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身体活动的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效果:基于ICF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叶绿 王斌 邱服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7,共10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具有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的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干预效果范畴及架构。方法运用ICF对大学生常见心理行为健康及功能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具有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的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干预效果范畴及架构。方法运用ICF对大学生常见心理行为健康及功能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8月20日公开发表的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健康及功能结局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最终纳入英文文献10篇,来自7个国家,涉及10项随机对照试验848例被试,年龄15~34岁;主要来源于康复科学、运动康复、康复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期刊,发表时间集中在2016年之后。大学生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主要集中于压力、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学习疲劳、手机成瘾、饮酒障碍、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不足。身体活动干预方式有生命舞蹈、哈他瑜伽、太极拳、篮球、八段锦、自行车、游泳、轮滑、棒球、伸展练习、技能训练、抗阻训练、有氧运动等。干预处方主要为长期(4~14周)的每周1~3次的高、中、低强度身体活动。健康结局涉及改善大学生的认知功能,缓解压力、焦虑、抑郁和学习疲劳,减少消极自动思维,增强正念,降低孤独感和缺陷感,提高睡眠质量,提高上肢肌肉耐力;促进运动习惯的培养,增加身体活动参与,提高活动表现和学业成绩,减少久坐行为、饮酒行为和问题性手机使用,增加社会交往;提高健康知觉和心理社会功能,丰富和改善娱乐休闲生活和校园生活,提高人际关系质量、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结论基于ICF构建了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理论架构。大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主要分为心理健康和功能问题、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身体活动的干预类型分为体适能类、技能类、运动项目类、组合类。健康结局包括3个方面:身体和心理健康、活动和行为健康及整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大学生 身体活动 心理行为问题 健康 功能 康复 系统综述
下载PDF
家庭环境二手烟暴露对青少年情绪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文懿 崔怡馨 +5 位作者 李月月 方波 盛露露 周源柯 席璇 刘琴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8-622,共5页
目的分析家庭环境二手烟暴露对青少年情绪行为的影响,为从家庭环境方面干预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调查重庆市主城某区1002名青少年的家庭基本信息、家庭环境二手烟暴露、青少年自评量表(Youth Self-Report,YSR... 目的分析家庭环境二手烟暴露对青少年情绪行为的影响,为从家庭环境方面干预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调查重庆市主城某区1002名青少年的家庭基本信息、家庭环境二手烟暴露、青少年自评量表(Youth Self-Report,YSR)等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青少年家庭环境二手烟暴露与其情绪行为间的关系。结果48.2%的青少年存在家庭环境二手烟暴露问题。家庭环境二手烟暴露与未暴露的青少年整体情绪行为问题平均得分分别为(26.83±22.28)分和(23.61±20.33)分,整体情绪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12.2%和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整体情绪行为问题的青少年中,家庭环境二手烟暴露的青少年多于未暴露的,OR值为1.838(95%CI:1.161~2.911);女性青少年多于男性,OR值为2.476(95%CI:1.546~3.964);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多于年龄较小的,OR值为1.440(95%CI:1.186~1.749);父亲在外地工作的青少年多于父亲没有在外地工作的,OR值为2.511(95%CI:1.271~4.959);自觉父母间关系一般和较差的青少年多于自觉父母间关系较好的,OR值分别为2.791(95%CI:1.643~4.743)和3.879(95%CI:1.607~9.367);且家庭环境二手烟暴露的青少年内化行为问题多于未暴露的青少年,OR值为1.568(95%CI:1.015~2.422)。结论本研究中约50%的青少年存在家庭环境二手烟暴露问题,家庭环境二手烟暴露是影响青少年内化行为问题和整体情绪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环境 二手烟暴露 青少年 青少年自评量表 内化行为问题 外化行为问题
下载PDF
早产儿发育进程与情绪行为问题研究
3
作者 梁修云 李蕴慧 +2 位作者 杨薇 王慧琴 李小燕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746-749,共4页
