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elliptical boreholes on in situ stress estimation from leak-off test data 被引量:2
1
作者 Hong Xue Han Shunde Yin Bernt Sigve Aadnoy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94-800,共7页
We developed an inversion technique to determine in situ stresses for elliptical boreholes of arbitrary trajectory. In this approach, borehole geometry, drilling-induced fracture information, and other available leak-... We developed an inversion technique to determine in situ stresses for elliptical boreholes of arbitrary trajectory. In this approach, borehole geometry, drilling-induced fracture information, and other available leak-off test data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was in turn applied to finding the inverse of an overdetermined system of equations.The method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a case study in the Appalachian Basin, USA. The calculated horizontal stresses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reported regional stress study of the area, although there are no field measurement data of the studied well for direct calibration.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2% of axis difference in the elliptical borehole geometry can cause a 5% difference in minimum horizontal stress calculation and a 10% difference in maximum horizontal stress cal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ION Leak-off test data Elliptical borehole In situ stress
下载PDF
Influence of deviatoric stress on rockburst occurrence:An experimental study 被引量:6
2
作者 Thomas Bruning Murat Karakus +2 位作者 Selahattin Akdag Giang D.Nguyen David Goodchi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8年第5期763-766,共4页
As mining delves deeper into the crust,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ex rock response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tress gradient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As mining delves deeper into the crust,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ex rock response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tress gradient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the rockburst phenomenon. However, due to the large-scale and difficult monitoring of real mining excavations, laboratory scale tests must be utilised to determine the conditions conducive to burst. To this end,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rockburst testing apparatus to replicate the stress conditions of a rock mass excavation at the time of bursting. This apparatus allows the determination of rockburst stresses an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iatoric stress and in-situ pressure/depth. Using this relationship it is then possible to estimate the standardised stress levels for a certain rock type which might lead to rockburst occurrence. Furthermore,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with increasing in-situ pressure, the likelihood(measured as a lower differential stress) and the extent(indicated by the increasing range of deviatoric stress) of rockburst increase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bursting in deep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BURST test HOLLOW CYLINDER HARD ROCK in-situ stress
