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assifications of mandibular canal branching:A review of literature
1
作者 Mauricio Augusto Aquino Castro Manuel Oscar Lagravere-Vich +2 位作者 Tania Mara Pimenta Amaral Mauro Henrique Guimaraes Abreu Ricardo Alves Mesquita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5年第12期531-537,共7页
AIM: To gather existing radiographic classifications of mandibular canals branching, considering the criteria on which these were based.METHODS: The search for studies on mandibular canals based on imaging exams inclu... AIM: To gather existing radiographic classifications of mandibular canals branching, considering the criteria on which these were based.METHODS: The search for studies on mandibular canals based on imaging exams included literature review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prevalence, descriptive studies, or case reports. An electronic search in the MEDLINE(Ovid SP), Pub Med, EMBASE(Ovid SP), Web of Science(Thompson Reuters), and Scopus(Elsevier) databases was performed, as well as a manual evaluation of the references of the selected articles. Combinations of key words were placed in each database. No restrictions were imposed regarding the year of publication or language. References collected in duplicate were removed by the authors. A table was drawn up, containing the included studies and respective interest data.RESULTS: Six classifications of mandibular canals branching were selected for the present literature review. Four were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radiographic exams, and two were performed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tomographic exams. Three-dimensional classifications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found in the least number of exams, comparatively to two-dimensional studies. The prevalence of mandibular canal branching varied from 0% to 38.75% in the work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exams, while those found inthree-dimensional exams ranged from 15.6% to 65%. The studies were mostly referred to branches that began in the mandibular ramus. Just one classification considered the branches that began in the mandibular body region.CONCLUSION: Three-dimensional exams appear to be the best method to view mandibular canal branching. Further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determine its true prevalence and questions concerning to associ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MANDIBULAR canal Bifid MANDIBULAR canal Dental radiography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下载PDF
紧贴磨牙后管的下颌阻生齿拔除1例
2
作者 陈奇志 杨宁 马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4-937,共4页
下牙槽神经损伤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常见并发症,下牙槽神经分支通常会增加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本文报告1例下颌神经管磨牙后管分支伴行附近的阻生齿拔除病例,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并结合... 下牙槽神经损伤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常见并发症,下牙槽神经分支通常会增加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本文报告1例下颌神经管磨牙后管分支伴行附近的阻生齿拔除病例,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磨牙后管走行及临床存在风险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牙槽神经 磨牙后管 阻生齿
