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Initial Snow Condition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on China Precipitation Prediction Using a Global Climate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Ho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4年第2期81-86,共6页
Two ensembl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a gener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model. These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initial snow anomali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P) on China precipitati... Two ensembl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a gener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model. These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initial snow anomali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P) on China precipitation prediction. In one of the experiments, the initial snow conditions over the TP were climatological values; while in the other experiment, the initial snow anomalies were snow depth estimates derived from the passive microwave remote-sensing data.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experiments was assess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initial snow anomalies over the TP on simulated precipit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del simulation for precipitation over eastern China had certain improvements while applying a more realistic initial snow anomaly, especially for spring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ea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and for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 China and Southeast Chin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easonal prediction could be enhanced by using more realistic initial snow conditions over TP, and microwave remote-sensing snow data could be used to initialize climate models and improve the simulation of eastern China precipitation during spring and summer. Further analyses showed that higher snow anomalies over TP cooled the surface, resulting in lower nea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ver the TP in spring and summer. The surface cooling over TP weakened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brought more precipitation in South China in spring and more precipitation to Southeast China during sum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initial snow anomalies predictive skill precipitation
下载PDF
Research on Rapid Initial Adaption to the Environment of a Plateau 被引量:1
2
作者 WANG Bin Hua CAO Zheng Tao +3 位作者 WU Feng YANG Jun LIU Yuan Yuan YU Meng Sun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9期683-685,共3页
We designed two types of pre-adaption plans for this study. One was a pre-adaption training with progressive intermittent hypoxia, with a constant lower pressure oxygen tank used in the plain before arriving at the pl... We designed two types of pre-adaption plans for this study. One was a pre-adaption training with progressive intermittent hypoxia, with a constant lower pressure oxygen tank used in the plain before arriving at the plateau (PG). The other was by progressively increasing the time of exposure to hypoxia with oxygen supplied in stages after radical plateau (RG). By testing th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SpO2), heart rate (HR), and quality of sleep after arriving at the 3800 m high plateau,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acclimatization and radical groups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G). Both strategies were equivalent in terms of effects and principles in providing more flexible choices for acclimat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arch on Rapid initial Adaption to the Environment of a plateau than body
