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前胡之推陈致新功用
1
作者 王珏 王星栋 薛佳怡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347-350,共4页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等均记载其有推陈致新功效,可祛除在表之水饮,解在表之邪气,从而达到“推陈”之功,且其味甘可健中焦,补益胃气,故在祛除病理产物的同时还具有补益之功。柴胡、前胡均能疗伤寒寒...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等均记载其有推陈致新功效,可祛除在表之水饮,解在表之邪气,从而达到“推陈”之功,且其味甘可健中焦,补益胃气,故在祛除病理产物的同时还具有补益之功。柴胡、前胡均能疗伤寒寒热,发表散风,推陈致新,清里散结,而前胡更偏于除里之痰饮水气,散表之风邪,其与半夏相配能制痰饮痞结,降逆化浊;与黄芩相配可泻厥阴伏火;与桂枝相配能散表之风邪;与生姜相配意在温胃化饮。前胡之推陈致新功用既体现在气机层面,可理气、散气,对不同程度的气机瘀滞、气机凝结等均有效;又表现在活血通脉方面,在理气的基础上,通行血脉,活血化瘀。散气、活血均是“推陈”的体现,“陈”包括机体的病理产物如痰浊、水饮、瘀血、滞气、燥矢等,推出体内陈旧之代谢废物,促使新生之物产生,从而使机体达到气血通畅、五脏安和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推陈致新 健中焦 化痰滞 和少阳 降火热 解表邪 祛水饮 散气结 祛瘀血
下载PDF
基于“结者散之”辨治肺结节痰瘀互结证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月云 李希 +3 位作者 张旺生 石传水 陈宇林 黄依晴 《山西中医》 2024年第2期1-3,共3页
肺结节之病机为肺气亏虚,外邪入体,肺之气络、血络先后受邪,气络生痰,血络生瘀,气络之痰与血络之瘀搏结成块,发而为病。从《黄帝内经》“结者散之”理论入手,治以清肺通络、祛痰化瘀为主,佐以疏肝理气,健脾渗湿之法,为肺结节的中医辨证... 肺结节之病机为肺气亏虚,外邪入体,肺之气络、血络先后受邪,气络生痰,血络生瘀,气络之痰与血络之瘀搏结成块,发而为病。从《黄帝内经》“结者散之”理论入手,治以清肺通络、祛痰化瘀为主,佐以疏肝理气,健脾渗湿之法,为肺结节的中医辨证及组方思路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结者散之 肺络 痰瘀互结
下载PDF
基于六维辨证观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治体系
3
作者 王雨菡 于河 +3 位作者 张文静 王振东 李勋欣 谷晓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6-1292,共7页
六维辨证观是综合多种辨证思维所提出的辨证观念,旨在从病因、病位、病期、病性、病势、病理等6个维度对疾病证态进行系统辨析,有利于临床把握整体,抓住机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和持续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 六维辨证观是综合多种辨证思维所提出的辨证观念,旨在从病因、病位、病期、病性、病势、病理等6个维度对疾病证态进行系统辨析,有利于临床把握整体,抓住机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和持续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多责之于肺气本虚,内外感召或他脏及肺,常有慢性肺系疾病迁延日久或先天不足因素。病位主要在肺,最常波及脾肾,病久可牵连心肝及六腑,是典型的多系统复杂疾病。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即肺脾肾虚损,痰瘀互结成积,除见气虚气滞、阴阳虚损等病理状态外,还最常见痰饮瘀及微型癥瘕等病理产物。本病分期明确,卫气同病、气分期和气营同病阶段病情寒热之性及邪正之势多变,可因病邪性质、季节地域、体质等因素表现不一,需要谨慎判断和用药;气血同病阶段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疗棘手,恰是中医药发挥优势的大好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辨证观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稳定期 本虚标实 痰瘀互结 脏腑虚损 扶正祛邪
下载PDF
哮病-喘证-肺胀病因病机辑要 被引量:1
4
作者 隋秋博 赵克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现代医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ACO)临床表现与中医文献哮病、喘证、肺胀等描述较为接近,特征为人群多发、发作更频繁、肺功能下降更快、病理机制不明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等相关国际医学学术组织长期关注ACO研究,... 目的现代医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ACO)临床表现与中医文献哮病、喘证、肺胀等描述较为接近,特征为人群多发、发作更频繁、肺功能下降更快、病理机制不明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等相关国际医学学术组织长期关注ACO研究,目前诊断标准不统一,治疗手段仍较为局限。中医对于哮喘和慢阻肺的认识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有详细的对哮喘病名、病因病机的记载,据慢阻肺特有的临床症状,发现自秦汉以来对于此病有诸多记载,探求古代文献发现慢阻肺与哮喘虽属不同疾病,但其病因相累,病机相联,均属本虚标实之证,故可相合并病。文章通过古代中医文献梳理哮喘和慢阻肺病因病机,结合现代医家研究成果,整理出ACO病因包括外邪侵袭、七情过用、饮食失宜、体质因素4个方面,病机从肝肾亏虚、痰瘀互结、痰热郁肺方面阐述ACO以期提供诊疗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病 喘证 肺胀 支气管哮喘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因病机 本虚标实 外邪侵袭 七情过用 饮食失宜 体质因素 肺肾亏虚 痰瘀互结 痰热郁肺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从正气亏虚论治肺结节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欣 顾祝同 +2 位作者 安磊 张硕 李平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69-72,共4页
