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subcarrier allocation for cognitive radio with multi-user OFDM and distributed antenna 被引量:1
1
作者 葛文栋 纪红 +1 位作者 司鹏搏 李曦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0年第4期513-517,共5页
The subcarrier allocation problem in cognitive radio(CR)networks with multi-user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and distributed antenna is analyzed and modeled for the flat fading channel and the ... The subcarrier allocation problem in cognitive radio(CR)networks with multi-user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and distributed antenna is analyzed and modeled for the flat fading channel and the frequency selective channel,where the constraint on the secondary user(SU)to protect the primary user(PU)is that the total throughput of each PU must be above the given threshold instead of the "interference temperature".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channels,the optimal subcarrier allocation schemes are proposed to pursue efficiency(or maximal throughput),using the branch and bound algorithm and the 0-1 implicit enumeration algorithm.Furthermore,considering the tradeoff between efficiency and fairness,the optimal subcarrier allocation schemes with fairness are proposed in different fading channels,using the pegging algorithm.Extensive 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th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the proposed subcarrier allocation scheme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ones in different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radio subcarrier allocation multi-user OFDM distributed antenna branch and bound algorithm implicit enumeration algorithm pegging algorithm
下载PDF
基于在线同伴互评的内隐行为规律挖掘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强 冯雅楠 +2 位作者 金美伶 赵蔚 颜秉刚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24年第1期32-44,共13页
学习行为规律能够有效预测学业成绩,是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关键,但大部分研究成果以探究学生的外显学习行为为主,对学生内隐行为的分析与挖掘较少。同伴互评是表征学习内隐行为的重要方式,文章以其产生的评语和反馈为分析对象,采用定量内... 学习行为规律能够有效预测学业成绩,是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关键,但大部分研究成果以探究学生的外显学习行为为主,对学生内隐行为的分析与挖掘较少。同伴互评是表征学习内隐行为的重要方式,文章以其产生的评语和反馈为分析对象,采用定量内容分析、滞后序列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情感、认知和元认知角度分析高、低成绩学生的内隐行为,并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剖析基于在线同伴互评的内隐行为影响机理。依据同伴互评中内隐行为所表现出的情感、认知和元认知差异,洞悉学习过程数据背后隐藏的学习成长轨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支持教师及时、精准、有效地进行在线学业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行为 同伴互评 情感 认知 元认知
下载PDF
内隐情绪信念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认知重评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冯蓉 吴悦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33-439,共7页
目的:探讨内隐情绪信念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并考察认知重评和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内隐情绪信念问卷、情绪调节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及心盛量表对11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内隐情绪信念与认知重评、心理韧性... 目的:探讨内隐情绪信念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并考察认知重评和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内隐情绪信念问卷、情绪调节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及心盛量表对113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内隐情绪信念与认知重评、心理韧性及心理幸福感均呈显著正相关(r=0.443,0.502,0.464;P<0.01),认知重评、心理韧性与心理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553,0.757;P<0.01)。认知重评、心理韧性分别在内隐情绪信念与心理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认知重评和心理韧性在内隐情绪信念与心理幸福感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通过培养成长型内隐情绪信念,可以帮助个体主动使用认知重评等适应性调节策略来提高心理韧性,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幸福感 内隐情绪信念 认知重评 情绪调节 心理韧性
