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bismuth on growth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n Sn-Ag-Cu Pb-free solder joints 被引量:16
1
作者 LI Guo-yuan SHI Xun-qing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6年第B02期739-743,共5页
The effects of Bi addition on the growth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 formation in Sn-3.8Ag-0.7Cu solder joi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test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 To inve... The effects of Bi addition on the growth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 formation in Sn-3.8Ag-0.7Cu solder joi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test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element diffusion and the growth kinetics of intermetallics formation in solder joint, isothermal aging test was performed at temperatures of 100, 150, and 190℃, respectively. The optical microscope (O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were used to observ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solder joint and to estimate the thickness and the grain size of the intermetallic layers. The IMC phases were identified by energy dispersive X-ray (EDX) and X-ray diffractometer (XRD). The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adding about 1.0% Bi in Sn-Ag-Cu solder alloy system can refine the grain size of the IMC and inhibit the excessive IMC growth in solder joints, and therefore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b-free solder joints. Through observa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he solder joints, the mechanism of inhibition of IMC growth due to Bi addition wa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g-Cu合金 无铅焊料 焊接接头 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微焊点中金属原子的热迁移及其对界面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宁 钟毅 +1 位作者 黄明亮 马海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57-2166,共10页
电子产品的日益发展要求更高的封装密度、更好的性能和更小的尺寸,使得电子器件所承载的功率密度显著升高,由此产生严重的焦耳热问题,导致作为主要散热通道的微互连焊点内将产生较高的温度梯度,这将诱发金属原子的热迁移,并引起严重的... 电子产品的日益发展要求更高的封装密度、更好的性能和更小的尺寸,使得电子器件所承载的功率密度显著升高,由此产生严重的焦耳热问题,导致作为主要散热通道的微互连焊点内将产生较高的温度梯度,这将诱发金属原子的热迁移,并引起严重的可靠性问题。对近年来有关Sn-Pb、Sn-Ag、Sn-Ag-Cu、Sn-Bi和Sn-Zn等微互连焊点中金属原子的热迁移行为和关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热迁移对微互连界面反应的影响,阐述金属原子热迁移的机理和驱动力,并归纳传递热Q*的计算方法及微互连焊点中主要金属元素的Q*值。最后,指出微互连焊点热迁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互连焊点 钎料 热迁移 界面反应 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电子封装微互连中的电迁移 被引量:24
3
作者 尹立孟 张新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10-1614,共5页
随着电子产品不断向微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电子封装微互连中的电迁移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回顾铝、铜及其合金互连引线中电迁移问题的基础上,对目前微电子封装领域广泛采用的倒装芯片互连焊点结... 随着电子产品不断向微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电子封装微互连中的电迁移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回顾铝、铜及其合金互连引线中电迁移问题的基础上,对目前微电子封装领域广泛采用的倒装芯片互连焊点结构中电迁移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评价,其中包括电流拥挤效应、焦耳热效应、极化效应、金属间化合物、多种负载交替或耦合作用下的电迁移以及电迁移寿命预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微互连 焊点 可靠性 电迁移
下载PDF
电子封装微互连焊点力学行为的尺寸效应 被引量:24
4
作者 尹立孟 杨艳 +1 位作者 刘亮岐 张新平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2-427,共6页
研究了微互连模拟焊点在不同直径(d=200—575μm)和长度(l=75—525μm)匹配条件下准静态微拉伸的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焊点几何尺度因子d/l对焊点内的力学拘束及接头强度有重要影响;d/l增大时导致焊点中力学拘束和应力三轴度的提高,... 研究了微互连模拟焊点在不同直径(d=200—575μm)和长度(l=75—525μm)匹配条件下准静态微拉伸的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焊点几何尺度因子d/l对焊点内的力学拘束及接头强度有重要影响;d/l增大时导致焊点中力学拘束和应力三轴度的提高,但接头强度并不完全符合Orowan近似公式的预测结果,保持l恒定而增加d时会出现强度变小的尺寸效应.研究结果还表明,无论无铅还是含铅钎料,其焊点拉仲强度与焊点体积(d^2l)之间的变化关系符合反比例函数,即σF-Joint=1/(Ad^2l)+B,焊点的强度随焊点体积的减小而显著增大,显示了焊点"越小越强"的"体积"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微互连焊点 尺寸效应 拉伸强度 约束效应
下载PDF
无铅微互连焊点力学行为尺寸效应的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5
作者 尹立孟 张新平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60,共6页
采用高精度微拉伸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微尺度的Sn-Ag-Cu无铅钎料模拟互连焊点力学行为和性能演变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当焊点高度恒定(225μm)而焊点直径逐渐减小(475~200μm)时,拉伸断裂强度显著提高且远高于体钎料的... 采用高精度微拉伸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微尺度的Sn-Ag-Cu无铅钎料模拟互连焊点力学行为和性能演变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当焊点高度恒定(225μm)而焊点直径逐渐减小(475~200μm)时,拉伸断裂强度显著提高且远高于体钎料的抗拉强度,断裂应变也逐渐增加;焊点的断裂位置及模式由较大直径时的界面低延性断裂转变为小直径时焊点中间部位的大变形颈缩断裂。模拟结果表明,由于焊点内力学拘束水平的不同,小直径焊点的界面应力较低且最大应力分布在焊点中间部分,易导致断裂发生在焊点中部,接头强度应较高;而大直径焊点中最大应力处于焊点界面,易导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在较低外加应力下起裂,焊点断裂强度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钎料 微互连焊点 力学性能 尺寸效应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芯片封装焊球连接疲劳寿命预测分析——能量法和有效应变法之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杨剑 刘勇 +1 位作者 梁利华 余丹铭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9-284,i011-i012,共8页
