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loring the Abnormal Brain Regions and Abnormal Functional Connections in SZ by Multiple Hypothesis Testing Technique
1
作者 Lan Yang Shun Qi +1 位作者 Chen Qiao Yanmei Kang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0年第10期215-237,共23页
Schizophrenia(SZ)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ntal diseases.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abnormal social behavior and inability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real things.In recent years,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ec... Schizophrenia(SZ)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ntal diseases.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abnormal social behavior and inability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real things.In recent years,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echnique has been popularly utilized to study SZ.However,it is still a great challenge to reveal the essential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MRI data.In this paper,we proposed a biomarker selection approach based on the multiple hypothesis testing technique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Z and healthy controls by using both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MRI data,in which biomarkers represent both abnormal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d abnormal brain regions.By implementing the biomarker selection approach,six abnormal brain regions and twenty-three abnorm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the brains of SZ are explored.It is discovered that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the significantly reduced gray matter volum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limbic lobe and the basal ganglia,and th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gray matter volume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frontal gyrus.Meanwhile,it is revealed that the significantly strengthened connections are those between the middle frontal gyrus and the superior occipital gyrus,the superior occipital gyrus and the middle occipital gyrus as well as the middle occipital gyrus and the fusiform gyrus,and the rest connections are significantly weak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hypothesis testing SCHIZOPHRENI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bnormal brain regions abnorm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下载PDF
Discoloration Range and Shroud Image Depth Values Cannot Be Satisfied by the Same Proton Energy
2
作者 Giovanni Fazio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3年第8期1224-1232,共9页
The radiative hypothesis has been revisited showing other characteristics, produced by the protons used as dyes in total disagree with the ones of the Body Image that appears on the Shroud of Turin. Our investigations... The radiative hypothesis has been revisited showing other characteristics, produced by the protons used as dyes in total disagree with the ones of the Body Image that appears on the Shroud of Turin. Our investigations highlight that for the protons to reach 3.7 cm in air, the distance that measures the range of discoloration effects, must be emitted with an energy of about 1.5 MeV using Wilson and Brobeck’s empirical formula and 1.35 MeV using Bethe’s. This last formula provides a result closer to reality. Bethe shows that the penetration depth is greater than that calculated empirically. Such a value of proton energy (1.35 MeV) makes it possible to satisfy the discoloration effects range for the Shroud but it is incompatible with a depth of penetration in linen that is only 200 nm. Moreover, using the same subatomic particles, we obtained on the colored linen a distribution of energy represented by regression but not linear. Thus, also the possible I(z) correlation, between color intensity and body-sheet distance, which should be due to the oxidizing action of protons, does not agree with that extracted from the Shroud of Tur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oud of Turin Body image Formation Radiative hypothesis Proton Model Discoloration Effects Range