下载PDF
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地应力综合测试及抗劈裂分析
3
作者 韩晓玉 郑炜烽 +1 位作者 董志宏 张新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67-2174,共8页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处于加速期,合理布置地应力试验和精准获取地应力数据对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意义重大。以某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为案例,针对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地形特点及地应力特征,在不同勘察阶段进行综合地应力测量,同时联合地应力场...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处于加速期,合理布置地应力试验和精准获取地应力数据对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意义重大。以某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为案例,针对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地形特点及地应力特征,在不同勘察阶段进行综合地应力测量,同时联合地应力场反演,获取空间三维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并对围岩进行抗劈裂分析。综合实测结果表明:二维地表深孔结果随埋深梯度有变化,中浅部有应力集中现象,符合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的地应力分布特征。三孔交汇法及孔壁应变法的地应力量值及方向吻合,地下厂房和高压岔管部位岩体的最大实测主应力为20.9 MPa,最小主应力为7.0 MPa;岩体以水平应力为主。最大主应力方向集中为NEE向。有利用综合实测结果加强模型精细化进行初始地应力场反演,能较好地反映此类工程的地应力场特征,利于围岩的抗劈裂分析及后续衬砌方案的选择。综合地应力测试对于高水头抽水蓄能的地应力获取具有可行性。可供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地应力勘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地应力测试 地应力场反演 抗劈裂分析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场地的三维应力响应
4
作者 李顺群 蔡田明 +4 位作者 张勋程 张丙坤 杨长松 周光毅 周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7-484,共8页
由于具有明显的瞬时性和突变性,冲击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的应力变化特征与静力荷载和常规动力荷载显著不同。为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空间应力状态,采用三维应力测试技术对某非饱和土路基进行了原位测试。三维土压力盒分别设置在地面以下0... 由于具有明显的瞬时性和突变性,冲击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的应力变化特征与静力荷载和常规动力荷载显著不同。为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空间应力状态,采用三维应力测试技术对某非饱和土路基进行了原位测试。三维土压力盒分别设置在地面以下0.3 m和0.6 m处,在埋点地面投影处施加连续竖向冲击荷载,实时采集应力测试数据,并利用应力变换方法得到了相应的三维应力、主应力和主方向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与现有一维应力测试方法和成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阐述了三维应力测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测试数据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冲击方向(即z轴方向)上的应力分量瞬时增长明显且其增量为正值,而y方向上的正应力增量为负值。主应力方向角α、β和γ在冲击过程中发生明显偏转,α变化范围在90。以内,而β和γ由初始值快速减小至其补角,且3个方向角在一次冲击持续时间内发生多次往复变化。该研究成果对深入认识冲击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的应力反应和演变过程具有理论意义,可为地震或其他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本构模型、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测试 冲击荷载 三维应力测试 主应力 主方向
下载PDF
大型地下厂房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及地应力场反演分析
5
作者 马健 鄢双红 +2 位作者 董志宏 周春华 张必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2-258,共7页
岩体初始地应力是地下工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依托大型地下厂房工程,采用三维水压致裂法和常规水压致裂法对洞内孔ZK1和地表孔ZK2分别进行地应力测量,获得岩体初始地应力;基于实测数据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地应力场反演计算,获得所... 岩体初始地应力是地下工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依托大型地下厂房工程,采用三维水压致裂法和常规水压致裂法对洞内孔ZK1和地表孔ZK2分别进行地应力测量,获得岩体初始地应力;基于实测数据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地应力场反演计算,获得所需工程区的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水压致裂法可以有效地获得初始地应力,三维水压致裂法获得的地下应力情况更为准确且可以与垂直孔测试数据互相印证;数值模拟获取的地应力计算值和实测值具有一致性,厂房隧洞布置较为合理且工程区发生岩爆概率较低;现场原位测试结果与回归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水压致裂法 初始地应力场 反演分析 显著性检验