目的通过多节点观察早产儿在矫正24月龄内发育进程情况及情绪行为问题,为指导早产儿家庭科学养育照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自2014年4月至2021年10月常规健康体检的早产儿343例,按年龄分组,并按1∶2... 目的通过多节点观察早产儿在矫正24月龄内发育进程情况及情绪行为问题,为指导早产儿家庭科学养育照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自2014年4月至2021年10月常规健康体检的早产儿343例,按年龄分组,并按1∶2比例选择同期参与健康体检的足月儿686例,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3》对研究对象发育进程进行评估,同时访谈综合问题各项。结果早产儿组于矫正12~16月龄时除粗大动作外,沟通、精细动作、解决问题和个人-社会能区均存在落后情况(P<0.05);在矫正>16~20月龄时解决问题能区已追上足月儿(52.33±10.25比53.12±9.64);在矫正>20~24月龄时早产儿组个人-社会能仍落后于足月儿(43.99±9.57比51.21±8.72)。综合访谈结果显示,早产儿父母在其语言发育与情绪行为问题方面的困扰明显多于足月儿父母(分别为20.70%比12.97%,28.86%比8.02%)。结论早产儿早期发育进程存在追赶不均衡现象,其凸显的社会适应性和情绪行为问题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障碍 婴儿 早产 发育进程 情绪行为问题
下载PDF
孤独感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4
作者 常红英 燕国华 Terestita Lasam 《安顺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8-74,共7页
本文以贵州省1194名在校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孤独感对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社会支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探索初中生孤独感对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分析:孤独感对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 本文以贵州省1194名在校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孤独感对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社会支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探索初中生孤独感对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分析:孤独感对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对社会支持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孤独感与内化问题行为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孤独感与外化问题行为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社会支持在孤独感与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可有效减少和预防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发生,且丰富与补充了问题行为的理论依据,同时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感 内化问题行为 外化问题行为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20
5
作者 岳永华 张光珍 +2 位作者 陈会昌 梁宗保 陈欣银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8-320,31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依恋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对178名儿童进行追踪,在儿童2岁时,进行实验室观察,对录像进行编码将儿童划分为四种依恋类型;在儿童2岁、4岁和7岁时让母亲填写《儿童行为核查表》。结果发现:安全型儿童在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 本研究旨在探讨依恋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对178名儿童进行追踪,在儿童2岁时,进行实验室观察,对录像进行编码将儿童划分为四种依恋类型;在儿童2岁、4岁和7岁时让母亲填写《儿童行为核查表》。结果发现:安全型儿童在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上都要显著低于不安全儿童;回避型儿童在外显问题行为上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矛盾型儿童在内隐问题行为上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混乱型儿童在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上得分都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类型 内隐问题行为 外显问题行为
下载PDF
母亲抑郁情绪对婴儿内化问题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宗利娟 刘俊升 +1 位作者 李丹 陈欣银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7-1124,共8页
采用问卷法对298名6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为期8个月的追踪,探究母亲的抑郁情绪与教养压力的相互预测关系,母亲抑郁情绪与婴儿内化问题间母亲教养压力的中介作用,以及受教育程度对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母亲抑郁情绪可显著正向... 采用问卷法对298名6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为期8个月的追踪,探究母亲的抑郁情绪与教养压力的相互预测关系,母亲抑郁情绪与婴儿内化问题间母亲教养压力的中介作用,以及受教育程度对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母亲抑郁情绪可显著正向预测母亲的教养压力。(2)母亲抑郁情绪与婴儿内化问题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作用。在低受教育程度的母亲群体中,母亲抑郁情绪既可直接也可通过教养压力间接作用于婴儿的内化问题。而在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群体中,这两种作用均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抑郁情绪 教养压力 婴儿内化问题
下载PDF
