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INDEX OF EAST ASIAN LAND-SEA THERMAL DIFFERENCE AND ITS RELATION TO MONSOON CIRCULATION AND RAINFALL OVER CHINA 被引量:8
1
作者 孙秀荣 陈隆勋 何金海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1年第1期71-85,共15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dex of land-sea thermal difference(ILSTD)that describes its zonal and meridional strength responsible for East Asian monsoon circulation to study its relation to the East Asian monsoon circula...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dex of land-sea thermal difference(ILSTD)that describes its zonal and meridional strength responsible for East Asian monsoon circulation to study its relation to the East Asian monsoon circulation and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China on an interannual basis.Results are as follows:(1)ILSTD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strength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such a way that the strong(weak)ILSTD years are associated with strong(weak)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2)The index also reflects well summer rainfall anomaly over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In the strong index years,rain belt is mainly located over the northern China,and serious drought emerges in the Jianghuai valleys and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along with increase of rainfall in North and South China,but in the weak years it is contrary.(3)Besides,the index has obvious QBO and quasi 4-year oscillations,but the periods and amplitudes have significant changes on an interdecadal b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ex of land-sea thermal difference(ILSTD) interannual variation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summer rainfall over China
原文传递
An East Asian land-sea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difference index and its relation to general circulation and summer rainfall over China 被引量:6
2
作者 Zhang Bo Zhou XiuJi +2 位作者 Chen LongXun Zhu YanFeng Zhao B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11期1734-1746,共13页
Using a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set of 160 stations over China and a daily and monthly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set from 1961 ... Using a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set of 160 stations over China and a daily and monthly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set from 1961 to 2006, we here define an East Asian land-sea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difference index ILSQD and investigate its relationship to summer rainfall in China and East Asian general circ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LSQD more closely reflects the anomalous variations in summer monsoon phenomena; in the high-index (HI) cases, the strong low-level southerlies over East China and the strong high-level westerlies over middle latitudes indicate an active summer monsoon, and vice versa in the low-index (LI) cases. This index also reflects summer rainfall anomalies over East China; in the HI (LI) cases rainfall increases (decreases) over North China and at the same time decreases (increases) over the mid-lower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the southern Yangtze River. Hence, ILSQD can be utilized as a summer monsoon index. There is also remarkable correlation between ILSQD in March and the following summer rainfall over the mid-lower Yangtze River valley. Finally, the Community Atmospheric Model Version 3.1 (CAM3.1) of NCAR