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13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刘春凤 刘红 +4 位作者 方艺 钟一红 滕杰 袁敏 丁小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6-522,共7页
目的 总结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983年3月至2011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并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413例IM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3例IMN患... 目的 总结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983年3月至2011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并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413例IM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3例IMN患者中,活检前病程0.1~336个月(中位数2.0个月)。男性236例(57.1%),女性177例(42.9%);年龄50.2±15.5 (14~83)岁,≥30岁者占88.9%;蛋白尿0.15~40.37 g/24 h,其中〉3.5 g/24 h者 250例(60.5%);血清白蛋白8~48 g/L,其中〈30 g/L者285例(69.0%),肾病综合征218例(52.8%);血尿150例(36.3%),其中肉眼血尿3例;高血压199例(48.2%)。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90 mL·min-1·1.73 m-2者238例(57.6%),〈60 mL·min-1·1.73 m-2者61例(14.8%)。与女性比较,男性患者年龄大,24 h尿蛋白定量高,肾病综合征比例高,血清白蛋白浓度低,血肌酐高,eGFR低,肾小管间质损伤积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和蛋白尿量增加,IMN患者临床表现加重、肾功能下降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加重。肾小球病理分期以Ⅰ、Ⅱ期为主,占81.4%。结论 男性、年龄大、高血压、尿蛋白量多者肾小球病变分期高,肾小管间质病变重,肾功能减退多见,故宜尽早就诊并行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 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 肾活检病理
下载PDF
免疫抑制治疗和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2
作者 赵瑞萍 范瑞晨 +7 位作者 潘艳 郭亚玲 韩郁泽 王莹 张继强 杨慧娟 郁帝晨 陈卫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6-641,共6页
目的评价中风险及以上特发性膜性肾病(IMN)3种治疗方案[利妥昔单抗(RTX)靶向B细胞疗法、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分析影响IMN缓解率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 目的评价中风险及以上特发性膜性肾病(IMN)3种治疗方案[利妥昔单抗(RTX)靶向B细胞疗法、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分析影响IMN缓解率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肾病科经肾穿刺活检诊断为IMN的患者,其中中风险及以上的患者共148例。按以上治疗方案分组,RTX组60例,CNI组42例,CTX组46例。记录随访开始患者基线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尿酸、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抗血清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水平;比较3组患者治疗6、12、18个月后,24 h UTP、eGFR变化以及患者的缓解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利用COX回归分析影响IMN缓解率的因素。结果随访开始时,患者基线性别、年龄、24 h UTP、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尿酸、eGFR、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随访6个月时,3组24 h UTP与eGFR无明显变化;RTX组与CTX组缓解率均低于CNI组。随访12个月时,RTX组24 h UTP显著低于CNI组,3组患者总缓解率差异不明显。随访18个月时,RTX组24 h UTP显著低于CNI组,eGFR水平显著高于CNI组,CTX组24 h UTP低于CNI组,RTX组与CTX组缓解率均高于CNI组。RTX主要不良反应是输液反应和感染;CNI主要不良反应是代谢综合征和血肌酐升高;CTX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不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抗PLA2R抗体与IMN缓解率存在关联(HR=1.162,95%CI:1.078~1.249)。结论RTX治疗IMN起效慢,在18个月诱导疾病缓解率高于CNI,等同于CTX,且维持缓解时间较长;CNI起效快,但易导致患者肾功能进展;高滴度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是影响IMN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 免疫抑制 利妥昔单抗(RTX)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多中心疾病登记系统的膜性肾病中医主要证型分布特征分析
3
作者 张铭睿 洪晓帆 +5 位作者 包崑 梁星 蔡凤丹 郑佳旋 江莎 黄小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581-1589,共9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诊疗数据,探讨IM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丰富对IMN中医证型的认识,为研究IMN的主要病机和中医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基于IMN临床研究电子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横断面调查方...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诊疗数据,探讨IM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丰富对IMN中医证型的认识,为研究IMN的主要病机和中医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基于IMN临床研究电子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析多中心来源的187例IMN患者的临床诊疗数据,归纳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根据IMN的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3组,并根据地域将患者分为广东组和黑龙江组2组,分析不同IMN的危险分层及地域对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1)中医证候分布情况:187例患者中,分布频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小便混浊或有明显泡沫尿167例(89.30%),舌苔腻、舌胖大或齿痕158例(84.49%),水肿134例(71.65%);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湿阻证频次最高,共169例(90.37%),其次为气虚证165例(88.24%)、血瘀证89例(47.59%)。(2)分组情况:187例患者中,低风险组102例(54.54%)、中风险组54例(28.88%)、高风险组31例(16.58%);广东组147例(78.61%),黑龙江组40例(21.39%)。(3)IMN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中,在IMN的危险分层方面,低风险组患者中湿阻证的占比为83.33%(85/102),中风险组为98.15%(53/54),高风险组为100.00%(31/31),3组患者的湿阻证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地域方面,广东组和黑龙江组的瘀血证比例分别为55.10%(81/147)和20.00%(8/40),不同地域的血瘀证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兼夹证型方面,高风险组的气虚血瘀湿阻证比例[64.52%(20/31)]明显高于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的34.31%(35/102)、38.89%(21/54);广东组的气虚血瘀湿阻证比例[46.94%(69/147)]明显高于黑龙江组的17.50%(7/40),而气虚湿阻证比例[31.97%(47/147)]明显低于黑龙江组的60.00%(2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归纳和分析了IMN患者的中医证候、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湿证在IMN疾病发生中的关键作用,这对于进一步揭示湿证内涵、促进IMN中医证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多中心数据采集系统 中医证型研究 湿阻证 气虚证 血瘀证
