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LLIGENT VIRTUAL CONTROL:MEASURING INSTRUMENT FROM WHOLE TO PART 被引量:19
1
作者 Qin Shuren Tang Baoping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1-135,共5页
A new concept called intelligent virtual control (IVC), which can be drivenby measuring functions, is put forward. This small 'intelligent measurement instrument unit (IMIU)',carrying with functions of instrum... A new concept called intelligent virtual control (IVC), which can be drivenby measuring functions, is put forward. This small 'intelligent measurement instrument unit (IMIU)',carrying with functions of instrument, consis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telligent virtualinstrument (IVI) through individual components together as building blocks and can be displayeddirectly on the computer screen. This is a new concept of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 also animportant breakthrough after virtual instrument (VI). Virtual control makes instrument resourcesobtain further exploitation. It brings about a fundamental change to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mode. The instrument therefore, can not only be produced directly inside a PC, but the product isinvolved in the 'green product' system. So far, all the present digital instruments will grow to bereplaced by intelligent control with green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virtual contro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Whole Part
下载PDF
RESEARCH ON MECHANICAL MEASUREMENT-ORIENTED INTELLIGENT VIRTUAL CONTROLS 被引量:7
2
作者 TangBaoping QinShure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56-359,共4页
Intelligent virtual control (IVC) is an intelligent measurement instrumentunit with the function of actu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and the unit can be used as basic buildingblock for a variety of more complex virtual... Intelligent virtual control (IVC) is an intelligent measurement instrumentunit with the function of actu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and the unit can be used as basic buildingblock for a variety of more complex virtu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on a PC. IVC is a furtheradvancement from virtual instrument (VI), and it fuses the function modules and the controls modulesso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s and controls of an instrument is imbedded in one ormore units. The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IVCs are introduced. The computersoftware representation of IVCs is discussed. An example of an actual VI constructed with thebuilding blocks of IVCs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cal measurement intelligent virtual control (IVC) Virtualinstrument(VI)
下载PDF
A Study of Model for Distribut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劲 钟毅芳 《微计算机信息》 2003年第9期17-20,共4页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a method for forming distribut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A three-layer structure model based on network,physical node layer and func-tion node layer is discussed.It is designed on o...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a method for forming distribut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A three-layer structure model based on network,physical node layer and func-tion node layer is discussed.It is designed on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method.The model has a fine application pro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测控系统 面向对象 框架模型 软件方法 网络协议
