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观察国人眶上孔、眶下孔、颏孔的位置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沈云霞 何书 +1 位作者 何玉泉 崔海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64-1566,共3页
目的利用64层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国人眶上孔(切迹)、眶下孔、颏孔的位置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92例成年患者行64层螺螺旋CT头部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方法采用容积再现,取冠状位观测眶上孔(切迹)、眶下孔、颏... 目的利用64层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国人眶上孔(切迹)、眶下孔、颏孔的位置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92例成年患者行64层螺螺旋CT头部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方法采用容积再现,取冠状位观测眶上孔(切迹)、眶下孔、颏孔的位置关系。测量三孔中心至正中线的距离;在眶上孔(切迹)中心至颏孔中心作一连线(称此连线为S-M线),观察眶下孔中心与S-M线的位置关系。结果眶上孔(切迹)、眶下孔及颏孔中心距颅正中线的距离右侧为:(25.51±2.95)mm、(28.18±2.71)mm、(24.49±2.45)mm;左侧为:(23.33±2.90)mm、(28.20±2.51)mm、(24.96±2.02)mm。眶上孔中心距正中线左右两侧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眶下孔中心位于S-M线外侧者164侧例,占89.13%、位于S-M线内侧者12侧例,占6.52%,位于S-M线上的8侧例,占4.35%。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观察眶上孔(切迹)、眶下孔、颏孔的位置关系,其结果与颅骨标本观察结果基本一致,且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眶上孔 眶下孔 颏孔
下载PDF
经眶下孔注射相关炎症因子制造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腾飞 王霁蕾 +6 位作者 黄姗姗 秦健 韩良 赵利 肖芳莉 汪聪 王元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3-756,共4页
目的经SD大鼠眶下孔注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制造一种新型的大鼠三叉神经痛(TGN)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组(NS组)、TNF-α组、IL-1β组、TNF-α+IL-1β组;各组分别于大鼠眶下孔... 目的经SD大鼠眶下孔注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制造一种新型的大鼠三叉神经痛(TGN)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组(NS组)、TNF-α组、IL-1β组、TNF-α+IL-1β组;各组分别于大鼠眶下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TNF-α或IL-1β。观察并比较注射后不同时段各组大鼠注射侧触须垫机械痛阈、自发行为学改变以及电镜观察组织改变。结果从注射后3 d至注射后8周,各炎症因子注射组大鼠均出现注射侧触须垫痛觉过敏及搔抓面部次数增多,同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炎症因子注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炎症因子注射组大鼠眶下神经及三叉神经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脱髓鞘改变,而NS组大鼠则无脱髓鞘现象。结论利用炎症因子TNF-α、IL-1β经大鼠眶下孔注射,可使大鼠产生类似TGN症状和病理学变化,该TGN模型更接近于临床且造模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动物模型 炎症因子 脱髓鞘 眶下孔注射
下载PDF
基于软组织体表标志的眶上孔和眶下孔定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宪福 田勇 +5 位作者 刘道宁 井月 郭明 夏长丽 苏略 李幼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1-734,共4页
目的:利用目内眦、目外眦对眶上孔及眶下孔进行定位研究,为颅面外科、口腔外科和整形外科等外科手术和麻醉提供眶上孔及眶下孔的体表定位数据。方法:20具成人甲醛固定尸体(其中男性16具、女性4具,共40侧)解剖暴露眶上孔和眶下孔,利用直... 目的:利用目内眦、目外眦对眶上孔及眶下孔进行定位研究,为颅面外科、口腔外科和整形外科等外科手术和麻醉提供眶上孔及眶下孔的体表定位数据。方法:20具成人甲醛固定尸体(其中男性16具、女性4具,共40侧)解剖暴露眶上孔和眶下孔,利用直接测量(利用游标卡尺测量、量角器)和间接测量(摄影后利用软件进行分析测量)的方法确定眶上孔和眶下孔的位置,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眶上孔、眶下孔到目内眦最内侧的水平距离与目内、外眦间距比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2,0.31)和(0.34,0.49),且此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推导所得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EF=0.58CF+25.02(单位:mm)和EF=0.51DG+24.20(单位:mm)。眶上孔、眶下孔到目内、外眦的垂直距离分别为(25.09±3.36)mm、(23.91±3.31)mm、(25.75±3.34)mm和(26.93±3.88)mm。眶上孔、眶下孔与目内、外眦连线的夹角分别为72.54°±7.13°、66.77°±5.17°、47.45°±6.57°和54.69°±8.38°。眶上孔与目内、外眦连线中点垂线的夹角为12.78°±6.82°。结论:眶上孔、眶下孔到目内眦最内侧的水平距离与目内、外眦间距有线性相关关系,可以根据研究结果对不同个体计算不同的定位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孔 眶下孔 目内眦 目外眦 体表标志
