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析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认识错误的认定与处理——以部分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为立场
被引量:
9
1
作者
许发民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1期94-98,共5页
对于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认识错误,中外学说和实务上皆形成观点聚讼。我们主张应以部分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为立场解决这个问题。这说明任何细小问题的解决,其实均离不开特定的价值立场。刑法学研究应自觉地穿行于问题与主义之间。
关键词
教唆犯
间接正犯
对象认识错误
部分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间接正犯概念演变及其情境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仲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82-90,共9页
初始,间接正犯系正犯·共犯分离体系下,限制正犯概念在共犯极端从属性说处罚遗漏现象下的直白描述,仅具名称。而后,共犯限制从属性说通行,间接正犯的外延仍旧扩张,其内涵飘忽不定。刑法理论自觉从"正犯性"定义间接正犯,...
初始,间接正犯系正犯·共犯分离体系下,限制正犯概念在共犯极端从属性说处罚遗漏现象下的直白描述,仅具名称。而后,共犯限制从属性说通行,间接正犯的外延仍旧扩张,其内涵飘忽不定。刑法理论自觉从"正犯性"定义间接正犯,在犯罪事实支配理论对其内涵的阐释下,间接正犯从直指现象的名称成为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演变的背后反映了刑法理论的变迁——共犯从属程度从极端从属性说到限制从属性说;正犯·共犯区分基准从形式客观说到犯罪事实支配说;共犯处罚根据从责任共犯论到因果共犯论;刑法理论从形式观转向实质观。纵然包括间接正犯概念在内的刑法理论转向实质性,但其形式性无法亦不应被湮没,刑法理论必须承认并安置必要的实质性元素,以寻求二者平衡,并维系自身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正犯
共犯
概念
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间接正犯与身份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小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刑法学界关于"不能为身份犯的直接正犯者能否为间接正犯"的问题争论不休,其中有肯定说、否定说和折中说之分野。深入分析各种学说的见解,考察间接正犯的构成要件应当从整体出发,将身份者和构成要件身份区别对待,那么,肯定无...
刑法学界关于"不能为身份犯的直接正犯者能否为间接正犯"的问题争论不休,其中有肯定说、否定说和折中说之分野。深入分析各种学说的见解,考察间接正犯的构成要件应当从整体出发,将身份者和构成要件身份区别对待,那么,肯定无身份者也能为身份犯的间接正犯也就是顺理成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正犯
身份
身份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间接正犯的着手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永江
舒洪水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8年第2期57-61,共5页
间接正犯,是指利用他人作为工具实施犯罪的情形。间接正犯的着手问题是间接正犯理论产生以来理论上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国内外刑法理论界关于间接正犯的着手有四种观点,各执己见且难以形成基本的共识。依据实行着手的一般理论并结...
间接正犯,是指利用他人作为工具实施犯罪的情形。间接正犯的着手问题是间接正犯理论产生以来理论上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国内外刑法理论界关于间接正犯的着手有四种观点,各执己见且难以形成基本的共识。依据实行着手的一般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应以被利用者的行为为标准认定我国间接正犯的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正犯
着手
被利用者的行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身份视域中的间接正犯问题
被引量:
1
5
作者
林铤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8,共10页
在无身份者利用有身份者或者有身份者利用无身份者以及此身份者利用彼身份者去实现犯罪的场合,既涉及身份犯问题又涉及间接正犯的问题,应当兼顾共犯与身份以及间接正犯的基本原理,对其各种具体情形进行妥当的认定和处理。
关键词
身份
混合身份
间接正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犯罪着手
被引量:
1
6
作者
邹权
刘俊
江雁飞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犯罪着手是认定犯罪未遂形态的重要标志,但究其定义,理论上存在多种定义的方式。文章在对其具体分析后认为这些观点都有片面之处,很难揭示其本质特点。犯罪着手作为具有刑罚可罚性的行为,既要明确其区别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本质特征,又要...
犯罪着手是认定犯罪未遂形态的重要标志,但究其定义,理论上存在多种定义的方式。文章在对其具体分析后认为这些观点都有片面之处,很难揭示其本质特点。犯罪着手作为具有刑罚可罚性的行为,既要明确其区别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本质特征,又要坚持主客观的有机统一。对犯罪着手的合理定义应该是,犯罪着手是行为人为实现特定犯罪目的而实施的能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产生直接侵害的行为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着手
犯罪目的
不作为
间接正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议“合一论”与“复合罪过说”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兰英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8,共5页
德国关于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的合一论的主张与我国学者所提出的复合罪过的概念各有特定含义,“合一论”的罪过形式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类型划分和观念为前提。复合罪过现象的原始含义不同于合一论。应该结合我国《刑法》分则的具体罪名...
