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对婴幼儿腹泻的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赵敏 翁倩 张珍珍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3期155-158,共4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婴幼儿腹泻的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因腹泻就诊的婴幼儿7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均有家属照护,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基础护理组(n=35)、综合护理组(n=35),比...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婴幼儿腹泻的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因腹泻就诊的婴幼儿7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均有家属照护,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基础护理组(n=35)、综合护理组(n=35),比较两组患儿腹泻缓解时间、止吐时间和退热时间和家属遵医依从性、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护理组患儿腹泻缓解时间、止吐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综合护理组家属遵医依从性为94.28%(33/35),家属护理满意度为100.00%(35/35),均高于基础护理组的74.28%(26/35)、80.00%(2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5.714,P均<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婴幼儿腹泻的效果确切,可提高家属满意度和遵医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婴幼儿 腹泻 家属满意度
下载PDF
广东鹤山地区急性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黎卓华 李文丹 范宏英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4期33-38,共6页
目的:了解广东鹤山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和诊疗措施提供相关的科学信息。方法:回顾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0~7岁儿童腹泻患者粪便结果5153例,按不同性别、年龄、月... 目的:了解广东鹤山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和诊疗措施提供相关的科学信息。方法:回顾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0~7岁儿童腹泻患者粪便结果5153例,按不同性别、年龄、月份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前后分析儿童感染轮状病毒的情况;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4月腹泻儿童粪便57份,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轮状病毒感染组与非轮状病毒感染组,并作问卷调查,分析患儿感染轮状病毒的相关因素。结果:5153例标本中共检出轮状病毒阳性标本498例,阳性率为9.66%。其中男性患儿感染率为9.38%,女性患儿感染率为10.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3,P>0.05)。轮状病毒感染好发于出生6个月~3岁以下的婴幼儿,阳性患儿构成比达81.32%,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为重点预防发病对象。2017-2022年轮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5.1%、17.3%、5.55%、2.17%、5.66%和4.13%,2019-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轮状病毒抗原检出率显著下降,与疫情前两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轮状病毒的暴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后,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没有变化,主要以晚冬和初春时期(12月份至次年3月份)检出率最高,总检出率分别为24.7%、17.0%、16.0%、10.4%。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轮状病毒阳性病例主要以外来务工人员儿童感染为主,感染的因素主要有:饮食不注意卫生(缺乏勤洗手、地板清洁、餐具消毒),监护人对轮状病毒不了解、抗生素滥用、宠物接触等等。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广东鹤山地区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因,其中0.5~3岁儿童是易感人群,在晚冬和初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儿童作为疫情防控重点人群,提倡在流行季节来临前做好防护工作,对存在高危感染因素的婴幼儿,采取相应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患儿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婴幼儿 季节 感染性腹泻 感染因素
下载PDF
婴儿健脾颗粒联合推拿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的效果
3
作者 卢燕香 谢丹丹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0期47-50,共4页
目的 探讨婴儿健脾颗粒联合推拿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腹泻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采用婴儿健脾颗粒联合推拿治疗... 目的 探讨婴儿健脾颗粒联合推拿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腹泻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采用婴儿健脾颗粒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大便情况、免疫指标、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大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大便次数均降低,且中医组中医证候积分和大便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均升高,且中医组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中医组复发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6.33%(8/49)(P <0.05)。两组均未出现脱水、生命体征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婴儿健脾颗粒联合推拿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的效果显著,能够缓解症状,提高免疫力,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健脾颗粒 推拿 婴幼儿慢性腹泻
下载PDF
幼儿配方羊奶粉对抗生素所致腹泻小鼠的影响
4
