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rd’s-eye view of recycled solid wastes in road engineering
1
作者 Zhuangzhuang Liu Tengteng Feng +5 位作者 Xingyi Zhu Jie Gao Kui Hu Meng Guo Fan Gu Feng Li 《Journal of Road Engineering》 2024年第2期93-150,共58页
Recent trends in road engineering have explored the potential of incorporating recycled solid wastes into infrastructures that including pavements,bridges,tunnels,and accessory structures.The utilization of solid wast... Recent trends in road engineering have explored the potential of incorporating recycled solid wastes into infrastructures that including pavements,bridges,tunnels,and accessory structures.The utilization of solid wastes is expected to offer sustainable solutions to waste recycling while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roads.This review provides an ext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cycling of three main types of solid wastes for road engineering purposes:industrial solid waste,infrastructure solid waste,and municipal life solid waste.Industrial solid wastes suitable for road engineering generally include coal gangue,fly ash,blast furnace slag,silica fume,and steel slag,etc.Infrastructure solid wastes recycled in road engineering primarily consist of construction&demolition waste,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s,and recycled cement concrete.Furthermore,recent exploration has extended to the utilization of municipal life solid wastes,such as incinerated bottom ash,glass waste,electronics waste,plastic waste,and rubber waste in roa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These recycled solid wastes are categorized into solid waste aggregates,solid waste cements,and solid waste fillers,each playing distinct roles in road infrastructure.Roles of solid waste acting aggregates,cements,and fillers in road infrastructures were fully investigated,including their pozzolanic properties,integration effects to virgin materials,modification or enhancement solutions,engineering performances.Utilization of these materials not only addresses the challenge of waste management but also offers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iming carbon neutral and contributes to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However,challenges such as variability in material properties,environmental impact mitigation,secondary pollution to environment by leaching,and concerns regarding long-term performance need to be further addressed.Despite these challenges,the recycled solid wastes hold immense potential in revolutionizing road construction practices and fostering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This review delves into a bird’seye view of the utilization of recycled solid wastes in road engineering,highlighting advances,benefits,challenges,and future pro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 engineering industrial solid waste Infrastructure solid waste Municipal life waste Recycled materials
下载PDF
Review of the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rous materials from silicon-rich industrial solid waste 被引量:17
2
作者 Chao Miao Lixing Liang +5 位作者 Fan Zhang Shumei Chen Kaixuan Shang Jinlong Jiang Yi Zhang Jing Ou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424-438,共15页
