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保护地社区多元化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关系
1
作者 李淑娟 穆淑慧 +1 位作者 隋玉正 张朝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57-3171,共15页
海洋保护地在主要承担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重要自然资源自然遗迹和人文资源有效保护的同时,兼具生态功能维持、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区经济持续发展等多重任务,普遍面临着生态保护与社区生计发展间的依赖⁃冲突关系,探究社区... 海洋保护地在主要承担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重要自然资源自然遗迹和人文资源有效保护的同时,兼具生态功能维持、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区经济持续发展等多重任务,普遍面临着生态保护与社区生计发展间的依赖⁃冲突关系,探究社区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间的依赖关系,对实现海洋保护地与社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山东长岛海洋保护地的415户社区居民的调研数据,运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和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模型,分析社区居民的生计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IDES)的特征,进一步结合多元回归模型探究生计资本对IDES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区居民生计资本得分呈现出由渔业主导型向务工主导型、旅游主导型、渔业兼业型递增的总趋势,且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的生计资本结构具有较大差异;(2)渔业兼业型和旅游主导型社区居民从生态系统获取的收益显著高于其它居民,IDES总指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渔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渔业兼业型、务工主导型,且渔业主导型生计的供给服务依赖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文化服务依赖度最低;(3)生计资本对不同类型居民的供给、文化服务依赖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海上养殖规模、渔业作业范围、接受政府技能培训次数、生态补偿政策、社会组织参与程度、旅游扶持政策惠及程度等指标是平衡居民生态系统服务依赖结构的关键。基于此,从不同类型居民以及当地政府多个角度提出提高长岛海洋保护地社区居民生计资本水平,优化生态系统服务依赖结构的建议,以期为实现海洋保护地与社区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保护地 社区 长岛 生计 生态系统服务 依赖度指数
下载PDF
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影响——来自陕南的证据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聪 康博纬 +1 位作者 李萍 高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123,共9页
为从微观农户视角分析易地移民搬迁对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指数,将农户从生态系统服务中获取的各种收益进行整合和量化,利用在陕南安康地区的入户调研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搬迁类型和特征家庭的生态... 为从微观农户视角分析易地移民搬迁对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指数,将农户从生态系统服务中获取的各种收益进行整合和量化,利用在陕南安康地区的入户调研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搬迁类型和特征家庭的生态系统服务收益和依赖度差异,并进一步检验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搬迁户获得的生态系统总净收益、供给、调节、文化等服务净收益以及社会经济净收益均高于非搬迁户;不同搬迁特征的农户之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差异显著;易地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能有效的降低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程度,参与易地移民搬迁有利于农户收入结构的优化,在降低从生态系统获取供给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经济收入所占比重;自愿搬迁、集中安置和新阶段的移民等特征也在降低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自愿搬迁的农户比非自愿搬迁农户能更好的应对和适应向非资源依赖型生计模式的转变。集中安置的方式能够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和政策溢出,使农户有机会获得更多配套和后续支持,从而提高对外部机会和资源的占有能力,拓宽非资源型收入的途径,此外,新阶段易地移民搬迁工程所提供的惠民措施和补贴力度都较以往零星的自主搬迁有较大提高,同时也强调搬迁农户在非农转变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建设和引导。本研究为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与家庭福祉在微观尺度的结合提供路径支持和方法借鉴,也为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持续推进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移民搬迁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指数 农户 陕南
下载PDF
耦合InVEST-HFI-PLUS模型的生态分区规划与动态评估——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子尧 黄楚梨 +1 位作者 李倞 林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789-5798,共10页
生态分区规划是平衡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为例,通过耦合InVEST-HFI-PLUS模型,在评估研究区生境质量与人类足迹指数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分区规划。利用2005年与202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 生态分区规划是平衡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为例,通过耦合InVEST-HFI-PLUS模型,在评估研究区生境质量与人类足迹指数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分区规划。利用2005年与202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PLUS模型模拟自然发展与规划保护两种情景下研究区2035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并动态评估不同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的实际效益。结果表明:(1)研究区整体生境质量较好,有56%的区域生境质量等级为高;研究区人类足迹指数呈现四周低、中部高的分布格局。(2)综合生境质量与人类足迹指数,可以将研究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重点修复区以及适度开发区三个生态管制分区,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占比为52.8%,重点修复区面积占比为42%,适度开发区面积占比为5.2%。(3)对2035年两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模拟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表明,规划保护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较自然发展情景下提升4.16亿元,研究区生态条件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人类足迹指数 PLUS模型 生态分区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
下载PDF
人类福祉及其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博杰 唐海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702,共6页
维持和改善人类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和发展新方向,但目前人类福祉与生态学研究工作的结合还很有限。基于此,该文介绍了人类福祉的概念及其发展,综述了人类福祉评估的指标体系,总结了人类福祉在生态学... 维持和改善人类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和发展新方向,但目前人类福祉与生态学研究工作的结合还很有限。基于此,该文介绍了人类福祉的概念及其发展,综述了人类福祉评估的指标体系,总结了人类福祉在生态学研究中集中体现的3个方面: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人类福祉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力对人类福祉的影响,并对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及挑战作展望。构建评估人类福祉的综合指标体系、定量化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局地尺度的人类福祉研究是人类福祉在生态学领域研究中的前沿问题,这些科学问题的解决将促进人类福祉研究科学地应用于各级决策管理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福祉 指标体系 生态学 生态系统服务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和人类活动扰动强度的乌江源区生态补偿空间配置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韩会庆 蔡广鹏 +3 位作者 郜红娟 李陵 翟晨宇 江桃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17-22,共6页
生态补偿空间配置是否合理影响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乌江源区为例,从生态敏感性和人类活动扰动强度视角,对河源区生态补偿空间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敏感性视角下乌江源区西南部和西部生态补偿额较高,北部和东部生态补偿额... 生态补偿空间配置是否合理影响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乌江源区为例,从生态敏感性和人类活动扰动强度视角,对河源区生态补偿空间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敏感性视角下乌江源区西南部和西部生态补偿额较高,北部和东部生态补偿额较低。人类活动扰动强度视角下乌江源区中部、南部和西部生态补偿额度较高,北部和东南部生态补偿额较低。研究以期填补当前单一GDP视角的生态补偿空间配置方法,提高流域区环境保护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空间配置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敏感性 人类扰动指数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以浙江省桐庐县为例 被引量:37