德国关于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的合一论的主张与我国学者所提出的复合罪过的概念各有特定含义,“合一论”的罪过形式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类型划分和观念为前提。复合罪过现象的原始含义不同于合一论。应该结合我国《刑法》分则的具体罪名来进行真正复合罪过形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一论”
“复合罪过说”
《刑法》
罪名
中国
刑事责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的认识错误
8
作者
王鹏飞
赵凯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3-19,共7页
教唆犯与间接正犯间的轻重对比,是解决两者之间认识错误问题的关键。以间接正犯重于教唆犯为依据,两种认识错误的情形均应认定为教唆犯,但该种处理方式与教唆犯对正犯故意的从属性说相矛盾。根据间接正犯具有优越的意思支配性以及实行...
教唆犯与间接正犯间的轻重对比,是解决两者之间认识错误问题的关键。以间接正犯重于教唆犯为依据,两种认识错误的情形均应认定为教唆犯,但该种处理方式与教唆犯对正犯故意的从属性说相矛盾。根据间接正犯具有优越的意思支配性以及实行行为性,难以说明同为未亲手实施实行行为者的间接正犯重于教唆犯。教唆犯在其支配意思受到限制时,依然通过唆使行为实现犯罪故意,其可谴责性应当较间接正犯更为严重。以教唆犯重于间接正犯为依据,两种认识错误情形均可以按照间接正犯处理,无需否定教唆犯对被教唆者故意的从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唆犯
间接正犯
认识错误
极端从属性说
限制从属性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法拘禁罪之“共犯与身份”问题探究
9
作者
陈山
《武警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2-46,共5页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是以义务违反和法益侵害为规范特质的不纯正的身份犯,相对于非法拘禁罪的基本犯,特别地增添了职责义务违反的不法要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缺乏独立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是以义务违反和法益侵害为规范特质的不纯正的身份犯,相对于非法拘禁罪的基本犯,特别地增添了职责义务违反的不法要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缺乏独立的法定刑与罪名,无身份者加功有身份者或者有身份者加功无身份者实行非法拘禁行为,有无身份者虽能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的层面成立共同犯罪,但有无身份者只能被认定为"非法拘禁罪"的正犯或者共犯,仅在适用刑罚层面考虑身份犯的共犯关系对刑罚轻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拘禁罪
不纯正的身份犯
共犯之处罚根据
间接正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片面帮助犯研究
10
作者
申辉君
陈慕蓝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61-64,共4页
片面帮助犯在刑法理论和实务中备受争议。在对片面帮助犯的成立、不作为的片面帮助犯以及片面帮助犯与间接正犯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后建议在我国刑法总则中增设片面帮助犯的相关规定,以适应司法实践之需。
关键词
片面帮助犯
不作为
间接正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身份犯的间接正犯
11
作者
徐宇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1-25,共5页
随着我国刑法理论对身份犯、间接正犯等问题研究的深入,学界已开始对身份犯的间接正犯问题有所关注。但是,关于身份犯的间接正犯能否成立的问题上,大陆法系和国内学者均有不同的观点。身份犯的间接正犯问题对于司法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
随着我国刑法理论对身份犯、间接正犯等问题研究的深入,学界已开始对身份犯的间接正犯问题有所关注。但是,关于身份犯的间接正犯能否成立的问题上,大陆法系和国内学者均有不同的观点。身份犯的间接正犯问题对于司法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于相关理论有加以比较、评析的必要。文章将在回顾大陆法系相关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对身份犯的间接正犯成立问题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犯
间接正犯
成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片面共犯的性质
12
作者
路屹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0-92,共3页
我们首先必须承认片面共犯的现实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在理论界,对片面共犯的定性存在着争议,或认为其为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或认为可以将其视为间接正犯加以处理。笔者认为,片面共犯不是特殊的共同犯罪也不能等同于间接正犯,它是一...
我们首先必须承认片面共犯的现实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在理论界,对片面共犯的定性存在着争议,或认为其为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或认为可以将其视为间接正犯加以处理。笔者认为,片面共犯不是特殊的共同犯罪也不能等同于间接正犯,它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面共犯
共同犯罪
间接正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片面共犯的机能性解读--以间接正犯为视角展开
13
作者
陈文昊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片面共犯理论的基石并非行为共同说。行为共同说只是不要求在认定共同犯罪时先对行为加以"定型",并非不要求行为人对共同行为存在"意思联络",因此,行为共同说不能为片面共犯提供基础。现有理论对于片面共犯的存废...
