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氨基酸洗面奶中表面活性剂的配比
1
作者 陈莎莎 张薇 +2 位作者 黄瑶雁 刘小琳 林继辉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51-57,63,共8页
为了优化氨基酸洗面奶的发泡能力,以泡沫高度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来优化洗面奶中四种表面活性剂的配比,为洗面奶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响应面结果显示:该款氨基酸洗面奶的最优基质配方为月桂酰肌氨酸钠... 为了优化氨基酸洗面奶的发泡能力,以泡沫高度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来优化洗面奶中四种表面活性剂的配比,为洗面奶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响应面结果显示:该款氨基酸洗面奶的最优基质配方为月桂酰肌氨酸钠(LS-30,11 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8.6 g)、椰油酰甘氨酸钾(AK-302,18.5 g)、辛癸基葡糖苷(APG0810,5.5 g),洗面奶理论泡沫高度为129 mm。按照最优表面活性剂配比进行三组验证实验,泡沫高度分别为130,131,125 mm,平均值为128.6 mm,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3%,说明该优化工艺可靠,可以用来优化表面活性剂的配比。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对洗面奶成品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经过冷热稳定性实验,洗面奶性状无明显变化;运用牛津杯法对洗面奶抑菌性能进行测试,洗面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洗面奶的pH值为6.5;通过有效物含量测试,该洗面奶最终的有效物含量为17.4%。最后,为提高洗面奶的附加功能,在最优配比的基础上添加白芷以及金银花,以初步探究洗面奶开发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响应面法 优化 泡沫高度
下载PDF
分层涂布冷冻干燥工艺改善面膜中的咖啡因经皮透过
2
作者 李和伟 魏国志 许飞飞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2期77-82,共6页
为了改善面膜中咖啡因的经皮透过率,采用Hunter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分层涂布冷冻干燥的关键工艺参数,并应用预测刻画器和设计空间确定工艺参数的可接受范围和最优值。确定涂布方式和涂布层数对咖啡因经皮透过有显著影响,涂布方式选... 为了改善面膜中咖啡因的经皮透过率,采用Hunter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分层涂布冷冻干燥的关键工艺参数,并应用预测刻画器和设计空间确定工艺参数的可接受范围和最优值。确定涂布方式和涂布层数对咖啡因经皮透过有显著影响,涂布方式选择先涂布辅料基质,再涂布活性成分咖啡因。涂布层数、层厚和涂布速度的可接受范围:2~4层,0.5~1.2 mm和1~5 m/min,而3个参数的最优值分别为3层、0.5 mm和3 m/min。优化工艺后制备的3批面膜中咖啡因20 min透过率均超过10%。因此,优化后的分层涂布冷冻干燥工艺可大幅度提高面膜中咖啡因的经皮透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涂布冷冻干燥 咖啡因 面膜 经皮渗透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下载PDF
超稠油降黏助排技术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慧卿 谢滔 +4 位作者 常国栋 赵一潞 赵楠 束华东 王晓东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1-25,76,共6页
针对多轮次吞吐导致的地下存水增多、蒸汽热效率低、剩余油黏度大造成稠油开采更困难的问题,研究开发了具有耐高温、低表界面张力和快速渗透特点的助排剂,该剂具有使用浓度低(0.05%)、表面张力低(21.09 mN/m)、界面张力低(0.49 mN/m)的... 针对多轮次吞吐导致的地下存水增多、蒸汽热效率低、剩余油黏度大造成稠油开采更困难的问题,研究开发了具有耐高温、低表界面张力和快速渗透特点的助排剂,该剂具有使用浓度低(0.05%)、表面张力低(21.09 mN/m)、界面张力低(0.49 mN/m)的特点,耐高温达320℃,助排率达18.26%。通过与降黏剂复合使用,可达到降黏助排、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该体系在新庄油田新5007井进行现场实施,阶段增油254 t,峰值产油达8.4 t,实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黏助排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河南油田
下载PDF
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及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丁玉菊 刘照勇 +1 位作者 何晓云 张波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及对面部残疾指数(FDI)、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SFGS)评分和面部表面肌电图(sEMG)的影响。方法: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基于Excel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滞针... 目的:观察滞针提拉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及对面部残疾指数(FDI)、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SFGS)评分和面部表面肌电图(sEMG)的影响。