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agement of bile duct injuries combined with accessory hepatic duct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被引量:4
1
作者 Pei-Tu Ren Bao-Chun Lu +1 位作者 Jian-Hua Yu Xin Zh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34期12363-12366,共4页
Bile duct injuries(BDIs)are difficult to avoid absolutely when the biliary tract has a malformation,such as accessory hepatic duct.Here,we investigated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BDI combined with accessory hepatic... Bile duct injuries(BDIs)are difficult to avoid absolutely when the biliary tract has a malformation,such as accessory hepatic duct.Here,we investigated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BDI combined with accessory hepatic duct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e duct injuries Accessory hepatic duc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anagement strategies Hepatoenterostomy
下载PDF
Is there a place for endoscopic management in postcholecystectomy 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ies?
2
作者 Hong-Qiao Cai Guo-Qiang Pan +2 位作者 Shou-Jing Luan Jing Wang Yan Ji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4年第5期1218-1222,共5页
In this editorial we comment on the article by Emara et al published in the recent issue of th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Previously,surgery was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bile duct injuries(BDI).The tr... In this editorial we comment on the article by Emara et al published in the recent issue of th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Previously,surgery was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bile duct injuries(BDI).The treatment of BDI has advanced due to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nd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s.Endoscopic and percutaneous treatments have largely supplanted surgery as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most instances in recent years.Patient management,including the specific technique,is typically impacted by local knowledge and the kind and severity of the injury.Endoscopic therapy is a highly successful treatment for postoperative benign bile duct stenosis and offers superior long-term outcomes compared to surgical correction.Based on the damage features of BDI,therapeutic options include endoscopic duodenal papillary sphincterotomy,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and endoscopic biliary stent impla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cholecystectomy 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ies Endoscopic management Benign bile duct stenosis
下载PDF
Timing of surgical repair of bile duct injuries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 systematic review 被引量:2
3
作者 Patryk Kambakamba Sinead Cremen +1 位作者 Beat Möckli Michael Linecker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2年第2期442-455,共14页
BACKGROUND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bile duct injuries(BDIs)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is challenging and the optimal timing of surgery remains unclear.The primary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ystematically ... BACKGROUND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bile duct injuries(BDIs)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is challenging and the optimal timing of surgery remains unclear.The primary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evidence behind the timing of BDI repair after LC in the literature.AIM To assess timing of surgical repair of BDI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METHODS The MEDLINE,EMBASE,and The 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 were systematically screened up to August 2021.Risk of bias was assessed via the Newcastle Ottawa scale.The primary outcomes of this review included the timing of BDI repair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RESULTS A total of 439 abstracts were screened,and 24 studies were