下载PDF
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对在线协作学习知识建构水平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刘清堂 杨诗涵 +1 位作者 郑欣欣 陈亮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7,共9页
认知群体感知工具是协作学习者感知群体认知信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技术支撑。不同信息复杂程度的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对在线协作学习中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水平影响程度如何尚需进一步探索。文章从认知信息复杂度出发,设计了实时的显性/隐... 认知群体感知工具是协作学习者感知群体认知信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技术支撑。不同信息复杂程度的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对在线协作学习中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水平影响程度如何尚需进一步探索。文章从认知信息复杂度出发,设计了实时的显性/隐性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并通过对比实验,利用统计分析、卡方检验、认知网络分析,分析两种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对在线协作学习知识建构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认知群体感知工具有助于在线协作学习中高水平知识建构行为的发生。显性/隐性认知群体感知工具支持下的学习者知识建构行为特征及知识建构模式存在差异性。其中,显性认知群体感知工具能促进协商型对话和升华型对话;隐性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则更能促进协商型对话的生成。研究结论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习者完成协作任务并提升知识构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信息 群体感知 知识建构 在线协作学习 显性反馈 隐性反馈
下载PDF
内隐情绪观对手机成瘾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5
作者 惠秋平 姚红红 +1 位作者 魏华 何安明 《心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352-359,共8页
本研究采用内隐情绪观量表、非适应性认知量表、双元孝道量表以及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81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探讨内隐情绪观和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非适应性认知和孝道信念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情绪实体观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2... 本研究采用内隐情绪观量表、非适应性认知量表、双元孝道量表以及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81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探讨内隐情绪观和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非适应性认知和孝道信念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情绪实体观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2)非适应性认知在情绪实体观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互惠性孝道在情绪实体观与非适应性认知之间起调节作用,权威性孝道在情绪实体观与非适应性认知之间不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情绪观 非适应性认知 孝道信念 手机成瘾
下载PDF
ACT联合rTMS对青少年游戏障碍患者网瘾程度及内隐认知偏倚的影响
6
作者 周振华 彭艳娜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与现实疗法(AC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青少年游戏障碍(G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G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接受与现实疗法(AC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青少年游戏障碍(G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G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观察组采取ACT联合rTMS,比较2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评分、内隐认知偏倚情况和学习倦怠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CIAS-R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IAS-R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内隐认知偏倚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内隐认知偏倚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学习倦怠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学习倦怠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T联合rTMS治疗青少年GD患者的效果显著,能降低网瘾程度,改善内隐认知偏倚和学习倦怠情况,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游戏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网瘾 内隐认知偏倚
下载PDF