Porous materials have promise as sound insulation, heat barrier, vibration attenuation, and catalysts. Most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such as tailings, coal gangue, and fly ash are rich in silicon. Additionally, a high... Porous materials have promise as sound insulation, heat barrier, vibration attenuation, and catalysts. Most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such as tailings, coal gangue, and fly ash are rich in silicon. Additionally, a high silicon content waste is a potential raw material for the syn- thesis of silicon-based, multi-porous materials such as zeolites, mesoporous silica, glass-ceramics, and geopolymer foams. Representative sil- icon-rich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SRISWs) are the focus of this mini review of the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of porous silicon materials with respect to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RISW. The transformation methods of preparing porous materials from SRISWs are summarized, and their research status in micro-, meso-, and macro-scale porous materials are described.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RISWs and in the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 porous materials are analyzed, and their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discussed. This review should provide a typ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cycling and use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to develop sustainable “green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rich industrial solid waste porous material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material utilization of solid wastes
下载PDF
Resilient Modulus of Hydraulically Bound Road Base Materials with High Volume Waste Dust 被引量:1
3
作者 Hassan Al Nageim Petros Visulios Behrooz Saghafi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0年第7期1-8,共8页
The paper presents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on hydraulically bound road base materials containing high volume of steel slag and blast furnace slag waste dus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mixtures. These mixtures contain high... The paper presents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on hydraulically bound road base materials containing high volume of steel slag and blast furnace slag waste dus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mixtures. These mixtures contain higher levels of (4mm-0.0 mm) dust, than would be the case in standard un bound road base mixtures.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he steel slag a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wastes content is to enhance the stiffness of the road base materials and save materials and cost during road construction. Triaxial repeated load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the unbound and lightly bound materials to measure their resilient modulus. The test results show important improvements in the bond strength between the contents of road base materials. This offers the prospect of using these materials in road base materials to reduce the use of primary aggregates and thus minimize the cost of roads and highways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 base materials waste aggregates
下载PDF
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充填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强强 汪浩东 +3 位作者 阴琪翔 赵明翔 姚越 闫宝峰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7,174,共8页