is used to run numerical experiments, which verify that the anomalous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simulations is similar to that of diagnosis analysis based on the anomalous summer atmospheric heating forcing. Similarly, the atmospheric heating rate in March can force summer rainfall anomalies in the simulations just as observed in the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ea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difference index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SUMMER rainfall forecasting meaning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atellite-observed evidence 被引量:8
3
作者 SHI Tao HUANG Yong +2 位作者 WANG Hong SHI Chun-E YANG Yuan-Jian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7-15,共9页
In this paper, fiv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Anhui province are taken as typical example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ocal urbanization on their thermal environment by using Landsat data from 1990 to 2010. S... In this paper, fiv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Anhui province are taken as typical example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ocal urbanization on their thermal environment by using Landsat data from 1990 to 2010. Satellite-based land use/land cover(LULC),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The study shows that LULC arou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changed significantly due to urban expansion. Fast urbanization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rmal environment arou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Moreover, the normalized LST and NDVI exhibit strong inverse correlations arou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so the variability of LST can be monitored through evaluating the variability of NDVI. In addition, station-relo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representativeness of thermal environment. Notably, the environment representativeness was improved, but when using the data from the station to study climate change, the relocation-induced inhomogeneous data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adjusted. Consequently,controlling the scale and layout of the urban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s arou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ameliorate observational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to improve regional representativeness of station observation. The present work provides observational evidences that high resolution Landsat image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thermal environment REPRESENTATIVENESS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下载PDF
利用MODIS数据产品进行全国干旱监测的研究 被引量:63
4
作者 齐述华 李贵才 +1 位作者 王长耀 牛铮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1,共6页
利用MODIS植被指数和陆地表面温度产品建立全国3个农业气候区NDVI Ts、NDVI ΔT和NDVI ATI空间,并由NDVI Ts、NDVI ΔT和NDVI ATI空间分别建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温差植被干旱指数(DTVDI)和表观热惯量植被干旱指数(AVDI)3个干旱... 利用MODIS植被指数和陆地表面温度产品建立全国3个农业气候区NDVI Ts、NDVI ΔT和NDVI ATI空间,并由NDVI Ts、NDVI ΔT和NDVI ATI空间分别建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温差植被干旱指数(DTVDI)和表观热惯量植被干旱指数(AVDI)3个干旱评价指标研究全国干旱分布,利用实测土壤含水量对3个干旱指标进行检验评价。NDVI ΔT空间中的湿边基本与横坐标平行,表明当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或植被完全无水分胁迫条件下,植被和土壤对缓冲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大体相当;由NDVI ATI空间看出,随着植被覆盖增加,表观热惯量有增加的趋势。对比3个干旱评价指标表明:当监测范围较大,区域内地形复杂时,由NDVI Ts空间计算的TVDI评价干旱最合理,由NDVI ΔT空间计算的DTVDI在干旱监测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而由NDVI ATI空间计算的AVDI已经不能合理评价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监测 MODIS 温度 温差 表观热惯量 植被 干旱指数