2~11岁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定性与变化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光珍 梁宗保 +1 位作者 陈会昌 张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方法,考察了儿童2岁、4岁、7岁、11岁时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的稳定性和变化。结果发现,各个年龄阶段,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都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儿童的问题行为2岁时最多,此后开始下降,11岁时问题行为最少。... 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方法,考察了儿童2岁、4岁、7岁、11岁时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的稳定性和变化。结果发现,各个年龄阶段,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都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儿童的问题行为2岁时最多,此后开始下降,11岁时问题行为最少。儿童的问题行为具有中等程度的连续性,2岁、4岁、7岁、11岁的问题行为之间的相关均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问题行为 外显问题行为 相对稳定性 绝对稳定性
下载PDF
婴幼儿进食行为异常的临床评估和干预 被引量:6
8
作者 薛敏波 金星明 +1 位作者 余晓丹 盛晓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44-845,878,共3页
目的对婴幼儿单纯性进食行为异常进行临床评估和有效干预。方法采用进食行为评估、体格测量、膳食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评估77例上海市6个月~3岁婴幼儿的异常进食行为,分析异常进食行为与婴幼儿膳食能量摄入的相关性;对其中47例婴幼儿... 目的对婴幼儿单纯性进食行为异常进行临床评估和有效干预。方法采用进食行为评估、体格测量、膳食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评估77例上海市6个月~3岁婴幼儿的异常进食行为,分析异常进食行为与婴幼儿膳食能量摄入的相关性;对其中47例婴幼儿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综合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的婴幼儿膳食及生长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评估的婴幼儿中最常见的3位异常进食行为是进餐时间不固定[36/77例(46.8%)]、挑食[34/77例(44.2%)]、进餐位置不固定[34/77例(44.2%)]。72.7%进食行为异常婴幼儿的膳食能量摄入不足,少部分婴幼儿有生长落后;而与膳食能量摄入不足相关的异常进食行为依次为:进餐时间不固定、挑食、拒绝新食物、进餐位置不固定。经干预后,婴幼儿的膳食能量摄入有明显增加(P<0.01),体质量和身长增长加快,按年龄体质量和按身长体质量的Z-score均明显较干预前改善(Pa<0.01)。结论上海婴幼儿的异常进食行为有其本身的特点,异常进食行为可造成膳食能量摄入不足而影响体格生长,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可以进行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食问题 行为 评估 干预 婴幼儿
下载PDF
幼儿行为问题与气质特点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梁静 王朝晖 马婧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5期911-913,共3页
目的:分析幼儿行为特点并探讨早期气质因素对行为问题发生的预测能力,为医务工作者及家长提供可能的干预措施,预防并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方法选取1周岁幼儿共220人进入研究队列,采用气质问卷进行评估,2年后采用CBCL量表进行行为... 目的:分析幼儿行为特点并探讨早期气质因素对行为问题发生的预测能力,为医务工作者及家长提供可能的干预措施,预防并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方法选取1周岁幼儿共220人进入研究队列,采用气质问卷进行评估,2年后采用CBCL量表进行行为评估。结果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率25.48%,其中心身问题18.75%、抑郁8.65%、社交退缩6.73%,各种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χ^2=7.316,P=0.007)。气质维度在1岁时已经出现性别差异,男童活动水平高于女童(t=1.960,P=0.05),而反应阈低于女童(t=-2.181,P=0.03),难养型及发动缓慢型气质幼儿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气质对行为的预测作用较弱,趋避性及节律性可以预测13.6%的社交退缩问题,心境可以预测9.1%的抑郁问题,持久性可以预测3.1%的心身问题。结论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率较前升高,应根据气质类型及各维度分值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降低行为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问题 气质 幼儿 预测
下载PDF
婴儿气质对婴儿睡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玲琳 黄林英 +2 位作者 杨碧云 喻忠 黄春香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婴儿气质对婴儿睡眠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婴儿睡眠质量。方法对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婴儿中,随机选取月龄在6~12个月之间,且无中枢神经系统及发育... 目的探讨婴儿气质对婴儿睡眠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婴儿睡眠质量。方法对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婴儿中,随机选取月龄在6~12个月之间,且无中枢神经系统及发育异常的婴儿进行睡眠评估,符合婴儿睡眠问题诊断标准1项者即纳入睡眠问题组,共有102名婴儿,正常时照组为同期查体无睡眠问题、身体健康婴儿共105名。婴儿气质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婴儿睡眠问卷调查表由母亲填写完成。结果①在睡眠问题组的102名婴儿中,频繁夜醒的婴儿数最多为83人次,入睡困难39人次,睡眠节律紊乱25人次;②婴儿气质类型在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21.537,P〈0.01);③有睡眠问题的婴儿其气质维度在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和情绪本质上较无睡眠问题的婴儿得分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①困难型气质的婴儿易出现睡眠问题;②父母应针对婴儿气质特点,改善自身育儿行为,营造和谐的睡眠环境,以提高婴儿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气质 睡眠问题 育儿行为 影响
