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immunomodulatory drug Setarud on cerebral ischemia in male rats
1
作者 Farzaneh Vafaee Nasser Zangiabadi +3 位作者 Fatemeh Mehdi Pour Farzaneh Dehghanian Majid Asadi-Shekaari Hossein Karimi Afshar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7期2085-2091,共7页
immunomodulary drug Setarud, which is composed of herbal extracts including Rosa canina, Urtica dioica and Tanacetum vulgare, supplemented with selenium exhib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Therefor... immunomodulary drug Setarud, which is composed of herbal extracts including Rosa canina, Urtica dioica and Tanacetum vulgare, supplemented with selenium exhib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Therefore, we hypothesized that Setarud will have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ischemic cerebral injury. To validate this hypothesis, rats were intraperitoneally administered with 0.66 mL/kg Setarud for 30 minutes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staining showed that Setarud could reduce cerebral infarct volume of rats subjected to cerebral ischemi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results showed that Setarud could alleviate the degenerative changes in cortical neurons of ra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 The inclined plate test and prehensile test showed that Setarud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otor function of ra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etarud show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ischemic brain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omodulatory drug stroke prehensile test antioxidant inclined plate test cerebral infarct CORTEX NEUROPROTECTION brain injur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Adult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and immunomodulatory drugs: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irty-four case reports
2
作者 Endri Mauro Piero Maria Stefani Filippo Gherlinzoni 《World Journal of Hematology》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is a rare neoplastic disease in dendritic cells.LCH is classified as either a single-system(SS)or multisystem(MS)disease.There is not a standard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LCH in adults...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is a rare neoplastic disease in dendritic cells.LCH is classified as either a single-system(SS)or multisystem(MS)disease.There is not a standard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LCH in adults.We analyze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mmunomodulatory drugs(IMiDs)by searching PubMed/MEDLINE for case reports previously published.The clinical response(nonactive disease or active disease that regressed)was 94%in SS and 53%in MS.IMiDs should only be considered for adults with cutaneous SS involvement;in MS,they should be used only for patients not eligible for more aggressive trea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immunomodulatory drugs THALIDOMIDE LENALIDOMIDE
下载PDF
Anti-Hepatitis B Virus Drugs in Clinical and Preclinical Development
3
作者 Gui-feng WANG Li-ping SHI Jian-ping ZUO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7-145,共9页
Up to date, there are two types of drugs approved to treat hepatitis B: interferons and nucleos (t) ide analogues. However, the therapies are limited in the clinical context because of the negative side effects of ... Up to date, there are two types of drugs approved to treat hepatitis B: interferons and nucleos (t) ide analogues. However, the therapies are limited in the clinical context because of the negative side effects of interferon-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bstantial viral resistance to nucleos (t) idic inhibitors. Therefore, new drugs with novel 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are needed. In this article, the drugs approved by FDA or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for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s well as those under clinical trials, and several compounds in preclinical studies are reviewed. Additionally, some potential targets and strategies to combat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HBV drugs immunomodulatory agents HBV
下载PDF
Nodular Pulmonary Amyloidosis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4