下载PDF
运用CBCT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位置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飞 罗俊 +2 位作者 李月恒 杨正艳 鲁珂珂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为临床制定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手术方案及评估手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筛选门诊就诊患者CBCT影像资料,通过i-CAT软件进行三维分析,记录其阻生... 目的运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为临床制定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手术方案及评估手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筛选门诊就诊患者CBCT影像资料,通过i-CAT软件进行三维分析,记录其阻生类型、下颌神经管分型和变异及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阻生磨牙最小距离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 527例影像资料,纳入2 595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及2 595条下颌神经管。双侧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类型及下颌神经管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下颌神经管变异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侧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阻生磨牙最小距离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增大趋势。结论 CBCT可帮助明确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阻生类型、下颌神经管相关分型及相关位置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颌神经管
下载PDF
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光宙 杨驰 +3 位作者 范新东 俞创奇 汪湧 张瑛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 :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探讨与下颌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canal,IAC)相交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s,IMTMs)的阻生类型,并观察手术拔除阻生牙后下牙槽神经损伤与阻生类型间的关系。方法:对锥形束CT(co... 目的 :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探讨与下颌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canal,IAC)相交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s,IMTMs)的阻生类型,并观察手术拔除阻生牙后下牙槽神经损伤与阻生类型间的关系。方法:对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确诊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触或相交的378例患者共658侧阻生牙,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将阻生牙分为4类:Ⅰ类位于神经管的上方,Ⅱ类位于神经管的颊侧,Ⅲ类位于神经管的舌侧,Ⅳ类下颌神经管位于牙根之间。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拔除,术后观察容易引起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阻生类型,统计各种类型神经损伤的例数,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阻生牙拔除后,下牙槽神经损伤率为6.8%(45/658)。其中,第Ⅰ类15例(15/332)发生下唇麻木、第Ⅱ类19例(19/108)发生下唇麻木、第Ⅲ类11例(11/210)发生下唇麻木,第IV类未发生下唇麻木(0/8)。统计学分析显示,阻生牙拔除后,第Ⅰ类和第Ⅱ类、第Ⅱ类和第Ⅲ类下牙槽神经损伤率有显著差异(P<0.01),第Ⅰ类和第Ⅲ类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CBCT冠状位可将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相交的患者分为4类,手术拔除过程中均有损伤下牙槽神经的危险,尤其是位于下颌神经管颊侧的阻生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牙 下颌神经管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的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4 位作者 刘恒兴 李敏 窦文广 马会强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1-653,共3页