下载PDF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检测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符克英 蔡俊宏 +3 位作者 符生苗 韩叶光 王茹 张培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626-16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中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液中的anti-PLA2R,以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及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分析其与肾活检组织中病理诊断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液中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液中的anti-PLA2R,以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及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分析其与肾活检组织中病理诊断的相关性。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血液中的anti-PLA2R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96.7%。继发性膜性肾病组仅检出1例阳性,正常组未检出阳性。血液anti-PLA2R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其阳性符合率为97.9%,阴性符合率为80.8%,总符合率为87.5%,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0.752,P<0.01。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血液中的anti-PLA2R可成为体外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特发性膜性肾病 间接免疫荧光
下载PDF
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高灵敏定量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黄飚 王凉 +4 位作者 肖华龙 张艺 张秋花 杨雪 胡志刚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11期1927-1932,共6页
目的建立抗PLA2R抗体的超灵敏定量检测方法,改进抗PLA2R抗体检测在膜性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筛选出一个含高浓度抗PLA2R抗体的血清,采用尿素解离结合在PLA2R包被孔上的抗PLA2R抗体,并进行IgG抗体定量,推算出原血清中抗PLA2R抗体的浓度... 目的建立抗PLA2R抗体的超灵敏定量检测方法,改进抗PLA2R抗体检测在膜性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筛选出一个含高浓度抗PLA2R抗体的血清,采用尿素解离结合在PLA2R包被孔上的抗PLA2R抗体,并进行IgG抗体定量,推算出原血清中抗PLA2R抗体的浓度,将此已知抗PLA2R抗体浓度的样品稀释到不同浓度作为抗PLA2R抗体的标准品。建立抗PLA2R抗体TRFIA检测方法,从批内批间精密度、灵敏度、回收率、测量范围、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建立的TRFIA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制备了抗PLA2R抗体标准品,设置的抗PLA2R抗体的标准品浓度分别为0μg/ml、0.17μg/ml、0.68μg/ml、3.42μg/ml、17.1μg/ml、68.4μg/ml、343μg/ml。有效检测范围为0.02μg/mL-343μg/ml,3份标本的回收率均值为98.96%,低、中、高浓度批内CV%(n=20)分别为6.38%、5.55%、4.88%,低、中、高浓度批间(n=8)CV%分别为7.69%、6.23%、6%,均<10%。正常参考范围为0-0.89μg/ml,29%的IgA肾病、44.4%的红斑狼疮肾病、88.5%的IMN抗PLA2R抗体阳性。红斑狼疮肾病患者、IgA肾病患者和IMN患者的血清PLA2R抗体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对应的P值分别为0.036、0.034和0.000,P均<0.05。以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血清抗PLA2R-IgG抗体在红斑狼疮肾病、IgA肾病和IM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738、0.607、0.968,其中对应肾病的检测准确性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IMN、红斑狼疮、IgA肾病。结论为膜性肾病患者提供一个除穿刺以外的可临床实际应用的血清学诊断指标,为该病的诊断、活动性的判断、治疗时机的把握、药物的选择及疗效判断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膜性肾病 特发性膜性肾病 磷脂酶A2受体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铎 黄九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方法 :对 6 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 32例 ,治疗组 36例 ;对照组单纯用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潘生丁、洛丁新 ,治疗组在用上述西药同时辨证加用中药治疗 ,观察 3年~ 6年。结果 ...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方法 :对 6 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 32例 ,治疗组 36例 ;对照组单纯用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潘生丁、洛丁新 ,治疗组在用上述西药同时辨证加用中药治疗 ,观察 3年~ 6年。结果 :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 2 8.1% ,总缓解率为 6 5 .6 %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 5 5 .6 % ,总缓解率为 86 .2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P <0 .0 5 ,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膜性肾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激素 环磷酰胺 中西医结合 肾病综合征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加味升降散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文军 檀金川 +1 位作者 陈素枝 靳晓华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加味升降散对原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降散,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 目的:研究加味升降散对原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降散,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常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浮肿、倦怠乏力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浮肿、倦怠乏力、纳呆口腻、腹胀身重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浮肿、倦怠乏力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显著(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个月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均有所上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个月两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所下降(P<0.05),总胆固醇下降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常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加味升降散具有减轻IMN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浆蛋白水平、降低血脂的作用,且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升降散 原发性膜性肾病 水肿 虚劳 尿浊 脾肾亏虚 浊毒内阻