下载PDF
Initial Rifting Age of the Nearly N–S Rifts in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New Evidence from the Age limit of the Early Sediments 被引量:2
3
作者 HA Guanghao WU Zhonghai +1 位作者 HE Lin WANG Shub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739-740,共2页
Objective The nearly parallel N-S-trending rifts in southern Tibet represent the E-W extension of the Tibet Plateau. Most data which constrained the age of the extensional deformation come from isotopic dating of the... Objective The nearly parallel N-S-trending rifts in southern Tibet represent the E-W extension of the Tibet Plateau. Most data which constrained the age of the extensional deformation come from isotopic dating of the dike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activity of the nearly N-S faulting and micas from hydrothermal activity and the low- 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of plateau uplift. Previou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different ideas about the age of the rifts: (1) older than 16-12 Ma, (2) 14- 10 Ma, and (3) 8-4 Ma (Fig. la). For the old sedimentary strata represented the beginning of the rifting, the dating of the sediments helps to better define the initial rifting 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itial Rifting Age of the Nearly N S Rifts in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New Evidence from the Age limit of the Early Sediments
下载PDF
Tidal effects on intra-continental earthquake initiatio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adjacent areas
4
作者 Guannan Liu Zhi Wang Cunxi Liu 《Earthquake Science》 2020年第4期209-219,共11页
To investigate the tidal effects on intra-continental earthquake initiatio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we selected over 1,500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inland earthquakes(epicenter locates at ... To investigate the tidal effects on intra-continental earthquake initiatio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we selected over 1,500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inland earthquakes(epicenter locates at least 100 km to the coastlines)from Global Centroid Moment Tensor(GCMT)project and analyzed the values of tidal normal and shear stress as well as tidal Coulomb failure stress.For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alculation,we used Coulomb 3.40 software.We find that:(1)p-values of tidal stress change suggests a high tidal correlation of earthquake imitations with tidal normal stress change;(2)when tidal normal stress reached the local maximum values of compression and when tidal shear stress were closed to the positive peaks,earthquakes generated more frequently;(3)particular seismogenic environments such as strong continental plate interactions and the existence of fluids or rheologic substance possibly raise the tidal correlations and(4)higher sensitivity of earthquake initiation to earth tide presents along with higher seismicity,suggesting the rate of rain energy accumulation somehow has a dominating effect on the tidal correlation of earthquake init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dal effects earthquake initiation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夏季FY-4A卫星对流初生产品的分类识别