目的: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下颌骨标本10例、成人全牙下颌骨标本18例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下牙槽神经、血管的... 目的: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下颌骨标本10例、成人全牙下颌骨标本18例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下牙槽神经、血管的排列关系,用游标卡尺和CT三维重建工作站分别测量下颌后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结果:下颌管自牙槽窝下方走行,其舌侧骨板较厚;下颌管内的下牙槽血管位于下牙槽神经上方。下颌磨牙的远中根至下颌管的距离均较近中根近。在标本及影像上的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分别为(8.36±2.34)mm和(8.42±2.42)mm、(7.36±2.21)mm和(7.52±2.18)mm、(3.22±1.40)mm和(3.36±1.85)mm、(2.96±1.54)mm和(2.84±1.55)mm、(3.64±1.72)mm和(3.88±1.76)mm。结论:(1)下颌后牙至下颌管的距离以第2磨牙最近,由近及远依次为第2磨牙、第1磨牙、第3磨牙、第2前磨牙和第1前磨牙。(2)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损伤下牙槽神经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管 下牙槽神经 下颌后牙 牙种植术 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种植支抗辅助拔除毗邻神经管近中阻生智牙14例报道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晓晴 范建芬 +2 位作者 徐培成 项飞 秦飞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49-252,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微种植支抗牵引毗邻下牙槽神经管的近中阻生智牙,减小拔牙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14例锥形束CT确诊毗邻下牙槽神经管且近中阻生的智牙,微种植支抗牵引下颌智牙2-5个月,待其离开下牙槽神经管后拔除。结果:所有... 目的 :探讨应用微种植支抗牵引毗邻下牙槽神经管的近中阻生智牙,减小拔牙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14例锥形束CT确诊毗邻下牙槽神经管且近中阻生的智牙,微种植支抗牵引下颌智牙2-5个月,待其离开下牙槽神经管后拔除。结果:所有患牙均顺利拔除,拔牙后均无明显的术后反应。结论:应用微种植支抗牵引后拔除毗邻下牙槽神经管的近中阻生智牙,是一种可靠的微创拔牙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支抗牵引 微创外科 下牙槽神经管 智牙拔除
下载PDF
下颌支矢状劈开术与下颌管位置关系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柯国平 戴冀斌 +1 位作者 周新华 黄文铎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0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 :研究下颌管在下颌骨内的重要行径和位置关系。方法 :选用带软组织 5 0具完整的头颈标本 ,分别在下颌第三磨牙后缘的垂直线、磨牙后三角尖至下颌角连线呈额状位锯开下颌骨 ,观察下颌管的解剖。结果 :下颌管是下颌骨的骨松质内形成... 目的 :研究下颌管在下颌骨内的重要行径和位置关系。方法 :选用带软组织 5 0具完整的头颈标本 ,分别在下颌第三磨牙后缘的垂直线、磨牙后三角尖至下颌角连线呈额状位锯开下颌骨 ,观察下颌管的解剖。结果 :下颌管是下颌骨的骨松质内形成较薄的骨密质骨管。下颌管在下颌骨第三磨牙后缘切面的位置靠内侧型占 90 % ,中间型占 10 % ;在连线切面的位置靠内侧型占 84% ,中间型占 16 %。结论 :了解下颌管在下颌骨内的重要毗邻关系 ,可以减少因下牙槽神经损伤造成口裂以下粘膜和皮肤的感觉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支矢状劈开术 下颌管 下牙槽神经 解剖学
下载PDF
根管治疗术与下牙槽神经损伤 被引量:5
8
作者 何旭 赵蕾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7-240,共4页
根管治疗术(Rootcanal therapy,RCT)是目前用于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治疗的首选方法,由其引起下牙槽神经损伤是极少见的并发症,但后果十分严重,常给病人带来痛苦。该文就RCT引起的下牙槽神经损伤的病因及治疗两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根管治疗术 下牙槽神经 外科手术 并发症 超充
下载PDF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误注次氯酸钠意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红艳 徐健 +4 位作者 张保荣 贾岳 刘民华 罗一郎 赵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7-658,共2页
次氯酸钠(NaClO)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广谱抗菌剂,使用不当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本文报道1例误将1%NaClO作为麻醉药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引发的医疗意外。
关键词 次氯酸钠 根管治疗 下牙槽神经 阻滞麻醉
下载PDF
颏管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士杰 东智安 邱立新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1996年第1期7-9,共3页
应用国际上先进的、具有高分辨率的Sens-A-Ray新技术,对24例(48侧)游离干下颌骨标本的下颌管前部结构进行放射投照及计算机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下颌管的前端确有一骨内前绊(颏管)延伸至颏孔前方,继而向后上外方通... 应用国际上先进的、具有高分辨率的Sens-A-Ray新技术,对24例(48侧)游离干下颌骨标本的下颌管前部结构进行放射投照及计算机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下颌管的前端确有一骨内前绊(颏管)延伸至颏孔前方,继而向后上外方通向颏孔,而并非如过去一般认为的下颌管自后上内向前下外方向直接开口于颏孔。本研究对颏管与颏孔及下颌管之间的关系、颏管的角度等提供了解剖学数据,为临床上颏孔区手术,特别是牙种植术提供了新的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管 解剖学 牙种植 下齿槽神经