作者 Efosa Imuetinyan Irshad Soomro +1 位作者 Muhammad Hawari Adnan Raza 《Open Journal of Thoracic Surgery》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Amyloidosis is a rare spectrum of disease which involves deposition of misfolded extracellular proteins (amyloids) in various body organs leading to progressive organ dysfunction. Clinical presentation can be variable... Amyloidosis is a rare spectrum of disease which involves deposition of misfolded extracellular proteins (amyloids) in various body organs leading to progressive organ dysfunction. Clinical presentation can be variable depending on the organ involved and type of protein. Amyloidosis can be classified based on quantity, type, and location of these proteins. Amyloid light-chain amyloidosis develops in the bone marrow, producing abnormal forms of light-chain proteins, which cannot be broken down. These proteins transform into amyloid fibrils and form amyloid deposits in different organs. Pulmonary amyloidosis is uncommonly diagnosed since it is rarely symptomatic. Diagnosis of pulmonary amyloidosis is usually made in the setting of systemic amyloidosis;however, it may present as localised pulmonary disease. Localized pulmonary Amyloidosis can present as nodular, cystic, or tracheobronchial amyloidosis.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the interstitial involvement, it may affect alveolar gas exchange and cause respiratory symptoms. This is a case of a 47-year-old female with background history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presenting with progressive shortness of breath.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revealed bilateral pulmonary nodules. The patient was referred to our thoracic surgery team with the suspicion of bronchogenic malignancy with metastasis. Diagnostic video assisted wedge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for this patient, and histology confirmed pulmonary amyloidosis of nodular type. Amyloid deposition simulates both inflammatory and neoplastic conditions. Definitive diagnosis requires biopsy confirmation therefore early detection and commencing the patient on appropriate treatment pathway may help in symptomatic relief and better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ular Amyloidosis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mmunomodulatory drugs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耐药机制和分子靶向治疗新进展——第20届国际骨髓瘤学会年会研究热点报道
5
作者 马静远 郝牧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92-295,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血液恶性肿瘤,其特征为恶性浆细胞的克隆性增殖。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以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明显改善了MM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然而几乎所有患者都将产生耐药导致疾病复发难治,预后较差。因此...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血液恶性肿瘤,其特征为恶性浆细胞的克隆性增殖。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以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明显改善了MM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然而几乎所有患者都将产生耐药导致疾病复发难治,预后较差。因此,探究MM患者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并开发新的靶向治疗策略尤为重要。现对MM耐药机制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抗药性 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综述 蛋白酶体抑制剂 免疫调节药物 维奈克拉 嵌合抗原受体
下载PDF
免疫调节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进展
6
作者 范传莲 李海亮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28-434,共7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疾病,是血液系统第二常见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血钙增高、肾功能损害、贫血、骨损害以及继发淀粉样变性等。尽管目前应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法有多种,但患者仍无法治愈,大多数患...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疾病,是血液系统第二常见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血钙增高、肾功能损害、贫血、骨损害以及继发淀粉样变性等。尽管目前应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法有多种,但患者仍无法治愈,大多数患者最终都会复发。而免疫调节药物的引入使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结局得到显著改善,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的基石,贯穿于治疗的每一个阶段。本文主要讨论免疫调节药物作用机制及总结目前免疫调节药物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调节药物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新型免疫调节药来那度胺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宋丽洁 封宇飞 +2 位作者 傅得兴 胡欣 王唯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889-1892,共4页