included with 15609 patients included in this review.Of the 5229 BDIs reported,4934(94%)were classified as major injury.Timing of bile duct repair was immediate(14%,n=705),early(28%,n=1367),delayed(28%,n=1367),or late(26%,n=1286).Standardization of definition for timing of repair was remarkably poor among studies.Definitions for immediate repair ranged from<24 h to 6 wk after LC while early repair ranged from<24 h to 12 wk.Likewise,delayed(>24 h to>12 wk after LC)and late repair(>6 wk after LC)showed a broad overlap.CONCLUSION The lack of standardization among studies precludes any conclusive recommendation on optimal timing of BDI repair after LC.This finding indicates an urgent need for a standardized reporting system of BDI repa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e duct injury Major bile duct injur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Surgical repair immediate repair Early repair Delayed repair Late repair Biliary re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of bile duct injury repair reporting
下载PDF
肝外胆管损伤即时修复新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朱黎庆 王钦尧 +3 位作者 张敏 曹伟家 曹亦军 黄毅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7-49,52,共4页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损伤即行修复术中新技术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肝外胆管损伤13例资料 ,其中 10例损伤发生于肝外近侧各段胆管。该 10例中除 1例左、右肝管汇合部“点状”损伤仅行局部吸引引流外 ,另 9例的处理中均采用由细...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损伤即行修复术中新技术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肝外胆管损伤13例资料 ,其中 10例损伤发生于肝外近侧各段胆管。该 10例中除 1例左、右肝管汇合部“点状”损伤仅行局部吸引引流外 ,另 9例的处理中均采用由细线稀疏缝合、短期胆管内支撑 ,以及局部持续吸引引流组成的“技术链” ;13例中另 3例均为胆道探条致胆总管远端穿通伤 (PIDC) ,该 3例均行Oddi’s括约肌成形术 (OSP) ,并经壶腹部直视下缝合戳孔 (SHDC)。结果 :肝外近侧胆管损伤的 10例 ,术后均无胆瘘及胆道狭窄等近、远期并发症发生。在并发PIDC的 3例中 ,2例术后无并发症治愈 ,另 1例术时行胆道造影 (IOCG)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及ARDS ,该例经相应治疗后也获治愈。该 3例中 1例术后 3年因屡发逆行性急性胆管炎而再行胆 肠Roux Y吻合术。结论 :采用“技术链”处理肝外近侧胆管损伤可获理想治疗效果 ;对并发PIDC患者不宜采用IOCG进行诊断 ,如伴Oddi’s括约肌狭窄或壶腹部结石嵌顿选行OSP及SHDC手术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近侧胆管损伤 即时胆道修复手术 胆总管远端穿通伤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右肝管分支损伤的预防和治疗(附7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明亮 蒋渝 +5 位作者 董峰 臧潞 毛志海 陆爱国 李健文 郑民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4期320-322,32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右肝管分支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4年LC术中发生之右肝管分支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及随访情况。结果:2001年5月至2005年4月,我院行LC术中发现或术后发生胆漏、经造影证实为右肝管分支...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右肝管分支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4年LC术中发生之右肝管分支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及随访情况。结果:2001年5月至2005年4月,我院行LC术中发现或术后发生胆漏、经造影证实为右肝管分支损伤者共7例,其中男2例、女5例。7例均属选择性手术,其中6例呈胆囊周围慢性炎症,粘连明显,5例在术中放置了双腔引流管,术后发现有胆汁引出。另2例系在术中发现于胆囊管切断后,肝面有胆汁溢出;当即中转开腹,行术中造影,发现为右肝管分支畸形受损,直径分别为0.3cm和0.4cm,予对端吻合;置T管作为内支撑,经胆总管引出。5例在术中放置双套引流管的病例中,1例因每日持续有20~100ml胆汁引出,于术后3个月行右肝管鄄空肠Roux鄄en鄄γ吻合,吻合口直径达1cm;4例分别在术后引流1~3个月后自行闭合,并无任何临床症状,肝功能无异常。2例在术中放置内支撑者,于术后9个月拔除T鄄管,恢复良好。结论:右肝管分支的损伤往往与胆囊三角的慢性炎症程度、胆道系统的解剖变异、手术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对术后发现胆漏者,经通畅的引流治疗1~3个月后,大部病例可以治愈,不需进行第2次手术,对引流超过3个月不愈者,需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管损伤 治疗 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及处理 被引量:4
6
作者 方驰华 王克成 邓明福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5期275-277,共3页
报道791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31例胆管损伤。男7例,女24例,年龄25~71岁。急诊LC2例,择期29例。在损伤原因中,解剖病理因素14例占45.16%,LC操作因素17例占54.84%。Calot三角粘连、纤维化引起6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肿大6例,解剖... 报道791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31例胆管损伤。男7例,女24例,年龄25~71岁。急诊LC2例,择期29例。在损伤原因中,解剖病理因素14例占45.16%,LC操作因素17例占54.84%。Calot三角粘连、纤维化引起6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肿大6例,解剖变异2例,出血损伤5例,钛夹损伤5例,辨认错误3例,技术因素4例。在损伤类型上,电凝灼伤2例,胆管穿孔伤6例,胆管撕裂伤5例,钛夹伤5例,胆管壁部分缺损5例,横断伤5例,截断伤3例。胆管损伤部位:胆总管13例,肝总管12例,胆总管、肝总管共同3例,右肝管3例。LC术中认识胆管损伤19例,手术后期因黄疸和胆汁漏而诊断胆管损伤12例。