作者 洪宝怡 吴桐 +8 位作者 卢素云 詹智钧 朱瑶 侯艳梅 李媛 谢雨薇 潘任桃 魏云 刘进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1,共8页
文章探讨幼儿配方羊奶粉对抗生素所致腹泻小鼠的影响,为幼儿配方羊奶粉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将50只KM小鼠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羊奶粉低剂量组、羊奶粉高剂量组、幼儿配方牛奶粉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奶粉组按... 文章探讨幼儿配方羊奶粉对抗生素所致腹泻小鼠的影响,为幼儿配方羊奶粉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将50只KM小鼠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羊奶粉低剂量组、羊奶粉高剂量组、幼儿配方牛奶粉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奶粉组按20 mL/kg体质量灌胃,空白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纯水,每天2次,连续14 d。给样7 d后,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头孢拉定(1.00 g/kg体质量)+庆大霉素(0.16 g/kg体质量),0.4 mL/只,2次/d,连续4 d,给抗生素2 h后继续给受试样品,试验结束前1天收集小鼠粪便,用于测定粪便含水量及肠道微生物分析,末次给样后次日眼眶采血测定血清TNF-α、IL-2、IL-6、IL-1β水平,取空肠、结肠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物粪便含水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IL-2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IL-6、IL-1β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空肠及回肠组织内可见隐窝数量减少,肠绒毛变短,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肠道菌群结构改变,多样性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羊奶粉高剂量组及幼儿配方牛奶粉组动物粪便含水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0.05),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羊奶粉对小鼠空肠和结肠组织病变有明显修复作用,对抗菌素所致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有显著调节功能。幼儿配方羊奶粉可能通过提高肠道免疫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改善抗生素致腹泻小鼠肠道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配方羊奶粉 肠道菌群 抗生素 腹泻 小鼠
下载PDF
蒙脱石散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对婴幼儿急性腹泻患儿CRP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阙瑞春 梁欢 +1 位作者 江帆 黄志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7期17-21,共5页
目的探究婴幼儿急性腹泻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2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患儿,采用双盲抽签病历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行基础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 目的探究婴幼儿急性腹泻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2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患儿,采用双盲抽签病历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行基础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增加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患儿增加蒙脱石散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学指标、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腹泻、呕吐、腹痛、大便异常改善时间分别为(2.11±0.52)、(1.19±0.38)、(2.09±0.52)、(3.28±1.05)d,均短于对照组的(4.09±0.97)、(2.25±0.64)、(3.96±0.87)、(5.74±1.73)d(P<0.05)。治疗6 d后,两组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儿CRP(3.94±1.07)mg/L、IL-6(92.51±4.73)ng/L、PCT(1.19±0.42)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1.86±2.74)mg/L、(122.86±7.96)ng/L、(1.85±0.61)μg/L(P<0.05)。治疗6 d后,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儿CD3^(+)(69.84±5.26)%、CD4^(+)(48.22±5.29)%、CD4^(+)/CD8^(+)(1.98±0.55)水平高于对照组的(65.19±3.04)%、(43.15±2.79)%、(1.42±0.26),CD8^(+)(25.68±2.05)%水平低于对照组的(29.77±3.45)%(P<0.05)。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8%,高于对照组的77.4%(χ^(2)=5.167,P=0.023<0.05)。两组患儿用药后均未发生无法耐受的严重不良反应,每组均有2例(6.5%)患儿发生皮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急性腹泻患儿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起效迅速,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急性腹泻 蒙脱石散 布拉氏酵母菌散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Occurrenc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oxigenic Bacillus cereus in food and infant feces 被引量:1
6
