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ow pattern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inlet and outlet conduits of large pump system with low head 被引量:4
1
作者 徐磊 陆伟刚 +2 位作者 陆林广 董雷 王兆飞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14年第6期675-688,共14页
The flow patterns in the inlet and outlet conduits have a decisive effect on the safe, st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pump in a large pumping station with low hea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ree-dim... The flow patterns in the inlet and outlet conduits have a decisive effect on the safe, stable, and highly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pump in a large pumping station with low hea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3D) turbulence flow in conduit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study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and conduct an optimum hydraulic design for the conduits. With the analyses of the flow patterns in the inlet and outlet conduit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m can be determined. The main obtaine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i) Under normal operation conditions, there is essentially no pre-swirl flow at the impeller chamber inlet of an axial-flow pump system, based on which the boundary condition at the inlet conduit may be defined. (ii) The circulation at the guide vane outlet of an axial-flow pump system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the outlet conduit, and there is optimum circulation for the performance. Therefore, it is strongly suggested to design the guide vane according to the optimum circulation. (iii) The residual circulation at the guide vane outlet needs to be considered for the inlet boundary condition of the outlet conduit, and the value of the circulation may be measured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test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pattern boundary condition inlet conduit outlet conduit pump system low head
下载PDF
间接空冷翅片管束临界防冻特性及防冻裕量研究
2
作者 张明玉 王晓静 +8 位作者 关欣 郭文军 周维博 孙凯 谢欣雯 张昊天 赵一鸣 张冬月 王伟佳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1,共10页
间接空冷翅片管束目前缺乏全面的冬季防冻运行参数。为此,首先凝练了管束防冻模型,包括热平衡方程、水侧和空气侧输运准则方程、防冻约束条件;其次依托典型顺逆流式空冷翅片管束,分析了2类管束临界防冻特性和防冻裕量;最后探究了中间型... 间接空冷翅片管束目前缺乏全面的冬季防冻运行参数。为此,首先凝练了管束防冻模型,包括热平衡方程、水侧和空气侧输运准则方程、防冻约束条件;其次依托典型顺逆流式空冷翅片管束,分析了2类管束临界防冻特性和防冻裕量;最后探究了中间型、左侧型、侧面型进水方式管束的临界值特点。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入口水温降低、风速增加,管束防冻流量增加,且入口水温越低,风速影响更突出;逆流式管束防冻性能劣于顺流式管束,随风速增加或入口水温降低,二者差异扩大;入口水温抬升对防冻裕量影响分为3个梯次,为显著增加区间(0℃, 10℃]、变化缓慢区间(10℃, 20℃]、基本不变区间(20℃, 40℃],不可一直增加入口水温来防冻;中间型管束防冻性能优于左侧型和侧面型,空冷燃煤火电或核电机组应优先选用。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空冷机组冬季防冻运行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翅片管束 管束防冻模型 临界防冻流量 防冻裕量 管束进水方式
下载PDF
地面试验中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特性分析
3
作者 陈磊 李光熙 +3 位作者 梁俊龙 王玉峰 杜泉 李江涵 《火箭推进》 CAS 2023年第6期73-81,共9页