下载PDF
Abou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Turin Shroud Body Image
3
作者 Giovanni Fazio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4年第11期3308-3315,共8页
After almost fifteen years, we remind our fellow scientists of the Stochastic process, a natural mechanism for obtaining the Shroud Body Image. The above process is considered the only source of energy present in an a... After almost fifteen years, we remind our fellow scientists of the Stochastic process, a natural mechanism for obtaining the Shroud Body Image. The above process is considered the only source of energy present in an ancient tomb: the thermal one emitted by the corpse of Jesus Christ. It, for all corpses, is notoriously so weak that the only process that could be triggered is the Stochastic one. However, the best-known expert scientists in the Shroud of Turin investigation did not take this model into account, even if it guaranteed a latent image, typical of the Stochastic process, and a fibrils distribution as appears on the Shroud surface. The above scientists and many others had already chosen the Radiative hypothesis, which is based on the emission of radiation (Ultraviolet) and nuclear particles (Protons and Neutrons) by the corpse of Jesus Christ. These emissions are impossible;conversely, if they were true, we would have to talk about miracles. Today, after four decades, it would be appropriate to accept that the Radiative hypothesis (which in the Turin Shroud case becomes a miraculous hypothesis) cannot be in line with both Physics and Theology. We think that we should all be more fiscal when we judge our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in Shroud image Formation Thermal Energy Stochastic Process Protons UV Radiations Neutrons Radiative hypothesis
下载PDF
面向异构图像压缩感知的阶数自适应多假设重构
4
作者 郑颙铣 刘浩 +1 位作者 燕帅 陈根龙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2-310,共9页
大数据时代到来,使得图像传感应用面临大维度处理与大容量传输的挑战,压缩感知技术及相关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问题。然而,现有压缩感知算法存在对异构图像集泛化性不足的问题,需要为此类图像集设计高泛化性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因... 大数据时代到来,使得图像传感应用面临大维度处理与大容量传输的挑战,压缩感知技术及相关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问题。然而,现有压缩感知算法存在对异构图像集泛化性不足的问题,需要为此类图像集设计高泛化性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因此,基于泛化性较高的多假设预测机制,提出一种阶数自适应多假设重构算法。首先通过窗口自适应线性预测器对各块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获得的相关性指标,改变多假设搜索窗口的大小,并依据相似度对搜索窗口内的预测块进行排序,结合自适应的搜索窗口挑选不同数量的高相似预测块,生成多假设预测的重构图像。选取自然图像集以及X光胸片和脑磁两个异构图像集进行实验,在不同采样率下对比所提算法与传统的多假设压缩感知重构算法以及两种新近提出的基于多假设预测的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提升。在自然图像集下,相比两种新近提出的基于多假设预测的重构算法,所提算法保持了一定的恢复质量,且运行时间分别减少了17.5%,28.7%。此外,相比两种新近提出的算法,在胸片图像集下,所提算法分别获得了1.16 dB,1.43 dB的平均PSNR提升,以及36.1%,21.5%的平均运行时间减少;在脑磁图像集下,所提算法分别获得了1.64 dB,1.97 dB的平均PSNR提升,以及平均28.6%,26.1%的运行时间减少。整体而言,所提算法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较高的恢复质量,综合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重构 多假设预测 线性预测器 阶数自适应 异构图像集
下载PDF
一种基于视觉的道路检测算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明昊 杨文杰 +1 位作者 任明武 杨静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704-1706,共3页
计算机视觉导航使移动机器人可以工作于复杂环境中,而道路检测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针对道路的多样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稳健的道路检测算法。依据道路特征把图像分为3组区域:路、非路和不确定区域,然后对难以判断的不确定区域... 计算机视觉导航使移动机器人可以工作于复杂环境中,而道路检测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针对道路的多样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稳健的道路检测算法。依据道路特征把图像分为3组区域:路、非路和不确定区域,然后对难以判断的不确定区域使用假设检验的策略,依据道路的形状、路宽和面积信息综合判断,把不确定区域合并到路或者非路区域,从而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道路。该算法已经在移动机器人-ATRV上测试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检测 图像分割 假设检验 视觉导航