肺结节是肺内常见的类圆形或不规则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其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随着低剂量CT筛查的普遍发展,肺结节被发现的概率日益增高,通常在体检或治疗其他疾病时被偶然发现,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肺结节属于... 肺结节是肺内常见的类圆形或不规则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其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随着低剂量CT筛查的普遍发展,肺结节被发现的概率日益增高,通常在体检或治疗其他疾病时被偶然发现,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肺结节属于临床难治性疾病,西医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有明确的认识,治疗上根据其风险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风险较低的肺结节主要通过定期复查胸部CT来密切关注其变化,目前尚未提出系统的内科治疗方法;对于风险较高的肺结节则通过穿刺活检来确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治疗。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该病属于中医“肺积”的范畴,中医学认为肺结节病位在肺,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痰瘀互结,其中以正气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在治疗上强调以扶正为本,兼以化痰祛瘀。中医学通过对人体气、血、阴、阳亏虚辨证论治,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气虚者重在补益肺脾之气,佐以化痰祛瘀;血虚者强调养血健脾,因血不独生,赖气以生之,故在养血的基础上加以益气之品;阴虚者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化痰祛瘀;阳虚者重在温阳散结,佐以活血通络。文章列举现代中医学家论治肺结节的经验,旨在为临床辨证论治肺结节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正气亏虚 扶正祛邪 痰瘀互结
下载PDF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肺部结节病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金娥 王林洋 +4 位作者 蔡松 徐雨辰 宋仕群 蒋威 张立山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析“虚气留滞”理论辨治肺部结节的核心病机观内涵,为肺部结节的预防和治疗拓展思路。[方法]基于王永炎院士根据其多年脑病学临床实践经验提出的“虚气留滞”理论,通过查阅中医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搜集部分医家对于“虚气留滞... [目的]探析“虚气留滞”理论辨治肺部结节的核心病机观内涵,为肺部结节的预防和治疗拓展思路。[方法]基于王永炎院士根据其多年脑病学临床实践经验提出的“虚气留滞”理论,通过查阅中医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搜集部分医家对于“虚气留滞”理论的学术观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探讨肺部结节的核心病机。[结果]“虚气留滞”理论符合肺部结节起病隐匿、病程日久等临床发病特征及病机要点,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是肺部结节的病机特点,正气亏虚(虚气)是肺部结节发病的内在病机基础,是发病之本;气机阻滞、痰瘀凝聚、毒邪损肺(留滞)是该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发病之标;“虚气”与“留滞”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共同致病。[结论]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肺部结节核心病机合理可靠。建立肺部结节辨证体系,有助于弥补现代医学对肺部结节诊治体系的不足,可为今后中医药早期干预与治疗肺部结节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气 留滞 肺部结节 病机 正虚 气滞 痰瘀 毒邪
下载PDF
基于五行制化失调探析肺积病机及辨治 被引量:3
7
作者 唐迎港 蔺婷 +2 位作者 蒋益兰 王贤文 何迎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117-1122,共6页
从五行制化失调理论探析肺积病机及临证辨治。肺积包括临床常见的肺结节及肺癌,肺积病变的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肝密切相关;主要病理因素为虚、痰、瘀、毒;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肺虚为本,并见脾虚或肾虚,有形实邪结聚为标;... 从五行制化失调理论探析肺积病机及临证辨治。肺积包括临床常见的肺结节及肺癌,肺积病变的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肝密切相关;主要病理因素为虚、痰、瘀、毒;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肺虚为本,并见脾虚或肾虚,有形实邪结聚为标;基本病机为肺虚蕴毒,制化失调,痰浊凝聚,瘀血内结;病情进展的关键病机为肺虚蕴毒,脏腑失调,湿邪夹毒,或湿邪夹癌毒,或瘀毒胶着,随气流行,循脉入络,痼结虚藏。其基本治法为攻补兼施、解毒散结、痰瘀同治。肺结节临证予分期论治;肺癌临证予益肺健脾补肾以培育根本,祛痰化瘀散结以根除痼结,行气利湿解毒以防治传舍,泻肺化饮息风以治标缓急,从而恢复五藏间协调平衡状态,防止疾病传变。从五行整体思路分析肺积病机及辨治,可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制化失调 肺积 肺结节 肺癌 攻补兼施 解毒散结 痰瘀同治