直连式试验和自由射流试验是冲压发动机开展地面模拟试验验证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两类试验。通过对比两类试验对来流条件的实现情况,说明加热器工作参数和来流组分等模拟要素符合试验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同款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直连式和自由... 直连式试验和自由射流试验是冲压发动机开展地面模拟试验验证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两类试验。通过对比两类试验对来流条件的实现情况,说明加热器工作参数和来流组分等模拟要素符合试验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同款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直连式和自由射流试验结果,并结合仿真分析结果开展论述。结果表明:针对相近试验工况,两类试验中进气道流动形态一致性较好;进发匹配工作特性方面,自由射流试验中的结尾激波位置普遍靠后,其安全工作裕度高于直连式试验;在直连式试验中,基于沿程静压测值方法得到的发动机比冲与自由射流试验台测得的发动机比冲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直连式试验 自由射流试验 进气道内流特征 进发匹配特性 发动机总体性能
下载PDF
二维水平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4
作者 孟凡星 董波 +3 位作者 程显耀 秦妍 安祥 李维仲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5-800,共6页
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二维水平通道内水的流动沸腾过程,获得不同壁面过热度下流型特点和不同因素对换热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壁面过热度升高,流道内流型依次经历从泡状流、弹状流到反环流的转变,平均热流密度和平均换热... 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二维水平通道内水的流动沸腾过程,获得不同壁面过热度下流型特点和不同因素对换热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壁面过热度升高,流道内流型依次经历从泡状流、弹状流到反环流的转变,平均热流密度和平均换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入口流速降低会使流道内出现受限气泡流,核态沸腾受到抑制。提高入口流速能够有效促进气泡脱离,壁面平均换热系数随入口流速增大而增大,但增长速率有所减小。减小通道宽度有利于汽化现象发生,核态沸腾得到强化,壁面平均换热系数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沸腾 LBM 流型 入口流速 换热特性
下载PDF
施桥闸站进水流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宸钰 于鑫 王睿智 《江苏水利》 2023年第7期40-45,共6页
采用RANS方法,基于湍流模型开展了施桥闸站进水流态的数值模拟研究,观察了泵站进水流态及各断面流态,分析进水池泵前纵剖面轴向速度分布均匀度、速度加权平均角。计算结果表明:沉螺池内形成2个大尺度低流速回流区,前池进口附近处存在低... 采用RANS方法,基于湍流模型开展了施桥闸站进水流态的数值模拟研究,观察了泵站进水流态及各断面流态,分析进水池泵前纵剖面轴向速度分布均匀度、速度加权平均角。计算结果表明:沉螺池内形成2个大尺度低流速回流区,前池进口附近处存在低流速回旋区,出口附近流态较好,进水池中层及底层流态平顺,进水池轴向流速分布基本均匀对称,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泵站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进水流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双给料口结构对旋流器流场特性和分级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彩娥 潘程尧 +5 位作者 冉金城 陆帅帅 王丽娟 孙伟 董鸿良 宋宝旭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1-56,共6页
针对传统单给料口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不稳定、分级精度差的问题,考察了对称双给料口结构对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特性和分级性能的影响。内部流场结果表明,与传统单给料口结构相比,采用对称双给料口结构时,流场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和压强均... 针对传统单给料口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不稳定、分级精度差的问题,考察了对称双给料口结构对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特性和分级性能的影响。内部流场结果表明,与传统单给料口结构相比,采用对称双给料口结构时,流场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和压强均增大,中心空气柱直径增大,空气柱对称性增强,内旋流与外旋流的交界面LZVV形状更加规则,旋流体内部湍流强度降低,内部流场的稳定性增强。分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对称双给料口结构时,细颗粒在沉砂中的分配率降低,粗颗粒(d=12.5μm)在沉砂中的分配率提高了7.87%,不同粒度固体颗粒沿径向规则分布,颗粒错配现象缓解,分级精度提高。研究结果可为水力旋流器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双给料口 流场特性 分级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面压缩式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动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肖雅彬 岳连捷 +3 位作者 龚鹏 王世芬 陈立红 张新宇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67,共4页
