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 Units of Measure in Rotational Mechanics
1
作者 Richard James Petti 《World Journal of Mechanic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The SI system of units in rotational mechanics yields correct numerical results, but it produces physically incorrect units of measure in many cases. SI units also violate the principle of general covariance—the gene... The SI system of units in rotational mechanics yields correct numerical results, but it produces physically incorrect units of measure in many cases. SI units also violate the principle of general covariance—the general rule for defining continuous coordinates and units in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al physics. After 30+ years of wrestling with these problems, the ultimate authority on units of measure has declared that Newton–meter and Joule are not equivalent in rotational mechanics, as they are in the rest of physic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simple modification to SI units called “Nonstandard International units” (“NI units”) until a better name is agreed upon. NI units yield correct numerical results and physically correct units of measure, and they satisfy the principle of general covariance. The main obstacle to the adoption of NI units is the consensus among users that the radius of rotation should have the unit meter because the radius can be measured with a ruler. NI units assigned to radius should have units meter/radian because the radius is a conversion factor between angular size and circumferential length, as in arclength = rθ. To manage the social consensus behind SI units, the author recommends retaining SI units as they are, and informing users who want correct units that NI units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SI un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tional Mechanics Angular unit TORQUE Moment of inertia Angular Momentum General Covariance
下载PDF
基于IMU传感器与深度度量学习的人体行为识别算法
2
作者 时尚 何正燃 董恒 《移动通信》 2024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人体行为识别可以定义为通过一系列观察和周围环境来确定一个人的各种姿势和日常活动。很多研究尝试将深度学习技术用于HAR中,然而,现有的基于DL的HAR方法存在复杂度较高、算力需求大和泛化性与鲁棒性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围... 人体行为识别可以定义为通过一系列观察和周围环境来确定一个人的各种姿势和日常活动。很多研究尝试将深度学习技术用于HAR中,然而,现有的基于DL的HAR方法存在复杂度较高、算力需求大和泛化性与鲁棒性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围绕基于智能手机内置IMU传感器的HAR方法,提出了一种名为RMDML的HAR方法,该方法结合了轻量化神经网络Res-MLP和深度度量学习的特征嵌入技术,旨在提取具有可分离性与可判别性的泛化特征,从而提高模型识别性能和泛化性能。RMDML模型在公开数据集UCI HAR上取得了97.26%的准确率,高于几种常见的HAR算法,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行为识别 惯性测量单元传感器 残差多层感知机 度量学习
下载PDF
上游调压室理想阻抗孔面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蔡付林 周亚楠 +2 位作者 周建旭 刘道桦 冯思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0-255,共6页
针对设置上游阻抗式调压室的引水发电系统,利用特征线法进行大波动过渡过程计算,模拟并分析了引水隧洞长度、两种导叶关闭规律、输水管道糙率以及机组转动惯量对水力过渡过程中调压室理想阻抗孔面积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其他条... 针对设置上游阻抗式调压室的引水发电系统,利用特征线法进行大波动过渡过程计算,模拟并分析了引水隧洞长度、两种导叶关闭规律、输水管道糙率以及机组转动惯量对水力过渡过程中调压室理想阻抗孔面积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引水隧洞长度、机组转动惯量以及管道糙率的取值越大,理想阻抗孔的面积越小;先慢后快的导叶关闭规律对阻抗孔面积取值的影响较先快后慢的关闭规律更大。结论对实际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调压室 理想阻抗孔面积 长引水隧洞 导叶关闭规律 糙率 机组转动惯量
下载PDF
Estimation Method of Center of Inertia Frequency Based on Phasor Measurement Data
4
作者 Takuhei Hashiguchi Masayuki Watanabe +4 位作者 Tadahiro Goda Yasunori Mitani Osamu Saeki Masahide Hojo Hiroyuki Ukai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2年第3期434-445,共12页
关键词 相量测量单元 估计方法 数据中心 频率 惯性 电力系统振荡 时间同步技术 高级应用
下载PDF
提升双馈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频率响应特性的控制策略
5
作者 庄凯勋 孙建军 +2 位作者 丁理杰 栾一航 张远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292-6304,共13页
