔接的纾困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 一体化 教学衔接 问题 策略
下载PDF
卓越校背景下高职化工安全课程的思政建设
18
作者 何秀娟 吉晋兰 毛倩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52,59,共4页
在卓越校建设背景下,就德国“双元制”特色的高职化工安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努力拓展新形势下高职化工安全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以期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兼具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优质技能人才。
关键词 卓越校 课程思政 化工安全 双元制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一体化学情分析
19
作者 邓验 刘显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3,共8页
一体化的学情分析是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与可为之举。开展一体化学情分析研究是基于凸显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价值与增强现实工作实效的需要。在大中小学的学段进阶中,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与心理需求... 一体化的学情分析是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与可为之举。开展一体化学情分析研究是基于凸显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价值与增强现实工作实效的需要。在大中小学的学段进阶中,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与心理需求是贯通于各个学段、有较为明显的学段差异并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关系紧密的关键学情,是一体化学情分析的重点内容。应在多方主体的协同努力下,始终聚焦一体化学情分析的关键要素,引入新兴科学技术手段,确保一体化学情分析的合力化、系统化与精准化,发挥一体化学情分析的实效,助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情分析 大中小学 一体化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下载PDF
课程一致性视角下高中思政课学习目标研制探析
20
作者 王静慧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0,共6页
学习目标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审视当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学习目标的研制现状,存在着目标定位浅层化、目标内容碎片化、目标表达活动化、目标叙写模糊化的问题。研究认为,课程一致性视角下学习目标的研制有助于推动基于新课... 学习目标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审视当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学习目标的研制现状,存在着目标定位浅层化、目标内容碎片化、目标表达活动化、目标叙写模糊化的问题。研究认为,课程一致性视角下学习目标的研制有助于推动基于新课标的教学,全面发挥评价在促进教与学中的功能,切实转变教学立场以及学生学习方式。课程一致性视角下学习目标的研制路径为:拆解课标“内容要求”,确定学习重点;分析课标“学业要求”,明确素养表现;对照课标研读教材,确定总体学习目标;联结学业质量标准,指向学习过程;利用四要素叙写手法,使学习目标可测可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一致性 学习目标 高中思政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