下载PDF
基于MODIS火点指数监测森林火灾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文化 单海滨 钟儒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2-157,共6页
在利用MODIS红外辐射遥感数据分析异常热点光谱辐射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火情监测模型归一化差异火点指数,并通过几起较大的森林火灾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给出了该监测模型的详细算法。EOS-MODIS探测器具有多光谱、高光谱... 在利用MODIS红外辐射遥感数据分析异常热点光谱辐射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火情监测模型归一化差异火点指数,并通过几起较大的森林火灾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给出了该监测模型的详细算法。EOS-MODIS探测器具有多光谱、高光谱及热点监测动态范围宽的特点,MODIS的新一代多光谱探测器NPOESS NPP VIIRS同样继承了MODIS的优势,为归一化差异火点指数算法模型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火灾监测 归一化差异火点指数
下载PDF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关系 被引量:75
6
作者 孙秀荣 陈隆勋 何金海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4-172,共9页
利用 196 1~ 1999年海温和地温月平均资料 ,定义了一个海陆热力差指数 ,来表示东亚季风环流的纬向和经向海陆热力差异的变化强度 ,研究了夏季指数与东亚夏季风环流场和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1)海陆热力差指数可... 利用 196 1~ 1999年海温和地温月平均资料 ,定义了一个海陆热力差指数 ,来表示东亚季风环流的纬向和经向海陆热力差异的变化强度 ,研究了夏季指数与东亚夏季风环流场和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1)海陆热力差指数可用来表示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强指数年东亚季风区低空西南夏季风气流和高层的东风气流明显偏强 ,表明这一年夏季风偏强 ,弱指数年反之。 (2 )海陆热力差指数能较好地反映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异常状况。强指数年 ,雨带偏北 ,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明显干旱 ,华南、华北降水偏多 ,弱指数年反之。这一降水异常特征可以从强弱海陆热力差指数年的环流场得到解释。 (3)海陆热力差指数所反映的东亚夏季风具有明显的准 2a和 3~ 6a周期的年际振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年际变化 东亚季风 夏季降水 环流场 热力 降水异常 指数 表示 周期
下载PDF
对东亚夏季风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关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4
7
作者 孙秀荣 端义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4,共8页
利用海陆热力差指数 (ILSTD)、 5 0 0hPa位势高度场、向外长波辐射 (OLR)资料及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数据集 ,分析东亚夏季风与西北太平洋地区 (包括中国南海 )热带气旋频数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强夏季风年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频数... 利用海陆热力差指数 (ILSTD)、 5 0 0hPa位势高度场、向外长波辐射 (OLR)资料及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数据集 ,分析东亚夏季风与西北太平洋地区 (包括中国南海 )热带气旋频数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强夏季风年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频数偏多 ,而弱夏季风年同期热带气旋频数异常偏少而后期趋于正常 ,正常夏季风年热带气旋频数基本正常。并结合热带气旋形成的大尺度环流条件 ,对其动力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夏季风 西北太平洋 热带气旋 频数 年际变异
下载PDF
基于表观热惯量的土壤水分监测 被引量:28
8
作者 杨树聪 沈彦俊 +1 位作者 郭英 近藤昭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7-1161,共5页
土壤水分含量是监测农业干旱的重要指标,遥感法是大面积监测土壤水分时空特征的主要方法,热惯量法是遥感方法监测土壤水分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表观热惯量模型计算表观热惯量,并通过地面验证试验对该模型的适用性... 土壤水分含量是监测农业干旱的重要指标,遥感法是大面积监测土壤水分时空特征的主要方法,热惯量法是遥感方法监测土壤水分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表观热惯量模型计算表观热惯量,并通过地面验证试验对该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通过严格的控制试验,设计了10个不同植被覆盖、不同土壤水分含量的试验小区,针对表观热惯量的适用条件,利用实测的地表温度、植被指数、反照率、太阳辐射等参数计算了不同植被覆盖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的表观热惯量,并与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度较低情况下[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0.35],表观热惯量法具有较好的效果,表观热惯量与土壤体积含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7,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可以用热惯量法监测土壤水分状况;在较高植被覆盖情况下(NDVI>0.35),表观热惯量与土壤体积含水量之间没有相关性,热惯量法监测土壤水分失效;NDVI为0.35可以作为热惯量法监测土壤水分状况是否可行的判断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热惯量 土壤水分 冬小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地表温度 反照率 净辐射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重庆市城市热场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冰 田永中 +3 位作者 易佳 赵克会 高志勇 王瑞青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4-139,共6页