采用双馈电机(DFIM)的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具备出色的全工况调速性能和综合效率,是未来电网调峰调频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频率控制方法通常将电网频率偏差整定为有功功率修正量,导致该环节与电机固有转速控制环节的控制目标相异,... 采用双馈电机(DFIM)的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具备出色的全工况调速性能和综合效率,是未来电网调峰调频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频率控制方法通常将电网频率偏差整定为有功功率修正量,导致该环节与电机固有转速控制环节的控制目标相异,进而使得变速抽蓄机组无法充分发挥其动态调频特性。鉴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附加转速修正量的频率响应特性优化控制策略。首先,采用转速优先控制作为基本控制策略,以发挥机组可快速调速的优势。然后,引入频率响应环节,通过电网频率偏差及其变化率得到转速修正量,并限制机组转速的修正范围。同时,为更加合理地调控转子动能,结合电网频率波动过程中的特点,对频率响应环节的参数进行动态调整。通过与同容量同步电机的对比研究发现,在该文控制策略下,DFIM转子动能具有更大的调整范围。在系统投切负载仿真中,该策略与现有频率-有功控制策略相比,不仅减小了频率的变化幅度及稳态误差,而且抑制了过渡过程中的频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电机 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惯量支撑 频率响应 转速控制
下载PDF
基于IPSO算法优化GRU神经网络的燃气负荷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海文龙 王亚慧 王怀秀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燃气负荷具有非平稳性、非线性等特点,机理建模困难。为寻求更准确的燃气负荷预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IPSO)算法优化门控循环单元(GRU)的燃气负荷预测模型。首先,确定了模型的结构与输入变量;然后,针对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 燃气负荷具有非平稳性、非线性等特点,机理建模困难。为寻求更准确的燃气负荷预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IPSO)算法优化门控循环单元(GRU)的燃气负荷预测模型。首先,确定了模型的结构与输入变量;然后,针对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复杂度高,训练速度慢的问题,提出采用相较于LSTM单元结构更加简单的GRU作为预测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GRU网络参数进行优化,引入非线性惯性权重对PSO算法进行改进。实验表明:所提模型相对误差为1%,精度高于传统LSTM与GRU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负荷预测 粒子群优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非线性惯性权重 门控循环单元
下载PDF
基于ISSA-GRU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
7
作者 段妹玲 张单 +2 位作者 袁锦虎 孙爱军 强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92-2400,共9页
考虑到抗压强度对混凝土设计的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了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结合的ISSA-GRU预测模型,实现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精准预测。对收集的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利用基于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SPXY)法... 考虑到抗压强度对混凝土设计的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了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结合的ISSA-GRU预测模型,实现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精准预测。对收集的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利用基于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SPXY)法对数据集进行训练集和测试集划分,采用GRU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回归预测,并通过引入动态惯性权重的ISSA,加强对GRU网络参数的寻优效率。结果表明,在使用相同数据样本的情况下,将ISSA-GRU模型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核极限学习机(KELM)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进行比较,其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了9.3%、37.5%、33.5%,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了13.5%、38.5%、41.7%。同时,研究了训练集数据量和输入变量对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高效寻找超参数,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适应性,为多样化原材料和混凝土特定性能的发展提供可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门控循环单元 动态惯性权重 麻雀搜索算法 深度学习 强度预测
下载PDF
考虑增量配电网资源支撑的频率安全约束机组组合优化决策方法
8
作者 朱进 岳付昌 +4 位作者 汪楚暑 王书宏 王逸飞 胡明辉 伏祥运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81,88,共10页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提出了一种考虑增量配电网资源支撑的频率安全约束机组组合优化决策方法。该方法充分发挥增量配电网内部的新能源、储能以及温控负荷等各种资源的支撑作用,将大规模接入主网的增量配电网视为虚拟储能单...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提出了一种考虑增量配电网资源支撑的频率安全约束机组组合优化决策方法。该方法充分发挥增量配电网内部的新能源、储能以及温控负荷等各种资源的支撑作用,将大规模接入主网的增量配电网视为虚拟储能单元,引入惯量安全频率约束,考察系统在意外事故发生后,在各个时段的运行状态以及频率安全指标。对IEEE30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优化决策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意外事故对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保障系统的频率安全和负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配电网 虚拟储能 安全约束机组组合 系统惯量 频率安全
下载PDF
考虑气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研究
9
作者 缪蔡然 朱姚培 王琦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3年第10期44-52,共9页