下载PDF
Forming Limit Stress Diagram Prediction of Aluminum Alloy 5052 Based on GTN Model Parameters Determined by In Situ Tensile Test 被引量:21
6
作者 HE Min LI Fuguo WANG Zhig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78-386,共9页
The conventional forming limit diagram (FLD) is described as a plot of major strain versus minor strain. However, FLD is dependent on forming history and strain path. In the present study, a forming limit stress-bas... The conventional forming limit diagram (FLD) is described as a plot of major strain versus minor strain. However, FLD is dependent on forming history and strain path. In the present study, a forming limit stress-based diagram (FLSD) has been adopted to predict the fracture limit of aluminum alloy (AA) 5052-O1 sheet. Nakazima test is simulated by plastic constitutive formula derived from the modified Gurson-Tvergaard-Needleman (GTN) model. An in situ tensile test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in GTN model. The damage evolution is observed and recorded, and the parameters of GTN model are identified through counting void fraction at three damage stages of AA5052-O 1.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original void volume fraction, the volume fraction of potential nucleated voids, the critical void volume fraction, the void volume fraction at the final failure of material are assigned as 0.002 918, 0.024 9, 0.030 103, 0.048 54, respectively. The stress and strain are obtained at the last loading step before crack. FLSD and FLD of AA5052-O 1 are plotted.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Nakazima test and uniaxial tensile test, the predicted results show a good agreement. The parameters determined by in situ tensile test can be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of the forming limit for ductile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ing limit stress diagram GTN model in situ tensile test void damage aluminum alloy 5052-O1 sheet metal forming
原文传递
高地应力环境下跨活断层隧道抗错断铰接设计试验研究
7
作者 张佳威 崔臻 +1 位作者 张翔宇 曹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33-3344,共12页
当活动断层发生错动时,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往的研究大多未考虑隧道埋深、高应力对跨活断层隧道的影响,结果不太能贴切实际。充分讨论了解决深埋隧道抗错断问题的必要性,通过跨活断层隧道模型试验,对比深埋隧道... 当活动断层发生错动时,穿越活动断层的隧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往的研究大多未考虑隧道埋深、高应力对跨活断层隧道的影响,结果不太能贴切实际。充分讨论了解决深埋隧道抗错断问题的必要性,通过跨活断层隧道模型试验,对比深埋隧道与浅埋隧道的破坏差异,并通过深埋铰接隧道错断试验,分析了隧道外部应力变化、衬砌应变与破坏形态。结果表明:(1)在深埋与浅埋环境下隧道整体变形皆呈“S”型变形,破坏较严重的区域都集中在断层带位置,其中深埋隧道的破坏模式主要以剪切拉伸破坏为主,产生了较大的挤压变形,破坏区域较大,而浅埋隧道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在跨断层位置隧道被剪断。(2)在对深埋隧道进行铰接设计后,隧道由“S”型变形转化成“阶梯”型,隧道应变与外部岩体应力峰值得到降低,破坏程度显著减小。(3)通过对隧道衬砌裂纹分布分析,发现无铰接隧道为贯穿型破坏,裂纹影响至整个衬砌,铰接隧道裂纹影响范围约占隧道总长的66.6%,短铰接节段隧道裂纹影响范围约占隧道总长的33.3%,故深埋环境下采用更短的铰接节段对隧道的抗错断效果更佳。(4)通过对比前人研究的浅埋铰接隧道得出,浅埋铰接隧道在断层带外也会发生变形,而深埋铰接隧道破坏主要集中在断层带内位置,因此对于深埋隧道抗错断保护措施应当多集中在断层带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跨活断层 高地应力 铰接设计 模型试验
