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石膏基3D打印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肖世玉 彭丙杰 +2 位作者 黄小川 时宇 罗获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2期73-77,共5页
研究了微硅粉及缓凝剂对磷石膏基3D打印材料可打印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硅粉掺量增加,材料流动度先增大后减小,高度保留率逐渐减小,强度变化不大;微硅粉掺量4%时,材料的可挤出性得到改善且抗压强度较高。从可打印性来看,... 研究了微硅粉及缓凝剂对磷石膏基3D打印材料可打印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硅粉掺量增加,材料流动度先增大后减小,高度保留率逐渐减小,强度变化不大;微硅粉掺量4%时,材料的可挤出性得到改善且抗压强度较高。从可打印性来看,200P、SG12X缓凝剂对材料初始时的可打印性影响较小,但材料的可打印时间较短,且二者掺量较高,影响材料早期强度发展;GR200缓凝剂对材料初始可打印性的影响相对较大,但材料的可挤出性保持时间较长;从强度来看,200P对强度基本无影响,GR200引起的强度损失较小,而SG12X造成的强度损失较大。综合考虑,宜选择GR200作为磷石膏基3D打印材料的缓凝剂,其掺量控制在0.15%~0.20%。从打印效果来看,加入微硅粉后材料的可挤出性显著改善,DY3组材料初始流动度176 mm、初始高度保留率88.7%,可打印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基3D打印材料 微硅粉 缓凝剂 流动度 高度保留率 可打印性
下载PDF
常用抗癫痫药初始单药长疗程治疗效果的新指标评价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范甜甜 曾庆意 +4 位作者 朱攀 何汝茜 包怡心 徐惠琴 郑荣远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671-676,共6页
目的:了解新评价指标应用于常用抗癫痫药物(AEDs)初始单药长疗程治疗效果的研究结果。方法:检索国际上常用的生物医学大型文献数据库,收集我国常用AEDs的初始单药长疗程治疗效果评价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有效信息,采用... 目的:了解新评价指标应用于常用抗癫痫药物(AEDs)初始单药长疗程治疗效果的研究结果。方法:检索国际上常用的生物医学大型文献数据库,收集我国常用AEDs的初始单药长疗程治疗效果评价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有效信息,采用文献综述的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研究文献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评价显示:卡马西平(CBZ)1年保留率65%~77.8%,2年保留率57%~65.9%,3年保留率53%~59.5%;第1年无发作率27.6%~52.4%,第2年55.2%~60%,第3年49.6%~69%;老年患者保留率和年无发作率均较低;远期不良反应和疗效不佳是停药的主要原因。丙戊酸钠(VPA)1~3年保留率70%左右、年无发作率50%左右,老年患者年无发作率明显偏低,停药原因主要是疗效不佳和不良反应。拉莫三嗪(LTG)保留率较高:1年保留率75%以上,2年保留率65%~75%,3年保留率59%,年无发作率约50%,保留率高与耐受性较好有关。托吡酯(TPM)1年保留率52%~75%,2年保留率42%~68%,3年保留率45%~54%,比其他AEDs均低;第1年无发作率33%~53%,第2年45%~55%,第3年43%~67%;停药原因主要是远期不良反应,如认知功能障碍。奥卡西平(OXC)1年保留率63%,2年保留率56%~59%,3年保留率56%;第1年无发作率35%,第2年57%,第3年68%。因不良反应停药的不多。左乙拉西坦(LEV)1年保留率66%~73%,2年保留率46%~54%,第1年无发作率43%。常见不良反应是停药主要原因。结论:保留率和年无发作率是近年来用于评价癫痫患者长疗程治疗效果的新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癫痫药物临床治疗的真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 初始单药治疗 保留率 无发作率 评价研究
下载PDF
高流态灌浆料的功能设计及微区膨胀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一锋 李光球 陈晓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61-2766,共6页
通过整体化的功能设计,研究了各原料的最优配合比,系统展开了灌浆料的流动性能及其45 min保留率、24h内的分时膨胀率、材料各龄期强度性能等指标的研究。分析对比了不同膨胀机理下的膨胀源在较长时间下对试件体积稳定性能的保持能力。... 通过整体化的功能设计,研究了各原料的最优配合比,系统展开了灌浆料的流动性能及其45 min保留率、24h内的分时膨胀率、材料各龄期强度性能等指标的研究。分析对比了不同膨胀机理下的膨胀源在较长时间下对试件体积稳定性能的保持能力。结果表明,当水泥为32%、粉煤灰7%、硅粉1%、复配膨胀剂1.5%时,辅以微量的其他改性剂,灌浆料的3 h膨胀率为0.42%,24 h与3 h膨胀率差为0.11%,各龄期强度超过国家标准40%以上,90 d内的体积形变为0.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材料 膨胀 抗压强度 收缩补偿 流动度及保留率
下载PDF