伍尔夫短篇小说情节张力的认知美学探索——以《幽灵之屋》为例
7
作者 蔡凤梅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7-74,共8页
从认知美学视角,梳理显性和隐性情节张力的构建机制,并基于伍尔夫短篇小说《幽灵之屋》的文本表征分析,揭示其情节张力构建和主题内涵实现机制,以厘清读者对情节审美体验的认知理据。研究表明:1)《幽灵之屋》通过“梦境”到“现实”的... 从认知美学视角,梳理显性和隐性情节张力的构建机制,并基于伍尔夫短篇小说《幽灵之屋》的文本表征分析,揭示其情节张力构建和主题内涵实现机制,以厘清读者对情节审美体验的认知理据。研究表明:1)《幽灵之屋》通过“梦境”到“现实”的转换构建显性情节张力,“梦境”世界通过空间隐喻的距离逼近和悬念设置增加张力;2)隐性情节张力则通过文本变异表征(如时态变化、重复句式下遣词变化以及含混意象逐渐聚焦等)实现,增加了文本厚度且增强了情感共鸣;3)两者都凸显了生命哲学隐喻。研究结果可为情节张力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是对伍尔夫短篇小说研究的跨学科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 情节张力 认知美学 隐性情节
下载PDF
内隐印象更新的心理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温芳芳 佐斌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5-252,共8页
内隐印象更新表现出比外显印象更新更难、自动化或无意识发生和形成越快更新越快的特点。新近研究发现,相对简单的信息就能导致内隐印象的改变,其中,信息诊断性发挥了关键作用,新信息的强度、可信度、重新解释和归因以及预期刻板信息的... 内隐印象更新表现出比外显印象更新更难、自动化或无意识发生和形成越快更新越快的特点。新近研究发现,相对简单的信息就能导致内隐印象的改变,其中,信息诊断性发挥了关键作用,新信息的强度、可信度、重新解释和归因以及预期刻板信息的一致性均是内隐印象更新的重要发生条件。社会认知维度和效价等因素、动机因素和不同的情绪情感等也对内隐印象更新有影响。进一步揭示内隐与外显印象更新差异的加工机制,探究不同信息要素的作用及印象更新的前因与后效,采用多样化的内隐范式及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提供更多证据,加强本土化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更新 诊断性 内隐 道德 社会认知
下载PDF
论隐性使用搜索关键词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维 《南大法学》 CSSCI 2023年第6期15-27,共13页
竞价排名关键词隐性使用行为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原理模糊,学理研究不充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和第六条之间不会发生抵触,应分别适用“三叠利益”评估法和混淆可能性判断的多因素分析法。售前混淆理论和交易机会丧失论均具有局... 竞价排名关键词隐性使用行为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原理模糊,学理研究不充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和第六条之间不会发生抵触,应分别适用“三叠利益”评估法和混淆可能性判断的多因素分析法。售前混淆理论和交易机会丧失论均具有局限性,不可采用。在适用多因素分析法的过程中,应当围绕相关公众的注意力对隐性使用搜索关键词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协动作用。如果隐性使用搜索关键词的行为能够确保商标的信息传递功能,使消费者可以理性自由地对不同商品或服务做出比较和选择,则这种隐性使用行为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使用 售前混淆 相关公众认知 “三叠利益” 请求权竞合
下载PDF
突发事故情境中内隐记忆驱动的应急决策行为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豫 李家猛 顾婧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4-239,共6页
为探究突发事故情境中认知心理对应急决策的影响,提高个体应急处置能力,采用认知心理学中加工分离范式,设计再认试验来量化内隐记忆水平。开展应急决策行为模拟试验,测试应急决策的反应时间和行为选择,并通过反应时和准确率来评价其应... 为探究突发事故情境中认知心理对应急决策的影响,提高个体应急处置能力,采用认知心理学中加工分离范式,设计再认试验来量化内隐记忆水平。开展应急决策行为模拟试验,测试应急决策的反应时间和行为选择,并通过反应时和准确率来评价其应急决策能力,进一步对比不同内隐记忆水平当事人应急决策行为结果差异,分析内隐记忆驱动下应急决策行为的过程特性及自动化产生机制。结果表明:内隐记忆能够对应急决策的信息感知、认知加工和行为选择过程产生影响;相较于内隐记忆较低的被试群体,内隐记忆较高的被试应急反应速度更快,应急行为选择的准确性更高;当事人在危险感知的启动阶段,通过无意识提取相关记忆,能够快速响应;在认知加工阶段,消耗较少的注意资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动化行为特征,减少自我损耗,从而增强应急决策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减少冒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故 内隐记忆 应急决策行为 自动化行为 认知资源 加工分离范式
下载PDF
腹内侧前额叶在内隐认知重评中的因果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可翔 张岳瑶 +3 位作者 李思瑾 袁加锦 李红 张丹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0-223,共14页
情绪调节对维持个体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生活十分重要,然而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外显情绪调节,目前我们对内隐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的了解还非常有限。为揭示内隐情绪调节的核心脑区,本研究使用句子整理任务启动内隐认知重评,并采用经颅直... 情绪调节对维持个体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生活十分重要,然而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外显情绪调节,目前我们对内隐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的了解还非常有限。为揭示内隐情绪调节的核心脑区,本研究使用句子整理任务启动内隐认知重评,并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激活内侧前额叶特别是腹内侧前额叶(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 PFC),考察该脑区在内隐情绪调节中的因果作用。结果表明,vmPFC被激活的被试组(实验组,n=40)在内隐认知重评启动条件下比t DCS伪刺激组(对照组,n=40),在观看负性图片时报告了更少的负性情绪,同时负性图片诱发的晚正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波幅更低(LPP是情绪体验强度的客观指标)。同时,实验组比对照组在观看负性图片时表现出更低的枕区P1波幅(P1为早期视觉注意程度的客观指标)。以上结果说明,激活以vmPFC为代表的内侧前额叶不但能增强内隐情绪调节的效果,还能减少被试对负性刺激的早期注意分配。本研究是采用tDCS技术考察启动引起的内隐情绪调节的首次尝试,研究结果不但表明了以vmPFC为代表的内侧前额叶在内隐认知重评中的关键作用,还为临床应用研究指出了增强内隐情绪调节能力的神经调控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侧前额叶 内隐情绪调节 经颅直流电刺激 启动 认知重评
