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的直觉与审美境界——牟宗三心体论的拱心石 被引量:7
1
作者 尤西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9,共15页
道德意志自由本体能否"呈现",人对此本体是否具有"智的直觉",是20世纪新儒学理论代表牟宗三与康德对判的中心论题,也是牟宗三新儒学核心之心体论拱心石。这一争论聚焦于心体是否可能以"当下顿现"取代对... 道德意志自由本体能否"呈现",人对此本体是否具有"智的直觉",是20世纪新儒学理论代表牟宗三与康德对判的中心论题,也是牟宗三新儒学核心之心体论拱心石。这一争论聚焦于心体是否可能以"当下顿现"取代对未来的信仰。牟氏的心体圆顿缺乏实践中介而终究落实于心体自身的审美境界感,并以更为自觉、强烈的现代性时间观批判重构了康德判断力批判。牟氏道德哲学及中国传统心性之学的现代性意义实质是美学性的。牟宗三哲学的美学性质是超出牟氏儒家伦理本位情结并被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与中国美学史均忽视的一大课题。牟氏坚持道德心体超出审美境界的本体"呈现"与"直觉",实际突破了通常囿于艺术形式美与情趣生活美的美学视域而凸显出作为伦理行动的美。牟氏的道德理想主义心体论复现并发展了作为中国儒家美学深层代表的伦理行动美,而中国美学研究长期以道家美学及艺术学研究为主干。牟氏围绕伦理审美境界对心体意向宏大而精微的研究,客观上为20世纪中国美学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并成就了一种根基于中国传统的元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心体论 道德本体 审美境界 新儒家 圆善
下载PDF
关于生态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2-36,共5页
生态审美观的建构是以对“生态”的理解为前提的,我们认为“生态”不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也不是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生态和环境不同,环境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术语,是主客分离的二元对立的产物;生态则更多地体现为相互依存的整... 生态审美观的建构是以对“生态”的理解为前提的,我们认为“生态”不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也不是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生态和环境不同,环境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术语,是主客分离的二元对立的产物;生态则更多地体现为相互依存的整体化的系统联系,所以“生态”是指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在”的诗意的存在方式。生态美学是对人类生态审美观念反思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停留在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等具体层面上,生态美学研究首先是关于自然美的存在状态或者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其次生态美学研究还应该包括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化问题,让人们告别“祛魅”的世界,重新回到人类栖居的“诗意”的大地上。生态学虽然是从生物学发展而来的,但是我们在生态美学的研究中不能用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等的科学方法。同样,在生态美学研究中我们也不能把认识论作为生态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因为生态不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概念,而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所以,在对生态美学的研究中,其研究方法应该建立在本体论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生态美学应该以本体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生态美学 本体论 悬设
下载PDF
意识形态的想象性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飞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11-116,共6页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想象性表述理论、马歇雷的想象性解决理论、伊格尔顿的想象性生产理论以及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调和理论实际上是同根同源的,它们的共同源头就是马克思于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四个关于意识形态...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想象性表述理论、马歇雷的想象性解决理论、伊格尔顿的想象性生产理论以及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调和理论实际上是同根同源的,它们的共同源头就是马克思于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四个关于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对象之间的想象性关系的理论互相联系,但又存在一些差异,因而也就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内部的不同形态。意识形态的想象性功能以表意的需要为逻辑起点,以符号意义的传达为逻辑生成,具备了主体间性的特质,同时又在发生学意义上构成了对西方美学传统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想象性 功能 马克思主义文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 符号意义 政治无意识 阿尔都塞