讨论了LC胆管损伤原因、类型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管损伤 原因 类型 处理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余耀生 詹银楚 徐集麟 《肝胆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 C)并发胆管损伤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回顾我院所做的 L C 6 4 8例 ,其中胆管损伤 6例 ,分析损伤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 电灼胆管穿孔伤 2例 ,修补后痊愈 ,肝总管以下胆管缺失 2 .0 cm 1例 ,行胆肠吻合支...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 C)并发胆管损伤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回顾我院所做的 L C 6 4 8例 ,其中胆管损伤 6例 ,分析损伤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 电灼胆管穿孔伤 2例 ,修补后痊愈 ,肝总管以下胆管缺失 2 .0 cm 1例 ,行胆肠吻合支撑管留置 9月 ,效果良好 ,肝总管以下胆管缺失 1.5 cm 1例 ,胆管端端吻合后出现反复发热及左肝管结石 ;另 2例胆肠吻合病人支撑管过早脱出 ,出现不同程度胆管狭窄和胆道感染。结论  L C胆管损伤修复时吻合口应无张力 ,支撑管需可靠持久 ;胆囊病变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管损伤 处理 并发症 原因
下载PDF
3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熊奇如 《安徽医学》 2008年第6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和处理方法。结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14例、术后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证实胆管损伤17例。损伤的临床分型;按损伤部位分为胆总管Ⅰ-型...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和处理方法。结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14例、术后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证实胆管损伤17例。损伤的临床分型;按损伤部位分为胆总管Ⅰ-型、肝总管Ⅱ-型、胆总管与肝总管汇合部Ⅲ-型、左右肝管Ⅳ-型。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22例、Ⅳ-型4例。按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线形1-亚型、横断形2-亚型、缺损形3-亚型,1-亚型4例、2-亚型5例、3-亚型22例。按病程分为术中至术后72h以内发现为A期,72h以后至术后3个月为B期,大于3个月为C期,A期21例、B期7列、C期3例。手术方式;胆肠内引流20例,胆管修复+腹腔引流+"T"管或胆管支架管引流术8例,胆管端端吻合3例。早期手术1次手术19例,中期2次手术10例,晚期2次手术2例。术后随访28例,失访3例,随访率28/31。1例术后2个月出现胆管吻合口狭窄黄疸再次手术改行胆肠内引流,2例偶有轻度的畏寒、发热,考虑为反流性胆管炎、经药物治疗可以缓解。其余病人均能胜任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胆囊切除应重视胆管解剖变异、把握手术时机、尽量避免医源性胆管损伤;胆囊切除后检查胆囊管与肝总管、胆总管的交汇处的连续性,同时检查胆囊标本、有无双管开口,肝门有无异常胆管开口和胆汁流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于术中发现1、2-亚型胆管损伤、应优先考虑胆管修复和支架引流,同时加以有效的腹腔引流。对于3-亚型胆管损伤无论损伤部位、损伤分期,以内引流为首选。医源性胆管损伤处理取决于其分期和损伤的严重程度。胆管损伤胆管狭窄的最佳处理时间尚无定论。我们认为早期手术有利于胆管重建和肝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 胆管损伤分型 诊断与治疗
下载PDF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
9
作者 刘夕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1期12-,共1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治疗措施。方法对29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胆管壁修补、胆管对端吻合或胆肠内引流,27例痊愈。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确认后当即行修补或胆肠吻合,置管支撑、引流。
关键词 胆道损伤 原因 处理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其防治(附九例分析)
10
作者 高崇茂 敖志新 《九江医学》 1995年第4期209-211,共3页
本文报告因胆囊切除术引起的胆管损伤9例。分析了损伤原因,讨论了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
关键词 胆道损伤 医源性 胆囊切除术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特点、处理及预防方法 被引量:48
11
作者 王先法 虞洪 +2 位作者 蔡秀军 李君达 黄迪宇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强调术中胆道造影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4~1999年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 550例,致胆管损伤31例的损伤特点。结果 31例均顺利恢复,随防1个月至6年,无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强调术中胆道造影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4~1999年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 550例,致胆管损伤31例的损伤特点。结果 31例均顺利恢复,随防1个月至6年,无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与开腹胆囊损伤比较,有其特点。通过胆道术中造影,绝大多数胆管损伤病例能在术中发现。术中发现立即修复,结果比较理想,处理方法亦灵活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管损伤 处理方法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的热力损伤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敬民 鲍恩武 +3 位作者 徐义仁 刘其春 姜世涛 龚仁华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热力损伤的原因、特点、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 1992~ 2 0 0 2年间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热力损伤的 8例临床资料。结果  6例表现为穿孔性损伤 :右肝管损伤 1例 ,肝总管损伤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热力损伤的原因、特点、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 1992~ 2 0 0 2年间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热力损伤的 8例临床资料。结果  6例表现为穿孔性损伤 :右肝管损伤 1例 ,肝总管损伤 4例 ,胆总管损伤 1例 ,经过 1次或 1次以上手术治疗后痊愈 ;2例表现为延迟性胆管狭窄 ,均为肝总管损伤 ,再次手术后痊愈。随访 1 5~ 9年 ,无胆管狭窄。结论 与机械性胆管损伤相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热力损伤具有一定的特点 ,且其病情复杂、处理困难、处理方法灵活多样 ;娴熟的腹腔镜技术、正确掌握中转开腹指征以及丰富的胆道外科经验是预防和处理胆道热力损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损伤 胆管狭窄 痊愈 肝总管 处理 腹腔镜技术 延迟性 穿孔性 右肝管损伤
