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针联合三维步态分析训练系统治疗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1
作者 杨影 汪富 +5 位作者 贺飞 丁彬 周伟 孙珊 蒋志明 张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66-1670,1735,共6页
目的 探讨头针联合三维步态分析训练系统治疗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 探讨头针联合三维步态分析训练系统治疗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三维步态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步态分析参数、改良Asworth肌张力量表评分、徒手肌力评定量表(MMT)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运动学参数、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步速、步频、跨步长、步长、步宽及MMT评分、MBI评分均明显增高,最大髋关节屈曲角度、最大膝关节屈曲角度、最大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角度均明显增大,双侧大脑中动脉最大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均明显加快,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步态周期、双支撑时间、Asworth评分、血管阻力指数(RI)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28/30)比70.0%(21/30),P<0.05]。结论 头针联合三维步态分析训练系统能够明显提高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下肢肌张力、肌力及生活能力,并能明显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从而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头针 三维步态分析训练系统 下肢肌张力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肌痉挛、下肢关节活动度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杨田野 王磊 牛华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通过中药熏蒸疗法联合针灸治疗的综合干预方案,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肌痉挛、下肢关节活动度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 [目的]通过中药熏蒸疗法联合针灸治疗的综合干预方案,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肌痉挛、下肢关节活动度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治疗。于4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78%,对照组为65.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试验组患者Ashworth肌痉挛分级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踝关节、髋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疗效,有效缓解肌痉挛,改善下肢关节活动度及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针灸 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肌张力 肌痉挛 下肢关节活动度 步行功能
下载PDF
50例脑性瘫痪下肢痉挛患儿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冉茂群 肖农 +2 位作者 任永平 李帮惠 陈思源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798-2799,共2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脑性瘫痪儿童下肢痉挛肌的疗效。方法50例脑性瘫痪下肢痉挛患儿,采用电刺激定位下多位点注射治疗。注射前给予摄相,测量关节角度,评定肌张力,分别于注射后3、7d和1、2、3个月进行撮相,关节角... 目的探讨电刺激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脑性瘫痪儿童下肢痉挛肌的疗效。方法50例脑性瘫痪下肢痉挛患儿,采用电刺激定位下多位点注射治疗。注射前给予摄相,测量关节角度,评定肌张力,分别于注射后3、7d和1、2、3个月进行撮相,关节角度测量,肌张力评定。注射后72h开始进行痉挛肌牵拉及功能训练,1周配戴矫形鞋,并强化康复训练。结果摄相显示下肢功能改善起效时间为注射后3d,高峰1~2周,疗效维持时间3个月。下肢关节角度改善为注射后3d开始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周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至3个月变小,但未回复到注射前。痉挛肌改良Ashworth分级与关节活动度变化规律一致。粗大运动评分1个月后显著改善,并在随后观察中持续性改善。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后配合矫形器及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性瘫痪后下肢痉挛患儿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A型肉毒毒素 下肢肌肉 肌张力
下载PDF
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中医治疗进展论述 被引量:3
4
作者 孙静 汪歆宁 +1 位作者 张家成 董宝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期138-140,共3页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尽管临床医学技术得到极大提高,脑卒中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下降,但仍有70%~80%患者遗留不同程度残疾,给其生活造成极大困扰。10%左右脑卒中存活者为重度残疾,其生活上将完全依赖他人,从而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尽管临床医学技术得到极大提高,脑卒中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下降,但仍有70%~80%患者遗留不同程度残疾,给其生活造成极大困扰。10%左右脑卒中存活者为重度残疾,其生活上将完全依赖他人,从而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压力和负担。肌张力增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造成一定影响。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主要有巴氯芬、地西泮等,同时辅以运动辅助治疗等,西医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只能间接改善患者运动的灵活性,却难以直接改善患者运动障碍,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致患者难以耐受而降低疗效。中医治疗具有毒副作用少及疗效显著等优点,且在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本文研究为探讨中医治疗应用于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中情况,特对其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肌张力增高 中医 进展
下载PDF
振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谢振英 胡雪萍 陆建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13期1961-1965,共5页
目的 探讨振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与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 目的 探讨振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与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振动训练干预,持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肌力[肌力分级标准(MTT)]与肌张力[改良Ashworth法(MAS)]、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步行功能状态[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量表(FAC)]评分与步长和步速。结果 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下肢MTT、MAS以及BBS、FAC评分、步长、步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下肢MTT评分、BBS评分、FAC评分以及步长、步速均较训练前提高,MAS评分降低),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振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强化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降低下肢肌张力,促进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训练 脑卒中 偏瘫 下肢肌张力 步行功能 平衡功能
下载PDF
