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TFE3扩增的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勤 饶秋 +3 位作者 余波 王璇 马恒辉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TFE3扩增的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伴有TFE3扩增的肾脏EAML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 目的探讨伴有TFE3扩增的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伴有TFE3扩增的肾脏EAML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追踪随访患者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EAML呈片状弥漫分布,瘤细胞呈上皮样改变,细胞形态异型性较大,核分裂象易见。肿瘤侵犯包膜。瘤细胞表达SMA、TFE3、cathepsin K,TFE3基因出现多倍体扩增,未见易位发生。患者第一次手术3个月后肿瘤复发,术后半年腹腔肿瘤广泛侵犯、肺部见转移。结论伴有TFE3扩增的EAML组织学形态及生长方式更具恶性特征,预后更差,与经典型EAML有所不同,需与其他形态学相似的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FE3扩增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病毒血症和肠道外脏器感染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宁 姚英民 王志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43-648,共6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腹泻患儿是否会发生病毒血症,以及RV是否能感染肠道外脏器。方法以套式RT-PCR方法检测全部60例RV腹泻患儿的血浆标本和其中14例单个核细胞中的RV基因;以原位杂交和原位RT-PCR方法检测2例伴有RV感染的死亡患儿各脏...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腹泻患儿是否会发生病毒血症,以及RV是否能感染肠道外脏器。方法以套式RT-PCR方法检测全部60例RV腹泻患儿的血浆标本和其中14例单个核细胞中的RV基因;以原位杂交和原位RT-PCR方法检测2例伴有RV感染的死亡患儿各脏器中的RV基因。结果从60例患儿中检测到病毒血症4例:1例血浆中检测到RV阳性,其PCR产物部分测序结果证实属RV序列,血清型III,未见变异;14例单个核细胞中检测到3例阳性,其相应的血浆标本RV阴性。从2例死亡患儿的小肠、肝脏、肺、肾脏中检测到RV基因。结论普通RV腹泻患儿可出现病毒血症,RV可以从肠道向其他脏器扩散,病毒血证实其扩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腹泻 病毒血症 肠道外脏器感染 儿童 间接原位PCR 原位杂交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TrkB受体在大鼠脊髓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青峰 赵彬 +4 位作者 吴燕 单文戈 周长满 万选才 范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和方法利用BDNF、TrkB的抗体及地高辛标记的BDNFDNA探针,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对正常成年大鼠腰段脊髓BDNF及其TrkB受体的分布与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BDNF及其mRNA在脊髓各型神经元中... 目的和方法利用BDNF、TrkB的抗体及地高辛标记的BDNFDNA探针,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对正常成年大鼠腰段脊髓BDNF及其TrkB受体的分布与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BDNF及其mRNA在脊髓各型神经元中都有明显的表达,TrkB受体则主要分布在腹角运动神经元中,中间带及背角部分细胞亦有表达。胶质细胞中同时有BDNF及其mRNA、TrkB受体的表达。结论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各型神经元,不仅是BDNF的效应细胞,其自身亦表达BDNF,靶源性、旁分泌、自分泌方式产生的BDNF共同参与了脊髓神经元的调节。胶质细胞不仅为神经元提供旁分泌因子,其自身亦受BDNF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TRKB 大鼠 脊髓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PCOS大鼠模型卵巢中PAI-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伍娟娟 付灵梅 尤昭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大鼠PCOS模型卵巢局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未成年24 d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克罗米酚组、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5组。用Bogovich...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大鼠PCOS模型卵巢局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未成年24 d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克罗米酚组、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5组。用Bogovich法建立大鼠多囊卵巢病理模型。以克罗米酚为对照,用原位杂交法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多囊卵巢大鼠局部PAI-1mRNA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卵巢局部PAI-1mRNA存在卵泡膜间质细胞显著增高,用补肾活血方高、低剂量与克罗米酚药后,卵巢局部PAI-1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与克罗米酚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与克罗米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活血方高、低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卵泡膜间质细胞上PAI-1的基因表达增高更明显,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I-1mRNA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有关。以补肾活血立法的补肾活血方能降低多囊卵巢大鼠局部PAI-1mRNA的显著增高表达,降低PAI-1mRNA卵巢局部的作用。提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PAI-1mRNA途径促进卵巢排卵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大鼠 动物模型 原位杂交 紫石英 锁阳 地龙