原文传递
外伤性胆道损伤的处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剑 王剑明 +5 位作者 杨彦 刘颜 何俊闯 齐卫鹏 钱亚伟 付阳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39-942,共4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胆道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6例外伤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患者均有外伤史.根据损伤控制原则,行剖腹探查术明确诊断后,根据术中探查情况... 目的 探讨外伤性胆道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6例外伤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患者均有外伤史.根据损伤控制原则,行剖腹探查术明确诊断后,根据术中探查情况,采用Mattox损伤分型标准对患者进行分型.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选择胆囊切除术、胆管修补术、胆管对端吻合术、胆肠吻合术和肝方叶切除+肝门部胆管整形+肝肠吻合术等手术方式.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者均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记录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出院患者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0月.结果 26例患者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胆囊损伤15例、胆总管损伤5例、肝总管损伤3例、左肝管损伤2例、右肝管损伤1例;合并肝破裂11例、脾破裂1例、肾破裂5例、小肠破裂4例.Mattox损伤分型:Ⅰ型11例,Ⅱ型4例,Ⅲ型0例,Ⅳ型8例,Ⅴ型3例.15例胆囊损伤患者中,5例Ⅰ型胆囊挫伤较轻者未行胆囊切除术,6例Ⅰ型胆囊挫伤较重者和4例Ⅱ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11例肝胆管损伤患者中,5例Ⅳ型较轻者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3例Ⅳ型较重者根据损伤部位采用不同手术方案(1例行胆管对端吻合术+T管引流术、1例行胆肠吻合术、1例行肝方叶切除+肝门部胆管整形+肝肠吻合术),3例Ⅴ型患者均行胆肠吻合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患者均行相应的手术治疗:11例联合肝破裂修补术或肝段切除术,1例联合脾切除术,5例联合肾切除术,4例联合小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26例患者中,术后1例因失血性休克经抢救无效于住院期间死亡;3例出现胆汁漏,1例出现伤口感染,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25例患者治愈出院.2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3、6、12个月,无一例患者发生迟发性胆汁漏及再发胆道狭窄.结论 外伤性胆道损伤的部位隐蔽,易漏诊,常于术中确诊.患者常合并休克和腹腔其他脏器损伤,治疗上应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尽早行剖腹探查术,并基于损伤程度和部位选择最佳的胆道重建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损伤 外伤性 处理
原文传递
胆管损伤的早期处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青川 双剑博 +1 位作者 张鹏 高云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胆管损伤的早期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解放军四五一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7月24972例胆囊切除中110例胆管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早期处理包括:保守治疗、一期修补、胆管对端吻合、胆肠Roux-en-... 目的 探讨胆管损伤的早期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解放军四五一医院2000年1月至2007年7月24972例胆囊切除中110例胆管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早期处理包括:保守治疗、一期修补、胆管对端吻合、胆肠Roux-en-Y吻合、带蒂组织瓣修补、二次开腹引流、ERCP+ENBD。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未再手术者视为早期处理效果良好,再次接受手术治疗或内镜下置入支架治疗者视为早期处理效果不佳。结果 110例胆管损伤早期处理后效果良好的比例,胆管壁单纯裂口伤为100%(19/19);Bismuth Ⅰ型为57%(20/35),Ⅱ型为50%(21/42),Ⅲ型为38%(3/8),Ⅳ型为0(0/6)。开放法胆囊切除术造成的胆管损伤,修复后远期疗效优于LC。结论 胆管损伤越重,再次手术率越高。胆管损伤的处理要根据损伤类型、局部和全身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以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损伤 早期处理
原文传递
医源性胆管损伤及损伤性胆管狭窄的现代外科处理 被引量:32
15
作者 董家鸿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8,共3页
医源性胆管损伤和损伤性胆管狭窄是胆道外科永久的议题。大多数胆管损伤发生在对良性疾病的治疗,患者本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然而一旦发生胆管损伤,其后果往往是严重甚至悲惨的。根据对美国医疗保险数据库中1992—1999年间150多万例... 医源性胆管损伤和损伤性胆管狭窄是胆道外科永久的议题。大多数胆管损伤发生在对良性疾病的治疗,患者本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然而一旦发生胆管损伤,其后果往往是严重甚至悲惨的。根据对美国医疗保险数据库中1992—1999年间150多万例胆囊切除术的回顾性调查,合并胆总管损伤的患者其随访期间的死亡风险是正常恢复患者的2.7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损伤 胆管狭窄 医源性 外科处理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一平 萧荫祺 +6 位作者 李为民 郑方 杜继东 黄辉 刘浩润 许长涛 许红兵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89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结果总结有关围手术期处理方面的经验。结果38例胆道重建包括胆肠吻合术29例和对...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89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3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结果总结有关围手术期处理方面的经验。结果38例胆道重建包括胆肠吻合术29例和对端吻合及胆管修补术9例,术后均放置胆道支撑管;术后发生胆瘘5例(13.15%),切口感染4例(10.52%),腹腔积液3例(7.89%)。胆道引流管3~4周内拔除31例;5~6周拔除7例。随诊6个月~15年,平均93个月,33例(86.84%)手术效果良好,5例(13.16%)术后吻合口狭窄,其中3例再次手术治愈,2例经十二指肠镜介入球囊扩张好转。结论胆管损伤宜术中及时发现和合理的处理;胆管损伤导致严重腹腔感染应尽早探查引流择期再行胆道重建术;胆道重建术后吻合口再狭窄处理前须获得满意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是否胆管重建术后常规放置支撑管和通过介入方法行胆管扩张治疗胆道狭窄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管损伤 围手术期处理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胆管损伤危险因素和防治策略 被引量:18