5
作者 姜晓飞 章丽娜 +1 位作者 张昕 姚爽 《暴雨灾害》 2024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为了解并提升风云四号卫星A星(FY-4A)对流初生(Convective Initiation,CI)产品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指示意义,基于FY-4ACI产品及全球降水测量计划(GlobalPrecipitationMeasurement,GPM)降水数据,根据青藏高原地区2020—2022年6—8月FY-4... 为了解并提升风云四号卫星A星(FY-4A)对流初生(Convective Initiation,CI)产品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指示意义,基于FY-4ACI产品及全球降水测量计划(GlobalPrecipitationMeasurement,GPM)降水数据,根据青藏高原地区2020—2022年6—8月FY-4ACI产品识别出的CI样本与1h后实际观测降水的对应关系,将CI样本划分为无降水CI、弱降水CI和强降水CI三类,并结合大气对流参数与地理位置等信息,利用决策树和随机森林两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CI类别识别模型并检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初生后1h内的降水情况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其西北部无降水比例高而东南部降水的比例高;利用抬升指数、云水总量、垂直风切变、中低层湿度、云底高度、零度层高度等大气对流参数信息,能较好区分青藏高原CI出现后是否有降水及降水的强弱;随机森林识别模型结果对于CI类别的识别效果优于决策树识别模型结果,利用随机森林识别模型可以更有效地对青藏高原夏季CI按照降水强度的分类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4A 对流初生 青藏高原 决策树 随机森林
下载PDF
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底高原裂解作用的岩浆过程响应
6
作者 吴增 鄢全树 +5 位作者 张海桃 袁龙 李凤春 刘振轩 赵仁杰 闫施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85-2600,共16页
海底高原形成及其后的裂解事件是大洋板内地质作用的产物,因此研究海底高原可为大洋板内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重要线索。索罗尔海槽是卡罗琳海底高原初始裂解的重要产物,但到目前为止,其裂解过程的动力学机制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对采自... 海底高原形成及其后的裂解事件是大洋板内地质作用的产物,因此研究海底高原可为大洋板内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重要线索。索罗尔海槽是卡罗琳海底高原初始裂解的重要产物,但到目前为止,其裂解过程的动力学机制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对采自索罗尔海槽基底的火山岩样品(玄武岩、英安岩)开展系统的单矿物(斜长石)原位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样品中斜长石种属为钙长石、培长石和少量拉长石;斜长石斑晶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存在明显的Eu正异常;相比于斜长石斑晶,斜长石微晶具有更高的不相容元素含量。英安岩中斜长石种属为中长石,较玄武岩斜长石斑晶更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更明显的Eu正异常。玄武岩和英安岩中斜长石结晶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110~1171℃和961~966℃、0.27~0.42GPa和0.16~0.29GPa,且同一种岩石类型中的斜长石斑晶与微晶结晶温度无明显差异。基于以上结果,并对照前人所总结的双峰式岩浆系统的成因特征,本文提出卡罗琳海底高原裂解期间的岩浆作用具双层岩浆房模型,即地幔岩石部分熔融形成原始岩浆,聚集在深部岩浆房内结晶形成基性斜长石斑晶,随后被岩浆裹挟上涌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同时部分岩浆继续进入浅部壳层岩浆房,并结晶形成中酸性斜长石斑晶,后被演化岩浆携带上升并喷出地表形成英安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高原 初始裂解 斜长石 矿物化学 岩浆过程
下载PDF
降雨促发黄土滑坡的启动机制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孟振江 曹一迪 +5 位作者 康尘云 马鹏辉 范仲杰 张凡 李超 张森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4-484,共11页
黄土滑坡和降雨关系尤为密切。为深入研究降雨入渗对滑坡的促发作用,在对陕西西安地区“9·17”灞桥滑坡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黄土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土体相关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响应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 黄土滑坡和降雨关系尤为密切。为深入研究降雨入渗对滑坡的促发作用,在对陕西西安地区“9·17”灞桥滑坡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黄土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土体相关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响应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从滑动面安全系数变化的角度分析了边坡的失稳过程,并揭示了该类滑坡的启动机制。