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药,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本品为沙利度胺的衍生物,通过相对小的结构修饰,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现对其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做一综述。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 来那度胺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CRBN在免疫调节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安然 侯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88-1891,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目前仍不能治愈。近年来,靶向药物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s,IMiD)的广泛使用,使得MM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完全缓解率,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目前仍不能治愈。近年来,靶向药物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s,IMiD)的广泛使用,使得MM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完全缓解率,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研究证实,CRBN(cereblon)是IMiD发挥抗骨髓瘤效应的直接作用靶点,其表达高低与IMiD的治疗疗效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相关。CRBN的发现不仅深化了对IMiD分子药理机制的认识,也为寻求新的治疗靶点,研究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就CRBN与IMiD治疗MM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的具体问题包括CRBN的发现,CRBN与IMiD的治疗疗效和CRBN在IMiD治疗MM中的作用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剂 CRBN(cereblon)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免疫调节剂治疗鼻部炎症性疾病专家共识(2023,深圳) 被引量:5
9
作者 杨贵 廖芸 +40 位作者 张维天 余少卿 杨钦泰 王向东 陈建军 孟娟 孟粹达 许元腾 孙悦奇 许成利 王英 杨玉成 刘锋 孙娜 赵可庆 唐隽 杨艳莉 陆美萍 邱前辉 王洪田 喻国冻 安云芳 左可军 石照辉 叶惠平 孙斌 孙亚男 曾明 许昱 巴罗 张天虹 顾瑜蓉 王天生 叶菁 谢志海 洪海裕 魏欣 徐睿 李勇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
鼻部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AR)、非变应性鼻炎(NAR)和慢性鼻窦炎(CRS),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遗传学、免疫调节、炎症介质、环境因素、微生物群状态等多方面,传统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仍无法缓解或出现不必要的副作... 鼻部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AR)、非变应性鼻炎(NAR)和慢性鼻窦炎(CRS),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遗传学、免疫调节、炎症介质、环境因素、微生物群状态等多方面,传统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仍无法缓解或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且容易反复发作或呈慢性持续状态,因其发病多与免疫失衡相关,免疫调节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免疫调节剂的品种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制剂、生物制剂、人和动物免疫系统的产物、中药及其制剂等。但免疫调节剂治疗鼻部炎症疾病缺乏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使用尚不规范,因此,我们特组织该领域有经验的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免疫调节剂治疗鼻部炎症性疾病专家共识,本共识从鼻部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鼻炎及CRS常用免疫调节剂的免疫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证据、适应证、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以供临床医生在选择和应用免疫调节剂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非变应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免疫调节剂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雷那度胺在血液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利蓉 钱申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39-1041,共3页
免疫调节药物雷那度胺是沙利度胺的4-氨基-谷氨酰基衍生物,较沙利度胺更为安全、有效,对多种造血肿瘤和实体瘤有效,美国FDA将其批准用于治疗5q-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雷那度胺通过调节免疫、抗血管生成、影响信号传导等多... 免疫调节药物雷那度胺是沙利度胺的4-氨基-谷氨酰基衍生物,较沙利度胺更为安全、有效,对多种造血肿瘤和实体瘤有效,美国FDA将其批准用于治疗5q-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雷那度胺通过调节免疫、抗血管生成、影响信号传导等多种机制在造血肿瘤中发挥抗肿瘤活性。本文就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物 雷那度胺 血液肿瘤
下载PDF
新型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抗肿瘤治疗临床转化的现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彬镔 石庆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3-206,共4页
泊马度胺(pomalidomide)为高效的第三代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IMiD),其药理机制类似第一代IMiD沙利度胺,但较后者具有更强的体内外抗血管新生、抗肿瘤、抗炎症及抗骨髓瘤作用,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患者口服耐受性良好。2013... 泊马度胺(pomalidomide)为高效的第三代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IMiD),其药理机制类似第一代IMiD沙利度胺,但较后者具有更强的体内外抗血管新生、抗肿瘤、抗炎症及抗骨髓瘤作用,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患者口服耐受性良好。2013年2月,泊马度胺已获美国FDA批准用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本文重点就泊马度胺治疗复发/难治MM、骨髓纤维化、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immunoglobulin light-chain amyloidosis,AL)、小细胞肺癌及其他晚期实体肿瘤的临床转化现状作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马度胺 免疫调节剂 多发性骨髓瘤 抗肿瘤 临床转化
下载PDF
2016~2018年南京地区50家医院免疫调节药物使用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瑶 刘慧 +1 位作者 戴惠珍 葛卫红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552-555,569,共5页
目的:了解近年南京地区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江苏省医药情报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分别统计和计算2016~2018年南京地区50家医院免疫调节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 目的:了解近年南京地区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江苏省医药情报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分别统计和计算2016~2018年南京地区50家医院免疫调节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等指标,并分析用药趋势。结果:2016~2018年南京地区50家医院免疫调节药物销售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免疫增强药下降更显著。免疫抑制药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是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和环孢素;DDDs排名前3位的是雷公藤总苷、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2018年艾拉莫德DDDs排名升至第二;免疫抑制药排序比为0.5~4。