片面共犯理论的基石并非行为共同说。行为共同说只是不要求在认定共同犯罪时先对行为加以"定型",并非不要求行为人对共同行为存在"意思联络",因此,行为共同说不能为片面共犯提供基础。现有理论对于片面共犯的存废讨论流于表面,仅立足于概念本身,鲜有涉及制度价值层面的探讨。片面共犯是间接正犯的替补概念,间接正犯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基于可罚性认定为片面共犯加以处罚。间接正犯的理论存在替补角色、支配说、实行行为说之聚讼,片面共犯必须在间接正犯特定理论的层面上加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面共犯
行为共同说
间接正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析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认识错误的认定与处理——以部分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为立场
被引量:
9
1
作者
许发民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1期94-98,共5页
文摘
对于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认识错误,中外学说和实务上皆形成观点聚讼。我们主张应以部分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为立场解决这个问题。这说明任何细小问题的解决,其实均离不开特定的价值立场。刑法学研究应自觉地穿行于问题与主义之间。
关键词
教唆犯
间接正犯
对象认识错误
部分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Keywords
abettor
indirect guilt
error of cognition about target
principle of partial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接正犯概念演变及其情境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仲民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82-9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FX1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初始,间接正犯系正犯·共犯分离体系下,限制正犯概念在共犯极端从属性说处罚遗漏现象下的直白描述,仅具名称。而后,共犯限制从属性说通行,间接正犯的外延仍旧扩张,其内涵飘忽不定。刑法理论自觉从"正犯性"定义间接正犯,在犯罪事实支配理论对其内涵的阐释下,间接正犯从直指现象的名称成为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演变的背后反映了刑法理论的变迁——共犯从属程度从极端从属性说到限制从属性说;正犯·共犯区分基准从形式客观说到犯罪事实支配说;共犯处罚根据从责任共犯论到因果共犯论;刑法理论从形式观转向实质观。纵然包括间接正犯概念在内的刑法理论转向实质性,但其形式性无法亦不应被湮没,刑法理论必须承认并安置必要的实质性元素,以寻求二者平衡,并维系自身合理性。
关键词
间接正犯
共犯
概念
演变
Keywords
indirect guilt
accomplice
definition
evolution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接正犯与身份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小涛
机构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文摘
刑法学界关于"不能为身份犯的直接正犯者能否为间接正犯"的问题争论不休,其中有肯定说、否定说和折中说之分野。深入分析各种学说的见解,考察间接正犯的构成要件应当从整体出发,将身份者和构成要件身份区别对待,那么,肯定无身份者也能为身份犯的间接正犯也就是顺理成章的结论。
关键词
间接正犯
身份
身份犯
Keywords
indirect guilt
, status, status crime
分类号
D924.12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间接正犯的着手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永江
舒洪水
机构
湘潭大学法学院
西北政法大学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8年第2期57-61,共5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2006年度科研项目"未遂犯研究"(06C858)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间接正犯,是指利用他人作为工具实施犯罪的情形。间接正犯的着手问题是间接正犯理论产生以来理论上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国内外刑法理论界关于间接正犯的着手有四种观点,各执己见且难以形成基本的共识。依据实行着手的一般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应以被利用者的行为为标准认定我国间接正犯的着手。
关键词
间接正犯
着手
被利用者的行为
Keywords
indirect guilt
setting about the offense
the act of a cat's paw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G273.5 [文化科学—档案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身份视域中的间接正犯问题
被引量:
1
5
作者
林铤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
出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8,共10页
文摘
在无身份者利用有身份者或者有身份者利用无身份者以及此身份者利用彼身份者去实现犯罪的场合,既涉及身份犯问题又涉及间接正犯的问题,应当兼顾共犯与身份以及间接正犯的基本原理,对其各种具体情形进行妥当的认定和处理。
关键词
身份
混合身份
间接正犯
Keywords
identity
hybrid identity
indirect guilt
分类号
D923.9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犯罪着手
被引量:
1
6
作者
邹权
刘俊
江雁飞
机构
东华理工学院文法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22-126,共5页
文摘
犯罪着手是认定犯罪未遂形态的重要标志,但究其定义,理论上存在多种定义的方式。文章在对其具体分析后认为这些观点都有片面之处,很难揭示其本质特点。犯罪着手作为具有刑罚可罚性的行为,既要明确其区别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本质特征,又要坚持主客观的有机统一。对犯罪着手的合理定义应该是,犯罪着手是行为人为实现特定犯罪目的而实施的能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产生直接侵害的行为起点。
关键词
犯罪着手
犯罪目的
不作为
间接正犯
Keywords
initiating a crime
criminal intent
omit
indirect guilt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议“合一论”与“复合罪过说”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兰英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8,共5页
文摘
德国关于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的合一论的主张与我国学者所提出的复合罪过的概念各有特定含义,“合一论”的罪过形式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类型划分和观念为前提。复合罪过现象的原始含义不同于合一论。应该结合我国《刑法》分则的具体罪名来进行真正复合罪过形式的研究。
关键词
“合一论”
“复合罪过说”
《刑法》
罪名
中国
刑事责任
Keywords
indirect
intent
cognitive negligence
the theory of unanimity
compound