下载PDF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论”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苏淮 《南昌高专学报》 2005年第2期1-6,共6页
意境理论虽然不是王国维首先提出的,但毕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境界理论。王国维的"境界论"包含三层不同含义:一是作为对艺术审美本体的概括,用来说明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二是用来指示诗词中描绘的景物、... 意境理论虽然不是王国维首先提出的,但毕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境界理论。王国维的"境界论"包含三层不同含义:一是作为对艺术审美本体的概括,用来说明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二是用来指示诗词中描绘的景物、景象;三是用来描绘人的心理体验。作为审美本体的"境界"又可分为三对范畴:常人之境界与诗人之境界;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一般认为同属于艺术本体论的"隔"与"不隔",实际上是从风格的角度入手来判断诗词优劣的标准,而不是艺术审美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境界 艺术审美主体 本体论 创作论 中国 文学研究
下载PDF
身体的主体间性及其批判——“四象论”与身体美学的现象学系列研究之一 被引量:1
5
作者 曾仲权 《阴山学刊》 2015年第3期45-49,共5页
现象学的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建立在身体的结对、联想、同感、共现、体现、统觉的基础上。然后从现象学的主体间性对身体进行考察,发现胡塞尔主体间性论述以身体为基础,主体间性下的身体是生活世界中的身体,具有平等性、伦理性、情感... 现象学的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建立在身体的结对、联想、同感、共现、体现、统觉的基础上。然后从现象学的主体间性对身体进行考察,发现胡塞尔主体间性论述以身体为基础,主体间性下的身体是生活世界中的身体,具有平等性、伦理性、情感性、群体性。反观当下语境,世界已由前科学的生活世界、科学的观念世界变为间象世界,主体间性维度下间象世界中的身体呈现出新的特点,即是:一、间象身体与以直象身体在场的本象身体之间的交互主体性;二、间象世界中的间象身体之间的交互主体性。间象世界中的身体因此丧失了平等性、伦理性、情感性,也就丧失了伦理美、情感美,以主体间性为基础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世界中的身体被遗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美学 现象学 主体间性 本象身体 直象身体 间象身体 想象身体 间象世界
下载PDF
之于音乐学范畴与音乐史进程中的三个学科问题(下)
6
作者 韩锺恩 《音乐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28-34,M0002,M0003,共9页
本文以经典话语作为导引,就音乐美学之于音乐学范畴与音乐史进程中的艺术学问题、美学问题、哲学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音乐学 音乐史 音乐美学 抽象的纯粹的形式语言 感性经验本体 想象作为超结构性结构
下载PDF
“本体探寻”与“艺术实践”的合一——冯中一新时期以来的诗歌理论
7
作者 马春光 《写作》 2023年第6期37-43,共7页
冯中一新时期以来的诗学研究涉及新诗的审美本体研究、诗歌创作论、诗歌鉴赏论、诗歌现象解读、诗人个案研究等多个方面,彰显出“本体探寻”与“艺术实践”合一的理论品格。他在新时期的时代转捩点中恢复现代诗的本体研究,召唤诗歌的审... 冯中一新时期以来的诗学研究涉及新诗的审美本体研究、诗歌创作论、诗歌鉴赏论、诗歌现象解读、诗人个案研究等多个方面,彰显出“本体探寻”与“艺术实践”合一的理论品格。他在新时期的时代转捩点中恢复现代诗的本体研究,召唤诗歌的审美本体和艺术自觉,重新激活诗歌研究的内部活力。冯中一的诗歌理论带有强烈的实践性品格,他置身于1980年代的诗歌现场,深度参与并推进了当代诗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以超前的艺术视野和洞察力预示了1990年代诗歌的艺术征兆和创作手法。冯中一新时期以来的诗学研究是当代新诗研究历史进程中价值观与方法论转型的重要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中一 诗歌理论 审美本体 批评实践
下载PDF
《瓦尔登湖》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观
8
作者 张佳秋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43-47,共5页
