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ystallization and preliminary X-ray analysis of an anti-insect toxin BmK 16 from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scorpion
1
作者 Rongjin Guan Miao Wang +1 位作者 Xinqi Liu Dacheng W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0年第16期1489-1492,共4页
An excitatory anti-insect toxin from BmK scorpion, named BmK 16, has been purified and crystallized recently. Two crystal forms have been obtained by using ammonium sulfate as precipitant at different pH, one of which... An excitatory anti-insect toxin from BmK scorpion, named BmK 16, has been purified and crystallized recently. Two crystal forms have been obtained by using ammonium sulfate as precipitant at different pH, one of which is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data have been collected for the single crystal on a Mar Research 345 Image Plate. The analyses of the data show that the crystal can diffract to 0.28 nm resolution and belongs to the space group C2 with unit cell parameters a = 4.65 nm, b = 8.52 nm, c= 3.26 nm, α= γ= 90oooooooo, β= 110.5°. There are 2 molecules per asymmetric unit according to its unit cell volume and molecular we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RPION NEUROtoxin anti-insect toxin CRYSTALLIZATION crystal data.
原文传递
苏云金芽胞杆菌Cry毒素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符百文 许炼 +1 位作者 郑梅霞 朱育菁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88-96,共9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是应用最为成功的微生物杀虫剂,它产生的最大一类杀虫蛋白是Cry毒素,其田间应用是防治农业害虫和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Cry毒素具有针对宿主生物速效、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低、对环境友好和可降解等优势。本研究简述了... 苏云金芽胞杆菌是应用最为成功的微生物杀虫剂,它产生的最大一类杀虫蛋白是Cry毒素,其田间应用是防治农业害虫和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Cry毒素具有针对宿主生物速效、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低、对环境友好和可降解等优势。本研究简述了Cry毒素在投入农业使用中产生的昆虫抗性问题,归纳了Cry毒素结构和功能、作用机制、蛋白结构域、昆虫抗性等研究现状,总结了表观遗传机制、受体调控、原生肠道菌群促进抗性的三大特点,分析了对抗性昆虫的应对措施,认为人工选择新型耐药昆虫以预见可能的耐药途径、Cry毒素进行定向进化和田间交互使用策略是研究重点。本文旨在为Cry毒素在农业生物防治中的成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Cry毒素 昆虫抗性 杀虫机制 突变改造
下载PDF
重组蜈蚣抗昆虫神经毒素rScolotoxin-Ssm2b对家蚕的经口急性毒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华卫建 任玫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6-1129,共4页
以家蚕为模式昆虫,进行重组蜈蚣抗昆虫神经毒素r Scolotoxin-Ssm2b的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叶片涂抹法分别给2龄起蚕添食质量浓度为0.625、1.250、2.500、5.000、10.000μg/m L的r Scolotoxin-Ssm2b,添食24 h测定的LC50值为4.84μg/m ... 以家蚕为模式昆虫,进行重组蜈蚣抗昆虫神经毒素r Scolotoxin-Ssm2b的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叶片涂抹法分别给2龄起蚕添食质量浓度为0.625、1.250、2.500、5.000、10.000μg/m L的r Scolotoxin-Ssm2b,添食24 h测定的LC50值为4.84μg/m L。幼虫添食质量浓度为5.000μg/m L的r Scolotoxin-Ssm2b后2~5 min,出现口吐消化液、头胸部左右大幅摇摆、躯体扭曲、胸部膨大、头部突出、侧翻倒地等明显的中毒症状;添食后2 h,约80%的幼虫死亡。研究结果表明r Scolotoxin-Ssm2b对家蚕具有经口急性毒性,证明其有口服杀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神经毒素 蜈蚣毒素 r Scolotoxin-Ssm2b 经口毒性 家蚕