纺纱方式对织物抗皱性能及拉伸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苏旭中 魏艳红 +1 位作者 刘新金 谢春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开发天然抗皱免烫衬衫面料,探讨纺纱方式对拉伸弹性及抗皱性的影响,用聚酯(PET)长丝与纯棉纱通过全聚纺、全聚纺包芯、全聚赛络纺包芯、全聚赛络纺双丝包芯、全聚纺包芯合股5种纺纱方式,开发了5种线密度为14.8 tex的纱线,并织造了相... 为开发天然抗皱免烫衬衫面料,探讨纺纱方式对拉伸弹性及抗皱性的影响,用聚酯(PET)长丝与纯棉纱通过全聚纺、全聚纺包芯、全聚赛络纺包芯、全聚赛络纺双丝包芯、全聚纺包芯合股5种纺纱方式,开发了5种线密度为14.8 tex的纱线,并织造了相同规格的5种织物,对织物的抗皱性、尺寸稳定性、刚柔性、拉伸变形性等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的急弹性变形比例、初始模量越大,织物的弹性及折皱回复性越好;纱线的毛羽少、表面光洁、条干均匀、初始模量大,则织物抗皱性好;全聚赛络纺包芯纱、全聚纺包芯双合股纱的抗皱性、尺寸稳定性、拉伸弹性回复性均较好,织物的外观平整度均为3.5级;全聚赛络纺包芯纱比全聚纺包芯纱双合股纱生产流程短,成本低,更适合用于开发高保形免烫衬衫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形性 抗皱性 折皱回复角 折皱回复率 初始模量 全聚纺 免烫衬衫面料
下载PDF
生态沟渠对农田面源污染的消减机理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程浩淼 季书 +2 位作者 葛恒军 朱腾义 冯绍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42-52,共11页
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和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农田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农田面源污染的减控技术对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沟渠不仅兼具农田排水沟的过水功能,同时是有效消减面源污染且适合中国农情的重要生态措施之一。该研究... 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和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农田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农田面源污染的减控技术对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沟渠不仅兼具农田排水沟的过水功能,同时是有效消减面源污染且适合中国农情的重要生态措施之一。该研究阐述了生态沟渠对农田面源污染的消减机理(底泥吸附及植物阻抗作用、植物/微生物吸收作用、降解去除作用);通过整理分析559组生态沟渠野外观测试验数据,剖析了污染物初始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植物种类、生物量这4个主要影响因子对农田排水中N、P及农药去除率的影响;进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多因子影响与N、P及农药去除率之间建立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随单一因子污染物初始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或生物量增大而增大,但与植物种类没有显著关系(P>0.05);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对总氮/总磷去除率的贡献大于生物量。农药的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生物量增大而增大,随污染物初始浓度增大而减小,与植物种类没有显著关系(P>0.05)。研究可为生态沟渠的合理构建和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生态沟渠 去除率 初始浓度 水力停留时间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包覆LiNi_(1/3)Co_(1/3)Mn_(1/3)O_(2)复合正极材料及其性能
6
作者 董恩华 纪鸿文 +1 位作者 刘秉国 宇文超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27,共7页
为提高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氧化石墨烯进行包覆正极材料试验,并利用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材料首次充放电曲线、循环性能曲线和倍率性能曲线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包覆量对LiNi_(1/3)Co_(1/3)Mn_(1/... 为提高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氧化石墨烯进行包覆正极材料试验,并利用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材料首次充放电曲线、循环性能曲线和倍率性能曲线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包覆量对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氧化石墨烯添加量为8%时,以0.2C倍率、2.75~4.3 V电压平台下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65.37 mAh/g,在经过3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6.50%,在倍率为0.5C、1C条件下,经过3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5.2%、92.89%,且在不同电流密度下材料的循环性能较好,具有优良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氧化石墨烯 正极材料 首次放电容量 循环性能 容量保持率 倍率性能
下载PDF
预处理磷石膏水泥砂浆基本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魏靖 刘杰胜 +3 位作者 付弯弯 任皓 张一迪 谭晓明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45-50,86,共7页
