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ear wave anisotropy in D” region beneath the western Pacific
1
作者 戴志阳 刘斌 +3 位作者 王霄翔 查显杰 张虎 杨凤琴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7年第5期489-496,共8页
Using seismic shear phases from 47 Tonga-Fiji and its adjacent region events recorded by the CENC and IRIS, and from 26 northeast Asia and north Pacific events recorded by IRIS, we studied the shear wave anisotropy i... Using seismic shear phases from 47 Tonga-Fiji and its adjacent region events recorded by the CENC and IRIS, and from 26 northeast Asia and north Pacific events recorded by IRIS, we studied the shear wave anisotropy in D" region beneath the western Pacific utilizing the ScS-S differential travel time method and obtained the splitting time values between the radial and transverse components of each ScS wave corresponding to each core-mantle boundary (CMB) reflection point. We found that most shear waves involved horizontally polarized shear wave components traveling faster than vertically polarized shear wave components through the D" region. The splitting time values of ScS wave range from -0.91 s to 3.21 s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1.1 s. The strength of anisotropy varies from -0.45% to 1.56%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0.52%. The observations and analyses show that in the D" region beneath the western Pacific the lateral flow is expected to be dominant and the vertical transverse isotropy may be the main anisotropic structure. This structure feature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shape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the CMB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s or partial melt and the lattice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the lower mantle materials caused by the lateral flow at lowermost man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SOTROPY shear wave splitting D" region scs phase the western Pacific
下载PDF
P矢量方法在南海夏季环流诊断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卜献卫 袁耀初 刘勇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7,共10页
基于 1 998年 6~ 7月南海调查航次的CTD资料 ,对南海环流采用最近发展的P矢量方法进行诊断计算 .计算结果 :黑潮向西入侵南海 ,然后做反气旋弯曲向东北方向流动 ,最终有通过巴士海峡流出南海的趋势 .在南海北部存在一个气旋性环流 ,这... 基于 1 998年 6~ 7月南海调查航次的CTD资料 ,对南海环流采用最近发展的P矢量方法进行诊断计算 .计算结果 :黑潮向西入侵南海 ,然后做反气旋弯曲向东北方向流动 ,最终有通过巴士海峡流出南海的趋势 .在南海北部存在一个气旋性环流 ,这个环流的强度和范围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该环流的冷中心位置随深度增加稍向南移 .南海中部、越南以东海域存在一个明显的气旋涡和反气旋涡 ,尤其在 2 0 0m及其以上水层均相当稳定 ,反气旋涡位于越南以东 ,其中心位置在 1 1°5 3′N ,1 1 1°5 0′E ,气旋涡的中心位置在 1 3°1 7′N ,1 1 2°5 5′E ,两者的尺度皆约为 2 5 0km .吕宋岛西侧存在一个反气旋涡 .在计算海区南部、巴拉望岛西南海域 ,1 0 0m以上层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 .从各层流场分布均可以显示海流在西部强化的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矢量方法 夏季 南海 环流 黑潮 气旋式环流 诊断计算
下载PDF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热带气旋群发的研究 Ⅰ.热带气旋群发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高建芸 吕心艳 +1 位作者 鲍瑞娟 张秀芝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71,共8页