下载PDF
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的培育 被引量:113
4
作者 田颖川 李太元 +8 位作者 莽克强 韩一凡 李玲 王学聘 卢孟柱 戴连韵 韩一侬 严静君 W.Gaberiel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1-297,共7页
用带有35S-Ω-Bt-NOS嵌合基历的双元载体的农杆菌LBA4404转化欧洲黑杨的叶片外植体,共独行54株转化再生植株,用这些再生植物对杨尺蠖进行毒力测定,昆虫校正死亡率在80-96%的再生植株占总测定植株的15%... 用带有35S-Ω-Bt-NOS嵌合基历的双元载体的农杆菌LBA4404转化欧洲黑杨的叶片外植体,共独行54株转化再生植株,用这些再生植物对杨尺蠖进行毒力测定,昆虫校正死亡率在80-96%的再生植株占总测定植株的15%。部分再生植株对舞毒娥进行测定,表明在5-9天内校正死亡率高达100%,存活昆虫的生长和发育也明显地受到抑制。根据苗木在苗圃中高生长的昆虫校正死亡率采用重心聚类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BT基因 抗虫性 转基因植物
下载PDF
抗昆虫蝎毒素及其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沈立荣 张传溪 程家安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1-325,共5页
本文综述了蝎毒中抗昆虫毒素成分的种类、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功能 ,以及利用抗昆虫蝎毒素基因构建重组微生物杀虫剂和培育抗虫植物的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情况 ,并就该技术对害虫防治的意义、所存在的生态安全性等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蝎毒素 抗昆虫蝎毒素 转基因技术 生物农药 抗虫植物 应用
下载PDF
北非蝎昆虫毒素AaHIT1基因的原核表达和转基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苏力坦·阿巴白克力 姬生健 朱玉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185,共4页
将北非蝎昆虫毒素 (AndroctonusaustralisHectorinsecttoxin ,AaHIT1)基因克隆入温度诱导表达载体pBV2 2 0 ,并在宿主菌E .coliDH5α中进行诱导表达 .表达定位分析发现 ,AaHIT1大部分存在于包涵体中 .蛋白质N 端测序证实了体外表达的AaH... 将北非蝎昆虫毒素 (AndroctonusaustralisHectorinsecttoxin ,AaHIT1)基因克隆入温度诱导表达载体pBV2 2 0 ,并在宿主菌E .coliDH5α中进行诱导表达 .表达定位分析发现 ,AaHIT1大部分存在于包涵体中 .蛋白质N 端测序证实了体外表达的AaHIT1蛋白的正确性 .将AaHIT1基因转化入烟草中并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基因组PCR、RT PCR及Northern印迹分别证实AaHIT1基因已正确地插入到烟草基因组中并已得到表达 .抗虫实验表明 ,该转基因烟草对白粉虱有明显的抗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非蝎昆虫毒素 基因表达 原核表达 温度诱导表达载体 包涵体 AaHIT1 抗虫基因 转基因作物
下载PDF
Intein介导的重组昆虫毒素BmKIT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许成钢 范晓军 +2 位作者 张志云 付月君 梁爱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9-994,共6页
为获得重组蝎昆虫毒素BmKIT,通过PCR方法在BmKIT基因的3′端融合了编码6个组氨酸残基的核苷酸序列,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TWIN1的内含肽Ssp DnaB Intein基因下游的多克隆位点(MCS)。将获得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 为获得重组蝎昆虫毒素BmKIT,通过PCR方法在BmKIT基因的3′端融合了编码6个组氨酸残基的核苷酸序列,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TWIN1的内含肽Ssp DnaB Intein基因下游的多克隆位点(MCS)。将获得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用Ni-NTA亲和层析柱从菌体裂解液中纯化了CBD-Intein-BmK IThis6融合蛋白,并在柱上诱导Intein自剪切,成功去除融合子CBD-Intein。通过Superdex75凝胶过滤层析获得了纯度达95%以上的BmK IThis6蛋白,该蛋白不仅具有正确的二级结构而且有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昆虫毒素 原核表达 Intein自剪切 虫试实验
下载PDF
抗虫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8
作者 朱新生 朱玉贤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7年第3期282-288,共7页
虫害是造成农业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虫害引起的作物减产达总产量的15%,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在我国,因虫害水稻减产在lO%以上;小麦减产近20%;
关键词 抗虫植物 基因工程 抗虫育种 作物育种
下载PDF