结果表明:①降雨入渗首先引起坡面土体的基质吸力逐渐降低,而且不同分布位置的降幅不同;②滑坡启动前,坡体的高体积含水量范围随降雨明显扩大,且体积含水量表现出从古土壤层向邻近黄土层递减的规律;③边坡的水平方向位移自坡面中部向坡体的上下部呈放射状递减特征,垂直方向位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而临界滑动面的安全系数也随降雨入渗过程逐步递减;④节理处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量的变化响应时间及幅度都早于且强于坡体其他区域,坡体内最大剪应变的区域分布与坡面基本平行,模拟结果与原型滑坡一致;⑤基于黄土独特的水敏性、地质构造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因的影响,加上节理裂隙为水的入渗和运移提供了优势通道,降雨加速了黄土潜蚀和坡体结构破坏过程,改变了边坡内部应力场、位移场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而促发了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降雨入渗 数值模拟 启动机制 安全系数 渗流分析 促发作用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重新厘定“四川运动”与青藏高原初始隆升的时代、背景:黄陵背斜构造形成的启示 被引量:31
8
作者 葛肖虹 王敏沛 刘俊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6-217,共12页
迄今为止对华南地区古—中生界褶皱构造变形形成时期的主流认识是晚中生代的燕山期,但是笔者近年通过对黄陵背斜露头剖面的观察、地质图分析和前人认识的资料汇总,认为黄陵背斜经历过早白垩世以前印支—晚燕山运动的构造变形,晚白垩世... 迄今为止对华南地区古—中生界褶皱构造变形形成时期的主流认识是晚中生代的燕山期,但是笔者近年通过对黄陵背斜露头剖面的观察、地质图分析和前人认识的资料汇总,认为黄陵背斜经历过早白垩世以前印支—晚燕山运动的构造变形,晚白垩世、古—始新世经历了伸展隆升或变质核杂岩的形成过程,最终的挤压褶皱构造变形发生在渐新世末大约24.6Ma,即新生代的喜山运动中期。通过研究得到两点启示:(1)引起华南地区NNE走向挤压褶皱与推覆构造最后定型的"四川运动"不是发生在早年谭锡畴和李春昱根据当时资料定位的晚白垩世的燕山期,而应该是古近纪渐新世末的喜山期;形成"四川运动"的宏观背景是始新世中期—渐新世太平洋板块运动的转向,即从43~36Ma以前的太平洋板块向NNW俯冲转为向NWW俯冲,以致构成对中国东部包括扬子—华南板块在内的NWW向挤压,形成中国东部从华南到东北以NNE走向为主的挤压褶皱、推覆构造变形及相应的盆-山地貌,和李四光早年提出挽近时期形成的"新华夏系"构造地貌轮廓一致。(2)中新世印度洋中脊快速扩张,引发印—澳板块向NNE俯冲、推挤引起青藏高原的初次隆升,形成NWW向展布的青藏—闽粤初始高原,黄陵背斜是初始高原与"新华夏系"盆-山地貌的构造结点,具有双重构造特征,经历了中—上新世高原隆升剥蚀和夷平,现今山-盆起伏的构造地貌是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晚期(3.6~0.8Ma)以来快速隆升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背斜 “四川运动”时代与背景 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向 青藏高原初次隆升 青藏—闽粤初始高原
下载PDF
夏季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数值模拟——高原地形和环流场等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钱正安 吴统文 +1 位作者 吕世华 焦彦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53-762,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检验和修改本文部分作者先前初步提出的影响夏季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因子及如何相互作用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物理图像,本文继续用一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设计了5组试验,利用ECMWF的格点分析值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结... 为了进一步检验和修改本文部分作者先前初步提出的影响夏季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因子及如何相互作用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物理图像,本文继续用一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设计了5组试验,利用ECMWF的格点分析值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和环流差异是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重要因子,已提出的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图像大体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干旱 气候形成 数值模拟 高原地形 环流场
下载PDF
弱天气系统强迫下黄土高原强对流云的初生及演变 被引量:11
10
作者 潘留杰 张宏芳 +1 位作者 侯建忠 袁小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2-990,共9页
基于NCAR的风暴识别追踪系统(Thunderstorm Identification Tracking Analysis and Nowcasting,TITAN)及其对流云识别算法,在个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弱天气系统强迫下陕北黄土高原对流云的初生、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夏季弱天气系... 基于NCAR的风暴识别追踪系统(Thunderstorm Identification Tracking Analysis and Nowcasting,TITAN)及其对流云识别算法,在个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弱天气系统强迫下陕北黄土高原对流云的初生、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夏季弱天气系统强迫下,对流云的触发可分为地形、干线、冷池、暖堆、辐合线等5种机制,其中地形强迫作用最为显著,其次为干线、辐合线、暖堆、冷池;(2)合适的湿度场是触发对流云的关键条件,如果有干线存在,即使动力或热力条件较弱,也会触发较多对流云生成,但当抬升作用较弱时,对流云通常不会进一步发展;(3)地形、暖堆、边界层辐合线的作用在于加速对流云触发并促使其强度加强,但这些因子在不同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清晨至正午地形抬升占主导作用,正午前后地面暖堆作用加强,午后地面辐合线的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云初生 TITAN 黄土高原 雷达资料