下载PDF
顾乃龙治疗肺癌经验撷菁 被引量:1
8
作者 战晓芳 关徐涛 +2 位作者 李婷 梁伟娟 顾乃龙(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3期288-290,308,共4页
顾乃龙教授认为肺癌病因病机多责之于毒邪,患者临床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责之痰瘀毒热。临床治疗肺癌应兼顾扶正与祛邪,以解毒散结贯穿治疗始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顾教授将肺癌分为痰浊蕴肺、气滞血瘀、毒邪... 顾乃龙教授认为肺癌病因病机多责之于毒邪,患者临床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责之痰瘀毒热。临床治疗肺癌应兼顾扶正与祛邪,以解毒散结贯穿治疗始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顾教授将肺癌分为痰浊蕴肺、气滞血瘀、毒邪蕴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五种证型,随证用药,疗效显著。附验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气阴两虚 痰浊 瘀血 毒邪 解毒散结 顾乃龙
下载PDF
痰瘀伏邪与冠心病心衰心功能分级、N端前脑钠素及心脏超声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石锐 孟文宜 +3 位作者 王国强 常立萍 石磊 田宇丹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5期779-782,共4页
目的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候与心功能分级、N端前脑钠素(NT-pro BNP)及心脏超声指标关系,探讨痰瘀伏邪的致病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6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中医证候特点,运用多因素非参数检... 目的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候与心功能分级、N端前脑钠素(NT-pro BNP)及心脏超声指标关系,探讨痰瘀伏邪的致病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6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中医证候特点,运用多因素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等医学统计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与冠心病心衰相关临床及理化指标的关系。结果痰浊+血瘀是冠心病心衰中出现最多的内在组合形式。各证候在心功能级别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痰浊+血瘀与心功能变化密切相关。不同证候的NT-pro BNP存在明显差异(P<0.05),痰浊+血瘀与NT-pro BNP变化相关。各心脏超声指标不同证候内部构成比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左房左室扩大及收缩、舒张功能减低与痰浊+血瘀相关。结论冠心病心衰患者证候与心功能变化、NT-pro BNP及心脏超声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痰瘀伏邪是导致冠心病心衰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伏邪 中医证候 冠心病心衰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与痰瘀火毒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斌霞 梁炜 王长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715-716,共2页
脑出血与瘀血、痰水、火热、毒邪密切相关。从痰瘀火毒论治脑出血 ,一要依据脑出血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瘀血、痰水、瘀热、毒邪的轻重不同 ,正确地选方用药 ;二是注意脑出血始终以气阴虚为本 ,痰瘀火毒为标 ,治疗应急则治其标 。
关键词 脑出血 瘀血 痰水 火热 毒邪 急性期 中医病理
下载PDF
冠心病证候要素分析及伏邪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石锐 常立萍 +2 位作者 王国强 孟文宜 邓悦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3期435-437,共3页
目的采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冠心病证候要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索伏邪致病特点。方法通过前瞻性调查方法收集冠心病心绞痛(冠脉造影术后)患者120例临床资料,结合指标描述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总结证候要素与冠... 目的采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冠心病证候要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索伏邪致病特点。方法通过前瞻性调查方法收集冠心病心绞痛(冠脉造影术后)患者120例临床资料,结合指标描述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总结证候要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的内在联系。结果痰浊+血瘀、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内在组合。血瘀、痰浊、阳虚、气虚与Gensini积分正性相关,血瘀、痰浊、阴虚、气虚与冠脉病变血管支数正性相关。结论痰浊和血瘀是引起冠脉病变程度和范围加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痰瘀伏邪 冠脉病变程度 证候要素
下载PDF