采用油滴显示技术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三面压缩式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流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揭示由于激波-边界层干扰,三面压缩进气道内存在边界层分离、溢流和三维涡结构等复杂流动现象,尤其是唇口诱发的较大强度的斜激波引起了侧壁和... 采用油滴显示技术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三面压缩式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流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揭示由于激波-边界层干扰,三面压缩进气道内存在边界层分离、溢流和三维涡结构等复杂流动现象,尤其是唇口诱发的较大强度的斜激波引起了侧壁和顶面的边界层分离,并在顶面附近形成大尺度的流向涡,造成隔离段内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低总压区,需要在进气道设计时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进气道 流动结构 油滴显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竖向进水管布置对泵站进水流态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存东 杨柯 +2 位作者 肖璐 宋永占 黄雄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5,共6页
基于定常不可压缩强曲率流体的RNG k-ε紊流数值模型,通过建立以水力损失最小和基于质量加权流速均匀度最大为优化目标的评价函数,设定适当的边界条件,利用三维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单元进行网格划分,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应... 基于定常不可压缩强曲率流体的RNG k-ε紊流数值模型,通过建立以水力损失最小和基于质量加权流速均匀度最大为优化目标的评价函数,设定适当的边界条件,利用三维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单元进行网格划分,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应用CFD软件Fluent对泵站进水池和水泵进水管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为了模拟水泵竖向进水管布置的控制参数对泵站前池和水泵进水管口流态的影响,参照现行的泵站设计规范,分别模拟了管道内径为D的竖向进水管在不同后壁距和不同悬空高度时的进水流态,并绘制了水泵进水管口流速均匀度和水力损失关系曲线.研究表明,对于安装有卧式离心泵的大型提水泵站,合理的进水管后壁距与悬空高度可以保证良好的进水流态,促使水泵进口流速分布均匀,有效地防止前池内的泥沙淤积,并能确保水泵高效稳定运行.根据模拟计算结果,提出了设计时可供参考的进水管后壁距取值范围为(0.4~0.8)D,悬空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6~0.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进水管 进水流态 评价函数 后壁距 悬空高度 泵站
下载PDF
渐变截面型入料口夹角对旋流器流场及压降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彩娥 魏德洲 +1 位作者 崔宝玉 李天舒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9-863,共5页
利用RSM雷诺应力模型和VOF多相流模型,通过数值试验方法考察了渐变截面型入料口夹角对Φ50 mm水力旋流器流场及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入料口夹角,切向速度增加,致使分离效率提高;与此同时,轴向速度和溢流管底端的最大径向速度也随之... 利用RSM雷诺应力模型和VOF多相流模型,通过数值试验方法考察了渐变截面型入料口夹角对Φ50 mm水力旋流器流场及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入料口夹角,切向速度增加,致使分离效率提高;与此同时,轴向速度和溢流管底端的最大径向速度也随之相应增加,导致沉砂分流比略有降低、短路流量增加,但对湍流结构影响不明显;空气柱直径同样随着夹角的增加而增大,从而有效分选空间减小.旋流器内部的压力损失主要包括主分离区域的损失和入料口区域的损失;增大入料口夹角,总压降增加,导流能力增强,当夹角为20°时,导流性能最优,但能量利用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数值模拟 入料口夹角 流场 压降
下载PDF
泵站圆形进水池进水流态及水泵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建刚 徐辉 +1 位作者 陈毓陵 何逢标 《排灌机械》 2003年第5期8-10,48,共4页
结合某城市雨水污水合建式泵站水力模型试验,研究和分析了雨水污水合建式泵站圆形进水池的进水流态及进水流态对水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善进水流态的措施,实施结果表明,采取所述措施后,有效地改善了进水流态和水泵运行工作性能,大大提... 结合某城市雨水污水合建式泵站水力模型试验,研究和分析了雨水污水合建式泵站圆形进水池的进水流态及进水流态对水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善进水流态的措施,实施结果表明,采取所述措施后,有效地改善了进水流态和水泵运行工作性能,大大提高了泵站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 性能 泵站 圆形进水池 进水流态 水力模型试验
下载PDF
转速对核主泵空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强 张本营 +1 位作者 朱荣生 曹梁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51-656,共6页
为研究转速对核主泵空化性能及进口流态的影响,应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的方法,对AP1000核主泵进行不同转速下的数值模拟和空化试验,得到3种频率30,40,50 Hz下不同流量(0.7Qd,1.0Qd,1.3Qd)时的空化特性,并对叶轮进口截面静压... 为研究转速对核主泵空化性能及进口流态的影响,应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的方法,对AP1000核主泵进行不同转速下的数值模拟和空化试验,得到3种频率30,40,50 Hz下不同流量(0.7Qd,1.0Qd,1.3Qd)时的空化特性,并对叶轮进口截面静压分布与泵流动性能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速对小流量工况下泵的空化性能影响较大;随着转速的降低,小流量工况下,空化性能曲线趋势变化比大流量工况下明显;在不同转速的额定流量下,转速较大时,模型核主泵在装置临界空化余量(NPSHC)减小时更容易接近临界空化状态;在转速较小时,临界空化余量(NPSHC)较小,且一旦发生空化,其扬程曲线斜率下降也相对平缓;在额定转速下,模型泵在大流量时更容易接近临界空化状态;随着转速和流量的减小,更容易造成模型泵在开始试验阶段进口处产生回流,扰乱进口的流场,从而造成局部空化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空化性能 转速 进口流态 数值模拟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双向配水船坞泵房进水廊道三维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屈磊飞 王林锁 +1 位作者 陈松山 彭大田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70-73,共4页
