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诗人对《风》《骚》语典接受之管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金坤 《唐都学刊》 2014年第6期49-55,共7页
唐代诗人熟谙《风》《骚》中的词语、语句及典故,在诗歌创作过程常常会为诗人所接受,成为自己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发挥文学的积极作用。大凡唐代诗人,没有一个未受过《风》《骚》精神的熏陶。在他们的诗作中,人们总是可以或多或少... 唐代诗人熟谙《风》《骚》中的词语、语句及典故,在诗歌创作过程常常会为诗人所接受,成为自己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发挥文学的积极作用。大凡唐代诗人,没有一个未受过《风》《骚》精神的熏陶。在他们的诗作中,人们总是可以或多或少地见到《诗经》与《楚辞》语典之身影。唐代诗人对《风》《骚》语典的接受极其认真、普遍而广泛,犹如江海,不胜尽勺。仅举《诗经》"飞蓬""黍离""甘棠"与《楚辞》"摇落""惆怅""木叶"之部分语典,粗窥唐代诗人对其接受之概况,以收管窥见豹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人 风骚语典 接受审美
下载PDF
顾况:在李白与李贺之间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明秀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67-72,共6页
顾况是中唐前期出色的抒情诗人。他的思想性格、作品风格和诗歌的主要内容均与李白、李贺有相同和相通处。在李白与李贺之间 ,顾况起到了诗风传承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李白 顾况 李贺 表现形式 诗人 诗歌 思想性格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唐代诗人对《风》《骚》语典接受之管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金坤 《阅江学刊》 2015年第6期111-119,共9页
唐代诗人熟谙《风》《骚》中的词语、语句及典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常加引用,成为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唐代诗人在引用《诗经》"飞蓬""黍离""甘棠"与《楚辞》"摇落""惆怅""木叶&... 唐代诗人熟谙《风》《骚》中的词语、语句及典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常加引用,成为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唐代诗人在引用《诗经》"飞蓬""黍离""甘棠"与《楚辞》"摇落""惆怅""木叶"等语典时,既保存了它们的本质意义,又渗入了时代色彩与作者的人生况味,创造了旧典新用、化人为己的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人 风骚语典 接受审美
下载PDF
齐己《风骚旨格》的诗学理论架构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方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40-44,共5页
晚唐著名诗僧齐己的《风骚旨格》专注于诗歌艺术的探讨 ,他对诗的形式问题的关注 ,实质上是关注诗歌的文学性问题。齐己架构了一个关涉诗歌类型学、风格学、结构动力学、主题学、诗歌修辞学等诸多方面的诗学理论框架体系。其理论从形式... 晚唐著名诗僧齐己的《风骚旨格》专注于诗歌艺术的探讨 ,他对诗的形式问题的关注 ,实质上是关注诗歌的文学性问题。齐己架构了一个关涉诗歌类型学、风格学、结构动力学、主题学、诗歌修辞学等诸多方面的诗学理论框架体系。其理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禅宗的影响。“诗有十势” ,是齐己的诗学理论中最引人注目和最富于理论创新的部分 ,分析、归纳与探索了诗歌结构所构成的诗歌意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己 《风骚旨格》 诗歌艺术 中国传统诗学理论 诗歌类型学 风格学 结构动力学 主题学
下载PDF
“风骚”并称与南北文化之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金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7-93,共7页
“风骚”并称萌芽于西汉,定型于南朝。“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骚”指屈原的《离骚》,代表《楚辞》。“风骚”并称,代表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特征的两个最早源头,影响后世深且远矣。在“风骚”精神的沾溉下,... “风骚”并称萌芽于西汉,定型于南朝。“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骚”指屈原的《离骚》,代表《楚辞》。“风骚”并称,代表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特征的两个最早源头,影响后世深且远矣。在“风骚”精神的沾溉下,在地理环境的孕育下,南北文化中的文学、绘画、书法、舞蹈等文艺形式之风貌迥异;北方文化粗犷刚健、率真务实,呈质实之美;南方文化细腻柔婉、含蕴尚虚,显空灵之丽。南北文化之交融,自然产生新活力、新气象,从而推动文学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骚 南北文化 质实 空灵 交融 活力
下载PDF
禅录俗语词“风后先生”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鞠彩萍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2期69-79,共11页
前人对禅录俗语词“风(封)后先生”的解释欠妥当。禅籍“风后”一词与“风前”相对。“风”与“锋”通用,又写作“封”。“锋”指尖锐或犀利的言辞,“锋(风)前”即言说之前,禅籍特指“第一机”“第一义”或“第一句”,这是超越一切... 前人对禅录俗语词“风(封)后先生”的解释欠妥当。禅籍“风后”一词与“风前”相对。“风”与“锋”通用,又写作“封”。“锋”指尖锐或犀利的言辞,“锋(风)前”即言说之前,禅籍特指“第一机”“第一义”或“第一句”,这是超越一切言句知解的宗门妙语,一旦形之于语言文字,就是“风后”,即“第二机”“第二义”或“第二句”。“风后先生”指称用言辞说略等方便法门接引中下根机的禅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录 俗语词 风后先生
下载PDF
《〈风〉〈骚〉比较新论》序
7
作者 褚斌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77,共2页
《诗经》、《楚辞》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大典范作品,是风骚传统的源头。李金坤的《〈风〉〈骚〉比较新论》将自然生态学引入《风》《骚》比较研究,实为创举。对王夫之、朱自清等旧说予以驳正,新人耳目。