基于煤矸石、粉煤灰等煤基固废再生资源利用和胶结充填材料性能优化问题,研究了玻璃纤维掺量、长度和养护龄期对煤基固废胶结材料输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玻璃纤维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材料坍... 基于煤矸石、粉煤灰等煤基固废再生资源利用和胶结充填材料性能优化问题,研究了玻璃纤维掺量、长度和养护龄期对煤基固废胶结材料输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玻璃纤维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材料坍落度随纤维长度和掺量的增大而减小,但均大于200 mm,满足输送性能要求;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随纤维长度的增大呈先增高后降低,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高的变化规律;当玻璃纤维长度为6 mm、掺量为0.3%时,质量分数为79%的煤基固废胶结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材料水化反应后,生成的针状和团状产物填充了材料细小裂隙且附着于纤维表面,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玻璃纤维 胶结材料 充填材料 输送性能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大宗煤基固废膏体充填材料少水化配比优化研究
5
作者 陈登红 秦海月 +1 位作者 李超 陈冉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5,共10页
为解决西部采煤区固废多、处理难的问题,以宁东矿区的脱硫石膏、粉煤灰、水泥为主要原料,对原料的微观形态及少水配比的煤基固废膏体充填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以初期流动性、脱模后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为指标进行充填材料配比优化。设计... 为解决西部采煤区固废多、处理难的问题,以宁东矿区的脱硫石膏、粉煤灰、水泥为主要原料,对原料的微观形态及少水配比的煤基固废膏体充填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以初期流动性、脱模后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为指标进行充填材料配比优化。设计了3因素3水平17组配比方案,建立响应面回归模型,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少水充填材料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与水泥质量比是影响少水充填材料强度的重要因素,料浆质量分数是影响少水充填材料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少水配比的煤基固废膏体充填材料的最优配合比:脱硫石膏质量分数53%,粉煤灰与水泥质量比2∶1,料浆质量分数74%。波速与强度的响应关系表明,可以利用充填体的波速来预测其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少水充填 膏体充填材料 响应面法 水化机理
下载PDF
铁碳材料促进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军 付文斌 +3 位作者 马静 王敬敬 高天歌 杜晓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4-1191,共8页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厌氧消化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添加剂提高厌氧消化的效率成为研究热点,其中铁基和碳基材料因为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被广泛使用。着重归纳了铁基和碳基材料促进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厌氧消化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添加剂提高厌氧消化的效率成为研究热点,其中铁基和碳基材料因为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被广泛使用。着重归纳了铁基和碳基材料促进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两种添加剂在厌氧消化中的作用机制。铁基材料主要通过降低氧化还原电位为微生物创造生存条件、加强直接种间电子转移(DIET)、通过刺激关键酶促进水解和酸化过程的作用。碳基材料除可加强DIET外,还通过吸附抑制性化合物和富集功能性微生物及支持微生物定殖来发挥作用。同时,铁碳材料可协同促进厌氧消化。最后,深入分析了这两种材料在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厌氧消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铁基材料 碳基材料 有机固体废弃物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煤基固废制备胶凝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常瑞祺 张建波 +4 位作者 李会泉 曲江山 李少鹏 李占兵 武文粉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6-330,共15页
煤矸石、粉煤灰、气化渣作为煤炭开采—化工转化—燃煤发电等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超过15亿t,综合利用率约60%,主要以低端建工建材消纳为主,市场趋于饱和。随着环保政策趋近,煤基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开发迫在眉睫。基于煤... 煤矸石、粉煤灰、气化渣作为煤炭开采—化工转化—燃煤发电等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超过15亿t,综合利用率约60%,主要以低端建工建材消纳为主,市场趋于饱和。随着环保政策趋近,煤基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开发迫在眉睫。基于煤基固废具有铝硅酸盐成分、潜在的火山灰活性和特殊的微观结构等胶凝特性,低成本高性能的低碳胶凝材料成为其规模化高值利用的新途径。综述煤基固废胶凝材料的活性激发技术及应用领域。活性激发方面,阐述了物理激发、碱激发和酸激发等活化方式对胶凝材料矿相变化的影响规律和产品性能调控,总结了现有技术的优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用领域方面,分析了煤基固废胶凝材料在建筑材料、道路修复、环境修复等领域的应用效果。基于上述现状,对煤基固废胶凝材料激发机理研究、组分配比优化、材料环保性能、工程应用推广等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研究对煤基固废制备胶凝材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煤基固废规模化利用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胶凝材料 活性激发 建筑材料 道路修复 环境修复