下载PDF
加入空间纹理信息的遥感图像道路提取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建华 秦其明 +2 位作者 高中灵 叶昕 孟晋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3-156,共4页
由于道路与建筑物等其他不透水层存在光谱相似性,导致仅利用光谱信息进行道路提取的效果不佳.本文针对高等级城市道路目标,提出了一种加入空间纹理信息的遥感图像道路提取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计算,提取图像空间纹... 由于道路与建筑物等其他不透水层存在光谱相似性,导致仅利用光谱信息进行道路提取的效果不佳.本文针对高等级城市道路目标,提出了一种加入空间纹理信息的遥感图像道路提取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计算,提取图像空间纹理信息,并将其加入到原始光谱波段中;其次,通过建立知识模提取假设道路段,并对提取结果进行假设验证;最后,采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验证后的结果进行后处理.以空间分辨率为0.1m的航空影像为数据源,对本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空间纹理信息的遥感图像道路提取精度总体达到88%,比不加入空间纹理的提取精度要提高约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纹理信息 MORAN指数 图像处理 假设验证 道路提取
下载PDF
烟幕透过率分布的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友金 卢毅 +1 位作者 李楠 张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4期442-447,共6页
烟幕状态在空间具有渐变性,不会有突变,因此假设热像仪探测器平面的小区域内各探测器单元所接收到的辐射中由各自对应的烟幕单元所做的贡献相等,称之为"烟幕均匀性假设"。同理可以做出"大气均匀性假设"、"环... 烟幕状态在空间具有渐变性,不会有突变,因此假设热像仪探测器平面的小区域内各探测器单元所接收到的辐射中由各自对应的烟幕单元所做的贡献相等,称之为"烟幕均匀性假设"。同理可以做出"大气均匀性假设"、"环境均匀性假设"以及"热像仪自身辐射干扰均匀性假设"。分析了热像仪在烟幕遮蔽前后所接收到的红外辐射的特点,并根据这些"均匀性假设",推导出烟幕透过率的计算公式,就影响烟幕透过率测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一种用来测量烟幕透过率分布的实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幕 透过率分布 热像仪 均匀性假设
下载PDF
SAR变化检测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富龙 张红 王超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7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是很好的变化检测信息源,研究SAR图像变化检测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介绍了SAR变化检测的整个流程——数据预处理、变化检测算法、检测后处理及变化检测算法评价。为了方便算法...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是很好的变化检测信息源,研究SAR图像变化检测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介绍了SAR变化检测的整个流程——数据预处理、变化检测算法、检测后处理及变化检测算法评价。为了方便算法设计者,分门别类地阐述了变化检测算法的主要方法及核心决策规则,包括差值法、统计假设检验法、预测模型、相干模型;并对每种方法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针对SAR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对将来SAR变化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给予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变化检测 差值影像 统计假设检验 预测模型 相干模型
下载PDF
基于区域特征的自适应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郑南宁 刘健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98-101,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以图像统计假设模型和系统条件熵相结合的自适应图像分割新方法,该方法能依据图像统计特性自适应地改变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权值,解决了传统图像分割方法所存在参数需要人工调整、无法获得最优解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一种以图像统计假设模型和系统条件熵相结合的自适应图像分割新方法,该方法能依据图像统计特性自适应地改变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权值,解决了传统图像分割方法所存在参数需要人工调整、无法获得最优解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复杂图像的分割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假设模型 条件熵 特征映射
下载PDF
多径环境下的无源分布式孔径雷达成像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玲 卜晓楠 +1 位作者 庞铄 伍少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7,共7页
研究多径环境下分布式孔径无源雷达成像方法,首先针对分布式孔径探测,给出一种新的无源雷达回波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复杂的多径散射环境,而且不需要已知发射源信息。然后研究一种基于二元假设检验的成像方法,依据最大信噪比原则构造检验... 研究多径环境下分布式孔径无源雷达成像方法,首先针对分布式孔径探测,给出一种新的无源雷达回波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复杂的多径散射环境,而且不需要已知发射源信息。然后研究一种基于二元假设检验的成像方法,依据最大信噪比原则构造检验统计量,该统计量依赖于空间位置信息,通过对成像区域中的每个位置进行检测,可实现空间分辨,获得成像结果。接着详细分析该方法在多径散射环境中的性能,并在模拟多径环境中采用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对成像方法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空间可分辨的检验统计量形成图像可以正确重建目标,并且可利用多径效应进行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雷达 成像 二元假设检验 分布式孔径 多径