下载PDF
基于Node-red的云端智能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陈玄烨 张鑫 +2 位作者 张景翔 文世华 李红利 《山东工业技术》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针对传统生产线在刚性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成本过高、远程实施难、兼容性低等关键问题,基于目前中小企业的技术基础相对薄弱,无法将云计算平台、数据存储和处理等设备及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现状,本文利用西门子S7-1200 PLC作为核心控制... 针对传统生产线在刚性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成本过高、远程实施难、兼容性低等关键问题,基于目前中小企业的技术基础相对薄弱,无法将云计算平台、数据存储和处理等设备及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现状,本文利用西门子S7-1200 PLC作为核心控制器,基于Node-red平台设计了成本低、兼容性高的云端智能生产线监控系统,便于实现对于生产线的监视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现场运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满足智能生产线的设计要求,同时具备部署成本低、兼容性高的突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node-red 智能生产线 云端控制系统
下载PDF
基于NodeMCU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
5
作者 刘睿 张秀再 许芝也 《信息技术》 2024年第6期29-35,共7页
当前,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为了提升现代农田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设计以NodeMCU(节点微控制单元)作为中央控制器的智能浇灌系统,实现农田灌溉智能化。YL-69土壤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土壤含水量,DHT11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和湿度,中... 当前,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为了提升现代农田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设计以NodeMCU(节点微控制单元)作为中央控制器的智能浇灌系统,实现农田灌溉智能化。YL-69土壤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土壤含水量,DHT11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和湿度,中央控制器负责数据的采集与处理,通过内置的ESP8266芯片连接Wi-Fi将数据无线传输至网页端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并对比系统设置的阈值指标,反馈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通过控制继电器打开水泵对土地浇灌,并且搭建数据库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该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可实现浇灌的无人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微控制单元 智能浇灌 YL-69土壤湿度传感器 DHT11温湿度传感器 无线传输
下载PDF
基于NodeMCU的智能玻璃百叶窗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朋右 王佳豪 蔡益富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16期130-133,共4页
基于Node MCU设计了智能玻璃百叶窗控制系统,使用PWM控制信号控制数字舵机的旋转角度,根据传感器反馈信号自动对百叶窗进行开合调整,使用PID控制算法提高了控制精度及稳定性。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外光线及温度等环境参数,以优化室内... 基于Node MCU设计了智能玻璃百叶窗控制系统,使用PWM控制信号控制数字舵机的旋转角度,根据传感器反馈信号自动对百叶窗进行开合调整,使用PID控制算法提高了控制精度及稳定性。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外光线及温度等环境参数,以优化室内光线及温度,提高舒适度与能源利用率。该系统通过WiFi连接实现与手机端的通信,支持手动控制与远程控制,便于用户随时随地对百叶窗进行调节,可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室、商业建筑等场所,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及市场潜力,为智能家居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调节 百叶窗 node MCU 智能控制
下载PDF
Block-based test data adequacy measurement criteria and test complexity metrics
7
作者 陈卫东 杨建军 +1 位作者 叶澄清 潘云鹤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2年第1期37-41,共5页
On the basis of software testing tools we developed for programming languages, we firstly present a new control flowgraph model based on block. In view of the notion of block, we extend the traditional program\|based ... On the basis of software testing tools we developed for programming languages, we firstly present a new control flowgraph model based on block. In view of the notion of block, we extend the traditional program\|based software test data adequacy measurement criteria, and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subsume relation between these measurement criteria. Then, we define four test complexity metrics based on block. They are J\|complexity 0; J\|complexity 1; J\|complexity \{1+\}; J\|complexity 2. Finally, we show the Kiviat diagram that makes software quality vi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 node SEGMENT control flowgraph model test data adequacy measurement criteria test complexity metric Kiviat diagram