作者 Sameer Rushdi Organji Hussein Hasan Abulreesh +2 位作者 Khaled Elbanna Gamal Ebrahim Haridy Osman Manal Khider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5年第7期510-514,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ue incidence of Bacillus cereus(B. cereus) in food and children diarrhea cases. Methods: A total of 110 samples of various dairy products such as raw milk, long life pasteurized milk, y...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ue incidence of Bacillus cereus(B. cereus) in food and children diarrhea cases. Methods: A total of 110 samples of various dairy products such as raw milk, long life pasteurized milk, yoghurt and infant powdered milk formulas, raw rice, and feces were examined for the presence of B. cereus by selective plating on mannitol-egg-yolk-polymyxin agar. Confirmation of B. cereus was carried out by biochemical tests and PCR. Identification of non-B. cereus isolates was carried out by 16 S r DNA sequencing.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was done by disk diffusion method.Results: Overall 35 samples(31.8%, n = 110) yielded Bacillus-like growth. Of which 19 samples(54.28%) were positive for B. cereus. All isolates were positive for enterotoxin production. No psychrotolerant B. cereus strains were detected in all samples. All B. cereus isolates were resistant to penicillin G, but susceptible to vancomycin, erythromycin and clindamycin.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nfirm the importance of including B. cereus in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rograms, as well as in routine clinical and food quality control laboratories in both Saudi Arabia and Egy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cereus BACILLUS LICHENIFORMIS diarrhea ENTEROTOXIN FOOD infant milk formula
下载PDF
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迁延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小珍 邬梦停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迁延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医院2018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参照组实...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迁延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医院2018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D-乳酸含量、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血清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肠杆菌群数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肠球菌群数、乳杆菌群数及双歧杆菌群数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迁延性腹泻患儿,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管理理论 护理模式 迁延性腹泻 患儿
下载PDF
2019—2022年珠海市腹泻患者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强郑 刘鑫 +3 位作者 王山杉 梁锦炎 唐娅琴 周心怡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69-576,共8页
为分析珠海市腹泻人群中A组轮状病毒(RVA)检出情况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感染时间的相关性,收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腹泻患者粪便样本,采用抗原试剂盒检测RVA抗原,对其结果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收集的11... 为分析珠海市腹泻人群中A组轮状病毒(RVA)检出情况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感染时间的相关性,收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腹泻患者粪便样本,采用抗原试剂盒检测RVA抗原,对其结果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收集的11385例样本中,RVA总检出率为9.170%(1044/11385),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均检出RVA,29 d~<1岁婴儿的RVA阳性率最高,为9.962%(369/3704),显著高于6~<12岁学龄期儿童、≥18岁成年人(P<0.01),6岁以下儿童各年龄间RVA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RVA感染全年均有发生,从月份看,2月阳性率最高,为15.456%(117/757),显著高于除1月、3月、5月的其他月份(P<0.01);从季节看,春季阳性率最高,为11.666%(341/2923),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1)。研究表明,2019―2022年珠海地区RVA感染呈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征,应在晚冬、初春季节加强对6岁以下儿童的重点防控。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RVA在珠海地区的传播特点和规律,为本地区的RVA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A组轮状病毒 流行特征 婴幼儿阳性率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阳江地区腹泻婴幼儿乳糖不耐受检测及其研究分析
9
作者 李勇冠 陈树梅 +2 位作者 刘菊香 关玉云 刘杨桃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5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究阳江地区腹泻婴幼儿乳糖不耐受检测及其研究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40例腹泻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尿液乳糖不耐受检测、粪便常规检查、粪便细菌培养和人轮状病毒抗原试验,统计阳江地... 目的:探究阳江地区腹泻婴幼儿乳糖不耐受检测及其研究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40例腹泻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尿液乳糖不耐受检测、粪便常规检查、粪便细菌培养和人轮状病毒抗原试验,统计阳江地区腹泻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段婴幼儿乳糖不耐受情况,分析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病因。结果:540例腹泻婴幼儿中,乳糖不耐受筛查阳性359例(66.48%),其中男165例(45.96%),女194例(54.04%)。婴幼儿年龄越大乳糖不耐受发生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的病因以轮状病毒性肠炎为主。结论:阳江地区腹泻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发病率较高,年龄越大乳糖不耐受发生率越低,轮状病毒性肠炎是腹泻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的主要原因,日常应积极应对,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 腹泻 婴幼儿 乳糖不耐受