下载PDF
家兔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监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洪文瑶 李世亭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19-521,共3页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家兔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监测方法。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两组均使用针形刺激电极,一组穿刺鼻唇沟(穿刺鼻唇沟组),另一组穿刺眶下孔(穿刺眶下孔组),均以Cz-Cv7导联记录家兔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家兔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监测方法。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两组均使用针形刺激电极,一组穿刺鼻唇沟(穿刺鼻唇沟组),另一组穿刺眶下孔(穿刺眶下孔组),均以Cz-Cv7导联记录家兔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结果两组刺激阈值和最大刺激强度均无明显差别;穿刺眶下孔组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波形检出率明显高于穿刺鼻唇沟组(χ2=6.6667,P<0.01),但刺激产生的肌电伪迹较明显。结论穿刺眶下孔直接刺激眶下神经能够较恒定地监测出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尽管伪迹较明显,但不影响对波形特征的判断,应用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三叉神经 脑干 监测方法 鼻唇沟 眶下孔
下载PDF
眶下管、眶下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祖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9期1345-1347,共3页
目的研究眶下管的长度及走向、眶下孔的位置及形态,为补充人体调查资料及临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电子游标卡尺、双脚圆规及细钢丝等,测量30个成年颅骨(60例)眶下管的长度、眶下孔距眶下缘中点的垂直位置和眶下孔... 目的研究眶下管的长度及走向、眶下孔的位置及形态,为补充人体调查资料及临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电子游标卡尺、双脚圆规及细钢丝等,测量30个成年颅骨(60例)眶下管的长度、眶下孔距眶下缘中点的垂直位置和眶下孔的大小,观察眶下孔的形态及眶下管的方向,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眶下管的长度(x±s):左侧为(13.54±3.82)mm,右侧为(13.26±3.18)mm。眶下孔距眶下缘中点的垂直距离(x±s):左侧为(7.78±2.56)mm,右侧为(7.96±1.94)mm。眶下孔的大小(x±s):左侧横径为(4.7±1.0)mm、纵径为(3.56±1.18)mm;右侧横径为(5.13±1.28)mm、纵径为(3.62±0.56)mm。眶下孔的形态:椭圆形32例(左右各为16例),占53.33%;圆形15例(左侧8例、右侧7例),占25%;不规则形13例(左侧6例、右侧7例),占21.67%。眶下管的方向:从眶下孔至眶下沟,60例全部从内下至上后外方向。结论眶下管的长度、眶下孔距眶下缘中点的垂直位置和理论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侧眶下管的长度、眶下孔距眶下缘中点的垂直位置和眶下孔的形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要注意进针方向和进针的深度,避免损伤眼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下管 眶下孔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下载PDF
颜面部三孔的应用解剖学观测
6
作者 闫旭升 史二栓 +2 位作者 方欣 霍东升 贾建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观测成人面部眶上孔(SOF)、眶下孔(IOF)以及颏孔(MF)的相关形态学指标,为颜面部美容整形及手术局部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积累国人人体解剖学资料。方法利用穿刺针、游标卡尺对56具成人出土骨骼完整颅骨的三孔进行形态学测量:... 目的观测成人面部眶上孔(SOF)、眶下孔(IOF)以及颏孔(MF)的相关形态学指标,为颜面部美容整形及手术局部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积累国人人体解剖学资料。方法利用穿刺针、游标卡尺对56具成人出土骨骼完整颅骨的三孔进行形态学测量:O点(双侧鼻额缝交点)距左、右侧SOF、IOF、MF距离(OS、OI、OM),三孔深度以及三孔左右间距(SS、II、MM)。结果右侧OS、OI、OM分别为(2.68±0.48)cm,(4.80±0.39)cm和(10.92±0.50)cm,右侧三孔深度分别为(0.40±0.17)cm,(1.35±0.22)cm和(1.04±0.22)cm;左侧OS、OI、OM分别为(2.56±0.39)cm,(4.90±0.17)cm和(10.92±0.60)cm,左侧三孔深度分别为(0.27±0.13)cm,(1.37±0.35)cm和(1.18±0.48)cm;SS、II、MM分别为(4.86±0.72)cm,(5.99±0.78)cm和(4.95±0.21)cm。左右侧三孔各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国人面部三孔左右侧基本对称,以O点作为面部径线的中心点活体容易定位,易于测量。颜面部美容整形及手术局部阻滞麻醉等均应以面部三孔的形态学为依据方能达到良好的美学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孔 眶下孔 颏孔 解剖学
下载PDF
经三维CT定位的周围支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7
7