下载PDF
父母期望与早中青少年期内化问题的关系:有差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浩 徐夫真 +1 位作者 刘宇鹏 崔伟 《心理研究》 2018年第6期556-562,共7页
为探讨早中青少年期内化问题的特点及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与内化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自陈报告、自我描述问卷、父母期望问卷对578名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1)女生内化问题水平高于男生,高中生内化问... 为探讨早中青少年期内化问题的特点及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与内化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自陈报告、自我描述问卷、父母期望问卷对578名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1)女生内化问题水平高于男生,高中生内化问题水平最高,其次是初中生,小学高年级学生内化问题水平最低;(2)内化问题分别与父母期望、学业自我概念显著负相关,父母期望与学业自我概念显著正相关;(3)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期望与内化问题之间的中介效应存在性别和学段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内化问题 父母期望 学业自我概念
下载PDF
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发展级联的个体内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段文婷 孙启武 +2 位作者 王铭 吴才智 陈真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3-827,共15页
认识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发展级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价值。采用个体内分析方法分析了894名初中生3年的追踪数据,并与传统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水平,亲社会行为倾向与内化问题... 认识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发展级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价值。采用个体内分析方法分析了894名初中生3年的追踪数据,并与传统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水平,亲社会行为倾向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具有中等或较弱的协同变化关系,T1亲社会行为倾向可负向预测T2内化问题,T2亲社会行为倾向可负向预测T3外化问题,具有较弱的预测作用;(2)在女生群体中,T2内化问题可正向预测T3外化问题,而在男生群体中,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没有相互预测作用;(3)亲社会行为倾向的4个因子(公开的、依从的、情绪的和利他的)可负向预测内化问题,它们仅在T2可负向预测外化问题,具有较弱的预测作用;(4)个体内分析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与传统交叉滞后分析方法不同,不同的个体内分析模型得到的研究结果也不同。结论: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发展可降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这种作用具有性别差异;个体内分析方法在青少年心理病理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倾向 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 随机截距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广义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发展级联
下载PDF
青少年内向性行为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文芬 傅一笑 +3 位作者 孔令娜 李涛 邓伟 王英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56-661,共6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内向性行为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youth self-report,YSR)对重庆市12~18岁74对双生子的内向行为进行评定。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维度问卷(the parenting styles ... 目的探讨青少年内向性行为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youth self-report,YSR)对重庆市12~18岁74对双生子的内向行为进行评定。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维度问卷(the parenting styles and dimensions questionaire,PSDQ)、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scale,2nd edition,Chinese version,FACESⅡ-CV)、家庭压力问卷(family stresses questionnaire,FSQ)、应激生活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SLE)等调查环境因素;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调查应对方式;采集双生子静脉血提取DNA进行卵型鉴定。