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a Proposed Training Program Based on the Reflective Model on the Teachers' Reading Practices in Mafraq
1
作者 Fawwaz Al-Abed AI-Haq Asma Ahmed Alimoush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6年第1期40-58,共19页
This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a proposed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raining program on the teachers' reading practices in Mafraq. This program was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according t... This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a proposed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raining program on the teachers' reading practices in Mafraq. This program was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according to the ninth-grade EFL teachers' needs.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study were 20 ninth-grade females EFL teachers who represented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10 teachers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randomly chosen from 10 schools in the Northwestern Badia Directorate of Education.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designed a needs analysis questionnaire, a training program, a pre and post observation checklist, and a pre and post received knowledge test for teachers. Proper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eachers were in need to be trained on 20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actices to be able to teach reading comprehension effectively. Beside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the level of (a = 0.05) between the means scores of the ninth-grade teachers'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groups on the post observation checklist and on the post received knowledge test in favor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ue to the training pro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 reflective model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actices English reading skills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received and experiential knowledge
下载PDF
Th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of Chinese Teacher Trainees and Their Finnish Teacher Trainer on an In-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Exported From Finland to China
2
作者 彭素豪 Ritva Kantelinen Pekka Räihä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 2023年第3期385-409,共25页
Purpose: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of a sample of Chinese teacher trainees and their Finnish teacher trainer on an in-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exported from Finland to Beijing,Chi... Purpose: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 of a sample of Chinese teacher trainees and their Finnish teacher trainer on an in-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exported from Finland to Beijing,China.Design/Approach/Methods:Six science teachers from Beijing and their Finnish teacher trainer participated i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From the ideological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 total of eight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analyzed through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Findings: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interviewees were highly motivated to learn from the Other's education system and culture.Some participants benefited from a broad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lf's and the Other's education systems,while others did not.The interviewees also described some participation challenges,such as language barriers and practices that adapted learner-centered teaching approaches in Beijing schools.Furthermore,the interviewees mentioned future expectations of more in-depth communication between Finland and China.Originality/Value: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better training outcome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s,and reaching more mutual understandings were discussed at the end of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ucation export in-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Sino-Finnish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原文传递
