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生理学特性得到确定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内谷氨酸和P物质的共存 被引量:3
1
作者 杨鲲 王过渡 +2 位作者 李云庆 施际武 赵志奇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3-459,共7页
在离体灌流带脊髓和坐骨神经的标本上,对脊髓背根神经节(DRG)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对P物质(SP)受体激动剂的反应及谷氨酸(Glu)/SP共存的特点进行了研究。(1)对135个细胞进行了细胞内记录,并依纤维传导速度将其分为Aα/β(... 在离体灌流带脊髓和坐骨神经的标本上,对脊髓背根神经节(DRG)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对P物质(SP)受体激动剂的反应及谷氨酸(Glu)/SP共存的特点进行了研究。(1)对135个细胞进行了细胞内记录,并依纤维传导速度将其分为Aα/β(>12m/s)和C(<1.3m/s)两大类;它们的动作电位的快速后超极化(fAHP)有明显区别,C类的fAHP幅度小、时程长,Aα/β类的fAHP幅度大、时程短;(2)SP受体激动剂Sar-SP(10-6mol/L)诱导42%(5/12)的Aα/β细胞和80%(8/10)的C细胞发生去极化反应;(3)最后向给予SP受体激动剂的22个细胞内电泳biocytin,固定、切片后进行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AG)和SP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并同时显示biocytin,观察到biocytin标记并呈PAG样和SP样阳性的三标细胞在Aα/β类为25%(3/12),C类为80%(8/10),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DRG中Aα/β细胞与C细胞的化学解剖和电生理特性不同,SP可能通过作用于节细胞上的自身受体易化冲动的发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细胞内标记 递质共存 大鼠 电生理学
下载PDF
微波快速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倪灿荣 王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68-172,共5页
本文应用微波辐射方法加速免疫荧光组化染色(间接和直接法),分别定位15种不同组织抗原,并应用连续切片同时用两种不同的孵育方法即微波辐射和常规孵育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经微波辐射后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时间大大缩短,背景染色明显好... 本文应用微波辐射方法加速免疫荧光组化染色(间接和直接法),分别定位15种不同组织抗原,并应用连续切片同时用两种不同的孵育方法即微波辐射和常规孵育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经微波辐射后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时间大大缩短,背景染色明显好于常规法,阳性率和阳性强度与常规法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炉 微波辐射 免疫荧光组化染色
下载PDF
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组化法在流行性出血热诊断上的应用
3
作者 俞幼知 梁平 +3 位作者 魏来 徐娉华 张建光 张体扬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5年第4期14-18,共5页
使用辣根过氧化酶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HRP—SPA)间接免疫酶组化法检测100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54例非出血热病人及31名正常人血清中出血热异特性抗体。结果表明(HRP—SPA)在灵敏度和特异度上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基本相同,由于HRP—SPA简... 使用辣根过氧化酶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HRP—SPA)间接免疫酶组化法检测100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54例非出血热病人及31名正常人血清中出血热异特性抗体。结果表明(HRP—SPA)在灵敏度和特异度上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基本相同,由于HRP—SPA简便易行,可作为EHF诊断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葡萄球菌A蛋白 免疫荧光 免疫酶组化法
下载PDF
大熊猫西氏贝蛔虫BsABF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抗菌活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怡然 古小彬 +1 位作者 谢跃 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158,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熊猫西氏贝蛔虫一个抗菌肽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重组蛋白rBsABF在体外的抗菌活性。对西氏贝蛔虫抗菌肽BsABF基因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rBsABF的纯化,通过免疫印迹与荧光免疫组化分析重组蛋白rBsABF免疫反应性及B...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熊猫西氏贝蛔虫一个抗菌肽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重组蛋白rBsABF在体外的抗菌活性。对西氏贝蛔虫抗菌肽BsABF基因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rBsABF的纯化,通过免疫印迹与荧光免疫组化分析重组蛋白rBsABF免疫反应性及BsABF在虫体中的分布;采用抗菌试验对重组蛋白rBsABF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结果显示,BsABF基因ORF全长276bp,编码蛋白分子大小为10.01ku,带有N端信号肽,与猪蛔虫同源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4%,主要分布于虫体体壁、肠道与虫卵,重组蛋白rBsABF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抗菌试验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对大熊猫源粪肠球菌及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首次鉴定了大熊猫西氏贝蛔虫BsABF基因,抑菌试验表明重组蛋白rBsABF具有抗菌活性,为今后深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特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西氏贝蛔虫 抗菌肽 免疫荧光组化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下丘脑-脑垂体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运动的调控 被引量:6
5
作者 古丽拜尔.马尔提 薛峰 徐珞 《海军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脑垂体胃动素(MTL)对消化间期胃运动的调控作用。方法 32只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下丘脑室旁核(PVN)+MTL组,PVN+生理盐水(NS)组,垂体摘除+PVN+MTL组,垂体摘除+PVN+NS组。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 目的探讨下丘脑-脑垂体胃动素(MTL)对消化间期胃运动的调控作用。方法 32只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下丘脑室旁核(PVN)+MTL组,PVN+生理盐水(NS)组,垂体摘除+PVN+MTL组,垂体摘除+PVN+NS组。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脑垂体MTL免疫物质的表达;采用在体胃运动记录的方法,观察大鼠垂体摘除后血浆MTL和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改变。结果 (1)PVN+MTL组注射MTL后,MMC收缩频率显著加快,为[(11.2±1.3)次/h,PVN+NS组为[(4.9±0.6)次/h],与对照值[(5.3±0.5)次/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垂体摘除后2 d,MMC收缩频率显著减慢[(4.5±0.8)次/h](对照值),垂体摘除+PVN+MTL组MMC收缩频率增快[(8.2±0.7)次/h],与对照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摘除+PVN+NS组[(4.3±0.9)次/h]与对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织化学荧光研究结果显示,脑垂体组织有MTL免疫阳性反应物表达。结论下丘脑-脑垂体对消化间期胃运动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动素 移行性复合运动 室旁核 脑垂体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垂体摘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