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Force Flow on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A Method Based on VEC Model 被引量:2
1
作者 WEN Li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7期25-29,共5页
Based on the research introduc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dynamic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rural labor force flow and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s analyzed by VEC model,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ru... Based on the research introduc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dynamic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rural labor force flow and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s analyzed by VEC model,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flow and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years 1990-2007.Chows breakpoint test is used to measure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force flow on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and statio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ow quantity of rural labor force and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Rural labor force flow,as an exogenous force,affect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further influences the price fluc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Impact of rural labor force flow on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s from weak to strong,then grows gradually weaker,and reaches its peak value at the year 1998.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the market process,rural labor force flow endogenously affects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which has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In order to achieve a dual stabilization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flow and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vigorously developing vocational education,increasing the support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making active employment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labor force flow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VEC model Vocational education China
下载PDF
China's Uneven Labor Flow and Its Effect on Regional Disparities—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non-parameter additive model
2
作者 潘越 杜小敏 《China Economist》 2010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to use a non-parameter additive model i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ross-regional laborflow 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s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to use a non-parameter additive model i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ross-regional laborflow 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s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Results indicate that laborflow h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direction and intensity of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cross regions:massive labor inflow from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o the eastern region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industrializationproces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ast,while the impact of labor outflow from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n theregional economies is in a significantly inverted-U shaped non-linear relationship.Uneven labor flow across regions haswidened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OR flow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ECONOMIC growth ADDITIVE model
全文增补中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傅鸿源 陈煜红 叶贵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107,共4页
中国农村低成本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使得城市低梯度产业能够继续留在城市发展,阻碍了产业梯度顺利自发转移,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城市化与农业就业结构滞后现状的分析表明,产业梯度转移困难是我国典型城乡制度分层的... 中国农村低成本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使得城市低梯度产业能够继续留在城市发展,阻碍了产业梯度顺利自发转移,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城市化与农业就业结构滞后现状的分析表明,产业梯度转移困难是我国典型城乡制度分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产业梯度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再就业”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洪潮 王丹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6-142,共7页
解决失地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本文依据1985—2012年的面板数据,基于修正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剖析新型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演化轨迹及三者的互动... 解决失地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本文依据1985—2012年的面板数据,基于修正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剖析新型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演化轨迹及三者的互动规律,进而从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方面,提出了应大力发展与区域相适配的第三产业、应着力推进地方特色明显、产业基础扎实、城镇规模适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升级 农村劳动力转移 VAR模型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跨部门流动能否缩小中国地区收入差距? 被引量:42
5
作者 李兰冰 姚彦青 张志强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143,共17页
本文以劳动力流动规模和流动方式为切入点,探究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跨部门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制,为实证检验奠定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2001—2015年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 本文以劳动力流动规模和流动方式为切入点,探究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跨部门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制,为实证检验奠定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2001—2015年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跨部门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与异质性表现。经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跨部门流动能够有效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跨部门流动总规模的直接效应与总效应均显著为正,表明流动规模扩大既有利于提升本地区的相对收入水平,也对所有地区的平均影响呈积极态势;“本地流动”“外出-省内流动”以及“跨省流动”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为正,三种流动方式均呈现有助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特征;不同流动方式对本地相对收入水平的促进效应差异化明显,“本地流动”的直接效应大于“外出-省内流动”的直接效应,“跨省流动”直接效应最小;“本地流动”的直接效应大于“外地流动”的直接效应,“省内流动”的直接效应大于“跨省流动”的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跨部门流动 地区收入差距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被引量:47
6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8,共6页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劳动力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门槛模型
下载PDF
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合力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雅丽 张莉莉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0-92,共3页
在借鉴"推-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全过程出发,构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力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农村劳动力 合力模型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胜东 杨国强 梁志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5-20,57,共7页
利用江西省随机调查样本数据,选取多元Logit模型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自身特征是影响其选择不同区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包括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性别以及健康状况等变量;... 利用江西省随机调查样本数据,选取多元Logit模型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自身特征是影响其选择不同区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包括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性别以及健康状况等变量;农村劳动力家庭因素是抑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特征中劳动力流动就业从事行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区域选择同样存在较大影响;而外出务工的主观评价因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略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区域选择 多元LOGIT模型
下载PDF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间力量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雅丽 张莉莉 《西北人口》 CSSCI 2009年第1期36-40,共5页
文章在借鉴"推—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全过程出发,着眼劳动力转移的中间环节,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间力量模型",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释,并提... 文章在借鉴"推—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全过程出发,着眼劳动力转移的中间环节,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间力量模型",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农村劳动力 中间力量模型
下载PDF
农业人口转移、投入要素替代与乡村产业振兴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文武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06,共11页