下载PDF
扶正祛风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病蛋白尿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谢璇 王暴魁 《北京中医药》 2014年第9期689-691,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祛风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病中特发性膜性肾病和非特发性膜性肾病蛋白尿疗效。方法对1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患者给予扶正祛风方治疗3个月,统计IMN组与非IMN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IMN组和非IMN组24h-UPr均下降,差... 目的观察扶正祛风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病中特发性膜性肾病和非特发性膜性肾病蛋白尿疗效。方法对1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患者给予扶正祛风方治疗3个月,统计IMN组与非IMN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IMN组和非IMN组24h-UPr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蛋白尿临床总有效率90.0%,非IMN组为88.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祛风方可降低原发性肾小球病患者蛋白尿,对于IMN和非IMN患者的疗效相当,扶正祛风法可有效降低IMN患者蛋白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风方 原发性肾小球病 特发性膜性肾病 蛋白尿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涛 赵涌 +2 位作者 彭梦乐 施小晴 秦东春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抗 PLA2R抗体的表达,探讨其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肾活检确诊的118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包括97例 IMN和21例 IgA肾病与1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 ELISA法检测...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抗 PLA2R抗体的表达,探讨其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肾活检确诊的118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包括97例 IMN和21例 IgA肾病与1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 ELISA法检测血清抗 M型磷脂酶 A2受体(PLA2R)抗体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 IMN患者血清清蛋白,24 h尿蛋白量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IMN组,IgA肾病组及健康体检组血清抗 PLA2R抗体含量中位数分别为45.2(3.6~705.9)RU/ml,5.9(2.3~10.6)RU/ml和1.2(0.6~9.3)RU/ml,IMN组血清抗PLA2R抗体含量高于 IgA肾病组及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7,-3.077;P均<0.05);97例 IMN患者中76例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阳性率为78.35%,IgA肾病组与健康体检组均未检出阳性样本。IMN组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与血清清蛋白呈负相关(r=-0.453,P<0.05);与肌酐、胆固醇、红细胞沉降率、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r=0.233,0.234,0.363,0.586;P 均<0.05)。结论血清抗PLA2R抗体可作为 IMN特异性标志物用于 IMN的血清学诊断,并对评估 IMN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 IGA肾病 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
下载PDF
单中心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静 廖云娟 +3 位作者 蒋红樱 李吉赛 李洛华 李静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年第4期245-250,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行肾脏穿刺活检确诊为IMN的83例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行肾脏穿刺活检确诊为IMN的83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eGFR<30 mL·min^(-1)·(1.73 m^2)^(-1)为随访终点,分析患者的随访资料。结果 83例IMN患者中,男性55例(66.26%),女性28例(33.73%);平均年龄(50.9±12.7)岁,≥30岁者占91.57%;病理类型中以Ⅰ、Ⅱ期为主,占83.13%。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年龄偏大,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较高,肾小管间质损伤更重,肾小球滤过率及血清白蛋白较低(P<0.05)。与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的男性比例、24 h尿蛋白增加,肾功能明显下降,肾小管间质损伤明显加重(P<0.05)。不同病理分期的IMN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12~24个月随访,有12例患者进展至eGFR<30 mL·min^(-1)·(1.73 m^2)^(-1),肾功能进展者较肾功能稳定者在平均动脉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比例、eGFR、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小管间质损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高血压、大量蛋白尿的患者更易出现肾功能下降和肾小管间质损伤加重,且存在上述因素的IMN患者预后较差,故应尽早明确诊断,并给予个体化的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临床特征 肾脏病理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琨 吕霞 伍秋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7期720-724,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临床指标、肾脏病理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究25(OH)D在IMN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名健康人及194例IMN患者,检测其25(OH)D水平、临床指标,并记录IMN患者首次肾... 目的通过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临床指标、肾脏病理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究25(OH)D在IMN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名健康人及194例IMN患者,检测其25(OH)D水平、临床指标,并记录IMN患者首次肾穿病理资料,根据25(OH)D水平分为缺乏组和不足组,比较两组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影响25(OH)D的因素。