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M7和CDC6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1
作者 牛广旭 贾如江 +2 位作者 宋晓明 郑神英 王朝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220-1225,共6页
目的探讨微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与肝细胞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别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查MCM7和CDC6表达,比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CM7阳性检出率及... 目的探讨微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与肝细胞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别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查MCM7和CDC6表达,比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CM7阳性检出率及CDC6高表达占比;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肝细胞癌患者MCM7阳性占比及CDC6高表达占比,采取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MCM7阳性、CDC6高表达的危险因素;3年院外随访,记录癌组织MCM7阳性及CDC6高表达患者术后3年存活率。结果癌组织内MCM7阳性检出率及CDC6高表达占比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及乙肝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MCM7阳性检出率及CDC6高表达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分化程度低分化、血清甲胎蛋白(AFP)≥400μg/L、有卫星结节患者的MCM7阳性检出率及CDC6高表达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HBsAg阳性、血清AFP≥400μg/L、有卫星结节是MCM7阳性和CDC6高表达的危险因素(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3年院外随访,3年死亡率38.24%(26/68),存活率61.76%(42/68);MCM7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死亡率44.00%(22/50)、存活率56.00%(28/50),MCM7阴性患者死亡率22.22%(4/18)、存活率83.05%(14/1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癌组织MCM7阳性检出率越高患者存活率越低(P<0.05));CDC6高表达原发性肝癌患者死亡率50.00%(20/40)、存活率50.00%(20/40),CDC6低表达患者死亡率21.43%(6/28)、存活率78.57%(22/2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癌组织CDC6表达越高患者存活率越低(P<0.05)。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内MCM7和CDC6与疾病的进展有关,癌组织MCM7阳性及CDC6高表达均会影响患者的3年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染色体维持蛋白7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 原发性肝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生存率 免疫组化法 癌组织
下载PDF
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增殖及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雪桃 梁建芳 +3 位作者 郑绘霞 肖虹 杨琴 白淘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增殖、非典型增殖及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子宫内膜增殖、非典型增殖及癌变子宫内膜(观察组)148例芳香化酶P450的表达进行研究,并设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37名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增殖、非典型增殖及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子宫内膜增殖、非典型增殖及癌变子宫内膜(观察组)148例芳香化酶P450的表达进行研究,并设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37名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无芳香化酶P450表达,观察组芳香化酶P450呈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45%、72%、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典型组与癌变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芳香化酶P450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增殖癌变的发生、发展有关,组织学异型性与阳性表达率增高有关;提示芳香化酶P450可能是促使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及恶变的促进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殖 子宫内膜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芳香化酶P450
下载PDF
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增殖及非典型增殖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建芳 郑绘霞 郭雪桃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6期413-41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增殖和非典型增殖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子宫内膜单纯性增殖30例、复杂性增殖32例及非典型增殖54例中的芳香化酶P450、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内膜增殖和非典型增殖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子宫内膜单纯性增殖30例、复杂性增殖32例及非典型增殖54例中的芳香化酶P450、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无芳香化酶P450的表达,子宫内膜增殖(单纯性增殖、复杂性增殖、非典型增殖)组织中芳香化酶P450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1%、46.1%、73.2%,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9,P<0.01);ER及P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组织细胞的异型性程度无关;芳香化酶P450与ER、PR在子宫内膜增殖组织中(单纯性增殖、复杂性增殖、非典型增殖)的表达不存在相关性。结论芳香化酶P450可能是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及恶变的促进因素之一,并可能成为子宫内膜早期癌变的生物学标记物。ER的阳性表达说明子宫内膜增殖的发生与子宫内膜局部雌激素的刺激作用有关。PR的阳性表达可以作为子宫内膜增殖保守治疗中估计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殖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殖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芳香化酶P450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