下载PDF
径流曲线法模型参数在黄土地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英 黄明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8,共5页
降雨径流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因此准确预测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径流量是进行土壤侵蚀预报和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SCS—CN方法是目前国际上预测无径流观测资料地区降水产流的主要模型。利用黄土高原地区6个试验小区的153场径流试验... 降雨径流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因此准确预测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径流量是进行土壤侵蚀预报和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SCS—CN方法是目前国际上预测无径流观测资料地区降水产流的主要模型。利用黄土高原地区6个试验小区的153场径流试验资料,选取3种具有代表性的土地利用方式:谷子、苜蓿和高粱,对SCS—CN方法在黄土高原的适应性进行了初步检验,优化出了适应黄土高原地区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参数对降雨径流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标准SCS—CN法;优化后的λ值为0.01,优化的谷子、苜蓿和高粱地CN2值分别是74,7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曲线法 径流 初损率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地区降水和低涡的数值预报试验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伯民 钱正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3-72,共10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1979年6—7月的FGGEIIIb级资料风场和相对湿度场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偏差,指出在高原西部应予以订正。然后利用一有限区域模式,通过综合订正初始风场和相对湿度场,改进模式部分物理过程,并提高其水平分辨... 本文首先分析了1979年6—7月的FGGEIIIb级资料风场和相对湿度场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偏差,指出在高原西部应予以订正。然后利用一有限区域模式,通过综合订正初始风场和相对湿度场,改进模式部分物理过程,并提高其水平分辨率,共设计了6组预报试验,对该年的两例高原低涡切变线降水过程进行了24小时预报。结果表明,利用改进了的初始场和部分物理过程,可明显改善高原地区的降水预报,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流场的预报,即上述改进方案是可行的;但在高原地区嵌套预报方案尚待修改,还应继续努力提高模式对高原低涡流场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数值预报 初始场 降水 低涡
下载PDF
闪电初始预击穿过程辐射脉冲特征及电流模型 被引量:8
13
作者 武斌 张广庶 +3 位作者 文军 张彤 李亚珺 王彦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5-567,共13页
利用2012年青海大通地区高精度闪电三维辐射源定位结果和宽带电场脉冲波形同步数据,基于3种改进的传输线模型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拟合发生在不同距离上不同类型闪电初始预击穿过程的双极性脉冲波形结构,反演初始流光通道内电流波形和特征... 利用2012年青海大通地区高精度闪电三维辐射源定位结果和宽带电场脉冲波形同步数据,基于3种改进的传输线模型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拟合发生在不同距离上不同类型闪电初始预击穿过程的双极性脉冲波形结构,反演初始流光通道内电流波形和特征参数,对比分析3种模型对初始预击穿过程和梯级先导双极性脉冲波形的拟合效果,统计分析4类闪电初始预击穿脉冲的物理特征。结果表明:3种改进的传输线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出双极性脉冲结构,且MTLE模型更合理。负地闪的初始预击穿过程和梯级先导过程呈现出相同的传输特征,即均以梯级形式发展,且拟合物理参量也较为接近。初始流光向上的路径长度大于初始流光向下的路径长度,初始流光向上击穿进入上部正电荷区的路径上中和的总电荷量和总垂直偶极矩远大于初始流光向下的路径上中和的总电荷量和总垂直偶极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预击穿过程 双极性脉冲结构拟合 脉冲电流模型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数值预报在青藏高原的不确定性对其下游预报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宇 陈德辉 仲跻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0-1440,共11页
