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阳明的良知观及其对多民族地区政治认同构建的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华森 刘亚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28-32,共5页
将多个民族整合于一个统一的国家共同体之中,实现族际和谐和民族国家一体,是促进多民族国家政治秩序化的重要前提。王阳明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承者,其知行合一的良知观倡导孝亲敬兄之"孝悌"之心、交友治民之"信仁&qu... 将多个民族整合于一个统一的国家共同体之中,实现族际和谐和民族国家一体,是促进多民族国家政治秩序化的重要前提。王阳明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承者,其知行合一的良知观倡导孝亲敬兄之"孝悌"之心、交友治民之"信仁"之心、事君爱国之"忠"之心;认为致良知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在多民族地区,王阳明良知观的社会化,可以构建更加和谐的族内关系、族际关系、民族与国家关系,有助于提升族内认同、族际认同和民族国家一体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观 多民族地区 族内认同 族际认同 国家认同
下载PDF
内视点与想象:中国现代主义新诗的语言诗学
2
作者 陈爱中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内视点与想象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基本语言表述模式。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新诗引入内视点与想象,并将其融进现代汉语语境,创立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独特语言诗学理念,为中国新诗的创作与阅读提供了新鲜的思路。
关键词 内视点 想象 现代主义新诗 语言诗学
下载PDF
试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23-128,F0003,共7页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至少涵盖如下几重逻辑关联:世界观层面的实践与劳动的关系;认识论层面的劳动与认识的关系;最后落脚于唯物史观层面,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分层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以往有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很少分梳...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至少涵盖如下几重逻辑关联:世界观层面的实践与劳动的关系;认识论层面的劳动与认识的关系;最后落脚于唯物史观层面,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分层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以往有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很少分梳出这三个层面,基本上没有对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这三个层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在联系,可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动观 内在逻辑
下载PDF
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其对教学的启发 被引量:6
4
作者 肖国刚 常保晶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基于二元论哲学的传统知识观存在两种主要的形式 :外源论和内源论 ,外源论知识观和内源论知识观将认识过程中的主客体对立起来 ,这两种知识观的弊端在教学中日益显露出来。建构主义知识观力图将认识过程中的主客体整合起来 ,形成一种超... 基于二元论哲学的传统知识观存在两种主要的形式 :外源论和内源论 ,外源论知识观和内源论知识观将认识过程中的主客体对立起来 ,这两种知识观的弊端在教学中日益显露出来。建构主义知识观力图将认识过程中的主客体整合起来 ,形成一种超二元论的知识观。这种知识观通过“同化”、“顺应”、“自组织”、“对话”等建构方式消减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 ,对教学活动产生了不少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知识观 外源论 内源论 合作学习 小组学习 问题性教学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群众观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
5
作者 李国泉 高奇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4期88-95,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和回答"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群众观。这一群众观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南方谈话,是第一阶段,形成了以"一切以人民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和回答"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群众观。这一群众观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南方谈话,是第一阶段,形成了以"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为核心、以"改革"为主题的群众观;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召开,是第二阶段,形成了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以"执政"为主题的群众观;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是第三阶段,形成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发展"为主题的群众观;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是第四阶段,正在形成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核心、以"圆梦"为主题的群众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群众观 阶段性特征 内在统一性
下载PDF
公平理论与完善高校内部分配制度 被引量:1
6
作者 姜长付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39-140,共2页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全面发展。完善高校内部分配制度,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分配的公平性,创建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的校园环境,正确处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引导教...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全面发展。完善高校内部分配制度,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分配的公平性,创建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的校园环境,正确处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理论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 公平观 物质激励 精神激励
下载PDF
流浪汉小说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兰海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48-51,共4页
 16世纪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产生对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以独特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内视点"叙述方式、宽广的文学视野、诙谐幽默的讽刺艺术风格在文坛上独具风采,对西方长篇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  16世纪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产生对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以独特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内视点"叙述方式、宽广的文学视野、诙谐幽默的讽刺艺术风格在文坛上独具风采,对西方长篇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小癞子》为例探讨流浪汉小说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汉小说 审美特征 16世纪 西班牙 长篇小说 《小癞子》 人物形象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走进“我”的叙述视角,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以《祝福》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双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祝福》以它深邃的思想,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鲁迅对封建文化的鞭挞,在今天仍有其巨大的现实意义.从民族文化反省的角度阅读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反思封建思想对旧中国劳动妇女的毒害,对于生成、发展和提升语... 《祝福》以它深邃的思想,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鲁迅对封建文化的鞭挞,在今天仍有其巨大的现实意义.从民族文化反省的角度阅读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反思封建思想对旧中国劳动妇女的毒害,对于生成、发展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大有裨益.《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彷徨》的第一篇.相对于近100年后的人尤其中学生来说,理解文意就稍显困难,从“我”的视角出发,循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回归文本揣摩文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视角 创作意图 文本探究
下载PDF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内蒙古沙产业发展步伐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利民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阐述了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 ,提出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视角去认识沙漠、经营沙漠 ,加快内蒙古沙产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钱学森 沙产业 内蒙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