中风病中医证候与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梁伟雄 赖世隆 +5 位作者 刘茂才 莫传伟 黄培新 温泽淮 王奇 陈云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81-84,共4页
对连续收治的221例中风病急性期的病人,进行了中风病中医证候相关因素研究结果:男性病人疾证的均值和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病人(P<0.001,P=0.003);60~69岁年龄组血瘀证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体力劳动者风证... 对连续收治的221例中风病急性期的病人,进行了中风病中医证候相关因素研究结果:男性病人疾证的均值和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病人(P<0.001,P=0.003);60~69岁年龄组血瘀证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体力劳动者风证的均值、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劳动形式(P=0.003,P<0.001),同时在火热证、痰证、血瘀证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其他劳动形式(P<0.001),而脑力劳动者阴虚阳亢的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劳动形式(P=0.045)。为辨证预防。诊治中风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出血 病机 痰证 风证 火证 血瘀
下载PDF
痹病与脾虚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齐庆 高明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22-23,共2页
主要论述了痹病与脾虚之间的关系,指出脾虚是痹病的发病之本;脾虚容易滋生水湿、痰浊、瘀血3种病理产物,而三者又是痹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在痹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湿邪困脾,脾气更加虚弱导致痹病缠绵难愈;再者痹病日久... 主要论述了痹病与脾虚之间的关系,指出脾虚是痹病的发病之本;脾虚容易滋生水湿、痰浊、瘀血3种病理产物,而三者又是痹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在痹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湿邪困脾,脾气更加虚弱导致痹病缠绵难愈;再者痹病日久损伤脾胃功能;故强调痹病从脾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病 脾虚 水湿 痰浊 瘀血
下载PDF
宋欣伟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关天容 陶茂灿 宋欣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宋欣伟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宋欣伟教授临诊,记录相关医案,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分析并总结宋欣伟教授诊治强直性脊柱炎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并例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宋欣伟... [目的]探讨宋欣伟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宋欣伟教授临诊,记录相关医案,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分析并总结宋欣伟教授诊治强直性脊柱炎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并例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宋欣伟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为伏邪致痹,痰瘀痹阻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治疗时以驱邪,活血化瘀、祛痰通络等法贯穿始终。同时,宋师认为补可去实,治疗多以此立论,善用复方重剂取效,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宋欣伟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宋欣伟 伏邪 痰瘀痹阻 名医经验 黄芪 补法
下载PDF
痰瘀与糖尿病肾病关系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关崧 彭继升 《山东中医杂志》 2007年第9期587-588,共2页
痰、瘀与糖尿病肾病(DN)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糖尿病慢性病程中,痰、瘀之邪一经形成,即可交互为患,并可与气阴两虚这一基本病机互为因果,使病情呈恶性循环式加重。在DN治疗中针对痰浊、瘀血的相应治法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痰浊 瘀血 病机 冶则 活血化瘀 化痰降浊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研究概述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倩 杜朋丽 +2 位作者 赵丹阳 谷诺诺 张娜 《河南中医》 2017年第4期739-741,共3页