由规模化到精准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的差异化需求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春 冯晓英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2,共9页
立足常态化的新发展阶段,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寒暑假研修如何从规模化走向差异化、精准化,“按需施训”尤为关键。研究以基础教育阶段参训教师的9.06万条、149万余字反馈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STM)及重要性-绩效分析法(... 立足常态化的新发展阶段,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寒暑假研修如何从规模化走向差异化、精准化,“按需施训”尤为关键。研究以基础教育阶段参训教师的9.06万条、149万余字反馈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STM)及重要性-绩效分析法(IPA),构建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需求框架,并深入分析其差异、明确基于需求要素的优化方向。研究发现:参训教师需求包含个体发展和系统环境两个层面的五类需求,且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及城乡差异,针对时间安排及学时认定等研修机制需求仍须优化改进。研究为教师寒暑假研修精准化、差异化发展提供实证依据与决策支持,为优化研修服务提供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研修 需求差异 结构主题模型 IPA分析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精准
下载PDF
“双一流”大学教师国际学术影响力研究——结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扬 李鑫 +1 位作者 李名义 阴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47-155,共9页
构建大学教师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三维评价指标和量表,对中国37所“双一流”大学教师进行了国际学术影响力抽样调查和测评。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拟合验证了所构建的大学教师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三维结构,即国际人才培养、国际科学研究和国... 构建大学教师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三维评价指标和量表,对中国37所“双一流”大学教师进行了国际学术影响力抽样调查和测评。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拟合验证了所构建的大学教师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三维结构,即国际人才培养、国际科学研究和国际社会服务。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教师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平均水平偏低,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同时,还会受到大学教师的学科领域、职称、访学时长、访学次数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大学教师 国际学术影响力 结构方程模型 国际人才培养 国际科学研究 国际社会服务
下载PDF
中国式新师范助推教育强国的价值逻辑与行动路向
5
作者 余应鸿 张翔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192,共9页
中国式新师范内嵌“中国式”“师范”和“新”三个基本变量。其中,“涵养德行”系中国式新师范的“中国式”品格,“育师之元”构成了中国式新师范的“师范”本真,而“数字赋能”则是中国式新师范的“新”样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中国式... 中国式新师范内嵌“中国式”“师范”和“新”三个基本变量。其中,“涵养德行”系中国式新师范的“中国式”品格,“育师之元”构成了中国式新师范的“师范”本真,而“数字赋能”则是中国式新师范的“新”样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中国式新师范链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拓宽教师教育发展空间,革新教师教育“中国标准”,体现了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深邃思想和鲜明的价值逻辑。然而,中国式新师范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助推教育强国建设中面临诸多挑战。为此,中国式新师范需要重构“涵养德行”的中华传统“师范精神”,凸显中国式新师范的中国品性;升级中国式新师范的“教育性能”,增强教育服务强国建设的贡献度;打造中国式新师范的“中国品牌”,提升教师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新师范 教育强国 师范教育 教师教育
下载PDF
师范类数学专业“双向设计、聚焦课程、三会四有”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6
作者 李唐海 张玲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9-119,共11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其中“一践行三学会”已成为评价教师职业素养的关键指标。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已成为高师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高师学生在专业素质培养方面仍面临一...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其中“一践行三学会”已成为评价教师职业素养的关键指标。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已成为高师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目前高师学生在专业素质培养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专业素质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学设计缺乏必要的科学性,教学实践的深度与广度亟待加强。针对上述问题,基于OBE理念,提出了一套师范类数学专业“双向设计、聚焦课程、三会四有”的专业素质培养体系,通过“研-学-训-赛-习”一系列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同时,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循环学习法”和“分步考核法”,以期进一步推动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生 专业素质 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地方高校卓越音乐教师培养路径探索——基于绍兴文理学院的实践分析
7
作者 童师柳 张琦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7-102,共6页
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国家级认证标准,为卓越音乐教师的培养指明了路向。卓越音乐教师的培养规格可参照师范类专业认证三级标准与核心素养5C模型,结合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与行业需求调研结果,顺应新时代基础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树立... 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国家级认证标准,为卓越音乐教师的培养指明了路向。卓越音乐教师的培养规格可参照师范类专业认证三级标准与核心素养5C模型,结合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与行业需求调研结果,顺应新时代基础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树立“育人为本、实践导向、终身学习”的核心理念,使师范生在综合育人实践中感知卓越音乐教师的培养目标。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师范专业以合唱教学为切入口,构建了创作与表演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以“合唱演学创一体化”为特征的音乐专业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展演、创作的一体化,为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卓越音乐教师的培养探索出新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高校 卓越音乐 培养路径