6
作者 刘家根 黄璐 严力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87-1697,共11页
近年来,生态系统变化与人类福祉间的关系成为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桐庐县农业生产及土地利用情况,采用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对其进行了较有针对性地修正,据此计算桐庐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HDI(人类发展指数,Human... 近年来,生态系统变化与人类福祉间的关系成为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桐庐县农业生产及土地利用情况,采用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对其进行了较有针对性地修正,据此计算桐庐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HDI(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作为衡量人类福祉的指标,最后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05—200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均每年减少0.157%,2009—2014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均每年减少0.0948%,且两个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速率均都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人类发展指数一直在升高,其中2006年增长最多,达3.15%,2013年最少仅为0.64%,其中教育、预期寿命和经济这3个维度中经济指数增长最快,发展势头最为明显。但总体看来,2005—2014年期间桐庐县HDI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减缓。表明桐庐县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因此构成HDI的经济指标增长比较显著,从而促使HDI逐年增长。但随着桐庐县各行业用地需求不断增大,可耕作和建设的土地资源更加紧缺,保护与建设耕地难度越来越大,以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一步缩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HDI及构成HDI的经济指数都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2005—2008年在控制经济指数的情况下,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教育指数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HDI的增长速率不断降低。表明经济因素的高度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对人类福祉的负面影响,且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教育会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根据变化趋势,随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减少,人类福祉最终还是会受到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福祉 桐庐县
下载PDF
牧户多样化生计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关系:以喀拉峻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胡继然 姚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4期800-811,共12页
牧户依赖于生态系统服务,并且影响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研究揭示草原牧区牧户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关系的特征规律对实现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index system of farmer dependence on ... 牧户依赖于生态系统服务,并且影响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研究揭示草原牧区牧户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关系的特征规律对实现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index system of farmer dependence on ecosystem services,IDES)指数模型分析了喀拉峻190个样本牧户调查数据,探讨了外出务工、经营旅游业、畜牧业生产及旅游畜牧兼业4种生计策略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度;进一步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讨论了4种生计策略牧户生计资本对IDES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户从生态系统服务中获得收益差异显著,经营旅游业牧户获益差距最大,其从文化服务中获益最多,户均15564元,从调节服务中获益最少,户均482元;2)不同生计策略牧户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旅游畜牧兼业>经营旅游业>外出务工>畜牧业生产;3)不同生计策略牧户的生计资本与IDES的关联度存在强弱差异,其中社会资本与IDES存在强关联,其他生计资本与IDES存在中度关联。基于此,提出鼓励牧户适度兼业,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健全草原旅游参与机制,增强文化服务依赖性;提高牧户社会资本,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关联性等建议,从而推进生计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策略 生计资本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 依赖度指数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划分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茜 任建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55-59,共5页
耕地生态系统通过各种生态过程为人类服务,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精神需求等各种人类需求.笔者综合Costanza、deGmot以及MA等的分类系统,将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3类8种,并基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 耕地生态系统通过各种生态过程为人类服务,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精神需求等各种人类需求.笔者综合Costanza、deGmot以及MA等的分类系统,将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3类8种,并基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将耕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供给服务、支持服务与文化娱乐服务分别与人类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精神需求联系起来,进一步分析了生态服务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而且,在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了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需求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夜间灯光数据支持下西藏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对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忠旭 张燕杰 +2 位作者 潘影 武俊喜 李振男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44-1554,共11页
西藏自治区特殊的高寒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具有高度敏感性,定量评估系列政策实施下西藏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对人类活动强度变化的响应有助于西藏生态政策和空间规划的调整完善。本研究基于西藏198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1992—2013年... 西藏自治区特殊的高寒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具有高度敏感性,定量评估系列政策实施下西藏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对人类活动强度变化的响应有助于西藏生态政策和空间规划的调整完善。本研究基于西藏198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1992—2013年DMSP/OLS夜间灯光指数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居民点用地和夜间灯光强度的变化;并结合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空间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对居民点用地和夜间灯光变化所反映的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对西藏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1980—2015年,西藏新增居民点用地212.06 km^2,减少居民点用地44.99 km^2,其中,新增居民点用地中62%为城镇用地,减少的居民点用地中95.88%为农村居民点;居民点用地变化主要发生在藏南河谷区;②自治区内居民点用地扩张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夜间灯光强度增加,"一江两河"流域土地整治工程和农牧民安居工程等促进了当地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区内部分乡镇因进城务工和易地扶贫搬迁造成了当地人类活动强度的下降;③西藏2015年防风固沙服务较1990年有整体增强趋势,水土保持服务除藏东高山峡谷区外均有大幅度退化趋势;④对居民点用地进行的还林、还草整治工程等人类活动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的恢复;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极易导致水土保持服务的退化,"一江两河"流域体现最为明显。研究能为西藏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调节服务 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 人类活动强度 西藏 DMSP/OLS夜间灯光指数数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