通过OPEN-MX软件构建单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性遗传因素、共享环境因素、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与双生子内向行为的相关程度。结果不同卵型双生子间父母养育方式、家庭压力、家庭亲密度及应对方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生子内向行为与家庭亲密度(r=-0.223,P=0.011)呈负相关,与家庭压力(r=0.232,P=0.008)、专制型养育方式(r=0.206,P=0.018)、消极应对(r=0.409,P=0.001)呈正相关;与应激生活事件、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等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构方程显示,在内向行为总变异方差中加性遗传效应占0.51(95%CI:0.27~0.69)、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占0.49(95%CI:0.31~0.73)。结论青少年内向性行为与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程度基本接近;与父母专制型养育方式、家庭压力、家庭亲密度等家庭因素及消极应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内向性行为 双生子研究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父母教养行为与初中生内化问题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琨 董洋 王默 《现代教育论丛》 2016年第5期36-43,共8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732名初中生的父母教养行为、心理资本与内化问题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温暖接纳负向预测青少年内化问题作用显著,心理控制正向预测内化问题作用显著;行为控制对内化问题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温暖接纳、行为...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732名初中生的父母教养行为、心理资本与内化问题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温暖接纳负向预测青少年内化问题作用显著,心理控制正向预测内化问题作用显著;行为控制对内化问题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温暖接纳、行为控制正向预测事务型和人际型心理资本作用显著;心理控制负向预测事务型心理资本作用显著。(3)温暖接纳通过增加两种心理资本来减少内化问题。心理控制通过减少事务型心理资本来增加内化问题。行为控制表现出不一致的中介:一方面通过增加两种资本减少内化问题,另一方面在残余的直接效应中又会增加内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资本 父母教养行为 内化问题 家庭教育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婴幼儿睡眠问题行为干预个案报告
15
作者 邓玉娇 王广海 +2 位作者 姜艳蕊 林青敏 江帆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57-162,共6页
1名6月龄的幼儿因睡眠不安、频繁夜醒2个月来门诊就诊。通过多学科联合门诊医生问诊检查,并使用睡眠日记及可穿戴式睡眠活动记录仪对该幼儿的睡眠情况监测1周后,诊断为儿童行为失眠——睡眠相关行为型,转介行为干预。具有儿童睡眠医学... 1名6月龄的幼儿因睡眠不安、频繁夜醒2个月来门诊就诊。通过多学科联合门诊医生问诊检查,并使用睡眠日记及可穿戴式睡眠活动记录仪对该幼儿的睡眠情况监测1周后,诊断为儿童行为失眠——睡眠相关行为型,转介行为干预。具有儿童睡眠医学专业背景的行为治疗师制定了个性化的行为干预方案,包括父母睡眠教育、良好的睡眠卫生、逐渐消退法和积极睡前程序等,并通过跟踪随访,促进方案的有效实施。1个月后复诊,主观睡眠日记显示该幼儿夜醒次数减少,客观记录睡眠的睡眠活动记录仪夜显示患儿的夜醒次数和时间均明显减少,睡眠效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问题 夜醒 行为干预 婴幼儿
下载PDF
不同性别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行为问题关系研究
16
作者 张婷婷 杨子珺 《成才之路》 2022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北省450名3~6年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沟通和家庭优势对女童内化问题有显著预测作用;家庭沟通和家庭困难对女童外化问...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北省450名3~6年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沟通和家庭优势对女童内化问题有显著预测作用;家庭沟通和家庭困难对女童外化问题有显著预测作用;家庭沟通对男童内、外化问题均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家庭功能发挥越好,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越少;家庭功能对心理行为问题的预测作用,受儿童性别、内外化问题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功能 心理行为 儿童 内化问题 外化问题
下载PDF
母亲述情障碍与儿童内隐问题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琪 梁宗保 +3 位作者 徐燕 王姗娜 徐得微 张思启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研究儿童内隐问题行为的性别差异及其与母亲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20个项目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核查表,对446名学前儿童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孩在强迫性... 目的:研究儿童内隐问题行为的性别差异及其与母亲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20个项目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核查表,对446名学前儿童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孩在强迫性行为上明显高于女孩,而女孩在抑郁倾向上显著高于男孩。(2)母亲的述情障碍对学前儿童内隐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母亲的情感识别障碍对儿童的抑郁倾向、社交退缩以及强迫性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其情感描述障碍对儿童的抑郁倾向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结论:母亲的述情障碍可能会对学前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母亲述情障碍 内隐问题行为
