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ated boron layers by boronization and a real-time boron coating using an impurity powder dropper in the LHD
1
作者 Naoko ASHIKAWA Robert LUNSFORD +4 位作者 Federico NESPOLI Erik GILSON Yaowei YU Jiansheng HU Shinichiro KADO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5-31,共7页
In the Large Helical Device(LHD),diborane(B2H6)is used as a standard boron source for boronization,which is assisted by helium glow discharges.In 2019,a new Impurity Powder Dropper(IPD)system was installed and is unde... In the Large Helical Device(LHD),diborane(B2H6)is used as a standard boron source for boronization,which is assisted by helium glow discharges.In 2019,a new Impurity Powder Dropper(IPD)system was installed and is under evaluation as a real-time wall conditioning technique.In the LHD,which is a large-sized heliotron device,an additional helium(He)glow discharge cleaning(GDC)after boronization was operated for a reduction in hydrogen recycling from the coated boron layers.This operational time of 3 h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oscopic data during glow discharges.A flat hydrogen profile is obtain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coated boron on the specimen exposed to boronization.The results suggest a reduction in hydrogen at the top surface by He-GDC.Trapped oxygen in coated boron was obtained by boronization,and the coated boron,which has boron-oxide,on the first wall by B-IPD was also shown.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in coating areas between B2H6 boronization and B-IPD operation,it would be most effective to use the IPD and B2H6 boronization coating together for optimized wall conditi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on layer oxygen impurity hydrogen recycling impurity powder dropper LHD EAST
下载PDF
Calcu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divertor detachment via impurity seeding by using one-dimensional model
2
作者 周文杰 刘晓菊 +5 位作者 邬潇河 李邦 石奇奇 樊皓尘 杨艳杰 李国强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370-379,共10页
Achieving the detachment of divertor can help to alleviate excessive heat load and sputtering problems on the target plates,thereby extending the lifetime of divertor components for fusion devices.In order to provide ... Achieving the detachment of divertor can help to alleviate excessive heat load and sputtering problems on the target plates,thereby extending the lifetime of divertor components for fusion devices.In order to provide a fast but relatively reliable prediction of plasma parameters along the flux tube for future device design,a one-dimensional(1D)modeling code for the operating point of impurity seeded detached divertor is developed based on Python language,which is a fluid model based on previous work(Plasma Phys.Control.Fusion 58045013(2016)).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onset of divertor detachment by neon(Ne)and argon(Ar)seeding in EAST is well reproduced by using the 1D modeling code.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1D modeling and two-dimensional(2D)simulation by the SOLPS-ITER code for CFETR detachment operation with Ne and Ar seeding also shows that they are in good agreement.We also predict the radiative power loss and corresponding impurity concentration requirement for achieving divertor detachment via different impurity seeding under high heating power conditions in EAST and CFETR phase II by using the 1D model.Based on the predictions,the optimized parameter space for divertor detachment operation on EAST and CFETR is also determined.Such a simple but reliable 1D model can provide a reasonable parameter input for a detailed and accurate analysis by 2D or three-dimensional(3D)modeling tools through rapid parameter sc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vertor detachment impurity seeding one-dimensional modeling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impurity spectrum function by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3
作者 刘婷 韩榕生 陈亮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2-63,共12页