下载PDF
下颌管的解剖结构与牙种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申载贤 金东洙 张默函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管的解剖结构与牙种植的关系.[方法]选取15具牙列完整的成人离体下颌骨标本和5具经过动脉血管内灌注的新鲜标本,测量下颌骨在每个牙位截面上有关牙槽嵴及下颌管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槽嵴顶以及下方10mm宽... [目的]探讨下颌管的解剖结构与牙种植的关系.[方法]选取15具牙列完整的成人离体下颌骨标本和5具经过动脉血管内灌注的新鲜标本,测量下颌骨在每个牙位截面上有关牙槽嵴及下颌管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槽嵴顶以及下方10mm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宽;牙槽嵴由上向下逐渐增宽;下颌管位于下颌骨体内下方走行中偏舌侧,并近下颌骨下缘,在下颌第1,2磨牙区下颌管走行与下颌下缘成平行状,在近颏孔处转向外和向颊侧出颏孔;下颌管内血管位于下牙槽神经之上.[结论]牙种植术中按正常解剖部位并且侧重颊侧骨板操作,可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如果术中下颌管内突然涌出大量新鲜血液,则提示若继续手术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管 牙种植 下牙槽神经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阻生齿拔除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赵丽 后军 +4 位作者 张令达 孙明 胡玉坤 朱凌 薛浩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1-22,共2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观测及分析阻生齿与邻近解剖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第三磨牙拔除术前摄曲面断层X线片检查,对于与下牙槽神经管接触或部分重叠的病例35例,进行锥形束CT检查。结果:锥形束CT对阻生齿拔除术...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观测及分析阻生齿与邻近解剖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第三磨牙拔除术前摄曲面断层X线片检查,对于与下牙槽神经管接触或部分重叠的病例35例,进行锥形束CT检查。结果:锥形束CT对阻生齿拔除术能更好的进行阻力分析。结论:锥形束CT检查对于第三磨牙拔除术手术方案的选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阻生齿 下牙槽神经管
下载PDF
下颌管定位与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后感觉神经障碍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马嘉 张扬 卢利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328-331,共4页
目的用CT扫描来确定下颌前突患者下颌支部下颌管的定位,并评价下颌管与颊侧骨皮质之间骨髓腔宽度与术后感觉神经障碍(NSD)之间的关系。方法把通过下颌管最先形成的平面作为基础平面1,紧邻下颌第二磨牙远中与平面1相垂直作为平面5,二者... 目的用CT扫描来确定下颌前突患者下颌支部下颌管的定位,并评价下颌管与颊侧骨皮质之间骨髓腔宽度与术后感觉神经障碍(NSD)之间的关系。方法把通过下颌管最先形成的平面作为基础平面1,紧邻下颌第二磨牙远中与平面1相垂直作为平面5,二者角分线为平面3,平面1和3,3和5的角分线分别为平面2和4,共5个平面,在每一平面测量颊侧骨髓腔的宽度。以问卷的形式描述术后下牙槽神经分布区域的感觉改变。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评价骨髓腔宽度和术后NSD之间的关系。结果颊侧骨髓腔宽度左右两侧无显著性差异(t=-0.871,P=0.384),其宽度的总体变化没有规律,在3、4层面距离最小,各层之间差异有显著性(F=2.795,P=0.017)。颊侧骨髓腔缺如(接触和融合型),在3和4层面出现几率较高。颊侧骨髓腔宽度为0的27侧100%发生术后NSD。未接触组63侧有14.3%发生术后NS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25.941,P<0.05)。结论颊侧骨髓腔的宽度是术后NSD的风险因子,当下颌管和颊侧骨皮质之间的骨髓腔宽度是0.9mm或更小时,NSD更容易发生,当颊侧骨髓腔缺失时,从外侧骨皮质中分离下牙槽神经十分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下颌管 下牙槽神经 感觉神经障碍
下载PDF
下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术前术后下颌神经管的位移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虎小毅 李立峰 +2 位作者 史婧怡 屠军波 侯成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838-842,共5页