下载PDF
固废胶凝材料协同尾砂制备胶结充填材料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丁锐 陈玉琦 +1 位作者 刘清顺 张士停 《北方建筑》 2024年第5期40-43,共4页
随着我国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矿山产出的尾矿规模也越来越大,尾矿的存储不仅占用耕地,破坏环境,而且处理不当会诱发灾害。此外,矿山开采后,为杜绝出现塌方等安全事故,我国要求矿井必须回填,以减少矿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矿山回填是指将... 随着我国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矿山产出的尾矿规模也越来越大,尾矿的存储不仅占用耕地,破坏环境,而且处理不当会诱发灾害。此外,矿山开采后,为杜绝出现塌方等安全事故,我国要求矿井必须回填,以减少矿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矿山回填是指将充填材料回填到地下采空区,能够控制采空区塌陷和地表沉降,同时还可以将尾砂和低品质冶金渣等固体废弃物回填于地下采场,由此减少固体废弃物在地表的堆积,从而避免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综述了工业固体废弃物中的钢渣、矿渣、工业副产石膏的定义和种类,以及超细尾砂的定义和应用,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得出固体废弃物胶凝材料协同尾砂制备胶结充填材料在经济与环保上的优势与可行性,并对开发多元固体废弃物胶凝体系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工业固体废弃物 尾砂
下载PDF
硅灰制备硅/碳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海铭 杜静 +2 位作者 谢捷洋 陈情泽 朱润良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53-3062,共10页
硅负极的体积效应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短且容量迅速衰减,如何提高硅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至关重要。采用了熔盐辅助镁热还原法,通过使用含有单质碳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硅灰,成功设计了一种碳化硅增强的硅纳米材料(SF-Si),所制备的SF-S... 硅负极的体积效应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短且容量迅速衰减,如何提高硅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至关重要。采用了熔盐辅助镁热还原法,通过使用含有单质碳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硅灰,成功设计了一种碳化硅增强的硅纳米材料(SF-Si),所制备的SF-Si样品不仅保留了SF本身存在的SiC,还将单质碳转化为SiC,使样品中的SiC含量达到了16.4%(质量分数)。与经过热处理去除单质碳的硅灰制备的硅材料(H-SF-Si)相比,SF-Si负极材料表现出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即第1圈2584.76 mAh·g^(-1)的高比容量和第100圈时具有83%的容量保持率,并且在高电流密度5 A·g^(-1)下的平均容量仍为877.28 mAh·g^(-1),这主要归因于更高的SiC含量。研究表明,硅灰在锂离子电池硅负极领域具有应用潜力,其碳元素在制备硅基纳米材料时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碳化硅纳米复合材料 硅灰 镁热还原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工业固体废弃物
下载PDF
固废基盾构惰性同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及抗水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侨亨 贺雄飞 +2 位作者 张明朗 唐刚 黄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626,共10页
以典型固废矿渣微粉、粉煤灰、硅灰为原料制备固废基盾构惰性同步注浆材料,采用六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开展了注浆材料力学性能及抗水分散性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增大碱激发剂模数,减小其掺量,则浆液抗压强度下降;水胶比、膨水比对浆液... 以典型固废矿渣微粉、粉煤灰、硅灰为原料制备固废基盾构惰性同步注浆材料,采用六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开展了注浆材料力学性能及抗水分散性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增大碱激发剂模数,减小其掺量,则浆液抗压强度下降;水胶比、膨水比对浆液抗动水冲刷能力的影响较大;碱激发剂掺量和水胶比是影响浆液水陆强度比的主要因素。根据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和综合性能平衡,确定了注浆材料的优选配合比:水胶比1.00,胶砂比0.45,膨水比0.35,减水剂掺量1.5%(质量分数),碱激发剂模数1.6,碱激发剂掺量20%(质量分数),此时注浆材料28 d抗压强度为13.02 MPa,水陆强度比为80.83%,3 h动水冲刷质量损失率为5.62%;并开展了稠度、凝结时间、泌水率和结石率等性能试验,测试指标均达到了活性浆液的要求。以上研究为工业固废在盾构注浆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废 注浆材料 惰性浆液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抗水分散性 极差分析
下载PDF
金属矿绿色高效膏体充填胶凝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11