采用生石灰对磷石膏进行陈化预处理,研究不同掺量生石灰对磷石膏水泥砂浆基本物理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生石灰的掺入可以改善磷石膏水泥砂浆的基本物理性能,随着生石灰掺入量的增加,磷石膏水泥砂浆流动度降低,为了保证磷石膏水泥砂... 采用生石灰对磷石膏进行陈化预处理,研究不同掺量生石灰对磷石膏水泥砂浆基本物理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生石灰的掺入可以改善磷石膏水泥砂浆的基本物理性能,随着生石灰掺入量的增加,磷石膏水泥砂浆流动度降低,为了保证磷石膏水泥砂浆较高的流动度,生石灰的掺量不宜大于4%;掺入生石灰能明显减少磷石膏水泥砂浆的失水量,提高其保水率;随着生石灰的掺入量增加,制得的磷石膏水泥砂浆力学强度先增加后减少,当掺入2%的生石灰时,磷石膏水泥砂浆的力学强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生石灰 物理性能 失水量 保水率 流动度
下载PDF
竹柳引种造林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吴远媚 姜立甫 +2 位作者 黄雪芬 陈新华 潘涛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75-78,共4页
对不同造林密度下3年生竹柳的树高、地径与保存率进行了研究,并与桉树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年生竹柳的树高、地径及保存率在各密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密度处理对竹柳的生长无显著影响。桉树的树高年平均增长量和地径年平均增长量分... 对不同造林密度下3年生竹柳的树高、地径与保存率进行了研究,并与桉树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年生竹柳的树高、地径及保存率在各密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密度处理对竹柳的生长无显著影响。桉树的树高年平均增长量和地径年平均增长量分别比竹柳高出3.456 m和2.355 cm,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造林3年后,桉树和竹柳的保存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柳 造林密度 保存率
下载PDF
填埋垃圾初始含水率对渗滤液产量的影响及修正渗滤液产量计算公式 被引量:15
9
作者 兰吉武 詹良通 +1 位作者 李育超 陈云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89-1396,共8页
我国填埋场设计阶段,渗滤液产量计算结果往往偏小.参照山谷型填埋场,建立了一个长400 m,宽500 m的水量平衡计算模型,模型中垃圾体高50 m,分5个填埋阶段,每阶段填高10 m,用时2 a,共填埋10 a.利用该模型,分阶段计算填埋垃圾初始含水率对... 我国填埋场设计阶段,渗滤液产量计算结果往往偏小.参照山谷型填埋场,建立了一个长400 m,宽500 m的水量平衡计算模型,模型中垃圾体高50 m,分5个填埋阶段,每阶段填高10 m,用时2 a,共填埋10 a.利用该模型,分阶段计算填埋垃圾初始含水率对渗滤液来源组成和总产量的影响.渗滤液总产量由降雨入渗量和垃圾自身渗滤液产量组成,初始含水率越高,垃圾自身渗滤液产量和渗滤液总产量越大,垃圾自身渗滤液产量所占渗滤液总产量的比例也越高.当填埋垃圾初始含水率分别为27%、40%、50%和60%时,日平均渗滤液总产量分别为272、583、823和1 063 m3.d-1,垃圾自身渗滤液产量分别为-144、168、408和647 m3.d-1.垃圾初始含水率高于50%时,自身渗滤液产量占渗滤液总产量的比例超过50%,成为渗滤液总产量的主要部分.目前中国规范中采用的渗滤液产量计算方法,未考虑垃圾自身渗滤液产量,当填埋垃圾初始含水率较高时,计算结果偏小.基于上述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包括垃圾自身渗滤液产量的修正计算公式,并通过2个大型中国南方填埋场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持水特性 垃圾初始含水率 田间持水量 渗滤液产量
原文传递
D-最优混料设计制备川芎油微囊止痛凝胶膏剂及其药效学初步考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周欣 康希 +6 位作者 唐丽婧 曲彤 郝慧汇 穆成林 卢焘韬 王雪莲 杨荣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455-5461,共7页
目的通过将川芎挥发油制成微囊中间体应用到凝胶膏剂,以解决川芎油不稳定特性,并优化处方及评价体外透皮速率,对药效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通过Franz体... 目的通过将川芎挥发油制成微囊中间体应用到凝胶膏剂,以解决川芎油不稳定特性,并优化处方及评价体外透皮速率,对药效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通过Franz体外透皮试验仪,以藁本内酯为指标,研究凝胶膏剂的体外透皮行为。通过醋酸扭体实验初步评价药效。结果川芎油微囊止痛凝胶膏剂的最优处方为NP700、甘油、甘羟铝、高岭土、氮酮、酒石酸、PVPK30、0.5%卡波姆940分别为1.250、5.000、0.025、0.250、0.600、0.025、1.000、2.700 g。凝胶膏剂中藁本内酯透皮速率为5.1297μg/(cm2·h),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实验于第5、10天保留率分别为93.17%、91.21%,98.94%、92.36%,68.03%、60.78%;镇痛率为63.14%。结论最优处方凝胶膏剂具有良好的黏性,解决了川芎油不稳定的特性,为挥发油类应用到凝胶膏剂等新剂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油 微囊 止痛 凝胶膏剂 D-最优混料设计 体外透皮 稳定性 醋酸扭体实验 药效学 初黏力 持黏力 剥离强度 藁本内酯 透皮速率 保留率 黏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