多数医家从血瘀论治胆囊息肉,认为息肉乃瘀血所化生,一些医家也从气、湿、痰、毒等病理角度论治胆囊息肉,采用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疗效确切,在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充分说明了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的优势和潜力。与西医手术治疗相比,... 多数医家从血瘀论治胆囊息肉,认为息肉乃瘀血所化生,一些医家也从气、湿、痰、毒等病理角度论治胆囊息肉,采用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疗效确切,在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充分说明了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的优势和潜力。与西医手术治疗相比,中医药优势明显,避免了术中创伤及术后各种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仍处于初期阶段,不同医家对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疗效判定未形成统一标准;不同文献报道之间的可比性差,降低了疗效的可信度;很多文献报道仅局限于临床经验的总结,未进行系统的实验验证;临床观察存在"短期行为",缺乏前瞻性研究。因此,在此后的工作中,除了总结临床经验,还应该规范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疗效判定的标准,使不同组方之间的治疗效果具有可比性;开展更多的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临床实验研究,筛选特效药,从而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息肉样病变 气滞 血瘀 湿邪 痰结 浊毒 中药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之“浊邪”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曾琨 王茂泓 晏子友 《河南中医》 2015年第3期469-471,共3页
在慢性肾脏病中,"浊邪"主要指浊阴之类,具有流动性、污秽性和有害性,如饮、水、痰、湿以及部分瘀血(血行缓慢之瘀血),可称水浊、痰浊、湿浊、饮浊、瘀浊。当多种并存时,常常概称为"浊邪"。对于"浊邪"的... 在慢性肾脏病中,"浊邪"主要指浊阴之类,具有流动性、污秽性和有害性,如饮、水、痰、湿以及部分瘀血(血行缓慢之瘀血),可称水浊、痰浊、湿浊、饮浊、瘀浊。当多种并存时,常常概称为"浊邪"。对于"浊邪"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对其的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缺乏较为系统的认识及根本性治疗措施。中药复方在治疗慢性肾脏病脂质代谢紊乱具有多靶点、多向性、多层面等优势,且副作用较小,价格较低,但中药药物间的协同降脂效应及单味药有效降脂成分、作用机理研究尚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浊邪” 脂质代谢紊乱 水浊 痰浊 湿浊 饮浊 瘀浊
下载PDF
面神经炎宜“杂合以治”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31-33,共3页
面神经炎始于外邪,成于痰瘀,本于正虚,乃三者相互兼夹而发病;其临床表现体现了多种发病因素同时并见的特点;其治疗宜分清主次,杂合以治。《内经》"杂合以治"理论对面神经炎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面神经炎 面瘫 杂合以治 外邪 正虚 痰瘀
下载PDF
卵巢正常大小的卵巢癌综合征辨治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庆洋 王忠民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879-884,共6页
本文就卵巢正常大小的卵巢癌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施治、用药技巧等进行详细论述,从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认为本征辨证属于气滞血瘀、脾虚湿盛、痰湿凝聚、正气虚弱为多。据此分别采用化瘀解毒、健脾利... 本文就卵巢正常大小的卵巢癌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施治、用药技巧等进行详细论述,从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认为本征辨证属于气滞血瘀、脾虚湿盛、痰湿凝聚、正气虚弱为多。据此分别采用化瘀解毒、健脾利水、祛湿化痰、扶正祛邪等法,必要时配合手术、放疗化疗,在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抗病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正常大小的卵巢癌综合征 辨证论治 化瘀解毒 健脾利水 祛湿化痰 扶正祛邪
下载PDF
冠心病心衰证候要素分析与伏邪致病规律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锐 孟文宜 +3 位作者 王国强 常立萍 石磊 田宇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10期51-53,共3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及其地位和作用,揭示伏邪致病规律。方法采用中医证候调查量表对26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建立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候数据库,应用指标聚类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结果冠心病心衰证候要素可... 目的探索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及其地位和作用,揭示伏邪致病规律。方法采用中医证候调查量表对26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建立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候数据库,应用指标聚类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结果冠心病心衰证候要素可归结为阳虚、气虚、血瘀、痰浊,冠心病心衰不同病变时期证候要素组合形式不同。结论冠心病心衰中医证候特点为痰瘀相关,痰瘀伏邪是导致冠心病心衰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伏邪理论 痰瘀伏邪 证候要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