寄生性膜翅目昆虫毒素的生态机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小艺 杨忠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51-1260,共10页
膜翅目昆虫利用高效的毒素进行自身防卫、攻击猎物和调节寄主生长发育。从寄生性膜翅目昆虫毒素的产生、类别、组份、性质、毒素的生态功能以及毒素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寄生性膜翅目昆虫毒素的研究概况。膜翅目的泌毒器官起源于外胚... 膜翅目昆虫利用高效的毒素进行自身防卫、攻击猎物和调节寄主生长发育。从寄生性膜翅目昆虫毒素的产生、类别、组份、性质、毒素的生态功能以及毒素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寄生性膜翅目昆虫毒素的研究概况。膜翅目的泌毒器官起源于外胚层,由生殖系统的附腺演化而来。毒液由成熟雌蜂的毒腺或酸腺所分泌,并贮于毒囊中。昆虫毒素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已知膜翅目昆虫毒素中含有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羧酸类、酯类、内酯类、酶类等多种化合物。寄生性膜翅目昆虫的毒素在提高自身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如通过麻痹寄主提高产卵成功的概率、通过抑制寄主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提高后代的存活率、通过干扰寄主的生理活动改善后代的营养需求等。体外寄生蜂毒素可造成寄主幼虫停止发育、永久性的麻痹甚至死亡,这类毒素常为抑性的、广谱的,一般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连接点。而体内寄生蜂多为容性寄生,其毒液中含有多分DNA病毒(PDV),PDV通过抑制寄主免疫系统而巧妙地调节寄主的生理活动和发育,影响寄主的正常变态,大多数种类直到寄主结茧或做好蛹室时才将其杀死在安全的场所,从而使寄生蜂后代能够顺利完成发育。容性寄生蜂毒素对PDV的功能具有显著的增效或协同作用,而不会使寄主产生永久性麻痹。PDV对寄生蜂本身是非致病性的,与寄生蜂是一种分子水平上的共生或依生关系。寄生性膜翅目昆虫毒素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开发人类医药和特异性生物杀虫剂方面。但分离和纯化毒液中各个活性成分是应用的前提,也是生化和毒理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毒素 生态机制 膜翅目昆虫 寄生蜂 应用前景
下载PDF
应用昆虫毒素基因构建重组病毒杀虫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洪 韩亚娟 +1 位作者 张珈敏 胡远扬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共5页
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安全性研究的深入,以重组杆状病毒为主的重组昆虫病毒杀虫剂的应用正面临着突破。文章综述了通过插入昆虫专一性毒素基因构建重组昆虫病毒杀虫剂的技术路线,展望重组病毒杀虫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昆虫毒素基因 重组病毒杀虫剂 杆状病毒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虫类攻毒法、草木解毒法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波 柴智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3期203-205,233,共4页
目的研究虫类攻毒法、草木解毒法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参照文献方法复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用虫类攻毒方、草木解毒方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小鼠体重、胸腺指数、抑瘤率以及瘤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虫类攻毒法、草木解毒法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参照文献方法复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用虫类攻毒方、草木解毒方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小鼠体重、胸腺指数、抑瘤率以及瘤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虫类攻毒方、草木解毒方均可减轻Lewis肺癌移植瘤对小鼠体重及胸腺指数的影响,并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和瘤细胞的增殖周期,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虫类攻毒方、草木解毒方的抗肿瘤作用确切,虫类攻毒方抗肿瘤作用优于草木解毒方。其作用机制主要为:调控肿瘤细胞G0/S位点,使肿瘤细胞阻滞于G0期,不再进入有丝分裂,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虫类攻毒方、草木解毒方可以通过激活胸腺功能,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起到增强免疫、对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类攻毒方 草木解毒方 肺癌移植瘤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东亚马氏钳蝎部分纯化的神经毒素对GH_3细胞钠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培爱 程会文 +1 位作者 罗林儿 陈群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90-498,共9页