下载PDF
MAOA-uVNTR多态性与学步期儿童内隐问题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志鹏 刘亚鹏 +5 位作者 张明浩 陈平 张光珍 梁宗保 邓慧华 陆祖宏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究MAOA基因重复片段多态性对学步期儿童内隐问题行为的影响。方法:以295名学步期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儿童6个月时,采集口腔脱落细胞,24个月时由父母报告其内隐问题行为。结果:拥有3型MAOA基因的男孩抑郁、焦虑以及内隐问题行为的... 目的:探究MAOA基因重复片段多态性对学步期儿童内隐问题行为的影响。方法:以295名学步期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儿童6个月时,采集口腔脱落细胞,24个月时由父母报告其内隐问题行为。结果:拥有3型MAOA基因的男孩抑郁、焦虑以及内隐问题行为的水平与4型男孩的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拥有4/4型MAOA基因的女孩,其抑郁、焦虑以及内隐问题行为的水平与3/3+3/4型女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表明MAOA-uVNTR多态性对学步期儿童抑郁、焦虑以及内隐问题行为均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OA-uVNTR多态性 学步期儿童 内隐问题行为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儿童母亲拒绝与同伴拒绝的关系--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玲晓 张丽娅 常淑敏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7-1353,共7页
选取393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儿童的母亲拒绝、家庭环境纷杂度、问题行为和同伴拒绝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母亲拒绝对儿童的同伴拒绝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家庭环境纷杂度调节... 选取393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儿童的母亲拒绝、家庭环境纷杂度、问题行为和同伴拒绝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母亲拒绝对儿童的同伴拒绝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家庭环境纷杂度调节了母亲拒绝与同伴拒绝之间的关系;(3)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在家庭环境纷杂度对母亲拒绝和同伴拒绝关系的调节效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拒绝 同伴拒绝 家庭环境纷杂度 儿童外化问题行为 儿童内化问题行为
下载PDF
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患儿的术后远期行为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潇 张磊 +1 位作者 周韧 姜虹 《上海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运用1991版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评估单次或多次全身麻醉对患儿术后远期行为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7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血管瘤切除手术的0~5岁患儿临床资料。以电... 目的运用1991版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评估单次或多次全身麻醉对患儿术后远期行为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7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血管瘤切除手术的0~5岁患儿临床资料。以电话回访形式,确定能够获得回访并愿意接受CBCL问卷测评的患儿例数。通过问卷星线上采集患儿及其家庭基本信息、5岁前的全身麻醉次数、是否早产等信息和CBCL问卷量表数据,根据0~5岁时接受的麻醉次数将患儿分为单次麻醉组和多次麻醉组。评估全身麻醉对受试者CBCL评分的影响。结果实际发放CBCL问卷150份,收集有效问卷54份,回收率为36%。其中,5岁以前接受单次麻醉者33例,接受多次麻醉者21例。两组间患儿年龄、性别构成、患先天性疾病比例、早产儿比例、接受学龄前教育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次麻醉组单次手术时间为(74.30±42.30)min,显著长于多次麻醉组的(43.87±37.51)min,(P<0.05)。单次麻醉组父亲年收入多分布于6~12万元,多次麻醉组父亲年收入多分布于≤6万元,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总体CBCL评分为(22.61±17.83)分,有行为学问题患儿比例为29.6%(16/54)。其中,单次麻醉组CBCL总分为(24.90±19.26)分,有行为学问题患儿比例为33.3%(11/33);多次麻醉组CBCL总分为(19.00±15.04)分,有行为学问题患儿比例为23.8%(5/21)。两组间CBCL总分和有行为学问题的患儿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39、0.549)。38例无行为学问题的患儿与16例有行为学问题的患儿在早产、是否接受学龄前教育、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父母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5岁前进行血管瘤切除手术的患儿基于CBCL评估的远期神经行为学异常率略高于正常人群水平,但接受多次麻醉患儿与单次麻醉患儿无显著的行为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单次麻醉手术 多次麻醉手术 儿童行为量表 儿童行为学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