电、气、热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中蕴藏着丰富的灵活惯性资源。由于热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均具有相似的慢动态特性,都可以针对外界功率波动提供缓冲空间以缓解外部的能量冲击,在电力系统功率缺额场景下协同利用综合能源系统气热惯性,为电... 电、气、热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中蕴藏着丰富的灵活惯性资源。由于热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均具有相似的慢动态特性,都可以针对外界功率波动提供缓冲空间以缓解外部的能量冲击,在电力系统功率缺额场景下协同利用综合能源系统气热惯性,为电网故障提供功率支撑。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的气热惯性特性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考虑气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策略;以运行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建立了考虑气热惯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应对功率缺额优化模型,通过实际场景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行性。算例结果结合实际运行条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综合能源系统园区气热惯性资源与配置的经济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气热惯性 优化配置 热电联产机组 功率支撑 热电联产
下载PDF
惯组动态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斌 周军 +1 位作者 路军杰 卢晓东 《测控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7,共5页
对传统惯组动态测试时无法保证统一时间标和测试效率低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基于xPC实时内核开发了惯组动态测试系统,并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与流程设计。针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测试控制台软件界面设计及其参数下载实... 对传统惯组动态测试时无法保证统一时间标和测试效率低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基于xPC实时内核开发了惯组动态测试系统,并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与流程设计。针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测试控制台软件界面设计及其参数下载实现、惯组通信模块设计、转台通信接口设计和数据实时保存与显示系统软件设计等。该系统可实现统一实时时钟下的数据采集,长期测试试验表明,系统采样率可达1 kHz,可实现10 min测试无误码,从而证明了系统开发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C 反射内存 惯组 动态测试 多线程 双缓存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机组组合 被引量:15
11
作者 常文平 于海 华大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5-18,共4页
机组组合是一个大规模、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问题,求解比较困难,为了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提出一种惯性权值自适应调整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按照适应度的大小将粒子群分成两个子群,然后根据适应度的进化速度和进化停滞系... 机组组合是一个大规模、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问题,求解比较困难,为了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提出一种惯性权值自适应调整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按照适应度的大小将粒子群分成两个子群,然后根据适应度的进化速度和进化停滞系数动态调整惯性权值。通过对典型函数的测试以及10台机组24小时的优化调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惯性权值 自适应 机组组合
下载PDF
基于适应度反馈作用的PSO算法改进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伟 王宏力 +1 位作者 何星 陆敬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2期146-150,共5页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较慢、精度较低、稳定性欠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适应度反馈作用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粒子相邻2次迭代的适应度变化,对适应度变化值归一化处理后,将其反馈给惯性权重,以削弱粒子寻优过程中...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较慢、精度较低、稳定性欠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适应度反馈作用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粒子相邻2次迭代的适应度变化,对适应度变化值归一化处理后,将其反馈给惯性权重,以削弱粒子寻优过程中的适应度振荡幅度,增强粒子群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得到提高,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适应度 反馈 振荡 惯性测量组合
下载PDF
微机械陀螺仪的微结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建援 王志荣 冯小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2-515,共4页
针对基于微米技术的微机械陀螺检测功能微弱的现象 ,本文建立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机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经对某微陀螺结构的仿真计算发现 ,哥氏阻尼力随激励哥氏力增大而增大 ,造成电容检测信号极为微弱 ,无论激励的幅度和频率如何... 针对基于微米技术的微机械陀螺检测功能微弱的现象 ,本文建立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机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经对某微陀螺结构的仿真计算发现 ,哥氏阻尼力随激励哥氏力增大而增大 ,造成电容检测信号极为微弱 ,无论激励的幅度和频率如何。为此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型振动轮式微陀螺结构 ,可减小哥氏阻尼力 ,相对增大了激励哥氏力。这种新型结构显著增强了电容检测信号 ,而且具有双轴微陀螺功能、对耦合线加速度不敏感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仪 微电子机械系统 微惯量测量组合 机电系统动力学 微结构设计
下载PDF
曲柄群驱动机构单元化平衡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升 曹巨江 +1 位作者 刘言松 王文将 《轻工机械》 CAS 2015年第1期8-10,13,共4页