作者 常红琴 廖建兴 +1 位作者 侯光宇 冯殿恩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定位下经周围支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分别在三维CT重建及非重建条件下.经三叉神经周围支及半月节行射频热凝治疗,统计分析其术后即刻疗效及...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定位下经周围支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分别在三维CT重建及非重建条件下.经三叉神经周围支及半月节行射频热凝治疗,统计分析其术后即刻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术后即刻疗效比较,重建引导组有效率93.75%,非重建引导组有效率92.5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1~4.5年的随访,重建引导组总复发率31.25%,非重建引导组复发率47.50%,重建引导组复发率显著低于非重建引导组(P<0.05):涉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射频治疗22例.复发3例。结论:三维CT重建定位指导下,经三叉神经周围支行射频温控热凝术操作方便、安全、适应证广,止痛效果确切,远期疗效优于直接穿刺射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温控热凝术 三维CT 三叉神经痛 眶上孔 眶下孔 颏孔 周围支
下载PDF
正颌手术眶下孔和颏孔定位的CBCT研究
8
作者 陈鑫 陶骋 王铁梅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 IOF)相对于前鼻棘点(anterior nasal spine, ANS)的位置关系及颏孔(mental foramen, MF)相对于颏前点(pogonion, Pog)的相对位置关系,来为正颌外科手术提供更精准的定位参考。方法:随机选取... 目的:通过研究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 IOF)相对于前鼻棘点(anterior nasal spine, ANS)的位置关系及颏孔(mental foramen, MF)相对于颏前点(pogonion, Pog)的相对位置关系,来为正颌外科手术提供更精准的定位参考。方法:随机选取115例年轻患者的锥形束CT(cone-beam CT)图像。利用Mimics 15.0软件分析IOF和ANS、MF和Pog之间的相对位置。结果:ANS比IOF低21.40 mm,两者间的水平距离为26.42 mm。MF和Pog间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分别为23.57 mm和9.71 mm。以ANS为中心的散点图显示,83%(191/230)的IOF位于半径为30~40 mm的30~45°扇形区域内。以Pog为中心的散点图显示,98%(226/230)的MF位于半径为20~30 mm的45°扇形区域内。结论:为规避直接损伤眶下神经血管束,术者在行上颌骨截骨术时需在不高于ANS点21.40 mm的区域操作。过度地牵引黏骨膜瓣是神经受损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以ANS为中心的30°扇形区域(半径30~40 mm)和以Pog为中心的45°区域(半径20~30 mm),术者翻瓣和牵拉时应警惕IOF和MF的意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眶下孔 颏孔 正颌手术
下载PDF
上颌窦区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浒 邓彬华 +9 位作者 纪振华 彭渝 刘环海 万安云 刘海斌 万锋 朱秋蓓 刘新 周先伟 廖建春 《解剖与临床》 2013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为经上颌窦入路翼腭窝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例成人尸头标本中观察并测量眶下孔至上颌窦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稍内侧,至眶下缘的垂直距离为(6.72±2.98)(4.30~11.90)mm,至上... 目的:为经上颌窦入路翼腭窝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例成人尸头标本中观察并测量眶下孔至上颌窦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稍内侧,至眶下缘的垂直距离为(6.72±2.98)(4.30~11.90)mm,至上颌窦底壁的距离为(18.56±3.14)(14.60-27.20)mm,至上颌窦最后壁的距离为(36.08±3.61)(30.30-42.40)mm,至蝶腭动脉起始处的距离为(37.59±3.75),(30.50~44.10)mm,至翼腭神经节的距离为(40.47±2.74)(36.10~44.90)mm,至翼管的距离为(48.12±3.21)(42.20-54.40)mm,至上颌神经出圆孔处的距离为(43.24±3.32)(38.90~49.70)mm;筛上颌窦板长径为(8.96±2.87)(4.10-13.10)mm,宽径为(5.28±1.38)(2.90-8.70)mm。结论:本研究可为经上颌窦入路翼腭窝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翼腭窝 眶下孔
原文传递
应用鼻翼和口角定位眶下孔和颏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海鑫 《解剖与临床》 2009年第4期230-231,234,共3页
目的:应用鼻翼和口角标记定位眶下孔和颏孔,为颌面外科手术避免损伤出入两孔的血管神经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取30例10%甲醛溶液固定尸体头部标本,解剖暴露眶下孔和颏孔。眶下孔和颏孔测量点为各自中心点,鼻翼测量点为鼻翼外... 目的:应用鼻翼和口角标记定位眶下孔和颏孔,为颌面外科手术避免损伤出入两孔的血管神经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取30例10%甲醛溶液固定尸体头部标本,解剖暴露眶下孔和颏孔。眶下孔和颏孔测量点为各自中心点,鼻翼测量点为鼻翼外侧下脚。测量两侧眶下孔、颏孔、鼻翼及口角之间的距离,眶下孔和颏孔最大径,鼻翼至经眶下孔垂直线的垂直距离、眶下孔至经鼻翼水平线的垂直距离、眶下孔至鼻翼直线距离,口角至经颏孔水平线的垂直距离、颏孔至经口角垂直线的垂直距离、颏孔至口角直线距离。结果:眶下孔定位在鼻翼上方(13.9±3.6)mm,向外(6.7±2.8)mm处;眶下孔与鼻翼间直线距离为(16.4±3.2)mm。颏孔定位在口角下方(20.6±2.9)mm,向内(3.4±3.1)mm处;颏孔与口角间直线距离为(21.7±3.3)mm。结论:以鼻翼和口角为标记定位眶下孔及颏孔位置,有助于临床避免损伤出入两孔的血管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下孔 颏孔 定位 口角 鼻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