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rritorial and Urban Evolution of Economic Zone along Durresi Street(Kamza Junction-Kashar Turn)
1
作者 Agron Lufi Ogri Man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22年第8期375-392,共18页
The territorial expansion of the economic zones along Tirana-Durres corridor,is considered as clear evid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Since the first 10 years of 1990-2000,the need for a functional planning pr... The territorial expansion of the economic zones along Tirana-Durres corridor,is considered as clear evid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Since the first 10 years of 1990-2000,the need for a functional planning process was clearly noted.In the early 2000’s,the linear plann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highway,from KJ(Kamza Junction)to KT(Kashar Turn),was the real demonstration of that need.This article is a first effort towards an indirect analysis on spatial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es of the last 20 years,indicated by development urban plans for Greater Tirana.This analysis concludes on the defects on integration of this area into the existing structure of Tirana,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new regulatory plans during 2012-2016.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he functional zoning phenomena,forms and rates of parcels occupation,analyzed through the land use indicators coverage.The urban analysis is focused also on identifying the achievements and failures on the design of spatial structures of social importance.This analysis intends to lead towards a more detailed study of the ways that enable the integration of this industrial area with the residential zone.It is considered as an attempt,which raises a number of issues,for helping the planners,architects and city administrators,involved in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Partial Urban Pl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area/zone industrial park functional and zoning planning urban indicators of land use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杨恺钧 曹安琪 方慈慧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1期35-49,共15页
将产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我国在“双碳”背景下推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及长江经济带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基于2012—2020... 将产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我国在“双碳”背景下推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及长江经济带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基于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面板数据,综合利用超效率SBM和区位熵法,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整个区域已形成“带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集聚平均水平随年份波动上升,上中下游产业集聚水平呈递增格局,水平差异较大且有逐渐增加趋势;2)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通过整合内部网络资源和提升外部整体能力,对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产业集聚的发展通过竞争效应和合作效应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而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可以提升经济动力和效率,因而绿色技术创新在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具有中介作用;4)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上中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从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动新能源汽车区域异质性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产业集聚 绿色经济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自由贸易试验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机理与策略分析
3
作者 周金凯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7,共9页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外部动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是以改革开放创设良好国际环境的开路先锋,是以制度型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示范。文章通过分析自由贸易...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外部动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是以改革开放创设良好国际环境的开路先锋,是以制度型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示范。文章通过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机理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契合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定位。为进一步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新质生产力的先行驱动作用,未来应从单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跨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区的视角出发,聚焦自由贸易试验区特色产业,布局创新链和产业链,构建新质生产力所需产业体系;推进区域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合作,促进科技协同创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区的协同联动,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创新链和产业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绿色发展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策略
4
作者 王爽英 黄玲 《北方经贸》 2024年第6期111-114,共4页
2020年9月,湖南自贸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正式获批建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为自贸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湖南自贸试验区近年来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自... 2020年9月,湖南自贸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正式获批建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为自贸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湖南自贸试验区近年来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自贸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结合当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自贸试验区带来的发展机遇,从外贸结构、物流体系和资金人才保障等方面提出促进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湖南自贸试验区 对外贸易