下载PDF
基于DTN路由的多通路精准灌溉系统布局设计
8
作者 王新科 高瑞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145,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智能灌溉装备的综合作业效率,从多通路实施与精准化控制角度展开布局设计。以灌溉系统的作业原理及田间信息获取特征为出发点,建立灌溉网络的DTN路由算法模型,实施网络节点的规划分配与通道布置,形成精准性的逻辑控制...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智能灌溉装备的综合作业效率,从多通路实施与精准化控制角度展开布局设计。以灌溉系统的作业原理及田间信息获取特征为出发点,建立灌溉网络的DTN路由算法模型,实施网络节点的规划分配与通道布置,形成精准性的逻辑控制流程及节点网络相互执行关系。进行系统性的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TN路由算法的多通路精准灌溉系统布局正确可行,信息投递成功率可达94.13%,节点转发率可达96.07%,各信息传递的实时准确,各阀门组件的动作协调,综合灌溉效率实现了高于90%的优化目标,是DTN路由控制理念在灌溉装备领域的应用创新思路之一,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灌溉 精准化控制 DTN路由算法 投递成功率 节点转发率
下载PDF
智能配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9
作者 李婷婷 王爱武 +2 位作者 王晶 王晓智 叶露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7期96-99,共4页
鉴于电力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传统的配电控制架构已难以适应现代电网日益增长的复杂形势。因此,智能配电控制系统的诞生尤为必要。文章深入探讨了智能配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在系统通信方案上,采用先进的EPON光纤通信技术,以确保... 鉴于电力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传统的配电控制架构已难以适应现代电网日益增长的复杂形势。因此,智能配电控制系统的诞生尤为必要。文章深入探讨了智能配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在系统通信方案上,采用先进的EPON光纤通信技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和稳定。同时,系统也支持其他多种通信方式接入,如GPRS通信、图像传输等,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此外,系统还兼容RS485、Canbus等现场总线标准,方便智能传感器的接入和扩展。对于需要更高带宽和稳定性的应用,系统还支持以太网接入技术,以满足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网络通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测控装置 低压配电系统 网络通信
下载PDF
钻柱振动的主被动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
10
作者 李欣业 高赫远 +3 位作者 郭晓强 张文学 阳君奇 杨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10,共13页
在油气井钻进作业过程中,钻柱长期工作在充满钻井液的狭长井筒里,其受到井底压力、摩擦、岩石硬度变化的影响,受力情况非常复杂,会产生多种形式的振动,这些是影响钻具寿命和钻进效率的最主要因素。为系统分析工程界和学术界长期以来普... 在油气井钻进作业过程中,钻柱长期工作在充满钻井液的狭长井筒里,其受到井底压力、摩擦、岩石硬度变化的影响,受力情况非常复杂,会产生多种形式的振动,这些是影响钻具寿命和钻进效率的最主要因素。为系统分析工程界和学术界长期以来普遍关注的钻柱系统振动的有效控制问题,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在钻杆振动控制上使用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应用场景以及不足之处,并对钻柱系统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1)现有的钻柱振动主动控制主要集中于单一方向(扭转振动)和2个方向的耦联振动(纵扭耦联振动),且控制参数主要集中于钻压和扭矩,仅控制单方向的振动和单参数的调节,效果将很难保证;(2)被动控制是通过改变钻柱系统自身的结构或设计参数来抑制其振动,控制过程不受结构响应和外部干扰的影响,虽然效果有较大的局限性,但仍应在设计阶段给与足够的重视;(3)今后钻柱振动控制将朝着同时基于地面和井下测量数据,纵、横、扭3个方向联合控制的方向发展。结论认为,钻杆振动往往是几种基本振动形式的耦联,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数据驱动的钻进系统动力学建模、考虑模型不确定性的现代鲁棒自适应控制技术以及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成为未来钻柱振动研究和发展的主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耦联振动 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 智能控制 数字驱动建模 随钻测量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城镇供热现状及低碳转型发展建议
11
作者 吴春玲 付强 汪倍倍 《建设科技》 2024年第21期28-30,共3页
在“双碳”政策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攀升背景下,供热行业低碳转型和深化改革已成为迫切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导向,深入剖析城镇供热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一系列能够解决困扰... 在“双碳”政策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攀升背景下,供热行业低碳转型和深化改革已成为迫切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导向,深入剖析城镇供热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一系列能够解决困扰政府、企业生存发展问题,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措施建议,从而推动城镇供热低碳转型,助力供热行业向安全、高效、节能、低碳、智慧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供热 低碳转型 智慧管控 措施建议