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观为出发点审视《瓦尔登湖》,其自然美景的描写即真理的自行置入和显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借助自然美景以及想象揭示生活中的真理是《瓦尔登湖》的文学特色,而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观为出发点审视《瓦尔登湖》,其自然美景的描写即真理的自行置入和显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借助自然美景以及想象揭示生活中的真理是《瓦尔登湖》的文学特色,而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作品的最终目的。书中感性的生活真理与形而上学的抽象真理存在诸多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存在论美学观 自然美景 生活真理 想象
下载PDF
“意象美学”的现代形态——论叶朗的美学本体论 被引量:9
9
作者 邹其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4-107,112,共5页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基本的和核心的范畴,同时又是中国传统审美创造和鉴赏的基本思维模式。以“意象”为本体的美学思想在中国一直占主导地位。现代形态的“意象美学”建构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在当代的重要价值显现,也是...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基本的和核心的范畴,同时又是中国传统审美创造和鉴赏的基本思维模式。以“意象”为本体的美学思想在中国一直占主导地位。现代形态的“意象美学”建构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在当代的重要价值显现,也是叶朗在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中所做出的一种价值选择,更是叶朗在长期的美学思运中对美学本体论的一种中国式的读解。叶朗以其独特的美学之思,尤其是他那独树一帜的极富民族性更具时代意义的“意象”论美学,越来越为学界所关注和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朗 意象美学 美学本体论 现代形态
下载PDF
比较美学:“本质主义”崩溃后的路向——岩城见一教授访谈-对谈录 被引量:1
10
作者 岩城见一 王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57-66,共10页
在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后 ,形形色色的“本质主义”遮蔽了对艺术理解的多样性的事实昭然若揭。文艺复兴以后的“透视法”就是逐渐被构成主义构成的一个“本质主义”。比起帕诺夫斯基和冈布里奇 ,艺术理论家布里秋鲜为人知 ,但是他的“A... 在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后 ,形形色色的“本质主义”遮蔽了对艺术理解的多样性的事实昭然若揭。文艺复兴以后的“透视法”就是逐渐被构成主义构成的一个“本质主义”。比起帕诺夫斯基和冈布里奇 ,艺术理论家布里秋鲜为人知 ,但是他的“A -U关系理论” ,使超越“透视法”这一“本质主义”成为可能。“本质主义”崩溃后的 2 1世纪“比较美学”要致力于总结人类开放的想象经验 ,充分认识那些不能仅仅在语言意义上理解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美学 语言论转向 本质主义 构成主义 想象经验 表现形式 'A-U关系理论' 文艺理论
下载PDF
谈诸葛亮审美意象的特性
11
作者 张书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2-64,共3页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罗贯中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感情而塑造的千古英雄。文章运用审美意象的理论分析诸葛亮的感知性、想象性、悲剧性。
关键词 诸葛亮 审美意象 特性 《三国演义》 感知性 想象性 悲剧性 小说创作
下载PDF
之于音乐学范畴与音乐史进程中的三个学科问题(上)
12
作者 韩锺恩 《音乐文化研究》 2021年第1期7-14,M0002,共9页
本文以经典话语作为导引,就音乐美学之于音乐学范畴与音乐史进程中的艺术学问题、美学问题、哲学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音乐学 音乐史 音乐美学 抽象的纯粹的形式语言 感性经验本体 想象作为超结构性结构
下载PDF
对文学本质的再思考——以韦勒克《文学理论》为研究对象
13
作者 宋涛 皮云利 《安顺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1-55,共5页
韦勒克主要从文学语言、想象、审美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学的本质。他先是对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不同进行了区分,以文学语言的特质体现文学的本质,继而指出以想象为标准能够界定文学与非文学的范围,最后提到文学应兼具审美快感与审美价... 韦勒克主要从文学语言、想象、审美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学的本质。他先是对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不同进行了区分,以文学语言的特质体现文学的本质,继而指出以想象为标准能够界定文学与非文学的范围,最后提到文学应兼具审美快感与审美价值。韦勒克重视“文学性”,因此,他对文学本质的探讨立足于文学内部,但实际上,韦勒克也关注到了文学与外部因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质 韦勒克《文学理论》 文学语言 想象 审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