方法: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基于Excel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滞针提拉法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行sEMG、FDI和SFGS评估,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23.1%(6/26),总有效率96.2%(25/26),平均疗程(39.81±4.73)d;对照组治愈率3.7%(1/27),总有效率88.9%(24/27),平均疗程(41.80±1.00)d;两组治愈率、疗程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提高额睑肌、颧肌与口轮匝肌患健侧波幅比值和FDIP评分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GS重复测量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面瘫症状(F=269.742,P=0.000),观察组对面瘫症状的改善作用随时间变化趋势优于对照组(F=3.521,P=0.022)。结论:在普通针刺手法基础上施以滞针提拉法可进一步提高顽固性面瘫治愈率,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针灸 滞针提拉法 Sunnybrook面瘫分级系统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针刺联合患侧面部闪罐治疗中风恢复期面瘫60例
5
作者 于圆圆 刘孝忠 +6 位作者 范春香 刘浩 施玲玲 孔静婧 王灿 黄金阳 赵静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1期1732-1736,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患侧面部闪罐治疗中风恢复期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治疗的中风恢复期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针刺...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患侧面部闪罐治疗中风恢复期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治疗的中风恢复期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侧面部闪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部麻痹症状评分、患侧表面肌电图数值、面部神经功能评分、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面部麻痹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面部麻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表面肌电图数值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表面肌电图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社会生活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患侧面部闪罐可有效改善中风恢复期面瘫患者的病理状态,提高其面部神经功能及社会生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恢复期面瘫 针刺 闪罐 面部神经功能 社会功能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面神经主要分支的体表投影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学雷 钟世镇 +3 位作者 刘晓军 彭田红 王兴海 刘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2-523,527,共3页
目的:根据面神经主要分支的体表投影,分析面部面神经的易受损区。方法:解剖9例双侧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头,观测面神经由茎乳孔至入肌处的体表投影。结果:面神经的体表投影可以限定在通过皮肤的六条线之间:A线起始于耳屏上部,终于骨性外眦... 目的:根据面神经主要分支的体表投影,分析面部面神经的易受损区。方法:解剖9例双侧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头,观测面神经由茎乳孔至入肌处的体表投影。结果:面神经的体表投影可以限定在通过皮肤的六条线之间:A线起始于耳屏上部,终于骨性外眦上40mm处。B线起始于耳屏下部,终于骨性外眦上9mm处。C线起始于耳屏下部,终于鼻中部。D线起始于耳屏下10mm处,终于口角下10mm。E线起始于耳屏下10mm处,经下颌缘,至下颌缘与口角的垂线相交处。F线起始于耳屏下10mm处,终于锁骨中点。结论:面神经较易受损的区域为颞额区、下颌角区和腮腺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除皱术 体表投影
下载PDF
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平面定位 被引量:13
7
作者 姜平 钟世镇 +1 位作者 徐达传 高建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 :通过体表标志线对面神经额支进行平面区域定位 ,为相关手术预防额支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显微解剖 ,观测跨经耳屏水平线、耳屏点 -外眦连线、耳上基点 -眉外端连线的面神经额支数和位置。结果 ... 目的 :通过体表标志线对面神经额支进行平面区域定位 ,为相关手术预防额支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显微解剖 ,观测跨经耳屏水平线、耳屏点 -外眦连线、耳上基点 -眉外端连线的面神经额支数和位置。结果 :额支在三条标志线上的分支数及最后支至最前支的位置分别为 :经耳屏水平线 2 .7支 ,耳屏前 2 1.2~ 3 0 .1mm ;耳屏点—外眦连线 6.0支 ,耳屏点前 2 4.5~ 3 9.9mm ;耳上基点—眉外端连线 5 .5支 ,耳上基点前 40 .1mm。结论 :面神经额支的颞部行程可通过体表标志线进行平面区域定位 ,并可针对手术解剖划分为“危险区”和“相对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额支 表面解剖
