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Hydrocarbon Filling and Accumulation Phases of the Hari Sag, in the Yingen-Ejinaqi Basin, Inner Mongolia,Northern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YANG Peng REN Zhanli +4 位作者 XIA Bin TIAN Tao ZHANG Yong QI Kai REN Wenb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3期1157-1169,共13页
This work restored the erosion thickness of the top surface of each Cretaceous formations penetrated by the typical well in the Hari sag, and simulated the subsidence burial history of this well with software BasinMod... This work restored the erosion thickness of the top surface of each Cretaceous formations penetrated by the typical well in the Hari sag, and simulated the subsidence burial history of this well with software BasinMod. It is firstly pointed out that the tectonic subsidence evolution of the Hari sag since the Cretaceou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initial subsidence phase, rapid subsidence phase,uplift and erosion phase, and stable slow subsidence phase. A detailed reconstruction of the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ies of typical well was undertaken using the EASY R% model, which is constrained by vitrinite reflectance(R)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rapid subsidence phase, the peak period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was reached at c.a.105.59 Ma with the increasing thermal evolution degree. A concomitant rapid increase in paleotemperatures occurred and reached a maximum geothermal gradient of about 43-45℃/km. The mai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eriod ensued around 105.59-80.00 Ma and the greatest buried depth of the Hari sag was reached at c.a. 80.00 Ma, when the maximum paleo-temperature was over 180℃.Subsequently, the sag entered an uplift and erosion phase followed by a stable slow subsidence phase during which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thermal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decreased gradually.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eriod was discussed based 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inclusions and it is believed that two periods of rapi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events occurred during the Cretaceous rapid subsidence phase. The first accumulation period observed in the Bayingebi Formation(Kb) occurred primarily around 105.59-103.50 Ma with temperatures of 125-150℃. The second accumulation period observed in the Suhongtu Formation(Ks) occurred primarily around84.00-80.00 Ma with temperatures of 120-130℃. The second is the major accumulation period, and the accumulation mainly occurred in the Late Cretaceous.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rocess was comprehensively controlled by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y. During the rapid subsidence phase, the paleo temperature and geothermal gradient increased rapidly and resulted in increasing thermal evolution extending into the peak period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which is the key reason for hydrocarbon filling and accu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inclusion erosion thickness subsidence burial history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y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hase Inner Mongolia China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泾河油田长7段烃源岩生、排烃期与油气成藏期对比
2
作者 张新乐 平宏伟 +4 位作者 杨鑫 陈红汉 李纯泉 何发岐 齐荣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21,共14页
泾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目前已发现的油气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前人研究表明原油主要来自延长组长7段油页岩,然而原油到底来自研究区还是其东北部盆地中心的烃源岩还未有定论,从而制约了泾河油田的下一步勘探。利用盆地模拟方... 泾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目前已发现的油气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前人研究表明原油主要来自延长组长7段油页岩,然而原油到底来自研究区还是其东北部盆地中心的烃源岩还未有定论,从而制约了泾河油田的下一步勘探。利用盆地模拟方法,模拟了研究区和盆地中心长7段烃源岩生、排烃史,确定了泾河油田不同构造部位长7段烃源岩的生、排烃时间,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技术厘定了延长组储层原油成藏期次。烃源岩生、排烃时间和储层原油成藏时间以及生、排烃量的计算结果显示,泾河油田长7段烃源岩对本区油气成藏贡献有限,而盆地中心烃源岩生、排烃时间与研究区油气成藏时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且本区油气明显具有由东北部向西南部运移的特点。因此与普遍认为的延长组储层以近源短距离垂向运移为主的成藏特征不同,本区已发现油藏可能主要来源于其东北部盆地中心优势生、排烃区,沿走滑断裂带经历了一定距离的侧向运移后聚集成藏。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研究区有利运聚方向及成藏区带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模拟 流体包裹体 热史 埋藏史 油气运移 烃源岩