17
作者 邰升 符稳 周文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73-1076,共4页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eopic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金标准术式。但与之相关的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bileductinjury,IBDI)所引发的严重远期并发症如胆管狭窄、肝脏萎缩、肝纤维化、继发性胆汁性...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eopic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金标准术式。但与之相关的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bileductinjury,IBDI)所引发的严重远期并发症如胆管狭窄、肝脏萎缩、肝纤维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本文就Lc中IBDI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做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医源性胆管损伤 危险因素 防治策略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导致胆管损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继东 李为民 +1 位作者 邹一平 刘浩润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所致胆管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LC导致胆管损伤的3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7例病人中15例胆管损伤在我院发生,22例为...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所致胆管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LC导致胆管损伤的3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7例病人中15例胆管损伤在我院发生,22例为外院发生。胆管修补(或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5例(13.5%),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9例(78.4%),经B超引导腹腔穿刺置管引流1例(2.7%),长期保留LC术中所置腹腔引流管2例(5.4%)。术后无死亡病例,10例(27%)病人出现至少一个手术后并发症,其中包括切口感染5例(16.2%),吻合口狭窄3例(8.1%),腹腔脓肿5例(16.2%),手术后均经气囊扩张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后好转,没有病人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远期随访有效率为100%。结论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采用恰当的外科治疗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围手术处理因素对胆道损伤的预后影响
19
作者 王旭 孙建明 +3 位作者 唐彤 王翔翔 刘明忠 赵宇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因素在处理胆道损伤时的重要辅助影响。方法分析收集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自1987-2006年收治处理的66例胆道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结果.总结非手术因素对处理胆道损伤的重要预后影响。结果48例经B超、CT、MRCP、E... 目的探讨围手术因素在处理胆道损伤时的重要辅助影响。方法分析收集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自1987-2006年收治处理的66例胆道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结果.总结非手术因素对处理胆道损伤的重要预后影响。结果48例经B超、CT、MRCP、ERCP等影像学检查证实。术中发现胆道损伤经影像学等方法准确诊断后直即施行修复或吻合手术者44例,9例凶损伤后时间较长或病情较覃.经有效外引流、支持抗感染等非手术措施治疗在3~6个月后获得二期胆道重建术手术机会。2例死于胆漏抽致的全腹膜炎及全身衰竭。1例因十二指肠大小乳头开口于憩室内在切除憩室后致胆胰管损伤行胆肠、胰肠吻合术后死于并发症:3例胆道吻合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经球囊扩张治疗近期症状明显缓解。1例胆肠吻合病人因反复发生胆管炎在多次手术后死于全身衰竭。结论除厂手术治疗之外,胆道损伤后的围手术期处理对于胆道损伤后预后有着重要影响。胆道损伤宜及时发现并处理。术中胆道造影可增加诊断正确率并对选择处理方式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于合并有严重腹腔感染者,应在良好引流、全身支持、控制感染后择期手术。支撑管的恰当放置和胆道扩张器对降低狭窄率仍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损伤 围于术处理 预后
原文传递
14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及诊治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彬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10期1053-1054,共2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并总结诊治体会。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在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4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再手术中,12例随访1~10年均恢复良好,1例因胆囊切除术后10d胆汁性腹膜炎...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并总结诊治体会。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在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4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再手术中,12例随访1~10年均恢复良好,1例因胆囊切除术后10d胆汁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再手术后3d死于MSOF。1例肝总管端端吻合,术后仍有胆道感染症状,术后8个月再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随访3年疗效满意。结论术中发现医源性胆道损伤应立即行胆道端端吻合或修补并置T管支撑、引流,术后发现者再手术者易出现胆道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损伤 胆道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