下载PDF
体育教学中的弱具身与强具身及其相互促进作用阐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舟航 张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3-672,共10页
在反思体育教学具身转向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体育教学中不同具身程度的内涵,为新课标落地实施提供学理分析依据。体育教学天然具有具身性,不同教学方式的差别实质上源自具身程度的差异。技术讲解与理论学习属于弱具身活动,结构化教学和比... 在反思体育教学具身转向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体育教学中不同具身程度的内涵,为新课标落地实施提供学理分析依据。体育教学天然具有具身性,不同教学方式的差别实质上源自具身程度的差异。技术讲解与理论学习属于弱具身活动,结构化教学和比赛属于强具身活动,碎片化单一技术练习则属于一般的具身活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所强调的建构“学、练、赛”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非常重视强具身层面的结构化教学,但并非意味着以讲解、理论学习为代表的弱具身活动无足轻重,实质上好的讲解、视频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在练习和比赛后的反身效应,理论学习将符号化的运动技术叠加到运动本身,形成更强的运动内隐记忆,进而反过来促进整体运动能力的提高。高质量的体育运动不仅是“物理-肌体”活动,更是充满智慧的“身-心”运动。因此,弱具身与强具身在体育教学中是相互促进的整体,不应以二元对立的观点对待之,一元论和整体化的体育教学才真正有助于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一元论 结构化教学 运动内隐记忆
下载PDF
相对剥夺感对大学生内卷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海涛 钱巧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5-41,共7页
从相对剥夺感切入,探讨其对大学生内卷行为的影响。启动组通过书写“与他人相比自己没有得到应得结果”的任务诱发相对剥夺感,对照组书写近期发生的事情,然后个体对内卷情境中的行为及内隐认知进行评定。结果表明:(1)相对剥夺感对大学... 从相对剥夺感切入,探讨其对大学生内卷行为的影响。启动组通过书写“与他人相比自己没有得到应得结果”的任务诱发相对剥夺感,对照组书写近期发生的事情,然后个体对内卷情境中的行为及内隐认知进行评定。结果表明:(1)相对剥夺感对大学生课业表现中的内卷行为无显著影响,对评奖评优中的内卷行为影响显著,启动组更能意识到内卷行为的跟风从众和恶意竞争倾向;(2)相对剥夺感对大学生内卷内隐认知影响显著,启动组对非内卷词汇的辨别力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相对剥夺感 内卷行为 内隐认知
下载PDF
自我与他人视角的动态信息加工:一项行为振荡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楚 耿海燕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为了实现流畅的社会互动,个体需要同时加工自我与他人视角下的信息,并能有效地区分二者。然而个体对自我与他人视角下的信息存在共享神经表征,那么大脑是如何在同时完成自我与他人视角信息加工的前提下又不至于混淆二者的呢?本文通过创... 为了实现流畅的社会互动,个体需要同时加工自我与他人视角下的信息,并能有效地区分二者。然而个体对自我与他人视角下的信息存在共享神经表征,那么大脑是如何在同时完成自我与他人视角信息加工的前提下又不至于混淆二者的呢?本文通过创新性的、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内隐视觉观点采择任务,发现对于自我视角和他人视角下的信息加工存在频率约为1 Hz的行为振荡现象,并且二者存在180°左右的相位差。这一结果说明在有他人在场的社会情景中,自我视角与他人视角下的信息加工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的交替优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社会认知 视觉观点采择 自我视角 他人视角 行为振荡
下载PDF
教学经验的知识属性及其表征与转化——基于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辛晓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53-57,共5页
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为理解教学经验的知识属性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基于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视角理解教学经验,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生成的个人知识、缄默知识,是教师内居式认知活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和默会性。在教学经验... 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为理解教学经验的知识属性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基于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视角理解教学经验,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生成的个人知识、缄默知识,是教师内居式认知活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和默会性。在教学经验表征与转化的路径选择上,需要创造“源发场”,鼓励教师探索和共享各自独有的缄默知识;通过实践反思与对话,实现教师缄默教学经验的显性化与公共化;关联与融合显性教学经验,促进教学经验向实践性教学理论的转化;立足于教学实践,使得教学经验内化成为教师的行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知识理论 教师 教学经验 知识属性 缄默知识 内居式认知 实践性教学理论