利用LandsatTM影像定量反演了重庆市的地表温度(LST)和植被指数(NDVI),引入剖面分析方法来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并建立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多样性水平上的线性回归函数.结果表明:重庆市的热场环境明显,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在总体上呈... 利用LandsatTM影像定量反演了重庆市的地表温度(LST)和植被指数(NDVI),引入剖面分析方法来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并建立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多样性水平上的线性回归函数.结果表明:重庆市的热场环境明显,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在总体上呈线性负相关,地表温度最高值不是分布在城市中心的商务区,而是出现在城市边缘的工业企业用地区;建设用地的热效应最明显;城市的景观多样性对热环境是反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场 地表温度 植被指数 多样性 重庆市
下载PDF
减化比值植被指数在城市热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伟 申双和 +1 位作者 赵小艳 杨沈斌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7,共8页
以南京市ETM+影像为数据源,经嵌套于ERDAS IMAGINE9.1中的ATCOR2大气校正后,提取了南京城区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减化比值植被指数(reduced simple ... 以南京市ETM+影像为数据源,经嵌套于ERDAS IMAGINE9.1中的ATCOR2大气校正后,提取了南京城区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减化比值植被指数(reduced simple ratio,RSR),基于实测值和同时相AS-TER数据反演结果的双重验证,拟合了两种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定量关系,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水体外,植被覆盖度高的区域地表温度明显低于植被稀少或无植被区;地表温度与NDVI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RSR呈显著幂函数负相关,后者的相关性高于前者;当RSR小于3.2时,地表温度随植被覆盖增加而锐减,当RSR大于3.2时,植被覆盖继续增加,地表温度却趋于恒定,呈现植被降温效应"饱和"现象;对比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应用结果发现,近红外和红光比值的线性拉伸是导致NDVI和RSR表征城市热环境效应存在差异的主因,还与短波红外对水分敏感和能真实反映植被冠层结构有关。中国6大城市热环境案例研究均表明,RSR能直接解释对于不同下垫面,增加相同的植被覆盖度其降温效果存在差异的现象,而不进行土地利用分类,NDVI则无法揭示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化比值植被指数 归一化植被指数 城市热环境 地表温度
下载PDF
蓄热量对局部时段供暖房间能耗影响的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浩波 钟珂 +1 位作者 袁丽婷 刘加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8-813,820,共7页
冬冷夏热地区为非集中供暖区域,局部时段供暖是该地区典型的冬季采暖行为特征,这导致家具等蓄热体在供暖时间内处于不稳态传热过程,蓄热量会影响到室内升温速率和能耗指标.在人工气候室内对不同蓄热量房间的能耗指标随供暖时间的变化特... 冬冷夏热地区为非集中供暖区域,局部时段供暖是该地区典型的冬季采暖行为特征,这导致家具等蓄热体在供暖时间内处于不稳态传热过程,蓄热量会影响到室内升温速率和能耗指标.在人工气候室内对不同蓄热量房间的能耗指标随供暖时间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实测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蓄热体在供暖过程中吸收和储存热量,房间蓄热量会大幅度增加短时间供暖房间的能耗指标,随着供暖时间的延长,能耗指标逐步下降.房间蓄热量和室内外温差越大,随供暖时间延长则能耗指标下降越缓慢.此外,蓄热量较大时,室内气温将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到满足人体热舒适需要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暖时长 蓄热量 室内外温差 能耗指标 供暖能耗
下载PDF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秀荣 何金海 陈隆勋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78-384,共7页
定义了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 ( ILSTD) ,讨论了它与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及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海陆热力差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异常变化 ,强海陆热力差指数年 ,华北地区降水偏多 ,长江、淮河流域... 定义了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 ( ILSTD) ,讨论了它与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及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海陆热力差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异常变化 ,强海陆热力差指数年 ,华北地区降水偏多 ,长江、淮河流域明显干旱 ;弱海陆热力差指数年 ,长江、淮河流域降水又异常偏多。ILSTD的异常变化对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大气环流型具有较强的识别力 ,尤其是对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与强度的识别。强弱指数年 ,北半球 5 0 0 h Pa上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各成员及高低纬环流系统的相互配置和强度变化可以较合理地解释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和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异常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热力差指数 年际变化 中国 夏季降水