下载PDF
高地应力隧道滞后型岩爆时空特征影响因素
8
作者 刘宇 张均清 +1 位作者 罗驰 杨新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99,共6页
木匪岭隧道滞后型岩爆频发,对于其时空破坏特征影响因素研究不足。本文基于现场岩爆统计资料和地应力测试,阐释了滞后型岩爆时空分布特征和主要诱因。通过有限差分软件计算并总结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滞后型岩爆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滞后型... 木匪岭隧道滞后型岩爆频发,对于其时空破坏特征影响因素研究不足。本文基于现场岩爆统计资料和地应力测试,阐释了滞后型岩爆时空分布特征和主要诱因。通过有限差分软件计算并总结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滞后型岩爆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滞后型岩爆约占所有统计岩爆的13%,以中等烈度为主,且具有明显的时空破坏特征。水平向高地应力作用下洞周局部应变能密度较大,加之围岩局部节理裂隙较发育,容易诱发岩爆。随着水平向构造应力逐渐提高,滞后型岩爆发生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且呈现向突变型岩爆转变的趋势。应力释放系数较小或较大都会导致岩爆的发生,建议围岩应力释放系数在30%~60%时进行初期支护,以有效抑制滞后型岩爆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预测和抑制滞后型岩爆发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隧道 滞后型岩爆 地应力测试 数值模拟 弹性应变能
下载PDF
高地应力水平岩层隧道滞后型岩爆时空倾向性机制分析
9
作者 张均清 唐潮 +1 位作者 刘宇 杨新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297-8305,共9页
浙江杭温水平岩层隧道内滞后型岩爆频发,但目前对于其孕育机理和时空倾向性研究不足。故采用有限差分软件,通过地应力测试和统计现场岩爆资料的方法,研究分析滞后型岩爆时空特征机制。结果表明:①滞后型岩爆具有明显的时空倾向性特征。... 浙江杭温水平岩层隧道内滞后型岩爆频发,但目前对于其孕育机理和时空倾向性研究不足。故采用有限差分软件,通过地应力测试和统计现场岩爆资料的方法,研究分析滞后型岩爆时空特征机制。结果表明:①滞后型岩爆具有明显的时空倾向性特征。近70%的滞后型岩爆时间上发生在该区开挖6~30 d,空间上滞后于掌子面30~100 m之间;且多发生中等岩爆,岩爆等级及可能性随时空变化呈现倒“V”形趋势。②硬岩在高地应力环境中具有明显的延性与时效变形特征;在卸荷条件下,应力释放率的逐渐增加是诱发滞后型岩爆的最主要因素。③开挖一定距离后,隧道周边不同位置处都出现应变能突变,且保持较高的应变能密度,易发生等级较高的岩爆。上述结果为以后预测滞后型岩爆和施加相应支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岩层隧道 滞后型岩爆 时空倾向性机制 地应力测试 数值模拟 弹性应变能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fatigue technology in very-high-cycle fatigue testing of aviation gas turbine engine blade materials:A review
10
作者 ZHAO JiuCheng WAN Jie +2 位作者 ZHANG ShiZhong YAN ChuLiang ZHAO HongWe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317-1363,共47页
The need for very-high-cycle fatigue(VHCF)testing up to 1010cycles of aviation gas turbine engine blade materials under combined mechanical loads and complex environments has encouraged the development of VHCF testing... The need for very-high-cycle fatigue(VHCF)testing up to 1010cycles of aviation gas turbine engine blade materials under combined mechanical loads and complex environments has encouraged the development of VHCF testing instrumentation and technology.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existing available techniques that enable VHCF testing.Recent advances in ultrasonic fatigue testing(UFT)techniques are highlighted,containing their new capabilities and methods for single load,multiaxial load,variable amplitude fatigue,and combined cycle fatigue.New techniques for conducting UFT in high-temperature,humid environments,and corrosive environments are summarized.These developments in mechanical loading and environmental building techniques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for real service conditions of blade materials.New techniques that can be used for in situ monitoring of VHCF damage are summarized.Key issues in the UFT field are presented,and countermeasures are collated.Finally,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trends in the field are briefly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iation gas turbine engine blade materials ultrasonic fatigue very-high-cycle fatigue high-temperature complex stress in situ testing