下载PDF
利用双师课堂建构教师分角色越层培养模式——基于北京市F区双师课堂项目推进实践的反思与提升
8
作者 朱京曦 梁一凡 +1 位作者 陈书琴 桑笑语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7,共6页
2016年以来,随着我国“三个课堂”的大力建设与推进,双师课堂开始大规模从探索走向实践、从特殊走向常态。文章以北京市F区为例,对当地三年项目推进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旨在探索双师课堂在教师培养方面的应用新方向。文献研究和实践... 2016年以来,随着我国“三个课堂”的大力建设与推进,双师课堂开始大规模从探索走向实践、从特殊走向常态。文章以北京市F区为例,对当地三年项目推进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旨在探索双师课堂在教师培养方面的应用新方向。文献研究和实践总结表明,双师课堂作为一种典型的信息化协作教学方式,在发展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文章依据双师课堂协作教学的劳动关系,提出了“按角色分层”的观点,以教师教学内容处理能力、教学方法实施能力和教学技术应用能力为提升对象,以被指导者、指导者和协作者为劳动角色,构建了双师课堂教师3A3R分层模式,并根据双师课堂中指导与协作这两种基本的劳动关系,提出了双阶段、两主题、六专题的3A3R双师越层培养模式,通过精准专题教研活动的开展,实现教师实践能力水平的越层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课堂 教师 实践能力 分角色 分层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在线研修中教师深度学习测评模型构建及支持对策研究
9
作者 李宝敏 张杨紫棋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7,共8页
在线研修是“互联网+”时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服务的增强,在线研修的教师人数逐年增长,如何评价在线研修中教师深度学习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基于比格斯的学习一般过程模型与布鲁姆认知目标... 在线研修是“互联网+”时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服务的增强,在线研修的教师人数逐年增长,如何评价在线研修中教师深度学习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基于比格斯的学习一般过程模型与布鲁姆认知目标、辛普森动作技能目标和克拉斯沃尔情感目标分类体系构建了教师深度学习评价模型,并从中提取了价值认同、理解迁移、系统建构、反思批判与问题解决五个评价深度学习的核心要素。基于评价模型编制了“教师深度学习评价量表”,从教师先验知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三个方面对917位教师进行测评。研究发现:(1)参与在线研修的教师深度学习比例较低;(2)不同教龄、先验知识的教师在深度学习时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3)成就动机与元认知策略是影响教师深度学习的关键因素;(4)教师深度学习的五大核心能力发展尚不均衡,教师联系型及创新型问题解决能力有待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待改善,教师对在线研修价值认同感不足,研修内容与学习需求的匹配度有待提升。鉴于此,提出了促进教师深度学习的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研修 教师学习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评价 评价模型
下载PDF
我国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建构、解构与重构
10
作者 陈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7-115,共9页
我国20余年的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探索经历了“自主探索期”“卓越计划期”两个阶段,已有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本硕贯通双学科分离”“本科双学科混合+教育硕士”“实践嵌入三段式”“高素质复合型本硕一体化”四种类型。这些模式... 我国20余年的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探索经历了“自主探索期”“卓越计划期”两个阶段,已有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本硕贯通双学科分离”“本科双学科混合+教育硕士”“实践嵌入三段式”“高素质复合型本硕一体化”四种类型。这些模式对推进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推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目标定位、本硕统合方式、课程体系建构、培养体制、“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融合等方面尚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在“本硕一体化”的未来探索中,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培养目标,优化本硕统合方式,加强本硕课程一体化衔接和统整,创新培养体制,促进“师范性”和“学术性”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硕一体化 卓越教师培养模式 统合方式 一体化课程体系 培养体制
下载PDF
基于双能力模型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11
作者 和震 尉淑敏 +1 位作者 赵泽慧 贺世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6,共11页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输入型能力模型和输出型能力模型,对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进行“职前—准入...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输入型能力模型和输出型能力模型,对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进行“职前—准入—职后”三个层面的系统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在职前培养上,要发挥培养主体的协同功能、明确培养内容的具体标准、实现培养模式的多维发展;在准入体系上,要坚持德技并重的准入理念、完善资格认证的静态标准、规范教师招聘的动态程序;在职后发展上,要完善四级联动的在职培训体系、创新在职教师群体的培训模式、健全“双师”标准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师 专业化发展 双能力模型 职前培养 准入体系 职后发展
下载PDF
美国里奇大学工作嵌入式教师培养模式探究
12
作者 洪明 程婷婷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里奇大学(Reach University)是美国教师培养实践取向背景下的创新性成果之一。它创建了独特的工作嵌入式教师培养模式,把教师培养嵌入教学实践工作之中,将先取得学位证书后获得工作的传统逻辑序列进行了颠倒,以教师候选人的工作表现而... 里奇大学(Reach University)是美国教师培养实践取向背景下的创新性成果之一。它创建了独特的工作嵌入式教师培养模式,把教师培养嵌入教学实践工作之中,将先取得学位证书后获得工作的传统逻辑序列进行了颠倒,以教师候选人的工作表现而非课程考试成绩作为是否可以取得学位和证书的衡量标准。里奇大学在以工作嵌入式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基础之上,建立了具有实践性、体验性和相关性的课程体系,以及多元且异于传统的教学实施和评价体系。基于里奇大学工作嵌入式教师培养模式的经验,我国的教师专业培养应确立清晰的人才培养定位,提供灵活的制度服务,开展高质量的教育实习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奇大学 工作嵌入式 教师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师资培训的思考