下载PDF
北京国家文创实验区文化数字化新场景体系构建研究
5
作者 齐羚 李甜婧 +1 位作者 谢佳萌 宋志生 《园林》 2024年第7期50-56,共7页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区具有明显的示范性,将文化数字化落实到场景空间,通过文化产业园作为空间载体营造具体文化场景对于实现文化产业和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区具有明显的示范性,将文化数字化落实到场景空间,通过文化产业园作为空间载体营造具体文化场景对于实现文化产业和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既有研究基础上,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界定文化数字化新场景的内涵;结合实地调研分析国家文创实验区发展的现状特征和需求,并进行问题诊断。结果显示:当前实验区存在空间形态不满足数字化需求、数字化产业生态有待提升和文化资源活化创新不足等问题。因此结合不同群体对于文化产业园数字化发展的需求特征,从场景展示层、场景应用层、场景支撑层和场景感知层4个层面构建多尺度、多层次、系统化的体系架构。提出完善空间形态、优化产业业态、创新文化资源、布局智慧景观和搭建交互平台等发展策略,为后续结合示范项目提出具体优化路径和以前置规划引领统筹园区文化数字化发展等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创实验区 文化产业园 文化数字化新场景 场景营造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Zones
6
《World Economy & China》 SCIE 2000年第6期36-40,共5页
关键词 In THAN MORE hig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zones
原文传递
青海省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旅融合发展实证
7
作者 张杰 季海瑞 张剑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为探究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实现高质量文旅发展,基于文化、旅游耦合协调机理,采用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模型,从时间与区域分布对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 为探究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实现高质量文旅发展,基于文化、旅游耦合协调机理,采用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模型,从时间与区域分布对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文化产业的发展滞后于旅游产业;从区域分布看,各州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不同步,东、西部发展不协调。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旅融合总体上历经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的阶段,随着各州耦合协调度的不断增长,耦合协调水平差距在缩小,但大部分州仍处于低水平阶段。三江源生态功能区东部地区文旅融合水平优于西部地区,黄南州依靠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产业融合发展最优,达到中水平耦合协调。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配合、相互支撑,文旅融合有利于促进产业间的转型升级,帮助两大产业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文旅融合 三江源生态功能区 青海省
下载PDF
国家级新区对产城融合的提升效应——来自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的证据
8
作者 王昊 曹颖轶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2,共6页
选取2002—2021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DID模型评估国家级新区对所在城市产城融合的政策效应。结果发现:国家级新区显著提升了所在地区的产城融合,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地理区位、城市行政... 选取2002—2021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DID模型评估国家级新区对所在城市产城融合的政策效应。结果发现:国家级新区显著提升了所在地区的产城融合,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地理区位、城市行政级别、新区布局以及规划面积等维度,国家级新区对产城融合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周边地区的产城融合存在虹吸效应。为此,建议合理布局国家级新区,加快探索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从而有效促进城市的产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产城融合 新型城镇化 虹吸效应
下载PDF
国家重点森林生态功能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测度与产业-生态的协调发展
9
作者 张旖琳 吴相利 王丽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985-6002,共18页
以9个国家重点森林生态功能区作为实证研究区域,构建产业化和生态化两个子系统及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剪刀差模型、耦合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MGWR模型等方法,从县域尺度测度生态功能区建... 以9个国家重点森林生态功能区作为实证研究区域,构建产业化和生态化两个子系统及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剪刀差模型、耦合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MGWR模型等方法,从县域尺度测度生态功能区建设12年来产业化水平、生态化水平及产业生态化水平发展变化,分析产业化、生态化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差异及动态演化趋势,剖析影响产业生态化发展因素为产业生态化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1)12年间产业生态化呈低水平的小幅上升态势,9个功能区间的最大差距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发展态势。不同功能区间产业生态化水平及产业化水平、生态化水平差异均较大,不同功能区产业生态化水平发展变化的主要内部动因存在较大差异;产业化水平和生态化水平总体均呈小幅上升态势,产业化总体水平低于生态化水平,9个功能区间的最大差距均呈先下降收敛后上升发散的态势;产业生态化、产业化、生态化水平均表现为前一阶段增长快于后一阶段,且后一阶段增速下滑幅度大。(2)12年间产业化与生态化系统二者协调度实现由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的提升,9个功能区间协调水平最大差距呈持续上升发展态势。186个县域样本总体协调水平分布呈以初级、中级协调为主,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和良好协调县份少的“纺锤”形态;产业化增长速率快于生态化增长速率,产业化与生态化发展速率的剪刀差呈小幅下降态势,产业化与生态化发展间差异逐渐缩小,趋向于共同发展阶段。(3)城镇化率、人口密度、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财政自给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对产业生态化水平呈正向影响,且城镇化率为影响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正向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水平 协调发展 影响因素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森林生态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耦合机理与实证分析
10
作者 孙琴 刘戒骄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8,共12页
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内部构成有所差异,但两者互为支撑、互为影响,存在很强的内在逻辑关联。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引导下,探究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内在关联、耦合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耦合机理出... 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内部构成有所差异,但两者互为支撑、互为影响,存在很强的内在逻辑关联。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引导下,探究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内在关联、耦合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耦合机理出发,从国家高新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驱动机理、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反馈机理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构建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并测算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从不同视角分析其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两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相比于全国整体走势而言是上升的,但不同时间区间耦合协调度的等级不同。2009—2011年,耦合协调度处于勉强与低度耦合等级之间,2012年达中级耦合水平,2018年起处于高度耦合类型。(2)分年度看,2009—2010年耦合协调度类型为勉强协调,2012—2013年为低度协调,2014—2019年为中度协调,2020年达到高度协调。(3)分区域看,近年来东部、中部、西部耦合协调度值高于东北地区,但各区域整体表现为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 耦合协调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下载PDF