下载PDF
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C带及rDNA序列的FISH定位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贺 徐其征 +5 位作者 高养春 张蕊 李霞 庄子昕 梁雨婷 李雅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8-185,共8页
对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的胚胎染色体进行了C带及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首次探讨了杂交三倍体泥鳅C带特征,为准确鉴别染色体提供依据,研究了核糖体5.8S+28S r DNA在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中期染色体上的数目和位置。C带... 对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的胚胎染色体进行了C带及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首次探讨了杂交三倍体泥鳅C带特征,为准确鉴别染色体提供依据,研究了核糖体5.8S+28S r DNA在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中期染色体上的数目和位置。C带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的染色体C带包括臂端C带和着丝粒C带,没有发现臂间C带。M染色体只有1号染色体既有臂端C带又有着丝粒C带,但臂端C带均比着丝粒C带大,信号也比着丝粒的强;而其他M染色体及SM染色体、T染色体只有着丝粒C带。FISH分析显示,核糖体5.8S+28S r DNA清楚地定位在杂交三倍体泥鳅中期染色体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的端部区域,在杂交三倍体泥鳅中期染色体上可以检测到三簇杂交信号。该结果从分子细胞遗传学层面进一步证实了杂交三倍体泥鳅是含有三套染色体组的遗传三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杂交三倍体 C带 RDNA FISH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人发育骨与软骨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裴明 曲绵域 +2 位作者 于长隆 蒋青 膝华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0-121,共2页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发育骨与软骨中的表达和分布,认识这两种生长因子在人发育骨与软骨中的作用,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对临床经过石蜡包埋的人发育骨与软骨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发育骨与软骨中的表达和分布,认识这两种生长因子在人发育骨与软骨中的作用,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对临床经过石蜡包埋的人发育骨与软骨组织进行定位、定性检测。结果显示TGFβ和bFGF在人发育的骨与软骨细胞中共同表达。作者认为TGFβ和bFGF协同作用可能在人发育骨与软骨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发育 DFGF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位杂交
下载PDF
紫花苜蓿E180序列和45S核糖体基因的物理定位及染色体荧光分带 被引量:2
7
作者 喻凤 窦全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4-1119,共6页
为了促进准确而详细的紫花苜蓿分子核型的建立,采用苜蓿E180重复序列和45S核糖体基因为探针,以双色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对2种紫花苜蓿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定位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定位结果表明:45S核糖体基因被定位于2种紫花苜蓿... 为了促进准确而详细的紫花苜蓿分子核型的建立,采用苜蓿E180重复序列和45S核糖体基因为探针,以双色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对2种紫花苜蓿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定位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定位结果表明:45S核糖体基因被定位于2种紫花苜蓿的2对同源染色体上,E180重复序列主要被定位于两种紫花苜蓿染色体的近端粒区和近着丝粒区。分子核型分析结果表明:2种紫花苜蓿的绝大多数染色体都能得到清晰可靠的辨别;荧光带型比较结果揭示了2种紫花苜蓿之间有6对多态性染色体的存在。因此,E180重复序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染色体标记对紫花苜蓿的染色体进行区分。此外,染色体荧光分带分析对于紫花苜蓿基因组组成分析、系统发育研究和育种实践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染色体 E180重复序列 核糖体DNA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组织中的病毒感染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守京 刘彦仿 +2 位作者 胡锡祺 李明升 胡明华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6年第1期21-28,共8页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陕西、沈阳、上海、江西、广州等地收集的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尸检肾组织中的病毒RNA和抗原的定位和分布。病毒RNA检测34例,28例阳性;抗原检测34例,30例阳性,病毒...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陕西、沈阳、上海、江西、广州等地收集的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尸检肾组织中的病毒RNA和抗原的定位和分布。病毒RNA检测34例,28例阳性;抗原检测34例,30例阳性,病毒RNA及其抗原主要定位于细胞胞浆中。西安及沈阳地区的病例,病毒RNA和抗原阳性部位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较少出现血管阳性。上海、江西和广州地区病例病毒RNA主要出现于肾间质血管和少数病例的个别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病毒抗原分布于肾间质血管和肾小管上皮中。1例(广州病例)肾血管平滑肌细胞检测到空泡状病毒NP抗原。另外在3例西安病例和9例上海病例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中检测到NP和HA阳性的病毒包涵体。结果说明HFRS病毒可感染肾脏中肾小管上皮和血管内皮,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包涵体。不同地区病例肾脏中病毒感染的部位不同,可能与不同地区病例所感染的病毒毒株或血清型不同有关。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的损伤除病毒直接作用外,还可能有免疫因素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原位分子杂交 病毒感染