应用1979—200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资料和NCEP/DOE AMIP-Ⅱ逐日再分析资料,在逐年分析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TC(简称MTTC)生成及其群发的基础上,揭示季风槽中MTTC群发的基本特征,得到几点结论:(1)年平均MTTC群发过程3~4... 应用1979—200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资料和NCEP/DOE AMIP-Ⅱ逐日再分析资料,在逐年分析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TC(简称MTTC)生成及其群发的基础上,揭示季风槽中MTTC群发的基本特征,得到几点结论:(1)年平均MTTC群发过程3~4次,8月是MTTC群发最多的月份,占30%,9月次之,而5月份最少,仅占4%;(2)MTTC群发异常偏少年MTTC生成海区范围较常年偏小,位置较正常年份偏南、偏西;而异常偏多年MTTC生成海区范围较大,位置较常年偏北、偏东;(3)MTTC群发主要形成于4种季风槽环流模态中,即季风槽东伸型、反向季风槽型、三气流型、西太平洋季风槽型,其中,季风槽东伸型是MTTC群发的主要环流模态,占60.0%,西太平洋季风槽出现MTTC群发最少,仅占4.8%;(4)季风槽强度和形态的异常可能造成MTTC群发异常,而MTTC群发异常致使MTTC年频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 热带气旋 群发
下载PDF
西太平洋下D”区的剪切波各向异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戴志阳 刘斌 +3 位作者 王霄翔 查显杰 张虎 杨凤琴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9-466,共8页
利用来自汤加—斐济及周边地区发生的47次地震并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IRIS台站记录到的数据,与来自东亚北部及北太平洋地区发生的26次地震并由IRIS台站记录到的数据,使用ScS-S相对走时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下D"区的剪切波各向异... 利用来自汤加—斐济及周边地区发生的47次地震并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IRIS台站记录到的数据,与来自东亚北部及北太平洋地区发生的26次地震并由IRIS台站记录到的数据,使用ScS-S相对走时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下D"区的剪切波各向异性,得到了核幔边界反射点上ScS波径向分量和横向分量的分裂时间,并计算了D"区的地震波各向异性强度.发现ScS波通过西太平洋下D"区时普遍呈现出径向分量走时大于横向分量走时的模式.ScS波的分裂时间值为-0.91~3.21s,平均值为1.1s;各向异性强度值为-0.45%~1.56%,平均值为0.52%.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下D"区水平流应占支配地位,各向异性结构主要是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形成这种结构的可能原因是地幔底部水平流导致的核幔边界反应产物或部分熔融物质的形状优选方向,或下地幔物质的晶格优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D”区 scs震相 西太平洋
下载PDF
冬季南海西边界急流的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慧超 经志友 +1 位作者 齐义泉 周立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81,共8页
利用高分辨率的无结构网格海洋数值模式FVCOM(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南海冬季西边界急流的三维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形成与维持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冬季南海西向强化特征显著,存在西边界急流... 利用高分辨率的无结构网格海洋数值模式FVCOM(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了南海冬季西边界急流的三维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形成与维持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冬季南海西向强化特征显著,存在西边界急流。该急流的水平和垂向结构复杂多变,表层与次表层海流的流场结构、流速与流幅均有较大差异。动力机制分析表明,该西边界急流具有明显的地转流特征,其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由于风应力、地形及平流效应的影响,西边界急流还具有显著的局地变化特征。进一步的数值实验分析表明,压强梯度力与海面风应力对南海冬季西边界急流的形成与维持起重要作用。其中,压强梯度力的垂向分布特征与西边界急流的三维结构吻合良好;而风应力对南海冬季西边界急流的影响与岸线及地形的分布特征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西边界急流 数值模拟 动力机制
下载PDF
进一步加大缩小东西部及其城乡教育现代化差距的力度 被引量:10
6
作者 郝文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6,共8页
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是中国城乡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所在。西部乡村教育发展与东部城乡、西部城镇教育还存在明显代际延续差距。努力尽快消除城乡教育、东西部教育及其家庭教育差距的代际遗传,实现西部乡村教育振兴、现代化和... 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是中国城乡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所在。西部乡村教育发展与东部城乡、西部城镇教育还存在明显代际延续差距。努力尽快消除城乡教育、东西部教育及其家庭教育差距的代际遗传,实现西部乡村教育振兴、现代化和城乡教育、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要在教育投入等方面通过东部支援西部、城镇反哺乡村,进一步加大缩小东西部及其乡村教育现代化差距的力度,大力增强西部乡村经济能力和办好教育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城乡教育 东西部乡村教育 缩小差距 加大力度