下载PDF
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婴幼儿迁延性腹泻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冯海荣 王亚君 喜雷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迁延性腹泻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腹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儿科收治的86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同期健康体检的86例健康婴幼儿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收集2组婴幼儿一般情况,... 目的:探讨迁延性腹泻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腹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儿科收治的86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同期健康体检的86例健康婴幼儿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收集2组婴幼儿一般情况,测量血清25(OH)D_(3)水平,分析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婴幼儿迁延性腹泻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婴幼儿血清25(OH)D_(3)水平为(20.48±3.06)μg/L,显著低于正常组[(25.65±3.38)μg/L](P<0.05),且观察组婴幼儿维生素D不足/缺乏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25)。血清25(OH)D_(3)水平高及户外活动时间≥2h是婴幼儿发生迁延性腹泻的保护因素(OR<1,P<0.05),而未母乳喂养、喂养人饭前便后无洗手习惯、剩饭未及时处理及无法做到饮食均衡是迁延性腹泻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迁延性腹泻婴幼儿维生素D不足/缺乏率高,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是迁延性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婴幼儿,在保证良好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应注重饮食均衡,保持充足户外活动时间和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延性腹泻 维生素D 婴幼儿 相关性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评价和动态排毒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江蕙芸 王艳华 +1 位作者 陈红慧 李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76-979,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作用机制及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年龄在6个月~3岁,病程2d以内、具有典型症状、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患儿共1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α1b8万U...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作用机制及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年龄在6个月~3岁,病程2d以内、具有典型症状、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患儿共1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α1b8万U/kg,1次/d×3d;对照组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和粪便动态排毒情况。结果两组主要症状持续时间、治疗后症状评分和TNF-α水平、治疗3d后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可缩短粪便排毒时间,改善轮状病毒肠炎急性期症状及提高疗效,干扰素短程给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是否安全有效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婴幼儿 腹泻 干扰素
下载PDF
1760例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检出率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3
12
作者 丁华 刘和录 +3 位作者 陈伟光 何玥 何维娜 梁鸿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45,共2页
目的了解沙井地区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RV)感染现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1760例来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1760例腹泻标本中有852例RV结果阳性,阳性率为48.41%... 目的了解沙井地区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RV)感染现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1760例来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1760例腹泻标本中有852例RV结果阳性,阳性率为48.41%;其中0.5-1岁组腹泻患儿阳性率可达69.96%;以每年11、12月份为发病高峰。结论轮状病毒是本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且有明显的季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 粪便 病毒抗原检测
下载PDF