研究了目前常用的两种芯片封装焊球连接的寿命预测方法-能量法和有效应变法。对焊球连接的材料本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相应的材料本构模型子程序,将其与有限元仿真工具ANSYS耦合,实现了将焊球连接的材料本构模... 研究了目前常用的两种芯片封装焊球连接的寿命预测方法-能量法和有效应变法。对焊球连接的材料本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相应的材料本构模型子程序,将其与有限元仿真工具ANSYS耦合,实现了将焊球连接的材料本构模型用户子程序导入到ANSYS的材料库。在此基础上模拟了三维芯片叠层球栅阵列尺寸封装的焊球结构,在热循环条件下(-40~+125℃的工作状态,并分别利用能量法和有效应变法对焊球连接的寿命预测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两种方法作出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 焊球连接 寿命预测 能量法 有效应变法 有限元
下载PDF
电子封装无铅互连焊点的电迁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姜楠 张亮 +2 位作者 熊明月 赵猛 何鹏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共8页
随着电子封装逐渐向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互连焊点中的电迁移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针对电子封装无铅互连焊点中出现的电迁移问题,先探究了电迁移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电流密度、温度、焊点的成分和微观结构.其次,阐述了电迁移对无铅焊点的... 随着电子封装逐渐向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互连焊点中的电迁移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针对电子封装无铅互连焊点中出现的电迁移问题,先探究了电迁移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电流密度、温度、焊点的成分和微观结构.其次,阐述了电迁移对无铅焊点的力学性能、界面组织、振动疲劳性能和断裂机制的影响.然后针对电迁移问题,介绍了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和控制电流密度两个方面来提高焊点的抗电迁移失效的能力.最后,简述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研究电迁移对无铅互连焊点的可靠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连焊点 电迁移 综述 界面组织 电流密度
下载PDF
板级光互连模块BGA焊点温振耦合应力应变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华建威 黄春跃 +2 位作者 梁颖 黄伟 张龙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8-942,共5页
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板级光互连模块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温振耦合加载分析,获取了耦合条件下应力应变的数据,分析了焊点高度、焊盘直径和焊球体积三种焊点形态参数的变化对焊点应力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点阵列内应力应变由中... 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板级光互连模块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温振耦合加载分析,获取了耦合条件下应力应变的数据,分析了焊点高度、焊盘直径和焊球体积三种焊点形态参数的变化对焊点应力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点阵列内应力应变由中间位置处焊点向两端边角处焊点逐渐增大;最大应力应变出现于焊点阵列边角处的焊点上;随着焊点高度的增加,焊点阵列的最大应力应变逐渐增大,随着焊盘直径增大和焊球体积的增加,最大应力应变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互连 温振耦合分析 焊点阵列 应力应变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A Review of the Study on the Electromigration and Power Electronics
9
作者 Md. Khalilur Rahman Abul Monsur Mohammed Musa +3 位作者 Budrun Neher Kawchar Ahmed Patwary Mohammad Atiqur Rahman Md. Shariful Islam 《Journal of Electronics Cooling and Thermal Control》 2016年第1期19-31,共13页
Electromigration is a main challenge in the pursuit of power electronics, because physical limit to increase current density in power electronics is electromigration (EM), whereas much higher electrical current and vo... Electromigration is a main challenge in the pursuit of power electronics, because physical limit to increase current density in power electronics is electromigration (EM), whereas much higher electrical current and voltage are required for power electronics packaging. So the effect of EM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applications where high current densities are used, such as in microelectronics and related structures (e.g., Power ICs). Since the structure siz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ICs) decreases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effect increases, the result is EM failure.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next generation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electrical current density is expected to exceed 10<sup>7</sup> A/cm<sup>2</sup> which is another challenge. This review work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the mechanism of EM damage in power electronics (e.g., pure metallization and solder joints) and also how to control this kind of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ids and Hillocks interconnect solder joint Thermomigration MTF Reliability of IC
下载PDF
低银无铅微互连焊点的振动疲劳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耿燕飞 尹立孟 +2 位作者 位松 窦鑫 刘华文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6-89,共4页
通过采用一系列与集成电路BGA(球栅阵列)、Flip Chip(倒装焊芯片)真实焊点体积接近的不同尺寸的典型"三明治"结构Sn0.3Ag0.7Cu低银无铅微互连焊点,基于动态力学分析的精密振动疲劳试验与微焊点疲劳断口形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采用一系列与集成电路BGA(球栅阵列)、Flip Chip(倒装焊芯片)真实焊点体积接近的不同尺寸的典型"三明治"结构Sn0.3Ag0.7Cu低银无铅微互连焊点,基于动态力学分析的精密振动疲劳试验与微焊点疲劳断口形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微焊点振动疲劳变形曲线的形成机制、裂纹萌生扩展与断裂机理、温度对振动疲劳行为的影响及微焊点振动疲劳行为的尺寸效应问题。结果表明,保持焊点直径恒定,随着焊点高度的减小,焊点的疲劳寿命增加,而疲劳断裂应变降低,同时焊点的疲劳断裂模式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低银钎料 微互连焊点 振动疲劳 断裂模式 尺寸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