作者 肖柏林 王建栋 +1 位作者 阮竹恩 吴爱祥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目的:为摸清金属矿充填胶凝材料的现状,认清行业难题,启发研究思路,探索发展方向,推进绿色、低成本、高效膏体充填。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经验总结、实地调研、统计分析等方法,综述了当前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结果:首先,... 目的:为摸清金属矿充填胶凝材料的现状,认清行业难题,启发研究思路,探索发展方向,推进绿色、低成本、高效膏体充填。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经验总结、实地调研、统计分析等方法,综述了当前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结果:首先,总结了充填胶凝材料的主要类型包括水泥类、冶金渣类、电热渣类、化工渣类、尾砂类5大类十余种小类;其次,归纳了充填胶凝材料在活性激发、水化机理、有害离子固化、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再次,探讨总结了充填胶凝材料的应用现状,仍以水泥最为常见,胶固粉次之,钢渣固结粉和CH(ChanHen)半水磷石膏充填案例效果显著,固废基充填胶凝材料逐渐取代水泥是趋势;最后,指出了充填胶凝材料研究与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水硬化模拟、极端环境下材料性能、水硬化过程控制、地域性固废处置、充填胶凝材料的技术标准等。结论:本文为推进绿色、高效膏体充填及行业发展提供借鉴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 充填胶凝材料 固废基胶凝材料 水化机理 应用现状
下载PDF
矿渣基地聚合物固化黄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王浩 廖霖 +2 位作者 侯泽彪 孔繁盛 崔东霞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11,138,共10页
为解决黄土路基工程建设中大量消耗水泥及砂石骨料的环境资源压力等问题,采用电石渣、脱硫石膏和矿渣多源固废作为主要胶凝成分制备地聚合物加固黄土。系统性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加州承载比、干缩、温缩、冻融循环和扫描电... 为解决黄土路基工程建设中大量消耗水泥及砂石骨料的环境资源压力等问题,采用电石渣、脱硫石膏和矿渣多源固废作为主要胶凝成分制备地聚合物加固黄土。系统性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加州承载比、干缩、温缩、冻融循环和扫描电镜等一系列路用性能的室内试验。从固化剂类型、掺量和初始含水率等多个角度探究了固化黄土应用于道路材料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15%、固化剂掺量10%的不同配比固化黄土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可以满足低等级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强度要求;不同配比固化黄土的劈裂强度、加州承载比与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掺入适宜配比的地聚合物能减小土体的温缩变形且改善基体自身化学收缩以延缓土体的干缩开裂;经历1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变化指标均在60%以上,抗冻性良好;地质聚合反应生成的大量水化硅酸钙、钙矾石等水化产物具有化学胶结和骨架构建的双重效应,不仅是土体强度形成的主要原因,也阻止了冻融循环对土体微观结构的持续损伤,使孔隙与微裂隙发育受阻,这也是固化土体在复杂气候环境下能长期稳定服役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用材料 室内试验 工业固废 微观机理
下载PDF
铁尾矿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薛三锋 石华旺 +2 位作者 王鸿源 冯胜雷 李彦苍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4期15-20,30,共7页
铁尾矿作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其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大量堆积的铁尾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健康构成了威胁,如何实现铁尾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以铁尾矿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铁尾矿作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其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大量堆积的铁尾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健康构成了威胁,如何实现铁尾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以铁尾矿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为目标,分别从铁尾矿理化性质分析、用作水泥熟料、制备混凝土、制备新型轻质建材四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分析现阶段铁尾矿资源化利用最新进展,总结铁尾矿应用最新研究成果,为铁尾矿在建筑材料中高附加值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建筑材料 工业固废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改性固废基多孔颗粒吸附CO_(2)及其解吸抑制煤自燃特性研究
14
作者 付文刚 关洪峰 +1 位作者 石勇 李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5-203,共9页
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灾害频发,严重危害矿井安全生产。为了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本文研究了一种胺改性固废多孔材料,并研究了胺改性固废多孔材料的CO_(2)吸附性能及抑制煤自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胺改性剂能够成功负载在固废多孔颗粒... 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灾害频发,严重危害矿井安全生产。为了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本文研究了一种胺改性固废多孔材料,并研究了胺改性固废多孔材料的CO_(2)吸附性能及抑制煤自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胺改性剂能够成功负载在固废多孔颗粒上,并且在不同有机胺(乙醇胺(MEA)、二乙烯三胺(DETA)、四乙烯五胺(TEPA)、聚乙烯亚胺(PEI))改性多孔颗粒中,四乙烯五胺(TEPA)改性多孔颗粒CO_(2)吸附性能最好。CO_(2)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负载量的增大,CO_(2)吸附量先升高后降低,25℃、1bar条件下,有机胺负载量为20wt%时,吸附量最大达到119.24mg/g;改性剂负载量相同时,CO_(2)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70℃时吸附量最高,为128.97 mg/g。程序升温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添加未吸附CO_(2)的改性颗粒,添加吸附CO_(2)的改性颗粒后,煤样的交叉点温度升高了29.2℃,有效降低了煤自燃危险性,温度升高过程中改性颗粒吸附的CO_(2)能够解吸,降低煤颗粒周围的氧浓度,从而抑制采空区遗煤自燃。本文研究对促进工业固废的高效利用、推动采空区煤自燃灾害高效防控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基材料 CO_(2) 吸附解吸 煤自燃防治 多孔材料