13
作者 解玉鹏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4期132-134,共3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需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对本科高校学生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更多技能和素质,因此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培训是提高大学物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通过提升教师队伍... 在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需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对本科高校学生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更多技能和素质,因此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培训是提高大学物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转变教学模式和育人理念,发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师资培训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增强的通用人工智能教师架构 被引量:16
14
作者 余胜泉 熊莎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共11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发展通用人工智能教师带来了曙光。预训练大模型应用于教育存在幻觉、深度逻辑缺失、社会情感缺失等局限,如果这些关键问题不解决,大模型不可能在教育中得到真正有价值的应用... 以ChatGPT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发展通用人工智能教师带来了曙光。预训练大模型应用于教育存在幻觉、深度逻辑缺失、社会情感缺失等局限,如果这些关键问题不解决,大模型不可能在教育中得到真正有价值的应用。本文提出通过增强大模型构建通用人工智能教师架构,其核心思路是精调训练增强场景知识、检索增强认知、外部智能组件编排增强推理、多模态融合增强感知、情感计算增强社会情感,再通过教育知识图谱对大模型输出进行监督。通用人工智能教师主要有六种应用场景:需要渊博知识的场景、洞察创意增强场景、约束与管理场景、社会情感互动场景、个性化指导与反馈场景、多模态内容表现场景。文章最后分析了通用智能时代人类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教师需要主动拥抱、使用、驾驭并控制智能技术,解放、增强、进化自我,并跨越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师 生成式人工智能 预训练大模型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下载PDF
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乡村教师对城乡一体化网络研修的满意度?
15
作者 郭烁 张立国 +1 位作者 刘晓琳 刘明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7期91-101,共11页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网络研修成为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此研修过程中出现了乡村教师消极抵触、情绪低落等满意度不高的现象,直接影响了研修效果。对此,文章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和教学系统要素理论,...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网络研修成为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此研修过程中出现了乡村教师消极抵触、情绪低落等满意度不高的现象,直接影响了研修效果。对此,文章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和教学系统要素理论,构建了乡村教师对城乡一体化网络研修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描述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探讨了乡村教师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文章发现:教龄、学历对乡村教师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性别无显著影响;“目标-资源-活动-环境-支持保障”可作为乡村教师满意度的关键质量指标;感知质量对乡村教师满意度的影响最大,感知价值次之,教师期望再次之;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在教师期望和满意度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而“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提升乡村教师满意度的建议,以期为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推动教育公平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城乡一体化网络研修 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智能时代高水平师范大学研究型教师培养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凯斌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高水平师范大学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改革教学模式,培养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将教学和科研并举,兼顾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要建立以培养教师研究...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高水平师范大学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改革教学模式,培养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将教学和科研并举,兼顾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要建立以培养教师研究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压缩课程总量,增加研究方法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高水平师范大学应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兴建小班讨论教室,成立写作指导中心,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讨论、思考和写作,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高水平师范大学 研究型教师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指向协同共生的美国新教育研究生院教师教育改革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武林 陈颖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8,共15页
