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隐理论的历史视野与当代探索:概念澄清及方法考虑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茵 黄蕴智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常识心理学占科学心理学的演化、发展共同建构了心理学的历史。常识心理学重归心理学研究的视野,可为科学心理学超越自身局限提供资源。本文以内隐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概念澄清、方法学及研究方法考虑,试图发掘常识心理学的潜质。内隐理... 常识心理学占科学心理学的演化、发展共同建构了心理学的历史。常识心理学重归心理学研究的视野,可为科学心理学超越自身局限提供资源。本文以内隐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概念澄清、方法学及研究方法考虑,试图发掘常识心理学的潜质。内隐理论这种来自普通人视角的非正式理论,为个体的日常理解和解释提供了范式和框架。内隐理论研究,是由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共同激活、表征,进而重构内隐理论的过程。内隐理论研究应立足于问题中心的基本态度和立场。本文进而讨论欧陆解释学、苏俄对话理论以及心理学研究传统为内隐理论研究提供的可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理论 常识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 问题中心
下载PDF
观点采择对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连淑芳 杨治良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6期75-78,共4页
该研究对大学生在观点采择和控制两种条件下,性别-职业刻板印象的内隐联想测验结果的对比进行实验。研究表明:观点采择策略的干预效果明显,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在明显地减弱;在性别-职业刻板印象上存在内隐效应,而且没有性别差异,无论在... 该研究对大学生在观点采择和控制两种条件下,性别-职业刻板印象的内隐联想测验结果的对比进行实验。研究表明:观点采择策略的干预效果明显,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在明显地减弱;在性别-职业刻板印象上存在内隐效应,而且没有性别差异,无论在正常情况下还是受到观点采择策略的干预,男女被试均表现出同等的情形,说明内隐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内隐的和无意识的水平上观点采择无法完全消除刻板印象;实验证明研究设计的性别-职业刻板印象的IAT纸笔测验版本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刻板印象 观点采择 IAT纸笔测验
下载PDF
限知视角与限制叙事的小说范本——萧红《呼兰河传》再解读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92,共12页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后的杰作,也是她文学和艺术上的巅峰之作,从隐含作者、叙事结构、情节性以及限制叙事的可能性,从童心与诗心的意向结构与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策略角度,以及如入化境的限制叙事——"我的人物比我高"的层面,...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后的杰作,也是她文学和艺术上的巅峰之作,从隐含作者、叙事结构、情节性以及限制叙事的可能性,从童心与诗心的意向结构与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策略角度,以及如入化境的限制叙事——"我的人物比我高"的层面,可以发现《呼兰河传》的文学性以及其何以成为一部不朽小说的原因所在。《呼兰河传》小说主体层面是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这一类型的叙述潜藏两种不同的叙事眼光:一是叙述者"我"从现在的角度追忆往事的眼光,二是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呼兰河传》兼具这两种叙事眼光,而且尤重第二种叙事眼光:既包括有儿童的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眼光,又包括固定人物的限制性视角和转换性人物有限视角。这都是隐含作者所采取的叙述行为和方式方法,是令原本缺乏因果链的小说能够情节性强、艺术真实感油然而生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令小说更加具备打动人心力量和具有丰沛的文学性。而最真实感人展现童年时家乡的一切、成功地运用儿童的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策略,还得益于萧红是一个童心与诗心兼具的作家,而且童年经验作为先在意向结构对她的创作尤其是后期"内观"与"自传体"特征的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第二种叙事眼光所包含的三种叙事视角,其实都在传达和体现萧红对小说学、小说写法的一种认知——"我的人物比我高",是萧红对小说文体的自觉和一种自觉的创作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作者 叙事结构 限知视角 限制叙事
下载PDF
目标设置理论中的未来时间洞察力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永进 《菏泽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4-67,共4页
制定和评价未来目标、计划实施目标和预期活动结果的能力,是个体最优秀的特质之一.而目前目标设置理论并没有充分重视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建设.未来时间洞察力是运用时间内隐理论,现在时刻个体计划组织未来目标、预期解释和构造未来的一种... 制定和评价未来目标、计划实施目标和预期活动结果的能力,是个体最优秀的特质之一.而目前目标设置理论并没有充分重视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建设.未来时间洞察力是运用时间内隐理论,现在时刻个体计划组织未来目标、预期解释和构造未来的一种人格特质.其任何维度都含有个体目标设置的成分.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结构有多种模型,测量方法也多种多样,对个体动机和行为有深刻的影响.目标设置理论中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在管理、教育、临床、人格养成等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时间洞察力 目标设置 目标设置理论 时间内隐理论 人格特质
下载PDF
传统“化”之观念的本土心理学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奚彦辉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5-67,共3页