下载PDF
输电网中储能电站的智能预测系统设计
12
作者 朱明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6期63-67,共5页
针对输电网中风电场与储能电站的容量配置问题,设计了一种输电网中储能电站的智能预测系统。采用直流系统、站用电低压系统、监控系统、微机保护装置、测控装置、计量装置、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以及综合自动化设备,创建智能预测系统。... 针对输电网中风电场与储能电站的容量配置问题,设计了一种输电网中储能电站的智能预测系统。采用直流系统、站用电低压系统、监控系统、微机保护装置、测控装置、计量装置、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以及综合自动化设备,创建智能预测系统。通过基于混合蛙跳算法(SFLA)的人工智能,实现储能电站容量的计算、研究、预测,同时对储能电站进行优化配置。将外连接口与卡线器进行对接。通过传感设备采集检测单元需要的硬件信息、运行状态、设备情况和额定负载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储能电站的预测精准度高达90%以上。该系统对解决电能浪费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也符合储能电站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预测系统 混合蛙跳算法 测控装置 5G移动通信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NURBS曲面的小麦叶片三维重建
13
作者 徐苗 马娜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5期140-146,共7页
针对小麦叶片三维可视化不易实现的问题,通过NURBS曲面算法对小麦叶片进行三维重建。实测小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茎叶夹角、叶鞘长度、叶鞘直径等具体数据,通过主脉控制点算法计算叶片和叶鞘的主脉控制点信息,根据叶片宽度、叶鞘直径... 针对小麦叶片三维可视化不易实现的问题,通过NURBS曲面算法对小麦叶片进行三维重建。实测小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茎叶夹角、叶鞘长度、叶鞘直径等具体数据,通过主脉控制点算法计算叶片和叶鞘的主脉控制点信息,根据叶片宽度、叶鞘直径等信息计算出全部控制点信息,在visual studio中使用OpenGL构建小麦叶片三维模型。本研究算法得出的小麦叶片模型与真实小麦叶片有较高的相似度,较好地体现了叶片的弯曲度,真实地反映了作物叶片的形态信息。基于NURBS曲面的三维重建控制灵活、使用方便、计算简单,在作物的三维建模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BS曲面算法 小麦叶片 实测数据 控制点计算 节点矢量 三维重建 OPENGL 形态特征
下载PDF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智能化建设方案研究
14
作者 靳松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2期110-115,119,共7页
智能牵引变电所是智能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由智能化一次系统、广域保护测控系统和智能辅助系统构成。为提高目前在建高铁牵引供电系统智能化水平,探讨并提出了针对其牵引变电所的智能化改造方案。
关键词 智能牵引供电系统 广域保护测控系统 智能辅助系统 智能化改造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的飞机装配测量与调控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梅平 张永亮 +2 位作者 刘宏伟 安鲁陵 赵聪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飞机装配所涉及的内容和技术十分复杂,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使制造人员清楚地掌握飞机装配过程中和装配后的状态,多源数字化测量技术是建立数字孪生体和实现数字孪生的基础,通过补偿、协调、调整等调控手段,可使飞机装配整个过程的几何量... 飞机装配所涉及的内容和技术十分复杂,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使制造人员清楚地掌握飞机装配过程中和装配后的状态,多源数字化测量技术是建立数字孪生体和实现数字孪生的基础,通过补偿、协调、调整等调控手段,可使飞机装配整个过程的几何量、力学量处于合理范围,从而保证飞机装配质量。在分析相关技术国内外应用状况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飞机装配测量与调控技术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 数字孪生 精密测量 智能调控
下载PDF
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非均匀子阵划分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米泽辉 郭肃丽 +1 位作者 秦固平 王明杰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1期237-244,250,共9页
对于大型阵列天线应用于空域抗干扰系统中,为了降低硬件成本和减少计算复杂度,一般通过子阵划分技术将整个阵列划分为若干子阵,子阵内部采用模拟波束形成,子阵间采用数字自适应波束形成;由于均匀划分方法的波束形成方向图中存在栅零点,... 对于大型阵列天线应用于空域抗干扰系统中,为了降低硬件成本和减少计算复杂度,一般通过子阵划分技术将整个阵列划分为若干子阵,子阵内部采用模拟波束形成,子阵间采用数字自适应波束形成;由于均匀划分方法的波束形成方向图中存在栅零点,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非均匀子阵划分技术,将阵列最大输出信干噪比作为适应度函数,应用了概率计算与轮盘赌相结合的路径规划方法;结合信息素初始浓度和启发式信息范围,设计了新的适应度函数值与信息素更新的转换关系;最后对所提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规模、不同输入干噪比、不同期望信号扫描角度下,所提算法在输出信干噪比上优于均匀划分方法,且没有栅零点产生,与全阵元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向图、输出信干噪比相近,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阵划分 蚁群算法 自适应波束形成 无人机测控 智能算法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在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应用展望
17
作者 张可 李井源 +2 位作者 刘增军 黄新明 倪少杰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57,共7页