重庆婴幼儿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廖炀 陈军华 +2 位作者 朱朝敏 许红梅 刘作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重庆儿童医院就诊的患非细菌性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大便和问卷。先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并经RT-PCR(逆转录PCR)方法证实为...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重庆儿童医院就诊的患非细菌性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大便和问卷。先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并经RT-PCR(逆转录PCR)方法证实为轮状病毒,然后用巢式RT-PCR方法进行VP7(G)、VP4(P)基因分型并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到507份大便标本,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50.69%(257/507)。147份轮状病毒VP6基因阳性标本中G分型结果:G1型占40.14%(59/147);G2型6.80%(10/147);G3型17.01%(25/147);G4型2.04%(3/147);G9型0.68%(1/147);尚有49份未能分型,占33.33%(49/147)。P分型结果:P[8]型占60.54%(89/147);P[4]型占6.12%(9/147);P[9]型和P[10]型各有1例,分别占0.68%(1/147);尚有47份未能分型。G、P型别组合最常见的是G1/P[8]型,占58.93%(33/56)。各G、P型别间临床症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P分型结果与其他地区明显不同,G分型显示出多样性特点,P分型仍以P[8]型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婴幼儿 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属 基因型
下载PDF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40例发病特点分析 被引量:51
14
作者 邓莉 贾立英 +3 位作者 赵惠欣 张又 钱渊 王洛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了解2002~2003年肠道门诊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特点。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大便潜血检查、轮状病毒检测和细菌培养,并对1岁以下的患儿进行喂养情况的调查。结果轮状病... 目的了解2002~2003年肠道门诊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特点。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大便潜血检查、轮状病毒检测和细菌培养,并对1岁以下的患儿进行喂养情况的调查。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2002年感染率为21.74%,2003年感染率为27.11%,2a总感染率为24.91%,2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高,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同时合并条件致病菌生长率为23.88%;1岁以内婴儿腹泻程度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轮状病毒仍是秋冬季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母乳喂养婴儿轮状病毒肠炎腹泻的程度相对较轻;轮状病毒腹泻时存在菌群紊乱,应以调节肠道菌群和对症处理为主要治疗手段,避免滥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急性腹泻 婴幼儿
下载PDF
2004~2005年深圳市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及诺沃克病毒的感染分析 被引量:41
15
作者 杨洪 李庆 +2 位作者 何雅青 张海龙 阳帆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8-59,67,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和诺沃克病毒的感染情况,为腹泻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4年10月~2005年2月深圳市腹泻患儿粪便244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轮状病毒和诺沃克病毒。结果:轮... 目的:了解深圳市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和诺沃克病毒的感染情况,为腹泻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4年10月~2005年2月深圳市腹泻患儿粪便244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轮状病毒和诺沃克病毒。结果:轮状病毒感染率为34.84%(85/244),其中男性感染率为37.41%,女性感染率为30.93%;诺沃克病毒感染率为12.70%(31/244),其中男性感染率为15.65%,女性感染率为8.24%;轮状病毒和诺沃克病毒的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4例患儿为轮状病毒和诺沃克病毒混合感染,占1.64%;2岁以内儿童HRV及NLV分别占79.38%和80.04%。结论:轮状病毒是深圳市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诺沃克病毒也是引起婴幼儿散发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仅次于轮状病毒排第二位,且存在着轮状病毒和诺沃克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2岁以内儿童是HRV及NLV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腹泻儿童轮状病毒及诺沃克病毒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腹泻 轮状病毒 诺沃克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苏州市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沈蕙 李海 +2 位作者 张钧 顾红英 王蓓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20-1421,共2页
目的 研究苏州市 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8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 5岁以下腹泻患儿进行调查。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检测轮状病毒并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用ELISA、... 目的 研究苏州市 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8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 5岁以下腹泻患儿进行调查。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检测轮状病毒并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用ELISA、PCR法进行分型研究。结果 共检测标本 775份 ,轮状病毒阳性 2 74份 ,检出率 3 5 3 5% ;血清分型发现 ,轮状病毒腹泻G分型以G3 (40 15% )和G1(2 8 42 % )为主要流行株 ,基因P分型结果以P[4] (3 9 68% )为主 ,尚发现较多不常见G/P组合和未分型病毒株。结论 苏州市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 ,以G3和P[4]最多见 ,但有较多未分型病毒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轮状病毒 腹泻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袁劲松 谢国强 盛裕芬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以520例秋冬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抗原的方法,测定其大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315例,阳性率为60.6%。将6 mo^2 y婴幼儿... 目的 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以520例秋冬季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抗原的方法,测定其大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315例,阳性率为60.6%。将6 mo^2 y婴幼儿组与<6 mo婴儿组、2~6 y幼儿组作比较(x2检验)P<0.05及P<0.01,表明6 mo^2 y婴幼儿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同一年龄组男女患儿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较敏感的方法,对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 粪便 病毒抗原检测