目的测量分析下颌骨囊性病变术前术后下颌神经管的位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7-12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下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开窗减压前及开窗减压后二次手术前的CBCT上测量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对... 目的测量分析下颌骨囊性病变术前术后下颌神经管的位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7-12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下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开窗减压前及开窗减压后二次手术前的CBCT上测量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对比分析开窗减压前患侧下颌神经管的位移方向与下颌骨横截面几何中心位置变化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囊性病变区开窗减压前后下颌神经管的位移变化规律。结果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可引起下颌神经管显著移位,平均移位距离(7.48±2.49)mm。移位方向以下颌骨下缘方向为主,内外方向上的移位与颌骨膨隆方向有关,颌骨向外(颊侧)膨隆者下颌神经管多倾向于向内(舌侧)移位,颌骨向内(舌侧)膨隆者下颌神经管多向外(颊侧)移位。开窗减压术后下颌神经管有一定的向“原始”位置恢复的趋势,与“原始”位置的平均距离约为(6.07±2.10)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恢复的距离有限,平均缩短距离为(1.55±1.48)mm,缩短距离约占总移位距离的20.72%。结论下颌骨囊性病变可引起下颌神经管的显著移位,移位方向以下颌骨下缘方向为主,内外方向上倾向于与颌骨膨隆的方向相反。开窗减压术后下颌神经管有复位趋势,但复位距离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囊肿 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下颌神经管 移位
下载PDF
下牙槽神经管的CBCT影像与拔牙术中暴露的对比研究
15
作者 刘春临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0期57-57,59,共2页
目的:探讨下牙槽神经管的CBCT影像与拔牙术中的暴露情况。方法:收治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60例,由2名口腔颌面外科医师进行微创拔牙操作,观察下牙槽神经管暴露情况。结果:颊侧组术后神经管暴露8例,舌侧组术后神经管暴露3例,根间组术后神... 目的:探讨下牙槽神经管的CBCT影像与拔牙术中的暴露情况。方法:收治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60例,由2名口腔颌面外科医师进行微创拔牙操作,观察下牙槽神经管暴露情况。结果:颊侧组术后神经管暴露8例,舌侧组术后神经管暴露3例,根间组术后神经管暴露1例,插入组术后神经管暴露5例。结论:微创拔牙术中下牙槽神经管暴露的可能性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牙槽神经管
下载PDF
正常人群下颌管的三维定位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郝静 赵丹 邓润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9-701,共3页
目的:应用CT进行下颌管的三维定位测量研究,为牙种植术等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例正常人下颌骨进行螺旋CT扫描,在预定截面上测量下颌管至颊、舌、牙槽嵴顶以及下颌骨下缘的距离,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应用CT进行下颌管的三维定位测量研究,为牙种植术等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例正常人下颌骨进行螺旋CT扫描,在预定截面上测量下颌管至颊、舌、牙槽嵴顶以及下颌骨下缘的距离,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骨左右两侧各组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下颌管至舌侧骨板的距离比下颌管外缘至颊侧骨板距离小,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颌管上缘至牙槽嵴顶的距离较下颌管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管在下颌骨后牙区走行中偏向舌侧骨板,而且距离下颌骨下缘较近。当下颌骨的垂直高度不足时,下颌管的颊舌向位置就十分重要,第二磨牙区种植一般伤及下牙槽神经的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管 下牙槽神经 牙种植
下载PDF
轻量型单步深度学习网络自动识别下颌智齿牙根与下颌管位置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芷凡 戴修斌 +4 位作者 周炎锜 冒添逸 黄虹 宋洪丞 王东苗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34-539,共6页
目的构建轻量型单步深度学习网络利用曲面断层片自动检测下颌智齿牙根与下颌管位置关系。方法将1570例2543颗同时拍摄曲面断层片和CBCT的成人下颌智齿病例,随机分成训练组(80%)、验证组(10%)和测试组(10%)。分别使用曲面断层片和CBCT评... 目的构建轻量型单步深度学习网络利用曲面断层片自动检测下颌智齿牙根与下颌管位置关系。方法将1570例2543颗同时拍摄曲面断层片和CBCT的成人下颌智齿病例,随机分成训练组(80%)、验证组(10%)和测试组(10%)。分别使用曲面断层片和CBCT评估下颌智齿牙根与下颌管的关系,分为非接触和接触。构建基于YOLO(You only look once)模型改良的轻量型单步深度学习网络算法模型(IAC⁃MTMnet),以曲面断层片作为输入端,以配对CBCT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估下颌智齿牙根与下颌管的关系。诊断性能使用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受试者工作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表示。结果经CBCT诊断,下颌智齿牙根与下颌管接触的发生率为31.38%。IAC⁃MTMnet的诊断正确率为0.885,灵敏度为0.747,特异度为0.956,阳性预测值为0.899,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5,测试运行时间为0.059 s。