原文传递
湖南省桂阳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引水隧洞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王斌 董志宏 +3 位作者 刘元坤 韩晓玉 艾凯 齐放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3期47-53,60,共8页
为研究湖南桂阳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引水隧洞稳定性,在工程区开展了高压压水试验和地应力测试,定量描述了隧洞围岩在高内水压力作用下的渗透特性,分析了整个工程区特别是重要工程部位的岩体应力状态,在此基础上根据围岩条件、抗抬理论准则... 为研究湖南桂阳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引水隧洞稳定性,在工程区开展了高压压水试验和地应力测试,定量描述了隧洞围岩在高内水压力作用下的渗透特性,分析了整个工程区特别是重要工程部位的岩体应力状态,在此基础上根据围岩条件、抗抬理论准则、最小主应力准则、渗透准则评价了高压引水隧洞的渗透稳定性。结果表明:(1)工程区水平主应力大小总体上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个主应力之间的关系为SH>SZ>Sh,属于走滑型应力状态,钻孔附近地壳浅表层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平均为NW32°,高压岔管及厂房区域属中等-低地应力区。高压压水试验结果显示隧洞围岩属于弱至微透水岩体;(2)高压引水隧洞各洞段具有足够的埋深条件,满足抗抬理论准则,同时隧洞围岩的抗渗透能力及抗水力劈裂能力均较好,基本满足钢筋混凝土衬砌方案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高压引水隧洞 地应力测量 高压压水试验 隧洞稳定性
下载PDF
大跨钢桁架结构原位加载试验与分析
12
作者 苏刚 谢军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2-117,共6页
某85m跨钢桁架施工阶段部分斜腹杆整体失稳和下弦杆局部变形,随即更换了相应斜腹杆。为了评价修复后钢桁架的可靠性,开展了原位加载试验。采用水加载,对钢桁架施加了9kN/m的荷载。试验结果表明,钢桁架杆件应力和位移与荷载近似呈线性变... 某85m跨钢桁架施工阶段部分斜腹杆整体失稳和下弦杆局部变形,随即更换了相应斜腹杆。为了评价修复后钢桁架的可靠性,开展了原位加载试验。采用水加载,对钢桁架施加了9kN/m的荷载。试验结果表明,钢桁架杆件应力和位移与荷载近似呈线性变化,应力和位移值较小,均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对原位加载阶段的钢桁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原位加载阶段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考虑到原位加载前钢桁架已经承受了大部分恒载,对钢桁架进行了施工全过程模拟,获得杆件施工全过程的受力状态。与原设计理想状态结果对比,实际施工过程中钢桁架顶升点附近下弦杆轴力接近理想值,弯矩略有增大;此外,在施工完成后,钢桁架在顶升点处向上隆起,线形略不平顺。原位试验及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更换斜腹杆未对整体结构受力性能产生明显影响,更换斜腹杆后结构安全,可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 原位加载试验 施工全过程分析 位移 应力
下载PDF
挤压型软岩隧道大变形机理与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13
作者 贺思悦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128,共10页
地应力水平是隧道挤压型软岩大变形主导因素之一,深部地应力与岩体力学特性对隧道设计具有较强参考价值。以西成铁路甘青隧道地应力测试与岩体力学试验为基础,深入分析测试数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不同地应力水平的计算,对比现场实测... 地应力水平是隧道挤压型软岩大变形主导因素之一,深部地应力与岩体力学特性对隧道设计具有较强参考价值。以西成铁路甘青隧道地应力测试与岩体力学试验为基础,深入分析测试数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不同地应力水平的计算,对比现场实测数据,结果发现,测区地应力以水平地应力为主导,三向地应力关系为S_(H)>S_(h)>S_(V),具有较强的水平构造作用,地应力比值在1.5~4.5之间,随着埋深增加逐渐减小;岩体荷载-变形(P-W)曲线外包络线形态大体上呈现为“下凹形”,以塑性变形为主;仅有少量弹性变形,岩体抗剪断应力-应变(τ-ε)曲线基本呈抛物线形,屈服值不明显,以塑性破坏为主。随着地应力比值增加,隧道水平变形越来越大,竖直变形先减小后增加,二者比值介于0.70~2.45之间,均小于地应力比值,最大变形由拱顶向拱腰转移,围岩主应力差值逐渐增加,挤压形变压力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针对甘青隧道进口的水平挤压大变形特征,提出增大拱架刚度、加强锁脚、加强拱架纵向连接、增大隧道预留变形量等支护优化措施,现场实测表明,这些措施有效控制了隧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挤压型软岩大变形 地应力测试 岩体力学特性 变形控制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在倾倒边坡中建设地下调压室的工程地质研究
14
作者 黄振伟 茆金柱 +2 位作者 蒲进 马力刚 潘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7,共8页