温针灸结合常规康复对痉挛型双瘫儿童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武光丽 杨军 孙向峰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对痉挛型双瘫儿童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痉挛型双瘫儿童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对照组各45例。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及康复功能常规训练,对照组给予普通针灸及常规康复功能训练,治疗时间为12周。在训练前... 目的:研究温针灸对痉挛型双瘫儿童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痉挛型双瘫儿童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对照组各45例。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及康复功能常规训练,对照组给予普通针灸及常规康复功能训练,治疗时间为12周。在训练前及训练结束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估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下肢肌张力、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儿童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GMFM、MA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GMFM<0.05,PMAS<0.001,PADL<0.01),并且温针灸组治疗后效果更佳(P<0.05)。结论:温针灸能进一步改善痉挛型双瘫儿童下肢功能,降低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双瘫 温针灸 常规康复 下肢功能 肌张力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高菲 刘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1期65-68,72,共5页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RAS)联合推拿对痉挛型脑瘫(SCP)患儿下肢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6例SCP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推拿组和联合组,各48例.推拿组采用推拿治疗,联合组采用推拿联合RA...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RAS)联合推拿对痉挛型脑瘫(SCP)患儿下肢肌张力、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6例SCP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推拿组和联合组,各48例.推拿组采用推拿治疗,联合组采用推拿联合RAS治疗.对比两组的下肢肌张力、痉挛程度、关节活动度、智力发育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的CSS评分、MAS评分分别为(10.58±1.35)分、(1.40±0.18)分,均低于推拿组的(11.40±2.16)分、(1.50±0.20)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的左腘窝角、右腘窝角、内收肌角分别为(137.58±14.20)°、(139.97±12.40)°、(110.42±10.71)°,均大于推拿组的(130.64±13.80)°、(134.56±13.11)°、(105.44±11.69)°,左足背屈角、右足背屈角分别为(67.15±6.22)°、(63.55±6.37)°,均小于推拿组的(70.11±5.34)°、(67.40±7.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的Gesell发育量表中的适应行为、个人-社交行为、语言行为、精细动作行为、大运动行为评分分别为(47.56±7.40)分、(46.80±6.81)分、(48.33±7.50)分、(46.50±6.34)分、(46.33±7.64)分,均高于推拿组的(40.25±6.81)分、(39.46±6.44)分、(41.32±6.15)分、(38.42±5.11)分、(40.25±6.3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S联合推拿能显著缓解SCP患儿的下肢肌张力和痉挛程度,改善其关节活动度,且有助于促进其智力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节律性听觉刺激 推拿 下肢肌张力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下肢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叶楠 樊启红 +2 位作者 陈治江 吴婷婷 盛利芬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1期94-97,共4页
目的:评估下肢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脑性瘫痪(脑瘫)患儿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使... 目的:评估下肢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脑性瘫痪(脑瘫)患儿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使用下肢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效果,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Barthel生活质量改良指数(MBI)以及儿科生活质量调查表(PedsQLTM),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肌张力。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5,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3,P<0.05);两组患儿FMA、MBI、BBS及PedsQLT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7,t=2.134,t=2.381,t=2.335;P<0.05)。结论:下肢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脑瘫患儿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儿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机器人 步态训练 脑性瘫痪 肌张力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肌肉运动点温针灸配合康复治疗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卢洁 陈丽君 +1 位作者 党宝齐 王明明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肌肉运动点温针灸配合康复治疗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康复治疗,治疗组行肌肉运动点温针灸+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 目的:观察肌肉运动点温针灸配合康复治疗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康复治疗,治疗组行肌肉运动点温针灸+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偏瘫侧膝部、髋部屈伸肌肌力、肌张力,痉挛指数(CSI)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MI)评分,健侧步长、患侧步长、步速、步频等步态分析指标,偏瘫侧下肢胫神经潜伏期及Hmax/Mmax比值等肌电图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后伸(FKE)、前屈(FKF)及髋关节后伸(FHE)、前屈(FHF)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后伸(SKE)、前屈(SKF)及髋关节后伸(SHE)、前屈(SHF)肌张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CSI评分低于对照组,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健侧步长及患侧步长、步速、步频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偏瘫侧下肢胫神经潜伏期高于对照组,Hmax/Mmax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肉运动点温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增加肌力,改善肢体痉挛状态及肌电图指标,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运动点 温针灸 康复治疗 脑卒中 下肢肌张力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体针选穴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平平 周鸿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体针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从建库以来至2020年9月有关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文献,将文献导入Note express软件查重,最后通读全文按照纳入标准选取文献,建立Ex...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体针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从建库以来至2020年9月有关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文献,将文献导入Note express软件查重,最后通读全文按照纳入标准选取文献,建立Excel表格录入篇名、作者、穴位,统计穴位出现频次以及穴位归属情况,运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精简穴位组合。结果纳入文献120篇,穴位处方120条,包括穴位42个,出现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外关、合谷,穴位归属手三阳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核心穴对包括外关-手三里-合谷、外关-肩髃-曲池等,聚类分析显示存在有效聚类群。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疗效确切,其他疗法联合体针效果更佳,体针选穴推荐以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尺泽-极泉为精简穴位组合,结合临床优选辅穴:肩部可选肩髎、臂臑、臑会;肘部可选曲泽、天井、少海;手部可选后溪、八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肌张力增高 针刺 数据挖掘