下载PDF
贵州西部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顶部古风化壳钪-铌-稀土矿化富集层的发现与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衮民汕 蔡国盛 +6 位作者 曾道国 金中国 杜蔺 向明坤 薛洪富 沈其俊 黄智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1-547,共17页
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顶部与上覆龙潭组不整合面广泛发育区域性古风化壳,该类古风化壳在川滇黔地区广泛分布,具有产出层位稳定,厚度大,多元素富集特点。目前,总体上对该类古风化壳的成矿和资源潜力研究程度不高,本次在水城—纳雍地区开展... 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顶部与上覆龙潭组不整合面广泛发育区域性古风化壳,该类古风化壳在川滇黔地区广泛分布,具有产出层位稳定,厚度大,多元素富集特点。目前,总体上对该类古风化壳的成矿和资源潜力研究程度不高,本次在水城—纳雍地区开展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调查发现该层位具有明显的钪、铌、稀土矿化。矿化富集层中w(Sc_(2)O_(3))介于40×10^(-6)~133×10^(-6),平均73×10^(-6),w(Nb_(2)O_(5))介于30×10^(-6)~392×10^(-6),平均229×10^(-6),w(ΣRE_(2)O_(3))介于0.052%~0.214%,平均0.093%。钪、铌、稀土具有较明显的"分异"和"分层"富集特征,钪主要富集于中下部含铁质粘土岩系,形成于弱还原环境,铌、稀土主要富集于上部铝质、碳质粘土岩系,形成于氧化-还原转换环境,稀土元素为LREE富集型,在含碳质粘土岩、碳质页岩中富集程度最高,暗示有机质在稀土元素的迁移、富集过程中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介质作用。稀土配分、La/Yb-ΣREE图解及Eu异常特征指示物源主要为峨眉山玄武岩,可能有少量中酸性火成岩的贡献。本文研究表明川滇黔地区的这类古风化壳中的钪、铌、稀土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未来有望成为古风化壳型(古风化-沉积型)钪、铌、稀土矿床的重要产出层,具有巨大的勘查、评价及综合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钪-铌-稀土 峨眉山玄武岩 古风化壳 贵州西部
下载PDF
南海西边界强流区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成成 蒋国荣 +1 位作者 陈奕德 刘子龙 《海洋预报》 2016年第6期81-92,共12页
基于1951—2010年SODA海洋同化数据资料,研究分析了南海西边界强流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的特征,目的是为进一步探讨南海西边界强流的季节及年际变化机理奠定基础。分析研究发现:(1)南海西边界强流空间位置、水平和垂向范围及环流形态等季节... 基于1951—2010年SODA海洋同化数据资料,研究分析了南海西边界强流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的特征,目的是为进一步探讨南海西边界强流的季节及年际变化机理奠定基础。分析研究发现:(1)南海西边界强流空间位置、水平和垂向范围及环流形态等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环流形态空间位置稳定,强流一般9、10月份出现并开始加强,最强出现在12月份,1月份开始逐渐减弱。强流的水平范围一般为60—110 km,垂向范围在50—200 m之间,水平和垂向范围一般随着强流的增强(减小)而扩大(缩小);夏季环流形态变化较为复杂,强流空间位置不稳定,且逐步分裂成两支,一支移至近岸,一支在离岸原中心附近,分裂过程呈现由北向南推进的趋势,近岸支强度、垂向范围季节上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但北、中和南部有差别,北部分裂不明显且流速不大,南部分裂明显且近岸支流速较大;(2)南海西边界强流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在转换月份上,夏季形态转换月份最早为2月份,最迟则到6月份,冬季形态转换月份最早为8月份,最迟则到11月份;流量输送上,冬季最大年份的达到23.3Sv,最小的年份流量只有1.5Sv,年际最大差异20Sv以上,夏季年际最大差异幅度也有10Sv以上;利用小波能谱分析南海西边界强流在年际变化上具有两个显著的准周期振荡:36个月(3 a)和大约99个月(8—9 a);(3)在1950年至2010年61 a时间段里,南海西边界流流量体积输送总体呈现出一种缓慢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边界强流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小波能谱
下载PDF
霸姬盘铭文与西周誓制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益飞 刘佳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3-100,共8页
霸姬盘(M2002︰5)、霸姬盉(M2002︰23)皆出于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M2002。盉作鸟形,盖内有铭文,其资料一经刊布[1],即有不少学者撰文讨论。彼时,学者或将鸟形盉称作气盉[2]。后又于同墓所出盘上发现长铭,其铭不仅可与鸟形盉铭对读,且内容... 霸姬盘(M2002︰5)、霸姬盉(M2002︰23)皆出于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M2002。盉作鸟形,盖内有铭文,其资料一经刊布[1],即有不少学者撰文讨论。彼时,学者或将鸟形盉称作气盉[2]。后又于同墓所出盘上发现长铭,其铭不仅可与鸟形盉铭对读,且内容更为完整。大河口墓地M2002发掘报告公布了盘、盉的全部资料[3]。报告所录盘、盉释文基本采用严志斌等学者的意见,相关的研究论作也已发表[4]。我们对盘、盉的定名及部分铭文的隶定、释读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兹不揣谫陋,敬请识者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姬盘 水器组合 报誓与增誓 西周刑罚 西周誓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