By using the numerical renormalization group(NRG)method,we construct a large dataset with about one million spectral functions of the Anderson quantum impurity model.The dataset contains the density of states(DOS)of t... By using the numerical renormalization group(NRG)method,we construct a large dataset with about one million spectral functions of the Anderson quantum impurity model.The dataset contains the density of states(DOS)of the host material,the strength of Coulomb interaction between on-site electrons(U),and the hybridization between the host material and the impurity site(Γ).The continued DOS and spectral functions are stored with Chebyshev coefficients and wavelet functions,respectively.From this dataset,we build seven different machine learning networks to predict the spectral function from the input data,DOS,U,andΓ.Three different evaluation indexes,mean absolute error(MAE),relative error(RE)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are used to analyze the prediction abilities of different network models.Detailed analysis shows that,for the two kinds of widely use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RNNs),gate recurrent unit(GRU)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network.A combination of bidirectional GRU(BiGRU)and GRU has the best performance among GRU,BiGRU,LSTM,and BiLSTM.The MAE peak of BiGRU+GRU reaches 0.00037.We have also tested a 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with 20 hidden layers and a residual neural network(ResNet),we find that the 1DCNN has almost the same performance of the BiGRU+GRU network for the original dataset,while the robustness testing seems to be a little weak than BiGRU+GRU when we test all these models on two other independent datasets.The ResNet has the worst performance among all the seven network models.The datase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the large data set of the spectral function of Anderson quantum impurity model,are openly available at https://doi.org/10.57760/sciencedb.j00113.00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hine learning Anderson impurity model spectral function
下载PDF
Gyro-Landau-fluid simulations of impurity effects on ion temperature gradient driven turbulence transport
4
作者 刘逸飞 李继全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The effects of impurities on ion temperature gradient(ITG)driven turbulence transport in tokamak core plasmas are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via global simulations of microturbulence with carbon impurities and adiabatic... The effects of impurities on ion temperature gradient(ITG)driven turbulence transport in tokamak core plasmas are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via global simulations of microturbulence with carbon impurities and adiabatic electrons.The simulations use an extended fluid code(ExFC)based on a four-field gyro-Landau-fluid(GLF)model.The multispecies form of the normalized GLF equations is presented,which guarantees the self-consistent evolution of both bulk ions and impurities.With parametric profiles of the cyclone base case,well-benchmarked ExFC is employed to perform simulations focusing on different impurity density profiles.For a fixed temperature profile,it is found that the turbulent heat diffusivity of bulk ions in a quasi-steady state is usually lower than that without impurities,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linear and quasilinear predictions.The evolutions of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heat diffusivity exhibit a fast relaxation process,indicating that the destabilization of the outwardly peaked impurity profile is a transient state response.Furthermore,the impurity effects from different profiles can obviously influence the nonlinear cri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which is likely to be dominated by linear effect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mprovement in plasma confinement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impurities,most likely through adjusting both heat diffusivity and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ro-Landau-fluid simulation impurity effects ion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 turbulence transport
下载PDF
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的女西服款式感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于翠萍 宋莹 +2 位作者 周杨 孙雅致 武英敏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9,共8页