通过NCEP全球预报在不同地区的预报误差分析、包含大地形(亚洲青藏高原、北美落基山脉)与否的区域模拟试验、同化青藏高原地区人造观测的观测系统模拟试验,探讨了数值预报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不确定性对其下游地区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1... 通过NCEP全球预报在不同地区的预报误差分析、包含大地形(亚洲青藏高原、北美落基山脉)与否的区域模拟试验、同化青藏高原地区人造观测的观测系统模拟试验,探讨了数值预报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不确定性对其下游地区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值模式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不确定性包括模式本身的动力与物理过程不确定性以及模式初值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引起的预报误差会制约青藏高原下游地区预报性能;(2)若数值模拟区域不包含青藏高原地区,可避免青藏高原地区的模式不确定性引起的预报误差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提高下游地区预报技巧;(3)同化青藏高原地区"人造"加密观测资料,可有效减少数值预报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初值不确定性,进而减小青藏高原本区及其下游地区的预报误差、改进预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模式不确定性 初值不确定性 观测系统模拟试验
下载PDF
一次源于高原东侧低涡的江淮气旋形成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永林 曹晓岗 +1 位作者 刘敏 王慧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3-802,共10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T639分析资料,对2010年5月一次江淮气旋的形成及结构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江淮气旋形成前,在青藏高原东侧的川、黔地区活动着准静止短波系统(500 hPa短波槽、700 hPa 和850 hPa气旋性辐合环流).当青藏高原北支...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T639分析资料,对2010年5月一次江淮气旋的形成及结构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江淮气旋形成前,在青藏高原东侧的川、黔地区活动着准静止短波系统(500 hPa短波槽、700 hPa 和850 hPa气旋性辐合环流).当青藏高原北支槽从500 hPa输送正涡度、干冷空气,南支槽从700hPa和850hPa输送正涡度、暖湿空气进入导致准静止短波系统活跃并发展东移至长江下游时,向下伸展至地面向上伸展至高空,最终形成庞大深厚的温带气旋.其减弱过程与发展过程正好相反,先从高空开始减弱,然后地面减弱,最后低空低压环流消失.江淮气旋的形成阶段,中心垂线倾斜度≥60 °;在发展过程中上下层低压中心逐渐靠近,成熟阶段垂线倾斜度缩小至≤80 °.分析地面~200hPa江淮气旋环流特征还发现,其外围直径是地面和低空大而高层小.水平风速则是低空大而地面和高层小.本个例的形成过程与已有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经典模式温带气旋形成于一条温度或密度的不连续的锋面上,Petterssen模式由低层向高层自下而上发展,而本例最先形成于低空,然后向地面和上空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气旋 青藏高原 初始环流 气旋垂线 结构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两种雪雀惊飞距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贺 李文靖 +1 位作者 胡延萍 张堰铭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8-371,共4页
在分析鸟类对人类干扰耐受程度的研究中,惊飞距离是常用的衡量指标之一,它是指人在鸟类惊飞之前能接近鸟类的距离,反映了鸟类对人为侵扰的适应程度。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白腰雪雀Montifringilla taczanowskii和棕颈雪雀M.rufic... 在分析鸟类对人类干扰耐受程度的研究中,惊飞距离是常用的衡量指标之一,它是指人在鸟类惊飞之前能接近鸟类的距离,反映了鸟类对人为侵扰的适应程度。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白腰雪雀Montifringilla taczanowskii和棕颈雪雀M.ruficollis惊飞距离的比较研究,旨在探讨2种鸟类对人类干扰适应性的差异。结果显示,体型较大的白腰雪雀的惊飞距离(12.50 m±0.36 m,n=46)显著大于棕颈雪雀的惊飞距离(11.03 m±0.43 m,n=33);觅食个体的惊飞距离显著小于观望个体(P<0.001);随着入侵者起始距离的增加,2种雪雀惊飞距离逐渐增大(P<0.001)。结果表明,鸟类初始状态和入侵者起始距离能够显著影响鸟类的惊飞距离,体型较大的鸟类对人类干扰的适应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飞距离 人类干扰 白腰雪雀 棕颈雪雀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西段俯冲起始时限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司国浩 李海 佟丽莉 王祚鹏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4-261,共18页
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是研究增生造山过程和大陆地壳生长的绝佳场所,其形成记录了新元古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洋发展演化历程,主要由一系列微陆块、岛弧、海山/大洋高原、增生杂岩及蛇绿混杂岩构成。中亚造山带西... 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是研究增生造山过程和大陆地壳生长的绝佳场所,其形成记录了新元古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洋发展演化历程,主要由一系列微陆块、岛弧、海山/大洋高原、增生杂岩及蛇绿混杂岩构成。中亚造山带西段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基本一致,除了典型的蛇绿岩组分外,大多发育典型的海山岩石组合,即枕状玄武岩、火山角砾岩、礁灰岩、滑塌堆积岩、陆源碎屑岩。蛇绿混杂岩中基性岩在地球化学上可明显分为两类:一类为洋中脊玄武岩型,属于拉斑系列,显示俯冲带特征;另一类为洋岛玄武岩型,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形成于海山/大洋高原环境。中亚造山带西段蛇绿混杂岩和变质岩的时代、属性及空间分布,表明古亚洲洋俯冲起始时限不晚于新元古代早期,位置应在西伯利亚南缘,并逐渐向南发展。在古亚洲洋发育早期,地幔柱诱发俯冲起始占主导地位,后期可能由于海山/大洋高原阻塞俯冲通道,导致俯冲极性翻转和跃迁,从而发生俯冲起始。实际上,新俯冲带如何起始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难点问题,主要原因是俯冲起始是一个极其短暂的过程,缺少直接的地质记录,并且现今地球上鲜有正在发生的俯冲起始案例。因此,需要地质学家共同努力去揭秘古亚洲洋的前世今生,破解板块俯冲起始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古亚洲洋 俯冲起始 蛇绿岩 大洋高原 海山 俯冲带 地幔柱