下载PDF
膀胱伤害性刺激条件下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及背根节内SP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恒兴 吕岩 +3 位作者 武胜昔 丁玉强 龚良维 秦秉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9-244,共6页
将10%福尔马林1.0~1.5ml经尿道注入大鼠膀胱,于刺激后的0.5,1,2,8,24,48h取材,进行兔疫组化(ABC法)反应,观察脊髓腰骶段后连合核区的SP样纤维和终末的分布,并随机抽样进行图像分析、另设对照组... 将10%福尔马林1.0~1.5ml经尿道注入大鼠膀胱,于刺激后的0.5,1,2,8,24,48h取材,进行兔疫组化(ABC法)反应,观察脊髓腰骶段后连合核区的SP样纤维和终末的分布,并随机抽样进行图像分析、另设对照组,向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0.5,2.0h后取材。结果显示:福尔马林刺激后,腰骶髓后连合核区SP样阳性纤维和终末与对照组相比,在lh内明显减少,而在2h时则呈增加趋势,8h又恢复正常。同时本文以同样动物模型,实验组分别于刺激后1,3,8,12,24,48h和5d取材,对照组于刺激后24h取材,进行原位杂交组化反应,观察腰骶髓背根神经节内SPmRN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显示:福尔马林刺激后3h即出现SPmRNA表达神经元数量的明显增加,24h达到高峰,并在48h以后开始下降,到5d后回落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髓后连合核 背根神经节 P物质 神经解剖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B_3与亚急型克山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相军 任立群 李广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3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 探讨柯萨奇病毒B3(CVB3)在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核酸杂交和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对吉林省病区亚急型克山病尸检心肌组织石蜡包埋块进行检测 ,并对所得DNA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9... 目的 探讨柯萨奇病毒B3(CVB3)在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核酸杂交和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对吉林省病区亚急型克山病尸检心肌组织石蜡包埋块进行检测 ,并对所得DNA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9例吉林省病区亚急型克山病尸检病例中有 7例出现原位核酸杂交结果阳性 ,阳性率为 78% ,对RT PCR所得DNA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它与CVB3有心肌毒性毒株 (CVB30 /Se-)的相应片段序列相同。结论 亚急型克山病病人心肌组织中有柯萨奇病毒B3感染 ,柯萨奇病毒B3参与克山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3 亚急型克山病 原位核酸杂交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地方性心肌病
下载PDF
人类β防御素-2在舍格伦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天 陶人川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8-151,155,共5页
目的研究人类β防御素(hBD)-2及其mRNA在舍格伦综合征(SS)患者涎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BD-2在SS临床以及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及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30例SS患者涎腺组织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hBD-2的表... 目的研究人类β防御素(hBD)-2及其mRNA在舍格伦综合征(SS)患者涎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BD-2在SS临床以及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及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30例SS患者涎腺组织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hBD-2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了其表达、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P法和ISH的结果均提示,SS患者较正常的涎腺组织中hBD-2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伴有全身结缔组织疾病的SS患者较未伴有的hBD-2阳性表达率升高;病理分级4级的SS患者较3级SS患者的hBD-2阳性表达率高(P<0.05)。结论 hBD-2可能参与了SS的特异性免疫病理过程,为利用唾液进行早期诊断涎腺疾病的易感性或风险因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格伦综合征 涎腺 人类β防御素-2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康脑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i3k mRNA与Akt mRNA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志娟 赵志敏 +2 位作者 邹玉安 薛茜 邢立强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观察康脑液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治疗效果并研究其对I/R大鼠Pi3k mRNA及Akt mRNA的影响。方法 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脑液高、中、低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康脑液24、12、6 g/... 目的观察康脑液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治疗效果并研究其对I/R大鼠Pi3k mRNA及Akt mRNA的影响。