高中低轨复杂大型星座是下一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低轨卫星的大量部署,对卫星段和地面段的波束扫描天线在成本、重量及功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电扫相控阵天线和机械扫描天线均无法较好地满足需求。近些年... 高中低轨复杂大型星座是下一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低轨卫星的大量部署,对卫星段和地面段的波束扫描天线在成本、重量及功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电扫相控阵天线和机械扫描天线均无法较好地满足需求。近些年,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其可低成本、低功耗地控制波束传播方向而被极大关注,并在下一代移动通信中被视为能够提升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的主要关键技术之一,利用RIS来解决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天线问题具有较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基于下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需求,本文简要介绍了RIS的基本原理及目前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RIS在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核心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 波束控制 信道测量
下载PDF
基于任务机制的接地电阻监测告警系统设计
18
作者 秦炳坤 胡安翼 +1 位作者 张发祥 王登亮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8期52-57,共6页
现阶段接地电阻监测系统存在准备时间长、流程复杂、数据传输不稳定、误警率高,以及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不同的接地形式,设计了基于任务机制的接地电阻监测告警系统。系统由I型监测节点和Ⅱ型监测节点、脉冲隔离... 现阶段接地电阻监测系统存在准备时间长、流程复杂、数据传输不稳定、误警率高,以及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不同的接地形式,设计了基于任务机制的接地电阻监测告警系统。系统由I型监测节点和Ⅱ型监测节点、脉冲隔离供电设备以及中心监测告警软件组成。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的阈值判断优化算法。在试验条件下,当测量值与标准值差值约为示数的±1%时,可以有效降低50%以上的误警率。在某重点设施内对系统进行了一个季度的系统应用验证。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一个季度内运行可靠、稳定,能够完成个性化定制任务。该系统可以满足区域多点接地电阻的智能监测告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电阻 智能系统 任务异常告警 融合评估 数字化管理 任务机制 多节点测量
下载PDF
航测像控点测量与布设下的智能施药作业研究
19
作者 麻丽明 沈海军 +1 位作者 王贵丽 周燕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1-224,229,共5页
以果树喷雾施药智能控制为研究对象,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果树施药区域像控点测量,结合激光雷达进行施药区域的精准获取,再利用工控机对像控测量点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生成施药喷头精准控制指令,并发送至主控制器,驱动喷头推... 以果树喷雾施药智能控制为研究对象,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果树施药区域像控点测量,结合激光雷达进行施药区域的精准获取,再利用工控机对像控测量点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生成施药喷头精准控制指令,并发送至主控制器,驱动喷头推杆电机调节电动推杆的位移值,完成施药喷头的智能化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满足果树树冠的喷雾施药需求,且可对施药喷头进行精准化智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施药机器人 像控点测量 主控制器 激光雷达
下载PDF
智能放顶煤技术在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伟轩 陈敬川 +3 位作者 张立辉 刘生优 贺鑫 潘卫东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9-258,共10页
我国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草原地区煤炭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煤矿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极易引起上覆岩层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更容易发生突水溃砂事故,尤其含水层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放煤高度难以控制。以特厚煤... 我国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草原地区煤炭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煤矿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极易引起上覆岩层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更容易发生突水溃砂事故,尤其含水层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放煤高度难以控制。以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系统保护为研究对象,以含水层保护和水砂灾害安全防控为研究目标,研发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保护的智能放顶煤关键技术,应用井工煤矿动力突水溃砂防控技术,得出特厚煤层上覆地下水系统保护的根本途径。研发应用一种智能放顶煤技术,包括顶煤运移跟踪系统、多轮记忆放煤方法及系统。基于水文地质条件精细探查、覆岩破坏高度的实测、顶煤采放高度确定,应用多轮记忆放煤智能放顶煤技术,控制采动裂隙带高度。以应用工作面为例,应用水文地质精细探查与钻探验证、覆岩破坏高度获取、智能放顶煤技术后,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实现了上覆含水层水砂灾害的安全精准控制,有效保护了煤层上覆强富水含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运移跟踪系统 多轮记忆放煤方法及系统 覆岩精细地质探查 覆岩破坏高度实测 采放高度智能控制 上覆含水层保护 水砂灾害防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