为了设计出符合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服装产品,以女西服为研究对象,提出感性工学与数量化理论Ⅰ相结合的款式设计研究方案。首先通过语意差异法获取消费者对女西服样本的感性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感性评分进行分析,提取感性因子,创建女西服... 为了设计出符合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服装产品,以女西服为研究对象,提出感性工学与数量化理论Ⅰ相结合的款式设计研究方案。首先通过语意差异法获取消费者对女西服样本的感性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感性评分进行分析,提取感性因子,创建女西服二维感性分布空间。同时分析款式特征,归纳出女西服主要设计要素,在此基础上应用数量化理论Ⅰ,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感性因子与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预测,并构建数学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拟合度较高,符合正态分布要求,模型有效可行。最后通过案例设计与验证,进一步证明该模型能够实现人的感性需求与女西服设计要素之间的有效转换,对女西服款式设计与感性评价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化理论 女西服 感性工学 预测模型 感性因子 款式设计
下载PDF
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对胃癌MKN-28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6
作者 黄小梅 支慧 +6 位作者 陈浩 卢林明 朱晓群 王丽珍 周珏 庞金金 许金亮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0-276,共7页
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gkistrodon halys venom antitumor componentⅠ,AHVAC-Ⅰ)对胃癌MKN-28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不同实验浓度(5、10和15μg/mL)AHAVC-Ⅰ处理胃癌细胞MKN-2824 h后,采用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cel... 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gkistrodon halys venom antitumor componentⅠ,AHVAC-Ⅰ)对胃癌MKN-28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不同实验浓度(5、10和15μg/mL)AHAVC-Ⅰ处理胃癌细胞MKN-2824 h后,采用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划痕实验和T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annexin VmCherry/DA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e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AHVAC-Ⅰ各浓度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随着AHVAC-Ⅰ浓度的增加,MKN-28细胞增殖活力逐渐下降(P<0.01),细胞迁移能力逐渐被抑制(P<0.01),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凋亡相关蛋白Caspease-3表达上调(P<0.01)。结论:AHVAC-Ⅰ抑制胃癌细胞MKN-28增殖和迁移,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VAC- 胃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介观离散力学模型及其Ⅰ型断裂强度负效应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沈雷 吴杰 +3 位作者 邓通发 曹茂森 徐磊 李田雨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8,共8页
细聚丙烯(PP,直径小于100μm)纤维混凝土Ⅰ型断裂强度随纤维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其机理尚不明晰。而且由于纤维数量过多,现有数值方法无法精细刻画细纤维混凝土力学行为。对此通过考虑细PP纤维亲水性提升基体局部水灰比的... 细聚丙烯(PP,直径小于100μm)纤维混凝土Ⅰ型断裂强度随纤维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其机理尚不明晰。而且由于纤维数量过多,现有数值方法无法精细刻画细纤维混凝土力学行为。对此通过考虑细PP纤维亲水性提升基体局部水灰比的强度正效应和纤维桥接力强度贡献低于砂浆的强度负效应,并引入纤维直径等效系数(rf),实现介观尺度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PFRC)力学行为模拟。研究表明:纤维直径等效系数(rf)建议小于10;当纤维微量添加时,细PP纤维提升基体局部水灰比,使基体强度上升,此时正效应高于负效应;随着纤维含量增加,由于纤维桥接力贡献无法补偿相应面积基体强度,负效应持续增长,PFRC宏观Ⅰ型断裂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聚丙烯纤维 混凝土 介观 离散模型 型断裂强度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载脂蛋白A-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利香 郭晋文 +5 位作者 李春蕾 任杰 杨国东 王晶 赵国磊 沈剑虹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1期62-65,6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载脂蛋白A-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载脂蛋白A-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载脂蛋白A-Ⅰ及颈血管彩超的检测。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载脂蛋白A-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载脂蛋白A-Ⅰ水平低于对照组,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观察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的最大流速(V max)、最小流速(V min)、阻力指数RI、管径、内中膜厚度、斑块的大小、颈动脉狭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载脂蛋白A-Ⅰ水平越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水平越高,且载脂蛋白A-Ⅰ与颈血管血流、颈动脉狭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临床可应用载脂蛋白A-Ⅰ水平控制作为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早期干预指标,有助于延缓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 载脂蛋白A-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畅脉乐胶囊(Ⅰ)质量评价
9
作者 张宽 欧余航 +3 位作者 罗春燕 翁一玲 谢玉和 严锦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34-2139,共6页