下载PDF
基于相关型图像传感器的3D AAMs人脸特征自动定位 被引量:6
8
作者 蒋建国 常虹 +1 位作者 詹曙 S.Ando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74-78,共5页
在基于相关型图像传感器(corre lation image sensor,CIS)三维人脸成像的基础上,利用由CIS得到的深度信息和与之对应的亮度信息,提出一种建立三维人脸模型的方法,将二维AAMs扩展为三维AAMs,融合人脸的形状,纹理和深度信息来构建三维人... 在基于相关型图像传感器(corre lation image sensor,CIS)三维人脸成像的基础上,利用由CIS得到的深度信息和与之对应的亮度信息,提出一种建立三维人脸模型的方法,将二维AAMs扩展为三维AAMs,融合人脸的形状,纹理和深度信息来构建三维人脸模型。同时,采用三维曲率对人脸特征进行初步定位来解决AAMs初始姿态参数选择问题。人脸面部定位实验证明此方法在不同人脸姿态,表情和光照条件下定位效果要优于传统的2DA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特征定位 三维人脸成像 三维主动外观模型 人脸曲面 三维曲率
下载PDF
真实感人脸模型的细分曲面重建 被引量:5
9
作者 彭翔 高鹏东 +1 位作者 刘晓利 刘则毅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2-747,共6页
提出一种利用2张正交照片和细分曲面进行真实感三维人脸建模的方法,并实现了不同模型间的三维变形.为了构造个性化的人脸几何模型,将网格简化、自由曲面变形和细分结合起来,得到多个层次细节下的人脸模型;再经过纹理融合和映射,完成个... 提出一种利用2张正交照片和细分曲面进行真实感三维人脸建模的方法,并实现了不同模型间的三维变形.为了构造个性化的人脸几何模型,将网格简化、自由曲面变形和细分结合起来,得到多个层次细节下的人脸模型;再经过纹理融合和映射,完成个性化的真实感三维人脸建模;同时利用线性插值实现了同拓扑真实感模型间的光滑变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进行有效的真实感三维人脸建模,而且变形简单流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照片 细分曲面 人脸建模 三维变形 纹理映射
下载PDF
超薄聚合物表面与滴状冷凝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学虎 徐敦颀 林纪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采用等离子体聚合技术在黄铜管外表面制备了六氟丙烯、六甲基二硅氧烷的超薄聚合物薄膜,实现了水蒸气的滴状冷凝.对不同冷凝表面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测定,并对聚合膜的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和估算.分析讨论了聚合工艺条件对滴状冷凝传热... 采用等离子体聚合技术在黄铜管外表面制备了六氟丙烯、六甲基二硅氧烷的超薄聚合物薄膜,实现了水蒸气的滴状冷凝.对不同冷凝表面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测定,并对聚合膜的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和估算.分析讨论了聚合工艺条件对滴状冷凝传热及膜与基材粘着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状冷凝 高聚物 表面性质
下载PDF
面神经颞支的体表定位与走行层次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石键 赵洪洋 +2 位作者 朱贤立 谭正 朱家祥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5期330-332,344,共4页
目的通过体表标志区对面神经颞支走行进行平面区域定位与穿行层次分析,为相关手术预防颞支损伤提供解剖学标记范围。方法对12具经福尔马林防腐处理后成人尸头标本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观测并记录跨经耳屏水平线、耳屏点-外眦连线、耳上基... 目的通过体表标志区对面神经颞支走行进行平面区域定位与穿行层次分析,为相关手术预防颞支损伤提供解剖学标记范围。方法对12具经福尔马林防腐处理后成人尸头标本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观测并记录跨经耳屏水平线、耳屏点-外眦连线、耳上基点-眉外端连线的面神经颞支数和位置,记录穿行于颞浅筋膜上脂肪垫、筋膜间脂肪层、颞肌深筋膜下脂肪层的颞支支数。保存拍摄的数码照片并进行图片分析。结果颞支在三条标志线上的分支数及最后支至最前支的位置分别为:跨经耳屏水平线(2.6±0.7)支,耳屏前(21.46±2.34)~(30.18±5.88)mm;跨经耳屏点-外眦连线(6.5±2.2)支,耳屏点前(24.26±5.64)~(37.98±8.90)mm;跨经耳上基点-眉外端连线(5.3±1.5)支,耳上基点前(35.68±10.46)mm。面神经颞支在筋膜间脂肪垫层有相当数量的穿行支(16/62支)。结论面神经颞支的颞部行程可通过体表标志线进行平面区域定位,并可针对手术解剖划分为“危险区”和“相对危险区”。翼点手术行颞肌筋膜下分离可最大程度地防止面神经颞支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颞支 表面解剖 翼点入路
下载PDF
基于深度数据的空间人脸旋转角度估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建国 胡珍珍 詹曙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5,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三维人脸深度数据的人脸姿态计算方法。利用人脸的深度数据以及与其一一对应的灰度图像,根据微分几何原理和相应的曲率算法与人脸数据中的灰度特征对人脸面部关键特征点定位,进而计算出人脸姿态在三维空间中的3个姿态角。... 提出一种基于三维人脸深度数据的人脸姿态计算方法。利用人脸的深度数据以及与其一一对应的灰度图像,根据微分几何原理和相应的曲率算法与人脸数据中的灰度特征对人脸面部关键特征点定位,进而计算出人脸姿态在三维空间中的3个姿态角。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在姿态变化情况下实现对人脸旋转角的准确估计,为进一步的人脸识别和表情分析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图 人脸特征定位 人脸曲面 三维曲率 旋转角度估计