下载PDF
无机工业固体废弃物高温热化学转化的基础研究
15
作者 邹旭 付亮亮 +5 位作者 胡枋伶 宋佳 高佳辉 张庆瑾 许光文 白丁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56-3775,共20页
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煤、油页岩、菱镁矿、铁矿等矿物资源的用量不断增加,产生大量无机工业固体废弃物,低效的固废处置方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基于常见典型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化学组成,结合热力学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工业固... 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煤、油页岩、菱镁矿、铁矿等矿物资源的用量不断增加,产生大量无机工业固体废弃物,低效的固废处置方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基于常见典型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化学组成,结合热力学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高温热化学转化方法,直接将无机工业固体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材料。该高温热化学转化方法通过热力学分析确定理想的目标产物及反应温度,利用热质传递效率高和易于放大的流化床,使单一或多种固体废弃物混合物中的各化学成分间发生固-固高温热化学反应,制成所需的复相材料使用或经进一步加工制得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通过对菱镁矿浮选尾矿、硼泥、油页岩渣、铁尾矿、铝灰、煤矸石等多种固体废弃物实验,获得了相应的复相粉体材料,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通过选择性混合多种固体废弃物,改变反应物组成,可以调控目标产物及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高温流态化热化学反应技术,无机工业固体废弃物可成功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研究成果对实现无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又一途径,也为相关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具体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工业固体废弃物 高温热化学 流态化 颗粒技术 复相粉体材料
下载PDF
硫酸铵强化石膏溶解矿化制备高纯CaCO_(3)
16
作者 刘妍汝 钟山 +4 位作者 唐思扬 杨柯 宋磊 李红娇 梁斌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5,共9页
近年来,利用固废石膏矿化CO_(2)联产CaCO_(3)及硫酸铵工艺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固废石膏成分复杂,分离纯化困难,成本与矿化产品品质难以兼顾导致其无法大规模工业化利用。为此,以硫酸钙及磷石膏为原料,提出以石膏矿化液相产物硫酸... 近年来,利用固废石膏矿化CO_(2)联产CaCO_(3)及硫酸铵工艺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固废石膏成分复杂,分离纯化困难,成本与矿化产品品质难以兼顾导致其无法大规模工业化利用。为此,以硫酸钙及磷石膏为原料,提出以石膏矿化液相产物硫酸铵溶液强化硫酸钙溶解浸出,液固分离后再进行矿化的间接矿化工艺。试验研究了溶解强化过程中硫酸铵浓度及溶解浸出时间对硫酸钙溶解特性的影响,以及矿化过程中氨水浓度、温度、矿化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矿化过程和矿化产物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溶解与矿化工艺条件,基于此,进一步研究磷石膏的间接矿化过程,结果表明,与直接矿化相比,间接矿化可使CaCO_(3)产品纯度由82.2%提高至98.6%,且产品粒度D_(50)由22.00μm降至10.98μm。间接矿化工艺可有效强化石膏溶解浸出过程,避免引入外加介质,并制备高纯度轻质CaCO_(3),相关研究可为固废石膏矿化CO_(2)技术的经济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矿化 溶解强化 CaCO_(3) 石膏固废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透水型建筑固废再生水稳材料疲劳性能试验及预测模型
17
作者 杨涛 肖源杰 +4 位作者 陈宇亮 李昀博 何庆宇 周震 李鼎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66-2777,共12页
为探讨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在透水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和耐久性强化问题,以建筑固废再生骨料部分替代天然碎石制备透水型再生水泥稳定碎石试样,开展无侧限抗压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基于能量理论分析透水型再生水泥稳定碎... 