城市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基于雄安衡水协作区建设的思考
11
作者 孙晨光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2-86,共5页
高质量规划建设雄安衡水协作区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战略决策,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衡水的重要支撑,也是区域经济学大都市圈理论和空间溢出效应理论的重要体现。目前,雄安衡水协作区面临着统筹机制协调力量... 高质量规划建设雄安衡水协作区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战略决策,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衡水的重要支撑,也是区域经济学大都市圈理论和空间溢出效应理论的重要体现。目前,雄安衡水协作区面临着统筹机制协调力量薄弱、规划体系还需进一步细化、土地和人才要素瓶颈制约严重、产业协作关系尚未形成等问题。因此,规划建设雄安衡水协作区,需要建立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完善区域经济规划体系、制定招商引资机制、破解项目落地要素制约、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加强与雄安新区的沟通对接和服务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协作区 功能定位 县域特色产业 园区建设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战略视角下广东省县域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12
作者 岑迪 龚蔚霞 黄建欣 《城市观察》 2024年第1期100-110,162,共12页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是新时期推进县域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抓手,对助推实现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研究选取广东省57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从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的视角,揭示了...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是新时期推进县域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抓手,对助推实现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研究选取广东省57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从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的视角,揭示了广东省县域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特征,以及广东省县域城镇化、县域产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并以底线优先、发展赋能、政策叠加的原则和思路,对衔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广东省县城进行了归类,对不同类别县城以产业为牵引推进城镇化的路径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以期为支撑广东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其他省市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战略 县域城镇化 “百千万工程” 产业牵引 分类路径
下载PDF
从生态隔离绿带到公园城市绿心——基于城市视角的成都环城生态区实践与功能价值变迁
13
作者 王松涛 廖旭东 陶然 《当代建筑》 2024年第6期23-27,共5页
环城生态区是成都市为防止城市蔓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采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城市的角度看环城生态区的建设实践,以成都市确定产业功能区规划、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为节点,将环城生态区的建设实践分为三个阶段,探究每一个阶段的城市发... 环城生态区是成都市为防止城市蔓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采取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城市的角度看环城生态区的建设实践,以成都市确定产业功能区规划、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为节点,将环城生态区的建设实践分为三个阶段,探究每一个阶段的城市发展诉求,以及环城生态区的规划应对、空间与社会治理手段、主要功能及价值的变迁,总结经验与得失,以期为其他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协调处理保护与发展的长期矛盾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城生态区 “198”地区 产业功能区 公园城市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14
作者 王亚红 韦月莉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6-455,共10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模型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农业新质生产力总体水平上升,但水平偏低;分... 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模型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农业新质生产力总体水平上升,但水平偏低;分维度看,农业绿色生产力水平最高,农业科技生产力次之,最后是农业数字生产力;分区域看,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在各地理分区、农业功能分区存在差异。2)农业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农民增收,该结论在使用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后依旧成立。3)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土地生产率在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西部地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相较东、中部地区更为显著;在农业功能分区中,其影响力排序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据此,建议加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研发和运用,并针对不同地理分区、农业功能分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农业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民增收 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功能分区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研究
15
作者 李猛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4,共10页
党的二十大部署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高到战略层面,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创新为核心引擎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能够助力自由贸易试验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重大生... 党的二十大部署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高到战略层面,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创新为核心引擎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能够助力自由贸易试验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贸易强国建设等,对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有着强大的赋能作用。两者之间本是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内在统一关系,然而,在此过程中却也面临着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困难、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亟须加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领域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国际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等现实挑战和主要问题。为此,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营建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下载PDF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背景下松山湖高新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对策