下载PDF
面部软组织激光扫描三维自动测量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龙丽华 周洪 +1 位作者 潘俊君 张艳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701-704,共4页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快速获得面部软组织三维信息的测量分析系统。方法:本研究选取28名个别正常者,分别用激光扫描三维自动测量系统和直接测量法进行测量,将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①在56项点距测量项目中,差值绝对值小于...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快速获得面部软组织三维信息的测量分析系统。方法:本研究选取28名个别正常者,分别用激光扫描三维自动测量系统和直接测量法进行测量,将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①在56项点距测量项目中,差值绝对值小于1mm的有26项,1~2mm的14项,2~3mm的9项,大于3mm的7项。②鼻部和口唇部点距差值比较小,全部小于2mm,其中鼻部10项中有8项差值小于1mm,口唇部10项中有7项小于1mm。③配对t检验:56项测量项目中两种方法有统计学差异的有12项。其中,鼻部只有1项测量项目有统计学差异,而口唇部的所有项目都不能认为两种测量方法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激光三维扫描仪获取图像来进行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是一种良好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 激光三维扫描 三维测量
下载PDF
针刺“面八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明明 蔡圣朝 黄雪珍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面八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周围型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分别在西医常规治疗上给予"面八针"和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治疗4个... 目的观察针刺"面八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周围型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分别在西医常规治疗上给予"面八针"和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依据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2%,治疗组有效率为95.6%,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面八针"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能够提高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而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面瘫 面八针 针灸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脸部动画中的肌肉和皮肤动态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詹永照 宋顺林 +1 位作者 张建明 佘江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本文提出了以脸部组织学、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点为基础的脸部肌肉和皮肤运动的动态模型 ,该模型以分层设计的规则逻辑网格构造脸部轮廓 ,以脸部动作编码系统的运动单元为依据建立分层仿真的组织模型 ,采用肌肉的动力和弹力性能及皮肤层... 本文提出了以脸部组织学、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点为基础的脸部肌肉和皮肤运动的动态模型 ,该模型以分层设计的规则逻辑网格构造脸部轮廓 ,以脸部动作编码系统的运动单元为依据建立分层仿真的组织模型 ,采用肌肉的动力和弹力性能及皮肤层的体保持力和位恢复力性能控制脸部组织运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脸部造型 脸部动态模型 脸部表情 脸部动画
下载PDF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小儿Bell's麻痹面肌功能恢复的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平平 刘倩倩 +5 位作者 杨兰 王军英 张云书 王坤 张莉 段毅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小儿Bell's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Bell's麻痹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包括泼尼松,维生素B_1、甲钴胺等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小儿Bell's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Bell's麻痹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包括泼尼松,维生素B_1、甲钴胺等药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应用肌电图(EMG)检测两组患者患侧面神经从茎乳孔到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部位的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并于治疗前后进行H-B分级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患侧面神经潜伏期及波幅有显著性变化。H-B分级比较有显著提高。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面瘫症状,改善面肌肌力,促进面神经麻痹侧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Bell’s麻痹 小儿 面肌功能 肌电图