下载PDF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序列图像中小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红艳 吴成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43-948,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序列图像中低信噪比(<2dB)小目标的算法。采用小波滤波器对每帧图像滤波,提高目标的信噪比,降低了低信噪比小目标检测算法的运算量;采用固定长度的假设检验算法,生成起始航迹,有效地避免航迹的漏检;采用截断... 该文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序列图像中低信噪比(<2dB)小目标的算法。采用小波滤波器对每帧图像滤波,提高目标的信噪比,降低了低信噪比小目标检测算法的运算量;采用固定长度的假设检验算法,生成起始航迹,有效地避免航迹的漏检;采用截断序贯似然比检验,形成确认航迹。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此算法,可快速实现信噪比小于2dB的小目标(2×2)的检测与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图像 小目标检测 小波变换
下载PDF
SAR图像分辨率的统计判别准则 被引量:6
12
作者 冉承其 朱炬波 王正明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7,66,共6页
提出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分辨率的统计判别准则。经典的瑞利分辨准则是一个基于人类视觉感知的分辨准则,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在SAR图像应用中也存在两个严重问题:没有体现噪声对成像系统分辨能力的影响;没有考虑利用复图像来分辨目... 提出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分辨率的统计判别准则。经典的瑞利分辨准则是一个基于人类视觉感知的分辨准则,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在SAR图像应用中也存在两个严重问题:没有体现噪声对成像系统分辨能力的影响;没有考虑利用复图像来分辨目标;这些不足限制了SAR图像的应用效能。通过对分辨性能的分析,认为SAR图像的目标分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假设检验问题,进而建立了分辨的假设检验模型,提出了SAR图像分辨率的统计判别准则。分别针对功率图像和复图像的目标分辨,得到了明确的分辨率与信噪比的关系、分辨率与目标相对相位的关系这两个主要结论。这些结果对于SAR系统设计、SAR图像超分辨处理及SAR图像应用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分辨率 瑞利准则 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 信噪比
下载PDF
认知老化与脑:HAROLD模型之争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艳 王大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91,共6页
HAROLD模型(Hemispheric Asymmetry Reductionin Older Adults)是指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完成某些认知任务时大脑激活呈现出非对称性减弱的现象。该模型自提出以来就引发了很多质疑和研究,近几年来又有一系列的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提供... HAROLD模型(Hemispheric Asymmetry Reductionin Older Adults)是指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完成某些认知任务时大脑激活呈现出非对称性减弱的现象。该模型自提出以来就引发了很多质疑和研究,近几年来又有一系列的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提供了支持该模型的证据,它们包括记忆研究领域、抑制研究领域、语言认知研究领域、感觉动作研究领域和脑神经研究领域。同时也存在明显不支持该模型的研究证据,主要体现为对补偿说的批驳。通过对支持该模型和不支持该模型两方面脑成像研究成果的文献分析,发现HAROLD模型可能是一个任务特异性模型;除补偿说之外,还有其他可能的观点能够解释功能性脑成像的年龄差异;对脑激活定义的进一步明确化有助于澄清相关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老化 HAROLD 补偿说 脑成像
下载PDF
基于改进OMP的超宽带穿墙雷达稀疏成像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晋良念 钱玉彬 +2 位作者 申文婷 刘琦 张燕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5-139,共5页
在超宽带穿墙雷达成像应用中,压缩感知理论应用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稀疏成像。但这必须建立在目标恰好落在预设网格点的前提条件下,一旦目标偏离预设网格点,目标像会发生偏移,甚至还会产生虚假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梯度优化的贝叶斯假设检... 在超宽带穿墙雷达成像应用中,压缩感知理论应用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稀疏成像。但这必须建立在目标恰好落在预设网格点的前提条件下,一旦目标偏离预设网格点,目标像会发生偏移,甚至还会产生虚假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梯度优化的贝叶斯假设检验正交匹配追踪(GBTOMP)稀疏成像方法。该方法以传统正交匹配追踪(OMP)为基础,从预设网格点空间位置出发,以梯度优化的最速上升方法搜索到目标真实空间位置,并由此修正模型中的感知矩阵,再利用修正后的感知矩阵恢复目标散射系数。考虑到正交匹配追踪会带来冗余下标,利用贝叶斯假设检验设置一个合适的门限去冗余以保证目标真实像的准确恢复。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校正了目标偏离预设网格所带来的模型误差,稀疏成像效果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穿墙雷达成像 偏离网格 修正正交匹配追踪 贝叶斯假设检验
下载PDF
基于历史分类加权和分级竞争采样的多视角主动学习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拓中 安鹏 宋加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3,共8页
多视角主动学习是一种相比于传统主动学习能够取得更大程度版本空间缩减的技术,已被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大数据分析中.本文针对现有的多视角主动学习算法在分类假设生成和采样策略中存在的不足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本文将Boosting思... 多视角主动学习是一种相比于传统主动学习能够取得更大程度版本空间缩减的技术,已被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大数据分析中.本文针对现有的多视角主动学习算法在分类假设生成和采样策略中存在的不足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本文将Boosting思想应用到多视角主动学习框架中,通过将历史上各次查询得到的分类假设进行加权式投票来实现每次查询后分类假设的强化;与此同时,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分级竞争采样策略,当分类争议样本规模较大时通过无监督谱聚类获得上述样本的空间分布描述,并在各个聚类中结合样本的分类不确定度和冗余度信息通过二次规划求解以获得可靠的批处理采样.为了证明上述改进的有效性,本文将多视角主动学习应用到图像分类领域中,并通过基于不同图像特征的视角来分别生成相应的分类假设.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点改进策略不仅均有助于提升多视角主动学习的性能,而且基于上述不同视角随机组合的多视角主动学习方法相比于经典的单视角主动学习算法能够更快地实现收敛并达到较高的场景分类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主动学习 分类器集成强化 分级竞争采样 图像分类