扎拉水电站调压室建在山体倾倒边坡内,对该边坡及围岩稳定性的系统研究至关重要。根据岩体结构和变形破坏类型的差异,采用岩体结构、岩层转角、风化等定性因素结合波速比定量因素进行综合分区;通过现场超常规原位试验,结合反演计算,综... 扎拉水电站调压室建在山体倾倒边坡内,对该边坡及围岩稳定性的系统研究至关重要。根据岩体结构和变形破坏类型的差异,采用岩体结构、岩层转角、风化等定性因素结合波速比定量因素进行综合分区;通过现场超常规原位试验,结合反演计算,综合提出各区适宜的岩体抗剪强度参数;采用数值分析法模拟倾倒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并通过多种解析法校验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边坡倾倒岩体可分为层状弯曲区、碎裂拉张区、散体坠覆区;厂后倾倒边坡的主要失稳形式为拉裂-滑移-剪断和块体卸荷崩落;在倾倒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安全系数应取现行技术标准规定范围内的较大值,有利于保障倾倒边坡滑移稳定和坡内洞室围岩变形稳定。研究成果解决了地质条件局限和水工结构要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中具有开创意义,可为倾倒边坡中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倒边坡 地下调压室 地质特征 围岩稳定性 原位试验 应力应变数值分析 扎拉水电站
下载PDF
基于实桥测试的大跨径混合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传力机理
15
作者 于祥坤 赵伟 +4 位作者 申港 王先宣 王保群 宋军 董旭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0-66,73,共8页
为研究大跨径混合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的传力性能和纵桥向应力传递路径,以韩庄运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实桥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主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应力分布与传递规律。对钢板和混凝土进行应变监测,获取其应力分... 为研究大跨径混合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的传力性能和纵桥向应力传递路径,以韩庄运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实桥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主梁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应力分布与传递规律。对钢板和混凝土进行应变监测,获取其应力分布与传递规律;采用软件ABAQUS建立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精细化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比分析实桥数据与计算模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应力从承压板传递到混凝土梁的过程中,随距承压板距离的增大,应力逐渐减小,混凝土梁段应力最小;承压板的最大应力出现在预应力锚固处,越接近承压板中心和承压板边缘,应力越小;承压板顶部整体应力在吊装阶段较大,底部应力在张拉阶段较大,现场采集数据与有限元模型应力传递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混合梁 钢梁-混凝土梁结合段 应力传递 承压板 有限元分析 实桥测试
下载PDF
赵官煤矿10煤巷道地质力学测试与分析
16
作者 高娜 郭山 《煤矿现代化》 2024年第6期6-12,共7页
在采矿工程中,原岩应力分布状态以及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是评估围岩稳定性、预测顶板活动规律以及分析巷道变形趋势的关键参数。赵官煤矿作为一个典型的采矿作业区,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要求必须进行详尽的地质力学评估。通过这一评估,可... 在采矿工程中,原岩应力分布状态以及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是评估围岩稳定性、预测顶板活动规律以及分析巷道变形趋势的关键参数。赵官煤矿作为一个典型的采矿作业区,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要求必须进行详尽的地质力学评估。通过这一评估,可以精准地获取矿井内不同区域的地质力学特性,包括岩石的强度、变形模量、泊松比等关键力学参数。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对于优化采区和巷道的布置方案、提高采矿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科学防治顶板垮落和水害事故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应力解除法、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巴西劈裂等物理实验和钻孔窥视的方法对原岩应力、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以及松动圈分别进行了测试,得到相应的结果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试 物理力学测试 松动圈测试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凯 侯秋平 +4 位作者 邹杰 弓晓晓 杨廷国 施志坤 普新凯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5期820-828,共9页