目的对畅脉乐胶囊(Ⅰ)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分析采用ThermoScientificAccucoreTMXLC18色谱柱(4.6mm×250mm,4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5%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280nm,测定天麻素、丹参素、槲皮素-3-O-... 目的对畅脉乐胶囊(Ⅰ)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分析采用ThermoScientificAccucoreTMXLC18色谱柱(4.6mm×250mm,4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5%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280nm,测定天麻素、丹参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芍药苷、大豆苷、迷迭香酸、紫草酸、异槲皮苷、芒柄花苷、大豆苷元、丹酚酸B、毛蕊异黄酮的含量,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相似度。结果1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87.4%~103.9%,RSD0.54%~3.10%。在230nm处,10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54~0.999,而在280nm处其差异较明显。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苷、大豆苷、大豆苷元是主要差异成分,芍药苷、异槲皮苷含量在各批样品中稳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畅脉乐胶囊(Ⅰ)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脉乐胶囊() 质量评价 含量测定 HPLC指纹图谱
下载PDF
辽东兰花岭地区古元古代Ⅰ型花岗岩类与辽吉A型花岗岩对比研究
10
作者 顾玉超 鞠楠 +3 位作者 陈仁义 杨凤超 胥嘉 杨宏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39,共23页
辽东半岛是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元古代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并记录了多期岩浆-变质作用,约2.2 Ga的辽吉A型花岗岩和1.89~1.85 Ga的巨斑状花岗岩、正长岩分别标志着辽东古元古代造山作用的开端和结... 辽东半岛是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元古代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并记录了多期岩浆-变质作用,约2.2 Ga的辽吉A型花岗岩和1.89~1.85 Ga的巨斑状花岗岩、正长岩分别标志着辽东古元古代造山作用的开端和结束。最新研究显示,2.20~2.15 Ga的岩浆作用形成了2种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在青城子铅锌矿集区北部采集的兰花岭、白砬子花岗闪长岩和黄泊辉绿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177±19 Ma、2129±36 Ma、1876±29 Ma。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类型、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的约2.2 Ga的辽吉A型花岗岩明显不同,属于弱过铝质、低钾钙碱性—碱性岩石,Zr、Hf、Nb、Rb含量较低,K_(2)O/Na_(2)O值、稀土元素总量极低,为典型的Ⅰ型花岗岩类。根据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ε_(Hf)(t)值为-5.1~9.0,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为2089~2817 Ma,岩浆源区为约2.5 Ga的太古宙地壳物质和少量软流圈地幔物质。兰花岭地区花岗闪长岩具备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地球化学亲缘属性,可能形成于弧岩浆俯冲挤压环境;结合形成于伸展环境的A型条痕状花岗岩特征,认为约2.2 Ga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活动带呈现总体伸展、局部挤压的构造环境,为洋壳板块向龙岗地块俯冲碰撞过程中或碰撞后的弧后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岩浆作用 型花岗岩类 古元古代 锆石U-PB测年 LU-HF同位素 地质调查工程 辽东半岛
下载PDF
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模型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应用
11
作者 黄建波 梅子彧 +2 位作者 黄罡 郭亚林 孟翔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评估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按照义齿制作流程分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A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激光打印钛支... 目的评估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按照义齿制作流程分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A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激光打印钛支架组(B组)、藻酸盐印模/石膏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C组)、藻酸盐印模/石膏模型/激光打印钛支架组(D组),每组40例。对最终完成的RPD在口内就位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指标包括卡环固位力、连接体和基托在口内的密合度、咬合准确度,各项指标评估分值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4组RPD各项指标的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完成的铸造钴铬合金和激光打印钛支架式RPD能够满足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修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肯氏、Ⅱ类 可摘局部义齿 数字化印模 树脂模型
下载PDF
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2
作者 朵建英 邸丽 +7 位作者 卢岩 王敏 黄月 朱文佳 文欣玫 徐敏 陈海 笪宇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4种IIM[皮肌炎(DM)5例,多发性肌炎(PM)5例,散发性包涵体肌炎(IBM)4例及坏死性自身免疫性肌病(NAM)5例]和2种非炎性肌病(NIM)[肌营养不良(MD)5例,dysferlinopathy肌病5例]。将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HC-Ⅰ、MHC-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M、DM及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达100.0%,NAM和MD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80.0%,dysferlinopathy肌病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20.0%。PM和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Ⅱ阳性率分别为40.0%、50.0%,其余类型疾病患者肌肉标本的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阴性。结论相较于MHC-Ⅰ免疫组化染色,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在鉴别IIM与NIM中有较高的特异性。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对不同肌病类型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梭鲈野生群体遗传结构
13
作者 鲁翠云 孙志鹏 +4 位作者 曹顶臣 耿龙武 那荣滨 吴学工 郑先虎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2,共11页