guilt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的认识错误
8
作者
王鹏飞
赵凯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西藏自治区公安厅
出处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3-19,共7页
文摘
教唆犯与间接正犯间的轻重对比,是解决两者之间认识错误问题的关键。以间接正犯重于教唆犯为依据,两种认识错误的情形均应认定为教唆犯,但该种处理方式与教唆犯对正犯故意的从属性说相矛盾。根据间接正犯具有优越的意思支配性以及实行行为性,难以说明同为未亲手实施实行行为者的间接正犯重于教唆犯。教唆犯在其支配意思受到限制时,依然通过唆使行为实现犯罪故意,其可谴责性应当较间接正犯更为严重。以教唆犯重于间接正犯为依据,两种认识错误情形均可以按照间接正犯处理,无需否定教唆犯对被教唆者故意的从属性。
关键词
教唆犯
间接正犯
认识错误
极端从属性说
限制从属性说
Keywords
abettor
indirect guilt
cognition error
extreme subordination
limitative subordination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法拘禁罪之“共犯与身份”问题探究
9
作者
陈山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武警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2-46,共5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项目<非法拘禁罪研究>成果(09SB057)
文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是以义务违反和法益侵害为规范特质的不纯正的身份犯,相对于非法拘禁罪的基本犯,特别地增添了职责义务违反的不法要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缺乏独立的法定刑与罪名,无身份者加功有身份者或者有身份者加功无身份者实行非法拘禁行为,有无身份者虽能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的层面成立共同犯罪,但有无身份者只能被认定为"非法拘禁罪"的正犯或者共犯,仅在适用刑罚层面考虑身份犯的共犯关系对刑罚轻重的影响。
关键词
非法拘禁罪
不纯正的身份犯
共犯之处罚根据
间接正犯
Keywords
false imprisonment
impure status crime
accomplice punishable ground
indirect guilt
分类号
D922.14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片面帮助犯研究
10
作者
申辉君
陈慕蓝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61-64,共4页
文摘
片面帮助犯在刑法理论和实务中备受争议。在对片面帮助犯的成立、不作为的片面帮助犯以及片面帮助犯与间接正犯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后建议在我国刑法总则中增设片面帮助犯的相关规定,以适应司法实践之需。
关键词
片面帮助犯
不作为
间接正犯
Keywords
unilateral accessory
omission
indirect guilt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身份犯的间接正犯
11
作者
徐宇
机构
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1-25,共5页
文摘
随着我国刑法理论对身份犯、间接正犯等问题研究的深入,学界已开始对身份犯的间接正犯问题有所关注。但是,关于身份犯的间接正犯能否成立的问题上,大陆法系和国内学者均有不同的观点。身份犯的间接正犯问题对于司法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于相关理论有加以比较、评析的必要。文章将在回顾大陆法系相关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对身份犯的间接正犯成立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身份犯
间接正犯
成立
Keywords
status crime
indirect guilt
found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片面共犯的性质
12
作者
路屹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0-92,共3页
文摘
我们首先必须承认片面共犯的现实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在理论界,对片面共犯的定性存在着争议,或认为其为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或认为可以将其视为间接正犯加以处理。笔者认为,片面共犯不是特殊的共同犯罪也不能等同于间接正犯,它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
关键词
片面共犯
共同犯罪
间接正犯
Keywords
unilateral accomplice
accomplice
indirect guilt
分类号
DF61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片面共犯的机能性解读--以间接正犯为视角展开
13
作者
陈文昊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文摘
片面共犯理论的基石并非行为共同说。行为共同说只是不要求在认定共同犯罪时先对行为加以"定型",并非不要求行为人对共同行为存在"意思联络",因此,行为共同说不能为片面共犯提供基础。现有理论对于片面共犯的存废讨论流于表面,仅立足于概念本身,鲜有涉及制度价值层面的探讨。片面共犯是间接正犯的替补概念,间接正犯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基于可罚性认定为片面共犯加以处罚。间接正犯的理论存在替补角色、支配说、实行行为说之聚讼,片面共犯必须在间接正犯特定理论的层面上加以理解。
关键词
片面共犯
行为共同说
间接正犯
Keywords
one-side accomplice
the theory of Joint Action
indirect guilt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析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认识错误的认定与处理——以部分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为立场
许发民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间接正犯概念演变及其情境
李仲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间接正犯与身份
李小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间接正犯的着手
张永江
舒洪水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混合身份视域中的间接正犯问题
林铤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犯罪着手
邹权
刘俊
江雁飞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再议“合一论”与“复合罪过说”
李兰英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的认识错误
王鹏飞
赵凯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非法拘禁罪之“共犯与身份”问题探究
陈山
《武警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片面帮助犯研究
申辉君
陈慕蓝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身份犯的间接正犯
徐宇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试析片面共犯的性质
路屹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片面共犯的机能性解读--以间接正犯为视角展开
陈文昊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