下载PDF
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沈伶俐 刘晓鸣 +2 位作者 陈娇 李玮玮 乔红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565-1568,共4页
目的:探讨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给予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下肢肌张力、下肢关节活动度及... 目的:探讨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给予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下肢肌张力、下肢关节活动度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前2组患儿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内收肌、腘绳肌、腓肠肌张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内收肌角和胭窝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足背屈角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有效降低患儿的下肢肌张力,改善其下肢关节活动度,并提高患儿日常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情景训练 脑瘫 下肢肌张力 下肢关节活动度 日常活动能力
下载PDF
醒脑解痉针法联合平衡针治疗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代静 张虎 杨洋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第9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醒脑解痉针法联合平衡针治疗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平衡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醒脑解痉针法联合平衡针治疗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平衡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解痉针法,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下肢肌张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max、Vm和BF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max、Vm和BF值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解痉针法联合平衡针治疗卒中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疗效较好,且能够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解痉针法 平衡针 卒中 下肢肌张力增高
下载PDF
循经点穴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运动能力、肌张力及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桂美 蓝彩晴 +1 位作者 罗丽芬 吕海燕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循经点穴联合渐进性阻抗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运动能力、肌张力及步态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8例痉挛性脑瘫患儿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中西医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研究循经点穴联合渐进性阻抗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运动能力、肌张力及步态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8例痉挛性脑瘫患儿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中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循经点穴联合渐进性阻抗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后患儿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步态[Ultranex连续性足底步态系统定量评估]、腓肠肌肌张力[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下肢痉挛指数(composite spasticity index,CSI)。结果两组干预后,BBS量表得分均较同组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经干预后,BBS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干预后,步态评估指标跨步长、步频、速度、摆动相左、摆动相右、单支撑右等指标水平均较干预前上升,跨步周期、支撑相左、负荷反应右、预摆左等指标水平较干预前下降,对照组干预前后步态评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经干预后,跨步长、步频、速度、摆动相左、摆动相右、单支撑右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跨步周期、支撑相左、复合反应右及预摆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腓肠肌肌张力分级较其同组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干预后腓肠肌肌张力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双下肢痉挛指数得分均较同组干预前下降,其中观察组经干预后上下肢痉挛指数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点穴联合PRT能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能力,降低其肌张力及下肢痉挛程度,同时改善患儿异常步态,在痉挛型脑瘫治疗中具有良好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点穴 渐进性阻抗训练 痉挛型脑瘫 下肢运动能力 肌张力 步态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出血偏瘫肌张力增高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廖海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7期120-122,共3页
目的考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出血偏瘫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江西省大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脑出血偏瘫肌张力增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考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出血偏瘫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江西省大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脑出血偏瘫肌张力增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行针刺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肌张力情况、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18/19),高于对照组的68.42%(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肌张力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出血偏瘫肌张力增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早期康复训练 中风 脑出血 肌张力增高 肢体功能
下载PDF