方法 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脑液高、中、低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康脑液24、12、6 g/(kg·d),尼莫地平1 mg/(kg·d),每天灌胃1次,其他组每天给予等量蒸馏水,给药7 d后,除假手术组外,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缺血2 h,于再灌注24 h后观察各组神经功能,再灌注12、24、48、72、168 h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各组脑组织Pi3k mRNA、Akt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康脑液各剂量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i3k mRNA及Akt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尼莫地平组Pi3k mRNA及Akt mR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模型组,但较康脑液高、中剂量组低。结论康脑液可能通过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周围区域Pi3k mRNA及Akt mRNA的表达,从而实现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原位杂交 康脑液 PI3K AKT通路
下载PDF
hTERC基因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吴丹梅 陈曼玲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49-451,456,共4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正常宫颈20例,CINI 11例,CINⅡ11例,CINⅢ8例,鳞癌30例,腺癌20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脱落...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在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正常宫颈20例,CINI 11例,CINⅡ11例,CINⅢ8例,鳞癌30例,腺癌20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表达,比较其在不同病变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hTERC基因在正常宫颈脱落细胞、CINI、CINⅡ、CINⅢ及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18.18%、63.63%、100.00%、100.00%,CINⅡ组显著高于CINI组,CINⅢ、宫颈癌组显著高于CINI、CIN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宫颈病变级别增高,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显著增高,且异常细胞数和异常核型的复杂性均显著增多。结论:hTERC基因扩增表达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高而增加,能很好地预测宫颈病变的发展趋势,有望成为宫颈癌筛查、治疗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ERC基因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下载PDF
FISH检测两种基因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园园 冯定庆 +1 位作者 沈国栋 程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5期2065-2067,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人类染色体末端酶基因(hTERC)和c-MYC基因扩增在宫颈癌筛查以及疾病转归中的预警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标本1 000例,行液基细胞学(TCT)和hTERC、c-MYC基因检测,任一项阳性者在阴道镜...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人类染色体末端酶基因(hTERC)和c-MYC基因扩增在宫颈癌筛查以及疾病转归中的预警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标本1 000例,行液基细胞学(TCT)和hTERC、c-MYC基因检测,任一项阳性者在阴道镜下取活检。病理异常者分别在第3、6、12个月重复行细胞学和基因检测及阴道镜随访。结果 hTERC和c-MYC阳性率分别为7.3%、4.6%。无论是细胞学或者病理学分类,两种基因的异常扩增率均随着病变级别加重而升高(P<0.05)。两基因表达也呈正相关性(P<0.01)。随访发现5例患者存在恢复缓慢或疾病进展甚至术后复发,其中4例为hTERC和c-MYC共同表达的患者。hTERC基因的灵敏度和约登指数高于c-MYC,但是特异度较低。结论 hTERC基因和c-MYC基因的异常扩增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宫颈细胞异常程度增加而增加。两者可以与细胞学互为补充,用于宫颈病变初筛和高度病变风险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 基因 myc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温度胁迫下卵形鲳鲹仔鱼骨骼组织病理及分子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明洋 周胜杰 +2 位作者 杨蕊 胡静 马振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47-3156,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养殖水温对卵形鲳鲹仔鱼骨骼组织病理和分子表征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鱼类骨骼发育的分子机理和骨骼畸形发生可能的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技术对分别在24、28和32℃水温下养殖一周后的卵... 【目的】探究不同养殖水温对卵形鲳鲹仔鱼骨骼组织病理和分子表征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鱼类骨骼发育的分子机理和骨骼畸形发生可能的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技术对分别在24、28和32℃水温下养殖一周后的卵形鲳鲹仔鱼头部和脊柱的骨骼组织进行观察,并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探究不同温度处理下骨骼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随着水温的升高,卵形鲳鲹仔鱼头部软骨的细胞增大,软骨基质增多;高温下更多仔鱼的脊索向脊柱转变,软骨组织增多增大。头部骨骼中BMP2、BMP4、RUNX2、MMP9、MMP13和OCN的原位杂交信号均随水温的升高而有所增强;而在脊柱中,BMP2和BMP4的原位杂交信号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强,RUNX2、MMP9和OCN在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MMP13的信号则先增强后减弱。