西南部复杂山区的隧道建设对加快我国交通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查明隧道的地质情况,以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必须提高公路隧道的勘察精度。为了提高勘察的反演精度,实现精细化解译,本次研究在XX隧道勘察过程中,采用EH4大地电磁测... 西南部复杂山区的隧道建设对加快我国交通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查明隧道的地质情况,以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必须提高公路隧道的勘察精度。为了提高勘察的反演精度,实现精细化解译,本次研究在XX隧道勘察过程中,采用EH4大地电磁测深法、钻孔地球物理测井方法、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结合三维立体成图技术,建立了以电磁法为主导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综合物探模式:①利用三维大地电磁测深法通过横纵断面对比反演结果,圈定异常区域的展布;②利用声波测井和钻孔成果验证异常解释的准确性;③采用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明确隧道的应力分布和岩爆等级;④利用三维立体成图技术。在标高3500 m以下,共圈定出5个异常区域,异常纵向长度30~60 m不等,最深处约625 m;其中隧道里程K31+620—K31+680处异常横向最大宽度约45 m、里程K33+585—K33+620异常横向宽度最大约85 m。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准确识别出了隧道穿越区的构造、岩性、不良地质体以及异常的分布范围,从而为隧道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并为隧道的后续施工提出了建议,对同类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EH_(4)大地电磁测深法 钻孔地球物理测井 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 高精度勘察 三维立体成图
下载PDF
基于现场原位振动试验的风沙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
18
作者 朱孟伟 陈华林 +2 位作者 曹强强 周聪 胡延杰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以蒙华铁路MHTJ-1标段风积沙段路基工程为依托,选择6个风积沙填筑路堤断面作为测试断面,通过调节高速液压夯实机落锤的落距和作用时间,实现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面动应力水平的模拟。在路基本体中布设动土压力盒、加速器等传感器,采集路... 以蒙华铁路MHTJ-1标段风积沙段路基工程为依托,选择6个风积沙填筑路堤断面作为测试断面,通过调节高速液压夯实机落锤的落距和作用时间,实现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面动应力水平的模拟。在路基本体中布设动土压力盒、加速器等传感器,采集路堤基床结构的动位移、累积位移、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及动应力等参数,获取基床结构原位振动试验的动力响应,评价风积沙路基基床的动力稳定性,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路基 原位振动试验 动力响应 动应力模拟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沙漠地区光伏支架基础选型及试验研究
19
作者 夜昊 刘志伟 +2 位作者 张磊 高建伟 袁少卿 《西北水电》 2024年第4期148-155,共8页
为研究预应力管桩、预成孔注浆地锚桩以及钢螺旋桩在沙漠地区作为光伏支架桩基础形式的适宜性,以沙漠地区某光伏新能源项目为例,基于施工现场原体试验,从预应力管桩、预成孔注浆地锚桩以及钢螺旋桩施工工艺和单桩承载力两个方面对比分... 为研究预应力管桩、预成孔注浆地锚桩以及钢螺旋桩在沙漠地区作为光伏支架桩基础形式的适宜性,以沙漠地区某光伏新能源项目为例,基于施工现场原体试验,从预应力管桩、预成孔注浆地锚桩以及钢螺旋桩施工工艺和单桩承载力两个方面对比分析研究了3种不同光伏桩基础型式,提出了更适宜沙漠地区的光伏支架基础形式。结果表明:预应力管桩的桩体采用预制结构,桩身完整性好,而且施工较为简单且施工质量比较容易控制,施工效率更高;钢螺旋桩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钻进速度,不宜过快,可保证成桩质量;预成孔注浆地锚桩的桩体在成桩过程中质量控制难度较大;预应力管桩的抗压、抗拔和水平承载力普遍较高,均可满足光伏支架基础的荷载要求,预成孔注浆地锚桩的抗拔承载力偏低,不满足上部荷载要求,钢螺旋桩由于桩身材料的因素导致其水平承载力偏低,可根据实际荷载要求选择使用;预应力管桩相较于其他两种桩型不论是施工方面还是承载力方面更适合在沙漠地区使用。试验成果对沙漠地区光伏桩基础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桩基础 原位试验 预应力管桩 预成孔注浆地锚桩 钢螺旋桩
下载PDF
重载作用下公路路基及基层动应力测试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王晅 张家生 +1 位作者 杨果岳 陈晓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9-173,共5页
针对超载超限车辆引起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破坏问题,通过现场实测,对新建高速公路在重型交通车辆以不同载重、不同车速、通过不同车道时路基路面的动态响应(动应变、动应力)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竖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动应力呈衰... 针对超载超限车辆引起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破坏问题,通过现场实测,对新建高速公路在重型交通车辆以不同载重、不同车速、通过不同车道时路基路面的动态响应(动应变、动应力)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竖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动应力呈衰减趋势;随着车速的增加,荷载频率向高频方向移动,同一测点动应力极值呈总体减小趋势,其减小幅度与车速紧密相关;而随着车辆载重的增加,动应力同样增大,但前后轮下差别较大,且较深处(如路基顶面)增大幅度要小于较浅处(如面层底面);车辆通过超车道时相邻行车道横向内均有动应变发生但数值较小,衰减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基路面 动应力 现场测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