关键词 《风》《骚》比较 创新意义 学术功力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词源“诗余”论的承传
8
作者 胡建次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35-139,共5页
我国古典词源"诗余"论的承传,大致有三条:一是从总体上阐说词源于诗体的承传,二是分论词源于风骚之体的承传,三是分论词源于唐人近体诗的承传。上述传承,从不同视点上展开了词导源于诗体之论,共同构出古典词源"诗余"... 我国古典词源"诗余"论的承传,大致有三条:一是从总体上阐说词源于诗体的承传,二是分论词源于风骚之体的承传,三是分论词源于唐人近体诗的承传。上述传承,从不同视点上展开了词导源于诗体之论,共同构出古典词源"诗余"论的主体论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余”论 承传 诗体 风骚 近体诗
下载PDF
开辟唐诗研究之新境界——评李金坤《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
9
作者 萧晓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38-140,共3页
李金坤教授的《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从《诗经》与《楚辞》中纟由绎出比兴与象征之义,从文学生态的视角阐释了风骚在唐诗中的遗韵,考察了唐代意境理论中的比兴内涵,得出唐诗中浸润着风骚之精神的结论。作者在以风骚诗脉重新诠释意境理... 李金坤教授的《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从《诗经》与《楚辞》中纟由绎出比兴与象征之义,从文学生态的视角阐释了风骚在唐诗中的遗韵,考察了唐代意境理论中的比兴内涵,得出唐诗中浸润着风骚之精神的结论。作者在以风骚诗脉重新诠释意境理论的同时,对唐诗精神作了全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生态 意境 风骚诗脉 唐诗精神
下载PDF
唐代诗人对《风》《骚》语典接受之管窥
10
作者 李金坤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7期78-85,共8页
唐代诗人谙熟《风》《骚》中的词语、语句及典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常常会为诗人所接受,成为自己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发挥文学的积极作用。大凡唐代诗人,没有一个未受过《风》、《骚》精神的熏陶。在他们的诗作中,人们总是可以或多... 唐代诗人谙熟《风》《骚》中的词语、语句及典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常常会为诗人所接受,成为自己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发挥文学的积极作用。大凡唐代诗人,没有一个未受过《风》、《骚》精神的熏陶。在他们的诗作中,人们总是可以或多或少地见到《诗经》与《楚辞》语典之身影。唐代诗人对《风》《骚》语典的接受极其认真、普遍而广泛,犹如江海,不胜尽勺。仅举《诗经》"飞蓬"、"黍离"、"甘棠"与《楚辞》"摇落"、"惆怅"、"木叶"之部分语典,粗窥唐代诗人对其接受之概况,以收管窥见豹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人 风骚语典 接受审美
下载PDF
中、晚唐诗人“风”、“骚”情结简论
11
作者 李金坤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6-43,共8页
从中唐元稹、白居易写实派,到古文运动领袖韩愈、柳宗元风雅"美刺"比兴的积极倡导,再到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等人"颂美讽刺"的文学主张,均是《诗经》精神的最好体现。至于屈骚精神,则得到了中、晚唐诗人普遍而自觉的... 从中唐元稹、白居易写实派,到古文运动领袖韩愈、柳宗元风雅"美刺"比兴的积极倡导,再到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等人"颂美讽刺"的文学主张,均是《诗经》精神的最好体现。至于屈骚精神,则得到了中、晚唐诗人普遍而自觉的接受。韩愈、柳宗元继承并发扬了屈原"发愤以抒情"的言说方式,揭露黑暗,反映社会,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杜牧、李贺、李商隐、皮日休、陆龟蒙等优秀诗人,或追慕屈骚精神,或力仿屈骚作品,或承传"香草美人",或同情屈原遭遇,屈骚精神得到了人们普遍的称颂与赞美,并取得"风骚共一源"的认同,尤其是屈原为唐哀帝诏封为昭灵侯之后,屈原形象则更是空前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唐诗人 “风”、“骚”情结 称颂认同 诏封屈原
下载PDF
从“龙凤呈祥”英译看英汉成语文化内涵之差异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祥杰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20-122,共3页
一个民族的语言无时不在客观地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因为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成语是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实践与认识,千锤百炼,形成的一种独特语言形式,往往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英汉成语虽有共性,但更有差异。成语翻译... 一个民族的语言无时不在客观地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因为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成语是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实践与认识,千锤百炼,形成的一种独特语言形式,往往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英汉成语虽有共性,但更有差异。成语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交流。翻译成语时需要全面考查,理清渊源,深刻理解其文化内涵,得其意而不忘其形,灵活处理,以达准确进行语言转换、文化交流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凤呈祥 成语 文化差异 翻译
下载PDF
关于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传统的再认识
13
作者 杨保健 《唐都学刊》 2006年第3期145-148,共4页