马氏钳蝎粗毒经SephadexG-50柱层析分离后可得到几个组分。其中峰Ⅱ毒素对蜚蠊毒性较大,而峰Ⅲ毒素对小白鼠毒性较大,可以认为它们是部分纯化的昆虫类毒素和哺乳类毒素。用膜片箝全细胞记录方式研究了峰Ⅱ、峰Ⅲ毒素对大... 马氏钳蝎粗毒经SephadexG-50柱层析分离后可得到几个组分。其中峰Ⅱ毒素对蜚蠊毒性较大,而峰Ⅲ毒素对小白鼠毒性较大,可以认为它们是部分纯化的昆虫类毒素和哺乳类毒素。用膜片箝全细胞记录方式研究了峰Ⅱ、峰Ⅲ毒素对大鼠垂体前叶克隆化细胞GH_3细胞钠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峰Ⅲ毒素使钠电流失活变慢,是典型的α型哺乳类毒素;而峰Ⅱ毒素使电压依赖性钠激活曲线显著地向负的方向移动。这种部分纯化的昆虫类毒素对一种哺乳动物细胞钠电流的影响表现出典型的β型哺乳类毒素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 GH3细胞 神经毒素 马氏钳蝎 钠电流
下载PDF
外源抗虫基因对棉花杂种优势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永山 吕友军 郭红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利用 3种不同外源抗虫基因棉及其受体和同一常规棉杂交 ,研究外源抗虫基因对棉花杂交F1的抗虫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外源基因对杂交F1的优势影响较一致。杂交F1的抗虫性没有杂种优势 ,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抗虫性均不高... 利用 3种不同外源抗虫基因棉及其受体和同一常规棉杂交 ,研究外源抗虫基因对棉花杂交F1的抗虫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外源基因对杂交F1的优势影响较一致。杂交F1的抗虫性没有杂种优势 ,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抗虫性均不高于其抗虫亲本 ,但和其抗虫亲本有相似的时间变化规律。在花铃期杂交F1的不同器官的抗虫性差异较大 ,杂交F1叶片的抗虫性低于抗虫亲本 ,花蕊、幼蕾、幼铃等生殖器官的抗虫性好于其抗虫亲本。Bt毒蛋白含量测定结果和室内抗虫性鉴定表现基本一致。外源抗虫基因对杂交F1的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总体上无影响。外源抗虫基因可提高早熟性 ,第一果枝节位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杂种优势 外源抗虫基因 抗虫性 农艺性状 棉铃虫
下载PDF
抗昆虫蝎毒素及其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阮燕晔 王波 +1 位作者 崔振海 栾素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7,共6页
本文对抗昆虫蝎毒素的来源、种类、作用机理及其在植物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介绍,并对其在植物遗传转化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更好地利用抗昆虫蝎毒素基因提高植物抗虫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抗昆虫蝎毒素 抗虫性 植物基因工程
下载PDF
表达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的转基因烟草的抗虫性 被引量:39
15
作者 田颖川 秦晓峰 +8 位作者 许丙寅 李太元 方荣祥 莽克强 李文谷 符文俊 丽一平 张书芳 谢强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0,共10页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HD-1的δ-内毒素基因原始克隆TH12和TH48分别含有5.3kb和6.6kb型两类同源异族基因。经定点突变改造其5′端,酶切对3′端进行缺失后,在大肠杆菌中仍能表达出有杀虫活性的被修饰的毒蛋白。将上述加工...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HD-1的δ-内毒素基因原始克隆TH12和TH48分别含有5.3kb和6.6kb型两类同源异族基因。经定点突变改造其5′端,酶切对3′端进行缺失后,在大肠杆菌中仍能表达出有杀虫活性的被修饰的毒蛋白。将上述加工过的基因插入到双元载体pBin437(pBin19的派生质粒)中,借助辅助Ti质粒pAL4404转入烟草,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经Southern印迹和狭槽印迹(Slot blot)杂交证明有1—5个拷贝的毒素基因整合至烟草染色体中。Northern印迹法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类基因都在转基因植株中得到表达。有4株5.3kb类型,3株6.6kb类型的转基因植株对烟青虫有高抗性,与对照相比,这7株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杀虫率可达40—50%,并能显著抑制昆虫蜕皮和生长发育,表现明显的抗虫作用。结果表明这两类毒蛋白基因都可在植物中表达并赋于转基因植株以抗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毒蛋白基因 转基因烟草 抗虫性
下载PDF
植物外源抗虫基因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茂高 乔卿梅 原国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前植物外源抗虫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植物外源抗虫基因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概况 ,并对今后外源抗虫基因的主要研究方向作了探讨。