乌司他丁和匹多莫德等免疫增强药销售金额上升明显;羧甲基淀粉钠、川黄口服液和参麦注射液DDDs排名连续3年位居前四,白细胞介素-2DDDs下降较多;免疫增强药排序比为0.1~9。三级医院为免疫调节药物主要使用者,但2017年开始,二级及以下医院免疫调节药物使用逐渐增多。结论:南京地区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患者的用药需求,其中免疫增强药用量逐年下降,与其使用合理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物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排序比 药物利用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耐吡虫啉突变株的紫外线诱变选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素红 卢振起 +4 位作者 刘存亮 李会平 苏筱雨 卜志国 赵恒刚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球孢白僵菌是桑天牛的生物防治菌种,选育对杀虫剂吡虫啉耐受性较强的球孢白僵菌突变株,有益于利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同效应防治桑天牛。在含吡虫啉的平板培养基上,利用紫外线对前期筛选出的球孢白僵菌菌株Bb00进行诱变处理,分... 球孢白僵菌是桑天牛的生物防治菌种,选育对杀虫剂吡虫啉耐受性较强的球孢白僵菌突变株,有益于利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同效应防治桑天牛。在含吡虫啉的平板培养基上,利用紫外线对前期筛选出的球孢白僵菌菌株Bb00进行诱变处理,分离筛选到对吡虫啉敏感性明显降低的突变菌株Bb00-UVY1、Bb00-UVY4和Bb00-UVY7,吡虫啉对3个突变菌株的半数最大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3.35、8.84和12.40倍。对其它杀虫剂的交互耐受性试验表明,突变株Bb00-UVYl与Bb00-UVY7对常用杀虫剂阿维菌素、毒死蜱、灭幼脲和氯氰菊酯的交互耐受性更好,这4种杀虫剂对2个菌株的生长抑制率分别在3.08%-12.10%和3.24%~10.21%之间。耐药稳定性试验表明,突变菌株Bb00-UVY1和Bb00-UVY7经连续6次转接后,对吡虫啉的耐受性变化不大,表明突变菌株经传代培养其耐药性能够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诱导 球孢白僵菌 吡虫啉 耐药性 遗传稳定性
下载PDF
血清IgA及总IgE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冬妹 吴路足 +1 位作者 邱燕玲 张志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及总免疫球蛋白E( IgE)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05~2014-05间我院收治的60例RRTI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行健康体检的78例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及总免疫球蛋白E( IgE)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05~2014-05间我院收治的60例RRTI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行健康体检的78例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A及总Ig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g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gA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gE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检测血清IgA及总IgE水平可为RRTI患儿诊治与预后提供参考,且采用免疫调节药物治疗可能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儿童 免疫球蛋白 免疫调节药物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免疫调节药相关VTE预防量化指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秋荣 许春 +2 位作者 李文锦 刘伟琴 肖丽婵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2期11-15,共5页
目的:观察恶性血液病免疫调节药(IMiDs)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量化指标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及IMiDs治疗,统计患者基线资料,于IMiDs治疗前... 目的:观察恶性血液病免疫调节药(IMiDs)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量化指标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及IMiDs治疗,统计患者基线资料,于IMiDs治疗前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记录血栓弹力图(TEG)相关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固角(α角)、血栓最大振幅(MA)、凝血综合指数(CI)]。根据VT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VTE组与未发生VTE组,采用回归分析检验各主要指标与VTE发生的关系,并分析各主要指标对VTE发生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6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共5例发生IMiDs相关VTE,发生率为8.33%;初步比较发生与未发生VTE患者的基线资料及主要指标后,经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IMiDs治疗前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TEG相关指标异常表达均与VTE发生有关,其中PT、APTT、R、K低及D-D、α角、MA、CI高均可能是恶性血液病患者IMiDs相关VTE发生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发现,PT、D-D、APTT、R、K、α角、MA、CI用于预测VTE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IMiDs相关VTE发生与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弹力图指标均密切相关,多项指标对VTE发生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预防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免疫调节药 静脉血栓栓塞症 量化指标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生脉饮与四君子汤中用生晒参或红参对巨噬细胞免疫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凡 赵远 +2 位作者 曹丽娟 姜恒丽 贾天柱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3期44-48,共5页
目的比较研究四君子汤和生脉饮中生晒参与红参互换前后对巨噬细胞作用比较研究,进而验证四君子汤和生脉饮古方中所选用人参不同炮制品的合理性。方法采用不同给药组对巨噬细胞进行干预,给药组分为空白组,生晒参四君子汤组,红参四君子汤... 目的比较研究四君子汤和生脉饮中生晒参与红参互换前后对巨噬细胞作用比较研究,进而验证四君子汤和生脉饮古方中所选用人参不同炮制品的合理性。方法采用不同给药组对巨噬细胞进行干预,给药组分为空白组,生晒参四君子汤组,红参四君子汤组,生晒参生脉饮组,红参生脉饮组(以下简称生四君,红四君子,生生脉,红生脉),分别测定其巨噬细胞RAW264.7的中性红增长率以及对NO、ROS、TNF-α的影响,进而评价不同给药组的免疫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实验数据,发现400 mg/L为其最佳给药浓度,该浓度下巨噬细胞NO的指标结果:生四君为(24.31±1.93)μmol/L,红四君为(21.31±0.32)μmol/L,生生脉(20.55±1.06)μmol/L红生脉(20.97±0.80)μmol/L;ROS检测结果:生四君为(721.01±140.99)IU/mL,红四君为(674.79±63.31)IU/mL,生生脉为(650.04±11.91)IU/m L,红生脉为(694.77±73.42)IU/mL;TNF-α检测结果:生四君为(29.13±2.05)ng/L,红四君为(27.78±4.31)ng/L,生生脉为(23.83±2.72)ng/L,红生脉为(27.59±2.04)ng/L。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中生晒参四君子汤组要优于红参四君子汤组,红参生脉饮组效果要优于生晒参生脉饮组。结论四君子汤及生脉饮古方所有人参的相应炮制品是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不宜互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炮制 四君子汤 生脉饮 免疫调节