下载PDF
湿热地区校园公共空间冬季热舒适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云飞 余佳宁 +3 位作者 刘琳 陈光 林垚广 陈素青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研究湿热地区校园冬季室外热舒适状况,选取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的6个常用校园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建筑包围、建筑边开敞和园林3种空间类型,通过实测不同类型空间的环境物理参数和发放主观问卷的调研方式,借助RayMan模型... 为研究湿热地区校园冬季室外热舒适状况,选取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的6个常用校园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建筑包围、建筑边开敞和园林3种空间类型,通过实测不同类型空间的环境物理参数和发放主观问卷的调研方式,借助RayMan模型计算生理等效温度(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PET),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广州地区冬季校园人体中性PET为20.4℃。广州冬季校园室外热环境整体的热舒适度和热可接受度均较高,其中建筑包围空间的人群热感觉与热舒适投票呈现一次线性关系,而其余类型空间均呈现二次多项式关系,为湿热地区校园冬季热环境提供优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校园冬季热环境 PET评价指标 不同空间类型 室外热舒适
下载PDF
非球面透镜弥补棒状激光晶体热效应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存华 刘照军 王松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3-538,共6页
研究了激光二极管侧面泵浦Nd:YAG晶体的热效应。通过热传导方程,获得了Nd:YAG晶体内部的温度分布。分析了温度梯度和热应力对激光棒的影响,得到了在激光器运行时激光棒内的折射率分布。在谐振腔内,作为光学元件的激光晶体必然产生像差... 研究了激光二极管侧面泵浦Nd:YAG晶体的热效应。通过热传导方程,获得了Nd:YAG晶体内部的温度分布。分析了温度梯度和热应力对激光棒的影响,得到了在激光器运行时激光棒内的折射率分布。在谐振腔内,作为光学元件的激光晶体必然产生像差。计算了Nd:YAG晶体棒沿径向的光学路径差(OPD)用以量化像差。通过实例演示了此种方法如何指导激光器的优化设计。设计了一个非球面单透镜用以弥补棒状Nd:YAG晶体的热效应,并计算了该透镜的非球面面型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效应 光学路径差 折射率 非球面
下载PDF
光照与阴影对无人机热红外遥感监测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智韬 刘畅 +5 位作者 张秋雨 杨晓飞 杨宁 王天阳 耿宏锁 左西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64-173,共10页
为探究作物冠层受阳光直射或阴影遮挡对无人机热红外遥感诊断作物水分胁迫、监测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该研究以不同灌溉处理的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将热红外图像划分为光照冠层、阴影冠层、光照土壤、阴影土壤4个部分,分别提取光照温度与阴影... 为探究作物冠层受阳光直射或阴影遮挡对无人机热红外遥感诊断作物水分胁迫、监测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该研究以不同灌溉处理的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将热红外图像划分为光照冠层、阴影冠层、光照土壤、阴影土壤4个部分,分别提取光照温度与阴影温度后计算了11:00、13:00、15:00的冠气温差(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ΔT)、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rop water stress index,CWSI)、蒸发比(潜热通量与有效能量的比值,evaporative fraction,EF),并对比了3种指数在不同时刻使用光照温度(ΔT_(L)、CWSI_(L)、EF_(L))与阴影温度(ΔT_(S)、CWSI_(S)、EF_(S))后对土壤含水率的监测效果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3种指数的监测效果会随时间发生变化,11:00与15:00时EF监测效果较好,13:00时CWSI监测效果较好,ΔT的监测效果较差但随时间波动最小;2)拔节期在区分光照温度与阴影温度后监测效果在11:00时提升幅度最大,EF、EF_(S)、EF_(L)的R^(2)分别为0.54、0.65、0.78,CWSI、CWSI_(S)、CWSI_(L)的R^(2)分别为0.47、0.64、0.70,抽雄期与灌浆期使用光照温度对监测效果提升不大,但使用阴影温度的指数监测效果有明显降低,在13:00时CWSIS较CWSI有最大降幅,R^(2)降幅分别为0.11、0.06;3)在拔节期与抽雄期使用11:00的EFL,在灌浆期使用13:00的CWSI能取得最好的土壤含水率监测效果,验证期预测土壤含水率的R2分别为0.75、0.75、0.89。该研究可以为无人机热红外监测土壤含水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无人机 遥感 冠气温差 作物水分胁迫指数 蒸发比
下载PDF
厦门城市不透水面及其热环境效应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林冬凤 徐涵秋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3期78-84,共7页
当前,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使得原来以植被、水体为主的自然景观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不透水面为主的人工建筑物,这一改变已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的影响.本研究以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厦门市为研究区,以1989年、1996年和... 当前,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使得原来以植被、水体为主的自然景观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不透水面为主的人工建筑物,这一改变已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的影响.本研究以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厦门市为研究区,以1989年、1996年和2009年的Landsat-5 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NDISI),研究了厦门市在这期间的不透水面分布的时空变化.结果发现,厦门市不透水面面积在这20年间扩展了近7倍,其增长主要占用了大面积的植被和水体.回归分析表明城市不透水面与地表温度呈明显的指数型正相关关系,而与植被、水体面积呈线性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ISI 不透水面 厦门 城市热环境 遥感