"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化"与"人"几乎一开始就是密不可分的;"德化"与"自化"是人之化的作用机制,"化"体现了中国儒家积极的人生观;中国传统"化"之... "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化"与"人"几乎一开始就是密不可分的;"德化"与"自化"是人之化的作用机制,"化"体现了中国儒家积极的人生观;中国传统"化"之观念,不仅具有重要的哲学价值,更有重要的本土心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 人之化 德化 自化 人性观
下载PDF
隐性课程: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发年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89-191,共3页
从显性课程上看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隐性课程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新的视角。分析了隐性课程及英语隐性课程的内涵,阐明了隐性课程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认为丰富的隐性课程资源不仅能够优化英语课程结构,而且... 从显性课程上看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隐性课程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新的视角。分析了隐性课程及英语隐性课程的内涵,阐明了隐性课程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认为丰富的隐性课程资源不仅能够优化英语课程结构,而且能够改善和提高学习者的接收机制、心理品质及非智力因素,并与显性课程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因此,把握隐性课程的本质、落实隐性课程的开发才能彻底地推进英语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 英语教学改革 新视角
下载PDF
浅谈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秀娟 《河西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05-108,共4页
内隐学习的研究为我们构建外语学科的学习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将结合认知心理学内隐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探讨该理论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语感培... 内隐学习的研究为我们构建外语学科的学习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将结合认知心理学内隐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探讨该理论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语感培养、词汇记忆以及读写能力等方面的应用,内隐学习的研究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 新视角
下载PDF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高职感恩教育问题探析
8
作者 周留军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8-70,共3页
当前,高职院校招生人数越来越多,贫困学生也随之增多,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让贫困生顺利地完成学业,对一些贫困生提供资助,但是有的受资助学生存在着感恩意识比较淡薄、欠缺社会责任感等不良现象。高职院校在... 当前,高职院校招生人数越来越多,贫困学生也随之增多,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让贫困生顺利地完成学业,对一些贫困生提供资助,但是有的受资助学生存在着感恩意识比较淡薄、欠缺社会责任感等不良现象。高职院校在感恩教育中的形式主义,是产生此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更好地让受资助学生懂得感恩、报恩,以心理学视角出发,研究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隐性感恩教育资源构建,为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视角 高职受资助学生 隐性感恩教育 资源构建
下载PDF
自发性观点采择对宽恕不同程度人际伤害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范若琳 汝涛涛 +1 位作者 郑允佳 徐贵平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4-783,共10页
设计并采用“换位体验”的社会互动范式,结合自陈报告法和情感错误归因程序的内隐态度研究范式,通过2个实验比较了面对不同程度的人际伤害,自发性观点采择和语言劝说这两种不同的人际伤害消解方式分别对外显和内隐宽恕的影响。结果发现... 设计并采用“换位体验”的社会互动范式,结合自陈报告法和情感错误归因程序的内隐态度研究范式,通过2个实验比较了面对不同程度的人际伤害,自发性观点采择和语言劝说这两种不同的人际伤害消解方式分别对外显和内隐宽恕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面对何种程度的人际伤害,(1)与自发性观点采择相比,语言劝说可以有效的促进外显宽恕;(2)自发性观点采择可以有效减少负面内隐态度,促进内隐宽恕,而语言劝说会提高负面内隐态度,阻碍内隐宽恕。该研究结果说明不同人际伤害消解方式对内隐和外显宽恕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时也证明了观点采择可以在人际互动中自发产生,并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隐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观点采择 语言劝说 人际伤害 内隐宽恕 外显宽恕
下载PDF
中学生时间洞察力特质与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未来情景性思维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热比古丽·白克力 杨晓辉 王振宏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9,共8页
本研究采用经典内隐联想测验任务,研究了现在享乐、现在宿命和未来三种时间洞察力特质中学生的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以及未来情景性思维在时间洞察力类型与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未来特质中学生的健康行为选择内... 本研究采用经典内隐联想测验任务,研究了现在享乐、现在宿命和未来三种时间洞察力特质中学生的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以及未来情景性思维在时间洞察力类型与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未来特质中学生的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高于现在享乐和现在宿命特质中学生;未来情景性思维水平在中学生时间洞察力类型与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未来情景性思维显著提高现在享乐和未来特质中学生的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而对现在宿命特质的作用不显著。本研究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特质是中学生选择健康行为的积极因素,未来情景性思维能促进现在享乐和未来时间洞察力特质中学生的健康行为选择内隐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洞察力特质 中学生 健康行为选择 内隐偏好 未来情景性思维