为所有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师是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愿景。近年来,变革传统教师教育的呼声愈发高涨,这使得市场力量在美国教师教育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师教育由此显现出协同共生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为培养主体多样化、教师培养项目... 为所有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师是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愿景。近年来,变革传统教师教育的呼声愈发高涨,这使得市场力量在美国教师教育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师教育由此显现出协同共生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为培养主体多样化、教师培养项目定制化、专业认证标准强调实践导向。新教育研究生院作为美国教师教育新兴的供给主体,面向合作学校/特定学科的师资供给和申请者的需求,基于多场域进行理论与实践融通的课程设计和循证性过程性评价,融合多方力量有效参到职前教师培养中。这种新模式对于我国探索多元协同的教师教育支持系统、关联共生的课程设置和实施循证性过程评价等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新教育研究生院 教师培养模式 临床实践型教师 多元协同
下载PDF
“三层联动”区域网络研训创新:模型建构与实施成效
18
作者 马凡 蒋芮 +1 位作者 李玉顺 魏树达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26,共7页
当前,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特征,素养导向的教学是落实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教师专业发展助推素养导向教学大规模常态化落地,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支撑体系... 当前,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特征,素养导向的教学是落实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教师专业发展助推素养导向教学大规模常态化落地,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支撑体系弊端日益凸显,面临着持续升级的巨大挑战,大规模的教师现代性成长存在研训活动分离、脱离教学实践情境、培训精准性不足、缺乏专业引领等问题,实现素养导向教师理论学习建构、实践能力转化的双重发展成为区域大规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突破点。该文探讨了当下课改情势下区域大规模教师专业发展指向素养落地实践的现实性问题,立足于宏观政策背景,依托教师多样化发展诉求,分析多层联动的必要性,构建了新型“三层联动”区域网络研训模型。该模型基于数字化技术与系统平台融合性支撑,协同高校、教科研部门及信息化企业等多元主体的专业力量,实现教师共同体差异化组建、资深专业化跟进指导、素养实践能力提升与区域性辐射,以期为大规模教师个性化、协同化、系统化、持续化、精准化专业发展的现代性需求贡献创新性解决方案。模型应用于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开展了场景化验证,获得了有效性反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教师大规模高速发展提供了操作性的实践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联动”区域网络研训 大规模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研训模型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国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经验、特征与借鉴
19
作者 王娜 曹钰涵 《职教通讯》 2024年第5期89-98,共10页
随着教师发展愈加专业化,国际上涌现了形式多样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如双专业、分阶段的德国“职业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三段融合、标准先行的英国“ITE学徒制”培养模式及以证定培、资格框架指导的澳大利亚“TAFE学院”培养模式。尽管培... 随着教师发展愈加专业化,国际上涌现了形式多样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如双专业、分阶段的德国“职业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三段融合、标准先行的英国“ITE学徒制”培养模式及以证定培、资格框架指导的澳大利亚“TAFE学院”培养模式。尽管培养模式各不相同,但都呈现出专业化、协同化、标准化的培养特点,都内隐着对职教师资培养内容专业化、培养机构协同化、培养阶段科学化、评价体系有效化、培养层次定位为硕士的诉求。通过总结比较国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经验,紧扣职教师资培养的本质需求,立足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当下困境,提出“职教师资培养共同体”培养模式,并在保障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三方面提出了由政府统筹、职教基地牵头,高校、企业、职业学校协同,全阶段多层次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养的构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师资 培养模式 比较视野
下载PDF
纵向分层师资培训在附属医院师资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20
作者 于晓波 亓秀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7期128-132,共5页
目的 探讨纵向分层师资培训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临床师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2月,采取自愿原则招募已通过师资准入考试的临床带教师资8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 目的 探讨纵向分层师资培训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临床师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2月,采取自愿原则招募已通过师资准入考试的临床带教师资8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师资培训模式,而试验组应用纵向分层师资培训。运用柯氏模型层级评估方法,分别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分析临床师资在教学知识、技能、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检验临床师资培训课程对师资教学能力的影响。结果反应层评价显示,试验组在培训内容[(86.66±2.82)分vs.(71.81±3.23)分]、培训方法 [(88.43±3.09)分vs.(78.02±3.30)分]、课时安排[(92.12±3.39)分vs.(73.40±2.71)分]、授课环节设计[(88.60±3.10)分vs.(80.02±3.00)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学习层评价显示,试验组培训后对课程设计(37 vs. 15)、培训组织(38 vs. 21)、学习内容掌握(35 vs. 17)、教学技能掌握(31 vs. 11)认可的人数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行为层评价显示,试验组培训后的带教能力即实际带教次数≥2次/年的人次(28 vs. 14)、科研能力即近两年有运用推广或获奖项目的人次(13 vs. 5)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师资对纵向分层培训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课时安排、授课环节设计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纵向分层培训在课程设计、培训组织的认可以及学习内容、教学技能掌握程度上均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师资在带教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 分层 临床师资培训 培训模块 柯氏模型 临床带教 层级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