下载PDF
改良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定位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丽 安高 +2 位作者 范松青 张心宽 彭田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662-664,共3页
目的:通过改良的方法对面神经的额支进行体表定位,为临床手术提供更加适用的寻找面神经额支的方法。方法:对20侧防腐成人头部标本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测量在耳轮上点与外眦上点的连线上和耳屏上切迹点与外眦点的连线上,面神经的额支所... 目的:通过改良的方法对面神经的额支进行体表定位,为临床手术提供更加适用的寻找面神经额支的方法。方法:对20侧防腐成人头部标本进行大体和显微解剖,测量在耳轮上点与外眦上点的连线上和耳屏上切迹点与外眦点的连线上,面神经的额支所经过的相对位置。结果:额支在耳轮上点-外眦上点的连线后段(3/10~4/5)±1/10的范围内跨过,在耳屏上切迹点-外眦点的连线后段(1/5~1/2)±1/9的范围内跨过。结论:面神经额支在两条标志线的特定区域跨过,手术中,切口应避开该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额支 改良定位
下载PDF
长隧道内光环境参数对驾驶员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力 翁季 +2 位作者 张青文 胡英奎 梁树英 《照明工程学报》 2019年第4期82-89,共8页
长隧道内光环境不仅仅与驾驶员的视觉体验关系密切,还与驾驶员的心理感受紧密相关。本文基于现场测试数据,根据某隧道照明需要建立了多种隧道照明工况和不同安装距离的反光膜,引入人脸面部表情识别系统后,将隧道充分照明工况与非充分照... 长隧道内光环境不仅仅与驾驶员的视觉体验关系密切,还与驾驶员的心理感受紧密相关。本文基于现场测试数据,根据某隧道照明需要建立了多种隧道照明工况和不同安装距离的反光膜,引入人脸面部表情识别系统后,将隧道充分照明工况与非充分照明工况进行对比,找出隧道内各段平均路面亮度、平均环境亮度与驾驶员紧张情绪占比平均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隧道内的照明环境与驾驶员的紧张情绪呈现明显负相关;隧道路面平均亮度下降的速率与其对应的驾驶员紧张情绪升高的速率不一致,适当降低隧道内的路面照明水平,对驾驶员紧张情绪的改变不大,但却能大大降低隧道内的照明能耗;中间段路面亮度分别降低9.17%和48.3%时,对应的驾驶员紧张情绪占比平均值增加3%和7.67%;中间段内的最优亮度环境比R/E值(R为环境亮度,E为路面平均亮度)的范围为9.24~10.73;驾驶员紧张情绪对环境亮度的敏感程度高于对路面亮度的敏感程度,提高隧道内驾驶员20°视场角内的环境亮度,能够明显降低驾驶员的紧张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照明 长隧道中间段 路面亮度 环境亮度 面部表情识别系统
下载PDF
传统方法与快速曲面方法进行复杂曲面重建的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秉操 王殊轶 +2 位作者 毕东东 郑加宽 刘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7期3089-3093,共5页
背景:逆向工程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快速、高效地制作出满足快速原型加工所需的模型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目的:在对常用曲面重构方法建模技术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方法和快速曲面方法对面部复杂曲面进行了... 背景:逆向工程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快速、高效地制作出满足快速原型加工所需的模型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目的:在对常用曲面重构方法建模技术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方法和快速曲面方法对面部复杂曲面进行了重建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日本Konica公司生产的VIVID9i非接触式三维数字化仪对30名在校大学生面部进行三维坐标测量。采用传统方法和快速曲面方法对扫描得到的面部点云数据进行曲面重建,并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光顺性评价。结果与结论:传统方法和快速曲面方法重建曲面与原始点云的最大误差分别为2.99mm和0.69mm,传统方法重建曲面的光顺性优于快速曲面方法。综合比较得出了快速曲面方法是更适合复杂曲面重建的高效的方法,为复杂曲面的三维重建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逆向工程 曲面重构 复杂曲面重建 面部整形 IMAGEWARE GEOMAGIC 省级基金
下载PDF
显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合成人脸图形的两种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晏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9-52,共4页
该文分别应用Phong明暗处理和曲面磨光两种方法来达到真实显示人脸图形的目的。最后,给出了两者在显示效果及时间复杂性方面的比较.
关键词 人脸网格体 三维 人脸图形 图形显示 图形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