16
作者 刘洋 盘思桃 +1 位作者 罗梦思 张寒旭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00-107,共8页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亟须对自身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进行高度集聚和全面升级,但自2020年7月获批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至今,学界关于松山湖高新区如何打造科学城以及两者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逻辑研究尚属空缺。为推动松...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亟须对自身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进行高度集聚和全面升级,但自2020年7月获批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至今,学界关于松山湖高新区如何打造科学城以及两者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逻辑研究尚属空缺。为推动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实现园区的跨越式发展,在对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和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结构,认为松山湖科学城已初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产业体系、创新环境体系、城市功能体系以及协同机制、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具有创新体系化、产业高端化、环境生态化和功能社会化的特征;进一步通过梳理我国其他三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经验,总结得出其在系统规划、产业布局、创新人才、开放创新和营造环境等五大方面高度重视,而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对标这三大国家科学中心,还存在源头创新能力偏弱、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不足、创新软硬件环境亟需优化、城市功能配套有待完善等差距和不足,进而从发挥科学城的创新策源作用、强化创新对产业的支撑引领、重视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营造、提升凸显创新特色的城市功能等方面,提出推进松山湖高新区向科学城演变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科学城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科技创新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
下载PDF
问题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演化逻辑、创新发展、实践探索
17
作者 谢地 赵雅楠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距仍然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不能简单地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距仍然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不能简单地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新阶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从进一步破解区域发展困境、打破原有板块格局,发挥区域重大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作用,加强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协同实施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重大战略 主体功能区战略 习近平经济思想 问题导向 新型城镇化战略
下载PDF
RCEP框架下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化工新材料企业产贸融合的图景与方略
18
作者 曹玉娟 刘深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统一了区域经贸合作规则,加速了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创了区域化工新材料产业开放合作与创新发展的新图景。RCEP重构形成区域内的新型产贸融合关系,...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统一了区域经贸合作规则,加速了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创了区域化工新材料产业开放合作与创新发展的新图景。RCEP重构形成区域内的新型产贸融合关系,给予了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化工新材料企业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产业链布局区域化、产销协同敏捷化、供应链全环节数字化的创新发展机遇,但也形成了上游原料供给与下游高端需求双重依赖、高低端制造环节双重挤压等阻碍。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化工新材料企业应用足用精RCEP规则,深入挖掘和释放区域“贸易重组”潜力,推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境产业链融合节点,促进产业链、贸易链与创新链融合,探索创建双向投资典范,打造联动东盟的RCEP化工新材料产贸融合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 化工新材料 产贸融合 企业
下载PDF
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提升与改造评价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涵笑 冒亚龙 陈建华 《重庆建筑》 2023年第5期5-11,共7页
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提升与改造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拆除或改造判别,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群决策综合评价与归纳分析法,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提升与改造评价原则... 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提升与改造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拆除或改造判别,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群决策综合评价与归纳分析法,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提升与改造评价原则;初步建立了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提升与改造案例信息库;采用层次分析法遴选出评价指标,包括5项一级指标和16项二级指标,计算出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形成既有工业区功能提升与改造评价体系;提出结合技术检测、运营统计、建设指标与城市大数据的方式,依据可靠数据来源量化评价指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城市工业区 功能提升与改造 评价体系建构 指标量化 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信息化建设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来自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的证据
20
作者 李俊杰 周民良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41,共8页
信息化是建设数字中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扣合点。本文基于200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借助“两化融合试验区”政策,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 信息化是建设数字中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扣合点。本文基于200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借助“两化融合试验区”政策,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信息化建设能够正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基建赋能效应、信息平台赋能效应和技术人才赋能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信息化建设对非国有企业和南方地区企业赋能效应更加显著。因此,未来应完善信息化建设中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设计,畅通信息化建设赋能效应的传导路径,增强赋能效应的精准性和指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企业数字化转型 两化融合试验区 新型工业化 赋能效应 多期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