中药熏洗辅助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月明 胡国敏 张平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90-792,846,共4页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应用中药熏洗配合康复训练,对其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83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法将其分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康复训...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应用中药熏洗配合康复训练,对其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83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法将其分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42例组联合中药熏洗辅助治疗。8 w后,对比两组患儿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下肢表面肌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中D区、E区分值均升高,但研究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内收肌、腓肠肌、腘绳肌分值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主动状态下腓肠肌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iEMG)、胫骨前肌iEMG均升高,被动状态下腓肠肌iEMG、胫骨前肌iEMG均降低,但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辅助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增强下肢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痉挛型脑性瘫痪 下肢运动功能 下肢肌张力
下载PDF
舒经理筋推拿法改善中风下肢痉挛与肌肉张力及运动功能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16
作者 陈伟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舒经理筋推拿法改善中风下肢痉挛与肌肉张力及运动功能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0例住院患者按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5例针灸,患肢三阳经关元、悬钟、气海、昆仑、髀关、阳陵泉、足三里,平补平泻... [目的]观察舒经理筋推拿法改善中风下肢痉挛与肌肉张力及运动功能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0例住院患者按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5例针灸,患肢三阳经关元、悬钟、气海、昆仑、髀关、阳陵泉、足三里,平补平泻,留针30min,行针1次/10min。治疗组65例舒经理筋推拿,经筋循行选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补、.、拿、弹拨推拿下肢,放松下肢内收肌群,点按阿是、三阴交、阴陵泉等,动作轻柔,点按穴位出现酸胀感为度,保持力度;患者取俯卧位,扶住腰部,同时握住踝部,根据经筋循行路线反向牵拉,持续5min;拔伸患侧,牵拉病侧内收肌群,直至肌肉松软,保持拔伸力度;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持续30min,1次/d。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ADL评分、FMA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下肢肌肉张力恢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FMA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经理筋推拿法改善中风下肢痉挛患者下肢肌肉张力及运动功能,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下肢痉挛 下肢肌肉张力 运动功能 舒经理筋推拿法 针灸 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 ADL评分 FMA评分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MOTOmed下肢运动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和步行步态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刘家健 刘莉 +2 位作者 李允堪 朱勇 章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1892-1895,共4页
目的:观察MOTOmed下肢运动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2022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1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79,接受等速肌力训练)和观察组(n=79,... 目的:观察MOTOmed下肢运动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2022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1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79,接受等速肌力训练)和观察组(n=79,对照组基础上接受MOTOmed下肢运动训练)。对比两组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步行步态功能。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干预12周后,两组膝关节后伸(FKE)、前屈(FKF)、髋关节后伸(FHE)、前屈(FHF)肌张力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干预12周后,两组步速、步频、步长、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MOTOmed下肢运动训练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以及步行步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等速肌力训练 MOTOmed下肢运动训练 步行步态功能 下肢运动功能 下肢肌张力
原文传递
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及步行能力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袁少印 齐抢 《社区医学杂志》 2019年第24期1561-1564,共4页
目的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死亡原因,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本研究探究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6-01—2018-12-01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死亡原因,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本研究探究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6-01—2018-12-01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因素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观察组采用等速肌力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肢肌力〔伸膝肌群肌力(muscle strength of extensor muscles of knee,FKE)、屈髋肌群肌力(flexor hip muscle strength,FHF)〕、下肢肌肉功能〔伸、屈肌峰力矩(peak torque,PT)、总功率(total work,TW)〕和步行能力(10m步行时间、6min步行距离)。结果训练后,观察组FKE平均为(39.64±24.75)N·m,大于对照组的(28.04±21.24)N·m,t=2.043,P=0.045;FHF平均为(51.64±24.54)N·m,大于对照组的(39.43±21.34)N·m,t=2.157,P=0.035。训练后,观察组屈肌PT平均为(26.82±6.82)N-M,大于对照组的(21.27±4.13)N-M,t=3.999,P<0.001;伸肌PT平均为(50.72±13.75)N-M,大于对照组的(44.04±9.16)N-M,t=2.324,P=0.023;屈肌TW平均为(50.93±5.89)J,大于对照组的(43.64±4.18)J,t=5.798,P<0.001;伸肌TW平均为(67.99±5.82)J,大于对照组的(60.38±5.31)J,t=5.549,P<0.001。训练后,观察组10m步行时间平均为(45.21±29.53)s,少于对照组的(58.54±21.63)s,t=2.092,P=0.040;6min步行距离平均为(80.53±15.56)m,大于对照组的(66.53±19.64)m,t=3.210,P=0.002。结论采用等速肌力训练可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及肌肉能力,改善其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肌力训练 脑卒中偏瘫 下肢肌张力 步行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