结论IAC⁃MTMnet模型提升了曲面断层片诊断下颌智齿牙根与下颌管关系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智齿 下颌管 曲面断层片 锥形束CT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下颌神经管在下颌角区的位置特征及其在下颌角骨折微创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立峰 史婧怡 +2 位作者 屠军波 侯成群 虎小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下颌神经管在下颌角区的位置特征,初步探讨其在下颌角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拍摄CBCT的无颌骨病变的成年人100例,测量下颌角区下颌神经管距外斜线的距离(L1)、下颌神经管距下颌角点的距... 目的通过测量下颌神经管在下颌角区的位置特征,初步探讨其在下颌角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拍摄CBCT的无颌骨病变的成年人100例,测量下颌角区下颌神经管距外斜线的距离(L1)、下颌神经管距下颌角点的距离(L2)及下颌神经管距颊侧骨皮质的距离(W3),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下颌神经管的位置规律及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下颌角区下颌神经管距外斜线平均距离为(14.37±2.12)mm,神经管处颊侧骨皮质平均厚度为(4.79±1.30)mm,下颌神经管距下颌角点的距离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神经管距外斜线及颊侧骨皮质距离不存在性别间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颌神经管距外斜线的距离基本恒定,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神经管与颊侧骨皮质间距离短,微创治疗下颌角骨折时,为避免下牙槽神经损伤,内固定螺钉与外斜线间距离应不少于1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颌神经管 下牙槽神经 下颌角骨折
下载PDF
应用锥形束CT对乌鲁木齐市部分汉族和维吾尔族下颌神经管与第二磨牙关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古丽再努·依不拉音 吐逊阿依·阿迪力 +3 位作者 段子文 任佳卉 杨超 尼加提·吐尔逊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70-73,100,共5页
目的:应用锥体束CT(CBCT)对乌鲁木齐市部分健康汉族、维吾尔族成年人下颌第二磨牙区下颌神经管的三维位置进行测量分析,探讨两个民族之间下颌第二磨牙区下颌神经管分布的空间差异,为临床种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减少牙种植术中对下牙槽神... 目的:应用锥体束CT(CBCT)对乌鲁木齐市部分健康汉族、维吾尔族成年人下颌第二磨牙区下颌神经管的三维位置进行测量分析,探讨两个民族之间下颌第二磨牙区下颌神经管分布的空间差异,为临床种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减少牙种植术中对下牙槽神经的损伤。方法:选择年龄18~35岁的患者100例,汉族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维吾尔族50例(男性21例、女性29例),进行CBCT扫描定位标记点,测量下颌神经管到舌侧、颊侧、牙槽嵴顶和下颌下缘的距离,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结果:下颌神经管到舌侧和颊侧的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颌神经管上缘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下缘至下颌骨下缘之间的垂线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的下颌下缘、牙槽嵴值均显著低于维吾尔族。不同性别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下颌第二磨牙和下颌神经管的距离解剖学差异,汉族的下颌下缘、牙槽嵴值均显著低于维吾尔族。男、女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内的位置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神经管 下牙槽神经 下颌第二磨牙 锥形束CT 种植
下载PDF
分叉下颌神经管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庭庭 刘亚林 李长义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65-368,共4页
分叉下颌神经管(Bifid Mandibular Canal,BMC)是下颌神经管的一种常见变异,因其主要位于下颌骨升支,磨牙区及磨牙后区,涉及下颌第三阻生齿拔除、种植体植入术、自体骨移植、根管治疗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等操作时易发生下牙槽神经损... 分叉下颌神经管(Bifid Mandibular Canal,BMC)是下颌神经管的一种常见变异,因其主要位于下颌骨升支,磨牙区及磨牙后区,涉及下颌第三阻生齿拔除、种植体植入术、自体骨移植、根管治疗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等操作时易发生下牙槽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口腔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因高分辨率及图像精确能够清晰显影颌骨解剖结构,而通过锥形束CT检测到分叉下颌神经管的发生率约为10.2%-65%^([1-9]),且分叉下颌管之磨牙管在CBCT中的发生率与尸体解剖的发生率基本一致^([10]),因此可见CBCT可以准确的判断分叉下颌管,明确其位置、走向。本文对分叉下颌神经管的发生原因,分型及检测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其临床的指导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下颌管 锥形束CT 发生率 下牙槽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