基于乡村产业振兴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探究了农业人口转移引发要素投入变化影响乡村产业结构的机制,并采用2001—2013年中国216个地级城市的分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农业人口转移在短期对乡村产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 基于乡村产业振兴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探究了农业人口转移引发要素投入变化影响乡村产业结构的机制,并采用2001—2013年中国216个地级城市的分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农业人口转移在短期对乡村产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长期的投入要素替代效应有利于提升农业专业化服务水平,优化乡村产业结构;(2)农业人口转移显著提高了农业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促进了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专业服务水平的提升,但人力资本趋于恶化,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3)农业人口转移导致的相对劳动成本变化对东部地区影响更大,而中西部地区乡村产业结构受人力资本的制约更为明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注重人力资本回流和科技投入,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对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人口转移 产业结构 要素替代 农业转型升级 区域异质性 人力资本回流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我国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玉雯 尹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1279-11280,11282,共3页
在分析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寻找出衡量其原因的评价指标,并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定量分析了农民收入水平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农民收入水平 回归模型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产业结构 农产品市场
下载PDF
二元制度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动模型的建立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衣光春 徐蔚 《西北人口》 2004年第2期12-16,共5页
本文利用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建立了一个二元制度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自发流动模型,指出影响农民做出外出务工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其流入城市的净收益现值,并对决定这一现值的各变量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二元的经济和社会体制降低了农... 本文利用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建立了一个二元制度背景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自发流动模型,指出影响农民做出外出务工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其流入城市的净收益现值,并对决定这一现值的各变量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二元的经济和社会体制降低了农民的流动和迁移意愿,限制了农民的外出。最后作者提出了短期内促进农民工流动和长期内保证农民迁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制度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自发流动模型 政策含义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梅燕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106,共6页
基于构建的CWARMEM模型实证分析了三种可能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情景对主要流入省区和流出省区的粮食供求均衡格局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进一步凸现,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入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作为粮食主销... 基于构建的CWARMEM模型实证分析了三种可能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情景对主要流入省区和流出省区的粮食供求均衡格局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进一步凸现,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入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作为粮食主销区的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的粮食产需缺口会进一步加大,粮食供求区域失衡程度可能将会更加严重;而粮食主产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出,对当地的粮食生产格局以及流入省份的粮食消费格局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研究粮食供求区域均衡问题的同时,需要将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现实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WARMEM模型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 粮食供求均衡格局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实证研究——基于VEC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温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9148-19151,共4页
在阐述国内外学者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依据19902007年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数据,利用VEC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均衡关系,采用Chow′s断点检验测算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农村... 在阐述国内外学者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依据19902007年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数据,利用VEC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均衡关系,采用Chow′s断点检验测算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量和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农村劳动力流动正以一种内生的力量影响着农业生产,从而影响着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力度呈由弱到强,又逐渐减弱的态势,峰值在1998年达到最高;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着农产品价格,而且这种影响具有阶段的特征。为了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产品价格的双重稳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二是制定积极的就业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农产品价格 VEC模型 职业教育
下载PDF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力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雅丽 范秀荣 《西北人口》 CSSCI 2009年第5期77-79,84,共4页
文章在借鉴"推-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推力的角度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力模型",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农村劳动力 推力模型
下载PDF
西部地区省域内城乡一体化多元模式探析——以宁夏北部川区模式和南部山区模式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俊华 刘奕玮 《西部论坛》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宁夏北部川区、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北部川区比宁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高出很多。北部川区依托首府银川、石嘴山等发达工业城市以及小城镇建设,利用"中心城市—小城镇"... 宁夏北部川区、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北部川区比宁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高出很多。北部川区依托首府银川、石嘴山等发达工业城市以及小城镇建设,利用"中心城市—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将城市与乡村紧密连接起来,并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发展特色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采取的是"以城镇体系建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城乡一体化模式;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在退耕还林还草、治沙的同时,推行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牧业,采取的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城乡一体化模式。西部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但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体系的建设还必须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在生态脆弱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模式 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镇体系 城镇辐射作用 产业结构升级 特色产业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移民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农村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青 焦青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033-5037,共5页
利用劳动力流动效应模型测度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测度了不同类型农村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贡献显著,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14.7%... 利用劳动力流动效应模型测度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测度了不同类型农村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贡献显著,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14.7%,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先增大而后又减小的变化趋势;2区域外流入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低于区域内流动人口,区域内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区域外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相当,区域外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低于区域内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流动 区域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度 劳动力流动效应模型
下载PDF
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分析——基于要素流动的视角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莉 夏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9年第5期30-34,共5页
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城乡间要素的流动,促进社会总产出的增加,达到城乡协调的目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城市资本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现代化要素向农村流动、进城务工农民工返乡、城市高素质人才下乡等途径,促进城乡互补... 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城乡间要素的流动,促进社会总产出的增加,达到城乡协调的目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城市资本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现代化要素向农村流动、进城务工农民工返乡、城市高素质人才下乡等途径,促进城乡互补与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而第三产业促进农村要素向城市流动,主要表现在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促进土地要素在各交易主体之间流转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城乡协调 要素流动 劳动力流动 土地流转
下载PDF
我国农村劳动力“反梯度”流动的经济学分析——以新疆采棉工为例
19
作者 白燕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126,164,共5页
农村劳动力"反梯度"流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从流向看,它有悖于劳动力由乡—城、由落后地区—发达地区流动的规律。文章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以新疆采棉工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研究分析... 农村劳动力"反梯度"流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从流向看,它有悖于劳动力由乡—城、由落后地区—发达地区流动的规律。文章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以新疆采棉工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研究分析采棉工理性的流动决策行为以及基本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反梯度流动 新疆采棉工
下载PDF
我国农村已婚妇女外出务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农村280个样本的调查
20
作者 任晓静 《技术经济》 2009年第5期86-91,共6页
本文基于2008年对河南省农村280名60岁以下已婚妇女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妇女外出务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妇女受教育程度、丈夫当年是否外出务工、社区经济发展是否以农业为主和社区已婚妇女外出务工比例5个因... 本文基于2008年对河南省农村280名60岁以下已婚妇女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妇女外出务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妇女受教育程度、丈夫当年是否外出务工、社区经济发展是否以农业为主和社区已婚妇女外出务工比例5个因素对农村妇女外出务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妇女年龄、家中是否有3岁以下孩子和家庭人均耕地面积3个因素对农村妇女外出就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婚前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妇女当年外出务工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已婚妇女 外出务工 非农产业 LOGIT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