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故障选极的极波面积比值法 被引量:8
1
作者 束洪春 朱盛强 +1 位作者 田鑫萃 杨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8-896,共9页
直流系统一般是双极并列运行,一极线路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在健全极线路上产生较大的电压变化率和电流变化率,启动判据可能会启动,需正确选择故障极。为此,分析了直流线路的故障特征,分析发现,当直流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极的极波波形远离... 直流系统一般是双极并列运行,一极线路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在健全极线路上产生较大的电压变化率和电流变化率,启动判据可能会启动,需正确选择故障极。为此,分析了直流线路的故障特征,分析发现,当直流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极的极波波形远离于零轴,非故障极的极波波形在零轴附近变化,因此故障极的极波波形沿零轴的积分绝对值将远大于非故障极的极波波形沿零轴的积分绝对值。根据这一特征,提出了一种利用正、负极线极波波形面积比值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选极方法。大量数字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对高阻故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选极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行波保护 极波 积分绝对值 极波波形面积比值
下载PDF
基于单回线路信息的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海锋 马燕君 +1 位作者 王钢 梁远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36-1643,共8页
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间存在复杂的故障电磁耦合关系,大大增加了各回高压直流线路故障选线的难度。为此,基于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故障行波的相模变换,分析了基于现有单回线路模量行波计算方法所得到的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故障回和非... 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间存在复杂的故障电磁耦合关系,大大增加了各回高压直流线路故障选线的难度。为此,基于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故障行波的相模变换,分析了基于现有单回线路模量行波计算方法所得到的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故障回和非故障回的模量行波特点;利用故障回和非故障回地模波和线模波的积分比值以及地模波的极性的差异,提出了1种基于单回线路信息的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故障选线方法。基于PSCAD/EMTDC的溪洛渡—广东±500 k V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行波到达后1 ms时间内快速、可靠地识别出故障极线,且所需采样频率为与实际工程相符的10 k Hz,具有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 高压直流线路保护 故障选线 电磁耦合 行波模量积分比值
下载PDF
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初始电压行波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比单端测距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邢超 高敬业 +1 位作者 毕贵红 陈仕龙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8-134,共7页
针对现有故障测距方法存在对高阻故障不灵敏、二次行波波头难以捕捉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初始电压行波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比的单端测距方法。首先,推导出故障距离与初始电压行波的线模量和地模量的小波变... 针对现有故障测距方法存在对高阻故障不灵敏、二次行波波头难以捕捉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初始电压行波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比的单端测距方法。首先,推导出故障距离与初始电压行波的线模量和地模量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比之间的近似公式,公式表明两者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且此关系与过渡电阻无关。然后,利用AdaBoost-Elman集成神经网络拟合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取不同小波尺度下初始电压行波各模量分量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比作为集成神经网络输入量,将故障距离作为输出量,构建集成神经网络故障测距模型。将各小波尺度下的初始电压行波各模量分量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比输入训练完成的集成神经网络模型即可达到故障测距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测距精度高,且不受过渡电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输电线路 初始电压行波 模极大值比 AdaBoost-Elman集成神经网络 故障测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