为了解梭鲈种群的遗传结构,实验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中国6个和中亚2个群体的遗传差异,并与欧洲群体的单倍型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在640 bp的COⅠ基因序列中检测到5个变异位点,定义了7种单倍型,发现... 为了解梭鲈种群的遗传结构,实验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中国6个和中亚2个群体的遗传差异,并与欧洲群体的单倍型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在640 bp的COⅠ基因序列中检测到5个变异位点,定义了7种单倍型,发现Hap1为8个梭鲈群体的共享单倍型,且与欧洲群体的HapA相同,在中国群体所占比例(93.36%)高于中亚群体(72.58%)和欧洲群体(53.85%);Hap2和Hap3是中国群体的特异单倍型,而Hap4~Hap7为中亚群体的特异单倍型。单倍型序列的聚类图和网络图均显示Hap1/A为梭鲈群体的原始单倍型,中国和中亚群体的特异单倍型相对于原始单倍型仅有1~2个位点的变异,属于Hap1/A的亚型,与欧洲群体的特异单倍型具有较大的差异。每个群体检测到1~4种单倍型,斋桑湖(ZS)群体单倍型最多,而中国的腾格里湖(NX)、兴凯湖(XK)和鸭绿江(YJ)群体仅有1个单倍型(Hap1);塔什干(TS)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最高(Hd=0.514±0.069;π=0.00079±0.00011),其次是ZS群体,而中国梭鲈群体的多样性参数较低。AMOVA分析结果显示,梭鲈群体间遗传变异占20.74%,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0.15≤F_(st)=0.20736<0.25),TS群体与ZS群体和中国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极大(F_(st)>0.25),中国群体中仅黑河(HH)群体与其他群体的遗传分化较大,而中国其他5个群体间无遗传分化。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来自中国的6个梭鲈群体与哈萨克斯坦的ZS群体聚为一支,而乌兹别克斯坦的TS群体独立为一支。研究结果为梭鲈群体的繁殖及放流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鲈 线粒体CO基因 野生群体 遗传结构
下载PDF
基于ABAQUS平台考虑T应力的Ⅰ型裂纹扩展模拟开发
14
作者 杨立云 韦鹏 +2 位作者 王青成 陈美霞 杨登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4-221,共8页
工程结构在制造工艺过程中或使用期间会产生裂纹,对结构断裂路径的预测和研究是防治工程安全问题发生的重要手段。在考虑裂纹尖端应力场常数项T应力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最大周向应力准则(Maximum tangential stress criterion,MTS)和最小... 工程结构在制造工艺过程中或使用期间会产生裂纹,对结构断裂路径的预测和研究是防治工程安全问题发生的重要手段。在考虑裂纹尖端应力场常数项T应力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最大周向应力准则(Maximum tangential stress criterion,MTS)和最小应变能密度因子准则(Minimum strain energy density criterion,SED)进行修正,采用Python语言对ABAQUS的前、后处理和有限元计算模块进行二次开发,通过计算最优解的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将修正后的准则编入裂纹自动扩展程序脚本中。利用上述二次开发程序对初始纯Ⅰ型裂纹的扩展路径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采用ABAQUS脚本程序模拟结果与相关文献实验结果吻合,表明了程序的有效性,进而实现考虑T应力的多种断裂准则对裂纹扩展路径的预测;当T应力值处于一定范围内时,修正的MTS准则无法预测裂纹发生的偏转现象,扩展路径呈直线,此时可采用修正的SED准则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力学 数值模拟 扩展路径 型裂纹 T应力
下载PDF
重楼皂苷Ⅰ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蓝天 陆云燕 郭秋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8-242,共5页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重大难题之一。化疗和靶向治疗是其重要的药物治疗手段,但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是探索新型抗癌疗法的天然宝库,具有很高的...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重大难题之一。化疗和靶向治疗是其重要的药物治疗手段,但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是探索新型抗癌疗法的天然宝库,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清热解毒法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法则之一。清热解毒类中草药重楼,其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归足厥阴肝经,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凉肝定惊之功效。重楼主要适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打损伤以及惊风抽搐等症。重楼皂苷Ⅰ是中草药重楼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其化学结构为C_(44)H_(70)O_(16)。大量实验表明,重楼皂苷V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自噬、逆转肿瘤耐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EMT、调节肿瘤微环境等途径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生长。查阅国内外关于重楼皂苷Ⅰ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为重楼皂苷Ⅰ抗肿瘤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及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皂苷 抗肿瘤 凋亡 细胞周期 自噬
下载PDF
“心衰Ⅰ号”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3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令谆 何安霞 +4 位作者 李婕 徐天 韩捷 湛武逸 陈建东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心衰Ⅰ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不全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证患者临床症状、心脏超声指标等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气阴两虚、痰瘀痹阻...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心衰Ⅰ号”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不全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证患者临床症状、心脏超声指标等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证患者按区组分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心衰Ⅰ号”口服,2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脏超声指标以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 R)-133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后评价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观察治疗期间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气短、乏力、心悸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治疗组患者各单项积分和总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对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脏超声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患者LVIDs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每搏输出量(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P<0.01);治疗组患者LVIDs、SV、FS、LVEF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mi