下载PDF
隐性否定构式“X什么X”的基线/阐释模型
16
作者 杜娟 魏在江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5-53,共9页
构式语法理论没有明确的操作方法来描写构式义“大于部分之和”的产生路径,认知语法的精细描写思路可以为其提供方法论工具。本文采用认知语法的新进展——基线/阐释模型,探析隐性否定构式“X什么X”的语义建构,解释该构式否定义的生成... 构式语法理论没有明确的操作方法来描写构式义“大于部分之和”的产生路径,认知语法的精细描写思路可以为其提供方法论工具。本文采用认知语法的新进展——基线/阐释模型,探析隐性否定构式“X什么X”的语义建构,解释该构式否定义的生成机制与功能动因。研究发现:1)该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是结构和系统层面一系列基线/阐释操作多重互动的结果。2)与显性否定构式相比,隐性否定构式的语义建构过程更复杂,二者在认知机制上的区别在于:显性否定构式是基于语境细节,经一次阐释得到的高层级概念结构;隐性否定构式则是以相应的否定概念为基线,经两次阐释得到的复杂概念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否定构式 语义建构 “X什么X” 认知语法 构式义生成
下载PDF
大学生对不同社会关系的内隐合作态度及属性认知
17
作者 邓永光 陈可炫 吴铁钧 《校园心理》 2023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索大学生对不同社会关系的内隐合作态度。方法选取70名在校本科生参加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T-IAT)和Simon任务。结果①从内隐层面,大学生更愿意和有社会关系的人合作,并在合作指数上表现出差别有序性,从高到低分别为亲缘关系>地... 目的探索大学生对不同社会关系的内隐合作态度。方法选取70名在校本科生参加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T-IAT)和Simon任务。结果①从内隐层面,大学生更愿意和有社会关系的人合作,并在合作指数上表现出差别有序性,从高到低分别为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学缘关系>陌生关系;②大学生更多地将亲缘关系和学缘关系与情感性相联结,而对地缘关系和陌生关系未发现显著的情感或工具倾向性。结论大学生对社会关系的合作偏好性更多地是建立在关系的情感性基础之上,社会互动可以改变关系的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关系 态度 内隐认知
下载PDF
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89
18
作者 杨治良 刘素珍 +2 位作者 钟毅平 高桦 唐永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0-23,共5页
使用攻击和被攻击者相互作用的实验图片,随机抽取大学本科生90名,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分。结果表明:1.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即出现了实验... 使用攻击和被攻击者相互作用的实验图片,随机抽取大学本科生90名,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分。结果表明:1.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即出现了实验性分离;2.内隐态度是可以测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态度 偏好测验 实验性分离
下载PDF
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 被引量:38
19
作者 侯珂 邹泓 张秋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3-230,共8页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是一种评估个体对两个概念的自动化联系强度的间接测量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有很多证据显示,较之于外显测验,IAT能为研究提供更多新的信息,但其信度、效度指标都有待改善,...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是一种评估个体对两个概念的自动化联系强度的间接测量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有很多证据显示,较之于外显测验,IAT能为研究提供更多新的信息,但其信度、效度指标都有待改善,而且不同学者对其测验原理仍有不同解释。因此,研究者对IAT的应用及对其结果的解释需持谨慎态度。另外,文章还简单介绍了IAT数据处理的新方法和一些IAT的变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社会认知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内隐认知:认识人类认知与学习的新窗口 被引量:47
20
作者 陶沙 李蓓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19,共8页
内隐认知是人类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隐认知的发现和研究打破了仅仅重视外显认知的单一局面 ,为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类认知系统的多重性和认知过程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提供了新的角度。当前的内隐认知研究广泛涉及了感知、记... 内隐认知是人类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隐认知的发现和研究打破了仅仅重视外显认知的单一局面 ,为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类认知系统的多重性和认知过程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提供了新的角度。当前的内隐认知研究广泛涉及了感知、记忆、语言理解、规则抽取、动作技能、情感反应等多个方面 ,揭示出内隐认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已有研究指出 ,内隐认知在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中均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内隐认知将有助于促进认知效率的提高以及认知发展 ,并可为外显认知功能受损个体的功能康复带来希望。进一步揭示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相互联系与促进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认知 发展 学习 教育 浸泡式教学法 外认知 认知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