下载PDF
测量观点采择的一种新方法:内隐关系评估程序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曼曼 郭瞻予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7-101,共5页
观点采择是个体根据当前或先前的信息,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区别开来,并在区分的前提下,运用有关信息推断他人观点、态度等的能力,观点采择能力也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种。内隐关系评估程序作为广泛测量人类内隐认知的一种新方法,也可以为... 观点采择是个体根据当前或先前的信息,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区别开来,并在区分的前提下,运用有关信息推断他人观点、态度等的能力,观点采择能力也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种。内隐关系评估程序作为广泛测量人类内隐认知的一种新方法,也可以为观点采择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点采择 关系结构理论 内隐关系评估程序
下载PDF
自我与他人视角的动态信息加工:一项行为振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楚 耿海燕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为了实现流畅的社会互动,个体需要同时加工自我与他人视角下的信息,并能有效地区分二者。然而个体对自我与他人视角下的信息存在共享神经表征,那么大脑是如何在同时完成自我与他人视角信息加工的前提下又不至于混淆二者的呢?本文通过创... 为了实现流畅的社会互动,个体需要同时加工自我与他人视角下的信息,并能有效地区分二者。然而个体对自我与他人视角下的信息存在共享神经表征,那么大脑是如何在同时完成自我与他人视角信息加工的前提下又不至于混淆二者的呢?本文通过创新性的、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内隐视觉观点采择任务,发现对于自我视角和他人视角下的信息加工存在频率约为1 Hz的行为振荡现象,并且二者存在180°左右的相位差。这一结果说明在有他人在场的社会情景中,自我视角与他人视角下的信息加工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的交替优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社会认知 视觉观点采择 自我视角 他人视角 行为振荡
下载PDF
无意识设计中多角度挖掘用户隐性需求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文秀 王建华 《工业设计》 2021年第5期55-56,共2页
文章针对无意识设计中隐性需求挖掘角度的不足,为从多角度有效全面地挖掘用户隐性需求,并将其应用于无意识设计当中去。基于对"无意识设计"概念和"隐性需求"概念的理解,分析无意识设计案例中满足用户隐性需求的角... 文章针对无意识设计中隐性需求挖掘角度的不足,为从多角度有效全面地挖掘用户隐性需求,并将其应用于无意识设计当中去。基于对"无意识设计"概念和"隐性需求"概念的理解,分析无意识设计案例中满足用户隐性需求的角度与方法,总结了无意识设计过程中从动机、无意识行为、环境三个角度获取用户隐性需求的方法。该方法可为无意识设计中用户隐性需求的挖掘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角度,为后续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设计 多角度 隐性需求
下载PDF
莫言小说《生死疲劳》叙述技巧探析
14
作者 李艳云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7-101,共5页
小说《生死疲劳》叙述手法娴熟,叙述技巧高超。本文运用现代叙事学相关理论,分析《生死疲劳》所运用的叙述技巧,探求小说之所以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内在原因。在小说《生死疲劳》的叙述中,轮回策略下叙述向度的呈现增强了小说的魔幻色彩... 小说《生死疲劳》叙述手法娴熟,叙述技巧高超。本文运用现代叙事学相关理论,分析《生死疲劳》所运用的叙述技巧,探求小说之所以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内在原因。在小说《生死疲劳》的叙述中,轮回策略下叙述向度的呈现增强了小说的魔幻色彩,拓展了小说的主题内蕴;对话、复调式的叙述结构增强了叙述的厚度与张力,延伸了小说的叙述魅力;视角越界现象的频繁出现又使得叙述话语不断延宕与伸展,从而使得小说的解读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生死疲劳》 叙述向度 隐性越界
下载PDF
观点采择是否一定促进内隐宽恕?——受害者对伤害动机认同的调节作用
15
作者 范若琳 徐贵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2-533,共12页
以往研究多认为观点采择可有效促进宽恕,近期研究则开始关注观点采择诱发宽恕等亲社会行为的边界条件。结合“换位体验”和内隐态度测量范式,本研究考察了受害者对伤害动机的认同在被动和自发观点采择影响内隐宽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实... 以往研究多认为观点采择可有效促进宽恕,近期研究则开始关注观点采择诱发宽恕等亲社会行为的边界条件。结合“换位体验”和内隐态度测量范式,本研究考察了受害者对伤害动机的认同在被动和自发观点采择影响内隐宽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实验1发现当人际伤害中存在人们无法认同的恶意不道德动机时,被动和自发观点采择都抑制了受害者对施害者的内隐宽恕且后者的抑制效应更显著。实验2则进一步操纵了不同类型受害者对施害者伤害动机的认同差异,低认同组与实验1结果相同,即被动和自发观点采择中都抑制了内隐宽恕且后者的抑制效应更显著,但高认同组在两种观点采择中都促进了内隐宽恕且二者的促进效应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揭示了伤害动机认同在不同类型观点采择影响内隐宽恕过程中起到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对观点采择和宽恕间复杂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观点采择 被动观点采择 换位体验 动机认同 内隐宽恕
下载PDF
语文学范式翻译研究的意义观——翻译理论的历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玉卿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3,F0003,共4页
本文对语文学范式翻译研究的几个代表人物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剖析,对他们的翻译研究的意义观进行了探讨,指出语文学范式翻译研究是以意义观为主线索而发展的,是翻译意义观的启蒙期和雏形阶段。
关键词 意义观 言内意义 意图意义 言外之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