中国传统文学主要指从公元前11世纪,即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最早的诗篇出现起,直至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中国古代(含近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学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传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学主要指从公元前11世纪,即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最早的诗篇出现起,直至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中国古代(含近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学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传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风”、“骚”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二、“诗言志”、“诗缘情”与重表现、重抒情的传统;三、文学形象创造的“形神兼备”传统;四、文学形式的多样性传统;五、文学风格的丰富性传统。认真研究和梳理传统文学的艺术传统,并加以扬弃,无疑有益于当今的文学发展和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学 艺术传统 风骚 言志缘情 形神兼备
下载PDF
融源并流 蔚为大观——评李金坤《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
14
作者 史文 《镇江高专学报》 2016年第1期15-17,共3页
李金坤先生的《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作为一部研究诗歌发展史的学术专著,很好地梳理了《诗》《骚》至唐诗的发展脉络,厘清两者之间的源流关系。全书行文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视角新颖,并运用新理论、新视角、新解读、新方法,对... 李金坤先生的《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作为一部研究诗歌发展史的学术专著,很好地梳理了《诗》《骚》至唐诗的发展脉络,厘清两者之间的源流关系。全书行文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视角新颖,并运用新理论、新视角、新解读、新方法,对《诗经》和《楚辞》这两部中国早期诗歌经典文本对唐诗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本书进一步推进了唐诗研究,对于全面深入地认识唐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骚诗脉 唐诗精神 《诗经》 《楚辞》
下载PDF
风骚之义与陈廷焯词学经典观的重塑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夏卉 《蚌埠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2-68,共7页
从"风骚"出发,以《白雨斋词话》为例,通过分析陈廷焯在不同时期重塑的经典词人以及作品,探寻陈廷焯在重塑词学经典观过程中形成的词心、词法、词品等观念,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陈廷焯的词学体系。
关键词 风骚 陈廷焯 词学经典观 重塑
下载PDF
论《诗经·王风》与楚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文玲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46-50,共5页
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 ,诸侯渐强 ,周室衰微 ,处在昔兴今衰剧变中的王畿人心中充满了失落与无奈 ,《诗经·王风》中的“黍离”之痛 ,正是这一心绪的写照。四百余载后的屈原 ,面对楚国由盛转衰的现实 ,“黍离”之痛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 ... 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 ,诸侯渐强 ,周室衰微 ,处在昔兴今衰剧变中的王畿人心中充满了失落与无奈 ,《诗经·王风》中的“黍离”之痛 ,正是这一心绪的写照。四百余载后的屈原 ,面对楚国由盛转衰的现实 ,“黍离”之痛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 ,并升华为哀婉绮艳的“离骚”之恨。然而 ,楚文化不仅接受了包括《王风》在内的中原文化的影响 ,而且早在屈骚之前 ,就随着楚国的不断地向北扩张而对中原文化渐次影响渗透。这种影响渗透在《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王风》 楚文化 中原文化 渗透 升华 体现 失落 华为 影响 扩张
下载PDF
大视野下的文学研究——读《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
17
作者 谢富琼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6期190-191,194,共3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古代文学先后被划分为近代文学、明清文学、唐宋文学、魏晋南北曹及先秦两汉等文学类别。针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研究也逐渐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将古代文学间的传承关系、内在联系作为文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重要渠道。本...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古代文学先后被划分为近代文学、明清文学、唐宋文学、魏晋南北曹及先秦两汉等文学类别。针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研究也逐渐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将古代文学间的传承关系、内在联系作为文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重要渠道。本文通过浅析《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明确古代诗词的“质”与“文”之前的内在联系,探析了古典文学的审美情趣,明确唐诗创作的发展趋势,确定大视野文学研究的新方向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视野 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 文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