关键词 外源 抗虫基因 植物基因工程 作用机理 种类 应用概况 研究方向
下载PDF
抗虫转基因作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之潭 钟国华 胡美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48-152,共5页
简要介绍了转基因作物 (GMO)的发展概况 ,对近年来国内外抗虫 GMO在转 B.t.毒素蛋白GMO;转蛋白酶抑制剂 GMO;转植物凝集素 GMO;其他类型抗虫 GMO;抗虫的基因沉默与失活现象等 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最后 ,对抗虫 GMO的发展前景... 简要介绍了转基因作物 (GMO)的发展概况 ,对近年来国内外抗虫 GMO在转 B.t.毒素蛋白GMO;转蛋白酶抑制剂 GMO;转植物凝集素 GMO;其他类型抗虫 GMO;抗虫的基因沉默与失活现象等 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最后 ,对抗虫 GMO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作物 B.t.毒素蛋白基因 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植物凝集素基因 基因沉默
下载PDF
昆虫对Bt毒素抗性监测和治理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红波 张永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3期93-96,共4页
随着Bt制剂的长期使用和转Bt基因作物广泛种植,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随之产生。本文就Bt毒素的杀虫机理、昆虫对转Bt基因作物的抗性表现形式及抗性监测的方法进行系统的综述,并就昆虫对Bt毒素抗性的治理策略进行必要的总结。
关键词 昆虫 BT毒素 抗性监测 治理策略
下载PDF
重组棉铃虫病毒的外源基因向其他生物的转移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新城 成国英 +2 位作者 周明哲 胡志红 孙修炼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5年第4期420-423,共4页
本文报道了基因工程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SNPV-AaIT)的外源蝎子毒素基因(AaIT)是否会向环境中的植物病原微生物或捕食性天敌转移的实验结果。首先,于实验室内将重组病毒HaSNPV-AaIT与棉花黄萎病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Lleb.)进行了长... 本文报道了基因工程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SNPV-AaIT)的外源蝎子毒素基因(AaIT)是否会向环境中的植物病原微生物或捕食性天敌转移的实验结果。首先,于实验室内将重组病毒HaSNPV-AaIT与棉花黄萎病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Lleb.)进行了长达90d的混合培养,在混合培养30d,60d和90d后分别提取棉花黄萎病病菌的基因组DNA,用AaIT基因作探针进行点杂交,结果显示无阳性信号。另外,从多次施用过重组病毒的棉花田中采集了120只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利用健康蚜虫饲养3-4d,用碱解液处理瓢虫体表后,从处理液中可以检测到病毒DNA;但瓢虫体表经碱解液和Dnase处理后,从瓢虫体内提取的基因组DNA,用PCR和斑点杂交的方法,都没有检测到AaIT的序列存在。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说明,基因工程病毒的外源基因向其它生物转移的可能性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 基因工程 蝎毒基因(AaIT) 基因漂移
下载PDF
转基因杨树中外源Bt基因mRNA及其蛋白运输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连荣 杨敏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9-54,共6页
以741杨和转Btcry1Ac基因741杨抗虫株系Pb29互为接穗和砧木进行嫁接,利用RT-PCR和ELSA技术对Bt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是否在砧木与接穗间运输进行研究。RT-PCR检测结果表明:以741杨为接穗或砧木的嫩枝和嫩叶中均未检测到Bt基因的mRNA,说明B... 以741杨和转Btcry1Ac基因741杨抗虫株系Pb29互为接穗和砧木进行嫁接,利用RT-PCR和ELSA技术对Bt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是否在砧木与接穗间运输进行研究。RT-PCR检测结果表明:以741杨为接穗或砧木的嫩枝和嫩叶中均未检测到Bt基因的mRNA,说明Bt基因的mRNA没有在砧木与接穗间进行运输。ELISA检测发现,各嫁接处理的741杨砧木和接穗的叶片、韧皮部、木质部和髓中均检测出Bt毒蛋白的存在,证明Bt毒蛋白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在砧木和接穗间进行运输。用各嫁接处理接穗叶片在室内喂饲杨扇舟蛾幼虫,发现嫁接转基因杨树的非转基因杨可提高对杨扇舟蛾幼虫的致死率,延长发育历期,表现出一定的抗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运输 Bt毒蛋白运输 嫁接 抗虫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