【结论】水温的升高会影响一系列骨骼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卵形鲳鲹仔鱼头部骨骼的发育,在促进脊柱软骨组织增殖肥大的同时抑制脊柱的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温度胁迫 骨骼发育 HE染色 原位杂交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庄晓苹 林琼琼 +1 位作者 陈国荣 董迎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2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60例的EGFR蛋白、mRNA和基因表达。结...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2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60例的EGFR蛋白、mRNA和基因表达。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EGFR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EGFR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EGFR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EGFR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的过度表达参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子宫内膜样腺癌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内前阿黑皮素原mRNA的老年变化
17
作者 江华侨 潘三强 +1 位作者 唐廷勇 洪衍波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研究大鼠下丘脑内前阿黑皮素原(POMC)mRNA表达的老年变化,本实验采用SPraque-Dawley大鼠3月龄(青年组)和28~30月龄(老年组)各8只,利用地高辛标记POMC反义R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并行图象定量分析。结果:在青年组大鼠肉... 研究大鼠下丘脑内前阿黑皮素原(POMC)mRNA表达的老年变化,本实验采用SPraque-Dawley大鼠3月龄(青年组)和28~30月龄(老年组)各8只,利用地高辛标记POMC反义R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并行图象定量分析。结果:在青年组大鼠肉,OPMCmRNA阳性胞体主要分布于弓状核及其邻近区域;老年大鼠POMCmRNA胞体主要分布于弓状核的内侧,着色浅谈.与年轻大鼠相比,老年大鼠下丘脑内POMCmRNA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1),胞体灰度值明显升高(P<0.05),而胞体截面积略有增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大鼠下丘脑内POMCInRNA神经元有明显的老年变化,提示老年大鼠下丘脑POMC神经元胞体发生了衰老形态学改变,功能活动低下,细胞丢失,POMC的表达显著增加,生物合成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前阿黑皮素原 MRNA 老年 大鼠
下载PDF
Heymann肾炎致病原受体相关蛋白cDNA分子克隆及其mRNA在肾小球上皮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卫苏 朱爱平 刘运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7-271,共5页
Heymann肾炎是一种用于人类膜性肾病的自身免疫病模型。gp330糖蛋白和44kD受体相关蛋白(RAP组成Heymann肾炎抗原复合物(HNAC),被证明是HN的主要致病原。本研究中,我们用RT-PCR技术,克隆了... Heymann肾炎是一种用于人类膜性肾病的自身免疫病模型。gp330糖蛋白和44kD受体相关蛋白(RAP组成Heymann肾炎抗原复合物(HNAC),被证明是HN的主要致病原。本研究中,我们用RT-PCR技术,克隆了RAP基因,用Nested-PCR技术克隆了RAP羧基端118个氨基酸的基因,DNA序列分析克隆基因与RAP相同,原位杂交发现RAPmRNA在肾小球上皮细胞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曼肾炎 肾炎 受体相关蛋白 克隆
原文传递
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荧光原位杂交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颜明 Sch.,B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414-416,共3页
运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了31例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中第12号染色体三体(+12)畸变,7例(22.6%)患者有+12,其中6例已经细胞遗传学检查发现有+12。在3例患者的外周血和淋巴结的... 运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了31例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中第12号染色体三体(+12)畸变,7例(22.6%)患者有+12,其中6例已经细胞遗传学检查发现有+12。在3例患者的外周血和淋巴结的淋巴细胞中,运用FISH技术均检测到+12,而细胞遗传学检查仅在其淋巴结中发现有+12。表明FISH在检测染色体畸变中比细胞遗传学方法敏感。+12是B-CLL常见的特异性染色体畸变,淋巴结应做为B-CLL进行染色体分析的首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 白血病 染色体畸变 荧光原位杂支
原文传递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肉瘤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基因扩增状态
20
作者 尚剑 王文波 杨国夫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67-869,共3页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肉瘤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HER-2/neu)基因是否存在扩增。方法以HER-2/neu及17号染色体为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23例骨肉瘤病例HER-2/neU基因扩增情况,以HER-2/neu基因扩增阳性的乳腺癌...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肉瘤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HER-2/neu)基因是否存在扩增。方法以HER-2/neu及17号染色体为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23例骨肉瘤病例HER-2/neU基因扩增情况,以HER-2/neu基因扩增阳性的乳腺癌病例作为阳性对照。结果FISH检测23例骨肉瘤标本,无-例出现HER-2/neu基因扩增。结论骨肉瘤中出现HER-2/neu基因扩增的频率极低,骨肉瘤患者可能不适合应用以HER-2/neu基因为靶点的靶向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 骨肉瘤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基因扩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