采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NA S)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S IM PLEC算法,对不同工况下某船坞泵站双向配水单侧进水廊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预测了回流区及旋涡发生位置与形态,分析了进水廊道型式、廊道几何参数对廊道内水流流态... 采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NA S)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S IM PLEC算法,对不同工况下某船坞泵站双向配水单侧进水廊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预测了回流区及旋涡发生位置与形态,分析了进水廊道型式、廊道几何参数对廊道内水流流态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整流措施,改善了廊道内水流流态,为船坞廊道设计提供了指导.该方法研究周期短,研究成本低,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坞 进水廊道 流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进水池流态对泵进口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汤方平 耿卫明 杨国平 《排灌机械》 2004年第5期12-14,共3页
中小型泵站通常运用进水池来为水泵提供进水条件。进水池中流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泵进口的流场,从而影响到水泵的系统性能。介绍了国内对进水池流场研究的进展情况,论述了其对泵进口流场的影响,探讨了对进水池流场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 中小型泵站通常运用进水池来为水泵提供进水条件。进水池中流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泵进口的流场,从而影响到水泵的系统性能。介绍了国内对进水池流场研究的进展情况,论述了其对泵进口流场的影响,探讨了对进水池流场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研究的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池 流态 中小型泵站 流场 水泵 系统性能 进口 直接影响 国内 利弊
下载PDF
陡坡导流隧洞进口体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教豪 刘毅 +1 位作者 段春荣 盛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7-39,53,共4页
陡坡导流隧洞由于坡度较陡,洞内流态不好控制,进口体型优化比较关键。针对某项目施工导流工程进行了1∶85水工整体模型试验,通过对进口、洞身流态进行比较,提出了隧洞进口布置形式的推荐方案,结果表明:方案一进口顶部采用椭圆形式,虽然... 陡坡导流隧洞由于坡度较陡,洞内流态不好控制,进口体型优化比较关键。针对某项目施工导流工程进行了1∶85水工整体模型试验,通过对进口、洞身流态进行比较,提出了隧洞进口布置形式的推荐方案,结果表明:方案一进口顶部采用椭圆形式,虽然在2级流量下,上游水位大大降低,但在导流设计流量条件下洞身形成明满流交替现象,对洞身安全不利;方案二隧洞进口采用锐缘形式,使导流洞的泄流能力、进口及洞内流态、压力特性均满足设计要求,可确保在各级导流流量下,洞身段均为明流,故建议将其作为推荐方案。研究成果可供设计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 隧洞 进口 流态 体型
下载PDF
正弦型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型及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井志 赵玉婷 +2 位作者 王英迪 齐建荟 雷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1-1118,共8页
采用实验的方法对不混溶的液液两相流体在不同入口结构下的正弦微通道(直通道正弦、波峰正弦和波中正弦)内液滴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硅油作为离散相,含有0.5%SDS的蒸馏水作为连续相,观测到弹状流、滴状流和射状流。分析了两相流动参... 采用实验的方法对不混溶的液液两相流体在不同入口结构下的正弦微通道(直通道正弦、波峰正弦和波中正弦)内液滴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硅油作为离散相,含有0.5%SDS的蒸馏水作为连续相,观测到弹状流、滴状流和射状流。分析了两相流动参数及不同的微通道入口结构对流型和液滴长度的影响。流型受微通道入口结构影响较大,波峰正弦微通道能够生成最大范围的稳定的流型。液滴长度随离散相体积流量和离散相与连续相体积流量之比的增大而增大,随连续相的体积流量和毛细数的增大而降低。微通道入口结构对液滴长度有影响,直通道的正弦微通道内液滴长度最短,更有利于液滴的形成。三种通道生成的液滴中,最大的液滴尺寸是最小的液滴尺寸的1.15~1.39倍,但正弦流动段对液滴速度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两相流 入口结构 流型 毛细数
下载PDF
侧向进水泵站前池整流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8
16
作者 徐辉 张林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88,共5页
针对侧向进水泵站前池水流流态的改善问题,概括了当前侧向进水泵站前池整流技术在流动特征、研究方法和整流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还需要在旋涡生成机理、比尺效应、配水孔整流方式和实际工程优化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泵站 流态改善 侧向进水 综述