R-133a、TGF-β1、CTG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对照组患者mi R-133a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皮肤黏膜淤青、黑便、肌痛、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心衰Ⅰ号”能有效改善AMI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中医证候,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心脏超声各项指标,考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mi R-133a/TGF-β1/CTGF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纤维化,减轻心室重构有关,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衰 心脏超声指标 miR-133a/TGF-β1/CTGF通路 心室重构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的比较
17
作者 周莉 谢依玲 +14 位作者 张婷婷 黄悦勤 周亮 刘燕 刘波 章杰 龚元东 李中才 李弼 李志鹏 曾庆园 沈宗霖 陈文明 刘肇瑞 卢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31%)。用自编临床资料访谈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因素分析。结果:与双相II型障碍相比,双相I型障碍患者更容易伴有精神病性特征(OR=5.75,95%CI:2.82~11.76),病程更长,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较多(OR=3.09,95%CI:1.02~9.35),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更高,汉族更常见(OR=11.50,95%CI:1.76~75.30)、受教育程度更低(OR=10.22,95%CI:1.16~89.77),更少有精神病家族史(OR=2.34,95%CI:1.01~5.42)。结论: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生理指标有差异,可为探讨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型障碍 双相Ⅱ型障碍 临床特征 生理指标 治疗
下载PDF
Ag(Ⅰ)与氯苯基苯并咪唑配合物的合成、圆二色性和荧光性质
18
作者 王卓渊 林香凤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8-11,39,共5页
本文合成了Ag(Ⅰ)与2-(o-氯苯基)苯并咪唑(OCBM)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UV、IR、摩尔电导率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圆二色性研究发现,配合物在199nm处呈正科顿效应,而在208nm和247nm处呈负科顿效应。荧光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特征... 本文合成了Ag(Ⅰ)与2-(o-氯苯基)苯并咪唑(OCBM)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UV、IR、摩尔电导率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圆二色性研究发现,配合物在199nm处呈正科顿效应,而在208nm和247nm处呈负科顿效应。荧光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出现在601nm和613nm处,荧光寿命τ601和τ613分别为0.40ns和0.35ns。Ag(Ⅰ)配合物可发射橙色荧光和红色荧光,是良好的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o-氯苯基)苯并咪唑 Ag()配合物 合成 圆二色性 荧光性质
下载PDF
牛Ⅰ型胶原的性能表征及标准样品研制
19
作者 高建萍 张天阳 +5 位作者 张扬 邢芳毓 罗希 孔英俊 徐丽明 张贵锋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4,共8页
以牛Ⅰ型胶原作为研究对象,胶原标准样品研制为目标,对其红外光谱特征、三螺旋结构、热稳定性、氨基酸覆盖率、端肽残留、分子质量等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将羟脯氨酸含量作为判定依据对产品的均匀性进行分析;利用SDS-PAGE法对其稳定性... 以牛Ⅰ型胶原作为研究对象,胶原标准样品研制为目标,对其红外光谱特征、三螺旋结构、热稳定性、氨基酸覆盖率、端肽残留、分子质量等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将羟脯氨酸含量作为判定依据对产品的均匀性进行分析;利用SDS-PAGE法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以8家实验室测定的羟脯氨酸含量进行定值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该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胶原蛋白的质量要求。该牛Ⅰ型胶原产品在95%置信区间内均匀性良好;在4℃放置2周、4周,25℃放置1周、2周,反复冻融1次、3次和5次及在-20℃放置6个月,产品稳定性良好;羟脯氨酸含量的定值结果为11.17%,置信度为95%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k=2)。因此,该牛Ⅰ型胶原可作为国家标准样品用于胶原产品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胶原 标准样品 性能表征 均匀性 稳定性 定值
下载PDF
改良术中实时计划对125Ⅰ粒子治疗腰淋巴结转移癌的价值
20
作者 刘泽洲 梁岩松 +7 位作者 赵金鑫 于慧敏 张宏涛 徐克 李慧娟 底学敏 高贞 王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 探讨改良术中实时计划对CT引导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腰淋巴结转移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125Ⅰ粒子治疗的腰淋巴结转移癌患者26例。根据手术时长(<1.5 h和≥1.5 h)将患者分为两组各13例,分... 目的 探讨改良术中实时计划对CT引导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腰淋巴结转移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125Ⅰ粒子治疗的腰淋巴结转移癌患者26例。根据手术时长(<1.5 h和≥1.5 h)将患者分为两组各13例,分别接受传统术中实时计划(传统术中实时计划组)和改良术中实时计划(改良术中实时计划组)。比较各组术前和术后D90、V90、V100、V150及肠管和腹主动脉的D2cc剂量参数的差异及两组各剂量参数差值百分比的差异。观察两组术后6个月的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改良术中实时计划组术前和术后各剂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术中实时计划组术前和术后V1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V150差值百分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其余各剂量参数差值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术中实时计划组和传统术中实时计划组术后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76.9%(10/13)和46.2%(6/13;P=0.226)。两组均未出现腹膜炎和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术中实时计划提高粒子剂量分布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剂量区范围,为125Ⅰ粒子治疗腰淋巴结转移癌的安全性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近距离治疗 腰淋巴结转移 125粒子 剂量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