下载PDF
单帧图像热致光学误差祛除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铫 刘铁根 赵刚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13,共3页
在研发浮法玻璃锡槽在线测厚仪的过程中,为了克服高温气体湍流条件下激光传输光线起伏效应对激光测量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基于帧差的像点运动轨迹探测手段,确定的流场内图像模糊、抖动的体现程度与CCD的积分时间成反比;试验采用各种合... 在研发浮法玻璃锡槽在线测厚仪的过程中,为了克服高温气体湍流条件下激光传输光线起伏效应对激光测量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基于帧差的像点运动轨迹探测手段,确定的流场内图像模糊、抖动的体现程度与CCD的积分时间成反比;试验采用各种合适窗口的邻域滑动平均法,对线阵CCD数据数列进行修正可消除热致光学误差对视频信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 温度场 帧差 热致光学误差
下载PDF
高热湿工业建筑中人体热耐受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石磊 高萍 +1 位作者 朱能 王志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6期708-714,共7页
为了研究在高热湿工业建筑环境下男性与女性的人体耐热时长和人体耐热极限各生理指标值的差异性,采用高温高湿热环境舱模拟高热湿工业建筑环境,对不同性别受试群体进行生理指标实测,得出不同性别人体样本的耐热时长、口腔温度、心率和... 为了研究在高热湿工业建筑环境下男性与女性的人体耐热时长和人体耐热极限各生理指标值的差异性,采用高温高湿热环境舱模拟高热湿工业建筑环境,对不同性别受试群体进行生理指标实测,得出不同性别人体样本的耐热时长、口腔温度、心率和失水率等关键生理指标限值以及湿球黑球温度(WBGT,wet-bulb globe temperature)值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女性在高热湿工业建筑环境中的耐热、耐湿能力强于男性;当人体达到热耐受极限时,女性身体的热应激反应比男性强烈;在较短时间内,女性个体较男性个体有较好的热调节能力;女性在高热湿工业建筑环境中的失水率指标明显低于男性;女性所能承受的WBGT值比男性高;实验人体样本在耐受极限时承受的WBGT值比ISO7243健康标准中的WBGT限值高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 高热湿环境 热耐受 生理指标 口腔温度 心率 失水率 湿球黑球温度 性别差异
下载PDF
日用陶瓷抗热震性阶梯温差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正华 刘华兰 +4 位作者 戴建平 徐刚 张海佳 岳德安 陈国清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7年第1期37-40,共4页
针对现有日用陶瓷抗热震性测定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在GB/T 3298-2008采用定温冷热循环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日用陶瓷抗热震性的阶梯温差法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于日用陶瓷产品抗热震性的评价。通过对不同材质、相同材质不同器型产... 针对现有日用陶瓷抗热震性测定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在GB/T 3298-2008采用定温冷热循环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日用陶瓷抗热震性的阶梯温差法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于日用陶瓷产品抗热震性的评价。通过对不同材质、相同材质不同器型产品的阶梯温差法试验,确定了不同产品抗热震性适用的温度范围,初步建立了不同产品抗热震性合格判定指标。通过该方法的评价,能让企业和消费者定量了解产品的抗热震性情况,指导生产和了解产品的温度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陶瓷 抗热震性 阶梯温差法 合格判定指标
下载PDF
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骄文 金啟华 +3 位作者 徐海明 何金海 何舒天 陈静静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3期11-20,共10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CMAP降水及Hadley环流中心海温资料等,对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参考前人定义的亚太热力差指数,计算了1979-2016年亚太热力场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时间(平均为56. 6候...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CMAP降水及Hadley环流中心海温资料等,对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与中国前冬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参考前人定义的亚太热力差指数,计算了1979-2016年亚太热力场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时间(平均为56. 6候)。结果表明,该季节转变时间点能很好地表征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东亚季风环流由夏向冬的转变特征表现为:低层大陆热低压转为大陆冷高压,阿留申低压形成加强,低空偏南风转为偏北风;中层东亚大槽形成,副高单体减弱成一个副热带高压带;高层南亚高压中心从青藏高原移至菲律宾以东洋面上,高空偏北风转为偏南风。此外由夏向冬的季节转变时间与中国前冬降水和地面气温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该转变时间的早晚与前期夏季热带太平洋的海温呈现类ENSO异常海温型的相关分布,即表现为前期夏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高)时,后期东亚夏季型季风环流向冬季型季风环流转变易偏晚(早),这对东亚季风环流季节转变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 季节转变 亚太热力差指数 前冬气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