为实现曲柄群驱动机构的模块化设计与生产,定义曲柄单元为该机构的基本单元,以曲柄单元为基础研究曲柄群驱动机构模块化设计中的摆动力平衡问题。研究了影响平衡块质量及配置位置的因素。分析表明,当在所有曲柄的反方向配置参数相同的... 为实现曲柄群驱动机构的模块化设计与生产,定义曲柄单元为该机构的基本单元,以曲柄单元为基础研究曲柄群驱动机构模块化设计中的摆动力平衡问题。研究了影响平衡块质量及配置位置的因素。分析表明,当在所有曲柄的反方向配置参数相同的平衡块时,平衡块的质量矩与机构中的曲柄个数,曲柄的质量与长度,运动连杆总质量有关。得出一种满足模块化设计与生产的方法,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曲柄群驱动机构单元化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柄群 机构 曲柄单元 摆动力平衡
下载PDF
基于SINS/GPS组合导航的AUV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彦恺 康凤举 +2 位作者 段世梅 谢攀 黄永华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7-171,176,共6页
为了满足水下航行远航程和长时间的要求,远航程自主水下航行器(AUV)采用的是以SINS导航为主、卫星导航定期修正的方式,以提高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设计一种采用GPS卫星定位导航模拟器、GPS接收机、惯性测量器件(IMU)和实时仿真计算机构... 为了满足水下航行远航程和长时间的要求,远航程自主水下航行器(AUV)采用的是以SINS导航为主、卫星导航定期修正的方式,以提高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设计一种采用GPS卫星定位导航模拟器、GPS接收机、惯性测量器件(IMU)和实时仿真计算机构成的采用SINS/GPS组合导航方式的AUV导航半实物仿真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硬件接口设计、算法和软件开发进行了论述。所开发的系统通过外部的线运动补偿实现了惯性导航系统的完整计算,通过时间同步策略解决了各导航子系统的并行同步问题。部分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半实物仿真系统方案可行,可用于更高置信度的AUV组合导航仿真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半实物仿真 卫星导航模拟器 惯性测量单元
下载PDF
动力总成刚体惯性参数的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郭峰 吕振华 侯之超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19,共5页
动力总成刚体惯性参数的精确确定是悬置系统设计的前提之一。在分析现有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无阻尼支承系统的刚体惯性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三维刚度已知的线性弹簧作为支承,不增加系统的未知数个数;通过合理选择支... 动力总成刚体惯性参数的精确确定是悬置系统设计的前提之一。在分析现有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无阻尼支承系统的刚体惯性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三维刚度已知的线性弹簧作为支承,不增加系统的未知数个数;通过合理选择支承弹簧刚度,采用该方法可使动力总成的刚体振动模态频率尽量低,以避免动力总成弹性模态对激振试验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装置 转动惯量 质心
下载PDF
消除基准倾斜对加速度计零偏标定影响的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汉舟 张洪才 潘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0,14,共4页
利用平板作为基准对惯性测量单元中的加速度计标定时 ,找到一种消除基准倾斜对加速度计零位标定影响的方法 ,通过对三套惯性测量单元实验数据分析 ,证明该方法是正确。
关键词 基准倾斜 加速度计 零件 标定 惯性测量单元 导航
下载PDF
大速率光纤惯性测量装置全温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庞秀枝 余净 鲁浩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6年第3期23-26,共4页
阐述了“光纤惯性测量装置”的测试要求、测试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设计方案,对该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分析了测试程序的特点。通过对软硬件进行部分修改,该系统可以完成不同类型惯性测量装置的误差建模和综合测试。
关键词 开环光纤陀螺 惯性测量装置 测试系统 设计
下载PDF
IMU/GPS数据同步电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广孚 张为公 +1 位作者 李旭 郭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353-1354,共2页
数据同步是INS/GPS组合导航中数据融合的重要前提。对IMU/GPS组合系统中的数据同步技术进行研究,在IMU没有同步脉冲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以GPS的1PPS(秒同步脉冲信号)为参考时标,由CPLD和8253实现的数据同步方法。实验证明了方案的设... 数据同步是INS/GPS组合导航中数据融合的重要前提。对IMU/GPS组合系统中的数据同步技术进行研究,在IMU没有同步脉冲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以GPS的1PPS(秒同步脉冲信号)为参考时标,由CPLD和8253实现的数据同步方法。实验证明了方案的设计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惯性测量单元 数据同步 8253计数器 CPLD
下载PDF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参与电网调频的改进虚拟惯性控制策略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辉 刘海涛 +3 位作者 宋二兵 肖洪伟 骆林 黄智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8-65,共8页
为了提高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参与电网调频的能力,提出一种带比例—微分(PD)环节的双馈抽水蓄能机组改进虚拟惯性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双馈抽水蓄能机组运行特点,分别建立了可逆水泵水轮机和双馈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双馈抽水蓄能机组控制... 为了提高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参与电网调频的能力,提出一种带比例—微分(PD)环节的双馈抽水蓄能机组改进虚拟惯性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双馈抽水蓄能机组运行特点,分别建立了可逆水泵水轮机和双馈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双馈抽水蓄能机组控制模型。其次,根据机组虚拟转动惯量与转速调节及电网频率变化的关系,提出一种带PD环节的双馈抽水蓄能机组改进虚拟惯性控制策略,并给出了改进虚拟惯性控制相关参数的整定方法。最后,通过对含双馈抽水蓄能机组的3机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述策略可有效提升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在发电、电动工况下的频率响应能力,提高了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抽水蓄能机组 虚拟惯量 惯性控制 频率调节 参数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