下载PDF
Cereblon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赵永峰 王仙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4期523-526,共4页
以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泊马度胺为代表的免疫调节药物,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反应率及预后产生了重要影响。Cereblon(CRBN),最初发现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性智力发育迟缓相关,近年研究已经证明其不仅为沙利度胺致畸作用的靶... 以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泊马度胺为代表的免疫调节药物,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反应率及预后产生了重要影响。Cereblon(CRBN),最初发现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性智力发育迟缓相关,近年研究已经证明其不仅为沙利度胺致畸作用的靶点,还与免疫调节药物抗骨髓瘤作用的临床反应率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目前认为,CRBN可能是通过形成DDB1-CUL4-ROC1泛素连接酶复合物介导抗骨髓瘤活性。还需要更多有关CRBN分子机制及临床相关性研究以促进免疫调节药物耐药机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更有效、低毒性的药物出现,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调节药物 Cereblon
下载PDF
2-(咪唑并[1,2-a]吡啶-3-基)乙酸的制备
18
作者 张万科 陈年根 +1 位作者 黄剑 钟霞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5-566,共2页
研究了一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关键中间体米诺膦酸的制备方法。实验以二乙氧基膦酰乙酸乙酯和2,2-二甲氧基乙醛为起始原料,经维蒂希-霍纳反应、水解、环合、水解4步制备得到标题化合物。其熔点与1HNMR和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总收率... 研究了一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关键中间体米诺膦酸的制备方法。实验以二乙氧基膦酰乙酸乙酯和2,2-二甲氧基乙醛为起始原料,经维蒂希-霍纳反应、水解、环合、水解4步制备得到标题化合物。其熔点与1HNMR和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总收率87.5%(以2-氨基吡啶计)。该方法克服了文献报道的工艺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后处理更简单,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膦酸 抗骨质疏松药物 2-(咪唑并[1 2-a]吡啶-3-基)乙酸 合成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19
作者 刘印 田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0期3746-3755,共10页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引发的骨骼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浸润破坏及全身紊乱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目的:旨在探究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抗体治疗的研究新进展,以促进其临床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引发的骨骼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浸润破坏及全身紊乱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目的:旨在探究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抗体治疗的研究新进展,以促进其临床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7年1月至2012年8月的相关文献。在标题、摘要、关键词中以"multiple myeloma,immunotherapy,monoclonal antibody,immunomodulatory drugs,bone marrow micro-environment,target,drugs,growth factor,bone metabolism,immunological response"或"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疗法,单克隆抗体,免疫调节剂,骨髓微环境,靶目标,药物,生长因子,骨代谢,免疫反应"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多发性骨髓瘤有关者,同一领域则选择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最终入选5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不同于传统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毒副反应轻,适应人群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涉及骨髓瘤细胞黏附蛋白相关单克隆抗体如CS1、多配体蛋白聚糖1、CD56单抗等,中和生长因子或抑制促生长受体相关单抗如白细胞介素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激活死亡受体相关单抗,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相关单抗以及骨疾病调节因子相关单抗等,通过调节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有关的骨髓微环境,促进骨髓瘤细胞的凋亡,提高机体肿瘤免疫反应等机制达到较优治疗效果,但其临床应用同样存在一些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疗法 单克隆抗体 免疫调节剂 骨髓微环境 靶目标 药物 生长因子 骨代谢 免疫反应
下载PDF
CRBN基因与免疫调节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耐药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蔡倩倩 李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92-897,共6页
CRBN(cereblon)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其编码的CRBN蛋白参与构成E3泛素连接酶,通过将底物蛋白泛素化进而被蛋白酶体系统降解,发挥生物学效应。目前常用的CRBN基因和蛋白的检测方法主要有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 blot等,但尚缺... CRBN(cereblon)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其编码的CRBN蛋白参与构成E3泛素连接酶,通过将底物蛋白泛素化进而被蛋白酶体系统降解,发挥生物学效应。目前常用的CRBN基因和蛋白的检测方法主要有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 blot等,但尚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已证实,CRBN是免疫调节剂(IMi 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直接结合靶点,在抗肿瘤细胞增殖、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抗新生血管形成、增强T细胞和NK细胞免疫活性、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体内及体外的研究发现,CRBN基因低表达或缺失可能与IMi 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耐药性相关,且其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相关。最近研究发现,IKZF1、IKZF3、IRF4、C/EBPβ等蛋白以及Wnt/catenin信号通路等可能也与IMi D的耐药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BN(cereblon) 免疫调节剂 多发性骨髓瘤 耐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