下载PDF
SAR图像中道路自动提取的不确定性与仿真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锋 陈映鹰 +1 位作者 林怡 张绍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489-3493,共5页
详细分析了SAR图像道路自动提取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给出相应参数选取准则与提取性能评价。首先根据SAR图像中道路的典型特征建立起局部结构模型,然后针对SAR影像的统计特性,对模型中路体区域与两侧区域的均值比变量函数进行概率分... 详细分析了SAR图像道路自动提取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给出相应参数选取准则与提取性能评价。首先根据SAR图像中道路的典型特征建立起局部结构模型,然后针对SAR影像的统计特性,对模型中路体区域与两侧区域的均值比变量函数进行概率分析,由变量函数的参数不确定性分析得出合理的参数选择准则,再依照准则选取合适参数,据K-S假设检验理论对图像中道路点进行判定提取。经过不同参数提取方案的实验及结果评价验证了不确定性理论。参数选取准则可用于指导SAR图像道路自动提取,以更好服务于匹配制导,制图等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 不确定性 道路特征 假设检验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世亮 裘鉴卿 叶朝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69-1272,共4页
近年来,小波变换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分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小波变换的一些独特的性质使之非常适合于fMRI数据的处理。本文对基于小波变换的fMRI数据分析方法予以综述,指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分析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这类方... 近年来,小波变换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分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小波变换的一些独特的性质使之非常适合于fMRI数据的处理。本文对基于小波变换的fMRI数据分析方法予以综述,指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分析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这类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假设检验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血氧水平依赖 发现错误率
下载PDF
基于分形的图像场表达与图像处理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陶闯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7-112,T002,共7页
分形图像处理理论是一个尚未形成而又亟待研究的图像处理新理论。本文研究此理论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3-D自然景物表面2-D投影图像的分形投影关系;图像的分形场表达及其适宜性评价。文中以假设检验理论定量地分析了分形场表达的适宜... 分形图像处理理论是一个尚未形成而又亟待研究的图像处理新理论。本文研究此理论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3-D自然景物表面2-D投影图像的分形投影关系;图像的分形场表达及其适宜性评价。文中以假设检验理论定量地分析了分形场表达的适宜性,并提出以拟合度X^2检验法作为确定图像分形场无标度区间的统计量化指标。据此讨论了分形应用于图像处理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给出了分形在图像纹理分析、特征提取、目标探测和区域分割等领域中的应用。实验表明,分形图像处理开辟了图像处理研究与应用的一个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分维 图像场 图像处理 纹理
下载PDF
Naive Bayesian Classifier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陶建斌 舒宁 沈照庆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2期52-56,共5页
将Naive Bayesian Classifier(简单贝叶斯网络分类器)用于遥感影像的分类,并对其主要问题如特征选择和后验概率推理等展开研究。使用K2结构学习算法选出具有类别可分性的波段,进一步利用互信息测试对遥感波段之间的相关性做分析,去除冗... 将Naive Bayesian Classifier(简单贝叶斯网络分类器)用于遥感影像的分类,并对其主要问题如特征选择和后验概率推理等展开研究。使用K2结构学习算法选出具有类别可分性的波段,进一步利用互信息测试对遥感波段之间的相关性做分析,去除冗余信息。特征(波段)的条件独立性假设简化了联合概率的计算,以较小的计算代价获得后验概率。在此基础上,将Naive Bayesian Classifier用于多光谱和高光谱影像的分类,获得很好的性能和相当高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简单贝叶斯网络分类器 互信息 条件独立性假设 遥感影像 分类
下载PDF
高斯粒子PHD滤波的多个弱小目标TBD算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翠芸 曹潇男 +1 位作者 廖良雄 江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0-745,共6页
针对现有多个弱小目标检测前跟踪(track-before-detect,TBD)算法存在的跟踪精度低,算法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概率假设密度(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PHD)的TBD算法。所提算法通过高斯粒子滤波对PHD中的各高斯项进行... 针对现有多个弱小目标检测前跟踪(track-before-detect,TBD)算法存在的跟踪精度低,算法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概率假设密度(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PHD)的TBD算法。所提算法通过高斯粒子滤波对PHD中的各高斯项进行递归运算、进行多帧能量累积,并提取高斯项的均值为目标的状态,达到检测与跟踪多个弱小目标的目的。算法在随机集滤波框架下完成未知数目的多个弱小目标跟踪,不仅充分利用粒子滤波的非线性估计能力,同时避免了传统算法利用模糊聚类进行目标状态提取所带来的跟踪精度低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在降低算法复杂度的同时,对多个红外弱小目标具有更加良好的实时检测和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前跟踪 概率假设密度 高斯粒子滤波 红外图像 多目标跟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