下载PDF
俯冲带形成机制的可检验假说和检验方案 被引量:4
18
作者 牛耀龄 沈芳宇 +1 位作者 陈艳虹 龚红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66,共16页
五十年前板块构造理论的诞生是地球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它为理解地球如何运作构建了基本框架。过去五十年对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告诉我们地质过程最终都是地球热损失的结果。例如,大洋岩石圈板块在洋中脊形成,其运动和增生以及最终通过... 五十年前板块构造理论的诞生是地球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它为理解地球如何运作构建了基本框架。过去五十年对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告诉我们地质过程最终都是地球热损失的结果。例如,大洋岩石圈板块在洋中脊形成,其运动和增生以及最终通过俯冲带进入地幔导致地幔冷却降温,从而导致大规模的地幔对流。亦即,板块构造的直接驱动力是俯冲大洋岩石圈板块的下沉力。因此,没有俯冲带就没有板块构造,但是俯冲带如何开始仍然有争议。对俯冲起始的研究从未中断,有数值模拟也有地质推断。2014年在西太平洋用三个IODP航次(350、351和352)来检验“自发”和“诱发”俯冲开始的想法。所有这些努力都值得肯定,但这些是无法检验的想法。无法检验意味着没有结果。本文介绍至今唯一可用地质学方法检验的假说,亦即“岩石圈内横向物质组成差异导致的浮力差是俯冲带形成的起因”。这种浮力差位于海底高原的边部和被动大陆边缘,因此这些部位是未来俯冲带起始的必然轨迹。在远离这些部位的正常洋盆内因缺乏浮力差而俯冲带不可能起始。换句话说,“所有岛弧一定有大陆(或海底高原)基底”,这可以通过采集和研究岛弧基底岩石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善板块构造理论 俯冲带的成因 被动大陆边缘 海底高原边缘 岛弧基底岩石组成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深部多参数属性变化与中强震孕育响应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冠男 柳存喜 王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48-3969,共22页
本研究通过反演294,777高质量纵-横波震相走时数据对,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及上地幔的高分辨率P波、S波速度和泊松比多参数三维结构图像,同时结合多参数的梯度场,分析了深部多参数属性变化与近50年来强震(震级≥5.0,M 5+)孕育之间... 本研究通过反演294,777高质量纵-横波震相走时数据对,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及上地幔的高分辨率P波、S波速度和泊松比多参数三维结构图像,同时结合多参数的梯度场,分析了深部多参数属性变化与近50年来强震(震级≥5.0,M 5+)孕育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1)青藏高原东南缘多参数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横向不均性,松潘—甘孜块体的中下地壳为低速和高泊松比异常,反映了具有塑性特征的物质存在,该属性特征对强震的触发具有较显著的影响;(2)通过对过去50年内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强震(M 5+)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强震发生在地震层析成像边界带(Tomographic Edge Zone,TEZ).本研究结果表明,63.3%~78.4%的强震事件发生在P波速度和泊松比TEZ上,而8.4%~20.1%和11.7%~16.7%的强震事件分别发生在参数高异常带(High-Value Zone,HVZ)和参数低异常带(Low-Value Zone,LVZ)上.S波速度参数的TEZ孕震构造特征比例与P波相比有一定的下降(45.7%~46.3%),相应的HVZ和LVZ孕震构造特征比例稍有上升趋势(36.4%~36.7%、17.3%~17.6%).以上两个特征表明,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强震触发的主要控制因素可能是块体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同时,孕震区流体侵入在地震诱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根据本次及作者前期的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内绝大多数强震事件与TEZ之间的正相关的响应关系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可能是地震孕育和地壳构造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性.本研究所揭示的地震孕育特征为青藏高原东南缘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中长期防灾减灾以及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多参数属性变化 层析成像边界带 强震触发
下载PDF
不饱和聚酯树脂微乳液的研究 (Ⅱ)不饱和聚酯树脂微乳液聚合
20
作者 张伟民 董炳祥 +1 位作者 刘正平 陈文琇 《弹性体》 CAS 2007年第5期17-19,23,共4页
磺酸盐不饱和聚酯和丙烯酸乙酯形成的微乳液用过硫酸钾或辐射引发共聚合,用膨胀计法测定聚合速率随转化率的变化,发现用过硫酸钾热引发存在聚合恒速期,恒速期随引发剂含量的减小或聚酯/丙烯酸乙酯质量比增大而变长。60Co-γ辐射引发几... 磺酸盐不饱和聚酯和丙烯酸乙酯形成的微乳液用过硫酸钾或辐射引发共聚合,用膨胀计法测定聚合速率随转化率的变化,发现用过硫酸钾热引发存在聚合恒速期,恒速期随引发剂含量的减小或聚酯/丙烯酸乙酯质量比增大而变长。60Co-γ辐射引发几乎无恒速期。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微乳液粒径的大小,发现聚合后的流体力学直径比聚合前都大,过硫酸钾引发胶乳流体力学直径比辐射引发胶乳流体力学直径大,同时对聚合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不饱和聚酯 微乳液聚合 过硫酸钾 辐射引发 恒速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