下载PDF
长沙地区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5
18
作者 聂波丽 张林 +2 位作者 尤灿 郭宽鹏 莫丽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03-404,408,共3页
目的了解长沙市婴幼儿急性腹泻病例中A群轮状病毒(RV)感染的特点。方法收集某省儿童医院2006年5月—2007年4月间1724例<5岁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标记金的A群RV单克隆抗体,以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标本中的A群RV抗原。分析阳性... 目的了解长沙市婴幼儿急性腹泻病例中A群轮状病毒(RV)感染的特点。方法收集某省儿童医院2006年5月—2007年4月间1724例<5岁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标记金的A群RV单克隆抗体,以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标本中的A群RV抗原。分析阳性患儿流行病学资料。结果1724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RV抗原检测阳性342份,阳性率19.84%。2006年5—6月RV抗原检测阳性率为9.21%,而11—12月及2007年1—2月其阳性率分别达36.61%、24.37%,后两者与其他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07.18,P<0.001)。不同年龄段患儿RV感染率以6个月~1岁、~1.5岁、~2岁年龄段较高,分别为26.57%、31.48%和29.55%,6个月~2岁年龄段与其他年龄段的RV抗原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9.30,P<0.001)。男性RV感染率为16.27%,女性为23.94%,前者显著低于后者(χ2=15.87,P<0.005)。结论长沙地区RV感染高峰期在11月至次年2月,患儿年龄为6个月~2岁。对婴幼儿腹泻应尽早做RV检测,以及时发现病原体,合理治疗,避免滥用抗菌药物,防止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腹泻 婴幼儿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福建省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G型和P型的分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爱华 何家鑫 +2 位作者 袁平 赵莉莱 方肇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 研究福建省婴幼儿轮状病毒G型和P型的分型。方法收集福建省 5个地区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 32 7份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单克隆抗体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及G型和P型分型研究。结果 检出 184份阳性标本 ,阳性... 目的 研究福建省婴幼儿轮状病毒G型和P型的分型。方法收集福建省 5个地区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 32 7份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单克隆抗体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及G型和P型分型研究。结果 检出 184份阳性标本 ,阳性率 5 3.2 %。在 15 3份阳性标本中 ,G1型 118株 (77.1% ) ,G2型 13株 (8.5 % ) ,G3型 7株 (4 .6 % ) ,G4型 10株 (6 .5 % ) ,混和型 3株 ,未定型 2株 ;Ga型未检出 ;福州、南平、泉州、厦门地区均以G1型为主 ,但漳州地区全部是G2型 ;对G型定型的 48份阳性标本进行P型分型 ,其中P[8]型 2 4株 (5 0 0 % ) ,P[4 ]型 13株 (2 7 0 % ) ,P[6 ]5株 (10 4% ) ,P[9]、P[10 ]型未检出 ,未定型 6株 ;G型与P型组合以G1P[8]最常见 ,G2P[4 ]次之。结论 福建省近年来大部分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流行型别以G1P[8]为主 ,个别地区以G2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血清型 G型 P型 婴幼儿 腹泻 福建
下载PDF
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郑玉强 张鹏辉 +2 位作者 刘岚 朱军 曾佑琼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4-846,共3页
目的了解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分布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方法对本院消化感染科2008年1月至12月1 30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地随机分层抽样调查;采取病史资料和实验室检测项目结合分析腹泻患儿的病原分布规律以及抗生素的合理... 目的了解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分布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方法对本院消化感染科2008年1月至12月1 30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地随机分层抽样调查;采取病史资料和实验室检测项目结合分析腹泻患儿的病原分布规律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结果感染性腹泻占87.1%,非感染性腹泻占12.9%。感染性腹泻病原主要以轮状病毒(RV)为主,占65.9%,其次是细菌6.7%,腺病毒3.4%,真菌0.8%,寄生虫0.4%。轮状病毒秋冬季节感染率最高,容易重复感染和合并乳糖不耐受。细菌感染以痢疾杆菌多见,占2.22%。非感染性腹泻以糖原性腹泻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为主,分别为4.8%和2.1%。腹泻患儿院外抗生素使用率30%,院内抗生素使用率15%,抗病毒药物和微生态制剂使用率高达90%和100%。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院外抗生素使用率相对较高,院内抗生素使用率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抗生素 婴幼儿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