下载PDF
双下侧定几何二元混压式进气道的流场特征和气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旅荣 郭荣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7-263,共7页
针对一种冲压发动机用双下侧布局二元混压式进气道,利用经过试验验证的数值方法分析其流场特征和气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于起动马赫数2.25下一定反压范围内,由于气动喉道的出现使结尾激波系可以停留在收缩通道内;2)随着来流马赫... 针对一种冲压发动机用双下侧布局二元混压式进气道,利用经过试验验证的数值方法分析其流场特征和气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于起动马赫数2.25下一定反压范围内,由于气动喉道的出现使结尾激波系可以停留在收缩通道内;2)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大,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下降;而流量系数先上升,当激波贴口后基本保持不变;3)在一定迎角范围内,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提高,但当迎角增大至进气道不起动时,随着迎角的增大,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基本不变;4)随着侧滑角的增大,两侧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均是下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冲压发动机 双下侧布局 二元进气道 数值仿真 流场特性 气动特性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邳州站竖井贯流泵装置进出水流态分析 被引量:46
18
作者 徐磊 陆林广 +1 位作者 陈伟 王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6,I0005,I0006,共9页
为揭示竖井贯流泵装置内、外特性之间的联系,完善其优化水力设计理论,该文采用三维流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邳州站泵装置流道表面的流场和垂直于x、y、z3个方向剖面的流场进行了多视角的详尽剖析,并分别采用透明流道... 为揭示竖井贯流泵装置内、外特性之间的联系,完善其优化水力设计理论,该文采用三维流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邳州站泵装置流道表面的流场和垂直于x、y、z3个方向剖面的流场进行了多视角的详尽剖析,并分别采用透明流道模型试验和透明泵装置模型试验的方法检验了流态数值模拟结果。由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结果可得:前置竖井贯流泵装置进水流道内的流态均匀平顺、层次分明;出水流道内的水流在螺旋状运动中平缓扩散,流道内无任何脱流或旋涡等不良流态;其水力性能优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具有优异的内特性。邳州站前置竖井贯流泵装置主要工况点的泵装置效率超过83%、临界空化余量小于5m,水力性能优异。该文可为低扬程泵站的水力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流态 进水流道 出水流道 水力性能 竖井贯流泵装置
下载PDF
进口防旋板对孔型密封非定常气流激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志刚 李军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1,共6页
为了展示透平机械密封系统设计中进口防旋板在改善密封转子动力特性和增强转子系统稳定性的止旋方面的性能,采用基于转子多频椭圆轨迹涡动模型和动网格技术的非定常数值方法,研究了进口防旋板对孔型密封非定常气流激振力和转子动力特性... 为了展示透平机械密封系统设计中进口防旋板在改善密封转子动力特性和增强转子系统稳定性的止旋方面的性能,采用基于转子多频椭圆轨迹涡动模型和动网格技术的非定常数值方法,研究了进口防旋板对孔型密封非定常气流激振力和转子动力特性系数的影响,计算分析了进口预旋比分别为0和0.6时2种进口防旋板结构的孔型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非定常气流激振力和流场特性,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非定常数值方法能够准确预测与频率相关的孔型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进口预旋可显著减小孔型密封的有效阻尼、增大有效阻尼项的穿越频率,易诱发转子涡动失稳;进口防旋板能够有效减小孔型密封的进口旋流速度、孔型密封的交叉刚度和有效阻尼穿越频率,增大孔型密封的有效刚度和有效阻尼,进而提高转子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型密封 进口预旋 防旋板 气流激振 转子动力特性
下载PDF
肘形进水流道优化设计与数值计算 被引量:11
20
作者 施伟 李彦军 +2 位作者 邓东升 袁寿其 刘军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2,26,共5页
为了提高泵站进水流道的设计水平,对应用最为广泛的肘形进水流道的型线进行了数学建模,并采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 isual Basic对工程图形处理软件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基于流道设计参数的优化设计软件,能够快速进行流道型线的绘制,... 为了提高泵站进水流道的设计水平,对应用最为广泛的肘形进水流道的型线进行了数学建模,并采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 isual Basic对工程图形处理软件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基于流道设计参数的优化设计软件,能够快速进行流道型线的绘制,并能使流道的型线自动符合流速渐变的原则。同时结合三维紊流数值模拟技术和流道的模型试验对流道的水力性能进行检验。通过工程实例说明,该流道设计方法快速、可靠,所设计的肘形进水流道具有出口流态较好、水力损失较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肘形进水流道 优化设计 程序开发 流态分析 试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