为探讨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在透水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和耐久性强化问题,以建筑固废再生骨料部分替代天然碎石制备透水型再生水泥稳定碎石试样,开展无侧限抗压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基于能量理论分析透水型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在疲劳加载过程中的耗散能变化规律,并建立基于耗散能的疲劳损伤预估模型,进而分析透水型建筑固废再生水稳碎石材料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透水型建筑固废再生水稳碎石材料其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满足我国大多数公路基层的使用要求;试样累积耗散能随疲劳应力加载峰值的上升呈指数级增长,并且单次疲劳应力加卸载循环中产生的耗散能量与疲劳应力比具有较强关联,疲劳应力比为0.75和0.85的试样在每个疲劳加载循环中的耗散能相较于0.55的试样整体分别提高了50%和200%;随着试样中再生骨料占比的提升,试样在单次加载中产生的耗散能降低,试样疲劳损伤变量和疲劳损伤相对变化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基于疲劳应力峰值和损伤演化规律提出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可较好地预估不同疲劳应力水平下材料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可为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在透水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高效应用及长期服役性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型基层 建筑固废 再生水泥稳定材料 疲劳损伤 疲劳寿命
下载PDF
基层用固废基胶凝材料配合比优化设计
18
作者 李光宇 赵全胜 +1 位作者 刘卓晓 贾义鹏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为探究采用固体废弃物全部代替水泥用作公路基层胶凝材料的可能性,对不同配合比三掺料(矿渣粉(SP)、粉煤灰(FA)、脱硫石膏(FGD))与四掺料(SP,FA,FGD和钢渣粉(SS))胶砂试件进行了28 d抗压强度(R_(28))试验,分析胶凝材料水化反应机理,构建... 为探究采用固体废弃物全部代替水泥用作公路基层胶凝材料的可能性,对不同配合比三掺料(矿渣粉(SP)、粉煤灰(FA)、脱硫石膏(FGD))与四掺料(SP,FA,FGD和钢渣粉(SS))胶砂试件进行了28 d抗压强度(R_(28))试验,分析胶凝材料水化反应机理,构建R_(28)预测模型并求解最佳配合比,根据最佳配合比制作胶砂试件与净浆试件并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三掺料体系中单因素显著性排序为FA>SP,FA与SP存在交互作用,最佳配合比为w(SP)∶w(FA)∶w(FGD)=35∶55∶10;四掺料体系中单因素显著性排序为SP>SS>FA,交互作用显著性排序为(SP+FA)>(FA+SS)>(SP+SS),最佳配合比为w(SP)∶w(FA)∶w(SS)∶w(FGD)=43.8∶24.1∶22.5∶9.6。根据最佳配合比制作的三掺料胶砂试件R_(28)不满足规范要求,四掺料试件所有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并优于P·S·A 32.5级水泥,四掺料胶凝材料可替代水泥用于公路基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污染防治工程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固废基胶凝材料 机理分析 多元二次回归 最佳配合比
下载PDF
湖南省公路固废物质流分析与产排预测
19
作者 贺春宁 李婷玉 +3 位作者 郅晓 陈宇亮 邓鹏 肖源杰 《公路工程》 2024年第3期178-185,共8页
为助力公路系统建养生态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基于公路里程存量与大中修数据,结合MATLAB、Origin等数据分析和处理平台,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进行了湖南省公路固废的物质流分析,构建了公路固废产排预测模型。物质流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湖南... 为助力公路系统建养生态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基于公路里程存量与大中修数据,结合MATLAB、Origin等数据分析和处理平台,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进行了湖南省公路固废的物质流分析,构建了公路固废产排预测模型。物质流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湖南省地方公路固废主要为废旧水泥混凝土,占比75%左右,其余为沥青路面回收料(RAP)。高速公路则以RAP为主,占比76%左右,其余为废旧水泥混凝土。在产排预测方面,本文设置短寿命(6 a)、中寿命(10 a)、中长寿命(20 a)和长寿命(30 a)4种寿命情景进行分析,预测了湖南省公路固废产生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湖南省地方公路存量和高速公路存量分别在2031年和2050年达到饱和,为451 137 km和11 180 km。短寿命情景下的地方公路和高速公路大中修里程分别于2028年和2022年左右达到峰值,为3 210 km和534 km,长寿命情景下大中修里程的峰值出现更晚、波动更大。在短寿命、中寿命、中长寿命和长寿命4种情景下,地方公路公路固废产生量在2028年、2029年、2037年和2046年达到第一个小峰值,分别为652万t、447万t、291万t和280万t,此后围绕峰值波动;高速公路公路固废产生量在2022年、2024年、2032年和2043年达到第一个小峰值,分别为238万t、183万t、140万t、110万t,此后围绕峰值波动。结合调研结果,短寿命情境下更加符合湖南省公路固废产生量的实际情况,这意味着我国公路已经进入了大中修的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产生量预测 物质流分析 公路固废 存量-流量
下载PDF
烧结法合成莫来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巍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5期52-69,共18页
莫来石是一种铝硅酸盐矿物,具有较高的熔点,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良好的高温强度、抗热震性和抗蠕变性等性能,被广泛用作制备耐火材料、陶瓷等的原料。由于天然莫来石比较稀少,工业用莫来石主要是由人工合成的。目前,工业领域广泛使用的莫... 莫来石是一种铝硅酸盐矿物,具有较高的熔点,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良好的高温强度、抗热震性和抗蠕变性等性能,被广泛用作制备耐火材料、陶瓷等的原料。由于天然莫来石比较稀少,工业用莫来石主要是由人工合成的。目前,工业领域广泛使用的莫来石主要采用烧结法合成。简述了烧结法合成莫来石的原料种类,铝源和硅源可以通过不同的原料种类引入,包括化工原料、天然矿物、工农业固体废弃物等;介绍了不同原料合成莫来石的特点;概述了原料中杂质、添加烧结助剂、制备工艺等对合成莫来石的影响;展望了烧结法合成莫来石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 烧结法 化工原料 杂质 烧结助剂 合成工艺 天然矿物 工农业固体废弃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