结果IMN组的25(OH)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25(OH)D缺乏组的24h尿蛋白(24hUP)、血肌酐(Cr)、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均高于不足组,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低于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4hUP、GBM厚度是25(OH)D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IMN组的25(OH)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24hUP、GBM厚度可能是影响IMN患者25(OH)D水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 25-羟基维生素D 肾活检 肾脏病理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与4种常见肾病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庆登 叶祖兰 +1 位作者 曾春 宁万如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比较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非典型膜性肾病(AM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微小病变性肾病(MCN)、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病(MMPN)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3-06~2018-01在研究单位接受治疗的411例肾病患者,其中IMN患者245例,AMN患者3... 目的比较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非典型膜性肾病(AM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微小病变性肾病(MCN)、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病(MMPN)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3-06~2018-01在研究单位接受治疗的411例肾病患者,其中IMN患者245例,AMN患者37例,FSGS患者36例,MCN患者51例,MMPN患者42例。比较5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发病率、肾病综合征发病率、肾功能异常发病率以及24 h尿蛋白、白蛋白、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IMN组的年龄显著大于FSGS组、MCN组和MMPN组(P<0.05)。IMN组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高于MCN组(P<0.05),但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低于MCN组(P<0.05)。IMN组肾功能异常的发病率显著低于FSGS组(P<0.05)。IMN组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FSGS组、MMPN组和MCN组(P<0.05)。IMN组尿酸水平显著高于AMN组,但显著低于FSGS组(P<0.05)。IMN组TC水平显著低于MCN组、FSGS组和MMPN组(P<0.05)。IMN组的LDL和HDL水平均显著低于MCN组和FSGS组(P<0.05)。结论IMN与AMN、FSGS、MCN、MMPN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在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师应对其差异进行识别以完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非典型膜性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微小病变性肾病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单用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宁宁 张丹 +3 位作者 邹军 张翀 林芙君 蒋更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85-1692,共8页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效果是否不劣于TAC联合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并对其使用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该研究为一项预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效果是否不劣于TAC联合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并对其使用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该研究为一项预试验研究,纳入2017年11月—2021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就诊并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高风险IM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TAC单药组仅接受TAC治疗[起始剂量0.050~0.075 mg/(kg·d),维持血药谷浓度5~10 ng/mL],TAC联合GC组(TAC+GC组)接受TAC (同TAC单药组)联合泼尼松[起始剂量0.5 mg/(kg·d),8~12周后逐渐减量直至停用]治疗。收集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并于访视时观察、记录患者的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治疗24周时的蛋白尿总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次要终点包括疗效指标(治疗24周时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及不良反应(血糖升高、血栓、感染)的发生率。采用非劣效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蛋白尿总缓解率,非劣效界值设定为-10%。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患者在治疗24周时的疗效指标相对于基线水平的变化百分比的组间差异。结果·共纳入36例IMN患者,TAC单药组、TAC+GC组各18例,且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TAC单药组失访1例,TAC+GC组失访3例。最终,共36例患者纳入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32例纳入符合方案分析集(per protocol set,PPS),36例纳入安全集。非劣效检验的结果显示,未观察到TAC单药治疗效果不劣于TAC联合GC治疗,2组患者蛋白尿总缓解率的风险差为0 (95%CI-31.9~31.9,P=0.269),下限低于非劣效性界值-10%。在FAS、PPS中,治疗24周时2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总缓解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治疗24周时的患者疗效指标相对于其基线水平的变化百分比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该3个指标的组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有10例患者(TAC单药组4例,TAC+GC组6例)发生血糖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患者(TAC+GC组)出现右上肢贵要静脉血栓。结论·该预试验发现治疗24周时2组患者的总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相当,TAC单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频数低于TAC联合GC用药组,但现有数据尚无法确定单独使用TAC治疗IMN的效果不劣于TAC联合GC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他克莫司 糖皮质激素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阿尔帕提.阿不力提步 李素华 +1 位作者 米娜瓦尔.玉努斯 古再丽努尔.赛来阿吉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已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38例,随访观察36 w,根据进入时间随机分为他克...