下载PDF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侯启军 冯子辉 邹玉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0-394,共5页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在扶余、高台子、葡萄花、黑帝庙等多套油层获工业油流。应用储层包裹体均一温度以及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分析技术,结合储层的热演化史,探讨了各套油层的油气成藏特征。有机包裹体的类型和特征显示,青一段...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在扶余、高台子、葡萄花、黑帝庙等多套油层获工业油流。应用储层包裹体均一温度以及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分析技术,结合储层的热演化史,探讨了各套油层的油气成藏特征。有机包裹体的类型和特征显示,青一段源岩生成的原油向储层中运移主要有3个期次,不同油层经历的成藏期次各异,储层中原油的性质是油气多期成藏的综合反映。包裹体均一温度指示凹陷内油气3个成藏期分别是嫩江组沉积末期、白垩纪末期和老第三纪末,油气成藏期次与盆地构造发展历程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傅立叶红外光谱 均一温度 热演化史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生烃史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军 郭彤楼 +3 位作者 邹华耀 张国常 李平平 张彦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8,123-124,共4页
为准确认识四川盆地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过程,基于近年来煤系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盆地模拟技术,对该区煤系烃源岩埋藏热演化史、生烃史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分别建立了盆地的地质、热力学和生烃动力学模型,其... 为准确认识四川盆地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过程,基于近年来煤系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盆地模拟技术,对该区煤系烃源岩埋藏热演化史、生烃史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分别建立了盆地的地质、热力学和生烃动力学模型,其次,选取古水深、沉积水界面温度、古热流值作为模拟参数,对该区17口钻井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①须家河组烃源岩生气时段发生在快速沉降阶段,总体表现为快速生气的特点,元坝地区的生气时间`略早于通南巴地区;②须家河组烃源岩在中侏罗世中期Ro达到0.6%,开始生气,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Ro达到0.7%,开始大量生气,晚侏罗世—早白垩世Ro达到1.0%,进入生气高峰期;③随着埋深进一步增大(在早白垩世末期达到最大埋深),烃源岩进入高—过成熟阶段,至晚白垩世盆地整体大幅度抬升,地温降低,逐渐停止生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北部 晚三叠世 煤系烃源岩 热演化史 生烃史 盆地模拟 成熟度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伊宁凹陷古地温恢复与热演化史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峻 刘家铎 +1 位作者 田景春 侯志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6-580,共5页
应用包裹体测温和Easy-Ro方法恢复了伊宁凹陷的古地温演化史,结果表明伊宁凹陷晚二叠世的地温梯度约为40℃/km,以后经过两次波动(分别对应于K1和E1两次构造运动)逐渐减小到现今的24℃/km。上二叠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主要受古地温控制,主... 应用包裹体测温和Easy-Ro方法恢复了伊宁凹陷的古地温演化史,结果表明伊宁凹陷晚二叠世的地温梯度约为40℃/km,以后经过两次波动(分别对应于K1和E1两次构造运动)逐渐减小到现今的24℃/km。上二叠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主要受古地温控制,主生油期在中晚三叠世。印支期及其以前形成的圈闭,是二叠系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宁凹陷 包裹体 古地温 古地温梯度 热演化史 成藏
下载PDF
高演化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古温标的直接指标——包裹体均一温度 被引量:10
6
作者 秦建中 饶丹 蒋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4-498,共5页
对川东北地区多口钻井岩心样品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密度等的系统分析发现,该地区具有3期烃类流体活动的迹象。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密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古今地温梯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实测包裹体均一温度与古地温梯度... 对川东北地区多口钻井岩心样品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密度等的系统分析发现,该地区具有3期烃类流体活动的迹象。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密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古今地温梯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实测包裹体均一温度与古地温梯度推算当时的最大埋深或剥蚀厚度,恢复其热演化历史。储层最高包裹体均一温度与镜质体反射率、实测地温、伊利石结晶度等多项指标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现今开展海相高演化地区热史恢复的一项直接、有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均一温度 热演化指标 剥蚀厚度 热史恢复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不整合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长海 查明 +1 位作者 曲江秀 丁修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32,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存在着众多的地层油气藏,目前对于其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时间的认识尚存在争议。为此,采集了该区26口钻井的58块流体包裹体样品,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结合埋藏史及热演化史分析成果,研究了上述流体包裹体的显微...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存在着众多的地层油气藏,目前对于其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时间的认识尚存在争议。