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新素抑制人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抗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舒赛男 方峰 董永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67-970,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大蒜新素对人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抗原 (HCMVIEA)的抑制作用 ,探讨大蒜新素体外对HCMV感染的预防、阻断和治疗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形态观察和MTT比色法检测大蒜新素的细胞毒性。以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和比较大蒜... 目的 :通过研究大蒜新素对人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抗原 (HCMVIEA)的抑制作用 ,探讨大蒜新素体外对HCMV感染的预防、阻断和治疗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形态观察和MTT比色法检测大蒜新素的细胞毒性。以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和比较大蒜新素不同剂量 ,不同处理时间 (2 4 ,4 8,72 ,96h)以及病毒感染不同阶段 (病毒吸附前、吸附时和吸附后 )应用大蒜新素时HCMVIE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对大蒜新素的最大耐受浓度为 9.6 0mg·L-1。病毒吸附后持续用药可显著抑制HCMVIEA的表达 ,用药 72hHCMVIEA抑制率达 89.3% ;大蒜新素预处理细胞后感染病毒 ,HCMVIEA抑制率为 2 8.6 % ;药物与病毒吸附同时应用 ,即刻早期抗原 (IEA)抑制率仅为 10 .3%。结论 :大蒜新素体外持续用药可显著抑制HCMVIEA的表达 ;其预防作用较弱 ;即时抑制效应不明显。大蒜新素对IEA表达的明显抑制可能是大蒜新素抗HCMV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新素 人巨细胞病毒 即刻早期抗原 表达 实验研究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奶牛温氏附红细胞体抗原特性研究
2
作者 张富梅 赵月兰 +2 位作者 秦建华 左玉柱 张宁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2期34-36,共3页
研究目的为制备E.wenyoni特异性诊断抗原及研制高效附红细胞体疫苗提供基础进行试验;方法从自然感染温氏附红细胞体(E.wenyoni)的牛血液中纯化附红细胞体后,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分析E.wenyoni抗原蛋白组分;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 研究目的为制备E.wenyoni特异性诊断抗原及研制高效附红细胞体疫苗提供基础进行试验;方法从自然感染温氏附红细胞体(E.wenyoni)的牛血液中纯化附红细胞体后,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分析E.wenyoni抗原蛋白组分;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E.wenyoni全蛋白分子量范围为24kD ̄150kD,主要的9种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41.34kD,107.27kD,86.03kD,68.05kD,56.21kD,44.30kD,32.99kD,28.89kD,24.59kD;免疫印迹筛选出3特异性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47.31kD,49.03kD,35.72kD;结论E.wenyoni主要由九种类抗原蛋白组成,3种特异性蛋白质,可作为E.weny-oni特异性诊断抗原及附红细胞体疫苗的保护性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温氏附红细胞体 抗原 SDS-PAGE 免疫印迹
下载PDF
弥漫型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文博 林锦镛 +1 位作者 陈松 李恩江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弥漫型脉络膜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19例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中11例弥漫型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中10例因视力丧失或眼痛就诊,1例外地医院诊断Coats病,继发性青光眼和眼球萎... 目的观察弥漫型脉络膜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19例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中11例弥漫型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中10例因视力丧失或眼痛就诊,1例外地医院诊断Coats病,继发性青光眼和眼球萎缩要求眼球摘除。临床诊断脉络膜肿物或黑色素瘤8例,绝对期青光眼2例,Coats病、眼球萎缩1例。眼球摘除9例,眼球摘除和眶内肿物切除2例。应用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增生情况。结果11例弥漫型脉络膜黑色素瘤均为基底广泛的扁平状肿物。肿瘤基底直径12~20mm,厚度2~4mm。混合细胞型9例,上皮样细胞型1例,坏死型1例。瘤细胞侵犯巩膜7例、侵犯眶内3例,继发性青光眼7例。Ki-67阳性细胞7%~13%,平均阳性细胞9%,多分布于肿瘤基底部,上皮样瘤细胞的表达高于梭形瘤细胞。结论弥漫型脉络膜黑色素瘤具有特殊生长方式,早期临床诊断困难,有些病例容易诊断为其它脉络膜肿物或青光眼。由于肿瘤基底广泛,容易侵犯眶内和发生转移,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肿瘤/诊断 脉络膜肿瘤/病理学 黑色素瘤/病理学 KI-67抗原
原文传递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微流芯片检测人血小板抗原系统基因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卞茂红 刘淼 +3 位作者 杨鹏 黄建尧 许伟 刘淑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01-603,共3页
目的建立人血小板抗原(HPA)-2、4、5系统基因型的检测方法。方法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和微流芯片检测方法,通过设计9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在一个体系中同时扩增HPA-2、4、5系统特异性的目的基因片段,利用微流芯片快速检... 目的建立人血小板抗原(HPA)-2、4、5系统基因型的检测方法。方法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和微流芯片检测方法,通过设计9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在一个体系中同时扩增HPA-2、4、5系统特异性的目的基因片段,利用微流芯片快速检测HPA-2、4、5系统基因型;并把分型结果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35名健康单采血小板者进行HPA-2、4、5系统分型的结果为:33名为2a/2a型,2名为28/2b型;34名为4a/4a型,1名为4a/4b型;29名为5a/5a型,6名为,5a/5b型。未发现2b/2b、4b/4b及5b/5b纯合子个体。该结果与PCR-SSP方法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用于血小板血型抗原基因分型,尤其适合于大样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人血小板 聚合酶链反应 微流芯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