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已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38例,随访观察36 w,根据进入时间随机分为他克莫司(FK506)+糖皮质激素组(试验组)和环磷酰胺(CTX)+糖皮质激素组(对照组)。FK506剂量初始6个月血药浓度维持为5~10 ng/m L,随后3个月浓度为4~6 ng/m L,主要观察治疗后4、12、24、36 w的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并比较缓解率,统计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36 w的治疗,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45.0%),试验组完全缓解16例(88.8%);对照组部分缓解9例(53.8%),试验组部分缓解2例(25%);对照组治疗无效2例(10.0%),试验组治疗无效0例(0.0%)。经过4 w治疗,治疗组的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12 w治疗,试验组完全缓解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有效并有安全性,与环磷酰胺比较,他克莫司能迅速缓解尿蛋白,缓解率优于环磷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FK506) 环磷酰胺 特发性膜性肾病 疗效评价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龙腾翔 叶琨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5期449-452,共4页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因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膜性肾病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公认机制为T淋巴细胞刺激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激活,导致免疫复合物形成并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为近年...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因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膜性肾病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公认机制为T淋巴细胞刺激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激活,导致免疫复合物形成并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为近年的研究热点,该文从T细胞亚群和B淋巴细胞两个方面阐述特发性膜性肾病免疫学研究的新进展,为其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免疫 T细胞亚群 B淋巴细胞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月 任桐 姜晨 《河南中医》 2019年第5期746-752,共7页
目的:评价雷公藤多苷(multi-glycoside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GTW)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logy,IMN)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 目的:评价雷公藤多苷(multi-glycoside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GTW)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logy,IMN)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雷公藤多苷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RCT研究论文。结果:共纳入10篇RCT和CCT文献,共577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Meta分析显示雷公藤多苷治疗组(GTW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提高IMN的完全缓解率(RR=1. 60,95%CI=1. 31~1. 95,P <0. 01),而总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 42,95%CI=1. 66~1. 74,P <0. 01)。剔除3篇随访时间小于36周的研究,完全缓解率较前无明显变化(RR=1. 45,95%CI=1. 15~1. 82,P <0. 01)。GTW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GTW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肝功能恶化、消化道症状、月经紊乱。结论:就治疗IMN而言,相较于其他类药物,雷公藤多苷的完全缓解率要更高,并且达到完全缓解率的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特发性膜性肾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芪地固肾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高海娟 雷根平 +1 位作者 李静静 董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芪地固肾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IMN患者141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西药组(西药标准疗法)、中西药结合组(芪地固肾方+西药标... 目的:回顾性分析芪地固肾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IMN患者141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西药组(西药标准疗法)、中西药结合组(芪地固肾方+西药标准疗法)和中药组(芪地固肾方)3组各47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西药结合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72.34%、68.09%高于中药组,治疗12个月时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8个月后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75.76%、78.72%高于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在治疗12个月和18个月后较西药组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减少中医证候积分上更具优势。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复发率更低,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地固肾方能提高IMN缓解率,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复发率上更具优势,远期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地固肾方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中医药疗法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联合营养性维生素D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18