为此,采集了该区26口钻井的58块流体包裹体样品,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结合埋藏史及热演化史分析成果,研究了上述流体包裹体的显微特征和均一温度特征,确定了该区地层油气藏的油气成藏期次,进一步结合该区烃源岩生排烃史和构造发育史,恢复了地层油气藏的成藏过程。结论认为:①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二叠系佳木河组烃源岩生成的成熟油气进入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和二叠系佳木河组、风城组、夏子街组等碎屑岩不整合储层中聚集成藏;②晓三叠世-早侏罗世,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生成的成熟油气进入二叠系内部以及三叠系底部不整合砂砾岩储层中聚集,以形成中深部油藏为主;③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二叠系佳木河组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和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生成的成熟油气进入三叠系底部、侏罗系底部、白垩系底部等碎屑岩不整合储层中聚集,以形成中浅部油/气藏和稠油油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 不整合面 储集层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热演化史 烃源岩
下载PDF
台内鲕粒滩气藏成藏过程与模式——以川东北河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三段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宏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3-732,共10页
结合区域沉积埋藏史和构造演化史,对川东北河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三段台内鲕粒滩灰岩气藏的气体来源、成藏期次和成藏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单体烃碳同位素测试结果判断气源主要来自下伏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或龙潭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 结合区域沉积埋藏史和构造演化史,对川东北河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三段台内鲕粒滩灰岩气藏的气体来源、成藏期次和成藏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单体烃碳同位素测试结果判断气源主要来自下伏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或龙潭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表明飞三段经历了多期油气生成运移活动,主要集中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与上二叠统烃源岩的生气高峰相匹配,代表了主要成藏期。河坝地区构造在印支期形成雏形,侏罗纪—早白垩世为相对稳定阶段,晚白垩世燕山晚期是构造形成的主要阶段,新生代喜马拉雅期为构造复杂化阶段。预测沉积微古地貌高地、断裂或裂缝相对发育区和古今构造发育区为川东北地区台内滩鲕粒灰岩气藏发育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河坝地区 飞仙关组三段 气源分析 流体包裹体 热演化史 成藏期次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古生界山西组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其反映的成藏史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晓青 陈玉林 唐建云 《地下水》 2013年第1期124-126,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盆地研究程度已经较高,利用包裹体测温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古生界山西组进行研究,通过镜下分析,观察薄片所反映的成岩序列以及有机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成藏时代。通过实验得出,...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盆地研究程度已经较高,利用包裹体测温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古生界山西组进行研究,通过镜下分析,观察薄片所反映的成岩序列以及有机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成藏时代。通过实验得出,研究区山西组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70℃~160℃,其峰值温度应为120℃~130℃。对比研究区的热史可以得出研究区山西组油气充注时间主要是晚侏罗世末期至早白垩世早期(150~13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包裹体 均一温度 热演化史
下载PDF
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下白垩统油气成藏期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鸿皓 蒋有录 +2 位作者 张惠 朱建峰 刘景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63,共6页
针对龙凤山次凹下白垩统含油气层系,采用烃源岩生烃史、储层流体包裹体等综合方法,系统研究了油气成藏期次。结果表明沙河子组烃源岩在泉头组沉积中期至嫩江组沉积初期达到高成熟阶段,为主生烃期。烃类包裹体可划分为两期,Ⅰ期烃类包裹... 针对龙凤山次凹下白垩统含油气层系,采用烃源岩生烃史、储层流体包裹体等综合方法,系统研究了油气成藏期次。结果表明沙河子组烃源岩在泉头组沉积中期至嫩江组沉积初期达到高成熟阶段,为主生烃期。烃类包裹体可划分为两期,Ⅰ期烃类包裹体形状不规则,孤立分布,显示黄色—黄绿色荧光,对应均一温度为90~100℃,盐度质量分数为1%~2%,与早期油气充注相对应;Ⅱ期烃类包裹体多为较规则的椭圆形,呈串珠状或群体分布,显示黄绿色—蓝绿色荧光,对应均一温度为125~135℃,盐度质量分数为4%~6%,与晚期油气充注相对应。综合烃源岩生烃史、埋藏史及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分析认为,第1油气成藏期为登娄库组中期至末期,第2油气成藏期为泉头组末期至嫩江组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岭断陷 龙凤山次凹 热演化史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渭北隆起热演化恢复——以耀县桃曲坡剖面为例
11
作者 徐鹏晔 汪浩 《地下水》 2015年第1期194-196,共3页
利用包裹体测温技术研究分析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耀县地区的热演化状况,恢复其热演化史,对油气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目标区块的包裹体切片进行镜下分析,观察薄片中包裹体的形态,大小,包裹体类型及其出现的部位。通... 利用包裹体测温技术研究分析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耀县地区的热演化状况,恢复其热演化史,对油气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目标区块的包裹体切片进行镜下分析,观察薄片中包裹体的形态,大小,包裹体类型及其出现的部位。通过对包裹体测温技术进行测试,测得下古生界背锅山组的均化温度主要集中在140℃~150℃区间内,推测该地区至少经历过一次油气运移与充注的过程。由均化温度的峰值区间结合渭北隆起的生烃史图,得到对应的生烃年限为170~200个百万年之间,即早侏罗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渭北隆起 包裹体测温 热演化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