作者 曾媛媛 叶琨 +2 位作者 廖鑫 邓梅秋 罗晓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11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VDRA)联合营养性维生素D(NVD)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IMN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初发IMN且伴25-羟基维生素D[25(OH)D]<75 nmo... 目的观察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VDRA)联合营养性维生素D(NVD)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IMN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初发IMN且伴25-羟基维生素D[25(OH)D]<75 nmol/L患者60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的意愿将其分为VDRA组(34例)和VDRA联合NVD组(26例)。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的25(OH)D、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p)、白蛋白(ALB)、肌酐(Cr)、估算肾小球过滤率(eGF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钙(Ca)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后,两组25(OH)D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VDRA联合NVD组较VDRA组更显著(P<0.05)。在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VDRA联合NVD组25(OH)D水平高于VD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VDRA联合NVD组和VDRA组的24h up均呈下降趋势,且VDRA联合NVD组变化更显著(P<0.05)。VDRA联合NVD组ALB呈上升趋势,TC呈下降趋势,但VDRA组变化不大,两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RA联合NVD组和VDRA组Cr、Ca呈上升趋势,eGFR呈下降趋势,两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水平在治疗期间变化不大(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复发病例。在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VDRA联合NVD组的总缓解率均高于VD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RA组在治疗期间出现乏力21例,VDRA联合NVD组有7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RA联合NVD治疗IMN可有效降低患者24h up,提高25(OH)D水平,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独VDRA治疗方案,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营养性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 25-羟基维生素D
下载PDF
超声透入膜肾地龟汤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低、中风险)脾肾气虚兼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孙雪艳 刘志强 +2 位作者 孟元 张康 赵文景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41-5645,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透入膜肾地龟汤治疗低、中风险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IMN(低、中风险)脾肾气虚兼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最终每组29例患者完成全部研究。... 目的:评价超声透入膜肾地龟汤治疗低、中风险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IMN(低、中风险)脾肾气虚兼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最终每组29例患者完成全部研究。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于双肾俞穴予超声透入膜肾地龟汤/安慰剂耦合贴片,每次30 min,隔日1次。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血白蛋白(Alb)、总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清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8周后24hUTP、PLA2Rab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Alb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UTP、PLA2Rab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LA2Rab转阴率、血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超声透入膜肾地龟汤对IMN(低、中风险)脾肾气虚兼血瘀证患者具有降低尿蛋白和PLA2Rab滴度,升高血浆Alb的肾脏保护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超声透药 血清磷脂酶A2受体抗体 中药外治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温阳活血利水方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足细胞的影响
20
作者 薛雪 吴健 +2 位作者 付彤飞 谭瑶 袁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3-608,共6页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利水方药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PHN)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并探讨该方药的疗效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HN模型组、温阳活血利水组、他克莫司组,每组15只。以尾静脉注射Anti-Fx1A血清法构建IMN模...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利水方药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PHN)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并探讨该方药的疗效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HN模型组、温阳活血利水组、他克莫司组,每组15只。以尾静脉注射Anti-Fx1A血清法构建IMN模型。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Klotho、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C6)、组织蛋白酶L(CatL)及其底物Synaptopodin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肾皮质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Rho)A、Rho关联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1与ROCK2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皮质磷酸化LIM结构域激酶p-LIMK1、磷酸化后p-cofilin蛋白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及电子致密物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干预4周后PHN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肾小球Klotho及Synaptopodin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RhoA、ROCK1、ROCK2活性显著升高(P<0.01),TRPC6、CatL、p-LIMK1/LIMK1及p-cofilin/cofilin表达显著上调(P<0.01);足细胞足突弥漫性融合,足细胞下电子致密物沉积。与PHN模型组比较,干预4周后温阳活血利水组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24h尿蛋白定量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肾小球Klotho及Synaptopodin表达显著上调(P<0.01),RhoA、ROCK1、ROCK2活性显著下降(P<0.01),TRPC6、CatL、p-LIMK1/LIMK1与p-cofilin/cofilin表达显著下调(P<0.01);足突融合改善,足细胞下电子致密物沉积减轻。结论:Klotho/TRPC6/CatL/Synaptopodin/RhoA/ROCK/LIMK/cofilin信号通路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IMN的发病过程;温阳活血利水方药能够减少IMN大鼠蛋白尿,调整足细胞形态,其作用机制或与调控该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活血利水方 特发性膜性肾病 机制 足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